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苏教版生物一轮必修1 第3单元 第4讲 细胞呼吸.docx
《高考苏教版生物一轮必修1 第3单元 第4讲 细胞呼吸.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苏教版生物一轮必修1 第3单元 第4讲 细胞呼吸.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苏教版生物一轮必修1第3单元第4讲细胞呼吸
第4讲 细胞呼吸
[考纲展示] 1.细胞呼吸(Ⅱ) 2.实验: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考点一|细胞呼吸的类型和过程
1.细胞呼吸
(1)概念:
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2)类型: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有氧呼吸
(1)第一阶段:
葡萄糖的酵解。
①场所:
细胞质基质。
②过程:
一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产生少量[H],并释放少量能量。
③反应式:
C6H12O6
2丙酮酸+4[H]+少量热能。
(2)第二阶段:
丙酮酸的分解。
①场所:
线粒体基质。
②过程:
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H],并释放少量能量。
③反应式:
2丙酮酸+6H2O
6CO2+20[H]+少量热能。
(3)第三阶段:
H2O的生成。
①场所:
线粒体内膜。
②过程:
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和O2结合生成水,并释放大量能量。
③反应式:
6O2+24[H]
12H2O+大量能量。
(4)总反应式及各元素来源与去路
①各反应物参与的阶段:
葡萄糖在第一阶段参与,H2O在第二阶段参与,O2在第三阶段参与。
②各生成物产生的阶段:
[H]在第一、二阶段都产生,CO2在第二阶段产生,H2O在第三阶段产生。
3.无氧呼吸
(1)概念:
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不彻底地氧化分解,产生C2H5OH(乙醇)和CO2或C3H6O3(乳酸),释放出少量能量,生成少量ATP的过程。
(2)过程
①第一阶段:
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
a.场所:
细胞质基质。
b.过程:
一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产生少量[H],并释放少量能量。
c.反应式:
C6H12O6
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
②第二阶段
a.场所:
细胞质基质。
b.过程:
第一阶段产生的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作用下,分别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转化成乳酸,无ATP形成。
c.反应式:
(3)总反应式
①产生酒精:
C6H12O6
2C2H5OH+2CO2+少量能量。
②产生乳酸:
C6H12O6
2C3H6O3+少量能量。
[判断与表述]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
提示:
[H]与氧结合生成水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
(2)线粒体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
提示:
在线粒体中参与氧化分解的是丙酮酸。
(3)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
(×)
提示:
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CO2。
(4)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都能产生大量ATP。
(×)
提示:
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少量的ATP。
(5)无氧呼吸不需要O2参与,最终有[H]的积累。
(×)
提示:
无氧呼吸第二阶段消耗[H],[H]被用于还原丙酮酸。
(6)人在剧烈运动时产生的CO2全部来自有氧呼吸。
(√)
2.思考回答(规范表述)
(1)粮食储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种子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了水。
(2)C6H12O6和丙酮酸分解产生的[H]代表的物质是什么?
提示:
C6H12O6和丙酮酸分解产生的[H]代表的是还原型辅酶Ⅰ(NADH)。
(3)如果是以脂肪为底物进行有氧呼吸,消耗O2的量要大于产生CO2的量,其原因是什么?
提示:
与葡萄糖相比,脂肪含H量高,因此有氧呼吸消耗O2的量大于产生CO2的量。
1.细胞呼吸中能量的释放与去向
2.不同生物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
生物
无氧呼吸产物
植物
大多数植物细胞,如根细胞
酒精和CO2
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玉米胚等
乳酸
动物
骨骼肌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
乳酸
微生物
乳酸菌等
乳酸
酵母菌等
酒精和CO2
◎考法1 考查细胞呼吸的过程
1.(2018·山东师范大学附中期中)如图是酵母菌呼吸作用实验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条件X下葡萄糖中能量的去向有三处
B.玉米胚乳、甜菜块根在X条件下也会产生物质a
C.条件Y下,葡萄糖在线粒体中被分解,并产生CO2和水
D.试剂甲为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现象Z是由蓝变绿再变黄
A [根据产物酒精判断条件X为无氧,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储存在酒精中,一部分储存在ATP中,其余以热能形式散失,A正确;玉米胚乳、甜菜块根在X(无氧)条件下会产生乳酸,a是二氧化碳,B错误;线粒体不能利用葡萄糖,C错误;试剂甲为酸性重铬酸钾溶液,D错误。
]
2.(2019·大连模拟)如图表示萌发的小麦种子中可能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催化反应②和④的酶都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
B.图中物质c为[H],它只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
C.图中①②过程主要发生在小麦种子萌发早期,其中e为ATP
D.①④③过程为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其中物质a、d分别是丙酮酸和O2
D [题图为细胞呼吸的全过程,①②过程为无氧呼吸,①④③过程为有氧呼吸,a、b、c、d、e分别表示丙酮酸、CO2、[H]、O2、酒精;催化反应②和④的酶分别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中,A项错误;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也产生[H],B项错误;小麦种子在萌发早期进行无氧呼吸,e不表示ATP,C项错误;①④③过程分别表示有氧呼吸第一、第二和第三阶段,D项正确。
]
细胞呼吸的场所与过程的五点提醒
1.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但部分原核生物无线粒体,也能进行有氧呼吸。
2.无线粒体的真核生物(或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如蛔虫、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
3.不同生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不同,其直接原因在于催化反应的酶不同,根本原因在于控制酶合成的基因不同。
4.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以化学能的形式储存在ATP中。
5.人体内产生的CO2只来自有氧呼吸,人体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无CO2。
◎考法2 考查细胞呼吸方式的判断与综合
[解题指导]细胞呼吸方式的三大判断依据
3.(2018·潍坊期中)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的有氧呼吸产生CO2,无氧呼吸不产生CO2
B.有H2O产生的细胞呼吸方式一定是有氧呼吸
C.若细胞既不吸收O2也不放出CO2,说明细胞呼吸已停止
D.分生组织细胞的呼吸速率通常比成熟组织细胞的小
B [无氧呼吸也能产生CO2,A项错误;有H2O产生的细胞呼吸方式一定是有氧呼吸,B项正确;若细胞既不吸收O2也不放出CO2,也可能是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C项错误;分生组织细胞的呼吸速率通常比成熟组织细胞的大,D项错误。
]
4.(2019·成都七中模拟)有关高等动物细胞利用葡萄糖进行细胞呼吸的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物CO2中的氧全部来源于葡萄糖
B.若细胞呼吸过程中消耗的O2等于生成的CO2,则只进行有氧呼吸
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都要产生NADPH
D.用18O标记(CH2O),在水中不能检测到18O
D [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有水的参与,其产生的CO2中的氧有一部分来自水中的氧,A错误;高等动物无氧呼吸不会产生二氧化碳,只有有氧呼吸才能产生CO2,所以若细胞呼吸过程中消耗的O2等于生成的CO2时,可能也进行了无氧呼吸,B错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H]不是NADPH而是NADH,NADH是一种辅酶,也叫还原型辅酶Ⅰ,NADPH也是一种辅酶,叫还原型辅酶Ⅱ,C错误;用18O标记(CH2O),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的氧原子的转移途径是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因此用18O标记葡萄糖完成该过程后,产物水中检测不到放射性,D正确。
]
考点二|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及应用
1.温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1)影响(如图):
细胞呼吸是一系列酶促反应,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而影响细胞呼吸速率。
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一般在25~35℃之间。
(2)应用
2.氧气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1)影响(如图):
O2是有氧呼吸所必需的,且O2对无氧呼吸过程有抑制作用。
①O2浓度为0时,只进行无氧呼吸。
②O2消耗曲线与CO2生成曲线重合以后(图中P点以后),只进行有氧呼吸。
③O2消耗曲线与CO2生成曲线重合之前(图中P点之前,不包括0点),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
④阴影部分的相对值表示不同氧浓度下无氧呼吸中CO2的释放量。
(2)应用
3.水分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1)影响
(2)应用
4.CO2浓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1)影响:
CO2是细胞呼吸的最终产物,积累过多会抑制细胞呼吸的进行,如图。
(2)应用:
适当增加CO2浓度,有利于水果和蔬菜的保鲜。
[判断与表述]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同一叶片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其细胞呼吸速率有差异。
(√)
(2)严格的无氧环境有利于水果保鲜是因为此条件下细胞呼吸分解有机物最少。
(×)
提示:
无氧环境中,细胞无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较多。
(3)粮食种子适宜在零上低温、低氧和中等湿度的环境中储藏。
(×)
提示:
粮食种子应储藏在干燥环境中。
(4)温室大棚中,可以通过夜间适当降温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
(5)破伤风杆菌易在锈钉扎过的伤口深处繁殖,原因是伤口深处氧气缺乏。
(√)
2.思考回答(规范表述)
(1)鱼在夏季黎明时分常常浮头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原因是黎明时分水中溶解氧不足。
(2)密封地窑能长时间储存水果、地瓜、马铃薯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密封的地窑CO2浓度高,能够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3)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氧气消耗量等于CO2释放量时,是无氧呼吸的消失点吗?
提示:
大豆种子富含脂肪,而脂肪氧化分解时耗氧量大于CO2释放量,故当二者相等时,大豆种子应该还在进行微弱的无氧呼吸。
◎考法1 考查环境因素对细胞呼吸影响的分析及实验
1.稻田长期浸水,会导致水稻幼根变黑腐烂。
测得水稻幼根从开始浸水到变黑腐烂时细胞呼吸速率的变化曲线如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Ⅰ阶段幼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速率和无氧呼吸速率皆降低
B.Ⅱ阶段幼根细胞的有氧呼吸速率和无氧呼吸速率皆升高
C.Ⅰ阶段和Ⅲ阶段呼吸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相同
D.为避免幼根变黑腐烂,稻田宜在Ⅱ阶段前适时排水
D [水稻幼根刚开始浸水时即Ⅰ阶段时,由于水中氧气的含量降低,有氧呼吸速率降低,有些细胞开始进行无氧呼吸;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在Ⅱ阶段时,有氧呼吸越来越弱,而无氧呼吸强度不断增强;Ⅰ阶段由于水中氧气含量少,有氧呼吸速率降低,Ⅲ阶段由于无氧呼吸使酒精积累,对植物根细胞产生毒害作用,导致无氧呼吸速率下降;水稻幼根变黑腐烂是因为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会毒害幼根,故应在Ⅱ阶段前适时排水。
]
2.(2018·天津高考)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在连通CO2和O2传感器的100mL锥形瓶中,加入40mL活化酵母菌和60mL葡萄糖培养液,密封后在最适温度下培养。
培养液中的O2和CO2相对含量变化见如图。
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t1→t2,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
B.t3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消耗速率比t1时快
C.若降低10℃培养,O2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会缩短
D.实验后的培养液滤液加入适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变成灰绿色
C [在t1~t2时刻,单位时间内氧气的减少速率越来越慢,说明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A正确;t3时刻,培养液中氧气的含量不再发生变化,说明酵母菌基本不再进行有氧呼吸,此时主要进行无氧呼吸,t1和t3产生CO2的速率相同,即单位时间内产生相同量的CO2,所以单位时间内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3倍,因此t3时,溶液中消耗葡萄糖的速率比t1时快,B正确;图示所给温度是最适温度,此时酶的活性最高,反应速率最快,因此若降低温度,氧气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时所需要的时间会变长,C错误;据图可知,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无氧呼吸过程会产生酒精,酒精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后变成灰绿色,D正确。
]
[技法总结]影响细胞呼吸外界因素的分析
影响细胞呼吸的外界因素主要有温度、氧气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除了记住其原理外,还应注意外部因素在影响呼吸作用时是综合起作用的,有时在其他因素满足的情况下,某一因素成为限制因素。
如动物冬眠时呼吸速率低的限制因素是温度,而夏季作物受涝死亡,其限制因素则是O2浓度。
◎考法2 考查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3.(2018·菏泽期中)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透气纱布包扎伤口能防止厌氧菌的繁殖
B.对板结土壤松土,有利于根系吸收无机盐
C.慢跑等有氧运动,能防止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避免肌肉酸胀
D.稻田定期排水,能防止根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导致烂根
D [由于氧气的存在能抑制厌氧病菌的繁殖,所以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可以避免厌氧病菌的繁殖,从而有利于伤口的痊愈,A正确;对板结土壤松土可促进根细胞的有氧呼吸,为主动运输供能,有利于根吸收无机盐,B正确;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原因之一是人体细胞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积累大量的乳酸,会使肌肉产生酸胀乏力的感觉,C正确;稻田需要定期排水,如果稻田中的氧气不足,水稻根部会因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酒精而不是乳酸的毒害作用,而使根系变黑、腐烂,D错误。
]
4.(2019·山西名校联考)细胞呼吸原理广泛用于生产实践中。
下表中有关措施与对应目的不搭配的是( )
选项
应用
措施
目的
A
种子贮存
晒干
降低自由水含量,降低细胞呼吸
B
乳酸菌制作酸奶
先通气,后密封
加快乳酸菌繁殖,有利于乳酸发酵
C
水果保鲜
低温
降低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呼吸
D
栽种庄稼
疏松土壤
促进根有氧呼吸,利于吸收矿质离子
B [种子的贮藏,必须降低含水量,使种子处于风干状态,从而使呼吸作用降至最低,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A正确;乳酸菌是厌氧型微生物,所以整个过程要严格密封,B错误;水果保鲜的目的既要保持水分,又要降低呼吸作用,所以低温是最好的方法,C正确;植物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是一个主动运输过程,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植物生长过程中的松土,可以提高土壤中氧气的含量,有利于根细胞的有氧呼吸作用,从而为根吸收矿质离子提供更多的能量,D正确。
]
考点三|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
1.实验原理
2.实验步骤
(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
酵母菌+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分别装入A、B两锥形瓶中。
(2)设计对比实验
①甲组中空气先通过NaOH溶液的目的是去除空气中的CO2。
②乙组中B瓶先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的目的是耗尽瓶中原有的氧气。
③CO2检测:
观察两组装置中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④酒精检测:
取A、B瓶中滤液各2mL分别注入两支干净的试管中,向两试管中分别滴加0.5mL溶有0.1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并轻轻振荡,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3)实验现象
条件
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1、2两试管的变化
甲组
变混浊快
无变化
乙组
变混浊慢
出现灰绿色
(4)实验结论
①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②在有氧条件下产生CO2多而快,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还产生少量的CO2。
1.酵母菌呼吸方式探究实验注意事项
(1)通入甲A瓶的空气中不能含有CO2,以保证使第三个锥形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是由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
(2)乙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待酵母菌将B瓶中的氧气消耗完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确保是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2.实验流程分析
(1)实验中的变量。
①自变量:
是否有氧气。
②因变量:
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的程度,滴加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的颜色变化等。
③无关变量:
酵母菌以及培养液的用量、培养时间、温度等。
(2)此实验为对比实验,两组实验均为实验组。
(3)进行实验前必须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否则会因细胞呼吸产生的CO2不能全部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导致实验失败。
(4)乙组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待瓶内的O2消耗完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
1.(2018·江西金溪期中联考)有关“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浓度过高会影响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
B.重铬酸钾能在碱性条件下与酒精反应变成灰绿色
C.适当降低温度对培养液中气泡的产生速率无影响
D.该实验中有氧组为实验组,无氧组为空白对照组
A [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过高,会导致酵母菌细胞失水,从而影响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A正确;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反应变成灰绿色,B错误;温度改变,酶活性改变,会影响酵母菌细胞呼吸速率,从而影响气泡产生速率,C错误;该实验为对比实验,有氧组和无氧组均为实验组,D错误。
]
2.(2019·宁夏育才中学月考)为了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某同学将实验材料和用具按如图所示安装好。
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甲组 乙组
A.甲、乙两组实验探究的分别是酵母菌在有氧、无氧条件下的呼吸方式
B.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是为了吸收空气中的CO2
C.将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滴入B瓶中变成灰绿色,证明有酒精产生
D.乙组中B瓶先封口放置一段时间的目的是消耗B瓶中的O2以形成无氧的环境
C [甲组营造的是有氧环境,乙组营造的是无氧环境,A正确;甲组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吸收空气中的CO2,即排除空气中的CO2对实验结果的干扰,B正确;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C错误;乙组中B瓶先封口放置一段时间的目的是消耗B瓶中的O2以形成无氧的环境,D正确。
]
3.(2019·山东联考)如图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类型的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装置一 装置二
A.装置一中液滴左移,装置二中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B.装置一中液滴不移,装置二中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C.装置一中液滴左移,装置二中液滴不移动,说明酵母菌死亡
D.装置一中液滴左移,装置二中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D [装置一中液滴左移,装置二中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A错误、D正确。
装置一中液滴不移,装置二中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B错误;装置一中液滴左移,装置二中液滴不移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C错误。
]
4.某生物兴趣小组对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
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
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
________;无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
________。
(2)装置中c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d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b瓶,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要进一步检测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物中有无酒精,常用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
若颜色变为________,说明有酒精产生。
此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是____________(举一例)。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
一是弄清各装置的作用,a瓶用于通气条件下的酵母菌培养,b瓶可检验是否有CO2产生,c瓶用于去除空气中的CO2,d瓶用于不通气条件下的酵母菌培养;二是掌握酵母菌细胞呼吸的类型及异同,有氧呼吸在有氧条件下进行,产生CO2和H2O,无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进行,产生酒精和CO2。
若探究有氧呼吸,装置连接的顺序为c→a→b或c→b→a→b;若探究无氧呼吸,装置连接的顺序为d→b。
d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b瓶,主要目的是使装置内本身存在的O2被彻底消耗,以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CO2是由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的。
答案:
(1)c→a→b(或c→b→a→b) d→b
(2)吸收空气中的CO2,排除其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d瓶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酵母菌会将瓶中的氧气消耗完,再连通b瓶,就可以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的CO2是由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的(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4)酸性重铬酸钾溶液 灰绿色 交通警察对司机进行酒后驾驶检测
考点四|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及综合应用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过程的联系
(1)写出下列物质名称:
b:
O2,c:
ATP,d:
ADP,e:
NADPH([H]),f:
C5,g:
CO2,h:
C3。
(2)填写下表生理过程及场所
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生理过程
光反应
暗反应
有氧呼吸第一阶段
有氧呼吸第二阶段
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场所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叶绿体基质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基质
线粒体内膜
(3)物质方面
C:
CO2
C6H12O6
丙酮酸
CO2
O:
H2O
O2
H2O
H:
H2O
[H]
C6H12O6
[H]
H2O
(4)能量方面
光能
ATP中活跃化学能
C6H12O6中稳定的化学能
[判断与表述]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在叶肉细胞中,CO2的固定和产生场所分别是类囊体薄膜和线粒体内膜。
(×)
提示:
CO2固定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CO2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2)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6H12O6分解成CO2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
提示:
C6H12O6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丙酮酸分解成CO2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3)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C6H12O6中的化学能转变成ATP中的化学能。
(×)
提示:
细胞呼吸过程中C6H12O6中的部分化学能转化成了热能。
(4)净光合速率长期为零时会导致幼苗停止生长。
(√)
(5)适宜光照下,植物吸收CO2的总量等于固定的CO2的总量。
(×)
提示:
适宜光照下,植物固定的CO2总量等于植物吸收CO2的量与细胞呼吸产生CO2的量之和。
(6)ATP和[H]在叶绿体中随水的分解而产生,在线粒体中随水的生成而产生。
(×)
提示:
在线粒体中随水的生成,消耗[H],产生ATP。
2.思考回答(规范表述)
(1)实验过程中,给甲植物浇灌H
O,发现叶肉细胞中出现了(CH
O)。
分析其最可能的转化途径是什么?
提示:
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生成二氧化碳(C18O2),二氧化碳(C18O2)再参与暗反应(光合作用)生成有机物(CH
O)。
(2)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ATP的量远大于细胞呼吸产生的ATP的量。
请说明原因。
提示:
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ATP中的能量转化为有机物中的能量,植物体合成的有机物只有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氧化分解,而且在此过程中大部分的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转移到ATP中。
1.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中[H]、ATP来源和去路
比较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