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117400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94 大小:8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教育心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教育心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教育心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教育心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docx

《教育心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docx(9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心理.docx

教育心理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0101.教育心理学:

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0102.教学内容:

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0103.教学媒体:

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0104.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教学环境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0105.学习过程:

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0106.教学过程:

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从中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0201.心理发展:

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0202.学习准备:

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0203.关键期:

这是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0204.守恒:

指儿童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

0205.最近发展区:

儿童的现有水平与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

0206.人格:

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0207.自我意识:

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0208.自我认识:

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

0209.认知过程:

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0210.认知方式:

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0211.性格:

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人格的核心。

0301.学习:

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0302.人的学习:

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0303.学生的学习:

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0304.意义学习:

奥苏伯尔认为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0305.先行组织者:

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0401.动机:

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0402.学习动机:

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0403.学习需要:

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0404.学习期待:

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

0405.学习目标:

是个体通过学习活动想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学习期待就是学习目标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

0406.成就动机:

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0407.自我效能感:

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0408.问题情境:

指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

0501.学习迁移:

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0502.正迁移:

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0503.负迁移:

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0504.水平迁移:

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0505.垂直迁移:

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0506.一般迁移:

也称普遍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0507.具体迁移:

也称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或经过某种要素的重新组合,以迁移到新情境中去。

0508.同化性迁移:

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

0509.顺应性迁移:

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0510.重组性迁移:

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

在重组过程中,基本经验成分不变,但各成分间的结合关系发生了变化,即进行了调整或重新组合。

0511.心向与定势:

常指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0601.知识:

就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0602.感性知识:

是对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可分为感知和表象两种水平。

0603.感知:

是人脑对当前所从事的活动的对象的反映。

0604.表象:

是人脑对从前感知过但当时不在眼前的活动的反映。

0605.理性知识:

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

0606.概念:

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属性及其各属性之间的本质联系。

0607.命题:

即通常所说的规则、原理、原则,它表示的是概念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是不同对象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

0608.陈述性知识:

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

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0609.程序性知识:

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除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它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0610.符号学习:

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

0611.概念学习:

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

0612.命题学习:

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符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0613.下位学习:

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0614.派生类属学习:

指新观念是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特例或例证,新知识只是旧知识的派生物。

0615.相关类属学习:

当新学习的知识从属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一观念,但并非完全包含于原有观念之中,并且也不能完全由原有观念所代表,二者仅是一种相互关联的从属关系时,便产生相关类属学习。

0616.上位学习:

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0617.并列结合学习:

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

0618.直观:

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

0619.实物直观:

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0620.模象:

即事物的模拟性形象。

0621.模象直观:

即通过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

0622.言语直观:

是在形象化的言语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言语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

0623.概括:

指主体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深度加工改造,从而获得对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性的认识的活动过程。

0624.感性概括:

即直觉概括,它是在直观的基础上自发进行的一种低级的概括形式。

0625.理性概括:

是在前人认识的指导下,通过对感性知识经验进行自觉的加工改造,来揭示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与联系的过程。

0626.正例:

又称肯定例证,指包含着概念或规则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例证。

0627.反例:

又称否定例证,指不包含或只包含了一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主要属性和关键特征的例证。

0628.变式:

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0629.前摄抑制:

指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

0630.倒摄抑制:

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

0631.深度加工:

指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的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

0632.记忆术:

是运用联想的方法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某些人为意义,以促进知识保持的策略。

0633.组块:

指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利用贮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知识经验对进入到短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成为人所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过程。

0634.过度学习:

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

0701.技能:

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0702.操作技能:

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0703.心智技能:

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0704.操作定向:

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的过程。

0705.操作模仿:

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

0706.操作整合:

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0707.操作熟练:

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0708.“物质化”过程:

创拟确立模型的过程实际上是把专家头脑中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经验“外化”为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心理模型”的过程。

0709.原型定向:

即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从而使主体知道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

0710.原型操作:

即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

0711.原型内化:

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

0801.学习策略:

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0802.复述策略:

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0803.随意识记:

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经过努力的识记。

0804.有意识记:

指有目的、有意识的识记。

0805.精细加工策略:

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0806.谐音联想法:

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亦很有帮助,这种方法称为谐音联想法。

0807.关键词法:

就是将新词或概念与相似的声音线索词,通过视觉表象联系起来。

0808.生成性学习:

就是要训练学生对他们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如图形、图像、表格和图解等,以加强其深层理解。

0809.组织策略:

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0810.模式图:

就是利用图解的方式来说明在某个过程中各要素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的。

0811.模型示意图:

是用简图表示事物的位置(静态关系),以及各部分的操作过程(动态关系)。

0812.网络关系图:

又称概念图,利用关系图可以图解各种观点是如何相互联系的。

0813.双向图:

是从纵横两个维度罗列材料中的主要信息。

层次结构图和流程图都能衍变成双向表。

0814.元认知策略:

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

0815.元认知:

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它具有两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成分:

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0816.元认知知识:

是对有效完成任务前的一种认识。

0817.元认知控制:

是运用自我监视机制确保任务能成功地完成——知道何时、如何做什么,是对认知行为的管理和控制,是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监督、控制和调节,因此,元认知控制过程包括制定认知计划、监视计划的执行以及对认知过程的调整和修改。

0818.元认知监视:

是在认知活动进行的实际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评价、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水平;并且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认知行动、策略的效果。

0819.元认知调节:

是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则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根据对认知策略的效果的检查,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0820.程序化训练:

就是将活动的基本技能,分解成若干个有条理的小步骤,在其适宜的范围内,作为固定程序,要求活动主体按此进行活动,并经过反复练习使之达到自动化程度。

0821.完形训练:

就是在直接讲解策略之后,提供不同程度的完整性材料促使学生练习策略的某一个成分或步骤,然后,逐步降低完整性程度,直至完全由学生自己完成所有成分或步骤。

0901.问题:

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0902.问题解决:

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0903.理解问题:

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摈弃无关信息,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

0904.问题空间:

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0905.提出假设:

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与方案,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

0906.检验假设:

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

0907.功能因素:

当一个人熟悉了某种物体的常用或典型功能时,就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的功能。

而且最初看到的功能越重要,就越难看出其他的功能。

0908.创造性:

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0909.发散思维:

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与发散思维相对,聚合思维是将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

0910.头脑风暴训练:

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

1001.态度:

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1002.态度的认知成分:

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1003.态度的情感成分:

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1004.态度的行为成分:

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

1005.品德:

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1006.道德认识:

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1007.道德情感:

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1008.道德行为:

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

1009.伦理:

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是道德关系的概括。

伦理道德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

1010.从众:

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

1011.服从:

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1012.认同:

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

1013.内化:

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1014.社会学习:

主要指人如何在社会环境中进行学习。

1015.观察学习:

是社会学习的一种最重要的形式,它是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发生的替代性学习,以进行各种形式的强化等过程来实现。

1016.替代强化:

即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力量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是一种间接的强化方式。

1101.健康:

指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格健壮、精力充沛并具备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

健康归结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的内容。

1102.心理健康:

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

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1103.焦虑症:

是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应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质,

1104.焦虑:

是由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恐惧交织而成的一种情绪状态。

1105.抑郁症:

是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质。

1106.强迫症:

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

1107.恐怖症:

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惧怕,可分为单纯恐怖症、广场恐惧症和社交恐怖症。

1108.人格障碍:

是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的不适当的压力应对或问题解决方式所构成。

1109.性偏差:

指少年性发育过程中不良适应,如过度手淫、迷恋黄色书刊、早恋、不当性游戏、轻度性别认同困难等,一般不属性心理障碍。

1110.进食障碍:

包括神经性厌食、贪食和异食癖等,其中神经性厌食是一种由于节食不当而引起的严重体重失常。

1111.睡眠障碍:

包括失眠、过度思睡、睡行症、夜惊、梦魇等。

1112.心理评估:

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1113.心理测验:

是为心理评估搜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

心理测验是一种特殊的测量,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的程序。

测验通过测量人的行为,去推测受测者个体的智力、人格、态度等方面的特征与水平。

1114.观察法:

是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直接观察学生个体的行为表现,对所观察的事实加以记录和客观的解释,以了解学生心理和行为特征的一种方法。

1115.自述法:

是通过学生书面形式的自我描述来了解学生生活经历及内心世界的一种方法。

1116.心理辅导:

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依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

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与维持学生心理健康,使其在学习、工作与人际关系各个方面做出良好适应。

1117.行为塑造法:

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

1118.示范法:

观察、模仿教师呈示的范例(榜样),是学生社会行为学习的重要方式。

1119.全身松弛法:

或称松弛训练,是通过改变肌肉紧张,减轻肌肉紧张引起的酸痛,以应对情绪上的紧张、不安、焦虑和气愤。

1120.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的含义是,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

1121.肯定性训练:

也叫自信训练、果敢训练,其目的是促进个人在人际关系中公开表达自己真实情感和观点,维护自己权益也尊重别人权益,发展人的自我肯定行为。

1201.教学目标:

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

在教学中,教学目标有助于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测量和评价、选择和使用教学策略、指引学生学习等功能。

1202.动作技能教学目标:

指预期教学后在学生动作技能方面所应达到的目标。

1203.行为目标:

指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陈述的教学目标。

1204.任务分析:

指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各种子目标的过程。

通过任务分析,教师能够确定出学生的起始状态;能够分析出从起始状态到最终目标之间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或行为倾向;能够确定出为实现最终目标而逐级实现各种子目标的逻辑顺序。

1205.教学方法:

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它是整个教学过程整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

1206.教学策略:

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设计等。

1207.指导教学:

以学习成绩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

1208.发现教学:

又称启发式教学,指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

1209.情境教学:

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1210.合作学习:

指学生们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1211.个别化教学:

指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

1212.程序教学:

指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

1301.课堂管理:

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1302.群体:

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

1303.正式群体:

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的群体,其成员有固定的编制,职责权利明确,组织地位确定。

班级、小组、少先队员都属于正式群体。

1304.非正式群体:

在正式群体内部,学生们会在相互交往的基础上,形成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非正式群体。

1305.群体动力:

不管是正式群体还是非正式群体,都有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群体气氛以及群体成员的人际关系。

所有这些影响着群体与成员个人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就是群体动力。

1306.群体凝聚力:

指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

1307.群体规范:

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

1308.课堂气氛:

作为教学过程中的软情境,通常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

1309.人际关系:

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

1310.人际吸引:

指交往双方出现相互亲近的现象,它以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及行动一致为特征。

1311.人际排斥:

指交往双方出现关系极不融洽、相互疏远的现象,以认知失调、情感冲突和行动对抗为特征。

1312.合作:

指学生们为了共同目的在一起学习和工作或者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

1313.竞争:

指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的适量和适度的竞争。

1314.课堂纪律:

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协调学生的行为,以求课堂目标的最终实现,必然要求学生共同遵守课堂行为规范,从而形成课堂纪律。

课堂纪律是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

1315.课堂结构:

指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包括课堂情境结构与课堂教学结构。

1316.课堂常规:

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课堂行为准则。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