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教育心得.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072847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教师教育心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幼儿园教师教育心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幼儿园教师教育心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幼儿园教师教育心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幼儿园教师教育心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园教师教育心得.docx

《幼儿园教师教育心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教师教育心得.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教师教育心得.docx

幼儿园教师教育心得

幼儿园教师教育心得

导读:

本文是关于幼儿园教师教育心得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

幼儿园教师2011年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心得体会】

  能坚持把幼儿的发展放在首位,树立“幼儿是活动的主体”的观念;能留心观察每一个孩子的行为表现,善于捕捉孩子的寻常时刻,并加以正确的分析、判断,不断提高自身观察记录的能力;能认真做好家长工作,及时将幼儿的在园情况反馈给家长,使每个家长安心工作。

能积极开发利用海岛资源,开展教育教学的实践研究……

  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我能结合《纲要》,不断探索、研究、领会其中的精神,树立了新的教育观念,尊重每一个孩子,能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努力为幼儿提供一个可发展、可探索的环境,并不断将新的理念与教育形式融入到我的实际行为中。

  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使我重新认识了新的课程观,让我明白:

幼儿的一日活动均为实现教育目标而组织安排,它具有整合性、开放性、生活性、活动性、审美性和趣味性一体化的特点。

因此在活动中我努力将一些知识以直接经验呈现给幼儿,通过游戏、日常活动及相关事物的辅助作用,使幼儿所学习的知识更实际化、感性化。

我努力使自己从一个“实践型”教师转变为一名“反思型”教师,重视观察孩子、学会解读孩子的一言一行。

每次的教育活动,

  我都会考虑到幼儿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让幼儿真正的成为活动的主体。

  能坚持把幼儿的发展放在首位,树立“幼儿是活动的主体”的观念;能留心观察每一个孩子的行为表现,善于捕捉孩子的寻常时刻,并加以正确的分析、判断,不断提高自身观察记录的能力;能认真做好家长工作,及时将幼儿的在园情况反馈给家长,使每个家长安心工作。

能积极开发利用海岛资源,开展教育教学的实践研究;能据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认真制定好各类计划,及时的记录好反馈信息;能深刻领会二期课改精神,并以新的课程观指导实践;能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经常反思自己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当然,在这过程中我不断寻找自己的不足,不断充电,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完善自己,争取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回顾过去的一年,虽不曾有什么辉煌的成绩,但总是尽着自己的职责,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地工作着。

  工作中,我认真学习《规程》、《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二期课改的精神,树立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思想,把握好幼儿的年龄特点,遵循《规程》和《纲要》精神,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因地制宜地创设儿童发展的、积极的、支持的环境,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使每个孩子获得发展。

  本学期我加入了托班教育的行列,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我反复学习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并向其他几位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我又参加了赵赫老师的托班教育的研讨班的学习,努力走进2—3岁孩子的生活、学习中。

我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孩子特别喜欢开汽车,我就利用孩子的兴趣,结合孩子已有的秋游经验,为孩子设计了开汽车的教学游戏活动。

在活动中,让孩子自由选择“加好”喜欢的“汽油”,引导孩子观察不同的“汽油”在马路上留下的不同痕迹,还提醒孩子要注意安全。

孩子的注意被吸引,能主动地积极投入,得到了组内老师的肯定。

  作为家教指导员,我和其他老师一起仔细作好家访摸底工作,而后一起筹划、组织、实施每一次的家教指导活动。

在0—3岁社区婴幼儿家教活动县级展示中,我和施佩琳老师一起设计组织了13—18月孩子的竹竿操活动,还和其他老师进行了有关家长对孩子的指导行为的现场教研,得到了与会老师的好评。

  今年,我和徐金叶、施云豪两位老师结成师徒带教关系。

为了使两位老师更快地成长,使我们共同进步,在平时我们密切配合,相互观摩,切磋教育教学的方法,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徐老师的课件制作能力较强,我们就一起探讨课件制作等多媒体技术在课程中的运用,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幼儿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施老师对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行为特征能较好地把握,能根据孩子的特点开展适宜的活动。

我就向她请教有关托班教育上的困惑。

一起寻找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关注孩子的兴趣需要,创设相应的环境,切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我们还一起进行课题研究,帮助他们的课题顺利开展。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今年,我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论文《影响幼儿好问好表现的家庭因素及其对策研究》在县德育论文评选中获二等奖,市德育论文评选一等奖;《培养中班幼儿学会关心的实践研究》获科研成果二等奖;我设计的教案《家乡的风景》获全国EPD教案评比三等奖。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是我的座右铭,也是我不懈的追求。

  【篇二:

幼儿园教师教育心得体会】

  这次的欣赏活动出现了“和孩子的对话难以进行下去的”情况,回顾我们平时开展的教育活动,也常常会看到这种“老师累,孩子更累”的活动状态。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究其原因,就在于教师预定的活动内容与孩子的兴趣指向、生活经验产生了冲突。

我们知道,孩子通过美术欣赏这一艺术活动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应该是自己的感受、体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本人的情绪情感和意愿,还有他们所见、所思、活动联想和想象。

而“沙漠中的风景”这一内容远离孩子的生活,孩子对此缺少相应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就更谈不上鲜活的个人体验了。

所以在这次过程中,他们只是被驱使着进行艺术活动。

  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办?

是让我们的教育来适应孩子还是让孩子来适应我们的教育?

这里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谁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从新纲要中我们知道艺术教育中蕴涵的基本理念是:

幼儿艺术活动应该以幼儿为本,强调主动性,改变幼儿被驱使进行艺术活动的被动地位。

毋庸质疑,孩子应该是活动中的主体。

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应该是生活化的,他们更需要在真实的生活世界里中进行感悟和体验,亲历和亲为。

教师如果无视孩子的学习特点,单角度地从教材出发组织活动,往预定的活动目标生拉硬拽,忽略了孩子的活动兴趣和活动特点,必然会限制孩子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的释放。

所以,我们教师应该要让教育走向孩子的“生活世界”,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开展活动。

艺术欣赏活动的目标一般定位在“能初步感受并喜欢生活和艺术中的美”,为不造成目标的流失,本次活动可选用其他“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让幼儿感兴趣的”的作品,从而替代原有的“沙漠风景图”来开展欣赏活动。

  孩子们的亲密接触

  转眼间,我工作已经一年多了。

在这一年多的生活中,孩子们成了我生活的主体。

每天下班、上班想的都是孩子,似乎他们就是我生活中最亲密的人,最信赖的人;是我工作中最大的动力、是我工作中的最大目标。

日久生情,我越来越离不开他们了。

他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会吸引我的目光。

他们不开心的时候我会哄他们开心,他们开心的时候我陪着他们开心。

每当放假的时候,想他们成了我必要做的事情。

星期天的晚上我会迫不及待的来到幼儿园看看他们,问问他们回家是否过的开心?

……

  “宝贝,老师要走了,晚安!

希望你们都做一个甜甜的梦。

”宝贝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道:

  “老师,晚安”。

  “老师,路上小心抢劫贼”。

  “老师,你明天要早点来”。

  “老师,你也要做一个好梦,一定要梦见我”。

  “老师,我要亲你一下……”

  这时,孩子们都朝我跑了过来。

抱着我的脖子、抱着我的腿、抱着我的腰、紧拉着我的双手。

无数个亲吻落在我的脸上、手上。

在这一刻,我想我应该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了。

那种甜的滋味甜透了我整个身体,让我无以言表。

  夏天的记忆

  夏天是应该属于阳刚粗犷的个性的,无论在什么天气,到处都透着爽朗语豪迈的,正如燃烧了的日头,淋漓的挥汗如雨。

让我们想起了飞蛾扑火瞬间的生命升华,永恒的生命燃烧。

  在这个不宁静的夏天里。

幼儿部的老师有着火一样的热情,有着水一样的清澈。

  星期五的下午虽然所有的小朋友都离开了幼儿园,但是全体教职工还在紧张的讨论着艺术节和六一家长开放日大大小小的事情。

每一个小小的道具的制作、每一个动作的编排,每一个人都会谋划策;经过协商讨论后选出最佳的方案。

每一个人都不敢有一丝的松懈,每一个人的神经都是绷紧的。

会议结束后,为了能让小朋友在艺术节开幕式上一展风采,表现出幼儿园积极向上的风貌。

全体教职工都自愿的留下来制作道具。

大家分工合作,有的剪、有的编等等。

当一根根色彩鲜艳的皱纹大鞭子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是那么的高兴,每一个人都笑的那么的爽朗,每一个都是那么的尽心尽力。

星期天的晚上,所有的老师不由自主的都来到了幼儿园加班。

因为她们知道还有事情没有做完,他们的这颗心还放不下来。

  团结就是力量。

我们幼儿部的老师就像一张张柔柔弱弱的皱纹纸,一张皱纹纸的时候很容易就被撕烂;但是当我们拧成一股绳的时候就怎么撕也撕不烂。

我相信在这样的一支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幼儿部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一次特别的活动

  “老师,他打我!

”“老师,一丁打人了”……早上来园活动时,当我正亲切地和孩子们打着招呼并互相交谈时,突然传来了一声声急促的叫声。

循声望去,只见一丁(他是我们班个子最高、最胖、力气也是最大的一名幼儿)正举着拳头学着电视剧里的勇士那样朝刘梦齐小朋友挥去,听见孩子们这么一喊,连忙放下了“武器”。

我顿时眉头一皱,心想:

这一丁是怎么搞的,凭着自己力气最大,怎么老是欺侮同伴。

正想走过去狠狠地教训他几句,可转念一想,批评可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它只能产生消极的作用,并且这也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于是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我对孩子们说:

“今天,我们来举行一次摔跤比赛,看哪个小朋友力气大,能得第一名。

”一丁自告奋勇地上来了,结果他很轻松地一连把几个小朋友都摔倒了,孩子们公认他是班中大力士。

这时的他显得洋洋自得,一副非常了不起的神情。

  这时我说:

“那现在,让老师和一丁比赛怎么样?

”孩子们都拍起了小手,连声叫“好”,于是我和一丁摔起跤来。

不管他力气怎么大,可他哪是老师的对手,我一下就把他给摔倒了。

孩子们齐声欢呼起来,这时的一丁一脸的沮丧,完全没有了刚才的神气。

我对孩子们说:

“一丁和小朋友摔跤比赛得了第一名,他真了不起,可跟老师比,他却输了。

但老师如果和别人比,也会输的,比老师力气大的人可多着呢,说明老师也不是大力士。

如果有了大力气能帮助小朋友做好事,不欺侮小朋友,那他肯定是个文明的、有爱心的大力士,这样的人谁见了都喜欢。

一丁听了点点头,一脸的惭愧。

经过这次比赛,一丁的确进步了许多,他不但为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且还总是帮助弱小的幼儿做好事,成了班中真正的大力士和“男子汉”。

回头想想,要是当时我以粗暴的态度来教训他几句,或者不是以理服人,那么真不敢想象后果会是什么?

孩子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是成长中的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应该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尊重孩子,了解孩子,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这对其身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对其今后的健康成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因爱教师这个职业而幸福

  有一个曾做过教师的人说:

教师这工作是少有的净土,如果能在光荣感之余再多点幸福感,是值得一直干下去的。

  做为一个工作了十多年的老教师,在工作中也总结了许多经验,幼儿教师的岗位是神圣的,幼儿教师站在人类未来的摇篮边,她幸福,她快乐,她也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孩子的爱是满足教师爱的需要的重要途径。

与成人之爱相比,孩子的爱更显得真挚和纯洁,更接近爱的本质。

说起来,教师这职业到底给了我们许多,比如一份可以矜持一些的心态,一种相对安定的生活,一个三餐准时的习惯……所以,那些多年不见的朋友听说我做了老师,往往都会问:

你的薪水高吗?

你的待遇不错吧?

  可是,即使是再关心我的好友,也无人问及,你幸福吗?

  我幸福吗?

我又可以为什么感到幸福?

你们呢?

又有没有一个可以不假思索就说出来的答案呢?

  幸福是什么?

也许我们记住了许多快乐的场面,可幸福却是一种自己灵魂的问答。

你因为付出而幸福过吗?

你因为失去而幸福过吗?

  我身边的年轻朋友,崇尚前卫的生活,酒吧,歌厅是他们热衷的场所。

其实,我也向往过这样的浮华,可作为一个老师,每天下班后,想想第二天教室里那无数张眼睛等着你的到来,我无法忘情于享受;但这样的经历也使我懂得,一样流逝的青春,可以用来虚掷,也可以用来奉献

  【篇三:

幼儿园教师育儿心得】

  新生入学的时候我向家长介绍老师的工作是非常琐碎和清贫的,这是由幼教的任务和性质决定的。

幼儿园是保教机构,既要保育又有教育,保育包括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教育是指让孩子在幼儿园健康地成长发展。

幼儿园教师还有解决家长后顾之忧、支持家长工作的任务,所以对幼教来说师德更重要。

幼儿园阶段处于一个奠基的阶段,从大的方面说要对孩子终身可持续发展负责,从细的方面讲就是对孩子人身安全、喜怒哀乐、当天的心情负责。

  如果没有爱心,幼教工作可能根本不能干下去。

孩子非常需要老师关爱,比如经常要抱着他们,小朋友也特别喜欢老师,可能鼻涕、眼泪就都蹭到老师的衣服上了,这是很正常且经常发生的事。

这就是孩子,他们就是这样的,这就需要老师给予他们更多的呵护。

  幼教工作是非常辛苦的,一天8个小时都得目不转睛地跟着孩子,必须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一个孩子出现问题对幼儿园来说是1/400,对一个家庭来说就是100%。

所以无论在生活照顾还是教育教学上都要精益求精。

  儿童是一个精神存在物,他一出生就蕴含着强大的精神能量,并按照自己的成长规律成长,我们的教育也会遵循孩子的年龄特点与个性特点。

比如:

小班宝宝的思维是形象具体的,他们的思维必须依据形象生动的参照物,并且要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关,小白兔,红萝卜是他们易于理解的,而抽象数字1、2、3的实际意义,对于他们来说理解起来就很困难。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就会使用孩子易懂易于模仿的语言,使用简单不会让孩子混淆的概念,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具激起孩子学习的兴趣等等。

  幼儿园教师就像百宝箱,什么知识都要通晓一二,要有较强的综合艺术素质,包括对色彩的理解能力、对音乐的感觉能力,还有语言表达能力也很重要,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幼教是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桥梁,对小朋友说话要简练,听得懂同时注意层次性。

对家长的建议要有指导意义,对孩子的评价措辞要准确、委婉。

  作为幼儿教师,我认为理解、爱和尊重是与孩子沟通必不可少的方面,因为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成长过程,智力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之上的。

再有,爱和尊重是贯穿教育始终的,肯定与支持孩子按照精神胚胎的内在规律自然发展,对他们的自然发展表示尊重,为他们的发展提供适宜的精神与物质环境,我的教育思想“蹲下来讲话”“抱起来交流””牵着手教育”。

这一切都体现了我们对孩子的尊重与理解,同时让孩子在自然发展中体验到了无尽的爱和自由,这对于孩子建立良好的人格,铺垫辉煌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幼儿的学习活动与日常的游戏、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游戏和生活中不断出现在幼儿面前的真实问题情景使他们不断调动和运用已有的经验,并在不断地面临挑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经验。

因此在我平日的工作中总是将教育生活化———让孩子不知不觉地会了,让环境问题化———让孩子玩着玩着就学了

  【篇五:

幼儿园教师教育笔记——教室里飞来了猫头鹰(褚益新)】

  今天早上,我组织小朋友开展集体活动,忽然,有一个小朋友叫道:

“老师,有小鸟。

”我有些不高兴。

但我循声望去,“好大的一只鸟啊!

”正停在游戏室的窗户上,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闯”进来的。

我轻轻地走过去,把它小心翼翼地拿在手里,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猫头鹰。

这小家伙,圆圆的眼睛直瞪着我看,“哟”爪子好尖,被抓了一下。

“让小朋友认识一下,多好的教育契机啊!

”这个念头从我脑海里闪过。

我把它带到小朋友面前,小朋友一听说是猫头鹰,都兴奋极了。

小振说:

“我知道这是猫头鹰,这是小猫头鹰,大猫头鹰还要大呢!

  我顺着小朋友的兴趣,引领他们继续观察下去:

“猫头鹰长什么样?

”小南说:

“它的头是圆圆的。

”洋洋说:

“有点像小猫的头。

”欢欢说:

“它的爪子尖尖的。

”天天说:

“它的眼睛也是圆圆的、大大的。

”小振看得最仔细,他说:

“猫头鹰的眼睛里有一圈是黄的,中间是黑的。

”接着,我又问:

“猫头鹰什么本领?

”小朋友又激烈地讨论开来,大家都在积极地探索着。

小振说:

“它会飞得很远。

”天天很自豪地告诉大家:

“猫头鹰会捉老鼠。

  最后是猫头鹰的去留问题了,“能不能捕杀猫头鹰,我们该把猫头鹰放在哪儿呢?

”我问,天天说:

“不能,猫头鹰是有生命的。

”诚诚说:

“它会没有好朋友跟它玩的。

”欢欢提出来把猫头鹰放在饲养角里。

小振说:

“不行,我们不知道它吃什么,它会死的。

”天天说:

“它吃老鼠,可我们这里没有老鼠,要它自己抓了才有啊。

”“我们把它放了吧!

”小朋友都异口同声地达成了一致。

最后我们来到窗口,把猫头鹰放了。

小朋友还深情地说:

“猫头鹰,再见。

”猫头鹰又回到了大自然。

我又给小朋友留下了思考的话题:

猫头鹰到底吃什么,它生活在什么地方?

  就这样,一堂生动有趣的活动在小朋友浓浓的兴趣和探索氛围中结束了。

猫头鹰放飞了,但活动还没有结束,小朋友们还意犹未尽,课间还在谈论着猫头鹰的故事。

  有了思考,小朋友就更加积极地和家长也参与到活动中来,有的小朋友主动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了有关猫头鹰的资料,带到了幼儿园。

《纲要》中指出:

“教师要关注幼儿的经验、兴趣、需要,并对幼儿即时生成的活动作出有效的回应。

”于是,我们生成了一个全新的主题,“小鸟,你好”满足了幼儿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篇六:

幼儿教师教育心得——接受孩子的新称谓(王亚)】

  像往常一样,豆豆晃悠着不下十条小辫子,蹦蹦跳跳地来到了幼儿园。

可是,与往常不一样,她对我的称谓变了:

“王亚,你早!

”说完豆豆便捂着小嘴眯着可爱的小眼睛笑了,边笑还边凑在婷婷的耳朵边轻声说:

“我知道王老师的名字了,她叫王亚,是我妈妈告诉我的。

  “我还知道何老师叫何惠珍,季老师叫季渊,曹老师叫曹萍……”这孩子一口气报了我们幼儿园许多老师的名字,就连门卫处的阿婆、园长的名字她也记住了。

  听到这里,我忍不住笑了。

一来佩服她能记住这么多老师的名字,二来还为她的率直、可爱感到高兴。

晨间谈话时,我在全班小朋友面前介绍了我的名字,小朋友的雀跃和高兴让我始料不及。

看着他们真诚而幸福的笑脸,我和他们同乐着。

“放下你老师的架子,你会收获更多的欢乐!

”我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

孩子叫老师名字,其实也无妨。

在国外,孩子直呼老师名字是习以为常的事,所以事后我开始思考起孩子们了解和直呼教师名字的好处:

  一、有助于满足幼儿的好奇心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世间的一切对他们都是个谜,凡事都想探个究竟,问个明白。

老师的名字对孩子来说同样带有神秘的色彩,联想到我自己小时候,也曾经试探着从父母的口中了解老师的名字,也曾经因为知道老师的名字而沾沾自喜,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

现在,我自己也当老师了,对孩子们的这种好奇心理,我非常理解。

于是,我和孩子们约定:

上课学本领时,大家叫我老师;下课一起游戏时,大家可以叫我名字。

慢慢地,我也习惯了孩子们“王老师”“王亚”“亚亚”的称呼,习惯了和孩子们调侃各自的名字。

  二、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朋友关系

  一直以来,我们都习惯了孩子对自己尊敬的称呼,在孩子们面前,也总是以“某某老师”自居,这一切似乎顺理成章,没有人会提出异议,所以,教师和孩子们的关系也始终定位在“师”与“生”上。

社会在不断进步,教师的这种习以为常的意识也应该改变一下,给我们和孩子这种“师”与“生”的“上”“下”关系多注入些和谐的朋友气息。

我们生存在同一个地球,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我们可以直呼孩子的姓名,为什么就不能让孩子也直呼我们的名字呢?

所以,请大方地介绍给孩子你的姓名,当孩子直呼教师姓名的时候,请用平常心去对待,去接受,去肯定。

和孩子在一起,就应该是这样平等地交流,和谐地共处,快乐地成长,使得孩子尽可能不受环境与思想的约束。

  三、有助于提高互相信任的程度

  信任是人与人交往最基本的情感,这种情感的建立,一定程度上是需要互相的真诚去换取和赢得的。

孩子要走出熟悉的家庭,走进我们的幼儿园,融入我们的班级,认可、信任我们的老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教师和孩子共同的努力和真心地付出,在点滴中建立真诚,在细小处形成信任。

与孩子之间直呼姓名,可以减少互相的陌生感,拉近和孩子的距离,走进孩子的心灵,倾听孩子的心声,从而获得孩子的信任,更好地与孩子沟通、交流。

  生活在新时代,沐浴着新气息,也让我们坦然接受孩子们新的称谓,共同收获一份新的喜悦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