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0896《兽医寄生虫学》网上作业与课程考试复习资料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127988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3.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版0896《兽医寄生虫学》网上作业与课程考试复习资料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最新版0896《兽医寄生虫学》网上作业与课程考试复习资料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最新版0896《兽医寄生虫学》网上作业与课程考试复习资料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最新版0896《兽医寄生虫学》网上作业与课程考试复习资料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最新版0896《兽医寄生虫学》网上作业与课程考试复习资料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版0896《兽医寄生虫学》网上作业与课程考试复习资料全.docx

《最新版0896《兽医寄生虫学》网上作业与课程考试复习资料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版0896《兽医寄生虫学》网上作业与课程考试复习资料全.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版0896《兽医寄生虫学》网上作业与课程考试复习资料全.docx

最新版0896《兽医寄生虫学》网上作业与课程考试复习资料全

[0896]《兽医寄生虫学》

第一次(名词解释)

[论述题]

1.外寄生虫

2.土源性寄生虫

3.中间宿主

4.自身感染

5.自愈现象

6.绦虫蚴病

7.治疗性驱虫

8.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9.蠕虫

10.卵生

11.卵胎生

12.幼虫移行症

13.变态

14.滞育

15.生物学传播媒介

16.裂殖生殖

17.结合生殖

18.米修氏囊

19.黑头瘟

20.抗寄生虫药物的安全指数  

参考答案:

1.外寄生虫:

可暂时地或永久地寄生在宿主的体表或表皮内的寄生虫。

2.土源性寄生虫:

寄生虫在发育过程中不需中间宿主就可完成由一个宿主到另一个宿主的转换这类寄生虫。

3.中间宿主:

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繁殖阶段寄生的宿主称之为中间宿主。

4.自体感染:

这是一种特殊的寄生虫感染的方式,少数寄生虫寄生于宿主体内,其排出的虫卵或幼虫无需达外界,即在原动物宿主体内再使宿主遭受感染,如旋毛虫。

5.自愈现象:

宿主被寄生虫感染产生特异性免疫,对再次受到同类寄生虫感染时,宿主可将先后寄生于宿主体内的寄生虫一起排出去的免疫现象。

6.绦虫蚴病:

绦虫蚴病是由绦虫的幼虫寄生于家畜(或人体)而引起的一类蠕虫幼虫病,是绦虫成发育到中绦期时使中间宿主发生的疾病。

7.治疗性驱虫:

采用各种驱寄生虫药物对潜在感染或已经发病的动物进行治疗,达到驱除或杀灭动物体内外寄生虫、恢复健康的目的。

8.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是在人类和兽类之间由共同的寄生虫引起自然传播,在流行病学上又相关联的寄生虫病或感染。

9.蠕虫:

蠕虫是指借助肌肉的收缩而使身体做蠕形运动的一类多细胞无脊椎动物。

10.卵生:

线虫的雌、雄虫交配后产出虫卵的一种生殖方式。

11.卵胎生:

线虫的雌、雄虫交配后产出含幼虫的虫卵,是介于卵生和胎生之间的一种生殖形式。

12.幼虫移行症:

一些寄生蠕虫的幼虫在人或动物的皮肤及各器官中移行或因机体组织形成包囊

所引起的疾病。

13.变态:

节肢动物在从卵发育到成虫的过程中,各阶段的虫体在形态及生活习性上有明显变化,这种变化被称为变态。

14.滞育:

节肢动物为渡过不良环境而采取休眠的一种自我保护性措施。

如草原革蜱的雌虫,它在秋季附于宿主体表,但并不吸血,直到来年春季才开始吸食。

15.生物学传播媒介:

某些原体在传播者体内有发育或繁殖过程,传播者称为生物学传播媒介。

16.裂殖生殖:

又称多分裂。

虫体的核经过多次分裂,分成众多小核,分布于整个母细胞内,随后每个核周围的原生质围绕核构成新的个体;这样就形成母细胞中含有若干虫体,故称裂殖体,裂殖体中的单个虫体称之为裂殖子。

17.结合生殖:

两上原虫个体一时性地结合在一起,互相交换核质,然后分离,形成带有新核的独立个体,如纤毛虫。

18.米修氏囊:

牛、猪的住肉孢子虫寄生于牛猪的骨骼肌和心肌,在肌肉内形成的包囊称米修氏囊。

19.黑头瘟:

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鸡、火鸡、孔雀等鸟禽类的盲肠和肝脏,引起盲肠和肝脏出现严重组织病变的一种急性原虫病。

因患病家禽的肉冠发黑呈紫色,故又称黑头瘟。

20.抗寄生虫药物的安全指数:

抗寄生虫药物的半数有效剂量与半数致死量(ED50/LD50)的比值。

即药物安全指数越大,表示药物对机体的毒副作用越小,使用越安全。

第二次(选择题-1)

[单选题]

1.寄生于畜禽动物体内的寄生虫,称为()。

  

A:

外寄生虫

B:

内寄生虫

C:

暂时性寄生虫

D:

超寄生虫

参考答案:

B

[单选题]

2.猪囊尾蚴(猪囊虫)的成虫是()。

  

A:

泡状绦虫

B:

有钩绦虫

C:

无钩绦虫

D:

豆状绦虫

参考答案:

B

[单选题]

3.哪种寄生虫的幼虫俗称"水铃铛”()。

  

A:

棘球蚴

B:

多头蚴

C:

细颈囊尾蚴

D:

裂头蚴

参考答案:

C

[单选题]

4.有钩绦虫的终宿主是()。

  

A:

B:

C:

反刍兽

D:

参考答案:

B

[单选题]

5.寄生性幼虫或原虫的无性繁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是()。

  

A:

中间宿主

B:

终未宿主

C:

保虫宿主

D:

带虫宿主

参考答案:

A

[单选题]

6.寄生于家畜胰脏的吸虫为()。

  

A:

槽盘吸虫

B:

阔盘吸虫

C:

同盘吸虫

D:

腹盘吸虫

参考答案:

B

[单选题]

7.布氏姜片吸虫的中间宿主是()。

  

A:

钉螺

B:

椎实螺

C:

扁卷螺

D:

田螺

参考答案:

C

[单选题]

8.胰阔盘的吸虫的补充宿是()。

  

A:

草螽

B:

针蟋

C:

蚂蚁

D:

蜻蜓

参考答案:

A

[单选题]

9.肝片吸虫成虫寄生于牛、羊等宿主的()。

  

A:

肝胆管

B:

肝静脉

C:

肝实质细胞

D:

肝毛细血管

参考答案:

A

[单选题]

10.前后盘吸虫的中间宿主是()。

  

A:

扁卷螺

B:

钉螺

C:

锥实螺

D:

田螺

参考答案:

C

[单选题]

11.矛形双腔吸虫的第二中间宿主(补充宿主)是()。

  

A:

蝌蚪

B:

草螽

C:

蜻蜓

D:

蚂蚁

参考答案:

D

[单选题]

12.猪囊虫病的病原是()。

  

A:

猪细颈囊尾蚴

B:

猪囊尾蚴

C:

豆状囊尾蚴

D:

链尾蚴

参考答案:

B

[单选题]

13.细粒棘球蚴主要寄生于动物宿主的()。

  

A:

B:

C:

肌肉

D:

参考答案:

B

[单选题]

14.脑包虫病的病原是()。

  

A:

棘球蚴

B:

多头蚴

C:

细颈囊尾蚴

D:

牛囊尾

参考答案:

B

[单选题]

15.日本血吸虫寄生于()。

  

A:

胆管

B:

胰管

C:

肠系膜静脉

D:

前胃

参考答案:

C

第三次(选择题-2)

[单选题]

16.用于防治鸡球虫病的药物是()。

  

A:

伊维菌素

B:

莫伦霉素

C:

丙硫咪唑

D:

吡喹酮

参考答案:

B

[单选题]

17.可用于治疗猪结肠小袋纤毛虫病的药物()。

  

A:

甲苯咪唑

B:

左旋咪唑

C:

氟苯咪唑

D:

丙硫咪唑

参考答案:

D

[单选题]

18.一种对动物的线虫和外寄生虫都具有良好杀虫效果的药物是()。

  

A:

伊维菌素

B:

潮霉素

C:

甲基盐霉素

D:

海南霉素

参考答案:

A

[单选题]

19.用于猪弓形虫病的有效治疗药物是(   )。

  

A:

羟嘧啶

B:

伊维菌素

C:

磺胺

D:

左旋咪唑

参考答案:

C

[单选题]

20.柔嫩艾美耳球虫寄生于()。

  

A:

大肠中段

B:

盲肠

C:

十二指肠

D:

小肠中段

参考答案:

B

[单选题]

21.弓形虫的终末宿主是()。

  

A:

B:

C:

老鼠

D:

反刍兽

参考答案:

B

[单选题]

22.马、羊脑脊髓丝虫病的传播媒介是(   )。

  

A:

B:

C:

D:

吸血蝇

参考答案:

A

[单选题]

23.引起火鸡黑头病的病原是(   )。

  

A:

球虫

B:

弓形虫

C:

组织滴虫

D:

异刺线虫

参考答案:

C

[单选题]

24.伊氏锥虫病的传播媒介是()。

 

  

A:

B:

微小牛蜱

C:

D:

参考答案:

A

[单选题]

25.沙氏住白细胞虫的传播媒介是(   )。

  

A:

库蠓 

B:

C:

D:

白蛉

参考答案:

B

[单选题]

26.猪巨肠棘头虫寄生于猪的()。

  

A:

小肠

B:

回肠

C:

盲肠

D:

直肠

参考答案:

A

[单选题]

27.鸭大多形棘头虫的中间宿主是()。

  

A:

剑水蚤

B:

栉水蚤

C:

湖沼钩虾

D:

淡水螺

参考答案:

C

[单选题]

28.猪肾虫病的病原是(     )。

  

A:

有齿冠尾线虫

B:

后圆线虫

C:

毛首线虫

D:

食道口线虫

参考答案:

A

[单选题]

29.旋毛虫在动物之间的传播感染方式()。

  

A:

经口吞食含有幼虫包囊的肌肉

B:

其幼虫经皮肤感染

C:

自体感染

D:

吞食粪中的幼虫

参考答案:

A

[单选题]

30.牛、羊结节虫病的病原是()。

  

A:

血矛线虫

B:

仰口线虫

C:

食道口线虫

D:

长刺线虫

参考答案:

C

第四次(简答题-1)

[论述题]

1.动物寄生虫对动物宿主的危害方式。

2.简述寄生虫病的感染途径?

3.简述细粒棘球绦虫生活史?

4.简述猪疥螨病的病变特点和诊断方法。

5.根据硬蜱各发育阶段吸血时是否更换宿主,可将硬蜱分为几种类型?

并比较请描述硬蜱和软蜱的形态区别。

  

参考答案:

1.动物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和危害的主要表现。

(即畜禽寄生虫对动物宿主的危害方式)。

寄生虫寄生于宿主动物,以其生物学过程通过机械性的、毒素性的、营养性的及带入其它病原等方式给宿主造致伤害。

其损害主要有:

(1)机械性损伤作用:

A.虫体及幼虫的移行;B.寄生虫以虫体的头棘、吻突、吸盘等附着器官对附着的组织产生损伤;C.细胞内的寄生原虫,以其无性生殖(尤以裂体生殖)破坏宿主细胞。

(2)营养性损伤作用(掠夺营养):

A.寄生虫吸取动物宿主血液、组织液;B.食取组织;C.竞争性夺取宿主的营养物质。

(3)毒素的损伤作用。

(4)带入其它病原。

2.简述寄生虫病的感染途径?

寄生虫侵入宿主动物主要有5条途径:

(1)经口感染;

(2)经皮肤感染;(3)接触感染;(4)经胎盘感染;(5)自体感染。

3.简述细粒棘球绦虫生活史?

寄生于犬科动物小肠的细粒棘球绦虫成熟后,虫卵或孕节随犬粪便大量排出,被猪、牛及羊等经口感染后,六钩蚴逸出进入血液循环,大部分停留在肝内,一部分到达肺寄生,少数到其他脏器,约经5~6个月发育为成熟的棘球蚴。

犬在本病的流行上有重要的意义,犬科动物食人棘球蚴后,在小肠内经7周发育为成虫。

本病在牧区感染严重,由于牲畜种类多,接触感染机会多,导致流行普遍。

4.简述猪疥螨病的病变特点和诊断方法。

猪疥螨病的主要症状表现:

患部剧痒,被毛脱落,渗出液增加,粘成石灰色痂皮,皮肤呈现皱褶或龟裂。

其临床检测方法:

取患部皮肤与健康皮肤交界处的痂皮,刮至皮肤轻微出血为止,将刮取物的皮屑置于载玻片,滴加适量的5%氢氧化钠或煤油,加盖玻片并稍用力搓动,使病料破碎、镜检。

5.根据硬蜱各发育阶段吸血时是否更换宿主,可将硬蜱分为几种类型?

并比较请描述硬蜱和软蜱的形态区别。

根据蜱的幼虫、若虫和成虫在其吸血和发育过程中更换宿主的多少,可将硬蜱分为三种类型,即:

一宿主蜱、二宿主蜱、三宿主蜱。

一宿主蜱:

蜱在一个宿主上完成幼虫至成虫的发育,成虫吸饱血后才离开宿主落地产卵,称为一宿主蜱。

如微小牛蜱。

二宿主蜱:

有的幼蜱和若蜱在同一宿主上吸血,若蜱饱血后落地,蜕变为成蜱,成蜱再寻找另一宿主吸血,饱血后落地产卵,称为二宿主蜱。

如残缘璃眼蜱。

三宿主蜱:

有的幼蜱、若蜱和成蜱分别在3个不同的宿主上吸血,饱血后都需要落地产卵称为三宿主蜱。

如硬蜱属、血蜱属等所有种。

硬蜱呈红褐色,背腹扁平,躯体呈卵圆形,背面有几丁质的盾板,眼一对或缺。

而软蜱虫体扁平,卵圆形或长卵圆形,体前端较窄,无几丁质的盾板。

有的种类腹面前端突出称为顶突;未吸血前为灰黄色,饱血后为灰黑色。

饥饿时其大小、形态略似臭虫,饱血后体积增大,但不如硬蜱明显。

第五次(简答题-2)

[论述题]

6.简述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病的主要症状。

7.简述抗寄生虫药物的选用原则及应用方法。

8.动物寄生虫病的传播和流行条件。

影响寄生虫病传播的因素。

9.描述鸡住白细胞虫病的主要症状和病理变化

10.阐述猪住肉孢子虫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参考答案:

6.简述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病的主要症状。

病鸡病初食欲下降,饮水增多,轻度下痢,之后病鸡出现严重下痢,血便,甚至鲜血样粪便。

病鸡拥挤成堆,闭眼缩颈,羽毛松乱,翅膀下垂,严重者死亡。

参考本书的14.1.2。

7.简述抗寄生虫药物的选用原则及应用方法

正确选择抗寄生虫药物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①安全性高,即所选药物应对宿主具较低的毒性,对宿主无"三致”(致畸、致癌、致突变)及无公害,对畜产品品质无不良影响;②高效,即药物的疗效高;③广谱,即所选药物具有杀灭多种寄生虫的性能;④高质,即所选药物应理化性质稳定、使用方便。

正确的使用抗寄生虫药物是动物寄生虫病综合防制措施中重要的一环。

加上目前寄生虫出现耐药株的情况日益严重,因此,合理的使用抗寄生虫药物就显得更加的关键。

目前,抗寄生虫药物的应用方法主要有:

(1)联合用药、

(2)交替用药、(3)群体给药(混料给药、混水给药、气雾给药和其他给药方式)、(4)穿梭用药等方法。

8.动物寄生虫病的传播和流行条件。

影响寄生虫病传播的因素。

动物寄生虫病的传播和流行条件,即是寄生虫病的流行三个基本要素:

一是寄生虫,某种寄生虫病的流行一定有该种寄生虫的存在,而且这种病原必须在数量和毒力上达到一定的程度,方可导致宿主的发病并在宿主群体内流行;二是易感动物,即对某一寄生虫有易感性的动物;三是传播途径,即寄生虫到达易感动物所经过的途径。

影响寄生虫病传播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包括气候,雨水、日照时间和地理位置)、生物因素(传播媒介和中间宿主)和社会因素(经济水平、教育、科学、生活习惯等)。

9.描述鸡住白细胞虫病的主要症状和病理变化

症状由于住白细胞虫对血管内皮和血细胞的破坏,致使感染鸡肝脏等脏器和皮下等部大量出血,第二代裂殖体引起血管栓塞和配子体破裂红细胞等方式造成鸡发生严重疾病,病鸡的症状主要是咯血、呼吸困难、鸡冠苍白,最后倒地挣扎而死。

一月龄的雏,见不到任何异常,特别是发育良好的雏,突然咯血,逐渐死亡,皮下出血;中雏和成鸡多出现白冠,排出绿色水样便,发育不良,产蛋率降低。

病理变化剖解可见全身器官、组织和皮下有出血斑,胸腔和腹腔内积血;血液稀薄,不易凝固,肌肉色泽苍白;在肌肉和各内脏器官,仔细观察时,可发现一些细小灰白色的粒状结节病灶。

肝脏及脾脏肿大、出血,表面有灰白色小坏死点。

10阐述猪住肉孢子虫病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对于住肉孢子虫的致病作目前尚无一致性意见。

但一般认为:

猪感染住肉孢子虫后,虫体在脏器组织的血管上皮细胞中进行裂体增殖和在肌肉中形成包囊,可引起寄生部位发生炎症,组织坏死和水肿,且住肉孢子虫毒素有较强的毒害作用,猪多表现高热、贫血、消瘦、母畜流产等症状。

剖检见局部肌肉组织萎缩、变性,切片呈煮肉样糜烂,肌纤维肿胀疏松,含水量多,肌纤维间界限模糊,久病者包囊形成钙化。

第六次(论述题)

[论述题]

1.试述猪肺丝虫的发育史,肺丝虫病的流行特点、诊断方法与防制措施。

2.试述棘球蚴的发育史,棘球蚴病的流行特点、诊断方法和防制措施。

3.日本血吸虫的生活史及流行病学特点有哪些?

日本血吸虫是怎样对人和动物所产生的致病作用的?

4.弓形虫病是猪的高热病之一,结合临床实践,根据猪弓形虫生活史及传播特点提出防治猪场弓形虫病的综合预防措施。

  

参考答案:

1.试述猪肺丝虫的发育史,肺丝虫病的流行特点、诊断方法与防制措施。

(1)发育史:

A.间接发育,需以蚯蚓作为中间宿主;B.雌虫在气管和支气管中产卵,随粘液被咽下进入消化道而随粪便排到外界;C.虫卵或所孵出的第1期幼虫被蚯蚓吞食,发育至感染性幼虫。

当猪吞食了带有感染性幼虫的蚯蚓遭受感染。

感染性幼虫在小肠内被释放出来,钻入肠系膜淋巴结中,随血流进入肺脏,再到支气管和气管发育为成虫。

(2)流行特点:

A.蚯蚓是唯一的中间宿主;B.本病多发于温暖多雨季节,尤其是在雨后多发;C.本病在我国各地呈地方性流行,对幼猪的危害很大。

(3)诊断方法:

A.根据流行病学资料:

多雨季节多发,有中间宿主蚯蚓出没等;B.临床症状:

发育不良、消瘦、咳嗽等症状;C.尸体剖解:

膈叶腹面边缘有楔状肺气肿区,切开肺脏病变部位后,从支气管内流出白色丝状虫体和黏液。

(4)防制措施:

A.治疗:

用左咪唑、甲苯咪唑、氟苯咪唑和硫苯咪唑(芬苯哒唑)等药物驱虫。

B.预防:

猪舍、运动场应保持干燥,防止蚯蚓出现在养殖区;及时清扫粪便,并将粪便堆积发酵;对放牧猪在夏秋季用抗线虫药定期驱虫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2.试述棘球蚴的发育史,棘球蚴病的流行特点、诊断方法和防制措施。

(1)发育史:

需要一个中间宿主和一个终宿主;中间宿主主要为牛、羊等反刍动物,人也可作为中间宿主;终宿主为犬科动物。

寄生于犬科动物小肠的细粒棘球绦虫成熟后,虫卵或孕节随犬粪便大量排出,被猪、牛及羊等经口感染后,六钩蚴逸出进入血液循环,大部分停留在肝内,一部分到达肺寄生,少数到其他脏器,约经5~6个月发育为成熟的棘球蚴。

(2)流行特点:

A.犬及野生狼、狐狸等在草场排出粪便造成病原大量散播;B.对死亡动物有病变的肝脏、肺脏任意丢弃以及野生反刍动物病死后引起犬及野生狼、狐狸的感染。

(3)诊断方法:

动物的生前诊断较难。

A.根据流行病学资料,该地区有无本病的发生;B.临床症状:

消瘦、贫血、恶病质等毒性症状;C.尸体剖解:

肝脏、肺脏有无棘球蚴(包虫);D.血清免疫学诊断:

如皮内变态反应、IHA.和ELISA.等方法。

(4)防制措施:

治疗:

对患病动物可选用吡喹酮、丙硫咪唑治疗。

防制措施:

A.禁止用感染棘球蚴的动物肝、肺等组织器官喂犬。

B.对犬应定期用药驱虫。

C.在流行区注意人与犬等动物接触,加工狼、狐狸等毛皮时应严防感染;D.在牧区,注意野生反刍动物及野犬、狼、狐狸等保虫宿主的病原传播作用。

3.日本血吸虫的生活史及流行病学特点有哪些?

日本血吸虫是怎样对人和动物所产生的致病作用的?

(1)生活史:

成虫寄生于人和动物的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内,雌雄交配后,在血管内产卵,虫卵一部分随血流到肝脏,大部分逆血流到肠粘膜下层静脉末稍,沉积到肠壁;虫卵肠壁经坏死组织随粪便排出外界,在适宜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虫卵孵出的毛蚴钻入钉螺体内,发育成母胞蚴―子胞蚴―尾蚴,尾蚴成熟后离开钉螺,在水中游动,可经皮肤、口或者胎盘感染人畜,在宿主体内的肠系膜静脉内寄生,之后发育为成虫。

(2)流行病学特点:

传染源为日本血吸虫寄生的动物和人。

传播途径包括以下三个环节:

带虫卵的粪便入水;钉螺的存在、孳生;动物和人接触疫水。

易感动物包括牛、羊等多种动物和人。

日本血吸虫病的流行地理分布和钉螺的地理分布相一致,有一定的地方性。

(3)日本血吸虫对人和动物宿主所产生的致病作用:

A.尾蚴入侵引起的尾蚴性皮炎;B.童虫在体内移行时,其分泌与代谢产物以及死亡崩解产物,引起经过的器官血管发炎,发生毛细血管栓塞、破裂、出血;C.成虫机械损伤引起的静脉管炎,肝淤血及肝硬化,脾肿大,腹水;D.虫卵沉积堵塞血管及虫卵所引起的肠组织坏死、溃疡。

4.弓形虫病是猪的高热病之一,结合临床实践,根据猪弓形虫生活史及传播特点提出防治猪场弓形虫病的综合预防措施。

(1)治疗:

治疗药物常用的抗组织液原虫药物有:

磺胺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6―甲氧嘧啶,泰灭净,制菌磺)、磺胺间二甲氧嘧啶等

(2)预防措施:

加强猪的饲养管理,禁止在牧场内养猫,扑灭场内老鼠;禁止屠宰废弃物作饲料,防止饲料、饮水被猫粪污染;

加强检疫,发现病死的和可疑的畜尸、流产的胎儿及排出物严格处理如深埋、焚烧;虫体较多且肌肉有严重病变时,整个肉尸应作工业炼油或高温销毁,无病变者作高温处理后可食用;

加强环境卫生与消毒,经常对圈舍、场地、用具进行消毒;

定期对猪群进行血清学检查,对检出阳性种猪隔离饲养或有计划淘汰;

对阳性猪场加强药物预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