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办学条件标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082369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00 大小: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本办学条件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基本办学条件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基本办学条件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基本办学条件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基本办学条件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本办学条件标准.docx

《基本办学条件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本办学条件标准.docx(10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本办学条件标准.docx

基本办学条件标准

XX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

(试行)

XX省教育厅

二○○八年五月

 

1.编制说明………………………………………………………5

2.XX省普通高级中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12

3.XX省普通初级中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48

4.XX省普通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80

 

《XX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

编制说明

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提高我省普通中小学办学水平,改善办学条件,推进学校建设的标准化、科学化、规X化,促进全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省教育厅组织人员起草了《XX省普通高中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XX省普通初级中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XX省普通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

现就制定《标准》的有关问题作如下说明:

一、制定《标准》的背景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省的基础教育事业发展较快,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质量逐步提高。

特别是近几年来,采取了一系列举措,相继实施了教育综合督导、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教育工作示X县(市、区)”创建、“规X化学校”建设、“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课桌凳更新工程”、“普实”工程、“农村中小学教学仪器更新工程”,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但是,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全省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仍然存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办学条件差距甚大,在广大农村地区,还存在着相当数量的薄弱学校。

不少学校教学仪器、图书、音体美器材陈旧、配备数量不足,微机配备较少,学生食宿条件较差,学校功能用房不足,班额过大、教室拥挤不堪。

一部分农村学校甚至还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危房。

同时,有些地方利用学校布局调整之机,花费重金建设超大规模、超豪华学校,降低了公共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剧了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不平衡。

这些差距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开展。

多年来,由于缺少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我省中小学的规划建设与设备配置一直沿用“两基”的规定,设置水平低,学校分类管理,标准不一。

这与《中华人民XXXX务教育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教基﹝2005﹞9号)要求缩小并逐步消除学校之间差距,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以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学校的实验设备、图书资料、体育、艺术教育器材、师资配备等提出的新要求严重不相适应。

制订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明确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对学校设置与规划、用地与校舍、设施与设备、师资与经费保障等方面做出明确的量化要求和具体的发展标准,使每一所中小学在发展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对于进一步促进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引导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合理分配教育资源,提高公共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起草《标准》的依据

《标准》依据的主要法律、国务院文件:

《中华人民XX国教育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设立学校必须“有合格的教师”、“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第六十四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行政部门必须把学校的基本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统筹安排学校的基本建设用地及所需物资”。

《中华人民XXXX务教育法》第六条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

第十六条规定,“学校建设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办学标准,适应教育教学需要;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选址要求和建设标准,确保学生和教职工安全”。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要求“保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必须把基础教育摆在优先地位并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切实予以保障”、“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各级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重视常规实验教学,因地制宜地加强中小学实验室、图书馆(室)及体育、艺术、劳动技术等教育设施的建设,并充分向学生开放,提高教学仪器设备、图书的使用效益”。

《标准》制定参照的标准、规X和文件:

《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号印发)、《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试行)》(建标〔1996〕640号印发)、《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教基〔2005〕9号)、《关于实事求是地做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通知》(教基〔2006〕10号印发)、《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X》(JY/T0385-2006)、《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JY/T0386-2006)、《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JY/T0388-2006)、《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X》(GBJ99—86)、《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GB/T3976-2002)、《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教基〔2003〕5号印发)、《小学、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教体艺厅〔2002〕11号印发)、《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国家标准》(GB/T19851—2005)、《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基本标准(征求意见稿)》(教体艺司〔2007〕32号印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乐、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教体艺厅〔2002〕17号印发)、《初、中等学校校园网建设规X》(教基司〔1999〕15号印发)、《XX省中小学实验室建设与配备标准》(鲁教基字〔2006〕14号印发)、《XX省普通高中探究实验室配置标准(试行)》(鲁教基字〔2007〕15号印发)、《XX省中小学校园园林绿化管理办法》(鲁教财字〔1999﹞54号印发)、《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编委办公室等三部门关于调整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的通知》(鲁政办发〔2002〕44号)、《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的通知》(鲁政办发〔2007〕64号)、《XX省财政厅、XX省教育厅关于调整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有关政策的通知》(鲁财教〔2007〕71号)等。

参考的外省市办学标准:

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参考了《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细则(试行)》、《XX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XX省九年义务教育普通学校建设标准》(DB33/1018-2005)、《XX省寄宿制普通高中学建设标准》(DB33/1025-2006)、《XX省中小学现代教育准备标准》、《XX市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修订版)》、《XX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XX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暂行)》、《XX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XX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征求意见稿)》、《XX省义务教育规X化学校标准(试行)》、《XX市义务教育规X化学校配置标准(试行)》、《XX普通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XX省中小学教育信息资源配备标准(试行)》、《XX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等外省市的有关标准。

三、《标准》的制定过程

从2007年8月开始到2008年3月,《标准》起草小组在广泛搜集资料、调研和学习研究的基础上,起草了《标准》初稿,经过反复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并向各市教育局、省教育厅有关处室和直属单位征求意见。

省、市教育部门,基教、基建、财务、人事、师X、体卫艺、教研室、电教馆、仪器站等处(科)室和单位分工负责,分别到所属单位、学校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实际测算等方式,对有关指标进行认真研究分析,提出了大量修改意见,起草小组将反馈意见研究汇总,对《标准》进一步作了修订。

在起草过程中,起草小组本着“依法、规X、适用、简明”的原则,先后召开几十次研讨会听取多方面的意见,经过十几次讨论修改,最后形成了本《标准》。

四、有关问题的说明

《标准》的组成框架。

《标准》分为总则、学校设置与规划、学校建设用地标准、学校校舍建设标准、装备条件标准、师资配备标准、公用经费标准七部分。

(一)学校设置与规划、学校建设用地标准依据《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号印发)、《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试行)》(建标〔1996〕640号印发)制定,并要求学校留有发展空间,注重节约、提倡可持续发展。

学校建设用地中建筑用地根据学校校舍总使用面积,按照《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试行)》规定,取建筑平面利用系数K值0.6计算出校舍总建筑面积,再按照建筑容积率小学0.7、初中0.8、高中0.9计算出用地面积;体育用地标准依据《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试行)》和《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制定;绿化用地(含自然科技园)参照XX省标准(DB33/1018-2005)确定,小学不少于3平方米/生,中学不少于4平方米/生。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试行)》规定,学校集中绿地和科技园地的用地面积,完小不宜小于1.5平方米/生,初中不宜小于2平方米/生。

1999年XX省教育厅、建设厅根据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制定的《中小学校园园林绿化管理办法》(鲁教财字〔1999〕54号印发)规定,新建学校必须留足绿化用地,绿化用地率不得低于35%。

考虑到以上两种标准差距较大,而《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试行)》出台时间较早,故根据我省实际,参照XX省标准确定。

(二)学校校舍建设标准中,中小学普通教室、体育用房、办公用房和生活用房建筑面积指标基本按《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制定。

为适应新课改需要,理科实验室及辅助用房建筑面积根据国家新出台的《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X》(JY/T0385-2006)制定,国家新规X未涉及到的其他专用教室建筑面积,根据《XX省中小学实验室建设与配备标准》(鲁教基字〔2006〕14号印发)制定。

(三)学校装备条件标准中理科实验室器材,初中、小学按照《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X》(JY/T0385-2006)、《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JY/T0386-2006)、《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JY/T0388-2006)配备,高中通用技术和理科实验器材执行国家即将出台的《高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

音乐、美术、体育与卫生保健、综合实践活动器材和现代教育技术设备配备标准,参照国家有关标准、参考兄弟省市相关指标在实际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

学校图书馆(室)配备标准参照《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教基〔2003〕5号印发)制定,参考市标准对藏书分类比例作了适当调整。

(四)师资配备和公用经费标准,考虑到中小学实施新课程改革以后,国家尚未出台新的教师编制标准,义务教育段学校公用经费正在不断调整、提高,高中公用经费标准尚未出台,故两标准未确定具体数额,按国家和省现行规定执行。

XX省普通初级中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

(试行)

 

一、总则

二、学校设置与规划

(一)学校设置

(二)学校规模

(三)校园规划设计

三、学校建设用地标准

(一)学校建设用地组成

1、建筑用地

2、体育用地

3、绿化用地

(二)学校建设用地面积

四、学校校舍建设标准

(一)校舍建筑组成

(二)校舍建筑面积

(三)校舍用房面积

(四)校舍建筑标准

五、装备条件标准

(一)常规通用教学设备

(二)学科专用教学设备

1、文科专用教学设备

2、理科专用教学设备

3、艺术科专用教学设备

4、体育与健康教育专用教学设备

5、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备

(三)现代教育技术设备

(四)图书馆设备

(五)办公及生活设备

六、师资配备标准

七、公用经费标准

附件:

1.XX省普通初级中学各类用房使用面积标准

2.XX省普通初级中学文科专用教学设备配备标准

3.XX省普通初级中学音乐专用教学设备配备标准

4.XX省普通初级中学美术专用教学设备配备标准

5.XX省普通初级中学卫生保健专用设备配备标准

6.XX省普通初级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备配备

标准

7.XX省普通初级中学现代教育技术设备配备

标准

8.XX省普通初级中学图书资料配备标准

 

XX省普通初级中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

(试行)

一、总则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适应教育现代化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满足新课程实施对校园建设、师资、设施配备等办学条件的要求,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进一步促进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普通初级中学办学条件标准化、科学化、规X化建设。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XX省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规划,特制定《XX省普通初级中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

本《标准》是各级政府规划、设置和管理学校的重要依据,也是评价初级中学办学条件的标准。

《标准》规定的各项办学条件标准是举办普通初级中学应当执行的基本标准,在达到《标准》的基础上,应逐步提高相关办学条件指标,以充分满足教育教学及学校发展的需要。

新建学校土地规划和校舍建筑应不低于《标准》要求,其他学校应参照《标准》逐步改建和扩建。

本《标准》实施应遵循分级负责、分类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

省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和监督、指导本《标准》的实施;各市、县(区)政府负责《标准》的组织实施工作。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普通初级中学和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部分。

二、学校设置与规划

(一)学校设置

1、普通初中设置要立足本地实际,根据城市、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城镇化推进程度和人口发展规划,尤其是学龄人口数量及其增减的趋势,综合考虑交通、环境等因素,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地设置或调整学校布局,使学校适应现代教育特点,具有适宜规模和可持续发展空间。

2、新建学校应选在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开阔、空气清新、阳光充足、排水通畅、环境适宜、公用设施比较完善、远离污染源的地段。

应避开高层建筑的阴影区、地震断裂带、山丘地区的滑坡段、悬崖边及崖底、河湾及泥石流地区、水坝泄洪区等不安全地带。

架空高压输电线、高压电缆及通航河道等不得穿越校区。

3、学校设置应避开公共娱乐场所、集贸市场、医院传染病房、太平间、气源调压站、高压变配电所、垃圾楼及公安看守所等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危及学生生命安全的场所。

4、学校设置要本着相对集中、优化配置、注重规模效益的原则合理规划。

城市中学布点必须与城市扩建和小区建设同步规划。

同时,应充分考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暂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

原则上,农村5万人口以上的乡镇,可以设1至2所初中,5万人口以下的设1所初中。

5、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置九年一贯制学校。

(二)学校规模

学校应按照办学规模、管理效率和教育质量相统一的原则,将学校规模(班数规模、在校生数规模、用地及建设规模)控制在一定X围以内。

依据上述原则,初中学校的适宜规模应符合表2-1的规定。

新建或改建学校应以《标准》规定进行规划建设。

农村12个班以下的初中,可结合乡(镇)合并与规划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

普通初级中学适宜规模及班额标准

表2-1

规模

学校类型

适 宜 规 模

班额人数

每年级班数

班级规模

学生规模

独立设置的初中

6-10

18-30

900-1500

≤50

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

2-4

6-12

300-600

≤50

(三)校园规划设计

1、校园规划与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建设标准和建筑设计规X的规定。

新建、改建、扩建学校,都必须先规划后建设,履行报批手续。

2、校园总体规划设计应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并根据需要适当预留发展用地。

校园总平面设计宜按教学、办公、体育运动、生活等不同功能进行分区,合理布局。

3.校园建筑应合理组合,集中紧凑。

建筑形式、建筑风格和室内布局等要力求体现学校文化的内涵和时代特色,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校园绿化、美化要结合建筑景观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统一规划设计,以形成优美、人文、和谐的校园环境,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

4、体育活动场地与教学用房应有合理的间隔,并彼此联系便利。

设有环形跑道的田径场地及球类场地,其长轴宜为南北方向。

5.校园内主要交通道路应根据学校人流、车流、消防要求布置。

室内外水、电、气、热力、弱电系统等管线应根据校园总体规划合理设置并符合国家规X要求,同时按照防火规X要求设置消防设施。

学校水、电、暖设施在设计中应科学合理,充分体现安全、节能要求。

6.学校主要出入口不得紧靠交通主干道。

校门外侧须留有缓冲地带并设置警示标志。

有条件的学校要考虑设置一定规模的机动车临时停车场。

7、旗杆、旗台应设置在校园中心广场或主要运动场区等显要位置。

8.有条件的学校规划设计时应兼顾残疾学生的使用和安全,实现无障碍的要求。

三、学校建设用地标准

(一)学校建设用地组成

学校建设用地由建筑用地、体育用地、绿化用地和科技活动用地等组成。

学校建设用地应根据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按照节约和集约用地以及资源共享的原则合理进行规划配置。

1、建筑用地。

建筑用地应满足相应学校规模所建教学用房、办公用房、生活用房所需用地。

建筑用地按建筑容积率(建筑面积与建设用地之比)0.8计算。

2、体育用地。

体育用地应满足相应学校所需田径、篮(排)球、乒乓球、体育器械等运动场地,以及课间操和课外活动场地所需用地。

各类体育场地的设置与用地面积应符合表3-1的规定。

普通初级中学各类体育活动用地面积标准

表3-1单位:

平方米

名称

18个班900人

24个班1200人

30个班1500人

36个班1800人

数量

规格

面积

数量

规格

面积

数量

规格

面积

数量

规格

面积

田径场地

250m

7031

300m

9150

300m

9150

300m

9150

篮球场(片)

2

1216

3

1824

3

1824

4

2432

排球场(片)

1

286

1

286

2

572

2

572

室外乒乓

球场地(X)

8

10

12

14

面积总计

8533

11260

11546

12154

说明:

(1)田径场内设1~2个沙坑(长5~6米,宽2.75~4米,助跑道25~45米)。

(2)每6个班设置一个篮排球场,篮排球场设置比例为2:

1,原则上不设在田径场内。

3、绿化用地。

学校绿化用地包括学校集中绿地和室外自然科学园地等。

普通初级中学集中绿地面积每生不低于4平方米。

新建学校应留足绿化用地,绿化用地率不低于35%。

(二)学校建设用地面积

学校规划建设用地不宜低于表3-2的规定。

 

普通初级中学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标准

表3-2单位:

平方米

项目

规模

18班900人

24班1200人

30班1500人

36班1800人

建筑用地

9751

13200

17751

20286

体育用地

8533

11260

11546

12154

绿化用地

3600

4800

6000

7200

用地合计

21884

29260

35297

39640

生均占地

24.32

24.38

23.53

22.02

说明:

(1)本标准面积不含校园四周代征土地面积。

(2)本表校园占地面积不含选配功能室、寄宿生食堂、餐厅、宿舍、自行车存放用

地等占地面积。

四、学校校舍建设标准

(一)校舍建筑组成

学校校舍由教学用房(含教学辅助用房)、办公用房和生活用房三部分组成。

1、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指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和公共教学用房等。

其中专用教室包括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语言教室、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综合实践活动室及其辅助教室;公共教学用房包括多功能电教室、图书馆(室)、心理咨询室、体育活动室等公共教学用房及辅助用房。

2、办公用房包括办公室、会议室、文印室、档案室、广播社团办公室、卫生保健室、总务后勤用房等。

3、生活用房包括学校食堂、学生宿舍、管理员值班室、配电房、开水房及厕所等用房。

(二)校舍建筑面积

普通初级中学校舍建筑面积标准见表4-1。

普通初级中学校舍建筑面积标准

表4-1单位:

平方米

项  目

平面利用系数

18班900人

24班1200人

30班1500人

36班1800人

备注

使用

面积

建筑

面积

使用

面积

建筑

面积

使用

面积

建筑

面积

使用

面积

建筑

面积

教学及辅助用房

0.6

3110

5183

4328

7214

6083

10138

6877

11462

办公用房

0.6

558

930

698

1163

824

1373

952

1587

生活服

务用房

0.6

1013

1688

1310

2183

1614

2690

1908

3180

不含学生宿舍

校舍总

面积

4681

7801

6336

10560

8521

14201

9737

16229

校舍生均面积

5.20

8.67

5.28

8.80

5.68

9.47

5.41

9.02

说明:

(1)本表校舍建筑的平面利用系数(K值)按0.6计算,平房校舍建筑的平面利用系数

(K值)应按0.8计算。

(2)本表数据不含选配功能室、寄宿生食堂、餐厅、宿舍、自行车存放用地等占地面

积。

(三)校舍用房面积

普通初级中学各类用房使用面积标准见附件1。

(四)校舍建筑标准

校舍建筑及附属设施建设要严格按照《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X》(GBJ99-86)、《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号)及《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X》(JY/T0385-2006)等标准执行,符合国家的建筑设计规X、环保规X、安全规X、节能等标准的要求。

五、装备条件标准

学校装备应当满足教育教学的基本需要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实际需要,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般包括常规通用教学设备、学科专用教学设备、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和学校办公、生活设备。

配备时要本着经济、实用、便利、规X的要求,同时充分考虑设备的功能、特点、更新周期和利用效率等因素。

(一)常规通用教学设备

常规通用教学设备是指学生通用设备、常规教学设备和学校环境通用设备。

其配置既要符合国家有关规X,又能满足教育教学活动的常规需要。

课桌、凳、橱柜、计算机等学生通用设备的配置,既要符合国家规格要求,又要满足初中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做到安全、规X、适用。

课桌椅应符合《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标准(GB/T3976-2002)。

黑板、板书工具、多媒体电教设备、计算机等教师常用教学设备的配置要适合各学科教学的需要和进行创新性教学活动的要求。

温度调节、照明、通风、防火、隔音等教学环境与安全设备的配置,要能为师生提供安全、舒适、健康、安静的教学条件和学习环境。

(二)学科专用教学设备

学校需按照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要求配置各学科专用教学设备。

配备时要本着基本、先进、科学、适用的原则,适当考虑学科间的综合性和交叉性。

各学科专用设备配备目录中标明选配或在配备数量上加括号的器材设备为选配器材设备,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配备。

初中理科实验室设施、设备按《中小学理科试验室装备规X》(JY/T0385-2006)要求配备;其他专用教室以及公共教学用房需要的固定设施、设备,按《XX省初级中学实验室建设与配备标准》(鲁教基字〔2006〕14号)要求配备。

1、文科专用教学设备

配置文科专用教学设备,应适应文科教学的人文性、历史性、多样性和感悟性等特点,便于学生直观感受和师生互动。

应配置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