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常见行为问题课件.ppt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615617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4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常见行为问题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小学生常见行为问题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小学生常见行为问题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小学生常见行为问题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小学生常见行为问题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生常见行为问题课件.ppt

《小学生常见行为问题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常见行为问题课件.ppt(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生常见行为问题课件.ppt

小学生常见问题行为案例研讨杜井海1.小学生问题行为的界定v是指由于社会、家庭、学校及其自身特点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影响身心健康发展,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麻烦的行为。

这些行为的直接表现是破坏自己或他人学习活动、干扰教学秩序,有害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

2.小学生的问题行为的分类v课堂问题行为和课外问题行为v过失型、品德不良型、攻击型和压抑型。

v过失型问题行为是由不恰当的需要、好奇或好动、畏惧、缺乏经验、认知能力不足等因素引起的违反纪律和一般行为规范的行为。

v品德不良型问题行为,是因错误意识倾向或个性特点所产生的违反道德规范、损害他人和集体利益的不良行为。

v攻击型问题行为是由挫折造成的愤怒、不满等情绪而引发的发泄、对立、反抗、迁怒等攻击性行为v胆汁质-情绪易激动,反应迅速,行动敏捷,暴躁而有力;性急,有一种强烈而迅速燃烧的热情,不能自制;易因小事而大发脾气,产生对立情绪,萌生报复心理,办事不考虑后果。

v压抑型则是因为家庭、社会、自身发展过程中,受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孤僻、胆小、自闭等问题行为。

v过失型问题行为占绝大多数v在儿童期(6岁一ll岁),过失型问题行为最多(占775)。

其他依次是品德不良型(占129)、压抑型(64)和攻击型(32);3.小学生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小学生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v自身因素-小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v小学生各阶段生理,心理特点v小学生寻求关注的方式不科学v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方式不满而产生的抵抗情绪家庭因素v家庭氛围v家庭教育方式v父母的爱教师因素v1、教师的错误教育观念v2、教师的课堂管理不当v3、教师的教学不当环境因素v班级环境v校园环境v社会环境具体问题行为案例vA同学是一年级新入学的男生,在入学一段时间中明显有别于其他学生。

别人渐渐越来越遵守纪律,上课注意听讲;而他依然是刚入学的样子,上课要不就玩自己所有可以摸的到东西,要不就是看看窗外,或者找别人说话,还有时对什么都会无精打采,学习的内容很少能够吸引他的注意力。

注意力不集中

(一)注意力概述1什么是注意力?

v注意力就是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在某种事物上,而这个过程不会被外界环境干扰的能力。

v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对客观事物的选择。

v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集中在这个对象上的强度和紧张度,且在此期间不会被外界环境干扰。

儿童的心理活动在某一事物上的强度越大,紧张度越高,注意力也就越集中2注意力的分类注意力分为两种:

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所谓无意注意就是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任何努力的注意。

所谓有意注意,指的是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一种主动的,服从于一定目的、要求的注意。

我们常说的注意力缺陷实质上就是有意注意的缺陷,既无法按预定目的将注意力指向一定对象,或因意志努力程度不够而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一对象上。

(二)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1自身因素

(1)遗传或先天因素

(2)儿童注意力水平发展特点所致(3)睡眠不足等引起疲劳(4)身体健康因素(5)错误的寻求关注

(二)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2家庭因素

(1)家庭结构

(2)家长的教育方法(3)给儿童压力太大(4)看电视、玩游戏过多(5)对儿童干涉太多,呵护过度(6)

(二)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v教师因素v班级、校园、社会因素二、小学生不做作业的问题vC同学,男,五年级。

不喜欢写作业,布置的回家写的语文作业,几乎都不会完成,组长检查,他会找理由,或者就干脆说没写。

偶尔会完成点数学作业。

课堂内需要完成的作业,老师盯着他,才会写。

也找过家长,但是收效甚微。

分析原因v自身问题v对学习不感兴趣;v意志力较差,贪玩,需要人监督才做;v没有学会,不会做。

家庭因素v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意义认识不足v不重视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v没有时间监督教师因素v作业设计不合理重复抄写;量大;难度大v教育方法简单-留下来补;找家长v检查不及时,不仔细。

社会因素v以分数论英雄v升学考试压力v教育主管部门没有抓实三小学生说谎问题案例:

B学生,女,8岁,活泼大方,积极主动,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动手能力很强,表现欲也很强,又热心班级事情,常常帮助老师处理班级中的一些事件,免费帮班级增添生活学习用品,不论在学习方面还是在做事方面都经常得到老师的认可受到老师的表扬。

平时喜欢说谎,老师问起时总是各种狡辩,绝招:

喜欢哭着否认一切。

很爱面子,很任性,有一点骄傲自满。

不论你怎么问,死活不会承认。

(一)儿童撒谎原因v1.1.个体因素个体因素v(11)年龄特)年龄特征征。

六岁以下的儿童还没有能力有意识的考略到意图的问题,只是笼统的将所有的他们认为的错误行为都归为说谎行为。

只有当儿童到了10-11岁时,才能有效的区分出说谎就是有意的欺骗。

v(22)为了逃避惩罚而说谎)为了逃避惩罚而说谎。

儿童做事之前都想把事情做好,因此儿童从内心里是想让父母、老师高兴,想得到更多的奖励。

可是当儿童因为没有把事情做好,得到老师家长严厉批评或者惩罚时,儿童心理会产生压力,最终因为逃避受罚而不得不说谎。

v(33)为了逃避自己不愿做的事说谎)为了逃避自己不愿做的事说谎。

很多孩子对家长安排的事都充满了抱怨,但是出于对家长的畏惧,又不敢提出反抗意见就只好用说谎来蒙混过关了。

v(44)为了获益而说谎)为了获益而说谎。

当父母对孩子过分严厉,孩子的欲望的不到满足的时候,他就通过说谎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v(55)为了获得别人的关注)为了获得别人的关注。

很多家长忙于自己的工作无暇顾及孩子,这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很受伤。

于是孩子开始想办法去争取更多的爱,用一系列谎言掩盖自己的孤独、自卑,获得别人的关注。

v2.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v(11)父母自身影响)父母自身影响。

保罗艾克曼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孩子说谎的不良品质,是由于受到爱说谎,或言而无信的家长的不良影响而养成的。

”上行下效,家长说谎当然是儿童说谎的一个最重要原因。

v(22)父母教育不当)父母教育不当。

儿童在五六岁的时候,往往现实和想象不分,常常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家长误以为孩子说瞎话,经常指责孩子撒谎,结果造成孩子习惯性撒谎。

有些儿童当他发现自己的诚实引起了父母的不满甚至责罚,他就开始学会了撒谎。

有的家庭气氛过于专制,也会造成孩子说谎的不良习惯。

v(33)父母的错误引导)父母的错误引导。

很多孩子第一次说谎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一种不被允许的错误行为。

但是父母却如临大敌、大肆渲染并且大人夸张的紧张让孩子有种说谎是天大的错误,自己总是说谎,自己不是好孩子的认识,这种错误的思想也很容易让孩子给自己贴上“我爱说谎”的标签。

v(44)不良同伴的影响)不良同伴的影响。

儿童是非常善于模仿的。

有些孩子本来是很诚实的,但由于交往了不诚实的孩子,而学会了撒谎。

(二)儿童说谎问题对策v1.1.改变儿童的成长环境改变儿童的成长环境v(11)做儿童诚实的榜样)做儿童诚实的榜样。

在儿童撒谎时,成人不是去打骂孩子,而是应该首先检讨:

儿童为什么撒谎?

自己在孩子面前有没有撒谎的行为?

另外,成人必须信任儿童,在培养儿童的诚实美德方面,彼此之间的信任比什么都重要。

v(22)成人要讲究教育的策略。

)成人要讲究教育的策略。

当发现儿童撒谎时,成人最好不要当面戳穿儿童的谎言,请相信儿童撒谎一定是有理由的,当然这个理由不一定是正确的。

v(33)多聆听并与儿童沟通。

)多聆听并与儿童沟通。

平日应加强与儿童的沟通互动,多了解儿童的想法,让儿童感受到成人对他的关爱与注意。

v(44)了解儿童的心理需求,并合理满足)了解儿童的心理需求,并合理满足。

对儿童的合理需求家长要尽量的满足,鼓励儿童去做自认为有意义的事。

不论成功与失败,只要坚持到底都应该给儿童适当鼓励或奖励。

v(55)鼓励儿童主动承认错误并改正)鼓励儿童主动承认错误并改正。

应该心平气和的和儿童沟通,给儿童承认错误的机会,理解儿童犯错误的动机,包容儿童的错误结果,容许儿童犯错,让儿童有说实话的勇气,说实话时要多加奖励。

v(66)对儿童处罚要适当)对儿童处罚要适当。

当知道儿童说谎时,可以很严肃的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但是不能有太严厉的惩罚,那样只会让儿童产生敌对、怨恨的情绪,而不会反思自己的错误行为。

v(77)要注意引导儿童与诚实的伙伴交朋友。

)要注意引导儿童与诚实的伙伴交朋友。

当发现儿童有撒谎的不良行为时,应该引导儿童多于那些诚实守信的儿童交往,同伴之间潜移默化的影响会远远超过家长苦口婆心的说教。

v(88)及时强化)及时强化。

家长要及时强化儿童的良好行为,只有充分信任儿童,孩子才有决心彻底改变自己。

v2.家庭心理辅导家庭心理辅导v对惯于说谎和有意说谎的顽固儿童,除了严厉的批评教育和适当的惩罚外,必要时可做家庭心理辅导。

通过辅导,家长端正教子观念,改变错误的教育方式,弄清出儿童撒谎的需要和动机,协助儿童解决撒谎问题。

v3.学校团体辅导学校团体辅导v学校专职心理教师或者班主任老师,可利用活动时间,组织学生,通过头脑风暴或角色扮演的方法,使儿童认识到撒谎行为的危害,使其自觉克服撒谎的不良行为。

总结v说谎行为并不是小学生中的特有行为,人在任何年龄阶段都会说谎,也有各种各样的原因需要撒谎。

不同的情况我们要有不同的对待方法,因此,对待小学生的说谎行为,我们既不能忽视,也不能小题大做,要用科学合理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