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卢沟桥有感.docx
《参观卢沟桥有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参观卢沟桥有感.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参观卢沟桥有感
参观卢沟桥有感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卢沟桥游感
卢沟桥游感
卢沟桥,位于北京市西南约15千米的丰台区永定河上,卢沟桥上的石狮子雕刻精美、神态活现。
“有的昂首挺胸,仰望大海;有的上目凝神,注视桥面;有的侧身转首,两两相对,好像在交谈;有的抚育狮儿,好像在轻声呼唤;桥南边东部有一只石狮,高竖起一只耳朵,好似在倾听着桥下潺潺的流水和过往的行人的说话„真是千姿百态,神情活现”著名的建筑学家罗哲文曾在《名为中外的卢沟桥》中这样描述桥上的石狮子。
一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就看见一个石碑,正面写着“民族正气,浩然长存”,右侧写着“前事不忘”,左侧写着“后事之师”。
这是在警示我们,不要忘记历史,时时铭记历史!
纪念馆里展厅分为“综合厅”、“日军暴行厅”、“人民战争厅”和“抗日英烈厅”,这些向我们展示着日军的残暴与中华民族的勇敢抗争!
卢沟桥,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一段悲壮的历史。
1937年7月7日,日本再次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抗日军队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战争的第一枪。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者肆意的践踏我国国土,蹂躏我国国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但是那时的中国,贫穷、落后。
反抗力量甚微。
但是在中国人民共同抗日的情况下,日本侵略者被赶出了中国!
但是如今,曾近的侵略者又起了争夺之心。
可是,如今的中国,早已不同于那时的中国,不会再像从前那样被他们欺凌,现在的中国,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国民,有能力保护国家的领土完整!
日本右翼分子想蚕食我国国土,占领我国领海资源,那只是天方夜谭!
不论是81年前的中国,还是21世纪的中国,都有着团结、勤奋、拼搏、不怕死的精神。
凭着这些精神,日本侵略者勿妄想占我国一寸领土,凌我国一位人民!
对于国土问题,我们誓不退让!
日本,收起你对中国领土的窥视!
现在的中国,你惹不起!
卢沟桥上有感
卢沟桥上有感
7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其中卢沟桥事变在历史长河中烙下了深深地印记,在这里,永定河上,宛平城边。
漫步于桥上,看着两侧栏杆的石狮子,惊叹于先人的雕工精巧,独具匠心。
然而,正是这些石狮,在七十年前的那场战火的洗礼中,目睹了我们忠勇无畏的先辈们,面对武装到牙齿的狗贼,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捍卫了中华民族不屈的尊严。
七十年过去了,卢沟桥的烽火硝烟已然逝去,枪炮声亦不再响,取而代之的是朴素到什么都没有的公园和游船。
但这段历史我们不能忘记,烈士英灵未远,青山忠骨仍在。
昨日烽火硝烟,历历在目;前事绝不可忘,以史为鉴。
中国是大国,不假,然而1840年的中国是小国么,1937年的中国是小国么?
只有自己懂得战斗,懂得发展,才能保卫祖国的每一寸土地。
艰苦的八年抗战让本就积弱的中国承受了太多的苦难,也让中国赢得了近代中国反击列强的最伟大的一场胜利,中国由此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之路。
而看看现在,一个和平的年代,但是暗流从未停止过涌动,敌人依旧存在,威胁依旧存在。
国歌里依旧唱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
换来的却是桥上一群百无聊赖的将之当作无聊的春游的学生。
我走下桥,回望着,似乎可以看见当年的义士呐喊着,做殊死的搏斗,而宛平城上的伤痕亦与新炸出时无异,甚至地上仍旧散发着推进药烧尽后留下的热度,却是与今日的游船微风游人相重合。
中国,通过战争觉醒的雄狮,怕是又要睡去了,而我们亦是时候揭开伤疤,好让他“醒一醒神”。
游卢沟桥有感
游卢沟桥有感
3月16日下午,我与爸爸妈妈一起驾车去了卢沟桥,走在宛平古城那历经沧桑的街道上,感受着周围浓厚的古代气息,我仿佛真正置身于古代。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这恰好说明了卢沟桥的狮子很多,还有一句话:
“石狮子形态各不相同!
”这又说明了卢沟桥501只狮子形态各不相同。
说真心话,我以前并不太相信这句话,因为民间流传的话,终究会带一点夸张与虚假,可能会有一点真实的信息,但绝不会是完全正确。
就怀揣着这样的心思,我来到了卢沟桥。
站在卢沟桥上时,我真的被震撼了,站在桥头,向远处望去,我看到的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各种各样的石狮子。
接着向前走去,一只只惟妙惟肖的狮子,好像正在对我微笑。
在欣赏这些被雕刻的栩栩如生的狮子时,我不由得佩服起来那些雕刻出来这些精美绝伦的艺术品的大师们,在科技并不发达的时代,能雕刻出如此美妙的东西,实在是令人佩服!
卢沟桥上的狮子,大小不同,有的大狮子身上,雕刻了许多小狮子,最小的只有几厘米长,有的只露半个头,一张嘴。
这些狮子不仅大小不同,形态也是各种各样的,有张牙舞爪的,有带着小狮子玩耍的,有的在舞弄绣球······真是可爱极了!
卢沟桥不仅是一处美丽的景观,还是我们共同的文化财产!
参观卢沟桥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一丝感悟
参观卢沟桥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一丝感悟
267827104839
xxx年xx月xx日,参观了卢沟桥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宛平城外卢沟桥,坐落在永定河上,曾因《马可·波罗游记》而闻名世界,是世界上最为壮观的桥梁之一。
然而“卢沟桥事变”的发生,使它具有了沉重的历史意义。
踏上卢沟桥,看着凹凸不平的旧桥面和残破的石狮子,仿佛在无声地向我们讲述着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梁之字,用木跨水,今之桥也。
”桥本是专指跨水行空的道路,它可以阻挡洪水猛兽,但阻挡不了敌人的铁骑;它可以扛住狂风暴雨,但抗不住敌人的枪林弹雨。
桥上威风凛凛的公狮子和与子女嬉闹的母狮子,亦未能阻拦侵入它们领地的敌人,因为它们被困住了,犹如闭关锁国的旧中国,自缚了手脚,只能发出无声的、不甘的咆哮,只能任人宰割。
最终敌人跨过它们受伤的躯体,兵临宛平城下,中国由此进入了长期的、艰难的、痛苦的全面抗战时期。
“卢沟桥事变”用血的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弱小只能被欺凌。
因此,我们要贡献自己的力量,让中国这头雄狮重整雄风。
宛平城内的抗战纪念馆,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
进入展馆,仿佛走进了昔日的战火之中。
从卢沟桥事变,到东北三省沦陷,到国共合作,到南京大屠杀,到抗战的各大战役,直到日本无条件投降,我们看到了自己落后挨打的惨痛,看到了全国上下一致抗战的团结,看到了我们从挨打到反攻胜利的激动。
沉浸在历史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我看到了许许多多年轻的面孔,他们为了国家的兴亡,用各自的方式加入到抗战中来,抛头颅、洒热血,许多人为了救中国而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诠释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作为同样二十多岁甚至比他们还大的当代青年人,我们扪心自问我们可以向他们一样为了国家而献出自己的一切吗?
当然很多人会说:
“如果我也处在那样的年代,我也可以,甚至更好。
”但是事实是这样吗?
在我们每天为了社会上各种不公、各种不良现象而抱怨时,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耍尽各种手段时。
我们是否会想到,这是处于和平年代,我们才会有时间去看到这些、发现这些、关心这些,而这种代价则是建立在无数的为之奋斗的年轻生命之上的。
他们为了我们现在所处的和平年代,无私地献出了他们宝贵的、年轻的生命。
而我们则要明白这种和平的来之不易,要肩负起守护这片和平天地的使命,要与那些破坏这种和平,污染这种和平的敌人作斗争,我们要为下一代、下下一代提供更加祥和、公平的生存环境,我们要团结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更要记得战争是残酷的,不论是对敌人还是我们自己,发起战争是容易的,但是要想结束战争付出的代价是无法估量的,因此,我们要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观抗卢沟桥日纪念馆卢沟桥有感62张宇昂
观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有感
六
(2)班张宇昂
今天,春光明媚,同学们都非常兴奋,因为社会大堂开始了。
我们首先参观了卢沟桥。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畔响起了第一声抗日炮声,如今在桥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它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英勇不屈、不怕艰辛、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我们还参观了抗日战争纪念馆,那里有中国在二战时对世界抗战做出的贡献,也展示了中国抗战时的艰难。
特别令我敬畏的是,那些抗日英雄的画面,时时在激励我,教诲我。
如:
抗日英雄赵一曼,她为了掩护战友被俘虏,敌人用尽一切酷刑,她就是不说出机密,表现出了共产党人的风骨。
最令人感动的是,她在狱中给她年仅三岁儿子写了一封遗书,最后一句提到“希望你,宁儿啊!
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这句话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通过参观,我明白了,人弱就要被欺负,国弱就要挨打,听别的国家的使唤,所以我们要努力使我们的国家强大起来。
要使我们国家强大,就必须要从我们这一代做起,我们要是有了抗
日英雄那样不怕苦难、不畏强暴、团结一致、勇往直前的精神,把这种精神放在学习上,在学习上不懒惰、遇到难题不退缩继续反复思考,在工作上不能有任何的懒惰心理,要一丝不苟干什么事要全神贯注,有毅力,干一件事就坚持干好。
而我的学习和工作上就缺少了这种精神。
所以我要学习这种精神,并把这种精神贯穿始终,我相信我有了这种精神肯定会不断进步,成为对国家有用之人。
这次参观令我受益匪浅,我反复思考,我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呢?
这次参观,真是令我难以忘怀!
读《卢沟桥烽火》有感
读《卢沟桥烽火》有感
今天上午,我和全班同学学了第8课——《卢沟桥烽火》。
1937年7月7日深夜,万籁俱寂,从远处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中国的守军看见了一群群的日本士兵,就上前询问:
“你们来这里干什么?
”日本军官蔑视的说:
“我们军队里有几个日本士兵失踪了,我们怀疑你们把他们藏在城里。
”中国守军毫不犹豫的拒绝了,日本军官愤怒的说:
“你们„„”说完,就让机枪手开枪,子弹的弹壳散在了卢沟桥上,一场战争的序幕就开始了,很显然中国守军打不赢,退到了宛平城,坚守着宛平城,日本又派了许多的军队来进攻宛平城。
7月8日晚,一只大刀突击队,悄悄的跑到日本军队的驻地,忽然大喊:
“小日本接招吧!
”说完,就四处砍杀,日本军队的驻地全部都是鲜红的血迹,7月9日,攻打卢沟桥的日本军队全部都狼狈而逃。
读完后,我能感觉到中国守军的英勇善战的精神。
隆林各族自治桠杈镇中心小学六年级:
韦举宬读《卢沟桥烽火》有感
读《卢沟桥烽火》有感
今天,我学了课文《卢沟桥烽火》,本课写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
当我读到英勇的中国守军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杀声中冲出了县城。
时,我仿佛也身临其境,看到了中国军官的英勇抗战、坚贞不屈、大义凛然、不畏强敌的精神也听到了中国人撕心裂肺的呐喊,和痛恨之心在战斗中爆发出来。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顷刻间刀光闪闪,鲜血四溅。
在硝烟和火光中,日寇被杀的哭爹喊娘,狼狈而逃。
从中我可以看到日本人的惨败下场,还能看到日本人那狼狈不堪的面貌和中国人杀敌的大义凛然。
让我们在回头看看现在过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多么幸福,难道我现在拥有这一切还不知足吗?
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的一点一滴,因为这一切都是那些抗战英雄用鲜血换来的。
我们要好好学习,为祖国争口气!
实验小学六年级:
牛凯睿读《卢沟桥烽火》有感
【篇一】
当巍峨的华表,让挺拔的身躯披上曙光;当雄伟的天安门,让风云迎来东升的太阳……耳畔又传来了历史的钟声,引得我又不禁回到了那风雨沧桑的年代!
听!
那震耳欲聋的炮声,曾在中国的领土上留下了多少痛恨的伤疤;看!
那英勇杀敌的后背,又曾在中国的历史中留下了多少辉煌的足迹!
这又让我不由得想起了1937年7月7日深夜,那场无理的挑衅所引起的战争,是它拉开了中国全面的抗战的序幕,也是它揭开了敌人那阴险、狡诈的“面纱”。
它便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抗日战争——卢沟桥烽火。
就是在那个深夜,那个星光暗淡、万籁俱寂的深夜,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的向卢沟桥摸来,面对守桥官军的询问,他们则以“我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县城内去搜查”为借口想蒙骗过关,机智的中国守军当即严词拒绝!
日军首先向中国军队开起枪,守桥部队立即开枪还击,但由于众寡悬殊,只得暂时退守到了大桥东头。
8日凌晨,日军得寸进尺,向宛平城发动进攻早有防备的中国守军打的日寇屁滚尿流!
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
这一手干得,让日寇猝不及防……激战一直持续到9日凌晨。
我军获得了“最终”胜利!
……
暮然的回首让我从新“经历”了昨天那场8年的硝烟。
回到现实,再想想。
如今的美满生活,怎能离开中国共产党员那英勇的搏杀?
!
“为了中国的未来,加油!
”这是他们唯一坚强的“后盾”!
中国因有了他们而自豪!
今天的我们发射了“嫦娥一号”,参加了“wto”,成功举办了的奥运会!
各国的商场都可看见那明显的“madeinchina”……中国真的走向了世界!
每一个中国人都为此骄傲!
当巍峨的华表,让挺拔的身躯披上曙光;当雄伟的天安门,让风云迎来东升的太阳……伟大的祖国,我要对你发出我最忠诚的一句话:
“中国,我为你自豪!
”
【篇二】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了《卢沟桥事变》这篇文章,读完全文之后,我想,生活在新中国、新社会的中国人还真得感谢守桥士兵,和他们还击的那一颗子弹。
如果守桥士兵不还击那一桥的话,我们现在还生活在旧社会的黑暗里,还在受外国人的欺负。
那一次事变对我们现在生活的环境有着很大的影响,使人们生活的环境有很大的改变,我们家也受益匪浅。
先说说家庭的变化吧!
听我的爷爷说,以前,我们家是个大家族,但是光大又有什么用呢?
还不得去给地主干活,干的累得要命,可以一家人连饭都吃不饱,挨着饿去给人家干活。
但是现在,国家规定人人平等,不能存在主仆的约束,人人都有公民的合法权利。
我们家根本就不会吃不饱饭,反之还剩很多,几乎顿顿都吃肉,在以前,吃一次就只有在过年的时候。
由此可见,改革开放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的改变。
祖国,我爱你!
再说说交通变化的巨大。
以前的道路,晴天还好。
最怕的就是雨天。
一到雨天,道路泥泞难走。
可是现在,乡镇里、村里,大大小小的水泥路纵横交错。
无论下雨还是阴天,都不用担心出行困难。
还有交通工具,以前只能靠人和牲畜运东西。
可是现在,科技发达了,交通工具多的五花八门。
人们不用费力气就能达到比以往难十倍的功效。
从中,也可以体现出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祖国我爱你!
从这两个事例当中,我想对大家说:
珍惜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吧!
让我们向革命老前辈致敬,向未来充满信心,对着国旗大声说:
“祖国我们爱您!
”2016级汉语文化学院同学参观卢沟桥
2016级汉语文化学院同学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和卢沟桥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激发广大同学爱党、爱国的热情,10月23日上午,汉语文化学院组织2016级同学参观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和卢沟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坐落于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的爆发地——北京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
同学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以““伟大胜利”为主题的展览,馆内珍贵的文物资料生动地再现了中国人民浴血抗战的历史画卷。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十六字总结是对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告诫和期待。
同学们在馆前合影后,怀着复杂沉重的心情踏上了卢沟桥。
作为历史的见证,卢沟桥不仅展现出宝贵的艺术价值,凹凸不平的桥面和残破的石狮更是向人们诉说着曾经的烽火硝烟和中国人民不屈不扰的民族精神。
历史是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参观结束后,随行的同学都被先烈们勇往向前的革命精神和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所震撼。
通过这次活动,大家上了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纷纷表示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观《卢沟桥烽火》有感(学生作文)
观《卢沟桥烽火》有感
焦溪中心小学六
(2) 吴炎敏
影片《卢沟桥烽火》表现了我国与日浴血奋战,我国军队同仇敌忾、不怕牺牲、英勇杀敌的精神。
由于这件的发生是在卢沟桥,所以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创。
影片《卢沟桥烽火》主要讲述了日军在卢沟桥向中国军队开火,中国军队顽强抗击、浴血奋战,把日军全部歼灭,保卫了卢沟桥。
但是由于日军的狼子野心不死,日军又继续向我国军队发动攻击。
当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时,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
全国纷纷慰问和声援中国军队。
严厉控诉日寇侵犯别国领土、主权,掠夺别国财富,奴役别国人民,干涉别国内政,以及对别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行为。
革命先烈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他们虽然再也得不到自由,但他们为人民大众的幸福和自由抛头颅、撒热血的精神必须存留下来。
看完《卢沟桥烽火》这部电影后我想:
我们少年儿童是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党和国家把振兴中华、实现四化的希望寄托在我们的身上。
我们一定要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不辜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希望,时刻准备着,为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贡献自己的青春,为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卢沟桥论文
浅谈卢沟桥
【摘要】桥,在一般人的观念中,就是“架在江河或山谷等上面,以便通行的建筑物。
”古往今来,桥在交通运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虽然现代社会的桥种类日益丰富,造型也各具特色,可归根结底还是出自于古代桥梁的雏形。
可以说,没有古代桥梁就没有现代桥梁。
习惯上,人们总是认为只有南方才是“桥乡”,但历史悠久的北方则更有文明中外的古桥。
毕竟是岁月沧桑,历史上的许多桥梁早已随着年轮的流转而湮灭,甚至销声匿迹,人们只能从风尘日久的资料或照片中,见到它所曾具有的楚楚动人的风姿。
因此,我们更要铭记那仅存的古桥,漫步其上,体味着那别样的古韵。
【关键词】古代名桥;卢沟桥;历史背景;建筑结构;美学鉴赏
一、卢沟石桥1
卢沟桥,亦称芦沟桥。
全长米,共11孔,10个桥墩。
桥墩间的距离不等,由桥的东西两端向中间逐渐加大。
其中心桥孔的墩距为米,两端的桥孔墩距分别为米和米。
11个墩距各各相异,该大则大,该小则小,足见这是从卢沟水流的实际情况出发而设计的。
而相应而来的桥拱的跨径也由桥的两端向桥中心逐渐增大:
东一拱最小,为米,西一拱次之,为米;中心拱最大,达米。
桥拱的形式为弧形,这在我国古代的联拱石桥中实属鲜有。
卢沟桥共有石栏杆279间。
石栏杆嵌有栏板279块,并有精细的图案雕刻,甚是美丽。
而且每间都立有
望柱,柱头刻有仰覆的莲座,柱顶雕有石狮高踞。
整座桥的座柱排列整齐、匀称,形态精巧、自如,肃穆中又充满活力,生动而有趣,实为我国桥雕艺术的杰作。
二、历史背景
北京市境内现有五大水系:
即永定河、湖白河、北运河、拒马河、泃错河。
其中又以永定河与北京城的关系最为密切,有“北京城的母亲河”之称。
永定河古称治水,也称桑干河。
由于水流混浊,水色黑黄,金时称其为卢沟。
卢沟桥因横跨卢沟而得名。
卢沟桥的建成对于12世纪统治北京的金王朝,特别是对于它的首都——金中都城,无论在军事、政治、经济,乃至在文化上,均起着殊为重要的作用,甚至在以后的元、明、清和民国,卢沟桥也仍然居于拱卫北京城,沟通南北西东的战略地位。
数百年来,卢沟桥上走过的车辙、足印,可谓无记其数。
它饱经风霜,备尝天灾人祸,同北京、同整个中华民族共患难、共命运。
而今金代的中都城早已荡然无存,唯独当年与中都城共存的卢沟桥还完整地屹立在永定河上,成为封建社会留给北京的最古老的文物建筑珍品。
尤其是卢沟桥还是20世纪30年代打响抗日战争第一枪的英雄桥——1937年“七七事变”,中国人民奋起抗日,并促进国共第二次合作和统一战线的发展,从而取得了八年抗战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卢沟桥,作为中华民族不屈的象征,也由此而赋于了新的更伟大的意义,它将与日月同辉,永远载入史册。
三、建筑特色2
姿态各异的卢沟桥狮子
卢沟桥上的石狮,雕刻得非常生动活泼,而且坐卧起伏,极富变化:
有的昂首挺胸,仰望云天;有的双目凝神,注视桥面;有的侧身转首,两两相对;有的高竖双耳,似在倾听桥下潺潺的流水„„特别是在栏干望柱上雕的狮子,往往在大狮身上又刻了许多小狮,大的10余厘米,小的仅有几厘米。
它们三三两两,有的趴在大狮身上,有的伏在大狮背上或头上,有的在大狮身上奔跑,有的则在大狮怀里嬉戏;有的只露了半个脑袋或一张嘴,有的却在那里戏弄大狮的绒头或铃铛„„真可谓神情活观,栩栩如生。
由于它们数目众多,在观赏计数时,稍不留神便会漏过去。
于是便有了“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的歇后语。
新中国建立之后,为了加强对这座历史文物的保护,北京市文物工作队,便对其进行了清点——将狮子编上号,统计结果共485个。
按其位置可分为4种:
在栏杆望柱上的大狮子共有281个。
望柱头上大狮子身上的小狮子共198个;桥东端顶着栏杆当抱鼓石用的大狮子共2个;桥两头华表顶上的狮子共4个。
像这种多姿态不同、神情各异的石狮子集中在一处古建筑物上,在全国是极为少见的。
石雕匠师们所达到的艺术水平更可珍贵。
这几百个石狮充分表现出了古代石雕匠师们丰富的想象力和独具的创造力,以及他们精湛的工艺技巧和独具匠心的表现力。
坚固锋利的“斩龙剑”
传说,当金朝皇帝决定修建卢沟桥之后,便号令天下,广招剑桥
匠师。
负责卢沟石桥的匠师们,都曾听说过“卢沟黑龙”的厉害:
它性格狂暴、喜怒无常,每每兴风作浪,贻害百姓。
后来,有一位技艺高超的匠师从“神剑劈斩孽龙”的故事中得到了启示,并炼就了10把锋利无比的“斩龙剑”,分别把它们安装在10个桥墩迎水面的分水尖上。
这条恶龙起初并不知此剑的厉害,它又掀波卷澜,企图把巨剑砸碎,不想刚要腾空跳起便碰上了剑身,疼得它几乎失去知觉。
几经较量,恶龙吃尽了苦头,最后终于被驯服。
此后,每当它游到卢沟桥下时,便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了。
其实,在这个“卢沟桥下斩龙剑”的传说中,却蕴藏着一个非常深刻的科学道理。
每当春暖花开,冰雪消融,卢沟河水也随着上涨,并且夹带着大量尚未融化的冰块顺流而下。
这就是“凌汛”。
当河水携带这冰凌冲过北京西山的官厅山峡直泄平原时,来势甚猛,湍急异常,横跨于卢沟之上的桥梁每每因之而毁于一旦。
为此,剑桥匠师们便在桥墩的设计上煞费苦心:
使桥墩的平面作船形状,迎水而砌作分水尖,尖端再安一根边长26厘米的三棱铁柱,以抗御冰凌的猛烈撞击;桥墩顺水一面,自出券洞之后,作流线型向内收进,形如船尾,使流水一出券洞之后即可分散,以减少券洞内水流的挤压力。
不仅如此,为了使突出的分水尖更为稳固,还在桥墩分水尖的凤凰台上加了6层压面石。
这6层压面石,对整个桥墩压力的平衡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卢沟桥下的“斩龙剑”实在是我们的祖先在充分认识了卢沟的“脾性”之后,建造石桥时的一种创造和智慧的结晶。
卢沟桥自建成至今,业已经历了800多个寒暑,仍然稳稳地横卧在永定河之上,正是由于“斩龙剑”护卫的结果。
四、美学价值——如诗似画的“卢沟晓月”3
“卢沟晓月”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
卢沟桥建成之后,这里逐渐发展成为京城西南的第一个歇息之所。
留宿的客人一觉醒来,竟已是鸡鸣三遍,遂忙着梳洗登程。
此时出得门来,首先感觉到的就是晓月当空,道路明亮好走。
当他们策马扬鞭,悠悠然走上卢沟桥头,马蹄的“得、得”声敲击着卢沟桥面石举头遥望,但见东方已是“鱼肚白”,天上残月倒挂,“卢沟桥上月如霜”;远处的西山,峰峦起伏,忽隐忽现,屡屡白云萦绕于山峦之腰,一轮残月闪躲在西山之间,月淡星稀;再看近处卢沟河水波光粼粼,弯弯曲曲迤逦而来,卢沟石桥像一道长虹横卧其上,玲珑剔透,煞是壮观„„真是好一幅“卢沟晓月”的妙境。
五、结束语
随着历史的推进,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工程技术水平日趋提高,建筑材料种类日益丰富,桥的较量、形式和材质随之变化,其含义也越来越广泛:
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