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076018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docx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docx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

第六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一、名词解释

生长繁殖连续发酵恒浊器恒化器同步培养(Synchronousculture)同步生长连续培养(continuousculture)二次生长现象防腐(Antisepsis)石炭酸系数抗代谢物(Antimetabolite)

消毒抗生素十倍致死时间和热致死时间

致死温度和致死时间灭菌

二、填空题

1.微生物的生长包括__、__、__和衰亡期等四个时期。

2.微生物生长的__期是产物的最佳收获期。

3.微生物死亡的原因可能是蛋白水解酶的活力增强而发生__。

4.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有温度、__、__三项。

5.实验室用__法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观察细胞并计数。

6.把稀释后的一定量的菌样通过__或__的方法,让其内的微生物单细胞一一分散在琼脂平板上,待培养后每一活细胞就形成一个单菌落,此即菌落形成单位。

7.影响延滞期长短的主要因素有__、__和培养基成分。

8.设法使培养液的流速保持不变,并使微生物始终在低于最高生长速率的条件下进行生长繁殖的连续培养装置是__。

9.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人和物体内外部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繁殖能力的措施是__。

10.各种抗生素有其不同的制菌范围,此即__;青霉素和红霉素主要抗__细菌;__和__主要抗G细菌。

-

11.生长温度三基点是__、__、__。

12.一般可把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可粗分为__、__、__、__。

13.抗生素的活力称为__。

14.多数细菌生长最适pH是__,放线菌生长最适pH一般是__,真菌生长的最适pH一般是__。

15.消毒和灭菌的区别是__。

16.计算世代时间应在细菌生长的__期进行,生产中为了长期维持对数生长期可采取__,如培养细菌的目的在于获得大量菌体,应在培养的__期进行收获。

17.巴斯德消毒法的工艺条件是__。

18.室温型微生物的最低生长温度为__,最适生长温度为__,最高生长温度为__。

19.造成厌氧环境培养厌氧菌的方法有__和__。

20.低、中、高温型微生物的最适生长温度分别为__、__、__。

21.根据微生物与氧气的关系,可将微生物分成__、__、__、__和__五个类型。

22.酸菜,饲料青贮是利用__发酵产生的__抑制__,使之得以长久贮存。

23.常用的防腐方法有__、__、__、__等。

24.调味品饮料中常加入__作为防腐剂。

25.测定微生物的生长量常用的方法有__、__、__和__。

而测定微生物数量变化常用的方法有__、__、__和__;以生理指标法来测定微生物的方法又有__、__、__和__等。

26.影响微生物代时的主要因素有__、__、__和__。

27.进行湿热灭菌的方法有__、__、__、__和__。

28.现代实验室中研究厌氧菌最有效的三大技术是__、__和__。

29.获得纯培养的方法有:

__、__、__和__。

30.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和__等。

31.杀灭或抑制微生物的物理因素有__、__、__、__、__等。

32.列出几种常用的消毒剂如__、__、__和__等。

三、判断题

1.细菌分裂繁殖一代所需时间为倍增时间。

()

2.在群体生长的细菌数量增加一倍所需时间为代时。

()

3.凡是影响微生物生长速率的营养成分均称为生长限制因子。

()

4.分子氧对专性厌氧微生物的抑制和制死作用是因为这些微生物内缺乏过氧化氢酶。

()

5.一切好氧微生物都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

()

6.在最适生长温度下,微生物生长繁殖速度最快,因此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发酵温度应选择最适生长温度。

()

7.分批培养时,细菌首先经历一个适应期,此期间细胞处于代谢活动的低潮,所以细胞数目并不增加。

()

8.最适的生长繁殖温度就是微生物代谢的最适温度。

()

9.最低温度是指微生物能生长的温度下限。

最高温度是指微生物能生长的温度上限。

()

10.通常一种化合物在某一浓度下是杀菌剂,而在更低的浓度下是抑菌剂。

()

11.兼性微生物是能够生活在许多环境中的微生物。

()

12.真菌最适的生长条件是环境中有点碱性。

()

13.在实验室中细菌不能形成菌落。

()

14.连续培养的目的是使微生物始终保持在最高稳定生长阶段。

()

15.酒精的浓度越高,杀菌能力越强。

()

16.微生物生长的最适pH与合成某种代谢产物的pH是一致的。

17.大多数原生动物一般可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

()

18.用计数板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观察细胞并进行计数时,得到的数目都是活细胞的总菌数()

19.微生物的高密度培养是指微生物在液体培养中细胞群体密度超过常规培养100倍以上时的生长状态或培养技术()

20.影响延滞期长短的因素主要有接种龄、接种量和培养基成分()

21.凡处于较低浓度范围内可影响生长速率和菌体产量的某营养物就称之为生长限制因子(√)

22.对同一种微生物来说,最适生长温度是一切生理过程的最适温度()

23.青霉素是抑制肽桥和肽尾的转羧作用()

24.xx消毒法是干热灭菌法()

25.灭菌和消毒的原理一样()

26.按照微生物与氧的关系把微生物粗分成好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兼性厌氧微生物()

27.多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分为延滞期、调节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四、选择题

1.高温对微生物的致死是因为:

()

A.高温使菌体蛋白变性

B.高温使核酸变性

C.高温破坏细胞膜的透性

D.A–C

2.光波杀菌最强的波长范围是:

()

A.(0.06-13.6)nm

B.(250-280)nm

C.(300-400)nm

3.消毒效果最好的乙醇浓度为:

()

A.50%。

B.70%。

C.90%

4.xx灭菌的工艺条件是:

()

A.(62-63)℃30min

B.(71-72)℃30min

C.(60-70)℃30min

5.杀死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为:

()

A.消毒

B.灭菌

C.防腐

6.测微生物活菌数通常采用:

()

A.稀释平板法

B.滤膜培养法

C.稀释培养法

7.各种中温型微生物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

A.(20-40)℃

B.(25-37)℃

C.(35-40)℃

8.黑曲霉在pH2-3的环境下发酵蔗糖:

()

A.主要积累草酸

B.主要积累柠檬酸

C.主要积累乙酸

9.防腐的盐浓度通常为:

()

A.A.(5-10)%

B.(10-15)%

C.C.(15-20)%

10.链霉素抑菌机制是:

()

A.破坏膜的结构

B.阻碍细胞壁的合成

C.阻碍70S核糖体对蛋白质的合成

11.专性厌氧微生物是由于其细胞内缺少(),从而不能解除分子氧对细胞的毒害。

A.BOD

B.COD

C.NOD

D.SOD

12.使用高压锅灭菌时,打开排汽阀的目的是()

A.防止高压锅内压力过高,使培养基成分受到破坏

B.排尽锅内有害气体

C.防止锅内压力过高,造成灭菌锅爆炸

D.排尽锅内冷空气

13.有人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目的在于消炎,可是停药一段时间后,他长期低烧,又找不到体内有炎症的部位,发烧的原因可能是()

A.由于病毒的感染,抗生素无效

B.体内的过敏反应

C.大肠内菌群失调

D.大量使用抗生素的毒性作用

14.发酵工业上为了提高设备利用率,经常在()放罐以提取菌体或代谢产物。

A.延滞期

B.对数期

C.稳定期末期

D.衰亡期

15.所有微生物世代时间在()

A.不同

B.在30分钟之内

C.为3h

D.为12h

16.微生物处于稳定生长前期时()

A.细胞分裂速率增加

B.细胞分裂速度降低

C.群体是在其最旺盛壮健的阶段

D.群体是在其最少的阶段

17.直接显微镜计数用来测定下面所有微生物群体的数目,除了()之外

A.原生动物

B.真菌孢子

C.细菌

D.病毒

18.为了下述目的,微生物学研究中可以用滤膜,但除了()之外。

A.从细菌中分离出病毒

B.测定细菌数目

C.从ATP分子分离出葡萄糖分子

D.从原生动物分离出病毒

19.链霉素能够(),因而阻止细菌正常生长。

A.抑制细胞壁的合成

B.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C.抑制细胞膜的功能

D.抑制核酸的合成

20.根据菌体生长对氧气的需求,酿酒酵母属于()。

A.兼性厌氧

B.专性厌氧

C.专性好氧

D.耐氧菌

21.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的重要因素,在()条件下,微生物的代时最短。

A.最高生长温度

B.最适生长温度

C.最低生长温度

D.室温条件

22.在某微生物生长温度范围内,改变其培养温度,可以影响该微生物的()

A.菌体形态

B.菌体结构

C.代谢途径

D.生长速率

五、简答题

1.试述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

2.细菌的纯培养生长曲线分为几个时期,每个时期各有什么特点?

3.试比较灭、消毒、防腐和化疗之间的区别。

4.如何用比浊法测微生物的数量?

5.试述影响延迟期长短的因素。

6.试述影响指数期微生物代时长短的因素。

7.影响高压蒸气灭菌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8.为了防止微生物在培养过程中会因本身的代谢作用改变环境的pH值,在配制培养基时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9.细菌肥料是由相关的不同微生物组成的一个菌群并通过混合培养得到的一种产品。

活菌数的多少是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之一。

但在质量检查中,有时数据相差很大。

请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及如何克服?

10.稳定期如何会到来?

11.延滞期有何特点?

如何缩短延滞期?

1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学说的内容是什么?

13.什么叫“典型生长曲线”?

说其“典型”的原因?

14.调节pH的措施有哪两大类?

它们有什么区别?

六、论述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