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复习题答案.docx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复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复习题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复习题答案
2009年新版《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线路部分)》培训宣贯复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哪种情况可以按口头或电话命令执行。
(B)
A)低压分支线的停电工作;
B)用户侧电表的带电接线工作;
C)配变低压侧计量箱内的带电接线工作。
2、下列哪种情况不能填用一张第一种工作票进行工作。
(C)
A)同时停送电的二条“T”型接线线路;
B)同(联)杆塔架设且同时停送电的几条线路;
C)同时停送电的二条平行线路。
3、若一张停电工作票下设多个小组工作,则应填用工作任务单,工作任务单应由(C)签发。
A)工作票签发人;
B)工作负责人;
C)工作票签发人或工作负责人。
4、一回线路停电检修(施工),若有配合停电线路需要停电和接地,且配合停电线路属于其他单位,则应由(A)实施安全措施。
A)配合线路的设备运行管理单位;
B)检修(施工)单位;
C)检修(施工)单位的工作负责人。
5、下列哪条不是工作班成员的安全责任。
(A)
A)督促、监护工作班成员遵守本规程;
B)熟悉工作内容、工作流程;
C)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技术规程。
6、填用电力线路第一种工作票进行的工作,工作负责人应在得到 (C)的许可后,方可开始工作。
A)值班调度员或工区值班员;
B)工作许可人;
C)全部工作许可人。
7、若停电线路作业还涉及其他单位配合停电的线路时,工作负责人应在得到(B)通知这些线路已停电和接地,并履行工作许可书面手续后,才可开始工作。
A)配合停电设备运行管理单位联系人;
B)指定的配合停电设备运行管理单位联系人;
C)配合停电设备运行管理单位工作许可人。
8、在停电线路工作地段装接地线前,要先验电,验明线路确无电压。
验电应使用(B)验电器。
A)相应电压等级、试验合格的;
B)相应电压等级、合格的接触式;
C)相应电压等级、合格的感应式。
9、禁止工作人员擅自变更工作票中指定的接地线位置。
如需变更应(A) 。
A)由工作负责人征得工作票签发人同意;
B)由工作负责人征得工作许可人同意;
C)征得工作负责人同意。
10、对于无接地引下线的杆塔,可采用临时接地体。
接地体的截面积不得小于(C)。
A)170mm2
B)180mm2
C)190mm2
11、巡线人员发现导线、电缆断落地面或悬吊空中,应设法防止行人靠近断线地点8m以内,以免跨步电压伤人,并迅速报告(A),等候处理。
A)调度和上级;
B)上级领导;
C)调度。
12、下列哪种操作可以不戴绝缘手套。
(B)
A)雨天操作;
B)110kV线路杆塔上使用验电器验电;
C)配电设备上验电。
13、对同杆塔架设的多层电力线路进行验电时,正确的验电程序为(C)。
A)先验低压、后验高压,先验下层、后验上层;
B)先验低压、后验高压,先验下层、后验上层,先验远侧、后验近侧;
C)先验低压、后验高压,先验下层、后验上层,先验近侧、后验远侧。
14、在带电线路杆塔横担上进行防腐、巡视检查、紧杆塔螺栓工作,应(B)。
A)填用线路第一种工作票;
B)填用线路第二种工作票;
C)按口头或电话命令。
15、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线路工作许可开始工作的命令方式。
(C)
A)当面通知;
B)电话下达;
C)派人传达。
16、填用电力电缆第一种工作票进入变电站工作应经(C)许可。
A)当值运行人员;
B)运行值班负责人;
C)工作许可人。
17、对电缆或电容器的接地前的工作程序,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B)
A)电缆应逐相充分放电;
B)并联电容器应逐个放电;
C)装在绝缘支架上的电容器外壳应放电。
18、在110kV带电的电力线路邻近进行工作时,牵引绳索和拉绳等至带电导线的最小距离为(C)。
A)1.50米;
B)2.5米;
C)5.0米。
19、在220千伏线路进行地电位带电作业,人身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A)。
A)1.8米;
B)2.1米;
C)3米
20、若工作负责人必须长时间离开工作的现场时,应由(A),履行变更手续,并告知全体工作人员及工作许可人。
A)原工作票签发人变更工作负责人;
B)工作票签发人变更工作负责人;
C)工作许可人变更工作负责人。
21、若经(B)允许的连续停电、夜间不送电的线路,工作地点的接地线可以不拆除,但次日恢复工作前应派人检查。
A)工作许可人;
B)调度;
C)工作负责人。
22、在带电线路杆塔上的工作,风力不应大于(B)。
A)四级;
B)五级;
C)六级
23、紧急事故处理可不用工作票,但应(C)。
A)按口头或电话命令执行;
B)按调度命令执行;
C)使用事故应急抢修单。
24、参加带电作业的人员,应经专门培训,并经(C)后,方能参加相应的作业。
A)考试合格、单位书面批准;
B)考试合格、上级书面批准;
C)考试合格取得资格、单位书面批准
25、在下水道、煤气管线、潮湿地、垃圾堆或有腐质物等附近挖坑时,应设监护人。
在挖深超过2m的坑内工作时,应采取如戴防毒面具、(C)等安全措施。
A)敞开坑口;
B)向坑中浇水;
C)向坑中送风
26、立、撤杆塔过程中,除(B)及指定人员外,其他人员应在离开杆塔高度的1.2倍距离以外。
A)监护人;
B)指挥人;
C)看守拉线人员。
27、整体立、撤杆塔过程中,吊件垂直下方、(C)的内角侧严禁有人。
A)钢丝绳套;
B)扒杆;
C)受力钢丝绳。
28、所有配电箱、电表箱均应可靠接地且(C )应满足要求。
A)接地体;
B)接地方法;
C)接地电阻。
29、高架绝缘斗臂车操作人员应服从( B )的指挥,作业时应注意周围环境及操作速度。
A)下部操作人员;
B)工作负责人;
C)司机。
30、带电作业工具房室内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 C )。
A)30%~50%;
B)40%~60%;
C)50%~70%。
二、是非题
1、工作票签发人或工作负责人认为有必要进行现场勘察的施工、检修作业,施工、检修单位均应根据工作任务组织现场勘察。
(√)
2、在同杆(塔)架设多回线路中的部分停电线路上的工作应填用电力线路第一种工作票。
(√)
3、电力电缆不需停电的工作应填用电力电缆第二种工作票。
(√)
4、110kV线路杆塔横担上油漆工作可按口头或电话命令执行。
(×)
5、杆塔上安装标志牌,工作地点在杆塔最下层导线以下,并能够保持表5-1安全距离的可按口头或电话命令执行。
(×)
6、电力线路工作,一张工作票中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许可人和工作负责人三者互相不得兼任。
(√)
7、电力线路工作,工作票可由经设备运行管理单位审核合格且经批准的修试及基建单位签发。
(√)
8、一回线路检修(施工),其邻近或交叉的其他电力线路需进行配合停电和接地时,应在工作票中列入相应的安全措施。
(√)
9、专责监护人应由有相关工作经验,熟悉设备情况和本规程,并经工区(所、公司)生产领导书面批准的人员担任。
(×)
10、负责检查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工作许可人所做的安全措施是否符合现场实际条件,必要时予以补充,是工作负责人的安全责任。
(√)
11、所派的工作班成员精神状态是否良好,变动是否合适是工作票签发人的安全责任。
(×)
12、许可的接地等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是工作许可人的安全责任,它包括了发电厂或变电所线路的接地线,工作班现场自行所做的安全措施,配合停电线路所做的安全措施等。
(×)
13、对直接在现场许可的停电工作,工作许可人和工作负责人应在工作票上记录许可时间,并签名。
(√)
14、工作票签发人或工作负责人对有触电危险、施工复杂容易发生事故的工作,应增设专责监护人和确定被监护的人员。
(√)
15、专责监护人不得兼做其他工作。
专责监护人临时离开时,应指定能胜任的人员临时代替,离开前应将工作现场交待清楚,并告知工作班成员。
(×)
16、填用数日内工作有效的第一种工作票,每日收工时如果将工作地点所装的接地线拆除,次日恢复工作前均须得到工作许可人许可后,并重新验电挂接地线,方可进行。
(√)
17、已终结的工作票、事故应急抢修单、工作任务单应保存一年。
(√)
18、停电设备的各端,应有明显的断开点,若无法观察到停电设备的断开点,应有能够反映设备运行状态的电气和机械等指示。
(√)
19、个人保安线应在杆塔上接触或接近导线时挂接,作业结束脱离导线后拆除。
(×)
20、电气设备操作后无法看到设备实际位置时,可通过设备机械指示位置、电气指示、带电显示装置、仪表及各种遥测、遥信信号任二个指示已同时发生对应变化,才能确认该设备已操作到位。
(×)
21、所谓全部停电,系指供给该配电设备上的所有电源线路均已全部断开者。
(√)
22、树枝接触或接近高压带电导线时,应用干燥的木棒或戴绝缘手套将树枝远离带电导线至安全距离。
此前严禁人体接触树木。
(×)
23、砍剪树木时,安全带应系在待砍剪树枝的断口附近或以下。
(×)
24、在同杆塔架设多回线路中部分线路停电的工作,工作负责人在接受许可开始工作的命令时,应与工作许可人核对停电线路双重名称无误。
如不符或有任何疑问时,不得开始工作。
(×)
25、开闭所、高压配电室内工作可参照本规程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的有关规定执行。
(×)
26、工作人员在做好隔离等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可以穿越未经验电、接地的10kV及以下线路对上层线路进行验电。
(×)
27、修剪树枝工作可以按口头或电话命令执行。
(√)
28、工作许可人在接到所有工作负责人(包括用户)的完工报告,并确认全部工作已经完毕,所有工作人员已由线路上撤离,接地线已经全部拆除,方可下令拆除各侧安全措施,向线路恢复送电。
(×)
29、线路工作时,“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标牌的悬挂,不必按调度命令执行。
(×)
30、在交叉其它带电电力线路档内放落、降低或架设导地线工作,只有在采取防止导、地线产生跳动或过牵引与带电际线接近至危险范围以内的措施后,方可进行。
(×)
三、填空题
1、进行电力线路施工作业应根据工作任务组织现场勘察,并填写现场勘察记录。
现场勘察由工作票签发人组织。
2、承发包工程中,工作票可实行“双签发”形式。
签发工作票时,双方工作票签发人在工作票上分别签名,各自承担本规程工作票签发人相应的安全责任。
3、第二种工作票需办理延期手续,应在有效时间尚未结束以前由工作负责人向 工作票签发人提出申请,经同意后给予办理。
4、用户变、配电站的工作许可人应是 持有效证书 高压电气工作人员。
5、线路停电检修,工作许可人应在线路可能受电的各方面(含变电站、发电厂、环网线路、分支线路、用户线路和配合停电的线路)都拉闸停电,并挂好操作接地线后,方能发出许可工作的命令。
6、可直接在地面操作的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的操作机构上应加锁,不能直接在地面操作的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应 悬挂标示牌。
7、验电前,应先在有电设备上进行试验,确认验电器良好;无法在有电设备上进行试验时可用工频高压发生器 等确证验电器良好。
8、遇有火灾、地震、台风、冰雪、洪水、泥石流、沙尘暴等灾害发生时,如需对线路进行巡视,应制订 必要的安全措施 ,并得到设备运行管理单位分管领导批准。
巡视应至少两人一组,并与派出部门之间保持 通信联络 。
9、雨天操作应使用有防雨罩的绝缘棒,并穿绝缘靴、戴绝缘手套。
10、风力超过 5 级时,禁止砍剪高出或接近导线的树木。
11、在±40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直流线路单极停电侧进行工作时,应 穿着全套屏蔽服 。
12、在杆塔上作业时,应使用有后备绳或速差自锁器的双控背带式安全带,当后保护绳超过 3 米应使用缓冲器。
13、带电作业应在良好天气下进行。
如遇雷电(听见雷声、看见闪电)、雪雹、雨雾等不得进行带电作业。
风力大于5级时,或湿度大于
80% 时,一般不宜进行带电作业。
14、750、1000kV和±800kV等电位作业,应使用 电位转移棒 进行电位转移。
15、进行直接接触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带电设备的作业时,应穿着 合格的绝缘防护用具;使用的安全带、安全帽应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必要时戴护目镜。
使用前应对绝缘防护用具进行外观检查。
16、钢管杆塔、30m以上杆塔和220kV及以上线路杆塔宜设置防止作业人员上下杆塔和杆塔上水平移动的 防坠安全保护装置 。
上述 新建 线路杆塔必须装设。
17、运行中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接地极线路和接地极应视为 带电线路 。
18、330kV及以上的电气设备,可采用 间接验电方法进行。
19、在发生人身触电事故时,可以不经过许可,即行断开有关设备的电源,但事后应立即报告调度(或设备运行管理单位)和
上级部门。
20、运行中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接地极线路和接地极应视为带电线路。
各种工作情况下,邻近运行中的直流接地极线路导线的最小安全距离按±50kV直流电压等级控制。
21、禁止在有同杆架设的10kV及以下线路带电情况下,进行另一回线路的停电施工作业。
若在同杆架设的10kV及以下线路带电情况下,当满足表5-2规定的安全距离且采取可靠防止人身安全措施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下层线路的登杆停电检修工作。
22、安全带的挂钩或绳子应挂在 结实牢固的构件或专为挂安全带用的钢丝绳 上,并应采用 高挂低用 的方式。
禁止系挂在
移动或不牢固的物体 上[如(隔离开关)闸刀支持瓷瓶、瓷横担、未经固定的转动横担、线路支柱瓷瓶、避雷器支柱瓷瓶等]。
23、同一天内几处高压配电室、箱式变电站、配电变压器台架进行 同一类型 工作,可使用一张工作票。
24、在双电源和有自备电源的用户线路的高压系统接入点,应有 明显断开点 ,以防止停电作业时用户设备反送电。
25、带电装表接电工作时,应采取防止短路和电弧灼伤的安全措施。
26、带电作业适用于在海拔1000m及以下交流10~1000kV、直流±500~±800kV(750kV为海拔2000m及以下值)的高压架空电力线路、变电站(发电厂)电气设备上,采用等电位、中间电位和地电位方式进行的带电作业,以及低压带电作业。
27、带电作业工作票签发人和工作负责人、专责监护人应由 带电作业资格 、 带电作业实践经验 的人员担任。
28、配电带电作业实施绝缘隔离措施时,应按先近后远、先下后上的顺序进行,拆除时顺序相反。
装、拆绝缘隔离措施时应逐相进行。
29、等电位作业一般在 63(66)、 ±125kV 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力线路和电气设备上进行。
四、简答题
1、修编后的《安规》重点增加了哪些内容?
答:
2、本次修编将变电、线路工作中涉及到的通用工作的安全要求是从哪本规程精简而来?
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答:
3、本次《安规》修订把2005版中的哪些难点作了重点修改、完善?
答:
4、特高压交流、高压直流设备不停电时及工作人员工作中正常活动范围与带电设备部分之间的安全距离选定原则是什么?
答:
附录资料:
不需要的可以自行删除
竹材重点知识
1竹材及非木质材料作为原料的应用特点与局限
A非木质原料应用中具有的优点
1)来源广泛,价格低廉;
2)原料单一,对稳定产品质量有利,生产工艺易于控制;
3)备料工段设备简单(竹材除外);
4)工业生产中动力消耗较木质原料少(加工、干燥等)。
B不利因素
5)原料收获季节性强。
为保证常年生产,工厂需储备8-9个月的原料,而该类原料体积蓬松,占用地面与空间很大,造成储存场地之困难;
6)原料收购局限性强。
非木质原料质地松散,造成收集与运输上的不便,为降低成本,收集半径一般不超过100公里;
7)非木质原料储藏保管较难。
非木质原料所含糖类、淀粉及其它易分解的物质较木质材料高,易于虫蛀或产生霉变与腐烂(采取的措施:
高密度打包储存,切段堆积储存,干燥后储存,喷洒药剂储存等,但增加了工序和成本);
8)非木质原料含杂杂物多(蔗渣含20%以上的蔗髓,棉杆含残花和泥沙,芦苇有苇髓和叶鞘,稻壳含米坯等),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生产前应分离,增加了工序与成本;
9)其它尚未解决的问题:
棉杆皮韧性大,缠绕设备造成堵塞、起火;原料易水解,湿法生产中造成的污染大;稻壳板硬度大,对刀具磨损十分严重等,目前尚无参考模式,有待进一步研究克服。
2.分布概况:
竹子是森林资源之一。
中国竹类资源分为四个区:
黄河-长江竹区、长江-南岭竹区、华南竹区、西南高山竹区。
3地下茎:
竹类植物在土中横向生长的茎部,有明显的分节,节上生根,节侧有芽,可萌发而为新的地下茎或发笋出土成竹,俗称竹鞭,亦名鞭茎。
因竹种不同,地下茎有下列三种类型:
单轴型、合轴型、复轴型。
4.竹秆:
竹秆是竹子的主题部分,分为秆柄、秆基和秆茎三部分。
1)秆柄:
竹秆的最下部分,与竹鞭或母竹的秆基相连,细小、短缩、不生根,俗称螺丝钉或龙眼鸡头,是竹子地上和地下系统连接输导的枢纽。
2)秆基:
竹秆的入土生根部分,由数节至10数节组成,节间短缩而粗大。
秆基各节密集生根,称为竹根,形成竹株独立根系。
秆基、秆柄和竹根合称为竹蔸。
3)秆茎:
竹秆的地上部分,端正通直,一般形圆而中空有节,上部分枝着叶。
每节有两环,下环为箨环,又叫鞘环,是竹箨脱落后留下的环痕;上环为秆环,是居间分生组织停止生长后留下的环痕。
两环之间称为节内,两节之间称为节间。
相邻两节间有一木质横隔,称为节隔,着生于节内。
竹秆的节、节间形状和节间长度因竹种而有变化。
5.竹子各部位之间的关系
竹连鞭,鞭生芽,芽孕笋,笋长竹,竹又养鞭,循环增殖,互为因果,鞭竹息息相关的统一有机整体。
6.竹林的采伐竹林采伐时必须做到“采育兼顾”,才能达到竹林永续利用、资源永不枯竭之目的。
正确确定伐竹年龄、采伐强度、采伐季节、采伐方法四个技术环节是竹林采伐的关键所在。
7.采伐竹龄:
竹林为异龄林,一般只能采取龄级择伐方式,根据竹类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竹笋成竹后,秆形生长基本结束,体积不再有变化,但材质生长仍在进行,密度和力学强度仍在增长和变化,根据其变化情况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材质增进期,材质稳定期和材质下降期。
竹子的采伐年龄最好在竹材材质稳定期,遵循“存三(度)砍四(度)不留七(度)”的原则。
8.伐竹季节:
春栽夏劈秋冬伐。
一般竹林应该在冬季采伐,应在出笋当年的晚秋或冬季(小年春前)。
花年竹林,应砍伐竹叶发黄、即将换叶的小年竹,而不应砍伐竹叶茂密正在孵笋的大年竹;丛生竹林,一般夏秋季节出笋,采伐季节选在晚秋或早春,使新竹能发枝展叶。
原因:
a.该季节竹子处于休眠状态,竹液流动慢,同化作用较弱;
b.可溶性物质变成复杂的有机物储存,竹材力学性质好,不易虫蛀;
c.冬季,林地中主要害虫处于越冬状态,不会对采伐后的竹林造成伤害;
d.该季节新竹尚未发出,可避免采伐时造成损伤。
9.竹材的储藏与保管具体要求:
1)按照不同质量分类保管;
2)按照规格大小,分别存放;
3)先进先出,推陈出新;
4)防虫防蛀,喷熏药物。
10.竹材的缺陷及其发生规律:
1)虫蛀和霉腐一般发生规律如下:
a.竹黄较竹青严重;b.6-7年生竹材较轻,3-5年生以下较重;c.冬季采伐的较轻,秋季次之,春季采伐的较重;e.山地生长的较平地生长的轻;f.通风透光储藏遭受损害的较少,阴暗不透风的则多。
11.竹壁:
竹秆圆筒状的外壳。
一般根部最厚,至上部递减,自内向外分为竹青、竹肉和竹黄三个部分。
12.影响竹材密度的因素:
A.竹种:
与其地理分布有一定的关系,分布在气温较低、雨量较少的北部地区的竹材(如刚竹)密度较大,反之,则密度较小。
B.竹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密度不断的提高和变化(因竹材细胞壁和内容物是随竹龄的增加而逐渐充实和变化的),可根据其规律性作为确定竹材合理采伐年龄的理论依据之一。
C.立地条件:
气候温暖多湿,土壤深厚肥沃的条件下生长好,竹竿粗大,但组织疏松,维管束密度小,从而密度小,反之密度大。
D.竹秆部位:
同一竹种,自基部至稍部,密度逐渐增大,同一高度上,竹壁外侧高于内侧,有节部分大于无节部分。
13.竹材特性
竹材与木材相比,具有强度高、韧性大,刚性好、易加工等特点,使竹材具有多种多样的用途,但这些特性也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其优越性的发挥,竹材的基本特性如下:
1)易加工,用途广泛:
剖篾、编织、弯曲成型、易染色漂白、原竹利用等;
2)直径小,壁薄中空,具有尖削度:
强重比高,适于原竹利用,但不能像木材一样直接进行锯切、刨切和旋切,经过一定的措施可以获得高得率的旋切竹单板和纹理美观的刨切竹薄木;
3)结构不均匀:
给加工利用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如竹青、竹黄对胶粘剂的湿润、胶合性能几乎为零,而竹肉则有良好的胶合性能;
4)各向异性明显:
主要表现在纵向强度大,横向强度小,容易产生劈裂
5)易虫蛀、腐朽和霉变:
竹材比木材含有更多的营养物质造成;
6)运输费用大,难以长期保存:
壁薄中空,体积大,车辆实际装载量小,不宜长距离运输;易虫蛀、腐朽和霉变,不宜长时间保存;砍伐季节性强,规模化生产与原竹供应之间矛盾较为突出。
14.竹材人造板的构成原则:
以克服竹材本身固有的某些缺陷,使竹材人造板具有幅面大且不变形、不开裂等特点为出发点的,主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对称原则:
对称中心平面两侧的对应层,竹种、厚度、层数、纤维方向、含水率、制造方法相互对应。
2)奇数性原则:
主要针对非定向结构的多层人造板
15.竹材人造板的结构特性:
1)结构的对称性:
尽可能的克服各向异性
2)强度的均齐性:
材料在各个方向强度大小的差异,以均齐系数表达(竹纤维板、碎料板趋于1)。
3)材质的均匀性:
能提高板材外观质量,也可减少应力集中造成的破坏。
(板材优于竹材,结构单元越小的板材均匀性越好).
16.胶层厚度:
不产生缺胶的情况下,越薄越好(20-50微米)?
1)薄胶层变形需要的应力比厚胶层大
2)随着胶层厚度的增加,流动或蠕变的几率增大
3)胶层越厚,由膨胀差而引起界面的内应力与热应力大
4)坚硬的胶粘剂,胶合界面在弯曲应力的作用下,薄胶层断裂强度高
5)胶层越厚,气泡或其他缺陷数量增加,早期破坏几率增加
17.竹材胶合板:
是将竹材经过高温软化展平成竹片毛坯,再以科学的、比较简便的、连续化的加工方法和尽可能少改变竹材厚度和宽度的结合形式获得最大厚度和宽度的竹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劳动消耗和胶粘剂用量,从而生产出保持竹材特性的强度高、刚性好、耐磨损的工程结构用竹材人造板。
竹材的高温软化-展平是该项工艺的主要特征。
A原竹截断截断:
a.先去斜头;
b.由基至稍,分段截取;
c.截弯存直,提高等级;
d.留足余量。
B竹片软化的目的:
将半圆形的竹筒展平,则竹筒的外表面受压应力,内表面受拉应力,其应力大小为:
Ó=E·S/2r减小E值是减小竹材展平时反向应力的有效手段,从而可以减少展平时竹材内表面的裂缝的宽度和深度。
减小竹材弹性模量的方法和措施统称为竹材软化。
C.软化方法:
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提高竹筒含水率和温度是提高竹材本身塑性、减小竹材弹性模量,从而达到减小展开过程中方向弯曲时拉伸应力的有效措施。
D.刨削加工目的:
1)去青去黄,改善竹材表面性能,提高胶粘效果;
2)使竹片全长上具有同一厚度,以获得较高胶粘性能和较小的厚度偏差。
E.竹片干燥:
实践证明,使用PF时,竹片的含水率应低于8%,而使用UF时,应小于12%,才能获得理想的胶合强度。
1)预干燥:
目的为了提高竹片的干燥效率,主要设备是高效螺旋燃烧炉竹片干燥窑,干燥周期较长,一般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