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学法指导研究.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128262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学法指导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初中物理学法指导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初中物理学法指导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初中物理学法指导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初中物理学法指导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学法指导研究.docx

《初中物理学法指导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学法指导研究.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物理学法指导研究.docx

初中物理学法指导研究

“初中物理学法指导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现代教育家陶行知明确主张教师的责任在于教会学生学习,他说:

“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是教学生学”。

当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多次提出:

“教为了不教”,主张让学生学会学习。

在国外,许多教育家对此也有精辟的论述,19世纪美国教育家斯宾塞指出:

“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当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应该尽量多些”。

著名的当代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

“学会如何学习本身要比‘学会什么’来的更重要的多”。

可见,中外许多著名的教育家都强调要教会学生学习,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并以此作为教学的一个根本指导思想。

国内许多学者对学法指导进行了研究,总结了许多经验和方法。

但只是一些零散的、不系统的理论和经验,而且有些经验、方法已经不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物理学科关于学法指导的研究还没有系统的理论和科学的指导策略。

   在教学中,教师的学法指导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是教师学法指导意识淡薄,学法指导能力差;二是强调教法设计,忽视学法设计;三是强调接受性学习,忽视探究性学习;四是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忽视过程和方法的学习;五是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忽视学法的指导训练。

从而造成学生不会学习是一个极为普遍的问题。

其表现是:

不懂得学习的规律和学习方法;没有掌握学习的基本技能;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出现学习多投入、低产出、负担重、效果差的现象。

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了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另外,在素质教育实施中,新课程改革中,现代教育技术实践中,如何指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一个难点。

   鉴于以上背景和认识,确定了“学法指导研究”这一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研究假设、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原则

  

(一)指导思想

   本课题将探索研究初中物理学法指导的策略,更新学习理念,变革学习方式,为新课程实施中学法指导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研 究 假 设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设想是:

抓好教、学、管并使之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发挥系统整体功能,这 “学法指导”这一课题取得成效的关键。

激发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习惯,这是学法指导的前提条件。

学法指导要有整体教改观,要把改进教法与指导学法融为一体。

要解决好四个问题,即转变观念、提高能力、学会指导、探索策略,这是推行学法指导的必备条件。

   进行两个方面的研究:

一是初中物理学法指导的内容、原则和方法;二是研究学法指导的理论和实践策略。

实践具体的形式是举行学法指导研究课,以期积累经验,逐步推行。

总结,定期对学法研究和学法指导的进展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情况,找出不足之处,采取必要措施,力求不断推进,从而完成研究成果。

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出初中物理学法指导的策略,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品质,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学会学习”。

  (三)研究目标

   1、探索研究初中物理学法指导的策略。

   2、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3、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品质,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四)研究内容

   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五个方面:

   1、良好学习品质的指导。

主要包括学习态度、动机、兴趣、习惯、毅力、情绪等良好的学习品质的指导。

   2、学习方法的指导。

一是指导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方法。

如:

观察、实验、预习、听课、复习、思考、作业等环节的指导。

二是指导学生整理知识的方法。

三是指导学生记忆的方法。

四是指导学生运用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方法。

如等效法、联想法、类比法等一般科学方法。

五是指导学生选择合适学法的方法。

如学生如何选择合乎自身学习特点的记忆方法、作笔记的方法等。

   3、学习能力的指导。

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以及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4、应考方法的指导。

教育学生树立信心,克服怯场心理,端正考试观,具备良好的临场心理素质。

按照“读清题—审清题—答对题—查对题”的程序和要求解答试题。

   5、学习方法评价的指导。

在学法指导中,指导学生善于总结学习方法,反思、分析、评价自己学习方法的优劣,及时矫正、迁移、巩固学习方法,不断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课题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初中物理学法指导的策略和方法。

研究的主要问题是:

   1、如何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物理的科学方法。

   3、如何指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4、如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方法的评价。

   5、如何指导学生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变革学习方式,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五)研究原则

   课题研究遵循以下原则:

   1、整体性原则。

物理学法指导是一个由学习品质、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组成的动力系统、执行系统、控制系统、反馈系统的整体,对其中任何一个系统的忽视,都会直接影响学法指导整体功能的发挥。

因此,应以系统整体的观点进行学法指导。

   2、分层性原则。

就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指导,这是学法指导的最根本的原则。

学生可以分成四类:

第一类,优秀型。

双基扎实,学习有法,智力较高,成绩稳定在优秀水平。

第二类,松散型。

学习能力强,但不能主动发挥,学习不够踏实,双基不够扎实,学习成绩不稳定。

第三类,认真型。

学习很刻苦认真,但方法较死,能力较差,基础不够扎实,成绩上不去。

第四类,低劣型。

学无兴趣,不下功夫,底子差,方法死,能力弱,学习成绩差。

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指导方法和重点不同。

对第一类侧重于帮助优生进行总结并自觉选择运用学习方法;对第二类主要解决学习态度问题;对第三类主要解决方法问题;对第四类主要解决兴趣、自信心和具体方法问题。

   3、实践性原则。

学习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技能,要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方法,就必须进行方法训练(即实践),使之达到自动化、技巧化的程度。

指导中切忌单纯传授知识,满堂灌,学而不用。

进行方法训练时,要与具体内容相结合,使学生在具体运用中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

   4、实用性原则。

学法指导的最终目的是用较少的时间学有所得、学有所成,改正不良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所以应以常规方法为重点,指导时多讲怎么做,少讲为什么,力求理论阐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便于学生接受。

注意穿插某些重要的单项学习法。

   5、主体性原则。

指导学生优化学习方法,其着眼点在于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作用,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此,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力求贯彻学生主体原则,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时间和余地进行自学,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6、矫正性原则。

在学法指导过程中,针对学生出现的不良的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学习方法,要及时指导学生进行矫正,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具备良好的学习品质,提高学习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一)理论依据

   1、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

“注重科学探索,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这一课程理念明确提出: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因此,在义务教育的物理课程中,使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增强探求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以及学生对于科学本质的理解和科学价值观的树立,是与科学知识的教学同等重要。

   2、“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辩证统一的教学观。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

教师的主导作用要体现在提出学习目标、要求,安排学习计划、内容,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等。

学生主体地位只有通过学生主动地学习才能实现。

   3、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关于素质教育的观点。

柳斌说:

“基础教育阶段要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

其中“学会求知”是素质教育对学生明确提出的目标之一。

当代知识激增,更新过程加快,教师不可能给学生受用终身的知识。

因此,教会学生学习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知识不是由教师直接传授给学生的,而是由学习者自己主动建构的,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借助一定的力量(包括教师)和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

   5、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理论。

他认为:

教学有一个重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把学习能力教给学生。

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同时掌握学习能力。

   6、目标教学关于学法指导的理论。

学法指导就是教学生“会学”。

“会学”包括三个要素:

一是知识。

就是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方面的科学知识;二是技能、技巧。

就是学习所需要的技能、技巧;三是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

如:

深钻、多思、善问等。

解决“会学”问题,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传授学法知识,训练学习技能技巧,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形成学习能力。

   学法指导的内容可以从二个角度来划分:

   

(1)从心理学、信息论的角度来划分,它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

一是学习者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及指导;二是吸收知识信息的方法及指导;三是总结反馈学习过程的方法及指导。

   

(2)从教育学、教学观的角度来划分,它主要有学习思想的指导和方法的指导两部分。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了行动研究法,在研究中用到的辅助研究方法有:

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

   四、课题研究的过程和成果

本课题研究从2002年9月始至2005年2月至,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实验准备阶段):

时间为2002年9月至2003年2月。

本阶段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组建课题组,培训实验教师。

撰写开题报告,设计课题实施方案。

分析在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素材,研究了学生在认知上、习惯上、方法上、情感上的困难与障碍。

2、召开了教师座谈会,摸清了教师学法指导存在的问题是:

一是教师学法指导意识淡薄,学法指导能力差;二是强调教法设计,忽视学法设计;三是强调接受性学习,忽视探究性学习;四是强调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忽视过程和方法的学习;五是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忽视学法的指导训练。

3、进行了学生调查问卷。

基本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特长、学习习惯、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有关个体学习的状况。

问卷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统计人数:

100人                        问卷时间:

2002.12

 

题号

A

B

C

 

分析说明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1

32

32%

48

48%

20

20%

不喜欢学物理的占20%

2

17

17%

69

69%

14

14%

课前经常预习的占17%

3

11

11%

79

79%

10

10%

在课堂上不做笔记的占10%

4

75

75%

15

15%

11

11%

在课堂上学生听课只听不思考和不听的占25%

5

75

75%

21

21%

4

4%

老师做演示实验时,学生只看不思考的占25%

6

54

54%

46

46%

0

0%

在课堂上不主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占46%

7

37

37%

44

44%

19

19%

学生遇到问题时放弃的占19%

8

17

17%

75

75%

8

8%

课后经常复习的占17%

9

38

38%

57

57%

5

5%

经常看物理书的占38%

10

8

8%

35

35%

57

57%

不做课外小实验的占57%

11

41

41%

52

52%

7

7%

阅读物理课本只阅读不思考的占59%

12

63

63%

19

19%

18

18%

做学生实验不主动和不动手的占37%

13

47

47%

48

48%

5

5%

做学生实验不设计实验方案的占48%

14

43

43%

37

37%

20

20%

不观察和不思考生活中物理现象的占57%

15

16

16%

75

75%

9

9%

经常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物理问题的占16%

16

61

61%

36

36%

3

3%

对物理科学探究和物理实践活动有兴趣的占61%

17

2

2%

75

75%

23

23%

知道物理科学探究和物理实践活动方法的占2%

 

针对以上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学生学习方法存在的问题是:

一是不懂得学习的规律和学习方法;二是没有掌握学习的基本技能;三是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四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差;五是没有掌握物理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六是学习责任感不强,学习目标不明确;七是不会总结、评价、矫正学习方法。

4、举办学法指导培训班。

为了改变教师学法指导的现状,增强学法指导的意识,提高学法指导的能力。

在学法指导研究过程中,定期举办学法指导培训班,通过学习学法指导理论,开设学法指导课、研究课,举办学法指导经验交流会、研讨会,请专家现场指导,送出去培训学习等方式,经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总结,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科研能力。

5、开设了物理学法指导课。

学法指导课结合正反例子讲,结合物理学科的具体知识和学法特点讲,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讲,边讲边示范边训练。

例如,讲授名人和优秀学生学习的事例,或对反面典型进行剖析;介绍如何读书、如何复习、如何记忆等一般的学习方法;精讲物理解题的策略和思维方式等等。

当然学法课有时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来上,或请优秀学生介绍经验,或请有关教师作专题报告,还可以采用讨论式。

第二阶段(实践研究阶段):

时间为2003年3月--2004年8月。

本阶段主要的工作是按照课题实施方案进行研究。

在确定课题研究内容和原则的基础上,我们重点研究了初中物理学法指导的策略和方法。

学法指导的总体策略是:

学习思想的指导——学习品质的指导——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能力的指导——学习评价的指导——学习矫正的指导。

1、学习思想的指导

通过召开学法改革动员会,举办学法专题讲座,加强学习思想的指导,使学生正确认识物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一是学习方法是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实践中反复强调学生学习知识的两重意义:

一方面掌握知识本身,这是学习更高深知识的基础。

另一方面是要训练自己的思考方法,这是继续探求新知识的能力。

在许多重要的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中,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沿着科学家已用过的正确思维方法,自己去探究、思考,得出规律,以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二是科学的方法是科学成果获得的重要条件。

要用实例使学生认识科学成果的获得常与方法的突破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是使学生认识正确的学习方法、科学的思维方式是科学世界观的体现。

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形成过程是辩证唯物世界观形成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对自己学习效果和未来成才都是极为重要的。

2、良好学习品质的指导    

学习品质是学法指导得以进行的动力。

良好的学习品质,可以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长盛不衰。

因此,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放在首位。

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

(1)激发学习动机。

即激励学生主体的内部心理机制,调动其全部心理活动的积极性。

首先,以物理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好物理的热情。

其次,以我国在物理领域的卓越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激发学习动机。

再次,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采用以下十种指导方法:

一是选用生动、新奇、趣味事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二是发挥演示实验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实验的主体作用;三是重视小实验、小制作,满足学生的好玩、好动、新奇的心理;四是利用阅读材料、讲述趣味故事,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再认识;五是设计难度较大的趣味习题,激发学生攻克难关的兴趣;六是重视物理知识的应用,使学生觉得学物理很有用;七是教学中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做实验,在动手实验中提高学习的兴趣;八是物理教学中多联系实际,举例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亲切、有趣;九是组织趣味性物理实验兴趣小组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十是开展物理科普讲座和物理实践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2)锻炼学习意志。

心理学家认为:

“意志在克服困难中表现,也在经受挫折、克服困难中发展,困难是培养学生意志力的‘磨刀石’。

”因此,物理教学中要给学生安排适当难度的科学探究和物理实践活动,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独立探究活动中独立解决问题,增强学习的意志。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二是反复训练,持之以恒;三是树立榜样,激发自觉性;四是评价表扬,鼓励发展;五是建立学习规章制度,严格管理;六是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如搞好校风、学风、教风、班风建设。

3、科学学习方法的指导

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和物理课程改革的新思想、新理念,主要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

一是掌握观察的方法。

要在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中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有意观察,并养成综合分析的观察习惯。

在观察实验现象时善于根据观察的目的发现现象的特征,这才是有意观察,然而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有意观察。

测试表明,未经过训练的学生中能够有意观察实验现象的约占10%—15%。

可见有意观察是需要培养训练的。

每次观察实验现象均要求学生说出看到了什么,说明什么,引导学生逐步养成有意观察的习惯。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全过程,不仅看结果,还要注意观察现象如何随时间变化,注意现象出现的条件,边看边想,养成综合分析的观察习惯。

二是掌握实验的方法,提高实验的技能技巧。

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思路和实验技能技巧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在初中物理教材中,实验可分为物理量测量和规律的探索与验证两类。

无论对科学家做过的但现在不能再现的探索性实验,还是现在可做的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在教学中都注意实验原理的分析和实验设计思路的剖析,以便加强对学生进行设计思路和方法的训练。

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独立设计实验,上好实验设计方案讨论答辩课。

在分组实验中,注意总结有独到见解和实验操作巧妙的学生的经验,用以启发提高其他学生的实验技能技巧。

三是掌握理想模型法。

将复杂的物理过程、物理现象中最本质具有共性的东西抽象出来,将其理想化、模型化,略去其次要因素和条件,研究其基本规律,这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

如:

教学中通过“光线”、“磁感线”等教学,指导学生掌握物理模型法的研究方法。

四是掌握物理研究的科学方法。

物理学充满着物理方法,而且物理学家的研究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能有效地发展其它自然科学,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很大的代表性。

所以,物理研究方法的指导是学法指导的重要内容。

进行物理科学方法的指导应包括两个层面:

一是物理理论建立(也就是科学认识)的一般过程,即提出问题——收集有关资料和事例——分析、处理和研究资料和事实(或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应用。

在学习物理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沿着这样途径引导学生去探索、学习。

二是物理理论建立的过程中一些具体的研究方法。

如:

初中物理教材中普遍应用的观察、实验法,控制变量法,用比例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类比法,等效替换法,推理、概括等等。

总之,对学生物理学习方法的指导,力求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结合,课上与课下结合,学法与教法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探求结合,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建立纵横交错的学法指导网络,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4、学习能力内化的指导

学习活动是一个需要深入探究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材因素,注意疏通信息渠道,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或提出假设,思考、探究解决问题,从而形成勇于钻研、不断探究的习惯,架设起由知识向能力、能力与知识相融合的金桥。

一是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出不同的要求;二是根据不同学习能力结合物理教学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培养;三是根据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培养物理学习能力,采取小步子、多指导、多训练的方式进行;四是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和参加物理实践活动,促进物理学习能力的发展。

(1)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培养解题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为此研究了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指导方法。

主要采取以下指导方法:

①首先教给学生规范、正确的解题程序,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一是教师重视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明确各种题型规范、正确的解题方法;二是教师要给学生做规范、正确的解题示范,教给学生规范、正确的解题方法;三是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规范要求,并经常地严格训练,发现解题不规范,及时反馈矫正。

②重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具体措施:

一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分析方法,如:

倒推法和网络法。

二是重视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灵活思路,如:

转换方位分析法、变换角度分析法、追踪分析法(链式分析法)、举数分析法。

三是教给学生灵活多样的分析技巧,如:

整体法、夸大法、虚设法、添补法。

四是训练学生灵活的解题方法,主要采用“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等变式训练,教给学生灵活的解题方法。

③引导学生养成善于总结解题方法、解题规律、解题技巧。

这是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是解题能力提高的“升华”阶段。

(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物理课程标准的目标之一,培养创新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科学素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是:

①创设良好的探究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宽松的教学环境、生活活泼的学习氛围,能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思维活跃、智力呈开放状态,为进行创新能力培养创设良好的环境。

课堂教学中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轻松、愉快、活跃的课堂氛围。

②注重创新方法的指导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出发点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这些都离不开创新方法的掌握。

一是培养良好的创新品质。

主要培养学生求异质疑、问题意识、坚韧不拔、开拓进取的创新品质,

二是发挥主体、发展个性。

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自己去操作、分析和探索,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发现规律,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获得“亲自得出研究结论”的创新机会,在实施创新行为的过程中发展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另外,要因人施教,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爱好、特长和独立的个性。

三是物理研究方法的指导。

主要指导学生学会控制变量、模型、归纳、分类、转换、类比、替代、假说等物理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

四是科学探究的指导。

科学探究不仅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

在教学中要重视科学探究,创设探究情景,创造条件有效地开展科学探究,指导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和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五是加强实验创新的指导。

实验所具有的实践性、真实性是任何媒体所无法代替的,实验过程的主动性、探究性、创造性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树立创新精神,锻炼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一是变演示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验探索教学两种模式是:

“问题——实验事实——科学抽象——结论——应用”和“问题——实验事实——假设论证——结论——应用”。

二是采用多种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③提高的学生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是前提,创新精神是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