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住建委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089390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6.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州市住建委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温州市住建委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温州市住建委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温州市住建委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温州市住建委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温州市住建委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docx

《温州市住建委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州市住建委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温州市住建委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docx

温州市住建委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

温州市住建委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

1总则与概述

修订目的

修订依据

适用范围

工作原则

2组织机构及职责

组织机构

职责

3预防和预警机制

监测预警

预防预警行动

4防汛防台应急响应

汛情分级

防御重点

应急响应

工作内容

5抗旱应急响应

旱情等级划分

应急响应

6应急保障

7善后工作

8附则

1总则与概述

修订目的

做好洪涝台旱灾害突发事件防范与处置工作,使水旱灾害处于可控状态,保证防汛防台抗旱及抢险救援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修订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条例》、《温州市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及温州市城市防台防洪分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做好2013年防汛防台抗旱工作的通知》(温城防指办〔2013〕2号),结合我委工作实际,修订本预案。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市范围内发生的汛期、台风、旱灾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影响,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建筑工地和城镇房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重大社会影响和偏远的、生活条件得不到保障的建筑工地应急工作。

各地应根据本方案要求及当地实际制定相应的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

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防汛防台抗旱工作水平。

防汛防台抗旱工作实行指挥部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单位负责。

实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的原则。

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2组织机构及职责

组织机构

市住建委防汛防台抗旱应急指挥部由总指挥、副总指挥、抢险救灾组、宣传统计组、监督维稳组和后勤值班保障组组成。

各地建立相应指挥部,作为市住建委应急指挥部的成员单位。

指挥部由总指挥负责调度,当总指挥不在位时,由副总指挥负责。

原则上,委班子成员、委机关各处室负责人、委直属单位班子成员全部为市住建委防汛防台抗旱应急指挥部成员。

抢险救灾组由委规划发展处、住房保障处、城乡建设处、风景园林处、建筑业处、节能设计处、房地产开发与市场监管处、产权产籍处、物业修建管理处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组成;宣传统计组由委办公室、机关党委、宣传教育处、行政审批处、计划财务处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组成;监督维稳组由委组织人事处、综合稽查处、职改办、政策法规处、信访处、监察室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组成;后勤值班保障组由委办公室负责人及相关处室、单位人员组成。

抢险救灾组、宣传统计组、监督维稳组和后勤值班保障组各分成A、B两小组,各负责一个预案周期内白天和晚上的值勤工作,第二轮预案启动时,值勤时间段予以轮换。

指挥部组成

总指挥

周守权(市住建委主任)

副总指挥

陈高鲁(市住建委副主任)

抢险救灾

A组

组长:

陈高鲁(市住建委副主任)

成员:

林云敏、许建义、王大顺、程枫、刘舜之、金涛、季建忠、季胜杰、滕荣凡、李晓春、陈金浦、冯国锋、岑瓯、陈正光、林昌华、莫光辉、谢建武、孙宝武、黄齐、唐东欣、朱葛、胡国荣、徐新跃、何亦飞

抢险救灾

B组

组长:

林道友(市住建委总工)

成员:

周耀宇、汤伟民、朱伟荣、荣万能、汤建友、曾国海、宋晓军、陈昌坤、吴守远、薛化雨、翁立军、陈剑锋、姜国庆、叶君瑞、郑克、林舜平、吴演义、袁海滨、周毓雷、丁国华、李海洲、陈锡宗、陈坚、陈毓慧、汤寿坤

宣传统计

A组

组长:

罗宏图(市住建委副主任)

成员:

陈卫东、戴岱、陈雪安、赵海滨、马少龙、潘翔、胡海忠

宣传统计

B组

组长:

戴旭强(市住建委副主任)

成员:

邱克、吴浩、瞿哲峰、江丽芳、王东升、刘婕、马宏

监督维稳

A组

组长:

余跃彬(市住建委副主任)

成员:

徐凌晨、郑俊义、周宝辉、陈齐盈、施朝霞、林玉宝、赵建清

监督维稳

B组

组长:

王敬东(市住建委副主任)

成员:

郑晔、林南飞、赵若丽、陈乾、李晓、石子娟、尹俊

后勤值班保障A组

组长:

戚永根(市住建委副主任)

成员:

张允、孙映云、胡红葵、胡佳、张宵入、郑格非、李航

后勤值班保障B组

组长:

杨毅(市住建委副主任)

成员:

胡志翔、徐晓燕、王黎珺、吴策、韩胜恩、林玲、赵璋

上述人员在岗位变动时,岗位继任者直接递补。

职责

根据市政府要求和实际工作需要,成立市住建委防汛防台抗旱应急指挥部,负责全市建筑工地和城镇房屋较大汛旱情和一般汛旱情的指挥和部署,配合温州市城市防台防洪分指挥部和上级主管部门指挥部做好特别重大汛旱情应对工作。

总(副)指挥:

决定启动市住建委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

组织指挥防汛防台抗旱应急工作,对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并实施监督和指导。

紧急指挥调度应急储备物资、交通工具以及设施设备,指挥调度市住建系统有关部门和单位参加应急工作。

及时向市委、市政府、省建设厅报告灾害和抢险工作进展情况。

抢险救灾组:

组织贯彻实施指挥部关于抢险的各项决策和命令。

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在抢险过程中分析、预测灾害发展趋势,制定处理方案,上报指挥部选择和决策。

根据指挥部决策,合理调配抢险物资、设备及人员,负责调集抢险所需物资、设备和人员,随时协调和控制具体抢险行动。

组织召集应急技术专家,为指挥部的决策提供科学技术支持。

配合属地政府做好人员安置工作。

宣传报道组:

及时报道防汛指挥部的抗洪救灾部署,播报台风信息、汛情公报等;做好抗洪抢险救灾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负责接应上级和外埠媒体的采访,准确报道受灾抗灾情况;编辑有关材料。

负责了解掌握天气动态,及时提供气象信息。

统计受灾情况,编写防汛情、台风、旱情等害天气简报,汇报救灾情况。

监督维稳组:

督查各单位执行抗洪救灾命令和决定落实情况,督办各部门党政领导到岗和组织抗洪抢险等工作,监督检查抗洪救灾资金、物资调拨到位情况;查处抗洪抢险救灾中渎职行为和违纪案件。

负责可能发生的不稳定事件的处理工作,负责受灾人员安抚工作,化解可能发生的恶性群体事件。

后勤值班保障组:

做好值班和后勤保障工作。

3预防和预警机制

监测预警

各成员单位和市属建筑工程施工、直管公房和危旧房屋监管、物业管理企业各方主体单位要根据气象部门和市防汛指挥监测预警中心的监测预警信息,结合实际,认真做好汛情、旱情可能造成的相关影响及危害的分析预测,做好预警预报工作,及时向市住建委应急指挥部报告。

市住建委应急指挥部建立正常信息交流和集中分析会商机制,多渠道、多途径收集汇总和分析研判汛情、旱情有关信息,及时通报各成员单位和各方主体单位。

预防预警准备工作

(1)思想准备。

加强宣传,增强全民预防灾害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做好防特大汛旱情的思想准备。

(2)组织准备。

建立健全组织指挥机构,落实责任人、队伍和地质灾害易发重点区域的监测网络及预警措施,加强专业机动抢险队的建设。

(3)工程准备。

对存在病险的在建工程和现有建筑实行应急除险加固,落实安全度汛方案。

(4)预案准备。

修订完善各类预案和应急方案,开展预案演练,建立和完善灾害应急响应和处置工作机制。

加强防灾减灾人员、装备、物资、资金等管理,细化处置流程。

(5)物资准备。

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储备充足的抢险物资。

(6)通信准备。

充分利用各种途径,确保雨情、水情、工情、灾情等信息及指挥调度指令畅通。

(7)防汛防台抗旱检查。

实行以查组织、查工程、查预案、查物资、查通信为主要内容的分级检查制度,发现薄弱环节,明确责任、限期整改。

预警预防行动

江河洪水预警。

当江河即将出现洪水时,及时向有关单位提供水位实测情况和洪水走势,为抗灾救灾提供基本依据。

山洪灾害预警。

凡可能遭受山洪地质灾害威胁的地方,应根据山洪地质灾害的成因和特点,采取预防和避险措施。

可能受山洪灾害威胁的在建建筑工程和现有建筑,应编制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并明确区域内易发生山洪灾害的地点及范围、安全转移方案、组织机构的设置及职责。

台风暴潮灾害预警。

及时将市气象台发布的台风(含热带风暴、热带低压等,下同)中心位置、强度、移动方向和速度等信息向各有关单位转发,对可能遭遇台风袭击的地方,各成员单位应加强值班,密切注视台风动向。

加强对城镇危房、在建建筑工地的检查和采取加固措施。

旱情预警。

干旱发生的时间、地点、程度、受旱范围、影响人口,以及对城乡生活方面造成的影响。

4防汛防台应急响应

汛情分级

级依据预报或实测汛情信息分为四级。

一般汛情

(1)市气象台发布台风(包括热带风暴、下同)消息,预报台风可能影响温州;

(2)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或预报日降雨量:

50—100毫米;(特殊情况作较大汛情处理)

(3)潮(水)位:

瓯江龙湾站4—米;

(4)沿海最大风力:

8级;

(5)建筑工地地下室或基坑内严重积水,未影响基坑支护稳定状态,民工宿舍、现有建筑未出现明显安全隐患。

凡符合上述5条中1条或1条以上的定为一般汛情。

较大汛情

(1)市气象台发布台风警报,预报台风影响较大;

(2)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或者预报日降雨量100-200毫米,过程降雨量200-300毫米;

(3)潮(水)位:

瓯江龙湾站米;

(4)沿海最大风力:

9-11级;

(5)建筑工地出现严重积水,发生民工宿舍、现有建筑倒塌、基坑支护坍塌、大型起重机械倒塌等情况,未造成人员伤亡。

凡符合上述5条中1条或1条以上的定为较大汛情。

重大汛情

(1)市气象台发布台风紧急警报;预报台风严重影响温州;

(2)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或者预报日降雨量:

200毫米以上,过程降雨量300-500毫米;

(3)潮(水)位:

瓯江龙湾站高于米;

(4)沿海最大风力:

12-15级;

(5)受台风影响,建筑工地发生大型起重设备倒塌、基坑支护坍塌、触电、洪涝灾害、民工宿舍、现有建筑倒塌等情况,造成1人以上死亡或重伤1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

凡符合上述5条中1条或1条以上的定为重大汛情。

特殊情况可作特大汛情处理。

特大汛情

(1)发布台风(含超强台风、强台风、台风、强热带风暴、热带风暴、热带低压,下同)紧急警报阶段;预报台风登陆温州或强台风、超强台风严重影响温州;

(2)全区平均日降雨量:

300毫米以上,过程降雨量500毫米以上;

(3)潮位温州站高于米;

(4)沿海最大风力:

16级以上;

(5)受台风影响,建筑工地发生大型起重设备倒塌、基坑支护坍塌、触电、洪涝灾害、民工宿舍、现有建筑倒塌等情况,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重伤3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

凡符合上述5条中1条或者1条以上的定为特大汛情。

防御重点

建筑施工现场临时搭建的办公室、食堂、民工宿舍、仓库及脚手架、防护棚、大型起重机械和未达到标准强度的工程部位,特别是基坑、地下室施工和高层建筑为安全防范工作重点。

做好直管公房、居民危旧房屋的排查工作;做好居民危险房屋的应急抢险;协助街道、社区做好危房住户安全转移工作;保障市区居民房屋正常使用。

应急响应

防汛防台抗旱应急按等级实行分级响应。

发生一般汛情,由各地建设(房管)行政主管部门启动应急响应,市管工程由施工总承包单位自行启动应急响应。

各地行政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到位,加强应急值守。

发生较大汛情,事发地建设(房管)行政主管部门或市管工程总承包单位应立即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并上报市住建委应急指挥部。

市住建委应急指挥部安排各专项组成员值班,各地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到位,各专项组其他成员、救援力量待命,市住建委应急指挥部组织专业抢险力量到现场支援。

发生重大及特大汛情,市住建委应急指挥部将有关情况上报市指挥部、省建设厅,指挥部及成员单位负责人全部到位,应急救援专家、救援力量、“党员突击队”全部待命,必要时请求市指挥部组织专业抢险力量前来支援。

工作内容

先期处置。

灾害发生后,事发企业和事发地行政主管部门应分别在灾害发生后或接报2小时内将灾害信息向同级政府应急机构报告,并报市住建委应急指挥部。

同时,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根据灾害等级实施相应的先期处置,组织应急、排险、抢修等工作。

预案启动。

事发地行政主管部门或市管工程总承包单位接到灾害报告后,应立即进入应急响应状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设立处置现场指挥部,召集相关专家对灾害进行分析研判,提出处置的决策建议,协调部署应急队伍和物资设备支援现场处置行动,及时、有效地开展应急工作,必要时请求上级政府支援。

组织指挥。

指挥部在上级防汛机构指导下行使部门防汛指挥权;各有关单位汛期均实行24小时值班。

信息发布和新闻采访。

宣传联络组负责发布汛情公报、防汛紧急警报、灾情;负责转发市气象台发布的台风、强降雨等灾害性天气信息。

报道汛情、灾情必须真实,不得随意夸张、臆测;天气预报、洪(潮)水预报、汛情公告必须按防汛指挥部、海洋与水利部门提供的材料公布;综合性报道、向上级新闻单位和对外的报道,需经指挥部审查后才能发布。

物资车辆调用。

在紧急时期,指挥部根据需求在住建系统范围内调用防汛物资、车辆,被调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大局,主动配合;抢险物资款原则上实行谁调用谁负担。

人员转移。

可能受到洪涝台灾害等严重影响的群众,应当按照预案,自主分散转移或者在基层组织的帮助下转移。

重、特大汛情发生时,根据防汛指挥部发布的指令,各街道和基层组织具体实施人员避险转移,对滞留在可能发生危及人身安全的危险区域内人群,经劝导仍拒绝转移的人员可以实施强制转移,并加强转移群众的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应急响应未解除前提前回返。

5抗旱应急响应

旱情等级划分

旱情分级依据旱情信息分为三级。

轻度干旱

(1)中型水库平均蓄水率50%以上-60%以下;

(2)7-10月份连续干旱天数达到30天;

(3)新增饮水困难人口10万以上30万以下。

凡符合上述3条中2条或2条以上的定为轻度干旱。

中度干旱

(1)中型水库平均蓄水率40%以上—50%以下;

(2)7-10月份连续干旱天数达到50天;

(3)新增饮水困难人口30万以上100万以下。

凡符合上述3条中2条或2条以上的定为中度干旱。

严重干旱

(1)中型水库平均蓄水率40%以下;

(2)7-10月份连续干旱天数达到70天;

(3)新增饮水困难人口100万以上。

凡符合上述3条中2条或2条以上的定为严重干旱。

应急响应

配合市防汛办做好抗旱工作。

6应急保障

在紧急情况下,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以及手机短信、LED电子屏等预警终端发布信息,通知群众快速撤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有关单位要储备常规抢险机械、防汛防台设备、物资和救生器材,不能满足需要时,及时调用补充。

并做好大型抢险设备和特殊救援设施调查统计入册,以备抢险救灾调用。

出现险情后,应派工程技术人员赶赴现场,研究优化除险实施方案,并协同组织实施。

充分整合社会力量,组建应急抢险队伍。

结合实际开展培训,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每年不少于一次。

定期开展不同类型的应急演练,检验、强化预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不断提高应急响应和处置水平。

7善后工作

应急响应终止后,领导小组协调有关部门和事发地政府及时恢复正常的社会和群众生活工作秩序。

同时,相应应急机构要督促、协调有关单位认真做好滞留人员的安抚及其他善后工作,确保社会稳定。

指挥部针对防汛防台抗旱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总结、分析、评估,以进一步做好防汛防台工作。

8附则

本预案由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管理,视情况变化作出相应修改。

在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劳动模范、先进集体和个人,由市住建委表彰并向上级推荐表彰;对防汛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由市住建委负责解释。

《温州市建筑工地防洪应急预案》(温建建〔2009〕94号)、《温州市房产管理局防台防洪预案》(温房字〔2011〕35)同时废止。

附件1:

温州市住建系统应急工作联络表(区号:

0577)

单位名称

姓名

职务

联系电话

市住建委

(值班电话)

周守权

主任

(办)

陈高鲁

副书记、副主任

(办)

陈卫东

办公室主任

(办)

鹿城区住建局

(值班电话)

朱国榜

局长

(办)

管诚

办公室主任

(办)

鹿城房管分局

(值班电话)

莫光辉

局长

(办)

蒋振宇

办公室主任

(办)

尹杰

城东房管所所长

(办)

李擎宇

城南房管所所长

(办)

黄波

城西房管所所长

(办)

市房屋安全鉴定所

(值班电话)

薛化雨

所长

(办)

林捷克

综合管理科负责人

(办)

龙湾区住建局

(值班电话)

陈和斌

局长

(办)

林日伟

办公室主任

(办)

龙湾房管分局

(值班电话)

林舜平

局长

(办)

王宁

办公室主任

(办)

夏培蕾

状元房管所所长

(办)

王思敏

永强房管所所长

(办)

瓯海区住建局

(值班电话)

蔡足胜

局长

(办)

林冬梅

办公室主任

(办)

开发区住建局

(值班电话)

陈卿

局长

(办)

赵昱高

综合处处长

(办)

开发区市政环保局

(值班电话:

焦连华

局长

(办)

付成赞

综合处处长

(办)

生态园住建局

(值班电话)

邱和平

局长

(办)

张建飞

综合科负责人

(办)

瓯江口规划建设局

(值班电话)

林彬

局长

(办)

张伟芳

综合科

(办)

乐清市住建局

(值班电话)

刘勇

局长

(办)

王乐勇

办公室主任

(办)

乐清市市政园林局

(值班电话)

王东

局长

(办)

李泉

办公室主任

(办)

瑞安市住建局

(值班电话)

李志林

局长

(办)

陈林

办公室负责人

(办)

瑞安市市政园林局

(值班电话)

张永芬

书记、局长

(办)

王骞

办公室主任

(办)

永嘉县住建局

(值班电话)

潘剑永

局长

(办)

陈剑虎

办公室副主任主持

(办)

洞头县住建局

(值班电话)

侯合海

局长

(办)

唐奎蛟

办公室负责人

(办)

文成县住建局

(值班电话)

陈琪

局长

(办)

蔡瑞峰

办公室负责人

(办)

平阳县住建局

(值班电话)

林声强

局长

(办)

胡周平

办公室主任

(办)

平阳县城管办

(值班电话)

杜国区

主任

(办)

郑军松

综合科科长

(办)

泰顺县住建局

(值班电话)

王锋

局长

(办)

刘敏生

办公室副主任

(办)

苍南县住建局

(值班电话)

虞亦杭

局长

(办)

黄定游

办公室主任

(办)

附件2:

温州市住建委应急救援专家组人员名单

一、建筑机械类

姓名

单位

职称

办电

宅电

手机

李拥军

市特种设备检测中心

高工

许三豹

温州建设集团

工程师

吴昌化

温州建设集团

高工

 

二、施工用电类

姓名

单位

职称

办电

宅电

手机

王强

市建管处

高工

林升

温州建设集团

高工

 

三、建筑结构类

姓名

单位

职称

办电

宅电

手机

张清华

市建筑设计院

教授高工

何鸽俊

市建筑设计院

高工

崔林海

求新建筑设计公司

高工

3

 

四、建筑基础类

姓名

单位

职称

办电

宅电

手机

虞慧忠

市建筑设计院

高工

罗桂红

温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

高工

杨恩建

浙江新邦建设有限公司

高工

 

五、建筑施工类

姓名

单位

职称

办电

宅电

手机

胡正华

温州建设集团

教授高工

贾培元

温州市建公司

高工

刘婕

市市政质监站

高工

六、安全管理类

姓名

单位

职称

办电

宅电

手机

季建忠

市建管处

工程师

宋晓军

市建管处

工程师

陈金浦

市市政质监站

高工

 

七、质量管理类

姓名

单位

职称

办电

宅电

手机

徐新跃

市建设质监站

高工

王伊翰

市建设质监站

高工

叶振中

市建设质监站

工程师

唐东欣

市市政质监站

高工

 

八、危房鉴定类

姓名

单位

职称

办电

宅电

手机

薛化雨

市房屋安全鉴定所

高工

叶加文

市房屋安全鉴定所

高工

陈小环

市房屋安全鉴定所

高工

黄亮达

市房屋安全鉴定所

高工

 

九、物业管理类

姓名

单位

职称

办电

宅电

手机

王凤孝

区物业协会

经济师

朱祖武

区物业总公司

经营师

林金涛

星河物业公司

物业师

周建冬

城市物业公司

物业师

 

十、征收拆迁类

姓名

单位

职称

办电

宅电

手机

滕荣凡

市征收办

高工

章忠

市征收办

高工

黄策

市征收办

附件3:

应急救援力量分布情况表

应急救援队伍名称

人员数量

负责人姓名

办电

宅电

手机

集结地点

温州建设集团公司分队

50

(含医疗人员3人)

包加祺

杨府山

温州市建公司分队

30

李建成

解放北路

温州市二建公司分队

20

刘振江

公安路

三箭建设集团公司分队

50

娄剑伟

府东路

温州住宅公司分队

20

王克

沧河巷

温州设备安装公司分队

20

孔祥宽

江滨西路

温州市高维拆除有限公司

30

汤光宗

温师院

温州三箭混凝土有限公司

20

金宏亮

双屿

温州市政工程建设公司

42

傅静刚

机场路

房屋使用安全应急救援分队

80

(4支)

谢建武

鹿城各房管所

赵建清

龙湾分局

附件4:

应急物资和救援器材储备情况表

序号

名称

数量

负责储备单位

1

编制袋、麻袋

500个

温州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

雨衣、雨鞋、安全帽、手套

各50套

温州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三箭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3

应急灯

各5支

温州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温州市建筑工程公司、三箭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4

手电筒

各5支

温州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温州市建筑工程公司、三箭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5

砂石料

各200立方米

温州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三箭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6

编制袋、麻袋

300个

温州市建筑工程公司

7

砂石料

100立方米

温州市建筑工程公司

8

雨衣、雨鞋、安全帽、手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