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方向探讨解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140592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方向探讨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方向探讨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方向探讨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方向探讨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方向探讨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方向探讨解读.docx

《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方向探讨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方向探讨解读.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方向探讨解读.docx

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发展方向探讨解读

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给世界各国的经济体系造成了一系列的影响,而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更加直接且深远。

由于各国都在进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各国的经济政策都很及时有力,防止了大萧条的出现。

全球经济从崩溃边缘走了出来,金融危机肆意破坏经济的恶劣态势得到了有效控制,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开始出现复苏性增长的时代已经来临,即全球正在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

本文就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展开了探讨,从多方面分析国际发展形势及对中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为中国经济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中国经济;金融危机;经济增长方式;战略选择目录第一章 前言4第二章“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形势分析52.1全球经济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的主要特征52.2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经济发展方向6第三章“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环境分析73.1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73.2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机遇9第四章“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114.1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发展方向114.2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方向124.3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点分析14参考文献15第一章 前言2007年3月13日,以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因濒临破产被纽约证券交易所停牌为标志,美国正式爆发了次贷危机。

2008年9月15日,拥有158年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公司宣布破产,美国的次贷危机迅速演变成一场来势凶猛的金融风暴。

以此为标志,二战后最严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随即揭开序幕。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被认为是1930年经济大萧条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危机,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了20世纪30年代的那场危机,给世界各国的经济体系都带来了一系列影响。

此次危机改变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

几十年来,美国消费者一直是全球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但这场危机抑制了债台高筑的美国人的消费,世界开始寻找替代者。

自2008年9月下旬开始,世界各国政府通力合作,采取了史无前例的措施对市场进行积极且行之有效的干预。

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各种救市措施,这些措施也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和刺激经济的作用。

金融危机过后全球经济格局会有较大变化,美国所占比重将大体维持不变,欧洲和日本所占比重会下降,而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经济体所占的比重将有

所上升。

出于大多数经济学家的预期,全球经济开始显示出脆弱的复苏,人们开始使用“后金融危机时期”来表述当前的世界经济。

经济危机提供了历史性机会,那就是将泡沫经济和过度消费转向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来。

第二章“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形势分析这次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以重创,对世界经济体产生了某种变异并促使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此次金融危机引发世界经济出现了自二战以来最严重的衰退,其影响深广终结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较快增长的态势,引发全球经济的深度调整,从结构形式及发展方向都出现新一轮的变化。

2.1全球经济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主要特征全球生产和贸易格局发生变化。

主要表现在发达国家“去工业化”进程有所放缓,特别是美国等重要发达国家正在进一步加快“再工业化”进程,这会引起全球生产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与此相适应,发达国家提高储蓄率和发展中国家提高消费率成为一种发展态势,这也会深刻改变着两大类国家的经济结构和生活习惯。

这也导致“新兴市场”在国际上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引起了发达国家以及率先成长的发展中国家的高度关注。

本世纪以来,新一轮全球化高潮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其主要表现在全球市场整合和扩大规模经济等方面。

东亚、拉美和东欧等新兴市场经济体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依靠全球分工体系深化带动的“斯密增长”,创造出巨大的“全球化红利”。

这次金融危机标志着全球化由高潮期转向低潮期,导致发达国家经济陷入持续深度衰退,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也大幅放缓。

虽然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相继采取了大规模的金融救援和经济刺激政策,但世界经济复苏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世界经济今年将出现战后最严重的衰退,预计下降1.4%,2010年世界经济将有望出现2.5%的增长,其中发达国家有望实现O.6%的微弱增长,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将增长4.7%。

”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看,世界经济复苏将是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金融机构处置大量不良资产和实现资产负债表的平衡需要持续数年,而新经济增长点短期内难以成为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

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经济将在调整中恢复增长,预计年均增速为3%左右,将明显低于危机前五年接近5%的增速。

各国对金融市场的开放也会更加谨慎,经济全球化进程可能会放慢脚步,但金融危机不会改变经济全球化深化发展的

大趋势,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多边贸易体制建设,重构全球金融体系,仍将是世界各国实现经济发展和繁荣的必然选择。

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不可逆转,但发展进程将更加曲折复杂。

全球金融体系发生变化。

随着美国在全球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的进一步下降,以及世界贸易和投资数额的持续扩张,美元国际结算货币的霸主地位、美国金融市场作为全球资源配置中心的地位将受到严重挑战。

受这些因素的影响,美国金融体系在全球的地位将会逐渐下降。

与此相对应的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所增强。

我们可以从2009年G20峰会上发表的《领导人声明》中看出相关信息:

“20国集团领导人同意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至少增加5%,将发展中国家和转轨经济体在世界银行中的投票权至少增加3%。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金融危机使人们看到失去监管的金融市场的破坏力,各国主权投资基金与金融创新开始更加谨慎。

加强金融监管已成为全球共识,强调金融谨慎发展原则以及回归实体经济已成为一种良性发展之所需。

全球经济失衡是全球化进程中国际产业转移和国际分工深化的必然结果,也是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必然产物。

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是全球经济失衡接近极限而出现的一次强制性调整,势必推动全球经济进入再平衡调整过程。

发达国家提高储蓄率和降低消费率,将使国际进口市场出现萎缩,而发展中国家将因外部市场收缩而被迫扩大内部需求。

对东亚出口导向型国家而言,发达国家进口市场萎缩和全球贸易减速,出口增速将持续下降,而短期内很难找到转移出口的新增长点;对石油输出国而言,发达国家经济衰退对石油需求下降,经常项目顺差和进口需求将大幅减少。

全球失衡的再平衡调整,不仅表现为以美国为代表的负债消费型增长模式的调整,以东亚国家为代表的过剩生产型增长模式也将面临再调整过程。

2.2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发展方向这次金融危机发生在美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在网络股泡沫破灭后缺乏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新科技革命不取得重大突破,世界经济便难以重现上世纪90年代依靠信息技术革命带动的“熊彼特增长”。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依靠科技创新培育新的增长点、新的就业岗位和新的增长模式,是摆脱金融危机的根本途径。

如185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推动并引发了以电气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以电子、航空航天和核能等技术突破为标志的第三

次技术革命。

当前,无论是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强烈需求,还是科学技术内部所积蓄的能量,都正在催生着一场以新能源技术和生命科学重大突破为标志的第四次技术革命。

正是科技上的重大突破和创新,推动着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提供了新的增长引擎,使经济重新恢复平衡并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谁能在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掌握发展的主动权,率先复苏并走向繁荣。

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世界主要国家推行“绿色新政”,把发展绿色能源作为刺激经济的重要手段,掀起了发展绿色能源和低碳经济的热潮,很可能成为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要动力。

绿色能源和低碳经济正在成为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各国在绿色能源科技领域竞争更加激烈。

建立低碳社会、发展低碳经济可望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共识,也可能成为全球合作的一个成功典范,“低碳经济”将成为不可忽视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低碳经济实质上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是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不可逆转的划时代潮流。

“低碳经济”可望成为未来全球经济合作的重要领域,“低碳经济”将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很可能成为不可忽视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章“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环境分析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形成巨大的冲击,标志着中国经济新一轮调整和转型的开始。

事实上,中国经济的周期性回调2007年下半年就已经显现,2007年第三季度开始中国经济季度经济增长率就逐季下降,表明经济的周期性回调要早于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中国经济就已经面临巨大的调整压力,投资增长偏快、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等问题突出。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外部需求的急剧收缩通过出口关联部门,从下游的加工贸易制造部门延伸到上游的能源原材料部门,对我国的实体经济形成直接冲击。

国内股市和

房市迅速降温引发以房地产业为龙头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通过房地产关联部门,影响到钢铁、石化、建材、有色等重化工业部门,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经济下滑深度,使我国面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严峻的挑战。

3.1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的面临的严峻挑战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将是一个“缓慢复苏的世界经济”。

全球经济深度调整使我国经济调整和转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如此之大,从表层上说是由于外部需求急剧收缩造成出口大幅下降,并造成国内工业生产快速回落和就业下降,但深层原因是主要即有经济增长模式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加剧,不仅表现在需求结构上,内需和外需增长不平衡,投资与消费关系不协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而且也表现在供给结构上,低附加值产业比重过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

这些结构性矛盾在金融危机爆发后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也必须通过新一轮调整和转型逐步加以解决。

全球经济深度调整加大了我国经济减速压力。

我国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对外贸易依存度从2001年的38.5%上升到2007年的64.8%,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外贸依存度有所下降,仍保持在60%左右。

这次金融危机引发二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使我国出口形势面临多年来前所未有的困难,并对投资、消费和就业等产生广泛影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针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各种限制措施明显增加,我国稳定出口市场和份额难度明显加大;全球失衡再平衡调整,使外部需求收缩幅度加大、持续时间拉长。

这些都表明,继续依靠外需拉动经济增长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有效扩大国内需求,降低经济增长对出口的依赖,不仅对当前我国应对金融危机具有现实紧迫性,而且对迎接世界经济格局调整后可能带来的新挑战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两个基本特征是,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过度依赖低成本资源和要素的高强度投入。

如果说危机前经济全球化浪潮带来的全球经济繁荣和市场扩张,还可以使我们依靠扩大出口来平衡迅速扩张的生产能力的话,那么,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和市场收缩,已经使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下降;以往在经济规模和能源资源消耗总量相对不大的情况下,依靠低成本资源和要素的高强度投入可以支撑高速增长的话,那么随着经济规模迅速扩大和供需平衡条件的变化,原有的低成本优势将持

续减弱,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约束将不断加剧.。

绿色能源革命使我国科技发展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为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走“绿色复苏”之路,发达国家大力开发节能环保和清洁能源技术,抢占绿色能源技术战略制高点,在率先推进信息技术革命和发展知识经济后,又掀起发展绿色能源和低碳经济的热潮。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加速期,科技发展和人力资本条件相对落后,能源资源消耗和排放总量大,绿色科技革命使我国在信息技术扩散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就要面临绿色能源革命的严峻挑战,在传统产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就将面临发展低碳经济的巨大压力。

我国国际地位提升有利于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将面临承担更多的国际义务和责任的压力。

随着我国占全球经济的份额、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升,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出手快、出拳重,率先实现经济复苏,积极参与推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改革,主张建立更加平衡和相互制约的国际货币体系,通过加强区域和双边货币互换安排、试行贸易项下人民币结算,有效地推动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进程,为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加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带来了历史性机遇。

与此同时,国际社会要求我国承担有约束力的减排责任呼声增大。

在实现反恐、防核扩散、控制流行性疫病和增加对最不发达国家援助等领域,也面临承担更多义务和责任的压力。

综上所述,未来一个时期,世界经济增速将有所放缓,国际经济环境将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与世界经济的互动关系将明显增强,推进新一轮经济调整和转型,不仅是应对国际环境变化、增强我国发展主动权的需要,也是作为一个快速成长的大国,促进全球经济平衡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要求。

3.2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机遇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后,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面对危机,我们不仅要看到此次危机给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带来的挑战,更要看到其中蕴含的机遇。

在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海外投资、进出口、金融证券保险业、房地产业、旅游业、劳动就业、经济增长、经济地位等层面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并蕴含着难得的机遇。

国际金融危机使得海外许多股市大幅缩水,资产价格大幅下降,一些公司股票估值已居历史低位;一些公司为了渡过目前的难关,贱卖公司资产或控股权;一些国家大幅降低了外资进入门槛。

这些都为我国相关企业、机构创造了一系列

海外直接或间接投资的潜在机会。

国际金融危机延续时间越长,破坏程度越大、经济恢复越慢,我国海外投资的潜在机会就会越多。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而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的目标地也主要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因此这次危机对我国进出口将产生重大影响,尤其对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将会带来冲击,一些出口导向型企业面临着资金回收困难、订单减少的风险。

我国一般性贸易出口收入、贸易顺差、外汇收入等一系列宏观经济指标可能都会发生重要变化。

就我国进口而言,一些国家基于生产自救可能会出台一些有利于产品出口的政策,如降低出口关税、降低出口价格、放松技术封锁等。

目前,一些大宗商品如石油、铜、铁矿石等价格大幅调整降低了我国进口相关商品的成本,这些都有利于相关商品的进口。

我国企业应抓住这一机遇,根据自身的需要和能力,扩大技术类、资源类、短缺类、价格优势类商品的进口。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利率联动、汇率波动及其对金融机构经营的影响;金融环境的变化对银行贷款业务可能产生重要影响;海外金融机构的风险可能传导到其设置在我国的分支机构上来。

对我国证券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股价波动及其对证券机构经营、业绩和对投资者投资收益的影响;股价波动对市场融资功能的影响及其对上市公司IPO和再融资的影响。

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利率波动对保险业经营及业绩的影响;资本市场波动对保险业投资收益的影响。

就影响程度而言,我国金融证券保险业对外有所开放但尚不充分,这就决定了此次危机所产生的影响程度相对有限。

一方面,在国际金融、证券市场没有稳定之前,我国金融、证券市场不可能走出反向的单边行情。

另一方面,影响我国金融、证券市场未来走势的主要因素仍是国内的市场环境和运行机制。

今后我国仍会坚持金融改革、开放、创新的发展路径,但市场监管和风险防范会进一步加强。

此次危机对我国劳动就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经济增长放缓,新增就业机会可能相对减少。

因此,未来一定时期可能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二是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等金融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失业金融从业人员有可能流向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少的国家和地区。

因此,我国面临着引进海外金融人才的良好机遇,国内金融业也可能面临着更加严峻的人才竞争的态势。

但从长远来看,这种人才竞争对我国金融、证券、保险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会对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产

生负面影响。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基础、方式与西方发达国家明显不同。

同时,我国经济仍是投资推动型经济,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电网、城市基础实施、新农村建设等领域仍有巨大的投资空间。

一旦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较深而出现GDP增速下降较多时,我国投资型经济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四章“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世界金融危机期间以及之后,中国面临的挑战实际是在中国经济的增长模式上。

具体而言,过度依赖外部需求、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恐怕不能持续下去了。

在这个时候,只有扩张性宏观政策是不够的,而要转换经济增长模式,要从出口和投资转换到消费。

从经济结构上讲,要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

或进行产业链条的整合,让制造业有定价权,增加产品附加值。

4.1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发展方向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投资率持续提高,消费率持续下降。

“2001年至2008年,投资率从36.5%提高到43.5%,消费率从61.4%下降到48.6%,居民消费率从45.2%下降到35.3%。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外部需求收缩使我国产能过剩问题进一步凸显出来,未来一个时期将面临巨大的“去过剩产能化”压力。

“十五”计划纲要曾明确提出要把居民消费率提高到50%左右,投资率控制在35%左右。

由于种种原因,这个目标没有实现。

未来一个时期要推进增长方式战略性转变,必须下决心降低投资率,提高消费率,可考虑到2015年使居民消费率恢复到2001年的水平,也就是提高到45%左右,到2020年提高到50%左右。

投资率过高的关键是储蓄率过高,过高的储蓄率又是与经济周期、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体制条件分不开的。

从历史经验看,在经济上升期,居民部门在消费刚性作用下,储蓄增长快于消费的增长;企业部门则随景气上升、盈余增加而扩大投资规模,从而导致全社会储蓄率上升。

而在经济下行时期,情况则相反,全社会储蓄率将会向下调整。

未来一个时期经济减速有利于降低储蓄率。

但是,过高储蓄率主要还是受到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体制条件的制约。

一是政府、企业和居民收入分配不合理。

近年来,企业收入上升较快,导致企业储蓄超过家庭储蓄,成为总储蓄的最主要来源;政府储蓄倾向提高,在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领域投入不足,教育、医疗负担大量转嫁到了居民部门,而劳动者报酬比重下降,居民财产性收入减少。

二是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健全。

在新的社会保障体制下,原来由国家全额承担的养老、医疗

等社会保障转而要由劳动者部分负担,强化了居民的储蓄倾向和储蓄行为。

因此,必须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深化改革入手,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创造条件。

第一,调整国家、企业和居民的收入分配关系。

最重要的是调整国家和居民的收入分配关系。

要对调整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政策进行研究,推进由分类征收向综合征收的新体制转换,逐步建立和完善各类扣除制度,降低中低收入人群的个人所得税税负水平。

完善财产性收入税收制度,减轻普通群众持有财产的税收负担。

加大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支出,降低个人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方面分担比例。

通过各种措施使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逐年提高,到2015年达到65%左右的水平,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和居民财产性收入相应提高。

同时,逐步调整政府和企业的收入分配关系,加快建立国有企业向政府支付红利和政府红利收入主要用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制度规定。

第二,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战略重点。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稳定居民收入预期、降低“预防性储蓄”动机、促进居民消费具有重要作用。

要加快社会保障制度规范化、统一化进程,逐步将目前游离于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的职工、城市个体工商户和个体经营者等逐步纳入现行社会保障体系;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快社会保障立法进程,提高社会居民对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信任度、参与度和强制性。

通过加大国家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出力度、将国有资产变现纳入社保资金筹集渠道等方式,降低社保基金针对个人筹集的比例和水平,扩大来自于社会统筹的社保基金总量。

同时,还可研究实施社保基金个人缴存部分与个人所得税扣减挂钩的税收政策。

资源价格偏低和资源价格改革滞后,负外部性成本没有内部化为企业成本,扩大了企业的盈利空间,也激励了企业储蓄,从而减少可支配收入向居民部门的转移。

未来一个时期,要进一步减少政府对资源配置和价格形成的干预,逐步建立以市场定价为主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理顺资源产品价格关系,使其能够真实反映资源产品价值和市场供求状况;完善资源的产权制度,一级市场上,将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落到实处;二级市场上,建立完善的产权交易制度,实现产权按照市场规则交易流转;加快资源垄断行业的体制改革,打破市场垄断,逐步放宽准入限制,加大对社会资本开放力度。

科技进步和创新对我国经济发展从来都至关重要和紧迫,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突出。

要在新一轮生物技术、纳米材料和

绿色能源技术竞争中占据主动,必须强化创新能力建设在国家战略中的核心地位,培育以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

围绕大幅度提高科技成果产业化率和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创新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中;增强创新型企业、创新型园区、创新型城市的示范带动效应,以点带而带动全国创新能力的提升。

与此相适应,必须把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本投资作为战略重点,把提高国民素质放在战略优先地位,把教育创新作为提升人力资本的根本途径,厚植人力资本,增强人力资本对提升我国创新能力的支撑作用。

4.2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方向由于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前经济繁荣期持续时间较长,部分行业生产能力大规模扩张,当需求形势发生变化,不少行业积累的产能过剩矛盾就凸显出来。

我国必须抓住有利时机,加快淘汰钢铁、煤炭、电力、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的过剩落后的生产能力。

进一步推动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要适应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和新要求,加快突破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研发、设计、标准、物流、营销、品牌、供应链管理和专门化分工等关键环节,促进农业产业化、制造服务化、服务知识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要把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加快发展金融保险、研发设计、综合运输、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部门,推进生产性服务市场化进程,降低交易成本,通过生产性服务向制造业渗透,提高制造业附加值和知识、技术、人力资本含量,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适应我国经济活动区域集中度不断提高的趋势,后金融危机时期,区域结构调整要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按照我国经济社会的总体发展目标,统筹安排不同阶段、不同区域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具体目标和建设重点,明确各级政府在公共服务建设中的事权和财权的划分,围绕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基本医疗、社会保障、防灾减灾、公共安全等关键领域,加大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力度,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加大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促进欠发达地区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