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山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题及答案三套.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121204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山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题及答案三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最新山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题及答案三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最新山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题及答案三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最新山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题及答案三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最新山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题及答案三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山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题及答案三套.docx

《最新山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题及答案三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山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题及答案三套.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山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题及答案三套.docx

最新山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题及答案三套

最新山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题及答案三套

最新山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世界上部教育文献是()

  A.《论语》B.《孟子》C.《学记》D.《大教学论》

  2.以美国学制为蓝本,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的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3.一个简单的反射弧是由()组成的。

  A.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效应器、反馈、传出神经

  B.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

  C.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反馈

  D.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4.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

  A.蜜蜂采蜜B.猴子练习攀爬

  C.病症导致的行为改变D.儿童模仿别人的行为

  5.盲人可以依靠触觉识别人民币、盲文,可以凭着手杖敲击地面的声音来判断路况,这是()

  A.感觉的对比B.感觉的代偿C.感受能力的差别D.感觉的相互作用

  6.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的教育家是()

  A.培根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D.赞科夫

  7.认为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对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发展有价值,并主张采用螺旋上升式的方式编制课程的是()

  A.活动课程论B.要素课程论C.结构课程论D.发展课程论

  8.“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9.下列因素中,属于成败归因理论中的稳定因素的是()

  A.能力B.努力程度C.心境D.运气

  10.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

  A.德育B.教学C.考试D.学生管理

  11.中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A.培养自主性B.培养勤奋感C.培养主动性D.培养自我同一性

  12.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基础和关键分别是()

  A.知、意B.知、行C.意、行D.知、情

  13.观察是在()下了解学生的重要方法。

  A.自然条件B.人为控制条件C.实验操作条件D.设计好的条件

  14.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了知觉的()

  A.选择性B.恒常性C.理解性D.整体性

  15.我们平时所说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指的是()

  A.学习策略B.学习动机C.学习迁移D.学习期待

  16.当获悉北京取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时,人们欣喜若狂。

此时的情绪状态是()

  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

  17.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层次需要是()

  A.安全需要B.尊重需要C.爱与归属的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

  18.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的影响:

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

  A.敬业精神B.渊博的知识

  C.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D.高超的能力

  19.“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以《宪法修正案》的形式写进宪法的时间是()

  A.1988年B.1993年C.1995年D.1999年

  20.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予以保障。

  A.国家B.社会C.学校D.人民政府

  二、判断题(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并在相应的题后括号内打“√”或“×”。

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

这是世界上人口多的自由贸易区,是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也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

()

  2.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

  3.现代生产力的各种要素中,都渗透了教育的作用。

因此,就其本质来说,教育就是生产力。

()

  4.情感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又可以成为其阻力。

()

  5.早的有关学习迁移的一种代表性理论是桑代克的相同要素说。

()

  6.终身教育相当于成人教育或职业教育。

()

  7.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因为教师享有管理学生的权力。

()

  8.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和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本质上是一样的。

()

  9.我国的必修课程一般包括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

  10.只要肯钻研教材,教师就能备好课。

()

  11.评定一个测验质量优劣的主要技术指标是“三度”即信度、效度和难度。

()

  12.校外教育是在课程标准以外实施的教育。

()

  13.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经过努力就可以克服。

()

  14.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标准和道德品质三个主要部分。

()

  15.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是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

()

  16.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

  17.问题解决具有目的性、认知性和情境性三个基本特点。

()

  18.发现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去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

()

  19.电视剧《西游记》中有各种各样的妖怪,但他们的形象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利用了想象的一种加工方式——黏合。

()

  20.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育法律关系属于平权型法律关系。

()

  三、案例分析题(本题共两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某校初中二年级学生费某平时纪律松散,经常迟到,上课与邻座讲话,经老师多次教育仍无改变。

该生家长因忙于做生意,对他疏于管教。

班主任赵老师虽然多次与其父母联系但没有找到其父母。

赵老师认为,如果继续让费某随班学习,会给其他同学带来不良影响,于是他三番五次找费某谈话,要其自动退学。

在老师的压力下,加上本身又有厌学心理,费某便于2002年5月20日未经家长同意辍学回家。

  这位班主任老师做法是否合理?

请加以分析。

  2.如今的孩子很小就接受了各种各样的新生事物,脑子里千奇百怪的想法很多。

有时,他们会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

比如,你在课堂上讲太阳和月亮,有的孩子便会问:

“老师,太阳为什么白天出来?

月亮为什么晚上才出来?

”对这样的问题还能勉强回答,但有些孩子在课后向我提的问题,真的让我难以回答。

比如,有的孩子会冷不丁地问你:

“老师,什么叫‘酷毙了’‘帅呆了’?

”“老师,怎样才能当上还珠格格?

”我一时哑然。

有时我想,或许我真的是年纪大了,不再适合当小学老师了。

  请问:

面对这位老师的困惑,你认为问题出在哪儿?

  四、论述题(本题共两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结合实际,谈谈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当前我国班级管理中存在哪些问题?

有何解决策略?

  五、作文(40分)

  周弘,一个普通的父亲,用其20年的生命探索出赏识教育,不仅把双耳全聋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留美博士生,而且改变了成千上万孩子和家庭的命运。

作为一名教师,应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开展赏识教育呢?

请以“赏识教育”为中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战国后期,我国出现了世界上部教育文献,即《学记》(收入《礼记》)。

  2.D【解析】1922年,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

“壬戌学制”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

  3.D【解析】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5个部分组成。

  4.D【解析】蜜蜂采蜜、猴子攀爬都是本能行为,病症导致的行为改变会随着病症的消失而消失,儿童模仿别人的行为属于学习。

  5.B【解析】盲人失去了视觉,其触觉和听觉却强于正常人,这是感觉的代偿。

  6.B【解析】略。

  7.C【解析】题干是结构课程论的主要观点。

  8.B【解析】“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学记》,阐明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激励学生,而不是一直牵着学生走。

  9.A【解析】在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中,稳定因素包括个人的能力和工作难度。

  10.B【解析】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11.D【解析】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学生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的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发展自我同一性。

  12.B【解析】道德认识(知)是德育的基础,道德行为(行)是德育的关键。

  13.A【解析】观察法是班主任工作中常用、基本的方法,其优点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材料富有真实性。

  14.A【解析】用红线画重点,醒目显眼,方便下次阅读,利用的是知觉的选择性。

  15.C【解析】本题考查对学习迁移概念的理解。

  16.B【解析】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17.D【解析】自我实现是马斯洛需要理论的核心概念,是需要层次理论中的层次。

  18.C【解析】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的影响:

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19.D【解析】1999年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了《宪法》第5条。

  20.D【解析】参见新《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一条。

  二、判断题

  1.√【解析】本题是对时事的考查。

  2.√【解析】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3.×【解析】科技是生产力的重要内容,虽然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但科学技术只有被劳动者掌握和运用,才能变成现实的生产力。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和科学技术,但它并不等同于生产力。

  4.√【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意志与情绪情感过程的关系。

  5.×【解析】早的有关学习迁移的一种代表性理论是形式训练说。

  6.×【解析】教育的终身化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

终身教育包括各个年龄阶段和各种方式的教育。

把终身教育等同于成人教育或职业教育的观念是片面的。

  7.√【解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属于平权型。

平权型教育法律关系是两个具有平等法律地位的教育关系主体之间产生的教育法律关系,通常视为教育民事法律关系。

  8.×【解析】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强调的是新旧知识之间有实质性的联系,而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关注的是学习内容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两者本质不一样。

  9.√【解析】必修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

就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现状而言,必修课程一般包括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10.×【解析】教师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11.×【解析】评定一个测验质量优劣的主要技术指标是信度、效度和标准化。

  12.√【解析】略。

考生要注意的是,我们经常说的课外、校外教育,二者一个是在课程标准之内,一个在课程标准之外。

  13.×【解析】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必然会产生的对事物的歪曲知觉,是不可以克服的。

  14.×【解析】问题解决具有目的性、认知性和序列性三个特征,而不是情境性。

  15.×【解析】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的出版,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也由此建立,但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是俄国卡普杰列夫的《教育心理学》一书。

  16.√【解析】教育目的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活动都有指导意义。

  17.×【解析】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基本成分。

  18.×【解析】运用发现法进行教学时要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探究发现的课题和过程。

这是运用发现法的基本要求之一。

  19.√【解析】黏合是指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客观事物的属性、元素、特征或部分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20.√【解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属于平权型。

平权型教育法律关系是两个具有平等法律地位的教育关系主体之间产生的教育法律关系,通常视为教育民事法律关系。

  三、案例分析题(答案要点)

  1.

(1)要求学生自动退学的做法是不对的,侵犯了学生受教育的权利;教师要依法执教。

  

(2)停止违反纪律的学生上课,应符合教育活动的价值要求,与对学生的教育相一致,同学生违纪程度相适应,有充分客观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班主任老师不得随意不让学生上课,不能带有个人偏见和感情用事;后进生的转化需要教师的爱心、耐心和信心;教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可偏爱,要讲究教育艺术。

  2.这位教师的困惑,主要在于他对当今时代社会的新生事物,新鲜词的不理解,换句话说是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跟不上步伐。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教师素质的现代化。

因为教育中的任何活动都要靠教师进行,教育的目标的实现,效果如何都取决于教师。

教师素质的现代化包括:

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职业道德素质的现代化,能力素质的现代化。

总之,教师素质的现代化是现代社会对现代人的总体要求在教师职业上的特殊反映。

  四、论述题(答案要点)

  1.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兴趣和好奇心是内部动机为核心的成分,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基础。

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提供能使学生产生疑问、渴望从事活动、探究问题的情境,经过一定的努力能成功解决问题的学习材料、条件和实践。

(2)设置合适的目标,控制作业难度。

当目标是由个体自己设定,而不是由他人设定时,个体通常会付出更多的努力。

在设定一个目标时,教师可以与学生讨论过去设定的目标的实现情况,哪些实现了,哪些失败了,原因何在,并以此作为设定新目标的参考。

(3)表达明确的愿望,提供及时的反馈。

教师把期望明确地传达给学生非常重要,方便学生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如何被评价,以及成功之后会有什么收获。

而通过反馈,可以使学生及时知道自己学习的效果,这样会产生很大的激励作用。

(4)合理运用外部奖励,有效运用表扬。

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给予奖励能有效促进其学习。

当学生表现出期望行为时应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学生再接再厉。

(5)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竞争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有效手段。

  2.

(1)问题:

一是班主任对班级管理方式偏重于专断,二是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民主管理的程度低。

  

(2)对策:

首先要明确班级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满足学生的发展;其次要切实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三是要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的能力。

  五、作文(写作思路)

  首先,考生可以用自己亲身经历或著名历史人物的教育经历,来说明“赏识教育”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其次,考生在展开论述“赏识”这一教育手段对自己或他人的影响。

考生应注意这种“赏识”并不一定是外显的,它可以是教师对自己鼓励的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也可以是对一个团体的鼓励。

考生要能从具体事例中抽取出“赏识”的作用与效果,以求贴近论点。

后,考生要把握“赏识”教育的本质,从学生的渴望被肯定这一特点进行全文的升华,使文章更具深度。

最新山西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模拟题及答案二

  一、单选

  1.1632年出版的()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

  C.《教育学》D.《新教育大纲》

  2.我国早实行的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3.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

新生儿与青春期。

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

  4.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途径()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大力开展素质教育

  C.提高教育质量D.注重人的个性、兴趣的培养

  5.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是()

  A.演示法B.讲授法C.谈话法D.陶冶法

  6.下列不是专家型教师和新手型教师的区别的是()

  A.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以学生为中心,具有预见性

  B.专家教师有一套完善的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

  C.专家教师注重回顾先前知识

  D.专家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策略

  7.12岁到15岁,在心理学上属于()时期。

  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早期D.青年期

  8.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的现象,教师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

  C.兴趣D.知觉

  9.与意志品质自觉性相反的不良品质是()

  A.盲目B.散漫C.顽固D.专断

  10.“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属于()

  A.心境B.应激C.激情D.心态

  11.与人的责任心有关的情感体验属于()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热情

  12.“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就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

  A.否认B.文饰C.投射D.幻想

  13.我国基础教育的学校实行()

  A.党支部负责制B.校长负责制C.集体负责制D.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14.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

  A.知识、技能和方法

  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知识、技能和情感

  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5.某校一名学生在跑八百米时突然死亡,后查明该生患有严重的心脏病。

学生家长事先将此事告知过该生的班主任。

该班主任的行为()

  A.触犯了刑法B.属于不作为侵权

  C.侵犯了学生的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D.没有违法

  二、判断

  1.构造主义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应该是意识,而应该是可以观察的事件,即行为。

()

  2.催眠是一种类似睡眠而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

  3.测验法是使用专门的测量工具来测量被试某一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

  4.国家主义教育思想源于古希腊的柏拉图,在19世纪达到高潮。

()

  5.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应是以“教育事实、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基础的。

()

  6.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我国改革与发展的核心思想。

()

  7.新课程的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

  8.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的学习观念。

()

  9.学校应把智育放在首位,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

()

  10.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各类学校入学。

()

  三、论述题

  1.试述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知、情、意、行的辩证关系及其对德育工作的要求。

  2.简述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优缺点。

  四、案例分析题

  在A班的班会上,黄老师兴致勃勃地给学生发奖,六名成绩的学生在阵阵掌声中陆续走上讲台,手捧“三好学生”大红奖状和笔记本,台下五十多双羡慕的眼光,更增添了他们的光彩和豪气。

在领奖时,黄老师大力表扬了这六名学生的优点和骄人的成绩,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争创学生,整整一堂课就在激励与赞美中度过了。

谁知黄老师回到办公室不久,就有学生来报告,由于一名学生说了声“奖品才一本笔记本啊!

”,张权(化名)竟当着同学的面赌气将笔记本撕了,黄老师为此感到很尴尬,对这一优生的做法也是无可奈何。

但孩子的不良心理如果不及时纠正,将直接影响到其今后成长的人格和为人,这不仅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与成才,也与我们的教育目的相悖。

  问:

请分析造成张权这种不良心理的原因?

教师在工作中如何帮助学生纠正这种不良心理?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5ABBAB6—10CBBBA11—15ABBDB

  二、判断题

  1.×【解析】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行为而不是意识,这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

  2.×【解析】催眠不是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而是一种易受暗示性。

  3.√【解析】这是对测验法概念的表述。

  4.√【解析】国家主义教育思想源于古希腊的柏拉图,伴随着近代欧美民族国家的出现而产生,在19世纪达到高潮。

其代表人物为法国的孔多塞、爱尔维修、德国的费希特,美国的杰斐逊等人。

  5.√【解析】关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者历来存有分歧。

一般认为,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从而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6.√【解析】略。

  7.√【解析】略。

  8.×【解析】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

  9.×【解析】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10.×【解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三、论述题

  1.

(1)知、情、意、行的辩证关系:

  ①统一性:

四者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相转化。

知是基础。

没有知、情、意、行就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导,就会出现行动上的盲目性,情感上的冲动性,意志上的动摇性。

情是动力。

没有情,知就很难发展到坚定的信念,意、行便缺乏内在力量。

意是支柱、杠杆。

没有意,知容易动摇,情难以控制,行也就不能坚持。

行是关键。

没有行,知、情、意无法得到检验,有了行可以加深、提高知,增强情,锻炼意。

  ②矛盾性:

知、情、意、行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各因素可因环境、教育和个人实践的不同,呈不平衡的发展状态,以至会出现情通理不达,或理达情不通等现象。

  

(2)根据知、情,意、行的统一性原理,我们在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把知、情、意、行统一起来,使之相互协调。

做到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根据知、情、意、行的矛盾性原理,我们在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不同方法进行教育。

  2.发现学习的优点:

(1)提高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2)激发内在学习动机,使学生对知识和学习过程本身发生兴趣;(3)培养学生发现的技巧,促进学会学习以及在新情境中进行迁移;(4)有利于对知识的记忆、保持与提取。

发现学习的不足:

(1)有些学科诸如文学艺术不适合发现学习;

(2)有些学生不适合发现学习;(3)发现法耗时过多、不经济,不宜于在短时间内向学生传授一定数量的知识和技能。

对教师的知识素养和教学机智、技巧、耐心等要求很高,一般教师很难掌握,反而容易弄巧成拙。

  接受学习的优点:

(1)突出了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有意义学习在知识获得中的重要作用;

(2)在讲授知识间的抽象关系时可能更有效;(3)在一些学习情境里,学生必须用言语来处理各种复杂的、抽象的命题,更适于采用接受学习;(4)为学生提供好方法来帮助他们保持重要的信息。

接受学习的不足:

(1)偏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造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2)对于具体经验和程序性知识,其他教学模式可能更加有效。

  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都可以是机械的或有意义的。

在学生学习知识的活动中,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和有意义发现学习各具特色,各有所长,都是重要的学习方式,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

  四、案例分析题

  【答案要点】张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心理自尊心过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