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文科综合模拟演练卷全国甲卷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098106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1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文科综合模拟演练卷全国甲卷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届高考文科综合模拟演练卷全国甲卷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届高考文科综合模拟演练卷全国甲卷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届高考文科综合模拟演练卷全国甲卷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届高考文科综合模拟演练卷全国甲卷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文科综合模拟演练卷全国甲卷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届高考文科综合模拟演练卷全国甲卷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文科综合模拟演练卷全国甲卷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文科综合模拟演练卷全国甲卷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届高考文科综合模拟演练卷全国甲卷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2届高考文科综合模拟演练卷全国甲卷

一、选择题

1.战国时期的人非常重视本宗族宗庙的存亡之事,“为人孙者,体此道以守宗庙,宗庙不灭之谓祭礼不绝”。

祭祀之时须对宗庙中的祭品保持恭敬。

这一现象反映出

A.礼乐制度得到完善B.亲情伦理逐渐淡化

C.宗法观念影响深远D.儒家孝道备受重视

【1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为人孙者,体此道以守宗庙,宗庙不灭之谓祭礼不绝”可知,战国时期人们非常重视宗庙的存亡,以及祭祀时在宗庙中的礼仪问题,这表明宗法观念有较大影响力,C项正确;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在战国时期已走向崩溃,排除A项;材料强调为人子孙要重视宗族宗庙的延续和祭祀礼仪,这有助于强化亲情伦理关系,排除B项;对宗族宗庙的延续和祭祀礼仪的重视并不意味着是受儒学的影响,而且儒学虽然在当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但并不意味着儒家孝道备受重视,排除D项。

故选C项。

2.灭秦后,汉政府获得了大量的公田,于是规定:

“故秦苑囿园池,令民得田之。

”又下诏:

“民前或相聚保山泽,不书名数,今天下已定,令各归其县,复故爵田宅。

”这些措施

A.有利于缓和人地矛盾B.限制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

C.造成生态资源的紧张D.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2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将大量公田分发给民众,并且劝慰民众回乡归还其田宅,这可以缓和战乱时期由于地主肆意扩张带来的土地过于集中以及流民失去原有土地而带来的人地矛盾,A项正确;材料并未反映地主对农民剥削的减弱,排除B项;由材料看不出生态资源的紧张状态,排除C项;材料措施与农业生产效率无关,排除D项。

故选A项。

3.安史之乱后,宦官立君、弑君、废君可谓肆无忌惮,如唐宪宗、唐敬宗为宦官所弑,唐昭宗为宦官所囚,险些被杀。

这反映出当时

A.中枢行政机制遭到严重的破坏B.专制皇权运行出现异化

C.宦官掌握了朝廷的行政决策权D.藩镇割据威胁中央集权

【3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中后期宦官专权现象比较突出,这实际上是君主专制运行机制的异化,使得宦官权力出现了恶性膨胀,B项正确;材料主旨在于皇位传承,并未涉及中枢行政机制,排除A项;决策权仍掌握在皇帝手中,宦官不过是篡权,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藩镇割据威胁中央集权,排除D项。

故选B项。

4.明朝有大量戏曲作品,如《红梅》《桃花》《玉簪》《绿袍》等记,不啻百种。

作品故事公式化:

游园、定情、及第、好合四个段落,以及第为必然的中心,正是反映这个时代和这个时代人的趣味。

据此,可知当时

A.戏曲水平远超前代B.科举推动阶层上升

C.戏曲艺术脱离现实D.思想界的百家争鸣

【4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以及第为必然的中心”可知反映出明代读书人通过科举及第而改变命运,实现阶层上升,B项正确;材料没有比较明代与各朝戏曲,看不出其戏曲水平远超前代,排除A项;文学艺术是社会现实的反映,排除C项;明代思想控制严格,没有出现思想界百家争鸣,排除D项。

故选B项。

5.下图为中国近代某一军事行动的行军路线示意图。

这次行动的影响是

A.清政府被迫割让大片领土B.巩固了天京革命大本营

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D.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5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通过行军路线示意图可知,此次行军兵分两路,一路从扬州出发,经怀庆、平阳、临洺关等地,到达静海,最后在冯官屯结束;另一路从天京出发,先后到达安庆、九江、武昌、岳州、长沙等地。

结合所学可知这一行军路线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进行的北伐和西征路线示意图,其影响是巩固了天京革命大本营,B项正确;清政府没有向太平天国割让大片领土,排除A项;第二次鸦片战争导致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排除C项;此时中国还没有出现北洋军阀的统治,排除D项。

故选B项。

6.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中明确指出:

“至于立学宗旨,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渝其知识,练其艺能。

”由此可知当时

A.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C.尊孔复古的思潮已兴起D.维新思想影响深远

【6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体现了“中学为体”;材料“以西学瀹其知识,练其艺能”体现了“西学为用”,A项正确;B项中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与《奏定学堂章程》的具体内容无关,排除。

尊孔复古思潮出现于民国初年,排除C项;维新思想主要强调在制度层面学习西方,与材料中现象的出现无直接关系,排除D项。

故选A项。

7.1929年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毛泽东提出要教育党员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去作政治形势的分析和阶级力量的估量,指出要以社会经济的调查研究为基础来决定党的策略方针,强调“离开了实际情况的调查,就要堕入空想和盲动的深坑”。

上述决议

A.推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B.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

C.成为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D.使全党从教条主义束缚中解放出来

【7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1929年”“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离开了实际情况的调查,就要堕入空想和盲动的深坑’”可得出,毛泽东主张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B项正确;1929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已经建立了,排除A项;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提出,排除C项;延安整风运动使全党从教条主义束缚中解放出来,排除D项。

故选B项。

8.1978年我国各地的经济统计资料中,没有城乡个体工业和其他经济成分类型的统计资料,只有全民及集体经济的统计资料。

这反映了当时

A.经济体制高度集中B.国家放松经济管理

C.改革开放成效初显D.所有制性质的变化

【8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1978年的统计资料统计的是1978年的,1978年底才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当时的统计资料中没有列入城乡个体工业和其他经济成分类型,是因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经济成分就是公有制经济,包括全民和集体经济,经济体制高度集中,A项正确,排除C项;不列入不等于放松管理,排除B项;1978年前几乎全为公有制,故当时中国的所有制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排除D项。

故选A项。

9.公元前621年,雅典司法执政官德拉古编订了用刑严苛的成文法,允许债务奴役,保护私有财产。

上述改革

A.延续了梭伦改革的成果B.激化了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

C.巩固了工商业者阶层的统治地位D.大大削弱了贵族的政治权力

【9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拉古法典极力维护债务奴隶制,激化了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B项正确;公元前651年梭伦改革尚未开始,排除A项;德拉古法典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而非工商业者阶层的利益,且当时占统治地位的不是工商业者,排除C项;德拉古法典的维护债务奴隶制,不能削弱贵族的“政治”权力,排除D项。

故选B项。

10.1794年,移动刀架发明;1797年,车床的制成使刀具的制作实现机械化;到19世纪初,刨床、铣床、磨床、钻床和汽锤等机械加工设备相继问世。

这些设备的发明推动了

A.人类结束对自然力量的依赖B.新的生产组织管理形式的确立

C.美国摆脱对英国机械的依赖D.近代工业生产体系的最终确立

【10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发明意味着机械加工制造业诞生,这标志着近代工业生产体系最终确立,D项正确;结束人类对风力、水力等自然力量依赖

是瓦特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排除A项;1771年阿克莱特设立水力纺纱厂,确立了新的生产组织管理形式,排除B项;1798年,惠特尼率先使用通用部件制造滑膛枪,推动标准化生产,从而使美国摆脱对英国机械的依赖,排除C项。

故选D项。

11.20世纪20年代初,苏俄(联)政府在企业内部广泛实行计件工资制度;工人在20人以下的小企业退还原主或出租他人,一些经营不善的企业或出租或自行关闭。

这说明

A.斯大林模式逐步建立B.新经济政策被废止

C.国家工业化加速推动D.市场机制得到运用

【11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计件工资”体现了按劳取酬,材料“经营不善的企业或出租或自行关闭”等体现了市场规律,故可知市场机制得到运用,D项正确;斯大林模式是在20世纪30年代建立起来的,排除A项;材料中的现象是新经济政策的表现,排除B项;国家工业化是在斯大林执政时期推行的,排除C项。

故选D项。

12.“七国集团”(G7)和“八国集团”(G8)是发达国家探索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国协作和全球治理的机制。

1999年七国集团财长提出成立二十国集团(G20),以寻求合作、促进全球经济治理改革和经济持续增长,成员有阿根廷、印尼、巴西、中国、印度、韩国、南非等。

G20的出现反映了

A.发展中国家力量正在崛起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加快发展

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D.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完成

【12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七国集团”(G7)和“八国集团”(G8)是发达国家主导

,而二十国集团(G20)中新增加的成员有阿根廷、印尼、巴西、中国、印度、韩国、南非等,它们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这反映出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增强,A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与二十国集团(G20)无关联,排除B项;C、D项表述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故选A项。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3-14世纪是英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是农民逐渐占有了个人劳动的权利。

随后,获得个人自由劳动力的农民要求获得领主自营地的承租权。

对个人劳动力的“所有”以及货币契约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必然导致土地变为自由民的个人财产,小块土地所有制形成。

随着资本主义租地农场这一崭新的土地经营方式首次在英国出现,传统农业变革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17世纪的欧洲“农业革命”以一系列技术革新与革命而著称,其实它首先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所有权发展的革命。

——摘编自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材料二清代人口的激增导致全国性耕地的紧缺,清代中期,人均粮食耕地面积只有一亩七分左右,人口的增长已成为一种沉重的压力,朝野上下都在议论“生齿日繁”的问题。

这样严重的人口膨胀的压力,若转移到别的任何国家,都足以把这个国家的农业压垮。

但中国传统农业凭借其顽强生命力经受住了这次历史考验。

它依靠什么办法呢?

不外是三条。

第一条是千方百计开辟新耕地。

第二条是引进和推广新作物。

第三条是依靠精耕细作传统,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产量。

——摘编自李根蟠《中国古代农业》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农业革命”的具体历程,并指出这一历程的核心内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清政府农业变革的措施,并分析措施得以落实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英这一时期农业变革产生影响的异同。

【13~15题答案】

【答案】

(1)具体历程:

农民的入身解放;农民获得领主自营地的承租权;农民小块土地所有制的形成;近代资本主义租地农场的出现;一系列技术革新。

核心内容:

土地所有权的变革。

(2)措施:

开辟新耕地;引进和推广新作物;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

原因:

高产美洲作物的引种;中国农民的吃苦耐劳精神。

(3)相同点:

都促进本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人口的增长、国力的提升。

不同点:

英国:

为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中国:

造就了“康乾盛世”,但农业缺乏制度和技术更新,导致近代落后。

【解析】

【详解】

(1)第一小问英国“农业革命”的具体历程,根据材料一中“13-14世纪”“农民逐渐占有了个人劳动的权利”得出农民的人身解放;根据材料一中“获得领主自营地的承租权”得出农民获得领主自营地的承租权;根据材料一中“小块土地所有制形成”得出农民小块土地所有制的形成;根据材料一中“随着资本主义租地农场这一崭新的土地经营方式首次在英国出现”得出近代资本主义租地农场的出现;根据材料一中“17世纪的欧洲,农业革命,以一系列技术革新与革命而著称”得出一系列技术革新。

第二小问核心内容,从“个人劳动的权利”到“承租权”再到“小块土地所有制”和“租地农场”,可以看出变化的核心是土地所有权的变革。

(2)第一小问措施,根据材料二中“第一条是千方百计开辟新耕地。

第二条是引进和推广新作物。

第三条是依靠精耕细作传统”得出开辟新耕地,引进和推广新作物,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

第二小问措施落实的原因,推广新作物主要是高产美洲作物的引种,如土豆、玉米等;开辟新耕地和精耕细作主要是依靠农民的辛勤劳作。

(3)综合材料内容可知,中英农业变革影响的相同点主要是都促进本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人口的增长、国力的提升。

不同点:

结合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可知英国农业改革的影响主要是为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而中国则是造就了“康乾盛世”,但农业缺乏制度和技术更新,导致近代落后。

14.“一国两制”的文明观既体现了人类文明的普遍价值,也承载了中国共产党人追求和平的价值理念。

这一制度创新虽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但其历史逻辑起点则至少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9年初

斯大林派政治局委员米高扬与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交流新中国政权建设问题,其中涉及香港问题。

毛泽东提出:

“需要采取另一种较灵活的方式去解决,或者采用和平过渡的方式。

1956年6月28日

周恩来提出:

“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有两种可能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

1963年3月8日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阐述了中央政府对香港问题的方针政策:

“香港澳门这类问题属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帝国主义强加于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问题。

”“我们一贯主张,在条件成熟的时候,经过谈判和平解决。

1979年1月1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发出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呼吁

1984年5月

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并获得通过,从此“一国两制”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解决台港澳问题、实现国家统一的基本方针

1992年10月12日

十四大报告对和平与国家统一做出新表述:

首次将对台方针表述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019年

“修例风波”暴露出香港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等方面的一些深层次社会矛盾与问题,如贫富差距、青年人的就业等,其中必须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是香港社会,特别是青年人缺乏国家认同感

2020年

6月30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其中第二十条规定:

任何人组织、策划、实施或者参与实施以下旨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行为之一的,不论是否使用武力或者以武力相威胁,即属犯罪

——摘编自韩大元《论“一国两制”的文明观及其当代意义》

阅读材料,提取关于“一国两制”的相关信息,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知识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

(要求:

论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14题答案】

【答案】示例1论题:

“一国两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期政治实践的产物。

论述:

“一国两制”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但其历史起点始于20世纪50年代,它是中国共产党基于和平理念,长期政治实践的产物。

20世纪50年代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给社会主义探索道路争取和平的环境,党中央提出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和平解决香港问题;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发出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呼吁,明确了和平统一的方针;在中共中央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逐步深化的基础上,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并于1984年的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并获得通过,从此“一国两制”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解决台港澳问题、实现国家统一的基本方针,并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

总之,“一国两制”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对变幻的国际国内形势,从历史因素与国情出发,长期探索实践的产物。

示例2论题:

“一国两制”是和平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最佳方案。

论述:

1949年毛泽东提出了新中国政权对香港问题的基本思考,对待历史遗留问题采取“和平过渡”的方式体现了追求和平的精神。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国政府的港澳台政策进行了必要的调整,但以维护和平为主轴的价值理念并没有改变。

根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20世纪60年代,中央政府在香港、台湾问题上,从地区与世界和平的高度思考问题,形成了“和平解决争端”的基本思路,也有利于港澳回归的顺利过渡和平稳发展。

总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共领导人对港澳问题及台湾问题,始终采取灵活而富有弹性的政策,遵循历史逻辑,力争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

示例3论题:

“一国两制”史无前例,在实践中遇到新问题、新挑战是正常的,它需要与时俱进。

论述: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创造性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之后“一国两制”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港、澳回归的实践证明,“一国两制"赋予人类文明的当代价值体系以中国经验与智慧,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内涵。

2019年“修例风波”暴露出香港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等方面的一些深层次社会矛盾与问题,也反映出“一国两制”随着两地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不断调整。

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以法律的形式再次确认“一国两制”是以维护国家统一为前提的。

总之,“一国两制”在实践中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但作为一项史无前例的制度创新,“一国两制”将继续保持强大的生命力,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需要从表格中找出相关信息拟定论题。

例如提出论题“‘一国两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期政治实践的产物”,结合不同时期党和国家对“一国两制”政策的应用展开论证。

说明时结合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围绕主题运用所学知识,从多个角度进行论证。

只要所述史实符合该时期的具体情况,不偏离时期就可。

从其他角度总结论点展开论述,言之有理亦可。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861年改革后,农村公社最大的问题是份地不足,但仍然保留着重分土地来承担国家赋税的习惯。

改革后土地重分的周期有所变化,有些公社改革后就没有重分过土地,有些村社的土地重分的周期也变为24年之久。

改革后,农民虽然获得了“自由”,分家的农户也越来越多。

但为了耕种需要赎买土地,这样本来就很贫困的农民反而失去了本来就不充足的土地,公共资源也不断减少。

一些村民为了生存,只好把自己家仅有的土地出租,外出打工。

农奴制改革后农民通过赎买土地的方式得到了解放,可以说改革后村社是国家管理地方基层的重要工具。

——摘编自陈丽娟、程广通《浅议1861年俄国村社职能的变化》

(1)根据材料,概括俄国1861年改革后,农村公社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农村公社发生变化的作用及局限。

【15~16题答案】

【答案】

(1)变化:

分给农民的份地不足;土地重分的周期延长;农民获得“自由”;分家的农户增多;外出打工的农民增多。

(2)作用:

农民进一步摆脱了土地的束缚;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局限:

村社依然保留封建残余,农民负担沉重;加剧了贫富分化,激化了社会矛盾。

【解析】

【详解】

(1)变化,根据材料中“农村公社最大的问题是份地不足”得出分给农民的份地不足;根据材料中“改革后土地重分的周期有所变化……有些村社的土地重分的周期也变为24年之久”得出土地重分的周期延长;根据材料中“农民虽然获得了‘自由’,分家的农户也越来越多”得出农民获得“自由”和分家的农户增多;根据材料中“一些村民为了生存……外出打工”得出外出打工的农民增多。

(2)第一小问作用,根据材料中“一些村民为了生存,只好把自己家仅有的土地出租,外出打工”得出农民进一步摆脱了土地的束缚,改革后的农民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第二小问局限,根据材料中“仍然保留着重分土地来承担国家赋税的习惯”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村社依然保留封建残余,农民负担沉重;根据材料中“为了耕种需要赎买土地,这样本来就很贫困的农民反而失去了本来就不充足的土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加剧了贫富分化,激化了社会矛盾。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直到珍珠港事件发生的那天为止,一群人数不多但吵吵闹闹的“孤立主义者”一直认为欧洲的战争同美国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

他们猛烈抨击罗斯福总统采取协助英国和俄国抵抗德国的行动。

虽然很多人认为同德国开战的日子肯定会到来,但不论是知名人士还是普通老百姓,很少有人公开拥护美国正式宣战。

深思熟虑地决定要打一场战争,这似乎太可怕了。

日本对珍珠港的袭击改变了一切,没有一个人曾料想到日本人竟敢以如此罪大恶极的方式侮辱美国的威力,人们对珍珠港被袭击的消息的直接反应是震惊,更决心要向日本报仇膏恨。

大家立即团结起来一致支持总司令罗斯福,孤立主义者同干涉主义者先前的争论至少已暂时忘却了。

——摘编自(英)阿诺德汤因比主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

(1)根据材料,说明珍珠港事件之前美国关于战争的舆论状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珍珠港事件的影响。

【16~17题答案】

【答案】

(1)舆论状况:

在是否参加欧洲战争的问题上的观点极不一致;孤立主义者同干涉主义者之间争论不休。

(2)影响:

日本取代德国成为美国的头号对手,结束了美国公众对是否参战长期犹豫不决的心理;太平洋战争爆发;促使美国全面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达到最大;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直到珍珠港事件发生的那天为止,一群人数不多但吵吵闹闹的‘孤立主义者’一直认为欧洲的战争同美国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虽然很多人认为同德国开战的日子肯定会到来”“孤立主义者同干涉主义者先前的争论”等作答。

即在是否参加欧洲战争的问题上的观点极不一致;孤立主义者同干涉主义者之间争论不休。

(2)根据材料“日本对珍珠港的袭击改变了一切”“人们对珍珠港被袭击的消息的直接反应是震惊,是决心要向日本报仇雪恨。

大家立即团结起来一致支持总司令罗斯福,孤立主义者同干涉主义者先前的争论至少已暂时忘却了”等并结合所学知识作答。

即日本取代德国成为美国的头号对手,结束了美国公众对是否参战长期犹豫不决的心理;太平洋战争爆发;促使美国全面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达到最大;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良玉,字贞素,四川忠州人,为人饶胆智,善骑射。

万历二十七年,统卒五百,“裹粮自随”参与平播(播州土司杨应龙因私欲膨胀对抗中央政府)之役,贼平,良玉不言功。

明泰昌、天启“援辽”,秦氏与兄弟子侄率军北上勤王。

崇祯十三年,汝才(农民义军首领)犯夔州,良玉师至乃去。

夺汝才大纛,贼势渐衰。

十七年春,良玉慷慨语众曰:

“有从贼者,族无赦!

”乃分兵,守四境,贼无敢至石砫者。

——摘编自【清】张廷玉《明史:

卷二百七十秦良玉》等

材料二卸了罗襦缚袴褶,提兵累赴疆场急。

战袍裂尽锦袍存,犹带当年泪痕湿。

召对平台拜赐时,力旌健妇胜须眉。

——摘编自周建华、谭宏永、马世凡等《石柱文史资料:

第9辑》

材料三学习秦良玉忠贞爱国的精神,对传播我国的传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