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种植及特色养殖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
《生态农业种植及特色养殖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农业种植及特色养殖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态农业种植及特色养殖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生态农业园区生态农业种植及特色养殖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
2、项目主管单位
3、项目实施单位
4、项目法人代表
5、项目性质
6、项目拟建地址
7、项目建设内容
8、项目建设期限
9、项目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二、建设宗旨及依据
1、建设宗旨
2、建设依据
第二章项目背景、必要性及实施意义
一、项目的背景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三、项目实施的意义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
一、地理位置
二、地形
三、气象
四、水文
五、地震
六、水文地质
七、矿产资源
八、土壤植被
九、生态资源
十、市政设施
十一、资源评价
第四章 项目总体方案设计
一、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
二、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三、项目实施计划
第五章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一、环境保护
二、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
(一)劳动安全
(二)职业卫生
第六章项目的组织与管理
一、项目的实施原则及组织
二、项目运行的管理机构
三、劳动定员情况
第七章项目总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工程投资估算
1、工程投资估算
2、固定资产投资估算依据
3、固定资产投资价值确定
二、资金筹措
第八章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分析
一、社会效益分析
二、生态效益分析
第九章结论与建议
第十章附件
一、附件
1、附概算
2、附图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
xxxxxx农业生态园区生态农业种植及特色养殖项目工程
2、项目主管单位:
3、项目实施单位:
4、项目法人代表:
5、项目性质:
项目属于新建的生态农业项目
6、项目拟建地址:
拟在xxx市区以北,东至xx路,南至xx渠,西至xx工业园区,北至xxx界,东西宽16至21公里,南北长9至15公里,规划总用地约210平方公里。
7、项目建设内容:
拟在规划的农业生态园区内,采用生态固沙的方式,保持水土并在山体、沙地进行生态农业种植及特色养殖。
建设特色优势农业研究基地,养殖奶牛2000头、家禽20000只、食用蜗牛100000只、鹿1000只、蜜蜂养殖基地6座、狐狸500只、果子狸500只、麝鼠300只、麝狸400只。
特色经济林1231800m2,其中:
棉花种植园198000m2、枸杞种植基地168000m2、葡萄种植园333000m2、大枣种植园266400m2、水晶梨种植园133200m2、苹果种植园133200m2、枸杞深加工基地26360m2。
药材种植基地工程,其中:
板蓝根种植园27000m2、山药种植基地3330m2、芦荟种植基地6660m2、天麻种植基地6500m2、
绿化苗木种植基地3座,特色农产品种植,地被植物种植基地1座,建设相应的支持服务体系。
8、项目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限3年,即2008--2010年
9、项目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1)、项目概算总投资:
2255.03万元。
(2)、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
2255.03万元。
其中:
申请贷款:
1578.52万元
财政拨款及企业自筹资金:
676.51万元
二、建设宗旨及依据
1、建设宗旨
充分利用项目区土地资源优势,以农业为龙头,配套特色养殖;以生态为目标,坚持“全面保护、生态优先、突出重点、科学利用、持续发展”的方针。
通过对项目区水土、植被的恢复改造,充分利用自然界生物循环理论,逐步构建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系统,实现项目区资源的有效、可持续利用,充分发挥项目区在ssss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构建ssss人与自然的和谐服务。
2、建设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资源保护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植物保护条例》
(8)、《xxx市总体规划》
第二章项目背景、必要性及实施意义
一、项目的背景
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历来是我国政府极为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政府加大了对“三农”问题的解决力度,中发(2005)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把解决“三农”问题,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作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
政府关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主张和举措,为ssss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创造了的政策环境。
同时,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指导下,政府适时推进西部崛起战略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为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机遇。
ssss作为西部经济较落后地区,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稳定建立,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滞后的局面没有得到明显的改观。
如何建立起支持农业发展的投入、运行、保障机制,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最终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
在这样的背景下,ssss市委、市人民政府紧紧抓住西部崛起的机遇,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推进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开发,统筹城乡发展,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节本降耗,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实施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工程,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农畜产品加工“百龙工程”、农业支持服务体系等重点工程;切实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增加农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引进国内外资金、技术、经营理念、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提升ssss农产品规模和档次等政策措施。
为此,我公司参照多年来开发治理积累的经验,利用项目区丰富的资源优势,以生态链和产业链的为主线,实施流域综合治理。
通过对项目区山地、沙地开发、建立生态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及特色养殖业基地,以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形成相对完善的生态链;依托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发挥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带动作用,提高农产品的加工深度和转化增值率,加快项目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延伸农业产业链,从而促进ssss农业综合生产力的提高,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工程的建设,立足于ssss的农业资源优势,整合农业资源,建设规模化、集约化优势农产品基地,在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的同时,引导当地农民学习科学技术、改变传统种植、养殖方式,促进ssss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该项目的建设将为缓解土地资源对农业的制约提供新思路。
耕地是农业的基本依托,在目前的生产力水平下,农业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对土地资源的依赖。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工业建设对土地资源的掠夺性开发,ssss的耕地数量逐年锐减,如何保护耕地数量与提高耕地质量,合理利用荒滩荒坡,缓解耕地减少对农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成为ssss政府在推动农业发展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随着ssss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其上游基地建设滞后的矛盾凸现,主要是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规模小,多数是农户分散经营、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以及龙头加工企业原料基地建设不足,这已成为ssss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的制约因素。
基地作为农业产业化体系“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基地+农户”模式中的中间环节,在产业化发展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不仅能够保障龙头加工企业的原料供应,而且将辐射和带动周围农户,形成互动,是有效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环节。
该项目的建设将加快ssss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通过项目的实施,可以完成山地、沙地开发1932公顷,有效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
同时,项目的建设,还可为改善ssss农业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项目实施后,可以实现项目区自然生态良性循环,改善当地环境质量,缓解土地对农业生产的制约,并为推动ssss优势特色农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将产生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因此建设xxxxxx生态农业园区生态农业种植及特色养殖业项目工程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三、项目实施的意义
项目建成后,将改善ssss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壮大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增加农民收入,同时有效改善项目区的水土流失,大力保护项目区水资源及植被状况,有效涵养、调节ssss气候、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达到山青水秀、环境优美的生态效果。
同时,项目建成后,园区经济、社会效益示范辐射作用进一步增强,旅游产业的内容将更加丰富,可大大吸纳ssss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带动与农业相关的其它产业增加产值。
扩大ssss知名度和影响力,使ssss旅游业内容更加丰富。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
一、地理位置
ssss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西部宁、蒙、甘交界地带,东临吴忠市、南接固原市、北连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西与甘肃省景泰县接壤,市域范围界于东经104°17'—106°10',北纬36°06'—37°50'之间。
市区南依黄河,界于东经104°17'—106°10',北纬36°58'—37°43'之间,距银川市166公里,距吴忠市143公里,距固原市241公里。
市域总面积15743平方公里。
项目区距离ssss市区约9公里,总用地约210平方公里。
二、地形
项目区位于黄河冲积平原以北,属黄土丘陵山地、台地,其西北部为腾格里沙漠边缘,山地地势起伏较大,地势北高南低,台地上沟壑纵横,冲沟交错,沙化严重。
境内地形呈北高(台地)中低(沙谷)西高(阶地),平原依次排列,海拨高度1220米—1440米。
根据地貌形态可划分为山地、谷地、台地、阶地、河谷和沙丘五大单元。
山地、台地、阶地及河谷是本地区主要地貌,由砾岩、砂岩和红褐色粘土组成,西北部沙丘多为黄褐色粉细砂,松散、流动性强,可覆于各种地貌之上。
三、气象
中卫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区,地处内陆,靠近沙漠,是典型的大陆性兼沙漠气候,气候特点是冬寒漫长、夏少酷暑、雨雪稀少、降水量少、蒸发量大、风大沙多、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1、气温
(1)历年日极端最高温度37.6℃,(发生于1971年7月29日)。
(2)历年日极端最低气温-29.2℃(发生于1975年12月12日)。
(3)历年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22.6℃(最热月为7月)。
(4)历年最冷月平均气温-8.1℃(最冷月为元月)。
2、气压
(l)历年平均最高气压878.8毫米,发生日期1977年。
(2)历年平均最低气压877.8毫米,发生日期1964年。
(3)历年月最高气压888.0毫米,发生日期1975年12月。
(4)历年月最低气压867.9毫米,发生日期1971年7月5日。
(5)历年极端最高气压907.6毫米,发生日期1959年4月5日。
(6)历年极端最低气压856.9毫米,发生日期1965年4月14日。
3、降水量
(1)年平均降水量188.4毫米。
(2)历年全年最大降水量308.2毫米,发生日期1978年。
(3)历年全年最小降水量86.5毫米,发生日期1966年。
(4)历年最大一日降水量68.3毫米,发生日期1968年8月1日。
(5)月平均降水量单位:
毫米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均值
0.6
1.2
3.5
9.8
17.3
15
32.3
57.5
31.6
13.9
4.7
0.8
4、蒸发量
(1)历年最大全年蒸发量2288.4毫米,发生年份1969年。
(2)历年最小全年蒸发量1692.5毫米,发生年份1975年。
(3)历年年平均蒸发量1947.5毫米。
(4)历年最大逐月蒸发量347.4毫米,发生月份1969年6月。
(5)历年最小逐月蒸发量22.5毫米,发生月份1975年12月。
(6)历年各月平均蒸发量单位:
毫米
月
份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平均值
51.2
71.2
159.0
266.2
288.7
283.5
253.9
217.6
155.9
131.4
72.9
43.0
5、湿度
(1)历年最高月湿度(相对湿度)81%,发生年月:
1961年8月。
(2)历年最低月相对湿度34%,发生年月:
1978年4月。
历年逐月平均相对湿度单位:
%
月
份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月
11月
12
月
平均值
53
51
49
47
53
58
66
70
71
67
64
60
1959-1980年22年平均值:
59%。
6、日照:
平均日照时数与日照百分比单位:
小时.%
月
份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平均日照时数
213.9
200.6
222.5
236.2
270.1
283
268.5
256.3
221.2
236.0
210.6
212.0
日照
百分率
70
66
60
60
62
65
60
61
60
68
70
72
全年平均日照时数:
2833.9小时。
全年平均日照百分率64%。
7、大风、沙暴:
(1)大风指数(>8级)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均
0.4
0.2
1.5
1.9
1.0
0.7
0.7
0.3
0.3
0.2
0.2
0.4
最多
2
1
5
7
7
2
3
2
2
1
2
2
最少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风沙指数
月
份
1月
2月
3月
4
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均
5.6
6.4
9.4
10.4
8.4
5.5
4.7
2.9
1.6
2.0
3.0
4.1
最多
9
14
14
19
17
11
12
9
4
3
11
8
最少
2
1
2
12
1
1
1
0
0
0
0
1
8、风向与风速:
历年逐月平均风速单位:
米/秒
月
份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平均
风速
2.08
2.79
2.52
5.22
2.94
2.43
2.36
2.40
2.08
1.32
2.16
1.99
年平均风速3.1米/秒;最大风速24米/秒
(2)风向统计
N
NNE
NE
NEE
E
EES
SE
SSE
S
SSW
SW
SWW
W
3.46
0.82
4.36
2.50
18.09
4.45
2.73
0.23
0.91
2.00
2.00
2.00
3.41
9、冻土:
(1)年平均无霜冻期(大于0度)为167天。
一般十月份出现初霜,来年4月终霜。
(2)历年最大冻土深度83cm,发生日期1968年2月。
(3)历年最大积雪深度6cm,发生日期1968年1月。
四、水文
水源由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构成。
平均年总量329.9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年均量为328.52亿立方米,占年总水量的99.56%,分布很不均匀。
项目区年有水量0.81亿立方米,只占总水量的2.5%。
1、地表水
有天然地表水和过境黄河水两部分。
其中过境黄河水量为328.14亿立方米,占地表水量的99.88%,水质良好,既有肥水淤积之便,又有自流引灌之利,是全市生产、生活主要水源。
天然地表水少,通过季节性河流、洪沟汇流或潜流补入平原,年平均汇水量为0.38亿立方米,丰水年有0.52亿立方米。
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0.77万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6。
汇水径流量年均为7.7毫米,不足宁夏年平均水平的一半,致使占91.7%的山区、沙漠区土地缺水。
2、地下水
据勘测,地下水资源14410万立方米,占总水量的0.44%。
由于水文地质条件区域差别大,分布多寡悬殊,项目区地下水资源十分贫乏,为4310万立方米,且埋藏深,水质差,难以开采利用。
3、可用量
自古以来,中卫人民利用黄河灌溉之便,不断发展灌溉农业经济。
据史料记载,西汉已引河开渠,灌溉屯耕。
元代有引黄灌溉蜘蛛渠。
明代黄河两岸有灌溉干渠12条,灌田21万余亩,清代发展为16条,灌溉面积扩大到31万多亩。
民国年间析出中宁县后,境内有干渠14条,灌地23万亩。
至1949年,干渠只有9条,溉地减少为22万亩。
到1993年,已建有设施较为配套齐备的4大渠系,灌溉面积增加到33.83万亩,均赖黄河过境水利资源。
此外,还巧用天然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农牧业生产和供人畜饮水。
1949年前,山旱地区多用拦洪漫地、截引潜流泉水灌地耕种和蓄水饮用,山川人民还开挖土圆小井饮用地下水。
1950年以来,对干旱山区的天然地表水和宜于开发利用的地下水进行开采利用。
六七十年代进行小水库、塘坝工程建设,80年代重点发展打井抗旱、截引潜流泉水灌溉、蓄水。
至1993年,先后在南部山区和西北部沙漠边缘小盆地中兴建水库、塘坝5处,有效库容量达220万立方米,打成大口深井85眼、机井97眼,灌地0.34万亩。
同时,在灌区平原乡村普及手压钢管井。
城镇工矿区基本实现了深机井自来水,供应工业生产及群众生活。
全市地表、地下水利用总量年均3.29亿立方米,最高达8.21亿立方米,占总水量的2.5%,其中黄河过境水年均引用量为42亿立方米,占总量的1.85%;利用天然地表水年均400万立方米,占全市汇流地表水总量的10.53%。
五、地震
1、地质构造
ssss从地震构造背景看,处于活动构造的青藏块体东北边缘。
南部海原县城南侧、西华山、月亮山一带,有世界著名的海原深大活动断裂带;东部在中宁县城东南有烟筒山断裂带;北部在中卫城区南部的夜明山、香山和天景山山前一带,有香山——天景山活动断裂带,该断裂带西起甘塘以西景泰南、东南至固原七营一带,全长约240公里,贯穿全市,它与北部的烟筒山断裂带、清水河断裂带、牛首山——罗山断裂带、海原断裂带共同组成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弧形断裂带,这些活动断裂带与强震甚至大震关系密切。
2、地震活动
中卫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中强地震,又多次遭邻区强震波及破坏。
其中南部在1920年12月16日,沿海原活动断裂带发生了一次8.5级特大地震,该地震造成了23万人死亡,海原、固原、西吉、静宁等地的建筑物几乎夷为平地,地震烈度达到12度,是我国地震烈度最高的地震;北部中卫永康南1709年10月14日,沿天景山活动断裂带发生了一次7.3级地震,造成2000多人死亡;东部中宁1561年7月25日,发生了一次7.3级地震。
3、震情分析
根据国家最新公布的《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图》ssss大部分地区属8度烈度区,海原为9度烈度区。
据专家预测,ssss潜在发震构造仍然是历史上发生过大地震的断层,有发生6—7.5级地震的危险。
ssss被自治区列为重点监测区域,防御五级以上。
六、水文地质
属全新统及上更新统粗粒物质组成的含水岩组,其纵向与横向均有较大变化,纵向自西向东,含水层由厚变薄,含水层的岩石颗粒由粗变细,矿化度由低变高。
横向:
平原北部近山地区为粗相沿积带,自北向南颗粒由粗变细。
七、矿产资源
市域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石膏、煤炭、铜、铁、白云岩、陶土、芒硝、石油、天然气等20多种。
石膏储量70多亿吨,品位高、开采条件好;煤炭储量12亿吨,属低灰、低磷、低硫、高密度、高强度、高发热量的优质无烟煤。
八、土壤植被
项目区内地形地貌复杂,土壤种类较多,具有独特的植被风貌和自然环境。
土壤可划分四大类型:
砾石、砂岩、红褐色粘土及细砂。
植被可分为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干旱草原及灌丛草原四个类型。
九、生态资源
项目区内以山地、台地、河谷、沙丘为核心组成了多样化的生态环境,西部风貌特点突出,沿山一带自西向东分布着新安寺、姑姑塔、长城庙及断壁残恒的长城,历史文化古迹与独特地貌形成强烈的对比,构成一幅优美的“流动画卷”。
十、市政设施
项目区内市政设施基础差,基本为原生态地貌,项目区内道路均为土路,无硬化路面;用地西侧引北干渠有一道阿盟扬水干渠,贯穿用地南北;干渠一侧为110KV高压线路;供水及排水工程均无。
十一、资源评价
1、地形地貌
根据对项目区内地形地貌量化分析,区域内高差达200米,近一半的用地为山地,高差大,不能作为项目区的建设,可保留原生态地貌,两山之间的河谷土质多为黄褐色粘土,只要能引水灌溉可作为经济林种植用地;西部台地虽有部分地区有沙漠化现象,但地势变化不大,利于项目区建设;沿山一带结合现有古迹可建成城市森林公园。
2、生态及矿产资源
本地生态系统较为脆弱,降水多少决定植被的生长状况;矿产资源丰富,但未进行系统勘察,矿点分布较散,盲目的开采对矿藏及当地的生态资源造成一定的破坏。
3、市政设施
现有市政设施基础差,当前建设的投入大。
第四章 项目总体方案设计
一、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
循环经济理论是建设生态农业及特色养殖业的支撑理论。
循环经济的本质就是物质、能量的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
以“整体、协调、循环、再生”为总的指导思想,按照“生态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建设示范项目。
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充分体现生态农业、环保农业、特色养殖业的优势,形成一个经济、合理、完整、多层次、多功能的良性循环系统。
二、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采用生态固沙的方式,保持水土并在山体、沙地进行绿化;种植生态经济林木、农作物、药材并进行特色养殖等。
其中:
1、特色优势农业研究基地建设
项目拟建设特色优势农业研究基地1294公顷,养殖基地存栏奶牛2000头、家禽2000只、食用蜗牛100000只、鹿1000只、狐狸500只、果子狸500只、麝鼠300只、麝狸400只、蜂业养殖基地6座。
2、特色经济林
项目拟建设特色经济林基地1231800m2,主要涉及:
棉花种植、枸杞种植、葡萄种植、大枣种植、水晶梨种植、苹果种植等。
3、药材种植基地工程
项目拟建设药材种植基地主要涉及:
板蓝根种植、山药种植、甘草种植、天麻种植、芦荟种植等。
4、绿化苗木种植基地工程
建设以培育特有、珍惜树种种苗、旱生植物、园林绿化树种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