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内涵与乡村旅游景区绿色发展指数研究.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08646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发展内涵与乡村旅游景区绿色发展指数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绿色发展内涵与乡村旅游景区绿色发展指数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绿色发展内涵与乡村旅游景区绿色发展指数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绿色发展内涵与乡村旅游景区绿色发展指数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绿色发展内涵与乡村旅游景区绿色发展指数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绿色发展内涵与乡村旅游景区绿色发展指数研究.doc

《绿色发展内涵与乡村旅游景区绿色发展指数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发展内涵与乡村旅游景区绿色发展指数研究.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绿色发展内涵与乡村旅游景区绿色发展指数研究.doc

绿色发展内涵与乡村旅游景区绿色发展指数研究

颜文华基金项目:

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南乡村旅游绿色发展思路与策略(14B790021)。

作者简介:

颜文华(1977-),男,湖南攸县人,硕士,洛阳师范学院国土与旅游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旅游生态文明与休闲旅游研究。

(洛阳师范学院中原经济区智慧旅游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洛阳471022)

摘要:

加强乡村旅游景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乡村旅游景区绿色发展对于建设美丽乡村、新型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对绿色发展内涵与本质进行了探讨,并运用层次分析法,通过Matlab软件构建了乡村旅游景区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基础上阐述了乡村旅游景区绿色发展指数概念及其计算公式与等级划分。

然后,运用该评价指标体系和计算公式对洛阳栾川重渡沟风景区绿色发展水平做了定量分析,得出了其处于接近绿色发展的水平,并提出了绿色发展水平提升策略建议。

关键词:

乡村旅游;生态文明;绿色发展;洛阳;重渡沟风景区

中图分类号:

F590文献标识码:

A

Studyonconceptofgreendevelopmentandgreendevelopmentindexofruraltourismspot

YanWen-hua

(HenanCo-InnovationCenterforSmartTourismofCentralPlainsEconomicZone,LuoyangNormalUniversity,Luoyang471022,China)

Abstract:

tostrengthentheecologicalcivilizationdevelopmentandgreendevelopmentintheruraltourismspotcanbeimportantandusefulforthedevelopmentofbeautifulcountryside,newagriculturemodernization,newcityortown.Thispaperstudytheconceptofgreendevelopment,andconstructsgreendevelopmentappraisalindexsystemofruraltourismspotbyusingtheMatlabsoftwareandAnalyticalHierarchyProcess,andbasedonthis,thispaperintroducesthisnewconceptofgreendevelopmentindexofruraltourismspot,setsupcalculatingmodelandratingofgreendevelopmentindexofruraltourismspot.Andthen,makesaanalysisonthegreendevelopmentofChongdugouscenicspot,Luoyang;theconclusionisthatChongdugouscenicspotisclosetogreendevelopmentlevel.Atlastsometacticsofimprovingitsgreendevelopmentlevelaregiven.

Keywords:

ruraltourism;ecologicalcivilization;greendevelopment;Luoyang;Chongdugouscenicspot

0引言

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1]。

相对落后的乡村地区原本想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以美丽环境换取绿色崛起和全面小康。

但综观我国乡村旅游实践,不少乡村地区却因急功近利和规划滞后等诸多原因,出现重走传统“资源掠夺式、环境牺牲型”发展道路之苗头。

这样的发展方式“严重地制约了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2],也不利于乡村地区生态文明建设。

因此,加强乡村旅游景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乡村旅游景区绿色发展显得尤为紧迫,并且对于建设美丽乡村、新型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发展和乡村旅游虽然都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但旅游业旅游色发展还并没有得到相应重视。

通过在中国知网检索乡村旅游、绿色发展以及旅游生态文明相关成果,发现还没有检索到学者对旅游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进行研究,更没有对乡村旅游景区绿色发展评价指标的研究。

乡村旅游景区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既是一种评价工具,是为了准确评价、定量考核各乡村旅游景区绿色发展水平和绿色发展能力;也能起到一种导向作用,能为乡村旅游景区绿色发展战略制定和具体实施等提供科学依据。

基于此,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评分等方法,借鉴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一套科学的乡村旅游地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期推动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绿色转向,并推进乡村旅游景区生态文明建设。

1绿色发展内涵与本质要求

2008年10月,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出了“全球绿色新政”和“发展绿色经济”倡议,呼吁全球从“褐色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变。

这种绿色发展观的倡议迅速得到众多国家和组织的热烈响应,并纷纷提出了各自的绿色增长或者转型的战略和计划等。

虽然如此,但迄今为止学术界并未对“绿色发展”或“绿色经济”有一个精确的定义,关于其内涵、本质要求等基本内容还存有争议。

联合国环境署将绿色经济定义为“可促成提高人类福祉和社会公平,同时显著降低环境风险与生态稀缺的经济”。

作为最早发出这一倡议的联合国环境署的定义具有一定权威性,实际上指明了绿色发展既要关注人类福祉和社会公平,又要关注生态环境。

国内学者最早提出并定义绿色经济的刘思华教授(2001)认为“绿色经济是可持续经济的实现形态和形象概括,它的本质是以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3]。

这类观点看到了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联系的一面。

刘思华(2011)认为“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也是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与重要内涵”[4];胡鞍钢(2012)认为“绿色发展有特定含义:

一要发展,二要绿色。

绿色发展以积累绿色财富和增加人类绿色福利为根本目标,以实现人与人之间和谐、人与自然之间和谐为根本宗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绿色发展观就是科学发展观”[5];李佐军(2012)认为“绿色发展是一种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方式,是最大限度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发展方式”[6];蒋南平等(2013)认为“绿色发展应建立在资源能源合理利用,经济社会适度发展,损耗补偿互相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7]。

这些观点指明了绿色发展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绿色发展既要发展,又要绿色,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人类自身的全面科学发展。

齐建国(2013)认为“绿色发展以绿色技术为基础,聚焦于提高人的生命力的持续健康发展,是人类在物质财富达到一定丰裕程度时的必然选择”[8]。

这一观点突出了绿色发展要聚焦人的生命力的提升。

刘小琳等(2012)提出“人民幸福是绿色发展的核心要义之一,是国家发展的最终目标,也是检验国家发展的最终标准”[9]。

杨建林(2013)认为“绿色发展把生态发展作为第一原则,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的质与量有机结合,把人与自然、社会和和谐度作为判断标准”[10]。

这些观点与研究幸福经济学的学者们所强调的“经济发展应确立幸福才是人类行为的终极目的和终极价值的理念”[11]比较吻合,让我们看到了绿色发展是关注生命力与人类福祉的一种发展理念和方式。

绿色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相关思想和发展理念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绿色发展内涵与本质。

毛泽东同志指出,革命就是要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

邓小平同志强调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的标准。

江泽民同志号召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

习近平同志指出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人民生存环境和生活水平,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这些均表明绿色发展应关注民生福祉。

基于这些分析,笔者认为绿色发展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三方面内容:

第一,要促进绿色,即发展要合符绿色,绿色是前提和途径。

这就是说经济发展方式、发展过程要注重生态文明,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促进自然生态环境更美丽;这样发展方式、过程和结果都是绿色的;第二,要促进发展,即绿色要促进发展,发展是目标和结果。

强调运用绿色技术、开发绿色产业等促进经济增长和协调发展;第三,要促进人民幸福,绿色发展要以积累绿色财富和增加人类绿色福利为根本目标,大力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经济发展目标与结果要回归发展本质,即提升人类福祉。

因此绿色发展的本质要求就是服务人的全面发展、提升百姓幸福感。

2乡村旅游景区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构建思路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至少包括指标的选取、指标权重的确定两个环节。

在指标选取方面,本文基本思路是借助理论分析法、频度统计法、专家咨询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先根据绿色发展内涵去构建乡村旅游绿色发展一级指标体系,然后借鉴绿色发展评价指标、生态文明评价指标和低碳旅游评价指标等相关研究成果设计和使用的指标,重点是借鉴那些运用频率较高的指标,再结合乡村旅游特征以及考虑到指标体系在乡村旅游绿色发展战略制定和实施中的导向作用,初步形成二级、三级具体指标体系,然后根据专家调查建议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最终形成乡村旅游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在指标权重的确定方面,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根据专家调查结果给出判断矩阵,计算各指标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最终确定各级指标权重。

2.2构建原则

乡村旅游景区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是用来定量评价、衡量、考核各乡村旅游景区绿色发展水平与能力的依据,需要确保评价指标体系本身具有科学性。

为此,需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科学性原则。

指标体系既能体现乡村旅游与绿色发展基本特征,又能对乡村旅游绿色发展实践作出导向作用,具有高度科学性。

第二,可操作性原则。

指标体系既能被各类专家学者理解和应用,又能被游客、乡村旅游景区管理人员理解和应用;同时,各评价指标在数据获取方面能充分考虑到乡村旅游景区普遍缺乏相关统计数据的现实状况。

第三,简明性原则。

指标体系不是多而全为好,而应少而精,尽可能使所选指标在较少的数量上能反映出较复杂的问题。

2.3评价指标的选取

根据绿色发展内涵与本质,乡村旅游景区绿色发展评价指标基本框架应包括三个方面:

乡村旅游绿色指数、乡村旅游发展指数、乡村旅游幸福指数。

乡村旅游绿色指数主要反映乡村旅游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水平与能力以及乡村旅游发展的绿色支持力度,乡村旅游发展指数主要反映乡村旅游产业综合实力与产业结构合理性,乡村旅游幸福指数则是反映乡村旅游所带来的绿色福利水平及其给旅游利益相关者所带来的幸福提升水平。

这三个方面就形成了乡村旅游景区绿色发展评价的一级指标(即目标层)。

然后通过向20位旅游高校教师、知名学者、乡村旅游景区和旅游局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与咨询,构建了7个二级指标(即准则层)和25个三级指标(即要素层)。

将具体指标制作成表1。

表1乡村旅游景区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