精选语文学科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预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161963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语文学科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精选语文学科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精选语文学科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精选语文学科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精选语文学科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语文学科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预案.docx

《精选语文学科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语文学科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预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语文学科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预案.docx

精选语文学科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预案

语文学科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预案

1沿着红军走过的路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读准本课多音字“散发”“不得了”“干馒头”“调皮”,理解部分字在词语中的意思。

2、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给课文分段。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八个生字,读准本课多音字。

教学难点:

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审题质疑。

课题告诉我们什么?

需要了解什么?

(谁?

什么时间?

在什么地方?

为什么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前进?

怎么做?

结果怎么样?

二、初读课文,领会大意。

带着上述问题,读通课文,动笔划线或旁注六要素。

讨论,梳理内容。

(1)课文介绍谁的事迹?

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

什么地方?

(2)儿童团员们为什么沿着红军走过的路前进?

上述内容课文哪几节作了介绍?

(1、2小节)

(3)儿童团员们追赶红军大部队的过程中有哪几点使你特别感动?

这部分内容哪几节作了介绍?

(3~~7节)

(4)第七小节介绍了儿童团员们追赶红军大部队的情况,与3~~6小节有什么区别?

(3~~6小节详细介绍了一天的经历,第七小节概括了3个月的经历。

(5)第七小节的这部分内容能删除不写吗?

为什么?

(不能。

第七小节高度概括了3个月、1000多公里路程中儿童团员们经历的种种磨难,突出了他们不怕苦、有志气、有毅力的精神品质。

(6)第七小节还介绍了什么?

(结果,儿童团员们受到了表扬。

三、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并说说理由。

(第一段:

1~~2小节,交待时、地、人、起因;第二段:

3~~6小节,介绍一天的经历;第三段:

第7小节,概括3个月的历程及结果。

四、检查字词学习及朗读。

1、同桌互查。

(1)指认生字。

(2)读准多音字,并给另一读音组词。

sàn()tiáo()

散调

sǎn()diào()

gān()liǎo()

干了liào()

gàn()le()

(3)说说带点字的意思和整个词语的意思。

(小黑板)

春意盎然心急如焚跋山涉水风餐露宿

2、全班交流。

(1)指导难写易错字。

掐右下笔顺。

跋,共12笔,注意右边。

涉,共10笔,右边“步”不加点。

(2)解词后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带点字和词语意思的。

(查字典或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带点字。

解词时将每个字的意思说清楚。

如“心急如焚”,焚:

火烧,心里焦急得如同火烧一样。

(3)朗读课文。

五、作业。

1、完成作业本1——3题。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一、二段内容,概括儿童团员们沿途遇到的困难及他们是怎样克服的,体会儿童团员们不畏艰难,有志气,有毅力的革命精神。

2、正确概括一、二段大意。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一、二段内容,概括儿童团员们沿途遇到的困难及他们是怎样克服的。

教学难点:

正确概括一、二段大意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

其余同学看课文,划出反映儿童团员们心情的短句。

(高兴得不得了——急得直跺脚。

落实“直”的意思:

一个劲儿。

不断地——拿不定主意——都赞成这个主意。

2、请用因果句式回答产生这种心情及其变化的原因。

(如:

由于红军连续打胜仗,所以儿童团员们高兴得不得了,可等他们下乡宣传胜利喜讯后回来时,红军大部队开走了,因此他们急得直跺脚。

练习朗读。

根据内容读出兴奋、焦急、沉着的不同语气。

概括第一段段意。

(1935年春,苍溪县的儿童团员们因为下乡宣传红军打胜仗的喜讯,回来时红军大部队已经开走了,他们决心沿着红军走过的路追赶大部队。

二、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三小节。

用~~~~划出儿童团员们表现的句子。

(1)这一节有几句话?

讲了哪几层意思?

(3句。

一是介绍四月的川北春意盎然;二是儿童团员们无心赏景、玩耍,个个心急如焚,只顾赶路。

(2)这两层意思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请圈出连接的词语。

(若在平日……可今日。

落实“若”的意思,要是、假定、如果。

(3)把“平时”和“今日”对比写,强调什么?

(突出赶路的急切心情。

(4)朗读第三小节,读出春意盎然的喜悦和赶路的急切心情。

2、默读4~6小节。

沿途儿童团员们遇到哪些困难,划出概括性的词语。

他们是怎样克服这些困难的?

用~~~~划出反映他们表现的短句。

(1)个人自学准备——四人组交流补充——作业填表——综合板书。

填表。

(代板书,学生归纳只要要点接近即可。

困难

表现(怎么克服)

又饿又累

壮着胆子往里走。

神庙阴森可怕

2.一个紧挨一个,靠着墙跟,整整坐了一夜。

3.吃供品---五个干馒头;说俏皮话,笑。

(2)根据表格,口述沿途遇到的困难和怎样克服的。

(3)儿童团员的表现,反映了怎样的一种精神?

请说出你理解的依据。

(勇敢顽强,乐观,不怕困难……)

(4)指导朗读。

A第五小节写神庙阴森可怕,语调由轻到重,语速由慢到稍快,读出紧张气氛。

B第六小节的对话,语气上扬,稍夸张,突出俏皮。

(5)概括第二段段意。

(白天,儿童团员们心急如焚,只顾赶路;晚上,他们壮着胆子在荒山孤庙里坐了一夜。

第二天他们找到了五个供着的干馒头,边吃边说俏皮话。

三、作业

1、完成作业本第4题。

2、写出一、二段段落大意。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第三段内容,正确概括段意,体会儿童团员的志气和毅力,不愧为革命好后代。

2、初步学会借助课题概括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正确概括段意,体会儿童团员的志气和毅力,不愧为革命好后代。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借助课题概括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词语听写。

二、学习第三段。

1、投影或小黑板揭示练习。

根据练习提示默读第三段,完成作业。

填空:

(跋山涉水)、(风餐露宿)、(野兽袭击)、(病痛折磨)这几个词(词组),概括了儿童团员经历的磨难;历时三个月是说(时间之长),行程1000多公里是说(路程之远)。

表现儿童团员有志气、有毅力的词语是:

(机警)、(顽强)。

3、联系作业,说说妇女部长为什么说他们是“党教育出来的好少年”?

4、指导朗读何莲芝的话,语气上扬,“”这么“不愧是”“英雄少年”这几个词读得稍重些。

5、归并两层意思,归纳第三段段意(作业)。

(儿童团员们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历尽艰辛,终于赶上了大部队,妇女部长赞扬他们是党教育出来的英雄少年。

三、复习。

段意连缀,口头归纳全文主要内容。

四、导入新学的归纳主要内容方法,借助课题。

1、学习单元提示,自学后讨论:

(1)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借助课题的方法归纳主要内容?

(课题已简要地概括了主要内容。

(2)怎样借助课题概括主要内容?

(方法)

(A.必须在理解课文内容后进行。

B凭借课题,分别把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添加在课题前后。

2、指导课后练习3。

(1)根据题目提示思考,逐项口答。

(2)连贯口述。

(评价语言综合,要求明确、完整、简洁、连贯。

(3)写下来。

(作业本第6题。

3、小结。

怎样借助课题概括主要内容。

五、课后作业。

[2、3根据兴趣和能力选做。

]

1.读课文10分钟。

2.仿写句子。

(1)神庙,白天就很吓人,天黑了愈发显得阴森可怕。

西湖,平时就很迷人,愈发。

(2)你们从小就这么有志气,有毅力,不愧是革命的好后代。

3.从以下词语中选择六个,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词语顺序可调换)。

春意盎然心急如焚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终于愈发喜讯毅力

课后反思:

说实在话,一打开这篇课文,就提不起兴趣来。

因为我个人感觉这样的文章,不但政治思想色彩太过浓厚,而且没有童趣,语言表达也是非常平淡无奇。

这样的文章作为开篇之作,似乎很难吸引学生的眼球。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思想疙瘩在,所以决定直奔重点,研读儿童团员们所遇到的困难。

之后,就抓住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等词语,让学生展开想象:

儿童团员们还会遇到哪些困难?

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相互讨论之后,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有的说会遇到蛇,男孩子会勇敢地保护女孩子;有的说没有吃,只能吃树根;有的说会迷路,可以根据北极星或树叶的稀疏等辨别方向……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这个过程,既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而且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融合在说话中,将学生野外生存能力的教育渗透在其中,可谓一举多得。

2飞夺泸定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背”“发”“奔”,理解部分词语意思。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正确朗读课文。

学习1-3自然段。

教学重点:

学习1-3自然段。

教学难点:

学会本课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背”“发”“奔”,理解部分词语意思。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审题质疑。

1、读题。

教学“泸”,8笔,与“沪”区别。

简要介绍泸定桥。

2、题目有什么特点?

中心词是什么?

什么意思?

(点出课文记叙的事件。

夺:

攻取,攻打;飞:

飞快,神速。

3、根据题目,需要进一步了解什么?

(谁?

什么时间?

为什么夺?

怎么飞夺?

结果如何?

二、自学,小黑板揭示多音字读音。

读通课文,思考质疑中提出的问题;学习生字、词语。

bēi背着fà千钧一发bēn奔赴

 

背发奔

bèi背靠着山fā发现bèn向……奔去

三、检查。

1、指名分节读课文。

(1)正音(结合释义):

湍急峻岭击溃千钧一发泥泞

(2)纠正易读错的句子:

城/背靠着山。

2、说说下列带点字及整个词语意思。

妄想诡计震耳欲聋奋不顾身心惊胆寒

3、当堂听写生字组成的词语并检查订正。

四、梳理1—3节课文内容。

1、指名读第一节。

(1)红军要过大渡河,为什么非走泸定桥不可?

“只有”是什么意思?

(2)从哪些地方看出大渡河是“天险”?

(3)课文这样开关有什么特点?

(交待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还介绍了大渡河环境。

请用一句话把这几个要素说完整。

(1935年5月,红军北上抗日要夺取天险泸定桥。

(4)小结。

泸定桥是红军北上抗日的必经之路,点出了夺桥的必要性。

2、默读2、3小节,思考红军夺取泸定桥为什么要“飞”?

(抢时间)

(1)自学—同桌讨论。

(2)按课文内容填空。

红四团的任务:

(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

红四团面临的严峻形势:

(20多小时行军120公里。

时间紧,距离远。

2敌人有两个团防守,又派了两个旅增援。

红四团完成任务的关键:

(抢在敌人前面。

(3)“关键”是什么意思?

(事物最紧要的部分。

(4)联系课文说说,为什么抢在敌人前面是关键?

五、朗读1至3节课文。

六、作业

七、读课文,预习课后习题1

(1)、(3)

八、完成作业本1、2题及用“关键”造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梳理课文4~9小节内容,体会红军战士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的精神。

2、指导感情朗读。

3、看插图,复述夺桥战斗。

教学重难点:

体会红军战士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的精神。

看插图,复述夺桥战斗。

教学过程:

1、复习。

红军要夺取泸定桥,为什么要“飞”?

2、导入。

红军怎样飞速前进?

课文哪几节写了这方面内容?

(4——5小节)

(])仔细阅读4、5小节,思考红军遇到哪些困难?

怎么克服的?

(2)讨论归纳:

敌人阻击——击溃;饥饿疲劳——不顾;天气恶劣、道路泥泞——点起火把,赛跑。

(3)红军和敌人抢时间,比速度,结果怎么样?

“抛”是什么意思?

写出了什么?

(行军的神速。

同样的自然条件,为什么红军能抢先赶到泸定桥?

这体现了红军什么精神?

(顽强、无畏、机智。

(4)充满感情地朗读4、5小节。

3、指名读第6小节。

(1)请用一个词概括这一节写泸定桥的什么?

(天险。

(2)分哪几层意思写泸定桥的险?

用“/”分出层次。

(3)逐层理解“险”,归纳板书。

桥(1、4句)几十丈高只剩铁链

险水(5句)倾泻……冲……飞溅震耳欲聋

城(6-9句)背靠山门堵住桥头筑好工事

(4)为什么花这么大的力气写泸定桥的险?

(突出夺桥的困难,衬托红军大无畏的气概。

(5)熟读,借助板书提纲,试背诵。

4、红军是怎么夺取泸定桥的?

课文哪几节介绍了这部分内容?

(7、8小节)

(1)默读7、8两节,理清夺取泸定桥的过程。

(发起总攻——突击队22位英雄攀铁链冲向对岸,三连战士紧随其后铺木板——英雄们穿过大火和敌人搏斗——夺下泸定桥。

(2)哪些词句表现了红军战士的英勇?

(拿着……背着……带着……冒着……攀着……奋不顾身,都箭一般地……激战2小时,敌人消灭了大半。

(3)朗读7、8两节。

(节奏稍快,读出战斗的紧张气氛和战士们的英勇无畏。

(4)着插图(投影)简要复述夺桥的经过。

准备——指名复述(评价语言表达)——同桌互说。

5、读最后一节。

(1)这一节交代了什么?

(夺桥的结果,红军大部队奔赴抗日前线。

(2)“浩浩荡荡”是什么意思?

(本义指水势大,课文指队伍接连不断,声势浩大。

(3)生活中,什么样的队伍可用“浩浩荡荡”形容?

(游行队伍,春游队伍,车队,船队……)说一句话,用上“浩浩荡荡”。

6、作业。

(1)背诵第6小节。

(2)摘录课文比喻句。

(作业本4)(3)用“浩浩荡荡”造句。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总结全文,综合训练。

(分段一归纳段意一借助课题归纳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总结全文,综合训练。

教学过程:

一、听老师讲词语的意思,写出词语。

狂妄的打算。

(妄想)

狡诈的计策。

(诡计)

事物最紧要的部分,对情况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关键)

非常重的东西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万分危急。

(千钧一发)

奋勇向前,不顾生命危险。

(奋不顾身)

形容困难或受窘的样子。

(狼狈)

二、检查背诵,指导默写。

(1)同桌互查——抽背——集体背诵。

(2)指导默写:

一共几句话,记住断句标点;难写、易错字在桌面上写写——默写——检查、订正。

三、速读全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说说为什么这样分。

(1)综合板书:

123456789

要夺桥接到命令抢时间攻天险北上抗日

(2)根据标题,口头归纳各段大意。

(评价语言明确、完整、简洁。

四、借助课题归纳全文主要内容。

(1)复习单元学习提示。

借助课题归纳主要内容,需要在课题前后添加哪些内容?

(时间、地点、人物,为什么飞夺,怎么飞夺,结果怎么样”

(2)联系课文,逐一回答以上要素。

(3)综合语言,连贯口述课文主要内容。

(展开评价语言综合的明确、完整。

五、总结。

(1)飞夺泸定桥表现于红军什么样的精神?

(英勇顽强,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军队。

——只要答出要点,语言不求统一,不作过高要求。

(2)课文哪些地方写了飞夺过程中的困难?

为什么多次写困难?

(夺桥的过程本身充满了艰难险阻;写艰难险阻衬托出扛军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3)质疑。

六、作业。

([)完成作业本5、6两题。

(2)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一题作业。

①仿句,用上带点字,写一句话,注意准确使用动词。

(……22位英雄拿着冲锋抢、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抢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

②学习课文第6小节抓住事物特点从几方面写的方法,写校园内一处景物(片断),如可爱的水池,秀丽的花坛,玲珑的假山石,宽敞的礼堂……

板书设计:

                 2飞夺泸定桥

          抢时间         攻天险

           困难时间紧,路遥远,路难行  桥险,水急,敌狂

           天气恶劣,          敌人增援

     红军表现  忘记,冒雨,踩着       拿,背,带,攀

                          穿过,冲进,搏斗

课后反思:

抢时间,攻夺天险,是《飞夺泸定桥》一课的重点。

依据一个“险”字,围绕一个“难”字,突出一个“勇”字,是我对这篇教材的设计重点。

通过把握重点把红军抢在敌人两旅援兵到来之前到达泸定桥,以及与敌人激战两小时,一举夺下泸定桥的关键环节交待清楚,这样使学生对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有深刻认识,同时对课文的重点内容我力求让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取得较好的效果。

3了不起的女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掌握本课6个生字,理解部分词浯意思。

3、梳理文章结构,分段。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大意。

梳理文章结构,分段。

教学过程:

一、观察插图,揭示课题,审题质疑。

(1)观察插图,图中的小女孩与常人有什么不同’她在干什么?

干得怎么样?

对此,你有些什么想法?

(2)揭示课题,读题。

说说“了不起”的意思。

(3)根据课题和插图.你还想了解什么?

(女孩姓名?

患什么病?

她还有什么了不起的表现……)

二、初读课文,领会大意。

(1)读通课文(5分钟)。

读前教学英语单词“LOVE”,读作“lAv”(爱,喜爱,热爱)。

(2)了不起的小女孩指谁?

介绍了哪些事?

从文章中的长句中划出一个短句来概括“了不起”的表现。

(身患绝症,而学习成绩优秀。

(3)课堂作业。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了不起的女孩”指(西安一所小学的三好生李欢),之所以说她“了不起”是因为她(身患绝症而学习成绩优秀),她被邀请参加(“给孩子一个世界”)的国际慈善活动,并向活动组织者赠送(自己的剪纸作品),受到(表彰及赞扬)。

帮助并检查学生了解课文情况,答案不必求同。

(4)利用此题理解部分词语。

①绝症是什么意思?

李欢患什么病?

为什么是绝症?

(将随肌肉功能的丧失而死亡。

②老师解释“给孩子一个世界”是国际慈善机构组织的活动主题。

意思是让全世界孩子都有自己的天地。

旨在唤起人们关怀孩子,特别是残废的、身患绝症的孩子的良知。

三、指导分段。

(1)按通常顺序,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先介绍李欢身患绝症而学习优秀因而受到邀请,再写她剪纸当礼物送给老亨利,然后写老亨利收到礼物,表彰李欢。

(1)课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

(3)李欢的表现及受到邀请的原因在文章中称为插叙。

理清插叙部分的内容单独并为一段,分段也就清楚了。

请试分段。

(4)交流点拨。

12345678910

学生分段中,8、9两个小节的处理是个难点。

第8小节讲受到邀请,仍属于插叙内容,第9小节讲临行前动手剪纸送给活动发起者,内容与1、2及10小节紧密相关,因此并入第三段。

但第9小节,李欢还没有出国,仍可看作插叙内容。

因此,第二种分法,也应允许。

四、检查字词学习。

(1)同桌互查生字认读。

说说课后词语的大致意思。

(2)课堂交流,说说下列带点字及词语意思。

苛刻殊荣迫不及待出神入化赞叹不已

(3)朗读课文。

五、作业。

(1)完成作业本1、2两题。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聚集()非凡()丧失()苛刻()

精致()特殊()虚弱()表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感受李欢身残志坚、顽强拼搏的精神。

2、正确归纳各段大意。

教学重难点:

感受李欢身残志坚、顽强拼搏的精神。

正确归纳各段大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李欢之所以受到国际慈善机构邀请,参加“给孩子一个世界”的活动,原因是什么?

(身患绝症而学习成绩优秀。

二、默读第二段,划出概括李欢学习成绩优秀和取得优秀成绩原因的句子。

(每年都是三好学生。

每门功课成绩不低于95分。

这是她用常人难以想象的拼搏得来的。

三、理解句子,训练说话。

“常人难以想象的拼搏”指什么?

说话时请联系这一段的一个事实,用上“难以想象”“拼搏”等词语。

自学准备——小小组互议——课堂交流。

(评价:

说出难以想象的困难及顽强的拼搏精神。

四、第4小节说父母对李欢很“残酷”。

是“残酷”吗?

为什么?

“残酷”上的引号是什么意思’(父母用语言和行动告诉李欢,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

引号表示否定。

五、怎么理解“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这句话?

父母的教育和李欢的顽强拼搏有什么联系?

(父母的帮助不能代替你的锻炼;要保持肌肉的功能只有靠自己锻炼,拼搏。

李欢所以有顽强的毅力,与父母的诱导分不开。

六、朗读第二段。

七、归纳段意。

①第二段说了哪几个重点?

(父母教育一努力拼搏一受到邀请)

②综合要点,口头归纳段意。

2、学习一、三两段。

(1)李欢送给活动发起人的是怎样一件剪纸作品?

(读第2小节有关句子。

(2)理解。

①“意蕴”是什么意思?

作品的内容有什么象征意义?

(地球,象征全世界;小花,象征美好事物;橄榄枝,象征和平;心,象征中国孩子真诚的爱心。

②这幅作品深刻的意蕴是什么?

(中国孩子热爱世界和平。

(3)老亨利见到这件作品为什么惊呆了?

请联系第二、三段

内容表述。

(要点:

①老亨利为作品的深刻意蕴打动了,他看到了中国孩子热爱和平的心。

②想不到精致的剪纸出自一位几乎瘫痪的儿童之手。

(4)朗读老亨利的活。

(读出激动、赞美的语气。

(5)老亨利为什么命令在儿童村悬挂中国国旗?

请用因果句式表述。

(要点:

①李欢身患绝症而成绩优秀。

②李欢有一颗热爱世界和平的真诚的心。

③李欢是新中国少年儿童的代表。

八、作业。

(1)朗读课文10分钟。

(2)完成作业本3、4两题。

课后反思:

在学习课文第3课时中,课的最后“老亨利为什么命令在儿童村悬挂中国国旗?

请用因果关系表述。

”这个问题的回答上,反映出本班学生的思路不是很开阔,李欢感动老亨利的原因回答时总是一个方面一个方面的讲述,很少有学生能将几个方面有条理地回答出来;还有一部分差生本来就差,上课听讲的效率不高,不但不积极思考举手回答,还经常开小差,需要老师不停地提醒,看来,听讲的纪律还是需要老师多重申,多要求。

说说身边的同学应该就在眼前,但学生却说不好邱泽春同学的优点,总是老师在提示,看来学生很少看到别人的长处,要学习就更是难了。

因此在做作业本上“李欢,我想对你说”这一题时,学生基本上说不到点子,甚至答非所问,不知所云。

在语言表达及文字表述上均有待于努力!

△军礼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理清思路,练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理清思路,练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揭题“军礼”

2、设疑问:

谁给谁敬军礼?

二、初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并纠正读音。

 2.默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1)详细复述

(2)简要复述

 3.指名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出示提示:

课文记叙了事情发生的地点在();人物有()、()和();主要人物是()。

(2)填表

   出现人物   发生的事情

“她”    到门岗处仍骑车前进

   哨兵     拦住“她”,要“她”下车,走进大门。

   陈司令员   向哨兵庄重地行了一个军礼,哨兵回了一个军礼。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分组讨论:

事情是怎样叙述的?

先写了什么?

然后写什么?

最后写什么?

2、指名划分段落,并概括意思。

第一段(1~9):

“她”无视进司令部大门要下车的制度,对哨兵傲慢无礼。

当哨兵锁了“她”的车时,“她”认为当司令员的爸爸能帮“她”,于是打了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