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夏河县夏河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092577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55.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夏河县夏河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甘肃省夏河县夏河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甘肃省夏河县夏河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甘肃省夏河县夏河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甘肃省夏河县夏河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夏河县夏河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

《甘肃省夏河县夏河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夏河县夏河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甘肃省夏河县夏河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docx

甘肃省夏河县夏河中学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甘肃省夏河县夏河中学【最新】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花”的形成过程,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雪花

B.水花

C.烟花

D.窗花

2.上海复旦附中16岁小姑娘武亦姝在《中国诗词大会》上一举夺冠,凭借不俗的成绩和沉着稳定的心态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更成为网络内外的热议焦点.下面诗句与分子、原子的运动有关的是(  )

A.有麝自来香,不用大风扬B.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C.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D.白玉为堂金作马

3.如图为小明制作的原子模型,外圈上小球为电子,内圈为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模型表示一种碳原子B.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

C.该原子不显电性D.该原子核内有4个质子

4.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加铁酱油”等,这些碘、钙、铁是指

A.原子B.元素C.单质D.离子

5.如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该图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

A.铬属于非金属元素B.铬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2.00g

C.一个铬原子核内有24个质子D.一个铬原子核内有24个中子

6.用“

”和“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微观示意图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7.下列关于人呼出气体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人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氧气含量较少

B.人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二氧化碳含量较少

C.人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水蒸气含量较多

D.人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氮气含量相差不大

8.保持氧化汞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汞原子和氧原子B.氧分子C.汞原子D.氧化汞分子

9.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颜色、状态B.密度、硬度

C.氧化性、可燃性D.挥发性、稳定性

10.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大量的白烟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11.下列有关化合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化合价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无关

B.氨气(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C.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显负价

D.一种元素在同一种化合物中,可能有几种不同的化合价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B.硅C.铝D.铁

二、填空题

13.如图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A~E共有_____种元素.

(2)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有_________.

14.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来看,水属于_____(填字母).

a、纯净物b、混合物c、单质d、氧化物

(2)如图为自来水厂生产流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反应沉淀池可以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b、过滤池可将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去除

c、活性炭吸附池可以去除有色有味杂质

d、通过上述一系列净水措施,用户得到的自来水是纯净物

(3)饮用水硬度达到一定程度对人体有害,因此在饮用前降低水的硬度至关重要.检验自来水是否为硬水常用的试剂为_____;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

(4)实验室常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可溶物和不溶物.用到的仪器有带铁圈的铁架台、玻璃棒、烧杯和_____,将滤纸折叠后,与上述仪器组合成过滤装置.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15.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硫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1)在研究化学的过程中,常用到化学符号。

①请写出符号:

氦气_____;镁单质_____;钠离子_____.

②如果用●表示一个碳原子,○表示一个氢原子,

表示一个氧原子.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2,其模型如图1所示。

试写出如图2模型表示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

(2)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_______(填字母)。

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由原子构成

c、化学变化中能否再分d、能否直接构成物质

三、实验题

17.如图所示的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磷燃烧,产生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

(2)冷却后,松开弹簧夹,看到烧杯中的水倒流至集气瓶中的_____处(填数字).剩余的气体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得出的结果小于理论值,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4)有电热棒点燃红磷比用酒精灯点燃红磷的方案更好,推测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18.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编号仪器的名称:

a_______;b_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收集装置是_______,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_;

(3)若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利用怎样的实验验证用C装置收集的氧气已经装满集气瓶?

我的验满方法是_________.利用E装置收集氧气是利用氧气____溶于水,该收集方法的名称是_______.

(4)氨气(NH3)的密度比空气小,若用F装置来收集氨气,则气体从______端进入。

(5)乙炔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你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

四、计算题

19.食用醋是厨房必备调料之一,可通过粮食发酵酿造制得.食醋中含有醋酸(学名乙酸,化学式为CH3COOH),此外还含有乳酸、葡萄糖酸、琥珀酸、氨基酸、糖、钙、磷、铁、维生素B2等有益于健康的成分.

(1)食用醋中含有的钙、磷、铁指的是_______(填“原子”、“元素”或“物质”).

(2)乙酸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为_______(填最简比);

(3)乙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填最简比);

(4)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分数最高的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

雪花、水花、窗花,均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烟花,是物质燃烧生成的,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2.A

【分析】

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分子很小,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隔;宏观的颗粒和微观的粒子的不同的概念。

【详解】

莲花、月亮、白玉和黄金都是分子或原子的集合体,是宏观颗粒,它们的运动不能代表分子或原子的运动,用分子的观点能解释现象应该是大量单个分子造成的现象,如闻到香味,就是因为具有香味的分子不断地运动,进入了人的鼻孔。

故选A。

【点睛】

分子是微观概念,可以解释宏观现象,但宏观颗粒造成的现象就不能用微观粒子的性质来解释。

3.C

【分析】

原子由原子核,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内有质子和中子,原子中:

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据此分析解答此题。

【详解】

A、由模型可知该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核内有2个质子,故该模型表示的是氦原子,故错误;

B、由模型可知该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核内有2个质子,核电荷数为2,故错误;

C、该原子中:

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不显电性,正确;

D、由模型可知该原子核含有2个质子,故错误。

故选C。

【点睛】

熟练掌握原子的结构,掌握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4.B

【详解】

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故选B。

考点:

物质的元素组成。

5.C

【分析】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这一小格表示的意义,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字母表示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的名称;下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据此解答。

【详解】

A、铬属于金属元素,故A错误;

B、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故B错误;

C、铬原子的原子序数是24,原子序数等于核内的质子数,故其核内有24个质子,故C正确;

D、中子数不等于原子序数,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意义,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6.B

【详解】

A、含在有两种分子,即两种物质,是混合物。

B、含一种分子,是纯净物。

其分子、含有两种原子,所以是化合物。

此项正确。

C、含一种分子,是纯净物。

其分子、含有一种原子,所以是单质。

D、含有两种分子,即两种物质,是混合物。

【点睛】

先从图、找出其分子种类(即物质种类)。

如是纯净物再看分子、原子的种类,以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7.B

【分析】

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汽,人体呼出气体和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汽含量不同;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具有“两多一少”的特点,即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

A、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相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增多,氧气含量减少,氧气含量较少,故说法正确。

B、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水蒸气、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故说法错误。

C、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水蒸气、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故说法正确。

D、氮气不被人体吸收,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氮气含量相差不大,故说法正确。

故选B。

【点睛】

了解呼吸作用的原理、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区别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D

【解析】

【详解】

氧化汞分子是保持氧化汞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故选:

D。

9.C

【分析】

根据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定义判断,物理性质是指不需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详解】

A、颜色、状态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错误。

B、密度、硬度,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错误。

C、氧化性、可燃性,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正确。

D、挥发性、稳定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错误。

故选:

C。

【点睛】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是初中化学最基本的概念,是考查的热点之一,正确理解定义,明确二者的本质区别:

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10.B

【详解】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B。

【点睛】

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11.D

【分析】

A.化合价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着密切的关系;

B.根据已有的元素化合价的特点以及化合价规则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一般显负价,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价的规则来分析。

【详解】

A.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的数值等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非金属元素的负化合价的数值等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减去8,故错误;

B.氨气(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错误。

C.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里不一定负价,如水中氢元素显+1价,故错误;

D.同一种元素在同一种物质种可能显不同的价态,如在NH4NO3中含有铵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铵根离子显+1价,而氢元素显+1价,故氮元素为-3价;硝酸根离子显-1价,而氧元素显-2价,故氮元素显+5价;所以硝酸铵中氮元素分别显-3价和+5价;一种元素在同一种化合物里,可能显不同的化合价,故正确。

故选:

D。

【点睛】

考查学生对化合价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通过举出反例的方法来验证观点是否正确可以快速、正确的解答本题。

12.C

【解析】

试题分析:

地壳中元素含量排在前四位的是:

O、Si、Al、Fe,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故选C。

考点:

元素的含量

13.四A、C、E

【分析】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等于元素周期数.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质子数相同则属于同一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个(只有一层为2个)电子时,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详解】

(1)从图中可看出有4种质子数,所以有四种元素。

(2)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个(只有一层为2个)电子时,达到相对稳定结构,故ACE均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点睛】

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时,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达到8个(只有一层为2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大于等于4个时,易得到电子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14.adbc肥皂水加热煮沸漏斗引流

【分析】

(1)根据纯净物、氧化物的概念分析解答;

(2)根据自来水厂净化水的方法解答;

(3)根据硬水和软水经常用肥皂水来鉴别解答;

(4)根据过滤需要用到的仪器及注意事项分析解答。

【详解】

(1)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

(2)a、反应沉淀池不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硬水转化为软水需要加热煮沸,故错误;

b、过滤池可将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去除,故正确;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去除有色有味杂质,故正确;

d、用户得到的自来水中含有可溶性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3)硬水和软水经常用肥皂水来鉴别,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家庭生活中常用来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加热煮沸;

(4)实验室常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悬浮的杂质,过滤需要用到的仪器有带铁圈的铁架台、玻璃棒、烧杯和漏斗;实验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点睛】

掌握净化水的方法、鉴别硬水和软水的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硫+氧气

二氧化硫碳+氧气

二氧化碳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详解】

(1)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故填:

硫+氧气

二氧化硫;

(2)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填:

碳+氧气

二氧化碳。

(3)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故填: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16.HeMgNa+C2H6c

【分析】

氦气、镁的化学式可以用其元素符号表示,每个钠离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详解】

(1)①氦气可以表示为He;镁单质可以表示为Mg;钠离子可以表示为Na+;

②图2模型表示的物质中,每个分子由2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构成,化学式可以表示为C2H6。

(2)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化学变化中能否再分,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重点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小。

17.产生大量白烟

1难溶于水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红磷不足(或装置漏气、未恢复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等)误差小,无污染(合理即可)

【分析】

根据常规性的实验现象的描述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及实验误差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加大了深度,分析改进后装置的特点及优点。

【详解】

(1)红磷燃烧,产生的主要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

(2)磷燃烧消耗氧气使瓶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沿着导管被压入集气瓶内,并进入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冷却后,松开弹簧夹,看到烧杯中的水倒流至集气瓶中的1处,剩余气体的性质是:

难溶于水,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3)该实验中红磷需要稍过量,目的是将氧气耗尽;若红磷不足(装置漏气、未恢复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等)都会使测定结果偏小;

(4)通电的方法引燃红磷,不需要打开瓶塞,空气出不来也进不去,测量比较准确,误差小,无污染。

【点睛】

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在中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要注意测定原理、实验关键、现象和结论等内容的考查。

18.长颈漏斗集气瓶AC、E

B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该瓶氧气已经收集满了不易排水法dBE

【分析】

据图即可知道有关仪器的名称,根据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详解】

(1)据图可以看出,a是长颈漏斗,b是集气瓶。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固体加热型反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以采取排水法收集氧气,收集装置采用E装置;氧气比空气的密度稍大,故也可以采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收集装置采用C装置。

加热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若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型反应,要用B做发生装置,B中是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的反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该瓶氧气已经收集满了;利用E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被称为排水法。

(4)因为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气体从d端进入。

(5)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常温下反应是固体和液体反应,属固液混合常温型,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乙炔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收集装置是E。

【点睛】

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19.

(1)元素

(2)1:

2:

1(3)6:

1(4)氧元素

【分析】

(1)食品中的营养物质,例如钠、钙、镁、锌等通常是指元素;

(2)根据醋酸的化学式为CH3COOH可知醋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

(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4)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进行解答。

【详解】

(1)食品中的营养物质,例如食用醋中含有的钙、磷、铁等通常是指元素。

故填:

元素;

(2)醋酸的化学式为CH3COOH可知醋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

4:

2=1:

2:

1;

(3)乙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

(1×4)=6:

1;

(4)乙酸中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2×2=24,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4=4,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6×2=32,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最大,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点睛】

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