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临床诊疗规范指南规范常见病doc.docx
《常见病临床诊疗规范指南规范常见病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病临床诊疗规范指南规范常见病doc.docx(9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见病临床诊疗规范指南规范常见病doc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床诊疗指南
前言
当前,医学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广大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给医疗卫生管理工作和临床医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提高我院医疗技术队伍整体素质,规范各临床科室医务人员执业行为已经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势在必行,而《医疗事故处理条约》、《侵权责任法》、《执业医师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又为《临床诊疗指南与技术操作规范》的编写赋予了新的内容。
《临床诊疗指南与技术操作规范》的编写和面世旨在对临床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提出具体要求,使临床诊断与治疗做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使医务人员的临床诊疗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此举,将有利于提高我院广大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有利于加强对医疗卫生工作的管理;有利于为广大群众与患者提供同质化服务。
该书内容丰富,涵盖了相关专业众多疾病的诊疗与技术操作规范,以科学性、权威性、指导性、可操作性为主旨,供我院各级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遵循。
为了高质量完成该书的编写,我院各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在2015年版的基础上,积极查阅国内相关疾病指南及规范,结合院、科工作实际,积极讨论,反复修改,力求使该书既能反映目前国内外医疗技术发展的水平,又能符合我院具体情况,具有可操作性。
由于编写时间有限,问题和不足在所难免,希望各级卫生管理部门和广大临床医务人员对《临床诊疗指南与技术操作规范(2016年版)》在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我们,以便再版时修订,让该书籍能够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促进我院医疗工作的更快更好发展。
本《临床诊疗指南与技术操作规范(2016年版)》自2016年1月1日起执行,同时2015年版废止。
2015年12月
一、内科各系统常见疾病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03
2、支气管哮喘………………………………………………12
3、呼吸衰竭…………………………………………………18
4、肺炎………………………………………………………26
(1)社区获得性肺炎………………………………………34
(2)医院获得性肺炎………………………………………39
5、心力衰竭…………………………………………………44
(1)急性心力衰竭…………………………………………49
(2)慢性心力衰竭…………………………………………51
6、高血压病…………………………………………………53
7、急性冠脉综合征…………………………………………57
8、稳定型心绞痛……………………………………………60
9、消化性溃疡穿孔…………………………………………68
10、上消化道出血…………………………………………79
11、急性胰腺炎……………………………………………44
12、肝硬化…………………………………………………44
13、面神经炎………………………………………………44
14、坐骨神经痛……………………………………………44
15、脑梗死…………………………………………………44
(1)脑血栓…………………………………………………44
(2)脑栓塞…………………………………………………44
二、骨科常见疾病…………………………………………44
16、颈椎病…………………………………………………44
17、腰间盘突出症…………………………………………44
18、肩关节周围炎…………………………………………44
19、骨关节炎………………………………………………44
三、外科常见疾病…………………………………………44
20、急性阑尾炎……………………………………………44
21、急性肠梗阻……………………………………………44
22、急性酒精中毒…………………………………………44
23、多发伤…………………………………………………44
24、颌面部软组织损伤……………………………………44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概述】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
患者部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
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节多发,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用具传播,多数为散发性,但常在气候变时流行。
由于无交叉免疫,同时在健康人群中有病毒携带者,故一个人一年内可有多次发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70%-80%由病毒引起。
主要有流感病毒(甲型、乙型、丙型)、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等。
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偶见革兰阴性杆菌。
其感染的主要表现为鼻炎、咽喉炎或扁桃体炎。
当为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诱发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原有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入侵的病毒或细菌迅速繁殖,引起本病,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如鼻窦炎、扁桃体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更易患病。
【临床表现】
1、普通感冒:
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
成人多为鼻病毒引起,次为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
起病急。
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
可伴咽痛,有时由于耳咽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
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胃寒和头痛。
检查可见鼻腔粘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
如无并发症,一般5-7天后痊愈。
2、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性感冒病毒引起。
潜伏期1-2日,最短数小时,最长3天。
起病多急骤,症状变化多,主要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呼吸道症状轻微或不明显。
临床表现和轻重程度差异颇大。
(1)单纯型:
最为常见,先有畏寒或寒战,发热,继之全身不适,腰背发酸、四肢疼痛,头昏、头痛。
部分患者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便秘等消化道症状,发热可高达39-40℃,一般持续2-3天渐降。
大部分患者有轻重不同的喷嚏、鼻塞、流涕、咽痛、干咳或伴有少量粘液痰,有时有胸骨后烧灼感、紧压感或疼痛。
年老体弱的患者,症状消失后体力恢复慢,常感软弱无力,多汗,咳嗽可持续1-2周或更长。
体格检查:
患者可呈重病荣,衰弱无力,面部潮红,皮肤上偶有类似麻疹、猩红热、荨麻疹样皮疹,软腭上有时有点状红斑,鼻咽部充血水肿。
本型中较轻者,全身和呼吸道横装均不显著,病程仅1-2天,颇似一般感冒,单从临床表现,破难确诊。
(2)肺炎型:
本型常发生在两岁以下的小儿,或原有慢性基础疾患,如二尖瓣狭窄、肺心病、免疫力低下、以及孕妇、年老体弱者。
其特是:
在发病后24小时内可出现高热,烦躁,呼吸困难,咳血痰和明显发绀。
全肺可有呼吸音减弱、湿罗音或哮鸣音、但无肺实变体征。
X线胸片可见双飞广泛小结节性浸润,近肺门较多,肺周围较少。
上述症状可进行性加重,抗菌药物无效,病程一周至一月余,大部分患者可逐渐恢复,也可因呼吸循环衰竭在5-10天内死亡。
(3)中毒型:
较少见。
肺部体征不明显,具有全身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损害,有时可有脑炎或脑膜炎表现。
临床表现为高热不退,神志不清,成人常有谵妄,儿童可发生抽搐。
少数患者由于血管神经系统混乱或肾上腺出血,导致血压下降或休克。
(4)肠胃型:
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和严重腹泻,病程约2-3天,恢复迅速。
3、以咽炎为主要表现的感染
(1)病毒性咽炎和喉炎:
由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医技肠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
临床表现为咽部发痒和灼烧感,疼痛不持久,也不突出。
当有吞咽疼痛时,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疼痛不持久,也不突出。
当有吞咽疼痛时,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咳嗽少见。
急性喉炎多为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引起,临床特征为声嘶、讲话困难、咳嗽时疼痛,常有发热、咽炎或咳嗽。
体检可见喉部水肿、充血,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可闻及喘鸣音。
(2)疱疹性咽峡炎:
常有柯萨奇病毒病毒A引起,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为一周。
检查可见咽充血,软腭、腭垂、咽及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
多于夏季发病,多见儿童,偶见于成人。
(3)咽结膜热:
主要由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引起。
临床表现有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及结合膜明显充血。
病程4-6天,常发生于夏季,游泳中传播。
儿童多见。
(4)细菌性咽-扁桃体炎:
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
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
检查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有黄色点状渗出物,下颌淋巴结肿大、压痛,肺部无异常体征。
【诊断要点】
根据病史、流行情况、鼻咽部发生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周围血象和胸部X线检查可作出临床诊断。
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分离,或病毒血清学检查、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血凝抑制试验等,可能确定病因诊断。
1、血象:
病毒性感染,白细胞计数多为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
细菌感染有包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以及核左移现象。
2、病毒和病毒抗原的检测:
视需要可用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血清学诊断和病毒分离鉴定,以判断病毒的类型,区别病毒和细菌感染。
细菌培养可判断细菌类型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
主要与以下情况鉴别:
1、过敏性鼻炎:
临床上很像“伤风”,所不同者起病急骤、鼻腔发痒、频繁喷嚏、流清水样鼻涕,发作与环境或气温变化有关,有时异常气味亦可引起发作,数分钟或1-2小时内缓解。
检查:
鼻粘膜苍白、水肿,鼻分泌物课件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2、急性传染病前驱症状:
如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在患病初期也可有上呼吸道症状,在这些病的流行季节或流行区应密切观察,并进行必要的实验检查,以资区别。
【治疗原则和方案】
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目前尚无特殊抗病毒药物,通常以对症处理、休息、忌烟、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治继发细菌感染为主。
1、对症治疗可先用含有解热镇痛、减少鼻咽充血和分泌物、镇咳的抗感冒复合剂或中成药。
如乙酰氨基酚、双酚伪麻片、银翘解毒片等、儿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药物以及其他水杨酸制剂,因为此类药物与流感的肝脏和神经系统并发症相关,偶可致死。
2、支持治疗休息、多饮水、注意营养,饮食要易于消化,特别在儿童和老年患者更应重视。
密切观察和检测并发症,抗菌药物仅在明确或充分证据提示继发细菌感染时有应用指征。
3、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现有抗流感病毒药物有两类:
即离子通道M2阻滞剂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其中M2阻滞剂只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效,治疗患者中均有30%可分离到耐药毒株,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对甲、乙型流感病毒均有很好的作用,耐药发生率低。
(1)例子通道M2阻滞剂:
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
1、用法和用量间表1;2、不良反应:
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副反应。
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有神经质、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和轻微头痛等,其中金刚烷胺较金刚乙胺的发生率高。
胃肠道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和呕吐,这些副作用一般较轻,停药后大多可迅速消失。
3、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剂量调整:
金刚烷胺的剂量在肌酐清除率≥50ml/min时酌情减少,并密切观察其副反应,必要时可停药,血透对金刚烷胺清除率的影响不大,肌酐清除率<10ml/min时金刚乙胺推荐减为100mg/d。
表1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用法与用量
药名
年龄(岁)
1-9
10-12
13-16
≥65
金刚烷胺
5mg(kg/d)
最高150mg/d分2次
100mg
2次/日
100mg
2次/日
≤100mg/d
金刚乙胺
不推荐使用
不推荐使用
100mg
2次/日
100mg或
200mg/d
(2)神经氨基酸酶抑制剂:
目前有2个品种,即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
我国目前只有奥司他韦被批准临床使用。
1、用法和剂量:
奥司他韦:
成人75mg,2次/日,连续服5天,应在症状出现2天内开始用药。
儿童用法间表2,1岁以内不推荐使用。
扎那米韦:
6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剂量均为每次吸入10mg,2次/日,连续用5天,应在症状出现2天内开始用药。
6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
2、不良反应:
奥司他韦不良反应,一般为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也有腹痛、头痛、头晕、失眠、咳嗽、乏力等不良反应的报道。
扎那米韦吸入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头痛、恶心、咽部不适、眩晕、鼻出血等。
个别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使用后可出现支气管痉挛和肺功能恶化。
3、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无需调整扎那米韦的吸入量。
对肌酐清除率<30ml/min的患者,奥司他韦减量至75mg,1次/日。
4、抗菌药物治疗如有细菌感染,可根据病原菌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
经验用药,常选青霉素、第一代和第二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氟喹诺酮类。
支气管哮喘
【概述】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
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和广泛的、可逆性气流阻塞。
【临床表现】
1.常有明确的诱因:
①呼吸道病毒感染;②生物性刺激因素:
吸人花粉、尘螨、真菌等;③理化刺激因素:
冷空气、烟雾、刺激性气体等;④药物:
非甾体类抗感染药、|3受体阻断剂等;⑤运动、精神紧张及内分泌因素等。
2.有反复发作史,常有到医院就诊经历。
3.发作时为带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可伴有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反流性食管炎等疾病。
4.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5.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6.动脉血气:
早期由于过度通气PaC02下降,一旦出现潴留则预示着病情严重。
病情严重时Pa02可下降,出现呼吸性酸中毒和(或)代谢性酸中毒。
7.胸部X线显示肺过度通气,透过度增加。
合并呼吸道感染时可见肺纹理增粗及炎症浸润影。
注意有无肺不张、气胸或纵隔气肿等并发症的存在。
【诊断要点】
1.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一项试验阳性:
(1)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
(2)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3)最大呼气流量(PEF)日内变异率或昼夜波动率≥20%。
符合1~4条或4、5条者,可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治疗方案及原则】
1.氧疗可用鼻导管或面罩给予充分饱和湿化的氧疗,使Sa02≥90%。
2.肾上腺素0.3~0.5mg皮下注射,必要时20分钟后可重复一次,最大总量不超过Img。
3.β2受体激动剂
(1)福莫特罗:
1~2喷/次,2次/日吸入。
(2)左旋沙丁胺醇:
1~2喷/次,4次/日吸入。
4.抗胆碱能药物
(1)溴化异丙托品1~3喷/次,3~4次/日吸入。
(2)与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应用效果更好。
5.氨茶碱加入葡萄糖溶液中,缓慢静脉注射[注射速度不宜超过0.25mg/(kg/min)]或静脉滴注,适用于近24小时内未用过茶碱类药物的患者。
负荷剂量为4~6mg/kg,维持剂量为0.6~0.8mg/(kg/min)。
6.糖皮质激素
(1)布地奈德:
200~400lug/次,2次/日吸入。
(2)丙酸氟替卡松:
100~250tLg/次,2次/日吸入。
(3)氢化可的松:
300~600mg/d,分次静滴。
(4)甲泼尼龙:
40~160mg/d,分次静滴。
7.白三烯受体阻滞剂
(1)扎鲁斯特:
20~40mg,2次/日,口服。
(2)孟鲁斯特:
10~20mg,2次/日,口服。
8.重度及危重度哮喘除加大静脉应用激素剂量外,应大量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使用抗生素治疗感染。
9.经上述处理,患者病情继续恶化,出现神志改变、呼吸肌疲劳、PaC()2由低于正常转为正常或>45mmHg,要考虑机械通气治疗。
【处置】
1.轻度哮喘患者在急诊经吸人l3z受体激动剂或合用抗胆碱能药物,症状缓解后可带药回家治疗。
2.经上述处理无效,留观察室接受进一步治疗。
3.中度发作经短期治疗无明显缓解及严重发作经治疗有所缓解,则应住院治疗。
4.患者经上述治疗呼吸困难仍未明显缓解,出现嗜睡、意识模糊,PEF<30%,PaC02>45mmHg,Pa02<60mmHg,应注入ICU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注意事项】
1.少数患者以咳嗽为唯一的症状(咳嗽变异型哮喘),有些青少年其哮喘症状表现为运动时出现胸闷或呼吸困难(运动性哮喘)。
2.吸入激素的不良反应包括声音嘶哑、咽部不适和念珠菌感染。
吸药后及时用清水含漱口咽部、选用干粉吸人剂或加用储雾罐可减少其发生。
伴有结核病、骨质疏松、青光眼、糖尿病、严重抑郁或消化性溃疡的哮喘患者,全身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时应慎重,并应密切随访
3.使用茶碱时应注意检测血药浓度和“个体化”用药。
在与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西咪替丁等降低茶碱清除率的药物合用时,应调整剂量,防止造成茶蓄积中毒。
茶碱静脉注射速度太快或剂量过大,有引起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甚至心脏骤停的危险。
4.β2体激动剂用量过大,部分患者会出现心悸、肌颤等症状,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血压及心脏病患者应慎用。
长期、单一应用β2受体激动剂可造成细胞膜β2受体的向下调节,表现为临床耐药现象,故应避免。
5.对于哮喘反复发作的患者,要仔细询问使用治疗哮喘药物方法、剂量、服药时间,有无其他疾病、并发症,如细菌感染、茶碱中毒。
6.哮喘持续发作经各种方法仍无法缓解时要注意寻找原因:
①脱水、电解质酸碱紊乱;②氨茶碱中毒;③痰液引流不畅;④感染控制不利;⑤并发症:
气胸、纵隔气肿、肺不张等。
7.患者经在急诊治疗缓解后,应建议到变态反应或哮喘门诊就诊,取得专家指导性的治疗。
可定期参加“哮喘之家”活动,系统了解哮喘自我家庭防治方法。
8.患者烦躁不安时,不能用地西泮等镇静药以避免抑制呼吸。
呼吸衰竭
【概述】
呼吸衰竭是指各种肺内、外疾病导致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致使人体在静息状态下不能维持有效的气体交换,发生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产生一系列生理功能紊乱与代谢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临床表现】
参与呼吸运动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呼吸中枢、运动神经、呼吸肌、胸廓、胸膜、肺和呼吸道的病变,都会导致呼吸衰竭,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意识障碍等。
1.呼吸困难可为呼气性、吸气性或者混合性呼吸困难,患者感觉空气不足,客观表现为呼吸用力,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改变。
2.发绀:
口唇、甲床、耳垂和口腔黏膜呈现青紫色。
3.精神神经症状初期有头痛、兴奋躁动、肌肉抽搐、夜间失眠而白天嗜睡,逐渐出现反应迟钝、语言和定向力障碍、谵妄,甚至昏迷。
4.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可出现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也可同时合并代谢性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
5.循环系统症状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多汗、球结膜充血水肿、浅表静脉充盈。
严重缺氧可以出现心肌损害、各种类型心律失常甚至心脏停搏,也可引起血压下降,周围循环衰竭、四肢厥冷、休克等。
6.其他脏器功能障碍黄疸、肝功能转氨酶升高、尿中出现蛋白以及管型、血浆尿素氮以及肌酐升高、呕血、黑便。
7.动脉血气分析PaO2>50mmhg。
8.引起呼吸衰竭基础疾病的临床症状于体征。
【诊断要点】
呼吸衰竭的临床症状和体制无特异性,明确诊断有赖于动脉血气分析,在海平面标准大气压、静息状态呼吸空气条件下,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hg,或伴有二氧化碳分压高于50mmhg,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血量降低等因素,即为呼吸衰竭。
【治疗方案及原则】
呼吸衰竭患者急诊处理的重点是在保持呼吸畅通的前提下,改善肺泡通气,纠正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控制感染,防止多器官功能不全,纠正酸碱失衡和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1.保持气道通畅,保证充分通气头侧位、颈后仰、下颌向前,防止舌后坠,清除口咽部阻塞物,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
2.氧疗:
常规一次采用鼻塞法、鼻导管法、面罩给养法,常规给养无效时,可机械通气。
3.改善通气:
主要为解痉平喘、祛除痰液、控制感染、应用呼吸兴奋剂和机械通气。
(1)解除支气管痉挛:
选择或者联合应用氨茶碱、肾上腺素能β受体兴奋剂、身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2)祛除痰液:
足量输液避免痰液黏稠,可雾化吸入化痰药物,鼓励患者咳嗽,采取翻身拍背体位引流等协助排痰。
(3)控制感染:
即使采用有效抗生素。
(4)应应用呼吸兴奋剂。
(5)机械通气:
包括无创机械通气和有创机械通气:
神志清楚、呼吸规律、分泌物较少的呼吸衰竭患者可进行无创机械通气;呼吸衰竭者出现严重的酸碱失衡和神志改变时应该及时选用有创机械通气抢救生命。
4.基础疾病的治疗:
必须充分重视治疗和去除诱发呼吸衰竭的基础病因。
5.营养支持治疗。
6.并发症处理:
纠正酸碱失衡和离子紊乱,积极防治多器官功能不全。
动脉血气ph低于7.20,可以适当补充碱性药物,及时纠正低钾血症和代谢性碱中毒。
【处置】
1.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应该人急诊监护室抢救,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
病情缓解后根据基础疾病转相关科室住院治疗。
2.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病情缓解后,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建议家庭氧疗,戒烟,避免着凉感冒。
【注意事项】
1.呼吸衰竭时患者发绀的程度受还原型血红蛋白含量、皮肤色素以及心脏功能的影响。
2.呼吸衰竭患者兴奋躁动时禁用镇静催眠药物,以免加重二氧化碳潴留,发生或加重肺性脑病。
3.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该严格掌握氧疗指征,如高浓度吸氧,可抑制呼吸,加重二氧化碳潴留,致肺性脑病,因此主张持续低流量吸氧。
4.有气道痉挛者,应该先应用支气管舒张剂通畅气道,然后再用呼吸兴奋剂。
5.急诊工作中,不但要诊断呼吸衰竭的有无,还需要判断呼吸衰竭的性质(急性还是慢性),以及判别产生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学过程(泵衰竭还是肺衰竭),以利于采取恰当的抢救措施。
6.呼吸衰竭并不一定都有呼吸困难,如镇静催眠药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急性脑血管病等可表现为呼吸匀缓或者昏睡。
肺炎
(1)社区获得性肺炎
【概述】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ltyacquiredpneumonia,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人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临床表现】
1.急性起病,常见症状有发热、咳嗽、咳痰、胸痛等。
重症患者可有呼吸困难、缺氧、休克、少尿甚至肾衰竭等相应表现。
2.常伴有头痛、乏力、腹胀、恶心、呕吐、纳差等肺外症状。
3.患者常有急性病容,肺部炎症出现实变时触觉语颤增强,叩诊呈浊音或实音,听诊可有管状呼吸音或湿啰音。
4.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的比例通常升高,但在老年人、重症患者、免疫抑制等患者血白细胞数不升高,甚至下降。
5.X线影像学表现呈多样性,在早期急性阶段病变呈渗出改变,表现为边缘模糊的片状或斑片状浸润影。
在慢性期,可发现增殖性改变,或与浸润、渗出性病灶合并存在。
【诊断要点】
1.新近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2.发热≥38℃。
3.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哕音。
4.WBC>10×l09/L或<4×l09/L,伴或不伴核左移。
5.胸部X线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以上1~4项中任何一项加第5项,并除外肺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