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148997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docx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雅言是周代的王畿之言,随封邦建国传播到诸侯之地,并成为先秦的通用语言,以致诸侯间的聘问、诸子百家的著述都采用这种大体一致的标准语言。

先秦时期雅言的使用

A.促进了文化认同

B.消除了语言隔阂

C.实现了文字统一

D.强化了中央集权

2.“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家族国家本位、实现社会和谐等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经济为主的生产方式

B.宗法制为内核的政治结构

C.外儒内法的封建统治思想

D.大河流域独特的地理环境

3.明中后期,过去“天下望其服而知贵贱,观其用而明等威”的规制日益为世俗所冲破,江南“迩来则又衣丝蹑缟者多,布服菲屦者少,以是薪璨而下,百物皆仰给于贸居”。

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B.商品经济发展引发等级观念变动

C.政府经济管制的空前强化

D.百姓生活习俗受到外贸繁荣影响

4.清代学者往往重考据,尊崇汉儒而诋毁宋儒。

但姚文田“独持议,谓三代以下,其道皆本孔孟,得程朱而传自五季,以后人道不至陵夷者,宋诸儒之力也”。

姚文田的这一说法

A.肯定了程朱理学的历史作用

B.糅合了儒道思想发展了儒学

C.理顺了传统儒学的发展脉络

D.旨在借古讽今提倡经世致用

5.鸦片战争前,“外洋所产之大呢羽毛哔叽等类,并一切贵重之器物,则专有闽广商舶,赴粤运销”。

战后,“凡洋货皆系夷商自行转运,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粤省亦鲜来闽之贾,且该夷除贩运洋货外,兼运洋布洋棉,其物充积于厦口。

”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B.中国内河航运权的丧失

C.清政府对外政策的调整

D.“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

6.“这一运动强大的社会动员奇迹和爆发力使势头正盛的外国殖民者心头一震……改变了列强国家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普遍态度和观念,深刻认识到中国巨大的潜力和战斗力是不可短期战胜的。

”这体现了

A.辛亥革命影响的普遍性B.义和团运动影响的深刻性

C.五四运动影响的国际性D.太平天国运动影响的震撼性

7.抗战初期,海外华人每月捐款约为2000万元,几乎占了当时抗战军饷的三分之一。

据此可

A.国民政府腐败军费支出困难

B.全民族抗战局面的正式形成

C.国民政府抗战物资来自华侨

D.海外华人对祖国抗战功不可没

8.1984年5月,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中,将生产分成计划内和计划外两部分,计划内的产品由国家核定价格,计划外的产品则由市场供求决定价格。

这表明,当时我国

A.政府职能部门权限逐步扩大

B.劳动分配制度发生重大变革

C.单一的所有制结构开始调整

D.经济体制正出现转型的趋向

9.《十二铜表法》规定:

“以文字诽谤他人,或公然歌唱侮辱他人的歌词的,处死刑。

”这说明,古代罗马

A.推行严酷刑罚

B.限制言论自由

C.维护人身名誉

D.保护私有财产

10.托克维尔(1805—1859年)认为,现在是到了统治阶级必须通过“限制自由以拯救自由”的时候了。

只有这样才能化解社会的冲突,弥合阶级之间的分裂,实现社会稳定。

为此,西欧

A.普遍实行国家干预经济

B.社会福利制度逐渐形成

C.真正实现公民自由平等

D.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11.1921年夏,苏俄开始取消国家对企业的供应,企业自己到市场去采购资料,其活动严格建立在经济核算、自负盈亏、经济独立的原则之上。

亏损和不盈利的企业(主要是前几年与生产军工产品有关的)则关闭或暂时停业。

这种做法

A.保障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B.扩大了企业经营的自主权

C.背离了计划经济的轨道

D.改变了生产资料的所有制

12.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对外援助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

援助资金由只能用于私人企业扩展到政府控制的企业;援助重心由西欧资本主义国家转到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美国的盟国。

这一调整

A.扩大马歇尔计划的范围B.加速了美国经济的衰退

C.加剧了两大阵营的对峙D.导致资本主义阵营分化

二、材料分析题

13.(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驻外使臣制度初创之时,清政府考虑到“使馆视行省有别,似可勿拘成例”,使臣的选拔制度一开始就有别于科举制度下选用一般官员的成例。

其依据主要是王大臣的保荐。

光绪元年总理衙门奏定,出使大臣由“在京王大臣等,如真知有熟悉洋务,洞澈边防,兼胜出使之任者,具疏保荐”。

光绪二十七年(1901)外务部成立,是驻外使臣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光绪三十三年(1907)四月外务部奏定《变通出使章程》,其中规定:

“嗣后简派各国二等公使定为二品实官,届时由臣部将历充外国参赞随员多年及通晓外国语言文字之合格人员开单请简。

三年一任,任满回国后,候旨简用。

如办理交涉得力,不妨接充联任,恳恩晉秩增俸,俾终身于外交一途,以尽其才。

至给假休息,参随以下本有定章,嗣后出使大臣办理交涉得力者,三年任满,亦准给假回国,假满回任,俾得久於其职,驾轻就熟。

”由此,驻外使臣的选用权集中到外务部,作为一种制度,完全确立起来了。

章程中,明确要求驻外使臣职业化,“俾终身于外交一途”。

这样,晚清驻外使臣从其隶属、官职到升迁之途,均开始与国际职业外交官制度接轨。

……职业化要求,已成为清政府使臣选拔的首要条件。

——摘自戴东阳《晚清驻外使臣与政治派系》

(1)根据材料,指出晚清驻外使臣制度“初创之时”是如何选拔驻外使臣的。

(2)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初晚清驻外使臣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一改革。

14.(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洛伦佐•瓦拉(1407—1457)是15世纪欧洲最有影响的历史哲学家、语言学家,也是西方文献校勘与辨伪方法的开拓者之一。

瓦拉出生于罗马,曾作为书记官服务于那不勒斯国王。

1431年在《论快乐》一书中,他公然和罗马教廷唱反调,阐发了“惟有自然才能至善”的人性论,热情赞扬享乐主义。

1442年在《论修道士的誓言》里,瓦拉进一步否认政教合一是完善的政治制度,抨击天主教修道院的“发愿”制度,斥责修道士们出家入院之前宣誓的“安贫、守贞和服从”三大誓言违反“自然”生活。

他指出,人的行为完全可以在圣神向善的宏观指导下发挥自由意志,达到“至善”。

瓦拉最有影响的著作是1440年写成,1517年开始震惊世界、名垂千古的小册子《君士坦丁伪赠礼考证》。

它证明了《君士坦丁赠礼》是中世纪天主教会伪造的文件,从而否定了教皇在西欧的世俗统治权

——摘编自菲利普•李•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洛伦佐•瓦拉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洛伦佐•瓦拉思想形成的背景及影响。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详解】

从材料“雅言成为先秦的通用语言,诸侯间的聘问、诸子百家的著述都采用这种大体一致的标准语言”中可以分析出先秦时期雅言的使用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传播和认同,故A项正确;消除了语言隔阂说法绝对,B错误;实现了文字统一是秦朝时期,C错误;先秦时期尚未实现中央集权,D错误。

【点睛】

对材料“-----成为先秦的通用语言--诸侯间的聘问、诸子百家的著述都采用这种大体-致的标准语言”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2.A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古代法系基本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主要是维护国家和家族利益,注重礼刑结合,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经济为主的生产方式影响了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故A项正确。

材料强调古代中国法系的基本思想和价值取向,与宗法制无关,排除B。

C项是中国古代法系的特点,与设问原因不符,排除。

大河流域独特的地理环境影响古代中国文明的形成,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

3.B

【解析】

根据材料“迩来则又衣丝蹑缟者多,布服菲屦者少,以是薪璨而下,百物皆仰给于贸居”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的等级观念受到挑战,故B项正确。

明代经济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排除A。

材料没有涉及政府经济管制的空前强化,而是强调商品经济发展引发等级观念变动,排除C。

材料体现的是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依靠商品贸易,而非单指“外贸”,故排除D。

点睛:

抓住材料关键信息“迩来则又衣丝蹑缟者多,布服菲屦者少,以是薪璨而下,百物皆仰给于贸居”,结合明朝商品经济发展的史实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

4.A

【解析】

从材料“清代学者往往重考据,尊崇汉儒而诋毁宋儒”“姚文田独持议……得程朱而传自五季,以后人道不至陵夷者,宋诸儒之力也”中可以分析出,姚文田认为程朱理学维护儒家伦理,有利于儒学的发展,故A项正确;理学是糅合了佛道的思想,故B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理学的作用,故CD项排除。

点睛:

材料“独持议,谓三代以下,其道皆本孔孟,得程朱而传自五季,以后人道不至陵夷者,宋诸儒之力也”是指认为儒学之道在三代以下皆本于孔、孟、程、朱之学,入道(为人之道)之所以未衰,皆赖于宋儒大师们的功力。

5.C

【解析】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规定五口通商,广州在战前的唯一通商口岸的地位受到冲击,故“闽省并无赴粤之商”,五口通商体现了清政府对外政策的调整,故C正确;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并不是通商口岸变化的原因,故A错误;中国内河航运权的丧失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故B错误;通商口岸变化是清政府的被迫行为,不能说明“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认识鸦片战争后“闽省并无赴粤之商”现象背后的原因,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南京条约》规定五口通商的原因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6.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运动展示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伟大力量,沉重打击了列强侵略势力,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这与材料信息相同,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涉及政权更迭或政体变革,排除A项;五四运动与材料“这一运动强大的社会动员奇迹和爆发力使势头正盛的外国殖民者心头一震……”不符,排除C项;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也反对外来侵略,但与材料“改变了列强国家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普遍态度和观念”不符,排除D项。

7.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海外华人慷慨捐款,为支持中国抗战提供重要的物质保证,故海外华人对祖国抗战功不可没,D项正确。

材料强调海外华人慷慨捐款支持祖国抗战,而不是国民政府腐败军费支出困难,排除A。

材料没有涉及全民族抗战的信息,而是强调海外华人慷慨捐款支持祖国抗战,排除B。

国民政府抗战物资既有海外华人支持,也有其它国家支持,排除C。

点睛:

抓住材料关键信息“海外华人每月捐款约为2000万元,几乎占了当时抗战军饷的三分之一”,从海外华人为抗战作出重大贡献的角度分析材料即可。

8.D

【解析】

从材料“将生产分成计划内和计划外两部分”中可以分析出,当时我国的经济体制逐渐由计划体制向双轨制转型,故D项正确;材料“《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工业企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说明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分配体制和所有制结构的转变,故BC项排除。

9.C

【解析】

材料“公然歌唱侮辱他人”“诽谤他人”表明古罗马法重视保护人身名誉权,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对人身名誉的保护,而没有体现出刑罚的严酷、限制言论和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故ABD项排除。

10.B

【解析】

根据材料“限制自由以拯救自由”“化解社会的冲突,弥合阶级之间的分裂,实现社会稳定”等信息可知,西欧各国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实施社会福利制度,巩固统治,故B项正确。

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

自由和民主是属于资产阶级的,难以真正实现公民自由平等,排除C。

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与材料不符,排除D。

11.B

【解析】

据材料“取消国家对企业的供应,企业自己到市场去采购资料……经济核算、自负盈亏、经济独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苏俄扩大了企业经营的自主权,故B正确;1921年国内战争已经胜利,故A错误;当时苏俄尚未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故C错误;企业经营的自主权扩大不能说明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改变,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企业自己到市场去采购资料……经济核算、自负盈亏、经济独立”,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新经济政策的角度分析材料含义,得出企业自主权的结论,即可排除错误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12.C

【解析】

“援助重心由西欧资本主义国家转到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美国的盟国”说明美国利用经济援助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这一举措加剧了两大阵营的对峙,故C项正确;马歇尔计划主要是针对西欧国家,故A项错误;美国对外援助显然有利于美国经济发展,故B项错误;美国经济援助有利于美国为首资本主义阵营的稳固,故D项错误。

13.

(1)措施:

由总理衙门主持;不拘泥于科举选官;由在京王大臣保荐;易受朝内政治派别斗争的影响;限定于通洋务懂边防的人群。

(2)内容:

由外务部选派成为定制;驻外使臣日益独立化、职业化;逐渐与国际职业外交官制度接轨;选自外务部和使馆人员;政策向专业化外交人员倾斜。

评价:

推动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有利于中外交往与交流。

便于列强通过外交途径控制清政府(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解析】

(1)从材料“使臣的选拔制度一开始就有别于科举制度”“依据主要是王大臣的保荐”“总理衙门奏定”“知有熟悉洋务,洞澈边防”中可以分析出答案。

(2)从材料“外国参赞随员多年及通晓外国语言文字之合格人员开单请简”“驻外使臣的选用权集中到外务部,作为一种制度,完全确立起来了”“驻外使臣职业化”“开始与国际职业外交官制度接轨”中可以概括出20世纪初晚清驻外使臣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晚清驻外使臣制度改革推动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有利于中外交往与交流,便于列强通过外交途径控制清政府。

14.

(1)内容:

宣扬享乐主义,对抗禁欲主义;抨击罗马教廷的正统礼教;批判政教合-制度;强调重视人的价值。

(2)背景:

意大利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增强。

影响:

冲击天主教会神学思想的精神枷锁,促进人文主义思想发展;为宗教改革提供思想武器;对文献学研究产生一定影响。

【解析】

(1)内容:

根据“他公然和罗马教廷唱反调,……热情贊扬享乐主义”得出宣扬享乐主义,对抗禁欲主义;根据“斥责修道士们出家入院之前宣誓的‘安贫、守贞和服从’三大警言违反‘自然’生活”得出抨击罗马教廷的正统礼教;根据“瓦拉进一步否认政教合一是完善的政治制度”得出批判政教合一制度;根据“人的行为完全可以在圣神向善的宏观指导下发挥自由意志,达到‘至善’”得出强调重视人的价值。

(2)背景:

根据“洛伦佐·瓦拉(1407-1457)是15世纪欧洲最有影响的历史哲学家、语言学家”可知,洛伦佐·瓦拉生活的时代正处于文艺复兴时期,结合文艺复兴的背景回答即可。

影响:

根据材料,可分别从冲击天主教会神学思想的精神枷锁,促进人文主义思想发展,为宗教改革提供思想武器回答,根据“震惊世界、名垂千古的小册子《君士坦丁伪赠礼考证》”分析得出对文献学研究产生一定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法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