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道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099530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50.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便道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便道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便道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便道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便道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便道施工方案.docx

《便道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便道施工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便道施工方案.docx

便道施工方案

Thedocumentwasfinallyrevisedon2021

 

便道施工方案

 

新建张家口至唐山铁路ZTSG-8标

 

便道施工方案

 

xxxxxx局张唐铁路项目经理部xx分部

 

          

 

编制单位:

xxxxxxxxx局张唐铁路ZTSG-8标项目经理部xxxx分部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1、工程概况

新建张家口至唐山铁路为国铁重载Ⅰ级双线铁路,ZTSG-8标段正线线路总长,其中:

四分部管段范围为:

DK510+~QCK113+900,左线,右线。

本管段线路起点为柳树庄中桥,由西向东前行约1Km后折向东南(约30°转角),前行至安子庄附近后,折向正南(约60°转角),在DK520+300处左右线开始分离,右线前行至迁曹线后与迁曹线并行,左线绕行至迁曹线处设特大桥跨越铁路,并折向西南,向迁曹线靠拢,逐渐并行至终点。

路线所经过地大多为稻田和养殖塘,并多次跨越灌溉沟渠。

为便于工程施工,沿线路设置临时便道,便道起止里程为DK510+~QCK113+900。

临时便道干线总长,沿红线边界修筑;引入线仅设置在桥梁段,按每2孔设置一处,引入线需与干线连接。

便道线路施工为不影响当地灌溉沟渠和既有道路通行,共需埋设管涵117处。

便道线路共计占用红线外农田:

50484m2,其中二农场22227m2、三农场22617m2、五农场5640m2。

占用红线外鱼塘39492m2,其中二农场8252m2、三农场7736m2、五农场23504m2。

占用红线外荒地5295m2,其中三农场4545m2、五农场750m2。

2、便道设计

本工程便道类型主要分为:

普通便道、过沟渠便道、跨鱼塘便道和钢栈桥便道。

如下列图:

图2-1普通便道结构断面图

图过沟渠便道结构断面图1

图过沟渠便道结构断面图2

图2-3鱼塘内便道结构断面图

图2-4钢便桥结构示意图

便道路线布置

临时便道用地原则上尽量利用红线内用地,但考虑到桥梁段承台基坑开挖安全和路基段大型运输车辆错车等要求,按以下原则进行临时便道干线用地征用:

(1)路基段便道干线用地利用红线内6m宽,另在红线外增征2m宽;

(2)桥梁段便道干线用地利用红线内2m宽,另在红线外增征6m宽;

(3)桥梁段便道干线原则上需要贯通,遇沟渠时埋设管涵,仅在海河、唐海三排干渠处设置便桥。

(4)路基段便道干线原则上不贯通,但必须与外界既有干道连通。

在有过水框架涵(或框构)处设置圆管涵,其它沟渠处不设置圆管涵,采取改渠方式通过。

临时便道干线总体平面布置:

DK510+~DK513+950便道沿路线左侧布置,DK513+950~DK515+441便道沿路线右侧布置,DK515+441~DK516+045暂不设置便道,DK516+045~DK517+708便道沿路线右侧布置,DK517+708~DK523+103便道沿路线左侧布置,DK523+103~QCK113+900便道沿路线两侧布置。

具体路线布置见附图。

便道设计承载力

桥梁段施工便道设计承载力按50t混凝土罐车活载考虑,路基施工便道主干道设计承载力按100t前四后八轮汽车活载考虑。

路基施工便道辅道设计承载力按50t混凝土罐车活载考虑。

便道结构

(1)考虑到便道两侧设置有灌溉沟渠,施工便道两侧不再设置排水沟;

(2)便道基础采用砖渣、山皮土分层填筑。

其中,原地面以上300mm采用砖渣填筑,之上采用山皮土填筑,山皮土填筑厚度暂定600mm(具体见便道结构断面图)。

山皮土质量要求:

土的用量(包括碎石粒径小于35mm的含量)不得大于山皮石混合料总重的15%,土内不得含有有机质、淤泥质土及软石。

石块粒径为?

60~200mm,不得含有粒径大于300mm的块石。

块石压碎值不大于30%。

山皮土填筑质量要求:

地基系数K30≥120MPa/m,孔隙率n≤31%;

砖渣质量要求:

土的用量(包括砾石粒径小于5mm的含量)不得大于砖渣混合料总重的50%。

土内不得含有有机质、淤泥质土及软石。

砖石粒径为?

5~200mm,不得含有粒径大于240mm的砖石。

砖渣填筑质量要求:

地基系数K30≥110MPa/m,孔隙率n≤28%;

(3)便道面层采用泥结碎石,厚度按100mm。

其中,泥为粘土或黏性土,不得含有机质、淤泥质土,土的用量(包括碎石粒径小于2mm的含量)不得大于混合料总重的20%。

碎石粒径为16~,碎石压碎值不大于30%,针片状含量不大于10%。

土和碎石应拌和均匀。

泥结碎石填筑质量要求:

地基系数K30≥80MPa/m,压实系数≥;

(4)便道穿越沟渠处设置圆管涵,采用φ800mm~φ1500mm钢筋砼圆管涵,圆管涵顶填土厚度不得少于50cm。

具体设置见附表。

(5)在海河处设置钢便桥但不贯通,便桥仅延伸到水中墩处,对岸边墩采取填土围堰;在三排干渠处设置钢便桥并贯通,两岸边墩进行填土围堰,钢便桥结构见附图。

3、施工总体部署

工期目标

便道计划于2010年12月1日开工,2011年2月28日竣工,共计3个月。

质量目标

确保工程质量,符合便道使用要求。

安全目标

无工程安全事故,无人员伤亡事故。

文明施工目标

争创文明工地。

4、主要施工材料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1

石灰

m3

3545

2

砖渣

m3

56358

3

山皮土

m3

96354

4

泥结碎石

m3

13938

5

贝雷片

210

6

钢管桩

φ800mm×10mm

m

360

7

钢管

Φ325mm×8mm

m

36

8

工字钢

I56a

m

81

5、施工工艺流程及要点

施工工艺流程

陆基便道施工流程图

钢栈桥便道施工工艺流程图

主要施工方法

测量及施工准备

(1)便道施工前,根据红线用地图实地查勘便道的平面布置,进一步优化便道平面布置。

(2)施工测量放线前,必须完成导线网、水准网的复测和加密,并完成路线中桩和红线边桩的测量及布设。

对红线边桩做好明显标记,并做好保护。

根据便道平面布置图,计算便道临时征地的边界,并进行测量和布桩(与红线边桩区分开)。

完成便道用地范围内的征迁工作。

(3)在便道施工前,必须探明临用地范围内的地下管线的埋设位置及其走线。

结合初步设计资料,通过咨询当地政府部门和居民的办法获得地下管线埋设的初步资料,并联系物探单位对管线进行进一步查探。

在地下管线埋设位置设置标识牌和围三角旗做上明显标记。

如果需要进行设计变更的尽早将资料提报设计院。

(4)测放便道另一侧边线,沿便道两侧拉线布设三角旗。

复测便道范围内的原地面标高,根据原地面标高完善便道纵断面设计。

(5)施工前,完成对参与施工的全部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安全交底,明确人员岗位及各个岗位的职责和安全生产责任。

对进场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修和保养,保证机械设备满足施工要求。

排水及原地面处理

(1)已浸水的农田内便道在施工前需进行排水,必要时还需进行填土围堰:

将便道、红线范围内的被浸泡的表土采用挖掘机或推土机堆到便道及红线外、灌溉沟渠边上,用挖掘机做成土堰,土堰需高出水面30cm以上。

然后挖沟排水或水泵排水,待土体基本晾干后(无明显湿迹),人工撒布生石灰,生石灰掺量为6%(石灰与土的重量比),采用旋耕机打碎、拌合均匀,处理厚度30cm,然后采用21t振动压路机原地面碾压,压实度达到90%以上。

(2)已翻耕但未浸水的农田,先人工撒布熟石灰,掺灰量3%,处理厚度30cm,采用旋耕机打碎、拌合均匀,然后采用21t振动压路机原地面碾压,压实度达到90%以上。

(3)水塘内的便道设置需具备两个方面作用:

施工道路、永久工程的围堰。

因此,水塘内便道的位置需尽量设置在塘内侧。

水塘中便道采用填石挤淤法施工,暂不考虑排水清淤。

(4)其余地段的便道施工,先采用推土机清除表层含杂草、树根等的土皮,然后采用21t振动压路机原地面碾压,压实度达到85%以上。

砖渣及山皮土填筑

每段砖渣填筑前,根据便道边桩,拉线并用石灰撒出灰线。

材料运抵现场后,使用推土机和挖掘机分层填筑,分层厚度不大于200mm,松铺系数按(具体根据试验确定),在填筑过程中,人工辅助将粒径较大的块石平置于基底,以免局部标高高出设计值。

填筑顺序:

分段施工,分段处必须有与外界连通的地方道路(并且道路满足材料运输车辆通行),每段从从一端向另一端施工,相邻段连贯施工,逐片形成通车条件,保障填筑过程中材料运输车辆能通行。

压实时机控制在最佳含水率时段,采用21t振动压路机碾压。

碾压由静压到振动,由弱振到强振,先慢后快地进行。

压路机行驶速度开始要慢速,由低处向高处排压,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

振动压路机前后两次轮迹重叠~0.5m,前后相邻两区段纵向重叠~1.5m。

路肩必须填筑和压实到位,不留死角。

上层土填筑前必须由技术员或试验员对下层进行承载力检测,合格后才能进行填筑,严禁多层一起填或者下层还没压实上层就开始填土。

压实的直观标准为:

压路机强振后无轮迹印,并且山皮石或砖渣运输车辆通过时不下陷。

泥结碎石路面填筑

粘土和碎石在料源地应提前拌和均匀,若到场料拌合不均匀,现场能拌合均匀时,必须在现场空地上集中打堆,采用挖掘机反复翻拌,直至均匀为止;现场拌不均匀的料作退场处理。

严禁使用拌合不匀的料填筑。

施工前,测放便道顶面边线,并测量山皮土路面顶面标高,根据实测标高适当调整便道纵断面设计,使设计与实际相吻合,同时又能保证路面行车平顺和路面排水通畅的功能。

泥结碎石路面的填筑顺序按:

分段施工,每段从中间向两端或从一端向另一端施工。

材料采用自卸车运到现场后,采用平地机或大推土机摊铺均匀,局部不均匀处人工找平。

压实前,检测泥结碎石的含水率。

当含水率小于最佳含水率时,根据检测数据计算每平方用水量(适当放大),然后人工使用喷壶进行定量喷水,并用旋耕机翻拌,保证喷水均匀,不得直接浇水或泼水。

并等水渗透均匀并略微晾干。

当含水率大于最佳含水率时,需适当晾晒,并用旋耕机翻拌保证晾晒均匀。

在最佳含水率时进行碾压,碾压方法与山皮石碾压方法基本相同,最后采用胶轮压路机光面。

碾压完成后及时进行养护,冬季施工期间采用塑料薄膜加草垫覆盖养护。

在养护结束前,严禁任何车辆上路行驶。

圆管涵施工

圆管涵施工有两种方案,方案1:

在便道施工前先进行圆管涵施工;方案2:

先按普通便道标准采用砖渣及山皮土填筑,在面层施工前开挖埋设圆管涵,并重新回填。

方案1用于以下情况:

圆管涵所在沟渠处具备先开工条件,能在便道铺筑到该处前完成圆管涵施工;方案2用于其它情况。

两种方案应根据实际情况互相结合使用,采用方案1打开作业面,采用方案2形成连续作业条件。

方案1:

施工前,在便道外侧3m以外填素土挡水,然后排水。

若沟渠底部淤泥较厚时,采用砖渣适当换填(换填深度为到新鲜硬土为止)。

淤泥不厚时直接填山皮土挤淤;若管顶填土厚度不足50cm,则适当降低沟底标高(若造成管口部分埋在泥面下,应将管口3m范围内的沟底适当降低)。

管涵下口标高应预留足沉降量(暂按泥面以上300mm,具体根据试验确定),防止日后管口沉陷于泥面下而失去通水作用。

圆管涵采用挖掘机进行安装,管节间需嵌套密实、顺直。

管外填土采用砖渣或普通土,采用挖掘机夯实。

双(多)管涵的两管之间的下层填土需在管节安装前预先填筑,上层土可与管顶填土同时施工。

管顶以上200mm的填土采用素土或碎石土,不得直接填筑山皮土。

之上填土按普通便道标准实施。

管涵施工完成后尽快开挖两侧挡土恢复通水。

管涵上方便道面层施工前,需检查管口情况,若管口陷于泥面下1/4孔径以上需挖出管涵重新埋管、填土。

方案2:

先用山皮土或砖渣直接填满沟渠。

在管涵所处段的便道基础施工完成后,且暂时不影响其他路段便道施工时进行圆管涵施工。

管涵下口标高按沟底泥面标高+100mm。

采用挖掘机开挖,防止超挖,将填料分类堆放到基坑外(保持安全距离)。

其余埋管、回填方法与方案1相同。

便桥施工

本工程共设3座钢便桥,其中跨海河2座(长度约为30m,不贯通),跨唐海三排干1座(长度约为30m,贯通)。

(1)钢便桥设计

①钢便桥承载力按100t前四后八轮汽车行车要求,限速5Km/h。

②桥面净宽按,桥面高出施工期间最高水位以上,标准跨度按12m。

③钢便桥的平面位置不得妨碍钻孔桩施工、钢板桩围堰及承台施工,能够满足整个桥梁施工期间的要求。

④钢便桥由下至上结构为:

φ800mm×10mm钢管桩、I56型钢下横梁、321型贝雷梁主纵梁(上下设加强弦杆)、I14型钢横向分配梁、δ10mm厚带防滑条钢板桥面、栏杆。

(2)试桩施工

试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检验钢管桩的承载能力。

通过试桩,确定基桩的入土深度,校核图纸并选择最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机具设备。

(3)钢便桥施工

钢管桩采用履带吊挂液压打桩锤施打;便桥主桁采取在后方场地内拼装成组,将分组桁架运至现场利用吊车组拼成整体;桥面施工采用在后方将桥面分块加工成标准化模块,由汽车运输到位后利用履带吊吊装架设,依次逐跨施工。

①设备投入

投入50t履带吊一台、振动锤一台和必要的运输车辆。

②钢管桩下沉施工

先在岸边上打入定位桩,履带吊吊装导向架就位。

悬臂导向支架精确就位后,运输钢管桩就位。

履带吊吊装振动锤和桩帽与桩顶连接,将桩吊至设计桩位后,慢慢放松吊机钢丝绳,直至桩落于河床面,并再次检查桩的垂直度。

钢管桩垂直度控制在1%,桩中心偏差在50mm以内。

开启振动锤沉放钢管桩。

如果钢管桩太长,可考虑接桩施工。

接桩施工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实施。

一排钢管桩振打完毕,铺设分配梁、主梁及桥面系,然后转入下一孔便桥施工。

钢管桩振动下沉如图5-1所示。

图5-1履带吊下沉钢管桩示意图

③钢便桥上部施工

a)每排钢管桩沉放后进行桩之间的连接,连接构件采用Φ325mm×8mm钢管平连。

钢管桩之间的接头必需满焊,各加长加劲板也需满焊并符合设计的焊缝厚度要求,按规范要求进行超声波探伤。

b)I56a工字钢安装经测量放线后,直接嵌入钢管桩内30cm,露出桩顶15cm。

c)钢管桩顶的分配梁与钢管桩上的牛腿、牛腿与钢管桩以及分配梁上固定贝雷架的限位结构与分配梁之间的焊缝必须符合设计的焊缝厚度要求。

d)贝雷梁预先在陆上按每组尺寸拼装好,然后运输到位,安装在I56a工字钢上。

用骑马螺栓固定贝雷架与贝雷架顶上的分配梁,要求骑马螺栓拧紧力要均匀,并适当布置以不影响纵向分配梁布置,然后安装剪刀撑。

e)贝雷梁拼装完毕,其上铺设横向分配梁、纵向分配梁,如遇与螺栓螺母冲突时,可适当调整其间距。

桥面纵向分配梁与贝雷架上的横向分配梁之间采用焊接,焊缝满足结构要求,焊缝高度不小于6mm。

桥面板与纵向分配梁之间实施间断焊,桥面板沿纵桥向每块之间预留1cm的缝隙。

f)桥面板为10mm钢板,尽量采用整张钢板铺设定位。

g)钢便桥护栏和立柱采用Φ48mm×钢管焊接,立柱间距1.5m,焊在型钢上。

h)钢管桩之间的连接要尽早进行,贝雷片梁的安装要由50t履带吊实施,采取逐跨进行贝雷片梁的安装。

6、机械设备选型及人员配置

项目部成立便道施工小组,便道施工小组下辖四个机械施工队和一个便桥施工队,配足配齐相应的施工机械及施工人员(机械配备见下表)

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由项目部统一安排部署,各施工队认真执行。

设备配置表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单位

主要施工任务

1

振动压路机

YZ21

8

便道土石方

2

推土机

T140

8

便道土石方

3

挖掘机

CAT320B

8

便道土石方

4

自卸车

80T

40

便道土石方

5

履带吊

50T

2

便桥

6

汽车吊

25T

2

便桥

7

平板车

2

便桥

人员配置表

序号

工种

人数

备注

1

技术员

5

2

测量

5

3

实验员

4

4

安全员

2

5

作业队

60

合计

76

7、安全文明施工

安全措施

陆基便道施工

(1)在临时便道起点设立警示牌、路线指向牌、便道口悬挂彩旗,设警示红灯,并在改线的原路段设置路障、施工警示牌等。

(2)严格按照各规章制度的规定进行施工。

(3)利用各种宣传工具,采用多种形式,使全体职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不断强化安全意识,使安全管理制度化,教育经常化。

(4)在便道两侧的边坡处设置反光标识,并在便道进口、出口处设照明灯。

(5)在便道进出口设路线导向牌。

(6)施工现场设有安全标志,在陡坎、沟、槽、坑、井等危险部位设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

(7)施工机械不得在坡道上、国道上停放或检修、当必须要时需做好防护。

(8)从事特殊作业的人员必须具备有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有效专业上岗证件。

栈桥便道施工

(1)钢栈桥搭设期间

①履带吊最大吊幅处的吊重不得超过其技术要求;

②定期校核汽车吊、履带吊等起重设备的安全性能;

③吊装作业必须有起重工指挥;

④施工区域配备专职安全员;

⑤对已搭设钢栈桥进行安全验收后才能投入使用。

(2)钢栈桥使用期间

①钢栈桥上布置相关的防护措施主要是在桥面两侧设置钢扶手护栏;

②在钢栈桥护栏上布置规定数量的救生圈;

③在两侧钢护栏上布置一定数量的照明灯具和反光标识,作为栈桥上车辆夜间运输的标识;

④专人指挥交通保持栈桥、通道畅通。

⑤定期复测河床面高程,如河床冲刷超过设计值,采用回填沙袋等措施,确保栈桥结构安全。

文明施工

(1)所有施工设施符合国家环保法规定,对于污染严重的设备不得投入使用。

(2)施工、生活垃圾、废料集中堆放,严禁随意倒到便道两侧,严禁倒入河中。

(3)施工现场合理布置材料、半成品。

材料、半成品摆放整齐,做好防雨、防潮、防火的措施。

(4)施工机械进场要求机况良好、外观清洁、停放整齐。

(5)施工现场要平整方便施工活动,不准有水洼、沟、陡坡。

(6)施工人员上班时要衣服整洁,穿戴好防护用品,施工现场不准儿童、老弱病人和与施工无关的人进入。

(7)施工现场的警示牌、标示牌要设置整齐,并经常保持清洁。

(8)严格遵守国家、地方的法律、法规及其他对文明施工的有关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