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学习资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126976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9.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国演义》学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三国演义》学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三国演义》学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三国演义》学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三国演义》学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国演义》学习资料.docx

《《三国演义》学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演义》学习资料.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国演义》学习资料.docx

《三国演义》学习资料

《三国演义》学习资料

《三国演义》学习资料王义翔语文学习室

《三国演义》学习资料

综述

一、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巧妙结合

《三国演义》描写东汉末年,桓、灵二帝宠信宦官,致使朝纲大乱,政治腐败,黄巾军揭竿而起,四方州牧乘机割据,国家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

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成型,最后统一于晋。

其中对于战争的场面、英雄与枭雄之间的斗争,以及各政治势力之间的勾心斗角,都有十分精彩的笔墨。

当然,《三国演义》不是正史,所谓“七分写实,三分虚构”并非妄说,但是它的影响却远远超过了正史。

人们对三国时代的认知,大部分来自《三国演义》,而不是正史《三国志》。

例如小说叙述关羽温酒斩华雄,其神勇的形象深植人心,而事实上斩华雄的并非关公,而是孙坚。

又如诸葛亮借东风之事,正史并没有相关的记载,不过是小说的虚构而已。

《三国演义》在依据正史、博采传说的基础上加以创造,虚实结合,巧妙构思,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全书主干、框架是史实,而具体情节与人物性格多有虚构,例如三顾茅庐,《三国志·诸葛亮传》只有短短的一句话:

“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忠于“三顾”的史实,但其具体情节,则完全是根据传说虚构而成的。

清人章学诚说《三国演义》“七实三虚”,这个比例不一定恰当,关键是将虚与实结合得十分巧妙,达到水乳交融的地步,有些地方更是做到化虚为实,人们宁可信其有,而不愿信其无。

《三国演义》用“依史以演义”(李渔《三国志演义序》)的独特的文学样式,描写了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的近百年历史。

“依史”,就是“事纪其实,亦庶几乎史”,对历史的事实有所认同,也有所选择,有所加工;“演义”,则渗透着主观的价值判断,用一种自认为理想的“义”,泾渭分明地去褒贬人物,重塑历史,评价是非。

统观全书,显然是以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着千百年来广大民众的心理,表现了对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对于创造清平世界的明君良臣的渴慕。

这也就是《三国演义》的主旨。

(选自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二、主题

对这部小说的主题,专家学者历来有不同的看法,学生用书基本上持“拥刘反曹”说。

《三国演义》把蜀国的刘备、诸葛亮、关羽等君臣作为理想中的政治道德观念的化身,是仁君、贤相、良将的典范,而把魏国的曹操等作为奸邪权诈、推行暴政的代表,至于孙吴方面只是陪衬而已,因而具有明显的“拥刘反曹”的倾向。

在历史上,曹、刘孰为正统的问题,从来就有不同的看法。

在正统的史学著作中,大致自朱熹的《通鉴纲目》起,一般都奉蜀国为正统,以魏、吴为僭国。

至于在民间流传的故事中,从来就有尊刘贬曹的倾向。

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刘备是“帝室胄裔”,多少有点儿正统的血缘关系;二是刘备向来以“弘毅宽厚,知人待士”著称,容易被接受。

特别是在宋元以来民族矛盾尖锐的时候,“人心思汉”,正是当时汉族人民共同的心愿,因而将这位既是“汉室宗亲”,又能“仁德及人”的刘备树为仁君,奉为正统,是最能迎合大众的接受心理,符合广大民众的善良愿望的。

建国以来《三国演义》研究情况综述

在这个问题上,主要有五种观点。

1.“正统”说。

持这种观点的人历来很多。

他们认为,所谓“尊刘抑曹”乃是正统思想的具体化,而这正是《三国演义》主题思想的中心。

不仅从刘汉正统的观点出发,百般暴露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奸伪,同情汉献帝的傀儡处境,尽情地歌颂董承、吉平、王子服等人谋杀曹操恢复后汉正统的行动,而且,以蜀汉为正统,热情地颂扬了标榜恢复汉室的英雄们──刘、关、张和诸葛亮的业绩。

有的同志还指出,《三国演义》中的正统思想有三个来源:

一是三国历史本身原有的正统思想。

在东汉末年军阀彼此混战,魏、蜀、吴三国尚未出现的时期,名义上还是“汉家天下”,大多数军阀表面上也都承认皇室的合法性。

刘备自然要抓住正统思想作武器,打起“兴复汉室”的旗号来反对曹操。

到了三国割据已经形成之后,蜀汉仍然以正统自居,也是很自然的事。

二是封建主义历史观的影响。

《三国演义》取材的一个重要来源是记述三国史实的著作。

由于正统思想是封建主义历史观的一部分,封建社会里的任何一部历史著作都不能不拥护正统思想。

从习凿齿的《汉晋春秋》到朱熹的《通鉴纲目》都是以蜀汉为正统,因此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时就接受了这种影响。

三是《三国演义》的继承了宋元以来有关三国故事的话本和杂剧从现实生活中提取出来的正统思想。

它表现了汉族广大人民在异族的入侵和压迫下渴望光复故国,因而把刘备政权当做汉族政权的象征来拥护的感情。

这是《三国演义》取材的另一个重要来源。

2.“‘拥刘反曹’反映人民愿望”说。

持这种观点的人也很多。

他们也认为《三国演义》的主题是“尊刘抑曹”,或者叫做“拥刘反曹”,但不同意说罗贯中是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来写作的。

他们认为,罗贯中是在元末农民大起义的时代背景下,在民族矛盾空前尖锐的历史条件下,站在当时思想水平的高度,从浩瀚纷繁的三国历史题材中,提炼出“拥刘反曹”的主题。

这个主题,表达了人民中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愿望,寄托了人民的爱和理想。

同时,罗贯中是一位献身于通俗文学的艺术大师,接受了唐、宋、元以来流传于民间的“拥刘反曹”历史故事的影响。

他在历代群众创作的基础上,参考各种正史、野史、传说、佚闻,塑造了人民喜爱的栩栩如生的传奇英雄的典型,刻画了人民憎恶的反面人物形象。

所以,《三国演义》“拥刘反曹”主题的形成,既有它的现实基础和时代需要,又是植根于人民群众创作的肥沃土壤之中。

3.“忠义”说。

这种观点也有一定的代表性。

持这种观点的人从作品所反映的伦理思想来认识作品的主题,认为《三国演义》主要是以忠义思想来臧否褒贬人物的。

精心刻画的人物,如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都以“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为毕生宗旨,都是忠义的典型,而竭力鞭挞的董卓、曹操等则是不忠不义的典型。

因此,可以说《三国演义》是讴歌忠义观念和忠义英雄的史诗。

4.“反映三国兴亡”说。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三国演义》的主题是,通过对东汉末年统治阶级内部错综复杂的矛盾(士族和非士族人士与宦官外戚之间的矛盾,中小士族和非士族人士与大士族之间的矛盾,军阀与军阀之间的矛盾等等)的描写,特别是通过对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军事斗争的描写,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的阶级本质和残杀压迫人民的罪行,是一部形象的三国兴亡史。

5.“讴歌封建贤才”说。

这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观点。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诸葛亮是《三国演义》的真正主角,也是对人民群众影响最大的人物。

他的胸襟开阔、深谋远虑,他的忠于职守、坚贞不贰,他的公正严明、信赏必罚,他的精明练达、智慧无穷,以及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都受到的热烈赞颂,被当做理想的封建政治家的典范,当做封建社会里才智之士的楷模,成为一个不朽的艺术典型,不仅为历代人民所喜爱,而且为今天的群众所欣赏。

(沈伯俊)

三、家喻户晓的故事

《三国演义》描写三国时代英雄的风云际会与斗争,书中的故事,有很多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如“桃园三结义”“煮酒论英雄”“舌战群儒”等。

1.桃园三结义

这是《三国演义》第一回讲述的故事。

当时的三个普通百姓──刘备、关羽、张飞,因为一道招军榜文走到一起来了。

小说在对三人做了介绍以后,便集中描写他们结拜兄弟这件事。

结拜兄弟,是起源于宋元时代的一种民间风俗,在三国时代并没有,而安排他们三人结拜,是有其用意的。

在东汉末年政治黑暗、腐败,社会动荡的背景下,他们三人结为异性兄弟,目的是要“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且立下誓言: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谁要是违背了这个誓言,谁就是忘恩负义,为天地所不容。

故事的发展表明:

他们都忠实地实践了自己的诺言。

尽管后来刘备成了君王,关羽、张飞成为臣子,但他们仍把兄弟的情谊看得高于一切,兄弟关系超过了君臣关系。

2.煮酒论英雄

这是小说第二十一回讲述的故事。

这个时候,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强大;刘备虽为皇叔,却势单力薄,为防曹操谋害,假意在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作为韬晦之计。

关云长和张飞蒙在鼓里,说刘备不留心天下大事,却学小人之事。

一天,刘备正在浇菜,曹操派人请他赴宴。

两人见面后,曹操不动声色地说:

“在家做得好大事!

”说者有意,听者更有心,这句话将刘备吓得面如土色。

曹操又转口说,你学种菜,不容易,这才使刘备稍稍放心下来。

接着,曹操又荡开话头,说起“望梅止渴”的往事,引出青梅煮酒小宴。

酒至半酣,突然阴云密布,大雨将至,曹操大谈龙的品行,又将龙比做当世英雄,问刘备当世谁可称为英雄。

刘备装做胸无大志的样子,说了几个人,都被曹操否定。

曹操此时正想探测刘备内心,看他是否想称雄于世,于是说:

“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然后,单刀直入地说:

“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刘备闻听,此时内心的震撼和惊恐可以想见,手中的筷子也不觉掉到地上。

不过他很快镇定下来,巧借恰在此时到来的雷声掩饰了自己的窘态,从容地拾起了地上的筷子。

这个惊心动魄的场面,生动地表现了刘备随机应变的一面。

他的机智,消除了曹操的疑心,避免了曹操的迫害,为他成大事打下了基础。

3.舌战群儒

这个故事叙述的是诸葛亮与东吴谋士的一场辩论。

当时,面对压境大兵,孙权手下乱做一团。

文臣希望苟且偷生,武将渴望战死疆场,谁也没抱着胜利的希望。

诸葛亮在此情境之下来到江东,其险情险境可见一斑。

但是,历史总是会成就一些冒险家的事业的。

诸葛亮凭借聪明才智和伶俐口才,以一当百,晓以厉害,舌战群儒,极尽其铺张之声势、讽刺挖苦之能事,终于说服孙权下定决心,为孙刘联军合伙抗曹奠下基础。

在这场口舌之战中,七八个儒生轮番诘问,步步紧逼,一个比一个严厉尖刻。

但诸葛亮从容不迫,针锋相对,寸步不让,他用含讥带讽的辞令,把张昭等人驳得或“满面羞愧”,或“低头丧气”,充分表现出不辱使命的外交家风度。

此外有影响的故事还有很多,有些甚至成了成语或俗语,如“借东风”“失街亭”“三顾茅庐”“火烧赤壁”“草船借箭”“三气周瑜”“蒋干中计”“空城计”“死诸葛吓走生仲达”“徐庶进曹营”“周瑜打黄盖”等等。

四、人物形象的塑造

《三国演义》在演绎历史的同时,还成功地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如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忠厚仁义的刘备,忠勇双全的关羽,乱世奸雄曹操等。

《三国演义》塑造人物有几点值得称道处。

其一,抓住特征,对人物进行粗线条勾勒,使其神采毕现。

比如写外貌,刘备是“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关羽是“髯长三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张飞是“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如此略去外貌取其精神,突出了人物的主要特点。

其二,抓住人物活动中最富有特征的细节,描绘人物的思想性格。

比如官渡之战的关键时刻,曹操军粮告竭,正在焦急之际,忽报袁绍谋士许攸来投。

此时,曹操是怎么做的呢?

他先是“跣足出迎”“先拜于地”,好似仁爱而谦恭;但是当许攸问他军粮情况时,他却一再隐瞒,不肯以实相告,则又昭示出他奸猾狡诈的一面。

时操方解衣歇息,闻说许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

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操先拜于地。

攸慌扶起曰:

“公乃汉相,吾乃布衣,何谦恭如此?

”操曰:

“公乃操故友,岂敢以名爵相上下乎!

”攸曰:

“某不能择主,屈身袁绍,言不听,计不从,今特弃之来见故人。

愿赐收录。

”操曰:

“子远肯来,吾事济矣!

愿即教我以破绍之计。

”……攸曰:

“公今军粮尚有几何?

”操曰:

“可支一年。

”攸笑曰:

“恐未必。

”操曰:

“有半年耳。

”攸拂袖而起,趋步出帐曰:

“吾以诚相投,而公见欺如是,岂吾所望哉!

”操挽留曰:

“子远勿嗔,尚容实诉:

军中粮实可支三月耳。

”攸笑曰:

“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

”操亦笑曰:

“岂不闻兵不厌诈!

”遂附耳低言曰:

“军中止有此月之粮。

”攸大声曰:

“休瞒我!

粮已尽矣!

”操愕然曰:

“何以知之?

”攸乃出操与荀彧之书以示之……(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三十回)

此外,对比、夸张、烘托等手法的运用,也为人物性格的刻画增光添色不少。

下边介绍几位着力刻画的人物。

1.诸葛亮

字孔明,人称卧龙,汉末徐州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人。

父诸葛珪曾为泰山郡丞,叔父诸葛玄为当时名士。

诸葛亮兄诸葛瑾仕于吴孙权,拜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弟诸葛诞仕于魏,为吏部郎,先后任扬州刺史、镇东将军、司空。

兄弟三人“并有盛名,各在一国。

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

”(《世说新语·品藻》注:

“狗”乃“功狗”之狗,虽非龙虎之比,亦甚有功之人,故曰并有盛名。

)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很多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其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已超过了他在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实践。

他效仿“姜太公钓鱼”隐居卧龙岗,自言是为了“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后又有感于刘备的恩宠,一生跟随刘备,为蜀国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事无巨细,一概躬亲”,终于“出师未捷身先死”,年仅54岁便因操劳过度而死在征战途中。

《三国演义》突出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积极方面,同时又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

鲁迅评论说:

“状诸葛亮之智而近于妖。

”因此,《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历史小说人物。

2.刘备

蜀汉昭烈皇帝,公元221年至223年在位。

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县)人。

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

少年孤独贫困,与母亲贩鞋子、织草席为生,后与关羽、张飞于桃园结义为异姓兄弟。

因剿除黄巾军有功,任安喜县尉。

建安十二年(207年)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为军师,率军攻占了荆州、益州、汉中,于221年正式称帝。

后为关羽、张飞报仇,大举进攻吴国,被东吴陆逊用火攻打败,不久病死于白帝城。

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

“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二,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

”(陈寿《三国志·先主传》)但他“折而不挠,终不为下”。

在《三国演义》中,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

但是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让他落入了“无能”的境地,给人以“无能”和“虚伪”的感觉。

3.关羽

刘备的义弟,五虎大将排名第一。

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今山西临猗)人。

因战乱而逃亡至涿郡。

其后与张飞一起追随刘备。

曾因汜水关前斩华雄、虎牢关前战吕布而闻名天下。

官渡之战前被俘,被曹操拜为偏将军,封汉寿亭侯,为曹操杀了袁绍名将颜良、文丑。

其后千里走单骑,骑赤兔马,提青龙偃月刀,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回到刘备身边。

回到蜀国后,攻曹仁于樊城,水淹七军,收降曹操大将于禁,杀庞德,让华佗刮骨疗毒,威名远扬。

但终因骄傲轻敌,刚愎自用,兵败麦城,被孙权所杀。

关羽一生重情义,智勇双全,武艺绝伦。

在《三国演义》中,他被塑造成“义”的化身。

4.曹操

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本姓夏侯,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

出生于大官僚地主家庭,其父曹嵩是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改姓曹。

也因为这种关系,曹操自幼便有机会接触官宦子弟。

曹操身长七尺,细眼长须。

自幼放任不羁,但很有才华,又足智多谋,善于随机应变。

当年,许劭评论曹操为: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陈寿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陈寿《三国志·武帝传》)。

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

他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

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但是,在《三国演义》中,由于“拥刘反曹”的倾向,因此小说虽然展示了曹操雄才大略、有勇有谋、惜才爱才的一面,但他的另一面,多疑、残忍、奸诈、自私的一面却被无限夸大了。

在罗贯中的笔下,曹操成了一代“奸雄”的代表。

对曹操性格的分析,可参考下面的资料。

《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形象,都具有一个最主要的性格特征,比如曹操的奸诈,刘备的仁德,诸葛亮的忠贞和智慧,关羽的义气,张飞的粗莽,等等。

人们只要提到他们中间的任何一个,脑子中立刻会联想到他的主要性格特征……《三国演义》中人物还达到了性格的单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这种多样性体现了人物具有鲜明的个性。

以曹操来说,曹操既有奸诈的一面,又有雄才大略的一面,曹操是既奸且雄的,而且这奸与雄的两方面,又不是可以断然分开的,是紧密融合在一起的,这就是曹操独特的个性。

罗贯中笔下的曹操,首先是东汉末年,在社会大动乱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之一。

他早年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在平定黄巾起义的战争中崭露头角;在反对腐朽的宦官势力的斗争中,他表现得非常活跃,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当董卓阴谋篡权的时候,他挺身而出谋刺董卓,谋刺不成,首先树起义旗,声讨董卓……因此,曹操首先是作为一个英雄人物活跃在三国舞台上的,罗贯中把握住这个基调,描写了曹操的雄才大略,招纳贤才,善于吸纳意见,多谋善断等许多好的方面。

特别是在曹操的早期,优点多于缺点,长处多于短处。

然而,曹操不单是一个英雄,他还是英雄中的奸雄,或者说由英雄发展为一个奸雄。

曹操的这个演变并非突然,而是有他心理、思想的依据。

曹操这个人,从小就比别人多些心眼,比别的孩子要狡诈,会权谋机变,他装中风欺骗他的叔叔、父亲便是其例。

曹操从小养成了他极端利己主义的世界观,这就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在他内心里,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王国。

曹操的这种极端利己主义的世界观,与刘备等人“下安黎庶,上报国家”的思想正好形成鲜明的对照。

曹操的极端利己主义世界观与他的聪明、狡诈结合起来,促成了他政治野心的大爆发。

正因为如此,如果说曹操在早年,还做出了许多英雄业绩的话,那么,随着他政治势力的发展,政治经验的成熟,曹操的野心也就越来越显露,他的奸诈、残暴的一面也就暴露得越来越充分,曹操最终还是以一个奸雄的形象矗立在读者的面前。

(选自傅隆基《古老大地上的英雄史诗──〈三国演义〉》,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此外,《三国演义》中的其他人物,如张飞、赵云、孙权、董卓、吕布、司马懿等等,或刚烈、或勇猛、或优柔、或残暴、或见利忘义、或老奸巨滑,也都是栩栩如生,令人回味。

《三国演义》在人格构建上的价值取向,是恪守以“忠义”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规范。

全书写人论事,都鲜明地以此来区分善恶,评定高下,而不问其身处什么集团,也不论其出身贵贱和性别,只要“义不负心,忠不顾死”,都一律加以赞美。

特别是对诸葛亮的忠,关羽的义,更是倾注了全部的感情,把他们塑造成理想人格的化身。

诸葛亮的一生,连他的敌人也佩服他“竭尽忠诚,至死方休”。

如第四次伐魏时,形势大好,后主却听信谗言,将他召回。

此时,“如不从之,是欺主矣;若从之而退兵,祁山再难得也”。

在“正好建功”与完善道德的两难之中,他还是为了维护“忠”的人格而放弃了千载难逢的建功良机。

关羽死守下沛,身陷绝境时,就决心为义而死。

后来又是从大义出发,身在曹营心在汉,不为曹操的金钱美女所动心。

当他一旦得知刘备的消息,便挂印封金,夺关斩将而去。

他们的忠义观念、道德品格显然是属于封建性质的,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小说通过赵云投刘备、徐晃归曹操、田丰为袁绍所忌等故事的描写,反复强调“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的思想,说明这种“忠”并不是忠于一姓之天下,也不是仅忠于“正统”的刘蜀,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灵活性。

他们的“义”,又包含着“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民”的精神。

因此,《三国演义》中以“忠义”为核心的道德标准,又与渗透着民间理想的政治标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反映着当时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心理。

至于关羽为报昔日之恩,而在华容道上不顾一切地放走了曹操,也被小说的称之为“义重如山”。

关羽的“义”在本质上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回报和温情,与江湖上流行的道德精神是息息相通的。

关羽这个形象在民间越来越被神化,反映了广大民众对他的崇敬,而不仅仅是由于历代的统治阶级不断地予以尊崇、追封的结果。

(选自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关于节选部分

一、节选前后的主要情节

1.节选以前的情节

本课节选的是《三国演义》第四回的第二部分,这之前,何进为了对付十常侍等宦官,虽然不少人劝谏,但仍密诏董卓进京。

十常侍得知消息,先行下手,杀死何进,并劫持皇上、陈留王等逃出宫廷,后被何进部下袁绍、曹操等迎请回宫。

此后,董卓也相继驻扎到京城外,他每日带铁甲马军入城,横行街市,出入宫廷,略无忌惮。

不久,董卓于温明园中,召集百官,大排宴会,遍请公卿,云:

“吾欲废帝,立陈留王,诸大臣以为何如?

”丁原、卢植、司徒王允持不同意见,于是百官皆散。

后吕布杀丁原而投奔董卓,董卓废帝而立陈留王,自立为相国,又因所谓“怨诗”而杀帝。

彼时,董卓在宫内宫外横行霸道,不可一世。

大臣伍孚欲刺杀董,未果,瞪目大喝曰:

“汝非吾君,吾非汝臣,何反之有?

汝罪恶盈天,人人愿得而诛之!

吾恨不车裂汝以谢天下!

”在这种形势下,袁绍与王允书,图谋杀死董卓,以下就是课文节选的部分。

2.节选以后的情节

接下来是第五回,标题是: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曹操杀了吕伯奢一家后,陈宫弃他而去。

他遂连夜到陈留,找到父亲,细说前事,并想散尽家财,招募义兵。

他听从父亲劝告,置办酒席,拜请卫弘到家,说:

“今汉室无主,董卓专权,欺君害民,天下切齿。

操欲力扶社稷,恨力不足。

公乃忠义之士,敢求相助!

”卫弘曰:

“吾有是心久矣,恨未遇英雄耳。

既孟德有大志,愿将家资相助。

”曹操非常高兴,于是先发矫诏,然后招集义兵,竖起招兵白旗一面,上书“忠义”二字。

很快,袁绍离开渤海来与曹操会盟,十七镇诸侯也先后起兵响应。

此时,刘备也弃去县令之职,带关羽、张飞前来。

众诸侯陆续到来后,各自安营下寨,连营二百余里。

曹操乃宰牛杀马,大会诸侯,商议进兵之策。

他们共推袁绍为盟主,准备进兵,讨罚董卓。

三国历史前奏由此揭开,关公温酒斩华雄的故事此时也开始上演了。

二、节选部分赏析

课文一共包括两个情节:

刺杀董卓未果;逃亡途中杀死其父结义弟兄吕伯奢全家。

而这两个情节,恰恰反映了曹操性格的两个方面:

既“雄”且“奸”。

王允得袁绍书,苦无良计,诈称生日而邀旧臣于家中相聚。

相聚之时,正当众臣为董卓谋位相对而泣,“坐中一人抚掌大笑”,这人是谁呢?

正是曹操。

他说些什么?

说得有无道理呢?

“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否?

”王允质问时,他又慨然曰:

“吾非笑别事,笑众位无一计杀董卓耳。

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

”曹操先“笑”众人无计,再凛然说出自己的打算,难道他早就有杀董卓之心?

曹下边的答话,不仅让王允及众臣疑窦尽开,也让读者感受到他的英雄豪气:

“近日操屈身以事卓者,实欲乘间图之耳。

今卓颇信操,操因得时近卓。

闻司徒有七宝刀一口,愿借与操入相府刺杀之,虽死不恨!

”这段话,既显示出曹操的识大义,有谋略,又表现出他的勇猛与胆识,是描绘曹操浓墨重彩的一笔。

虽然接下来行刺未遂,但前边一席话已将他过人的胆识、超人的谋略表现无遗。

曹操行刺未成,开始逃亡,但天意不亡曹,所以他虽途经中牟县被守关军士所获,县令陈宫却“感公忠义,愿弃一官,从公而逃”。

为什么会这样?

一方面董卓弄权不得人心,一方面也是因为曹操一席话让陈宫感到他的英雄志气: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汝既拿住我,便当解去请赏。

何必多问!

”既表壮志未酬,又显其视死如归之概,让人闻之动容。

“吾将归乡里,发矫诏,召天下诸侯兴兵共诛董卓:

吾之愿也。

”何等忠义之士,身处窘境,仍然身系国家安危。

曹操当年风发之义气于此可见一斑。

以上是写他英雄的一面,识大义的一面。

但曹操自幼又有多疑、狡诈、残忍、自私的另一面,而这一面在选段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吕伯奢是曹父的结义兄弟,像父辈一样细心周到地款待匆匆而来的曹操与陈宫。

但曹操呢?

他先是疑心重重,见伯奢“良久乃出”,已心存疑惑;待见到伯奢言买酒“匆匆上驴而去”,疑心更重;直到听到磨刀之声,马上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卡通动漫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