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下.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108728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史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古代史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古代史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国古代史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国古代史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史下.docx

《中国古代史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史下.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古代史下.docx

中国古代史下

隋唐

1.大索貌阅:

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盛行,他们享有不纳税的特权,所以手下隐匿了许多百姓,对国家财政造成极大影响。

隋文帝即位后,为改变这种状况,就在开皇五年(公元585年),下令清查户口,依户籍薄上登记的年龄体貌进行核对,此为“大索貌阅”。

如果发现隐瞒不实者,基层官员要被发配远方,同时鼓励百姓互相检举,由于中央政府决心很大,执行严格,所以取得的实效很大,龙动力增多,赋税增加,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2.输籍定样:

隋文帝在检查户籍的同时,根据宰相的建议,颁布了输籍之法,即:

国家按民众财产的多少划分户等,按户等规定赋税税额,并作为定样,颁布全国。

此为“输籍定样”。

此措施的推行使政府所辖的户口和财政收入增加,扩大了兵源、财源,打击了豪强地主的势力,巩固了隋朝的统治。

3.玄武门之变:

唐高祖二子李世民为唐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因为不是长子,却无法登上皇位,为此与身为皇太子的李建成矛盾很深,双方明争暗斗,权利争夺不息。

高祖武德九年(626年),身为秦王的李世民先发制人,在长安宫城北门玄武门发动事变,杀死建成、元吉,并消灭他们的势力,史称“玄武门之变”。

事变之后,高祖封秦王李世民为皇太子,军国大事都听李世民处置,不久,高祖退位,李世民登基,年号贞观,李世民即为唐太宗。

4.《唐律疏议》:

唐律是以隋《开皇律》直接发展起来的。

在高祖时开始制定,至唐太宗时修订完成。

唐高宗永徽年间,又对律文加以解释,由长孙无忌写成译文,称为“疏”,具有和“律”同等的效力。

二者合编,称为《永徽疏律》,后世称之为《唐律疏议》。

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封建法典。

《唐律疏议》分为十二篇,共五百零二条刑名有笞、杖、徙、流、死等五种,在量刑定罪上,唐律比隋律又有所减轻,唐律的本质还是维护封建统治的,对“十恶”之罪惩治严重,同时规定了各阶层在法律上的不平等,虽然主要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但对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生产发展也有积极的一面。

5.贞观之治: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即位为太宗,改元贞观,在他的统治下,唐朝实现了政治上的清明、社会上的稳定,神会经济不断发展,百姓生活也得到改善,国力强盛、边境安定,史称“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少有的盛世。

6.唐代的府兵制和募兵制:

唐沿袭西魏北周时期形成的府兵制,并对府兵制做了多次改革,所以唐代的府兵组织比以前更加严密,唐在中央设十二卫,是府兵的领导机构,一小部分归东宫六率统领,在地方设折冲府管辖,军府下设十二卫将军,均听命于皇帝,唐初军府大多集中在京城,关中地区,以便控制地方,形成内重外轻的格局,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唐府兵制是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是兵农合一的制度,其选拔标准是财均者取强,力均者取富,财力又均,先取多丁,其使用标准是战时命将战后散兵,将领归朝,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克服割据局面的出现。

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府兵制也受到破坏,在玄宗时被募兵制所取代。

7.三省六部制:

是唐朝中央政府的主要组成体制,中央政府的主要组成机构是三省六部,三省为“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不适宜的可以驳回。

尚书省负责执行皇帝的诏令,是最高执行机构,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负责各项政令和诏敕的落实,职权与隋朝相同。

三省长官均为宰相。

三声六部制的实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同时各部既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极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因而在封建社会长期存在。

8.租庸调制:

是唐朝前期的主要赋役制度,是在均田制的基础上实行的,租庸调按丁征收,每丁每年征收粟二石,称为租,每年交绢两丈,绵三两,种麻区纳布两丈五尺,麻三斤,称为调。

每丁每年服役二十天,闰月加两天。

如果不服役,交纳一定量的绢或布,称为庸,或叫输庸代役。

如果政府额外加役,百姓十五天免调,三十天租调全免,同时额外加役不能超过三十天。

唐把输庸代役制度化,规定了役期的最高数,使得农民有较多时间从事农业生产,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9.科举制:

科举制始于隋朝,至唐朝进一步发展完善,进而成为选拔官吏的主要方式,改革了以往的选官方式,对后世影响深远。

唐代科举制分为常举和制举:

常举每年举行考试,科目主要是进士、明经、明法、明书、明算等;常举的应考者有两个来源:

一为生徒,二为乡贡。

应考者主要集中在明经和进士两科,明经主要考对儒家经典的记忆,较易;进士科考诗赋和政论,难度较大。

但是做高官的主要途径,因而受到重视,常举初期由吏部主持,后改为由礼部主持。

制举是为了搜罗非常人才而临时设置的考试,不常举行,所设科目有贤良方正直言极谏,才识兼备等,一般士人和官吏都可以考,录取者优先获官职或提升,科举制有利于庶族地主参政,扩大政治基础。

10.均田制:

唐继承和发展了隋朝的均田制,并在此基础上又有所创新。

唐代均田制的内容:

1)对百姓授田的规定。

庶民依据户籍授田,18岁以上的中男和丁男,每人授口分田80亩,永兴田20亩,数额与隋代相同;永业田可传子孙,口分田死后归官;老男残疾重病者授口分田40亩,寡妻妾分田30亩,如为户主加授永业田20亩,工商业者的永业田口分田减半授给,若在狭乡则不授,狭乡百姓也减半授田。

2)对贵族和官员的规定。

依据不同的等级享受不同的永业田;此外各级官员也有数量不等的职分田,作为俸禄的一部分,各级官府还有数量不等的公廨田,以其收入作为办公费用;职分田和公廨田在原任离职前则由继任官掌管,不得买卖。

3)土地买卖的规定。

成为唐朝均田制最突出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土地买卖限制的进一步放松,官僚贵族的永业田和赐田可以买卖,百姓永业田在人死家贫无力埋葬时也可以买卖。

百姓的口分田在由狭乡迁往宽乡,或者买充住宅、邸店等时,可以出卖。

但卖地者不准超过本人应占田限额。

均田制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维护了小农经济,对唐初农业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11.安史之乱:

发生在唐玄宗天宝年间的一场长达8年的叛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原因:

1)由于玄宗后期,玄宗耽于享乐重用奸臣李林甫、杨国忠而导致朝政日益腐败2)唐为加强对边防的镇守,在边境设置重兵,设节度使统领,掌财政、军事决策大权从而形成外重内轻局面。

在这样的情况下,755年,身兼河东、范阳、平卢三道节度使的安禄山起兵叛乱,叛军很快占领长安洛阳,建立大燕国,玄宗入蜀,太子即位是为肃宗,他人用郭子仪、李光弼平叛收复河北一带。

757年,安禄山被其子杀死,史思明投降;但758年,史思明复叛,唐朝继续对其用兵,史思明也被其子所杀,其子随后自杀,历时7年多的叛乱结束,但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12.四镇之乱:

发生于德宗时期,安史之乱后,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德宗试图改变这种情形,建中二年(781),武德节度使李宝成死,其子上书朝廷要求继承节度使位,德宗不许,为了维护藩镇世袭特权,魏博镇田悦、缁青镇李纳、山东道节度使李崇义和李惟岳联合起兵叛唐,唐政府派兵镇压,但镇压军队路过长安是发生哗变,德宗出逃,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奉旨救驾却与德宗发生矛盾,德宗又逃至梁州,在李晟军的维护下,收复长安,并同叛乱的节度使妥协,才勉强平息叛乱,从此德宗再也没有改变藩镇局面的措施和决心。

13.淮西平叛:

唐后期长期困于藩镇割据,皇帝几次试图削藩均未成功,宪宗即位后,由于两税法和淮江财阀的转运,中央政府的财力由此大增,宪宗因此想乘机裁撤藩镇,于是先后平息了几次小藩镇的叛乱,提高了中央政府的地位。

元和九年(814)淮西节度使死,其子吴元济自领军务后,四处攻略。

宪宗下令讨伐吴元济,但因所用非人三年征伐无结果,于是任命宰相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统帅全军并取消宦官监军,战局由此逆转。

唐将李愬在一个大风雪的夜晚,突袭徐州,活捉了吴元济,平定淮西,史称“淮西平叛”。

此役后,河东诸镇也归附,唐实现了表面上的再次统一。

14.防秋体制:

安史之乱时,边兵大量囚调,吐蕃乘机侵犯,占领了许多地方,唐为防吐蕃进攻就在与吐蕃的前线布防了许多军队,设置了许多节度使,形成藩镇局面,同时朝廷又害怕藩镇作乱,布置了一批军队,从而形成内外交织的局面,因为吐蕃经常在秋季进攻唐朝,故称“防秋体制”

15.南衙北司之争:

唐朝后期,宦官逐渐掌握了军政大权,日益骄横不法,宦官的专权引起皇帝和一些朝官们的强烈不满,朝官、宦官之间不断发生斗争,当时宰相官署在宫廷以南,称为“南衙”,宦官所在的内侍省在宫廷北部,称为“北司”,引起了“南衙北司之争”。

在双方斗争中,由于宦官身份特殊,往往处于上风。

16.两税法背景:

安史之乱后,唐初推行的均田制、租庸调法随着时间的退役,弊病日显,逐渐遭到破坏,在这种情况下不改变旧的赋役征收原则,反靠加重对现在课丁的压榨来维持财政收入的办法以走上了绝路。

定义:

德宗建中元年(780)在宰相杨炎的建议和主持下,新的赋役制度出台,即“两税法”。

两税法把赋役征收的对象由人丁改为以土地为主的资产。

内容:

1)统一税目,以户税、地税为核心,将租庸调、杂役以及其他一切赋敛都纳入两税。

2)依财产和土地占有状况划分户等,按户等高下征税,不定居而行商者由缩在地征税三十分之一,后改为十分之一3)两税法分为夏秋两季征收,夏税征钱或折纳绢帛,限六月纳完;秋税则征收什物,限十一月纳完。

4)量出以制入,以大历十四年(779)的全国垦田数及收入钱谷数作为两税法征收的基准分推与各州,各州以大历中收入钱谷最多的一年确定两税的总额分摊于各地。

意义:

两税法是中古古代有重要意义的赋役制度改革,反应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基本发展趋势,对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影响深远。

17.元和中兴:

宪宗李纯即位后,改元元和,他当政后进一步调整赋税,杜绝进奉,裁汰官员,出宫人,禁南方略卖奴婢,重用力主裁抑藩镇的大臣,对藩镇的态度由姑息转为讨伐。

并取得一系列胜利。

藩镇臣服。

因为年号为元和,故称“元和中兴”。

18.永贞革新:

也称“二王八司马事件”,唐中后期,宦官掌握了朝廷中的军政大权,从而引起了皇帝和朝臣的不满。

永贞元年(805)顺宗即位,他重用王叔文、王伾、柳宗元、刘禹锡等十人进行改革,以图打击宦官势力,他们首先改革弊政,罢宫市和五坊小使,同时打击贪官污吏,并逐步削弱宦官所掌兵权。

这些改革引起了宦官的惊恐,他们在俱文珍的带领下先发制人,发动政变,幽禁顺宗,并逼顺宗传位于太子李纯,王叔文在被贬后赐死,王伾在被贬后病死,刘禹锡、柳宗元等人被贬为外州司马,永贞革新失败,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

19.甘露事变:

唐文宗对宦官之害尤为痛恨,为了铲除宦官之害,便与宰相李训、凤翔节度使郑注合谋铲除宦官,利用金吾左杖院内石榴树上夜降甘露之事,准备埋伏重兵围杀宦官头目仇士良等。

但被仇士良发现伏兵,劫持文宗,事变失败。

李训被杀,郑注被监军宦官所杀,文宗也受羞含恨而死,此为“甘露之变”。

甘露事变后宦官势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20.牛李党争:

牛李党争是唐朝朋党之争的表现,死唐末高官争权的现象。

牛党是以牛僧儒为首的政治集团,李党是以李德裕为首的政治集团,牛党主要是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官僚集团,李党主要是通过门荫进入仕途的官僚集团,两党互相轻视,相互倾扎,进行着激烈的权力之争。

其中争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选拔人才,二是如何对待藩镇割据问题。

两党势同水火,不断攻击,最后以李德裕被贬而死,结束了这场党争。

但此时,唐也到了灭亡的边缘。

朋党之争严重损害了唐朝的统治,加速了唐朝的灭亡过程。

21.会昌灭佛:

唐时,佛教兴盛,寺院遍布全国,僧尼奢侈无度,寺院占有大量土地,并不向国家纳税,寺院势力膨胀起来,僧尼不法行为增多,影响了唐朝的财政收入和政治统治,于是唐武宗采取了一系列的“灭佛”改革。

会昌二年,令天下僧尼犯罪者还俗,私人财户全部冲入两税。

会昌四年,下令把房屋不满百间,没有赐赠匾额的寺院、佛堂等全拆,僧尼全部还俗。

五年三月,下令不许天下寺院建立庄园,又令检查寺院所属土地、奴婢数;四月,下诏灭佛,规定长安只留寺庙4座,每寺留僧十人,东都洛阳留寺2座,起于节度使三十四州只留一寺,其他寺庙全部摧毁,僧尼全部还俗,佛像消熔铸钱。

“会昌灭佛”增加了财政收入,打击了藩镇割据,增加了劳动人口,对唐朝影响深远,但许多的佛教典籍和佛教文化遭受损失。

22.隋代《开皇律》:

北周时期,法律时宽时严,用法不一,刑罚极为混乱,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隋文帝即位后,就任命制定新的刑法即《开皇律》,该律分为十二卷,共五百条。

特点:

将刑罚分为徙、流、笞、杖、死五种二十等,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对“十恶”要严惩不贷。

影响及意义:

《开皇律》废除了前代的一些酷刑,简化了律文,是唐及其以后历代法典的基础。

23.隋代府兵制:

隋朝沿袭了西魏以来的府兵制,开皇十年前的伏兵基础是职业兵,并农分离;开皇十年,隋文帝下诏对府兵制进行改革,把府兵同编户百姓一样登载入州县户籍,寓兵于农、并农合一。

府兵闲时农耕,战时入伍,也从事农耕生产;但仍保留军府组织。

隋文帝时,府兵的中央领导机构是十二卫,府兵的基本单位是府兵军府后改为鹰扬府。

府兵制对于巩固隋朝的统治有重要意义,并农合一的改革,对后世影响深远。

24.隋代均田制:

开皇二年(582),隋文帝下令实行均田制,规定:

1)每丁(18岁以上)受露田80亩,桑田后麻田20亩;妇人受露田40亩。

2)露田在死后归还国家,桑田或麻田为永业田,可传子孙可以买卖。

3)奴婢受田与平民相同,但对受田人数有限制,亲王之家限300人,平民之家限60人。

4)丁牛一头受田60亩,一家限4牛。

5)亲王至都督都给永业田,数额依官位爵位不等;京官给职分田,也是按官位爵位等级划分,每品限50亩,外官除有职分田外,还有公廨田,职分田收入作为官俸的一部分;公廨田收入充作办公费用。

两种田不允许买卖。

在新就任官吏交接时,随之转移。

意义:

虽然农民受田往往不是定额,但均田制的实行必定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一些土地,对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和鼓励垦荒有重要意义。

25.隋初科举制的内容性质和影响:

1】内容:

科举制是隋朝创制出的一种官员选举制度,隋文帝时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以考试、推荐的方法选拔人才;到隋炀帝时,在北周以来陆续举“秀才”、“明经”的基础上,创设进士科,确立了科举制,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分秀才、明经、进士等科。

2】性质和影响:

1)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状况,通过比较公平的考试为封建统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从而扩大了统治基础,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封建统治。

2)作为一个考核机制,对社会而言是开放的,打破了原有的士族、庶族界限,同时在当时的文化环境下,也达到了提高南北文化平衡认同的效果。

3)科举考试本身存在先天的思想束缚,所以为封建统治伦理道德提供了合理的解释机制,使其上升为普遍的社会意识和价值认同。

4)由于科举考试内容上注重诗赋修养,从而改变了社会的风气和文风,在促进文化繁盛的同时,也造就了社会轻浮的文风盛行,对重文轻武的局面有一定的促进效应。

26.隋朝经济改革的内容:

1】租调力役制:

1)隋文帝开皇二年规定:

18岁以上为丁,要负担租调力役;60岁为老,免除租调力役。

租即为田租,调即为户调,力役即为劳役。

2)开荒三年规定:

减轻租调力役,成丁年龄由18岁提高到21岁,受田年龄仍为18岁,受田者钱3年不负担租调力役。

3)开皇十年规定:

50岁以上者免役输庸,即纳布绢代替劳役。

租调力役的减轻和输庸代役的制定实行,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他们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2】整顿户籍:

通过大索貌阅、输籍定样,打击豪强地主,争夺剥削对象和劳动力,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3】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隋朝之前,政治更迭频繁,货币混乱。

隋统一后,将之前各国铸造的货币收回销毁,推行新的五铢钱,由于铸造的质量较高深为百姓欢迎。

同时下令统一度量衡;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加深了中央集权。

4】均田制:

——————

27.隋朝完成统一的原因及意义:

1】原因:

1)经济基础:

北方农业的恢复发展。

2)社会条件:

隋文帝前期统治良好,北方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3)军事条件:

隋文帝重视军队建设。

4)人才条件:

选贤任能,军事将领素质过硬。

5)民心所向:

长期的分裂战争,人民渴望统一。

6)民族融合:

北方后患的解决,为统一创造了条件。

7)南方陈政权的腐败无能,安于享乐,军备松弛。

8)隋文帝个人的雄心壮志及才能。

9)南北朝以来门阀士族受到削弱,北方更加彻底,没有历史包袱。

10)南方经济虽然得到开发,但整体经济实力仍然无法与北朝相抗衡。

11)隋朝建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促进了统一;而南方却鄙视武备,军事实力下降。

12)北方经过长期准备,突厥问题解决,战前广泛动员;长期屯集不伤国本。

2】意义:

结束了南北长亲分裂的局面,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安定和社会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对后世影响深远。

28.隋朝政治改革的内容:

1)改革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

在中央三省分掌相权,即内史省掌决策、拟诏,长官为内史令;门下省负责核查、审议,长官为纳言;尚书省掌执行,处理日常政务,长官为尚书令左右仆射。

下分六部,即吏、户、兵、礼、工、度支,分管政务,六部模式由此定型。

在地方:

改州郡县三级为州县两级,合并州县淘汰冗员。

2)改革府兵制。

改革后,军人与家属一起编为民户,隶属州县,从此府兵制同均田制结合起来,成为兵农合一、寓兵于农的制度。

3)创立科举制。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采取考试的办法选择官吏;炀帝建进士科,创立科举制,从此选官之权收归中央,打破了士族门阀垄断仕途的局面。

4)编制《开皇律》。

废除了一些酷刑,简化了律文,是唐及后代法典的基础。

29.唐完成统一的原因:

1)军事战略运用得当,注重招揽人才,唯才是用。

2)所处战略位置重要,关中地理环境复杂,易守难攻,避免两线作战。

同时占领长安,拥有了政治优势。

关中的粮食也为其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

3)农民起义的推动,使得局部形成了统一,为大的统一创造了条件,同时也缩减了时间。

4)李世民出色的战争田赋及指挥才能。

5)李氏家族的高贵身份赢得一大批关陇地主的支持。

6)政策使用恰当,注重和爱护百姓,顺应了民心民意。

7)隋朝的统治使南北联系进一步加强,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快,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

30.唐前期如何加强中央集权:

唐建立之初,基本沿用隋制,但在吸取隋亡的教训是,有了某些方面的改进。

比隋制更加完善和严密,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

1)中央的三声六部制,加强了皇权;地方州县二级制,州上设“道”作为监察机构,后道增设采访使,督察所属州县,加强中央集权。

2)完善府兵制,充实军事力量,加强中央集权。

3)制定法律。

《唐律》分为律、令、格、式四种,互为补充以律为主。

后制定《永徽律》《唐律疏议》形成了一个体系比较完善的法律构成。

4)完善科举制,打击门阀。

5)修《士族志》《姓氏录》打击门阀势力,提高皇族与新兴地主的阶级地位。

6)整理史籍,以文治国,轻傜薄赋。

7)重视谏官,重视人才,从善如流。

8)开明的民族政策。

31.安史之乱的背景、原因、影响:

1】背景:

1)离开国已有百年,均田制即将瓦解,府兵制崩溃,代以募兵制,为武人叛乱提供了条件及隐患。

2)玄宗时,边镇体制一再膨胀改变了内重外轻的局面,由对外的制衡机制嬗变为对内的祸乱隐患。

3)玄宗晚年,荒于政事,放纵武将,中央集权制被削弱。

4)内地百年盛世,昌平日久,为野心家发动叛乱提供了环境。

2】原因:

根本原因是,藩镇实力的强大,皇权的诱惑。

直接原因是,藩镇将领与杨国忠的不和。

偶然原因是,长安城军械库失火。

社会原因是,长安生平日久,武备废弛。

外在原因是,民族关系的恶化,杨国忠的混乱朝政。

3】影响:

1)历史8年的叛乱,摧毁了黄河流域的社会经济,使我国的经济重心转移到江淮地区。

2)削弱了中央权威,为藩镇割据、朋党之争、宦官专政等局面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3)使唐王朝陷入到各种危机中,加速了其灭亡。

4)唐对外政策由开拓编为防御,其防御体制也是保守的,这给唐朝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使唐朝陷入藩镇割据的局面中去。

3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宋初统治者为改变唐后期以来的藩镇局面,先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1】集中军权:

1)地方节度使实权被削。

2)禁军一分为三,都直接对皇帝负责。

3)设枢密院与将帅互相牵制4)实行更戍法,定期换防,防止武将专权。

2】集中行政权:

1)中央分相权,设参知政事分行政权,枢密使分军权,设三司管财政,分财权。

2)地方,文官知州,通判监督。

3)三年一换。

3】集中财权和司法权:

1)设置转运使,把赋税大部分提供于中央。

2)司法人员由中央派文官担任,死刑须抱中央校准。

影响:

宋朝初年,通过各种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消除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军阀混战的弊端,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但另一方面,1)政权过于集中,机构重叠,官员冗滥。

2)军权过分集中,以致兵不知将、将不知兵,指挥不灵,战斗力下降。

地方武装薄弱,不堪一击。

3)财权集中,造成地方拮据,物质基础薄弱,留下积贫积弱的祸根。

 

元明清

一.名词解释

1.靖难之役:

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援引祖训,以“清君侧”为名,开始了历时4年的“靖难之役”。

建文帝先后派老将耿炳文和李景隆率师北伐,都被燕师打败。

建文四年(1402年),靖难军夺取南京,建文帝不知所踪。

朱棣于南京即位,改元永乐,是为明成祖。

2.土木之变:

明英宗被瓦剌所俘事件。

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贵族也先率军攻明,宦官王振狭英宗率军亲征,至大同,闻前方失败,退军至土木堡被也先军包围,明军死伤过半,英宗被俘,王振死于乱军中。

土木之变是明朝由初期进入中期的转折点。

3.萨尔浒之战:

1619年,后金与明在萨尔浒一带进行的战略决战。

努尔哈赤集中优势兵力,选择有利战场和战机,连续作战,以少胜多。

萨尔浒之战,是明朝衰落,后金兴起的转折点。

4.多伦会盟:

1691年康熙帝会盟内蒙古49旗和喀尔喀蒙古各部诸王于多伦。

会上决定在喀尔喀蒙古实行盟旗制,行政管理与内蒙同例。

加强了清政府对内外蒙古,特别是喀尔喀蒙古的管理,使葛尔丹分裂势力在政治上陷于孤立。

5.清朝极盛时疆域:

中国版图在清前期特别是康雍乾三朝庞大稳定。

疆域西达葱岭和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到太平洋,南有南海的西沙、南沙群岛等。

疆域辽阔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为边疆地区的开发和各族人民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6.大札撒:

成吉思汗下令把以往的“必里克”、“札撒”以及长期以来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和习惯整理成“大札撒”,作为法典颁布实行,又任命其幼弟失吉忽秃忽为最高札鲁忽赤(断事官),执掌民户分配和刑狱诉讼之事,用法制维持汗国的统治秩序。

7.东林党:

明末江南地主知识分子反对贵族大地主专制的政治集团。

一些受排挤、反应城市工商业和一般地主要求的政治力量,感到封建统治危机严重,为改良政治,缓和矛盾,逐渐形成一个政治反对派集团。

因主要人物顾宪成等在无锡东林书院聚众讲学,讽刺议论朝政,被反对派成为东林党。

8.明末三案:

明末宫廷中锤击案、红丸案、移宫案的总称。

由三案引起的许多争论,魏忠贤借此为名,编《三朝要典》打击东林党人,故有三大案之名。

9.商屯:

明初政府为补充边地储粮不足,利用盐的专卖制度,鼓励商人运粮到边地交军仓以换取盐引,盐商则可凭此领盐贩卖获利,尔后盐商为节省粮食的长途运费,乃在官府拨给的边区荒地伤招游民屯垦,以所获粮食换取盐引,是为商屯。

民屯性质,同时也是对军屯的补充。

10.戚家军:

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领导的军队。

主要由浙东一带农民矿工组成,他们经过严格训练,掌握“鸳鸯阵”战术,长短兵配合作战,在抗倭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11.理藩院:

清代特设的一个专门管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重要机构。

理藩院官吏由满蒙人担任,汉人不得参与。

对加强和巩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旗积极作用。

二.简答

1.行省制设置的意义:

元朝地方上的最高行政机构是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元朝除“腹里”地区直隶中书省,吐蕃由宣政院管辖外,至元27年(1290年),全国分置岭北、辽阳等11行省,掌一方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