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江七一潺亭中学高二下月考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148144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罗江七一潺亭中学高二下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罗江七一潺亭中学高二下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罗江七一潺亭中学高二下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罗江七一潺亭中学高二下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罗江七一潺亭中学高二下月考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罗江七一潺亭中学高二下月考语文试题.docx

《罗江七一潺亭中学高二下月考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罗江七一潺亭中学高二下月考语文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罗江七一潺亭中学高二下月考语文试题.docx

罗江七一潺亭中学高二下月考语文试题

高二(下)语文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题

第Ⅰ卷

一、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脚镣(liào)埋怨(mán)雪茄烟(jiā)鲈鱼堪脍(kuài)

B.商埠(bù)弥补(mǐ)歼灭战(jiān)咄咄逼人(duō)

C.纶巾(guān)胚芽(pēi)太阳穴(xué)锲而不舍(qì)

D.蹿红(cuān)按捺(nài)酹江月(lèi)肉袒负荆(tǎn)

答案:

A(B、弥补—míC、锲而不舍qièD、按捺nà)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玉簪白皑皑暮蔼沉沉恰如其份

B.淬炼汗涔涔促不及防舞榭歌台

C.部署竞豪奢沉冤得雪羽扇纶巾

D.箴默满堂彩烂竽充数苌弘化碧

答案:

C(A、暮霭沉沉恰如其分B、猝不及防D缄默、滥竽充数)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B.那个小偷,经常登堂入室,盗窃财物,最终被绳之以法。

C.当中国女排捧回冠军奖杯时,举国弹冠相庆,无不佩服陈忠和教练的坚韧和勇气。

D.老李说话喜欢掉书袋,大家都认为他太爱卖弄,不喜与之深交。

答案:

D(A首当其冲:

不等同于“首先”,比喻最先受到冲击、攻击或首先蒙受灾难。

B、登堂入室:

登入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学识由浅入深,达到更高的境界。

C、弹冠相庆:

贬义词,指一人做了官,他的朋友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做,此处用在中国女排身上也是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

D、掉:

摆动,摇动。

讥讽人爱引用古书词句,卖弄才学。

现在常常称那些说话好引经据典、卖弄学问的人为“掉书袋”。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细心是质量工程的保障。

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我们要深思而慎为。

B.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自问世以后近三百年来,广为传布,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

C.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办事、想问题,都要从以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D.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对大多数中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但是对四十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

答案:

A(B、该句“由于”的存在使整个句子没有了主语,去掉它就完整了。

C句式杂糅,病句可以分解为两个句子:

①都要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②都要以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D主客体颠倒)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古气候研究敲响气候变暖警钟

过去5亿年里,地球高温期一般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时期相吻合,反之亦然。

目前,科学家正研究地球历史上的气候变迁,以预测今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时地球气候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而不仅仅依靠计算机模型的预测。

研究地球历史上的气候变迁可利用各种各样的线索。

岩石可以揭示它们形成时期的环境信息,如许多岩石只能在有液态水的地方才会形成。

测量南极冰盖中微气泡里的二氧化碳含量,能了解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但可回溯的时间并不长。

要了解更久远时期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必须用间接方法,如建立模型来研究各种长期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的因素。

这些模型能显示数千万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平均含量的变化,但是无法提供短期波动的信息。

测量植物叶片化石的气孔密度,也可以了解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另外,还可以测量浅海贝类化石中硼、钙的比例,因为这个比例和这些贝类生长时的海洋酸度有关,而海洋酸度又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相关联。

研究过去的气候变化能够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气候敏感性。

气候敏感性,是指当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时的辐射强迫所产生的全球平均温度变化。

根据相关研究,如果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每增加一倍,地球平均气温将上升1摄氏度。

但是,当地球气候变暖时,很多因素都会跟着一起变化。

倒如,气候变暖使大气中包含更多水蒸气,而水蒸气是一种强力的大气保温气体;气候变暖还会减少积雪和缩小海洋的覆盖范围,这将导致被反射回太空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导致气温进一步升高。

联合国有关机构最近预测:

在考虑了这些反馈效应之后。

计算机模型得出的气候敏感性在2~4.5摄氏度之间,最佳估计值为3撮氏度。

其实,计算机模型只考虑了对变暖效应的快速反馈,而那些几十年或几百年之后才会显现的反馈,例如陆地冰原范围的变化则被忽略了。

因此,真正的气候敏感性可能比计算机模型预测的更高。

由于现有的气候模型无法考虑长期反馈的影响,要获得更确切的气候敏感性.唯一的途径是研究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为了使结果更准确,科学家研究了和现在相似的上新世早期(约450万年前),当时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约为400ppm(1ppm=百万分之一),仅比现在高一点,但当时的地球平均气温却比现在高3摄氏度,海平面比现在高25米。

而永久冰盖面积也比现在小。

对上新世的研究发现,当时的气候敏感性为二氧化碳浓度每增加一倍,平均气温升高4.5摄氏度。

如果现在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那么可以预见,短期内地球平均气温会升高3摄氏度左右,而且在接下去的几百年里,气温还将持续攀升,被全球气候变暖困扰的人类将面临更大的危机。

5.下列关于“气候敏感性”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的条件下,气候敏感性越高表明地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越大。

B.要获得更确切的气候敏感性,目前只能够研究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对气候的影响。

C.联合国有关机构用计算机模型预测气候敏感性时,充分考虑了随着气候变暖而变化的各种因素。

D.不同时期气候敏感性不完全相同,研究上新世早期气候敏感性对认识今天气候变暖颇有价值。

答案:

C。

解析:

据第4段“联合国……计算机模型只考虑了对变暖效应的快速反馈……则被忽略了”,可确定C选项错误。

6.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地球过去的气候变化中,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必然伴随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反过来,全球平均气温降低则意味着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

B.地球平均气温的上升会造成地球积雪的减少和海冰覆盖范围的缩小,这样将使得来自太空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会导致地球平均气温进一步升高。

C.植物叶片气孔的疏密程度与其生长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相关,根据植物叶片化石的气孔疏密程度,可分析这种植物生长年代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D.对上新世早期的研究发现:

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即使幅度不大的上升也会造成平均气温升高,进而导致海平面上升,从而使永久冰盖面积缩小。

答案:

C。

解析:

A句以偏概全,是“一般”而非“必然”,可据第1段“过去5亿年里,地球高温期一般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时期相吻合,反之亦然”排除。

B句指代对象理解错误,是“被反射回太空的太阳辐射”而非“来自太空的太阳辐射”,可据第3段“气候变暖还会减少积雪和缩小海洋的覆盖范围,这将导致被反射回太空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导致气温进一步升高”排除。

D句逻辑关系理解错误,是和“现在”相比较而言的,可据第5段“当时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约为400ppm,仅比现在高一点,当时的地球平均气温却比现在高3摄氏度,海平面比现在高25米。

而永久冰盖面积也比现在小”排除。

C句出处在第2段,“测量植物叶片化石的气孔密度,也可以了解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球上有一些岩石是能够在没有液态水的地方形成的。

B.分析南极冰盖微气泡里面的气体能够间接了解数千万年以来的大气成分。

C.测量贝类化石中硼、钙的比例有助于了解特定年代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D.变暖效应的长期反馈使地球气温上升可以持续数百年。

答案:

B。

解析:

B句中的“数千年”推断错误,出处在第2段“测量南极冰盖中微气泡里的二氧化碳含量,能了解过去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但可回溯的时间并不长”。

三、(6分,每小题3分)

杨素蕴,字筠湄,陕西宜君人。

顺治九年进士,授直隶东明知县。

东明当河,决后,官舍城垣悉败,民居殆尽,遗民依丘阜,但数十家。

素蕴至,为缮城郭,招集流亡,三年户增至万余。

山东群盗任风亭等剽掠旁郡,扰及畿南。

素蕴设计降其渠,散其胁从。

十七年,举卓异,授四川道御史。

疏言:

“臣言官也,宜以言为事。

然今下所患,正在议论多而成功少。

国家建官分职,各有所事,则平天下无余事。

更原皇上推诚御物,俾人人得展其才,尤端本澄源之要也。

十八年,圣祖即位,辅臣柄政,出素蕴为川北道。

三桂见素蕴前奏,恶之,具疏辨,并摘“防微杜渐”语,谓意含隐射,语伏危机。

诏责素蕴回奏,素蕴言:

“防微杜渐,古今通义。

臣但期藩臣每事尽善,为圣世纯臣,非有他也。

”下部议,坐素蕴巧饰,当降调,罢归。

居十年,三桂反。

尚书郝惟讷言:

“素蕴首劾三桂,云当防微杜渐。

在当日反状未形,似属杞忧。

由今观之,则素蕴先见甚明,且为国直陈,奋不自顾,其刚肠正气,实有大过人者!

亟宜优录。

”乃命发湖广军前,以原品用。

会丁父忧,服阕,乃赴军前。

康熙十七年,襄阳总兵杨来嘉、副将洪福等叛应三桂。

大军运饷,自襄至房、保路险狭,舟车不通,岁调襄阳、安陆、德安三郡丁夫担负,饷苦不继。

素蕴访知谷城有小溪可通舟,乃按行山谷开饷道,由是水运通利,省丁夫什九,军乃无乏。

二十六年,授安徽巡抚。

会岁饥,上疏请赈,甫拜疏,即檄州县开仓赈给,全活甚众。

寻调湖广巡抚。

二十八年,大旱,疏请蠲免武昌等属三十二州县钱粮,上遣户部郎中舒淑等会督抚勘灾。

舒淑至武昌,素蕴适巷暑疫,寻称病乞休,上疑其托疾,夺官。

命甫下而素蕴已卒。

先是,湖北郡县疾苦最甚者,如应城谷田科重,监利一年两赋,为民害数十年。

素蕴得其实,条为两疏。

来及上而病革,口授入遗疏,日:

“此疏行,吾目瞑矣!

(《清史稿·列传五十七》,有删节)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素蕴设计降其渠渠:

头目。

B.辅臣柄政柄:

执掌。

C.三桂见素蕴前奏,恶之恶:

讨厌。

D.乃按行山谷开饷道按:

按照。

答案:

D(按:

察看)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宜以言为事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B.正在议论多而成功少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且为国直陈子卿尚复谁为乎

D.乃命发湖广军前度我至军中,公乃人

答案:

C(介词,为了。

A.介词,把;介词,按照。

B.连词,表转折,但是;连词,表递进,而且。

D.副词,于是,就;副词,才。

第Ⅱ卷(非单项选择题,共123分)

四、(31分)

10.把第I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更原皇上推诚御物,俾人人得展其才,尤端本澄源之要也。

(4分)

译文:

(4分)(我)更希望皇上拿出真心统御(或对待)他人,使每个人能够施展自己的才能,(这)更是端正根本澄清源头的关键啊。

(落实“原”“要”字各1分,大意2分) 

(2)会岁饥,上疏请赈,甫拜疏,即檄州县开仓赈给,全活甚众。

(4分)

译文:

(4分)适逢年成不好,(杨素蕴)上书请求贩灾,刚刚拜呈奏疏,朝廷就下文命州县开仓贩给,保全救活的人很多。

(落实“岁”“檄”各1分,大意2分) 

11.第I卷文言文中杨素蕴为官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5分)    

 答案:

尽职守责;具有远见;忧民疾苦;敢于直言;治绩卓异。

(每点1分。

意思相近即可)     

12.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

(限画8处)(4分) 

 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而岂天道哉!

(方孝孺《深虑论》)

答案:

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而岂天道哉!

(画正确两处得1分) 

【参考译文】

所以即使他的子孙有愚笨不贤良的,足以使国家灭亡,,而上天最终不忍心立即灭掉他的国家,这是思虑深远呀!

假如不能用大德赢得天心,仅想凭着微不足道的智谋包揽天下的事务,使后代一定没有灭亡的危机,这在道理上是一定讲不过去的,难道上天会如此安排吗?

【参考译文】

杨素蕴,字筠湄,陕西宜君人。

顺治九年(1653年),考中进士,授官直隶东明知县。

东明面对着黄河,(有一次)黄河决口,公家房舍城郭全部败毁,百姓房屋庐舍几乎全部倒塌,剩下的百姓依靠着山丘,仅剩下几十家。

杨素蕴到任后,修缮城池,招集流亡的百姓。

三年之后,人户已达一万多。

山东境内以任凤亭等人为首的各路盗贼抢劫掠夺东明旁边的郡县,扰乱到直隶南部东明一带。

杨素蕴利用计谋诱使他们的头目投降,解散那些被胁迫跟随的人。

顺治十七年,杨素蕴以治绩卓著,授官四川道监察御史。

他上书说:

“我是言官,应当以向皇帝进言为事务。

但是现在天下然担忧的,正是在于臣子们议论得多但做成事情的很少。

国家设立官职,分配职责,(如果)各官员都有干好本职工作,那么平定天下没有多余的事情。

(我)更希望皇上拿出真心统御(或对待)他人,使每个人能够施展自己的才能,(这)更是端正根本澄清源头的关键啊。

顺治十八年,康熙皇帝登上皇位,辅佐他的大臣把持着政权,把杨素蕴调出京城担任川北道官员。

吴三桂看见杨素蕴以前的奏折,憎恶杨素蕴,准备了给皇帝的奏章,极力辩解,并且摘录(杨素蕴原奏章中的)“防微杜渐”等用语,认为杨素蕴的意思含沙射影,话语中埋伏着产生危险的祸根。

皇帝下诏责成杨素蕴用奏章回答,杨素蕴回答说:

“防微杜渐,是古今通用的话语。

我只期望吴三桂等藩臣每件事情都做到最好,做圣祖您的纯正的臣子,并没有其他的意思。

”皇帝下令部下们商议这件事,给他定罪为含糊巧饰,判处降职调用,(不久)被罢免官职回家了。

过了十年,吴三桂反叛。

尚书郝维讷上书说:

“杨素蕴首先弹劾吴三桂,劝说皇帝应当防微杜渐。

在那时候吴三桂反叛的情状没有形成,似乎是杞人忧天。

但按照现在看来,那么杨素蕴的先见非常明达,而且他是为了国家勇于上书直言,奋勇向前,不考虑自己安危。

他的性情刚直,浩然正气,实在是有大大超过其他人的地方。

急切时应该优先录用他。

”皇帝诏令按照原官品级录用,发湖广军前。

适逢父丧,服阕后,才奉命赴任。

康熙十七年(1678年),襄阳总兵杨来嘉、副将洪福等叛乱,策应吴三桂。

清军派用大量军队运输粮饷,从襄阳到房县、保康一段路程险峻狭隘,舟车不通,每年须调襄阳、安陆、德安三郡的丁夫运送,军饷常常苦于接济不上。

杨素蕴访察到谷城有条小溪,可通船只,于是就实地去察看,在山谷中开凿运粮道路,由此水上运输通达便利,节省丁夫十分之九,军队就再也不缺粮食了。

二十六年,授官安徽巡抚。

适逢收成不好,(杨素蕴)上书请求赈灾,刚刚拜呈奏疏,朝廷就下文命州县开仓赈给,保全救活的人很多。

不久,调任湖广巡抚。

二十八年,大旱,杨素蕴上书请求减免武昌等三十二州县的钱粮,皇帝派遣户部郎中舒淑等人会同巡抚勘察灾情。

舒淑到达武昌时,杨素蕴正好中暑患病,不久就上书称病打算解任归里。

皇帝怀疑他借病(不勘察灾情),就解除他的官职。

命令刚刚下达,可是杨素蕴已经死了。

1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8分)

秋斋独宿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金】赵秉文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①韦苏州:

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1)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

请作简要分析。

(4分)

【参考答案】同:

孤独。

异:

韦应物的孤独是淡淡的,更多是在自然景物的动静中体现中恬淡自适的情怀。

赵秉文眼中的景物是悲冷凄凉的,表现了自己内心孤独引发的清冷。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作者情感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

“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的答题步骤为:

①总说;全诗(诗歌的某些句子)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②结合具体的意象、诗句进行分析。

如果作者在表达思想情感时用了表达技巧,请点明。

两首诗都是即景抒情,作者的情感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

从景物来看,“孤独”是他们情感的共同的地方。

但景物表现的意境略有不同,前者恬淡自适,后者孤独清冷。

(2)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

(4分)

【参考答案】山月皎如烛,运用比喻,将月亮比作蜡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亮的皎洁;冷晕侵残烛,冷冷的月光,侵入将要燃尽的蜡烛,运用拟人,写出了环境的凄冷。

(或借代,借“晕”代月,“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侵人;“晕”又预示了天气变化,引出下句)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

从题干中可以看出,考的是修辞手法。

回答时,结合诗句点明修辞手法并具体分析,后简洁点明效果。

【简析】《秋斋独宿》紧扣“秋”和“独宿”展开诗意。

开篇即从写月光入笔,山月皎洁,本可以和亲友饮酒唱和,尽享快乐时光,但此时独自栖居山中的诗人,只能听屋外秋风动竹、山鸟惊栖之声,凸显秋夜的寂静。

这些气氛的渲染,让人倍感孤独无依,最后,结出“窗间人独宿”的意旨,卒章显志。

  金代赵秉文的《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作为唱和之作,除第三句外,其余三句的韵脚都和韦应物的诗作相同。

开篇仍然从月光入笔,但这月光已经着上了“冷”的色调,一“冷”一“侵”一“残”字,道出了冷月残烛的凄凉止境。

而“雨声深竹”的点染,更加浓了凄清的氛围。

那在雨夜惊飞的山鸟,“寒枝不成宿”的形象,何尝不是诗人自身的写照?

此诗和韦应物的诗作所表达的情感及手法同中有异。

韦诗:

比喻,以烛喻月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

赵诗:

借代,借“晕”代月,“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侵人;“晕”又预示了天气变化,引出下句。

情感表达,一明白如话,一含蓄蕴藉。

各得其所,各尽其妙。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限选6空)(6分)

(1),水随天去秋无际。

(2),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4)于是舍人相与谏曰:

“,徒慕君之高义也。

(5)闾阎扑地,。

(6),青雀黄龙之舳。

(7)引壶觞以自酌,。

(8)倚靠南窗以寄傲,。

【答案】

(1)楚天千里清秋

(2)莫道不销魂(3)嬉嬉钓叟莲娃(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5)钟鸣鼎食之家(6)舸舰弥津(7)眄庭柯以怡颜(8)审容膝之易安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胡秋原:

两岸破冰第一人

刘作忠

1910年出生于湖北黄陂的胡秋原,15岁时考入国立武昌大学学习理工,后因加入共青团,主编《武汉评论》,反对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屠杀共产党人而遭受白色恐怖的追捕。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回国投身抗战,被任命为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中央日报》副总主笔,以及《东南日报》和《香港时报》总主笔,并任暨南大学、复旦大学教授,创办《祖国》《民主》《政治文化》及《评论》等刊物,宣传全民族抗战。

1948年,胡秋原当选为国民党政府首届立法委员,1950年去台后仍任立法委员、中央研究院研究员、大学教授,独立主办《中华杂志》。

胡秋原一生著作等身,达100余种3000余万字。

他一生都在为促进中华民族统一奔走四方。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海峡两岸统一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胡秋原力主两岸和平统一。

他曾说,台湾和大陆是一个整体,大陆不能没有台湾,没有台湾便失去屏障;台湾不能离开太陆,离开大陆便成了国际孤儿。

两岸必须统一在一起,否则两边都要受到损害。

他特别强调:

台湾想离开大陆搞独立,不但在政治上不可能,在经济上也做不到,如硬要分裂出去,受苦的还是台湾民众。

1988年4月,胡秋原在台岛发起成立“中华统一联盟”,并被公推为荣誉主席。

9月12日,他无视台湾当局“三不”政策,偕夫人敬幼如、长女胡采禾及“统一联盟”代表,由美国旧金山直飞北京,是为海峡两岸隔绝40年后首位赴大陆访问的台湾高层人士,被誉为“两岸破冰第一”。

到达北京的当日,胡秋原就得到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李先念的亲切接见。

胡秋原充满激情地说:

“20世纪中华民族多灾多难,民族分裂的状况至今依然存在,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尽快地结束这个不幸。

于是,我不管‘三不’不‘三不’,就迫不及待地来到这里与主席共商国是。

之后,胡秋原应邀前往北京大学演讲,面对数千名师生,他慷慨激昂地说:

“祖国大陆在极短的时间内,能制造原子弹、氢弹和使卫星上天,说明中国人能强;台湾的经济建设,能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说明中国人能富。

如果我们中国能够统一,很快就可以富强起来。

”话音刚落,全场爆发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他穿梭于大陆各地参观、访问,宣扬和平统一的主张,刮起了一股“胡秋原旋风”,也惹恼了李登辉。

1988年9月21日,也就是胡秋原与邓颖超握手言统一的第六天,李登辉主持的国民党中常会开除了胡秋原长达50年的国民党党籍。

在国民党执政机构中甚至有人叫嚣要“法办”胡秋原。

面对台岛当局的“法办”闹剧,胡秋原十分坦然,在完成行程逾万公里、长达36天的观光访问后,于10月18日凯旋返台。

途经香港,他坦然对记者说:

“我是公开去内地,我也是很光明地回去,我的话也是公开的,我没有得到共产党什么好处,我不过是讲了国共要谈判,两岸要统一,现在我更加强了这个信念……最重要的是,我是一个中国人,只要中国人不开除我,我做中国人到底了!

我相信没有人再开除我的国籍,我还要尽做中国人的力量。

飞机抵达台北机场后,面对数百名欢迎者,胡秋原即席演说,再次强调:

“统一是全体中国人的责任,是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将来而筹谋。

台湾一旦脱离祖国大陆,无论有多么成功,在国际强权环境下,都没有安全可言,前途都是暗淡的。

因此,未来只有朝统一发展。

1990年5月27日,台湾师范大学为胡秋原举行80寿辰演讲会,时年91岁的陈立夫面对上千名与会者微笑着说:

“秋原这个人很勇敢,有浩气,他觉得海峡两岸今天应该讲和,不能再相互攻击,结果,他不管三七二十一,一个人忽然跑到北京了……”话音刚落,全场立刻爆发起雷鸣般的掌声。

【相关链接】:

①胡秋原(1910-2004)湖北省黄陂人,著名史学、政论家和文学家。

生平著作等身,达100多种3000余万字。

中国国民党党员,台湾资深立法委员,《中华杂志》发行人,中国统一联盟名誉主席。

1989年,美国传记学会将胡秋原列入《国际著名领袖人名录》,并颁发奖状。

2004年5月4日,94岁的胡秋原荣获“中华文艺终身成就奖”。

②胡秋原深受顾炎武“明道教世”精神的影响,以天下国家为己任,不畏艰险,屡屡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历经顿挫而失志不渝。

非议和谪贬,都无损于他的风骨。

郑学稼先生曾说:

“胡秋原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的镜子。

”——(谢远笋《胡秋原一大家精要》)

1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开头三段主要概述了胡秋原早期的一些经历,突出了他的学术成就,为下文写他促进两岸统一的事迹做铺垫。

B.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因为海峡两岸统一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所以胡秋原也力主两岸和平统一,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C.1988年9月,胡秋原飞抵北京,成为海峡两岸隔绝四十年后首位赴大陆访问的台湾人士,他也因此被誉为“两岸破冰第一人”。

D.本文主要写了胡秋原的“破冰之旅”。

胡秋原在访问大陆期间,从高层到民间,穿梭于各地,宣扬和平统一的主张,影响很大。

E.胡秋原的破冰之举及民族和平统一的主张虽然遭到李登辉政府的强烈阻挠和反对,但也得到了一些知名人士的理解和高度赞扬。

【参考答案】D、E。

(A.“突出了他的学术成就”分析不当,应为“突出了他为中华民族而奋斗精神”。

B.强加因果,前后是并列关系。

C.应是“台湾高层人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