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地图与地球运动专题.docx
《地球地图与地球运动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地图与地球运动专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球地图与地球运动专题
第33期第2版经验讲坛
专题一地球、地图与地球运动
山东 刘海荣 广东省揭阳市雷延金
一、地球、经纬网与区域定位
【例1】(2015•新课标II卷)1996年我国与M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至2010年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下图示意M国的位置。
据此完成1~3题。
1.中资企业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的主要目的是
A.满足我国需求 B.拓展国际市场
C.提高技术水平 D.增加当地就业
2.如考虑运输成本,在下列国家中,M国中资企业的产品首先应销往:
A. 美国 B.日本 C.澳大利亚 D.法国
3.如果都以当地时间8:
00-12:
00和14:
00-18:
00作为工作时间,在M国的中资企业若在双方工作时间内向其总部汇报业务,应选在当时时间的
A.8:
00—9:
00 B.11:
00—12:
00
C.14:
00—15:
00 D.17:
00—18:
00
【答案】1.B2.D3.A
【解析】第1题,由文字材料“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价格,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可以看出,中资企业在M国(葡萄牙)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的主要目的是拓展国际市场、增加收入,故答案选B。
第2题,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法国四国距离M国(葡萄牙)最近的是法国,如考虑运输成本,在以上四个国家中,M国中资企业的产品首先应销往法国,故答案选D。
第3题,读图可以看出,M国(葡萄牙)大部分国土在东一区,应该是采用东一区时间,总部在中国,采用东八区时间,葡萄牙比北京时间晚8个小时,四个时段加8小时换算为北京时间,仍在工作时段的是8:
00——9:
00,故答案选A。
答题示例归纳:
近五年广东省高考中,本考点每年都或显性或隐性的出现,有选择题也有填空题。
填空题主要考查过半球位置、大洲大洋等,选择题主要是根据所给统计图或示意图确定是哪个区域。
所给的资料有自然的(如水资源、耕地、植被)也有人文的(如人口、经济、聚落)。
因此,我们在解答此类试题的时候,一方面要对地球经纬网、大洲大洋分布等基础知识准确定位。
另一方面也要擅于从题目所给的材料中抓住其主要特征,对比区域间的主要差异,要从区域的自然环境去分析、理解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区域定位三方法
1.经纬网定位
利用主要经纬线(0°、30°E、60°E、90°E、120°E、150°E、180°、30°W、60°W、90°W、120°W、150°W等12条经线,赤道、23°26′N、66°34′N、23°26′S、66°34′S等5条纬线)所经重要地理事物定位。
2.海陆位置定位
地球上每个区域的海陆位置是固定的,地形区、城市、河流等的位置是固定的,利用这种海陆位置、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进行定位,是区域的重要定位方法。
如西印度群岛:
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古巴岛;中南半岛,印度、德干高原、斯里兰卡。
3.地理特征定位
(1)轮廓形状定位。
抓住大洲、国家等区域的突出形状,模拟成熟悉事物的形象或几何图形帮助辨识。
(2)地形特征或剖面图。
(3)水系形状。
(4)典型人文地理特征。
2、等值线
【例2】
(2015•上海卷)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地貌特征,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
m)图。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两条400米等高线之间部分表示的地形单元是
A.山脊 B.陡崖 C.断块山脉 D.峡谷
2.图中310米等高线相邻的灰色部分最可能是
①崩塌堆积物 ②突出小基岩
③河中的沙洲 ④低矮的山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D 2.A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掌握等高线图的基本规律。
同一条等压线上各点海拔相同;一般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相邻的两条等高线相对高度是一个定值(等高距);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只是有的不能再一幅图上完全呈现出来;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但在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的陡缓,两条等高线之间间距愈大,等高线愈稀疏,表示坡度缓;反之坡度愈陡。
第1题,图中两条400米等高线处以陡崖的图例进行标注,则两条等高线之间为两侧坡度陡峻的峡谷。
D正确。
第2题,310米等高线位于图中陡崖下方,部分与图中代表陡崖的图例重合。
图中灰色部分是导致310米等高线与陡崖图例断断续续分开的原因。
此灰色部分应是陡崖崩塌后的堆积物或突出的基岩形成。
A正确。
考点: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答题示例归纳:
近五年广东省高考中,等值线出现的频率比较少,考查也很基础。
如2012年等深线的判读。
因此复习等值线掌握好等值线的基础知识即可。
等值线的判读思路:
(1)读出或判断出等值线的名称或含义,明白是什么类型的等值线。
(2)读出等值线的延伸方向并分析原因。
如等高线延伸方向反映的地形走向;等温线延伸方向反映当地气温分布的成因,如与纬线、海岸线、等高线平行的等温线表示影响该地气温的主要因素分别是太阳辐射、海陆位置和地形;局部地区等降水量线的走向可以反映海岸线或地形的走向等。
(3)找出等值线的极值,明确等值线数值的变化范围。
(4)判断等值线的疏密,根据其疏密程度分析其变化规律,在不同类型的等值线图中,等值线的疏密程度反映的地理意义不同。
等值线类型
等值线稠密
等值线稀疏
等高线
坡度陡、河流流速快
坡度缓、河流流速慢
等压线
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快
气压梯度力小、风速慢
等温线
温差大
温差小
等降水量线
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大
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小
(5)找出图中的等值线比较特殊的地方,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如等高线图中可能会出现几条交汇的地方,这表示陡崖;等压线非常稠密且中心气压较低的环形区域,可能存在着台风。
(6)等值线弯曲部分的判读方法
确定等值线中弯曲部分为高值区还是低值区一般采用垂线法和切线法:
①垂线法:
在等值线图上弯曲最大处的两侧作各等值线的垂线,方向从高值指向低值。
若箭头向中心辐合,则等值线弯曲处与两侧相比为低值区;若箭头向外围辐散,则等值线弯曲处与两侧相比为高值区。
②切线法:
在等值线弯曲最大处作某条等值线的切线,比较切点与切线上其他点的数值大小。
若切点数值小于其他点的数值,则该处为低值区;若切点数值大于其他点的数值,则该处为高值区。
(7)读局部小范围闭合等值线。
按照“小于小的,大于大的”判读方法
三、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例3】(2015•福建卷)图6为某摄影爱好者在图5中广袤草原上拍摄的“日出”美景。
读图完成1~2题。
1.摄影爱好者拍摄“日出”美景的方向和北京时间分别是()
A.东南7月1日06时B.东北7月1日06时
C.东北1月1日12时D.东南1月1日12时
2.拍摄“日出”美景的地点是图5中的()
A.甲B.乙C.丙D.丁
【答案】1.D2.C
【解析】第1题,日出方位判断:
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东北方向日出;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东南方向日出;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正东方向日出。
图示广袤草原应位于等高线稀疏区域,接近赤道附近,当地日出时间应为6时,该区域位于东二区,与北京时间相差6小时,所以日出时,北京时间为12时;又因7月,日出东北,1月日出东南方。
故选D。
第2题,从等高线分析,图中甲、丁两地东侧地势较高,不能看见日出景观;乙地恼近湖泊,不属于广裹草原;而丙地等高线稀疏,属于广裹草原,且东南侧视野广阔,是拍摄日出的最佳地点。
故选C。
答题示例归纳:
近五年广东省高考中,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考查较多,主要考查时间计算。
属于重点备考内容。
主要考查形式是填空题或选择题。
在做此类问题时要明确知道地方时、区时的算法和日界线的问题。
1.地方时的计算方法
(1)计算依据:
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东加西减。
(2)计算步骤:
一定时,二定向,三定差,四定值。
①一定时:
即确定计算时可作为条件用的已知地方时。
光照图中,特殊经线的地方时的确定,以右图为例:
a.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如ND。
b.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零时,如NB。
c.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如NC。
d.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如NA。
②二定向:
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如图中求E点的地方时,以D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E点位于D点以东,应“东加”;若求F点地方时,以B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F点位于B点以西,应“西减”。
③三定差:
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经度差,以确定时差,如E点所在经线与ND经度相差45°,时差为3小时。
④四定值:
即根据前面所确定的条件计算出所求时间,如E点地方时为12:
00+
=15:
00,F点地方时为24:
00-
=21:
00。
2.区时的计算方法
计算时可分以下几个步骤:
①定时区、②定区时、③定向、④定差、⑤定值。
①定时区:
若题中只有经度,可根据经度确定出所在的时区,方法为:
该地的经度数÷15°,所得商“四舍五入”保留的整数位即为该地所在时区数,东西时区根据东西经确定。
②定区时、③定向、④定差、⑤定值的方法同地方时的计算。
特别提示
(1)地方时(或区时)计算尺
利用技巧:
先确定东西经度和要判读的两点A和B,然后按照东加西减的方法计算。
口诀为:
时间计算很简单,东加西减不绕弯;向东越过180°,减去一天日期变。
(2)求差的技巧——“同减异加”
①经度差:
两地同在东(西)经度,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经度,另一地在西经度,取两数之和。
②时区差:
两地同在东(西)时区,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时区,另一地在西时区,取两数之和。
【例4】(2015•江苏卷)北京时间2015年2月19日零点钟声敲响时,某工程师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微信抢红包活动。
下图为长城站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工程师微信抢红包的当地时间是()
A.2月18日12时B.2月18日20时
C.2月19日4时D.2月19日12时
2.春节假期期间()
A.南京太阳从东北方升起B.南京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增大
C.长城站日落时间推迟D.长城站正午太阳高度角减小
【答案】1.A2.D
【解析】本题组结合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南极科考”和“春节微信抢红包”设置背景条件,分析因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
第一小题主要考查区时计算,易错点是长城站的时区判断不准确;第二小题涉及现象较多,学生在分析时应该静心逐项判断,此时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以此确定日出方位,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第1题,长城站位于60°W附近,属于西四区,比北京时间(东八区)2015年2月19日零点晚12个小时,因而该程师傅微信抢红包的当地时间是2月18日12时,故答案选A。
第2题,春季期间属于2月份太阳直射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看日出南京太阳从东南升起,答案A错误;南京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减小,答案B错误;长城站南半球白昼变短,日落时间提前,答案C错误;长城站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减小(太阳直射点向北、远离南极),故答案选D。
答题示例归纳:
日界线通常为两条:
一条是自然界线,即地方时刻为0时(或24时)的经线(图中OA)。
该经线随时间流逝而变化,按时间推算日期的自然变化。
另一条是人为界线(即180°附近,图中OB),该线是固定不变的,不管经过计算这里时刻为多少,在这一界线两侧日期均不相同。
一般来说,日界线以西比日界线以东早一天。
1.如何区分自然日界线和人为日界线
(1)自转法:
自西向东或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日期减去一天的为人为日界线(如下图中OB),加上一天的为自然日界线(如下图中的OA)。
(2)时间法:
根据时间计算结果为0时的经线为自然日界线。
(3)光照图法:
在光照图上,地方时为0时,或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即为自然日界线(如下图中的NE)。
2.如何确定地球上不同日期范围
方法一 180°经线的地方时是几时,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就是几小时;反过来,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是几小时,180°经线的地方时就是几时。
方法二 根据试题提供的时间信息,先求出0点所在经线,然后求出新的一天(从0点所在经线向东到180°)的经度数,旧的一天(从0点所在经线向西到180°)的经度数。
例如:
若北京时间为7月9日12时,求与北京属于同一日期的范围。
方法一 由题意可知东八区为12时,则180°经线地方时16时,则新的一天跨16个小时,即跨240°,占全球的2/3(旧的一天跨8个小时即跨120°,占全球的1/3)。
方法二 由东八区区时为12时,可求0点所在经线为60°W,可绘图求解如下
由上图知,与北京属于同一日期的范围为60°W向东至180°,跨240个经度,占全球的
。
五、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例5】(2015•天津卷)2015年某日出现了日食现象。
在四幅日照图中,深色阴影为夜半球,浅色阴影为当时可观测到日食的地区范围。
读图6,回答1~2题。
1.发生日食的这天,在图6所示四地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在图6所示四地中,观测者正朝西南方向观测日食的是()
A.甲B.乙C.丙D.丁
【答案】1.A2.D
【解析】依据光照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纬度:
太阳光线垂直于晨昏线所在平面,当北半球昼长夜短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当北半球昼短夜长时,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太阳直射点纬度和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点的纬度互余;当全球昼夜平分时,太阳直射赤道。
正午太阳高度空间分布规律;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北南两侧递减。
第1题,从昼夜半球分析,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赤道,而甲地距赤道的纬度差最小,所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故选A。
第2题,图中甲、乙两地属于上午时间,太阳位于其东南方;丙地接近中午12时,太阳位于正南方;而丁地属于下午时间,太阳位于西南方。
故选D。
【例6】(2015•上海卷)下图为甲、乙两地某日从日出到日落太阳高度角日变化示意图,其中甲地位于北半球。
读图回答1~3题。
1.据图推测,乙地位于()
A.东半球赤道上B.东半球北回归线上
C.西半球赤道上D.西半球北回归线上
2.据图推测,该日应该是北半球的()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3.甲、乙两地实际距离大约是()
A.1万千米B.2万千米C.3万千米D.4万千米
【答案】1.C2.B3.B
【解析】第1题,甲地位于北半球,此日甲地昼长为12小时16分,北半球处于夏半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乙地昼长恰好为12小时,乙地只能位于赤道上。
乙地正午太阳高度出现在北京时间24点,可计算出乙地经度为60°W,乙地位于西半球。
C正确。
第2题,此日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且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可计算出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
正午太阳高度H=90°-当地与直射点的纬度差=90°-(0°+X°),即X=23°26′,故B正确。
第3题,夏至日时甲地昼长接近12小时,故甲地接近赤道,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出现在北京时间12点,故甲地位于120°E上,与乙地位于同一经线圈,两者的距离约为赤道长度(4万千米)的一半。
故B正确。
答题示例归纳:
对本考点考纲要求:
解释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昼夜长短变化,以及季节的变化和四季划分。
我们在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做题的时候细心就好了,题目中的限定词语一定要把握准如题目中的太阳高度角较大的国家的“首都”,“东半球白昼长”等。
昼夜长短的变化与日出、日落时刻计算
(1)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长短相同;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方,昼夜状况相反,时间长短相反。
(2)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所以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变化幅度为0;而极地地区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变化幅度为24小时;故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随纬度的增高而逐步变大。
(3)一个地区一天的日出和日落时间反映了该地的昼夜长短状况,一天中上午和下午的时间是等长的,因此已知某地白天的昼长,可求出该日的日出、日落时间(地方时),其方法为:
日出时间=12一昼长/2,日落时间=12+昼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