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科学第四单元新备.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121457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下科学第四单元新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三下科学第四单元新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三下科学第四单元新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三下科学第四单元新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三下科学第四单元新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下科学第四单元新备.docx

《三下科学第四单元新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下科学第四单元新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下科学第四单元新备.docx

三下科学第四单元新备

襄州一中附属学校集体备研教学案

年级

三年级

学科

科学

章(组)

第四单元

主备人

高芳

教学内容

第四单元:

学习用品中的科学。

执教人

高芳

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学习用品中蕴含着很多的科学秘密:

圆珠笔的笔芯为什么能够伸缩?

笔杆上的橡胶套为什么都是粗糙的?

橡皮泥放入水中是沉还是浮?

……这些问题都与什么力有关?

这些力有什么特点?

这是本单元认识的弹力、摩擦力、浮力等生活中常见的力。

除了这些力之外,生活中还有很多种力,认识它们的大小和方向变化都有着自己的规律。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学习用品中的科学,尤其圆珠笔与学生的学习息息相关,是学生学习用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或用过或见过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品,这些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品应该是学生熟悉的事物,但他们对学习用品没有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

本单元让学生能认识并判断物日常学习用品是由不同材料组成的,并意识到这些学习用品为什么这样设计,运用了什么样的原理。

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奥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区分常见圆珠笔是由哪几部分构成。

2、知道有些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弹力。

3、知道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构成物体的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实验研究物体的弹性,知道物体的弹性形变现象。

2、能够设计实验研究弹性、摩擦力、浮力的特点。

3、增强对新事物的敏感性,激发创造意识。

重点是认识圆珠笔各部分的性质,根据这些性质对进行探索。

4、能将圆珠笔的各部分材料的特性与它的用途相联系。

了解它们的组成个借助了什么力或者什么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研究弹力、摩擦力和浮力产生兴趣。

2、了解弹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意识到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在不断发明新的材料。

4、意识到弹力、摩擦力、拉力、浮力等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圆珠笔、橡皮泥等材料的各部分用途及其各部分借助学习的什么力。

难点:

理解弹力、摩擦力、拉力、浮力等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方式方法

教法:

讲授法、引导法、总结法。

学法:

实验法、观察法、讨论交流法。

教学准备

教师:

有关各种笔的图片、篮球、气球、课件等。

学生:

收集有关各种笔。

资源来源

网上图片、优教通。

备课分工

 

课时总数:

总3课时。

备课分工:

高芳备第1、2、3课时。

襄州一中附属学校集体备研教学案

年级

三年级

学科

科学

章(组)

第四单元

主备人

高芳

教学内容

第12课:

笔芯为什么能够伸缩。

执教人

高芳

教材简析

课文分为四部分:

一、观察房屋所用的材料。

二、分析材料所在的位置作用。

三、给材料分类。

四、运用分类标准,判断“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学情分析

房子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因为他们天天住在房子里,但对房屋的材料并不了解。

所以课前我安排学生首先观察自己家周围的房屋,主要观察建房子用了哪些建筑材料,并记录下来。

这样安排,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有利于后续的统计、整理和分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有些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弹力。

2、知道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构成物体的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实验研究物体的弹性,知道物体的弹性形变现象。

2、能够设计实验研究弹性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研究弹力、摩擦力和浮力产生兴趣。

2、了解弹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圆珠笔的笔芯的伸缩与弹力有关。

难点:

弹力在生活中是应用。

教学方式方法

教法:

观察法,实验法。

学法:

交流指导。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圆珠笔、弹簧、弹簧测力计、铁架台、钩码、橡皮筋、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

圆珠笔、格尺、学生活动手册。

资源来源

优教通。

教学案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提问:

同学们,你们平时用什么笔在写字?

(圆珠笔)你们在写字时,发现圆珠笔的笔芯是可以伸缩的,这时为什么呢?

(课件展示圆珠笔)

学生拿出笔写字,发现这一规律。

进行小组讨论。

2、关于圆珠笔你能提出哪些想研究的问题?

3、揭示课题:

笔芯为什么能够伸缩。

二、讨论交流,点拨解惑

(一)探究圆珠笔的伸缩

1、将圆珠笔拆开,看看它的里面有什么?

(有小弹簧)

(1)学生动手拆圆珠笔,边拆边观察。

(2)取出圆珠笔里的小弹簧,圆珠笔的笔芯还能很方便地伸缩吗?

(学生动手实验。

(3)小组活动并做好记录。

(笔芯里的小弹簧究竟有什么特点?

(4)再分组实验,并注意观察弹簧有什么现象发生,你的手有什么感觉?

(4)集体交流实验结果。

2、反复拉伸,压缩弹簧,仔细观察并体验,我们有什么发现?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拉伸或压缩弹簧时,我们感受到它对手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就是弹力。

像弹簧这样,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时,形状会发生变化,当取消受力后,它又恢复原状,这种特性叫作弹性。

物体在发生弹性形变时,构成物体的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3、生活中哪些物体也像弹簧一样有弹性?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课件展示及其书本37页实验)(学生举例:

橡皮筋、气球、直尺、橡皮、海绵等)

(二)初识弹簧测力计

1、弹簧秤的应用。

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再将直尺固定在弹簧的旁边,便于随时测定弹簧的长度。

(1)弹簧下端不挂钩码时,记下弹簧的长度。

(2)在弹簧下端挂1个钩码时,记下弹簧的长度,取下钩码后,再记下弹簧的长度。

(3)在弹簧下端挂2个钩码时,记下弹簧的长度,取下1个钩码、2个钩码后,分别记下弹簧的长度。

(4)在一定限度内,在弹簧下端悬挂不同数量的砝码,弹簧的长度有什么变化?

减去砝码后,弹簧的长度又有什么变化?

(实验后讨论)

改变悬挂的钩码数量,多做几次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到活动手册中。

教师总结:

用力越大,弹簧伸长的长度越长,当撤去作用力后弹簧又回到以前的长度。

2、认识弹簧测力计

教师出示弹簧测力计,学生观察,并关注各部分名称。

教师说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注意事项。

提问:

怎样使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

(注意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课件展示)

教师归纳:

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的弹性制成的一种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三、巩固练习,学会应用

日常生活中的弹力。

(1)谈话:

找一找,在我们周围,哪些物体运用了弹力?

举例说明:

篮球的材质是有弹性的,所以才能拍起来;

水杯盖子有的有弹簧,所以能弹开;

汽车减震需要弹簧,气球,弓箭等等。

(2)小组讨论、记录。

(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4)课件展示、书本39页的图片。

四、总结归纳,建构提升

提问: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设计

课堂作业:

第12课必做第1、2、3题,选做第4题。

板书设计

第12课:

笔芯为什么能够伸缩

1、拉伸或压缩弹簧时,我们感受到它对手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就是弹力。

2、像弹簧这样,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时,形状会发生变化,当取消受力后,它又恢复原状,这种特性叫作弹性。

3、物体在发生弹性形变时,构成物体的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4、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的弹性制成的一种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襄州一中附属学校集体备研教学案

年级

三年级

学科

科学

章(组)

第四单元

主备人

高芳

教学内容

第13课:

笔杆上橡胶套的作用。

执教人

高芳

教材简析

课文主要讲解笔杆上的橡胶套的作用,以及摩擦力的认识,了解产生摩擦力的原因及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及对身边的事物产生的浓厚兴趣。

学情分析

笔杆上的橡胶套是学生经常见到的东西,但对它的用途了解的不是很多。

本课从观察笔杆上为什么会有橡胶套引入,研究其作用。

再根据一些实验现象,了解摩擦力及其它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并扩展到认识摩擦力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用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观察笔杆上的橡胶套,研究笔杆上的橡胶套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1、在研究笔杆上的橡胶套的实验中,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2、在实验中,了解摩擦力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合作研究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研究笔杆上的橡胶套的用途,根据笔杆上的橡胶套的实验,掌握摩擦力。

难点:

学生的动手观察的总结的能力。

教学方式方法

教法:

引导探究法、观察发现法。

学法:

动手操作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准备

教师:

圆珠笔、弹簧测力计、笔杆上的橡胶套用途的课件。

学生:

圆珠笔。

资源来源

优教通。

教学案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都有圆珠笔。

你们能说一说笔杆上的橡胶套是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板书:

笔杆上的橡胶套的作用)

二、展示交流,点拨解惑

实验一:

将带有橡胶套的圆珠笔放在桌面上滚动或摩擦;去掉橡胶套后再把它放在桌面上进行滚动或摩擦。

1、提问:

两次对比,我们有什么发现?

2、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自己的发现。

3、关于摩擦,你们知道些什么?

这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课件展示实验)

4、小组讨论,同学们交流各自的想法。

5、引导学生明白,先用感官观察,再次引导学生做刚才的实验。

6、小组交流,汇报自己的发现。

教师总结: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在这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滑动的力,这种力就是摩擦力。

实验二:

一位同学拿黑板擦擦黑板,另一位同学拿粉笔在黑板上写字。

1、为什么黑板擦能擦掉黑板上的字?

为什么粉笔能在黑板上写上字呢?

黑板与粉笔,黑板与黑板擦产生了什么力?

2、学生讨论交流。

3、体验摩擦力的作用,我们有什么发现?

实验三:

1、沿着水平方向分别拉不同质量的物体,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有什么不同?

2、表面光滑程度不同的桌面上,沿着水平方向拉同一物体,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有什么不同?

(1)学生观察实验,注意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的变化。

(2)小组讨论交流:

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3)课件展示,教师总结。

三、巩固练习,学会练习

1、谈话:

刚才通过大家的实验研究发现摩擦力的特点,下面请大家根据摩擦力的特点,结合生活实例,谈一谈生活生产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摩擦力。

(门上的把手,酒瓶盖、鞋的底面等)

2、小组讨论,分别汇报。

3、小结:

通过大家的研究发现,在生产生活中人们根据摩擦力的大小制作了许多的物品。

四、归纳总结,建构提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课堂作业:

第13课必做第1、2、3题,选做第4题。

板书设计

第13课:

笔杆上橡胶套的作用。

1、笔杆上橡胶套的作用。

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在这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滑动的力,这种力就是摩擦力。

3、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4、摩擦力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襄州一中附属学校集体备研教学案

年级

三年级

学科

科学

章(组)

第四单元

主备人

高芳

教学内容

第14课: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执教人

高芳

教材简析

本课将用学生熟悉的橡皮泥作为研究材料,主要讲解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以及引起其他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现象来说明浮力的产生。

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我们身边的浮力,比如,钢铁造成的船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

从而对科学产生兴趣。

本课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第二部分是“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第三部分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探索橡皮泥上浮的原因”。

学情分析

学生对橡皮泥是比较熟悉的,一些学生或许在生活中已经有了类似的经验,能够把橡皮泥做成船的形状,浮在水面上。

但是,一般学生不会考虑其中的原因,本课将带领学生用实验数据揭开其中的秘密。

生活中许多学生都感受过浮力,也或多或少地了解一些与浮力有关的事情,但对于浮力的概念是陌生的。

相信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能够了解浮力的现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观察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了解浮力的存在。

2、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3、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的排开的水量很大。

4、再观察其他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了解我们身边的许多物体都能在水中沉浮,说明浮力的存在。

过程与方法:

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3、在研究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实际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难点:

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教学方式方法

教法:

引导法、实验法、归纳总结法。

学法:

交流指导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准备

橡皮泥、气球、玻璃瓶、木块、课件等。

资源来源

优教通。

教学案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橡皮泥吗?

(引入兴趣,步入新课)

2、提问:

如果把橡皮泥放在水中,它会沉还是浮?

3、学生回答(沉,浮)。

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教师板书:

橡皮泥在水中是沉浮。

二、实验交流,点拨解惑

实验一:

把橡皮泥放在水中,它会沉还是浮?

(实心)

1、要做这个实验,我们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2、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视观察。

3、通过实验,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课件展示)

4、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观察在水中的沉浮。

(空心)

5、分组实验,分组汇报。

6、教师解释什么叫物体排开的水量?

(课件展示)

7、橡皮泥的沉浮与什么有关?

(学生讨论,课件展示,教师总结。

实验二:

把身边其他物体放入水中,会沉还是浮?

1、把一个气球放入水中,观察它会沉还是浮?

2、把一个玻璃瓶,一块木头、一根圆珠笔等物体放入水中,观察它们会沉还是浮?

3、小组交流,得出结论。

(课件展示)

实验三:

1、把相同材质、大小或形状不同的物体放入水中,它们的沉浮情况一样吗?

2、将相同形状、不同质量的物体放入水中,它们沉浮情况有什么不同?

(1)学生分组动手实验。

(2)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3)说一说物体在水中沉浮的规律。

(4)运用这些规律,想办法让橡皮泥在水面上,比一比谁的方法所!

(5)小组讨论。

汇报讨论结果。

(6)教师总结:

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水对它竖直向上的力,这种力就是浮力。

三、巩固练习,学会应用

1、一个气球漂浮在水中,它受到了浮力的作用,用力按一下气球,我们有什么感受?

2、一个玻璃瓶沉入水中,它有浮力吗?

想办法验证我们的推测。

3、注意保持住房有良好的通风,不要让那些少量的残留有害物长时间停留在室内。

4、拓展与应用:

(1)物体在其他液体中也会受到浮力的作用吗?

如何验证我们是推测?

(2)钢铁制造的船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

四、总结归纳,建构提升

1、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设计

课堂作业:

第14课必做第1、2、3题,选做第4题。

板书设计

第14课: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1、实心橡皮泥、玻璃瓶等物体在水中会沉。

2、空心橡皮泥、钢铁制造的船、气球、木头等物体在水中会浮。

3、浮力:

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水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