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一节数学课 精品.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148432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评价一节数学课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如何评价一节数学课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如何评价一节数学课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如何评价一节数学课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如何评价一节数学课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评价一节数学课 精品.docx

《如何评价一节数学课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评价一节数学课 精品.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评价一节数学课 精品.docx

如何评价一节数学课精品

如何评价一节数学课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

如何评价一堂课的优劣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那么如何评价数学课呢?

这里我从五个方面来讲: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一个纲,是数学评课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教学目标确定的好不好,一要看目标是否明确,能不能兼顾能力培养、思想与道德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二要看广度、深度是否符合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是否符合学生实际;三要看是否简明扼要、具体,便于实施,便于检测,四要看教学中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规定着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恰当地选择和处理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也是数学评课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学内容处理是否得当,首先要看执教者能否明确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内容是否具有科学性、思想性、教育性,有无知识性和原则性错误;其次,要看教学内容是否围绕目标、反映目标,执教者能否分清主次,准确地确定重点、难点、关键点,处理好新旧知识的结合点,抓住知识的生长点,讲授具有启发性、层次详略得当;三要看执教者能否处理好数学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的关系,按由易到难的顺序安排教学内容,注重思维训练与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要看执教者能否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三)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体现教学内容的手段,教学方法包括教法和学发两部分。

教学方法运用的是否得当,主要看能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否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因此,教学方法也是数学评课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合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看是否体现启发式教学原则和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使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会学的目的。

其次看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基本技能训练的情况,是否让学生参与尝试、猜想、试验、探索与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与思维品质。

评课时不仅要重视学生对结论的掌握情况,还要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揭示教学知识的本质,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部规律。

学生是否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在暴露知识发生的过程中,明确结论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是怎样产生的,它与相关的数学知识有何联系与区别,它应用于什么范围等,从而把评课评到点子上。

第三,看课堂结构设计是否合理,讲练时间安排是否得当。

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适时组织课堂强化训练。

听评时,要从训练题的编排、训练形式、反馈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重点关注。

(四)教学基本功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语言、板书、教态、教具演示、教育机智等方面的基本能力,也是数学评课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学基本功可抓住以下几点进行关注:

一是教态自然、亲切、评议清晰、简练、生动、富有启发性,板书设计合理;二是有组织教学,驾驭课堂的技能;三是教具或现代化教学设备使用适时;四是具备较强的解题能力,做到思维清晰,书写格式规范,方法合理。

(五)教学效果

衡量教学效果,首先要看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教学任务,是否在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思想与道德教育等方面都实现恶劣目标要求;其次是看学生的表现,看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看他们的学习是否积极主动,能否对一堂新授课归纳主要内容,进行独立的课堂小结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准确的自我评价等。

如何评价一节数学课

(二)

新课程背景下应如何评价一节数学课?

课堂教学评价属于微观的教育评价。

要保证课堂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评价指标应覆盖课堂教学这一动态系统的全部要素。

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材处理、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师素质和教学特色等。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预先想要达到的结果。

它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

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正确处理《标准》、教材以及学生实际水平三者之间的关系,从知识、能力以及情感与态度这三方面作出统一的考虑。

作为数学教师,要善于将教学单元的总目标恰当地分解为每课时的教学目标。

具体评价标准如下:

 

(1)教学目标全面、具体、明确,符合《标准》要求。

 

(2)符合教材和学生实际,教学要求恰如其分。

 2、教材处理

   教材是大纲的具体体现,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

教材上的知识是静态的,它只是为知识的传递提供了可能。

一般的教材限于篇幅,不可能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讲得十分详尽,学生往往看到的是思维的结果,而不是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活动的过程。

换言之,当教材在没有进入教学过程前,他只是处于知识的储备状态,为知识的传递提供了可能。

具体每部分知识该怎样教,教材上并没有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只有当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又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了教学法的再加工以后,教材才能变成学生易于和乐于接受的信息。

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依据《标准》的理念与基本要求,在全面驾驭教科书的知识体系、知识结构和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具体评价标准如下:

 

(1)领会编者意图,保证科学性,重视系统性、逻辑性。

 

(2)有较高的处理教材的能力,大胆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3)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挖掘教材资源,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学的实施过程,即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也就是说,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不知到知,从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组织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

具体评价标准如下:

 

(1)教学过程思路清晰,始终围绕教学目标。

 

(2)教学结构科学、合理,时间分配恰当。

 (3)环节紧凑,过渡自然。

 (4)把握重点,突出难点。

 (5)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比较、猜想、推理、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有效地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4、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受教育思想支配、受教育目的和教学内容制约的,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工作方法,它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方法。

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它在优化教学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具体评价标准如下:

 

(1)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师能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体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有效的学习方式。

 

(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当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能够从实际出发,合理有效地使用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

 (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主动参与、积极交往、和谐互动。

 (4)教学中教师为学生的思维留下充分的空间,重视培养思维能力、反思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注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给予及时的评价,信息反馈及时、全面,指导到位。

 (6)发扬教学民主,教学中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

 (7)练习有针对性、有层次、形式多样。

精讲巧练,体现思维训练为重点,落实“双基”。

 (8)面向全体并注意因材施教,特别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切实的帮助。

 5、教师素质

  教师的基本素质对课堂教学的效果有着直接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具体评价标准如下:

 

(1)教态亲切、仪表端庄、举止自然。

教学民主,师生关系平等和谐,尊重学生,对学生有耐心。

(2)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规范简明,生动形象,合乎逻辑,有启发性。

(3)板书工整规范,简明清晰,布局合理,言简意赅。

(4)教具、学具选用恰当,目的明确,演示娴熟;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5)知识面广,应变和调控课堂能力强。

6、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主要指通过教学过程的反馈信息检验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

一堂课水平的高低,主要看教学效果,即“讲求实效”。

具体评价标准如下:

(1)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好。

(2)学生思维活跃,信息交流畅通;学生会学,学习主动,课堂气氛好。

(3)学生应答面广、质量高。

(4)信息量适度,学生负担合理,课内练习正确率高。

(5)使学生在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7、教学特色

课堂教学中除了以上要素以外,有时还能表现出教学中的某些特色。

要鼓励教师根据自己的优点、特长,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具体评价标准如下:

(1)教学有个性,有自己的特点与风格。

(2)在教学设计上有新的突破,课堂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总之,面对新课程,教师必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多领域涉猎知识,提高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与整合能力,以及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

教师肩负着课程改革的历史重任,新课程的理念要内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课改能否取得最后的成功,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要求。

希望老师们平时不断加强学习,尽快提高自己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