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名词解释汇总.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066194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名词解释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管理学名词解释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管理学名词解释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管理学名词解释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管理学名词解释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学名词解释汇总.docx

《管理学名词解释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名词解释汇总.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学名词解释汇总.docx

管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1.管理:

(management)协调和监管他人的工作活动,从而使他们有效率有效果地完成工作。

Managementinvolvescoordinatingandoverseeingtheworkactivitiesofotherssothattheiractivitiesarecompletedefficientlyandeffectively.

2.管理学(management)是一门以社会组织和组织领导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

(维基百科)

Managementisasocialsciencewhoseobjectiveistostudysocialorganizationandorganizationalleadership.

3.管理职能(managementfunctions)包含计划、组织、领导、控制4种。

ItincludesPlanning,Organizing,LeadingandControlling.

4.计划(Planning)设定目标,确定战略,并制定计划以整合和协调各项活动。

Defininggoals,establishingstrategyanddevelopingplanstocoordinateactivities.

5.组织(Organizing)决定做什么,怎么做,谁去做。

Determiningwhatneedstobedone,howitwillbedoneandwhoistodoit.

6.领导(Leading)指导和激励所有的群体和个人,解决冲突。

Motivating,leadingandanyotheractionsinvolvedindealingwithpeople.

7.控制(Controlling)监控活动以确保它们按计划完成

Monitoringactivitiestoensurethattheyareaccomplishedasplanned.

8.创新(Innovation)以不同的方式做事,探索新的领域并承担风险。

Doingthingsdifferently,exploringnewterritoryandtakingrisks.

9.管理二重性(DualityEnterpriseManagement)是指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Referstothemanagementofthenaturalandsocialattributes

10.自然属性(naturalquality)是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管理自然属性

Itisthemanagementofnaturalattributesassociatedwithproductivityandsocialproduction.

11.社会属性(Socialattributes)是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管理社会属性

Itis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productionandthesocialsystemandthemanagementofsocialattributes.

12.管理者角色(managerialroles)是指管理者按照人们的预期在实践中展示的具体行为或表现。

Referstothespecificbehaviororperformancemanagementinaccordancewiththeexpectationsofthepeopleinpractice.

13.人际关系角色(interpersonalroles)涉及人与人(下属以及组织外的人)的关系以及其他礼仪性的和象征性的职责。

Relationshipsandotherceremonialandsymbolicduties,whichrelatetopeopleandpeople(aswellastothepeopleoutsidetheorganization).

14.信息传递角色(informationalroles)涉及收集、接受和传播信息。

Involvescollecting,receivinganddisseminatinginformation.

15.决策制定角色(decisionalroles)需要作出决策或选择。

Needtomakeadecisionorchoice.

特别说明:

9-15英文翻译来自XX翻译,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敬请指正,谢谢。

16.管理者技能

管理技能是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和知识完成管理任务的能力(一般基层管理人员要求较高)。

包括概念技能,人际技能和技术技能

17.技术技能

技术技能指的是对某项活动,尤其是对涉及方法、流程、程序或者技巧的特定活动的理解程度和熟练程度,主要是如何"处事"。

它涉及的是专业知识和专门领域的分析能力,以及对相关工具和规章政策的熟练应用,大多数职业教育以及在岗培训课程,主要与技术性技能的培养有关。

18.人际技能

是指处理人事关系有关的技能,即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主要包括领导能力、影响能力和协调能力

19.概念技能

指领导者对复杂情况进行抽象和概念化的技能。

20.管理学研究方法

研究管理学时使用的各种方法

21.试验法

通过对一种情景的模拟,在此种情境中进行按照试验方案设计的实验,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所需结论

22.演绎法

通过对已有的理论、学说、假说和思想进行逻辑上的分析,由一种情况出发,根据严格的逻辑过程,依靠可靠的理论依据,推导出可能产生的结论。

23.归纳法

归纳法就是通过对客观存在的一系列典型事物(或经验)进行观察、从掌握典型事物的典型特点、典型关系、典型规律入手,进而分析研究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中找出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24.经济人

以完全追求物质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

25.保健因素

指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的因素,由于这类因素带有预防性,只起保持人的积极性、维持工作现状的作用,因此得名。

26.科学管理理论

是应用科学方法确定从事一项工作的“最佳方法”。

概括为:

科学,而不是单凭经验办事;和谐,而不是合作;合作,而不是个人主义;以最大限度的产出,取代有限的产出,每人都发挥最大的工作效率,获得最大的成功,就是用高效率的生产方式代替低成本的生产方式,以加强劳动力成本控制。

27.霍桑实验

是1924年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全国科学委员会在西方电气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一项实验。

目的是为了弄清照明的质量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但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28.社会人:

社会人(socialman)与“自然人”相对。

在社会学中指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完整意义上的人。

通过社会化,使自然人在适应社会环境、参与社会生活、学习社会规范、履行社会角色的过程中,逐渐认识自我,并获得社会的认可,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

29.非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Informalorganization)是指人们在共同劳动、共同生活中,由于相互之间的联系而产生的共同感情自然形成的一种无名集体,并产生一种不成文的非正式的行为准则或惯例,要求个人服从,但没有强制性。

30.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TwoFactorsTheory)又称激励保健理论(Motivator-HygieneTheory),由美国心理学家弗里德里克·赫茨伯格于1950年代末提出。

双因素理论认为引起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

一是保健因素,二是激励因素。

31.X理论:

管理人员要负责为了经济的目的而把生产性的企业的各项要素——金钱、物资、设备、人员――组织起来。

如果管理人员不这样积极地干预,人们会对组织需要采取消极的――甚至对抗的态度。

因此,必须对他们进行说服、奖励、惩罚、控制――必须指挥他们的活动。

这就是管理人员的任务。

我们常常把它概括成一句话,管理就是通过别人来把事做成。

32.Y理论:

一般人 本性不是厌恶工作,如果给予适当机会,人们喜欢工作,并渴望发挥其才能;多数人愿意对工作负责,寻求发挥能力的机会;能力的限制和惩罚不是使人去为组织目标而努力的唯一办法;激励在需要的各个层次上都起作用;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人类广泛具有的。

因此,人是“自动人”。

激励的办法是:

扩大工作范围;尽可能把职工工作安排得富有意义,并具挑战性;工作之后引起自豪,满足其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使职工达到自己激励。

只要启发 内因,实行自我控制和 自我指导,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就能实现 组织目标与个人需要统一起来的最理想状态。

33.超Y理论:

该理论认为,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普遍适用的最佳的管理方式,必须根据组织内外环境自变量和管理思想及管理技术等因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灵活地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管理方式要适合于工作性质、成员素质等。

34.Z理论:

畅通的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应保证下情充分上达;应让职工参与决策,及时反馈信息。

特别是在制定重大决策时,应鼓励第一线的职工提出建议,然后再由上级集中判断。

基层管理者享有充分的权利:

基层管理者对基层问题要有充分的处理权,还要有能力协调职工们的思想和见解,发挥大家的积极性,开动脑筋制定出集体的建议方案。

中层管理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中层管理者要起到统一思想的作用,统一向上报告有关情况,提出自己的建议。

长期雇佣职工,及时整理和改进来自基层的意见:

企业要长期雇佣职工,使工人增加安全感和责任心,与企业共荣辱、同命运。

关心员工的福利:

管理者要处处关心职工的福利,设法让职工们心情舒畅,造成上下级关系融洽、亲密无间的局面。

创造生动的工作环境:

管理者不能仅仅关心生产任务,还必须设法让工人们感到工作不枯燥、不单调。

重视员工的培训:

要重视职工的培训工作,注意多方面培养他们的实际能力。

职工的考核:

考核职工的表现不能过窄,应当全面评定职工各方面的表现,长期坚持下去,作为晋级的依据。

任何企业组织都应该对它们内部的社会结构进行变革,使之既能满足新的竞争性需要,又能满足各个雇员自我利益的需要。

z型组织也许就接近于这种新的组织形式。

35.管理原理:

管理原理是从管理学中抽象出来的,作为管理理论的基础,它舍去了管理学中的具体方法、措施、制度等,而着重研究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基本原则。

管理是一门增强成功概率的学问。

管理原理研究的就是如何增强成功概率。

就微观而言,管理原理讲的是增强成功概率最核心、最本质的道理。

就宏观而言,管理原理是一个管理理论系统,包括管理的本质、原理、构成、关键、要素、方法、工具、步骤、问题等。

36.系统:

体系,泛指一定范围内或同类的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是不同系统组成的系统。

自然界的体系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人类社会的体系则要复杂得多。

影响这个体系的因素除人性的自然发展之外,还有人类社会对自身认识的发展。

37.系统原理:

人们在从事管理工作时,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以达到管理的优化目标,即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认识和处理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38.人本原理:

要求人们在管理活动中坚持一切以人为核心,以人的权利为根本,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力求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其实质就是充分肯定人在管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39.责权利:

新概念责任、权力、利益的简称。

责就是应当担负的责任,是职务上所对应的应承担的义务,是分内应做的事情。

权就是权力,是个人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是国家行政体制与行业业务运行中所赋予特定人(单位)的支配力量。

利就是利益,也就是得到的好处,利益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

40.授权:

授权是组织运作的关键,它是以人为对象,将完成某项工作所必须的权力授给部属人员。

即主管将处理用人、用钱、做事、交涉、协调等决策权移转给部属,不只授予权力,且还托付完成该项工作的必要责任。

组织中的不同层级有不同的职权,权限则会在不同的层级间流动,因而产生授权的问题。

授权是组织领导者的重要技能之一,有效的授权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技巧。

若授权得当,所有参与者均可受惠。

授权的类型有柔性授权、刚性授权、惰性授权和模糊授权。

41.责任原理:

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明确各部门与个人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和必须承担的相应责任,从而提高人的潜能的有效办法。

42.效益:

项目对国民经济所作的贡献,它包括项目本身得到的直接效益和由项目引起的间接效益。

劳动(包括物化劳动与活劳动)占用、劳动消耗与获得的劳动成果之间的比较。

43.效益原理:

是指组织的各项管理活动都要以实现有效性、追求高效益作为目标的一项管理原理:

44.伦理:

就是指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关系时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

45.伦理原理:

对自愿性人类行为所设的道德规范或规则

46.管理方法:

是指用来实现管理目的而运用的手段、方式、途径和程序等的总称

47.法律方法:

是指法律工作者认识、判断、处理和解决法律问题的专门方法,或者说。

是指法律人寻求法律问题的正确答案的专门方法。

[1]

48.经济方法:

是指依靠利益驱动,利用经济手段,通过调节和影响被管理者物质需要而促进管理目标实现的方法

49.教育方法:

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实现其教育思想的策略性途径

50.伦理的功利观:

决策要完全根据其后果或结果给出,其目的是为尽可能多的人谋求尽可能多的福利。

51.伦理的权利观:

决策要在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前提下做出。

52.公平理论伦理观:

管理者按照公平行事

53.综合社会契约理论观:

按照企业所在地区政府和员工都能接受的个人特征社会契约进行管理。

54.道德发展阶段

55.自我强度:

度量一个人的信念强度

56.控制中心:

度量人们在多大程度上是自己命运的主宰

伦理守则

57.决策规则:

指决策者在选择决策方案时遵循的程序和方法。

58.组织文化:

是组织成员共有的能够影响其行为方式的价值观、原则、传统和做事方式。

59.麦金瑟7S结构:

指出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全面地考虑各方面的情况,包括结构(Structure)、制度(Systems)、风格(Style)、员工(Staff)、技能(Skills)、战略(Strategy)、共同价值观(SharedValues)。

03030604组织精神:

一般是指经过精心培养而逐步形成的并为全体组织成员认同的思想境界、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

60.组织价值观:

是指组织评判事物和指导行为的基本信念、总体观点和选择方针。

61.组织形象:

就是社会公众对组织综合评价后所形成的总体印象。

62.信息:

指音讯、消息、通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

数据:

是事实或观察的结果,是对客观事物的逻辑归纳,是用于表示客观事物的未经加工的的原始素材

63.信息系统:

由计算机硬件、网络和通讯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以处理信息流为目的的人机一体化系统

人工智能

64.办公自动化:

是指办公人员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借助先进的办公设备,实现办公活动科学化、自动化。

65.决策规则(DecisionRule):

是指决策者在选择决策方案时遵循的程序和方法。

66.组织文化(OrganizationalCulture):

广义:

是指企业在建设和发展中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包括组织管理中硬件和软件,外显文化和内隐文化两部分。

狭义:

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组织所特有的、且为组织多数成员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等的总和及其在组织中的反映。

具体地说: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全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团队意识、思维方式、工作作风、心理预期和团体归属感等群体意识的总称。

67.麦金瑟7s结构:

在企业管理理论中,组织文化学派曾提出了"7S"管理模式,说明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有7个:

战略(strategy)、结构(structure)、制度(systems)、人员(staff)、风格(style)、技能(skills)、共有的价值观(sharedvalue),其中前3项属性属硬性管理,后4项属软性管理,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关联。

68.组织精神(spiritofOrganizations):

是指组织员工在组织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对组织生活和活动过程的固定看法。

69.组织价值观(Organizationvalue):

是指组织评判事物和指导行为的基本信念、总体观点和选择方针。

它是一种以组织为主体的价值取向,由组织内部的绝大多数人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

具体来说,组织价值观是组织在追求经营成功的过程中,所推崇和信奉的基本行为准则。

这种价值观的主要作用在于,它能够引导企业内部的所有成员达到一种共识。

70.组织形象(Organizationalimage):

就是社会公众对组织综合评价后所形成的总体印象。

包括的内容很多,如组织精神、价值观念、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经营作风、管理水平、人才实力、经济效益、福利待遇等,组织形象是这些要素的综合反映。

71.信息(Information):

信息是事物及其属性标识的集合,是事物运动状态和存在方式的表现形式,也是确定性的增加。

信息就是处理过的某种形式的数据,对于接收信息者具有意义,在当前或未来的行动和决策中,具有实际的或可察觉的价值。

72.数据(Data):

是科学实验、检验、统计等所获得的和用于科学研究、技术设计、查证、决策等的数值,具有变异性和规律性的特点。

73.信息系统(InformationSystem):

是由计算机硬件、网络和通讯设备、计算机软件、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成的以处理信息流为目的的人机一体化系统。

信息系统的五个基本功能:

输入、存储、处理、输出和控制。

输入功能:

信息系统的输入功能决定于系统所要达到的目的及系统的能力和信息环境的许可。

存储功能:

存储功能指的是系统存储各种信息资料和数据的能力。

处理功能:

数据处理工具:

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联机分析处理(OLAP)和数据挖掘(DM)技术。

输出功能:

信息系统的各种功能都是为了保证最终实现最佳的输出功能。

控制功能:

对构成系统的各种信息处理设备进行控制和管理,对整个信息加工、处理、传输、输出等环节通过各种程序进行控制。

74.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

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75.办公自动化(OfficeAutomation,简称OA):

办公自动化是指办公人员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借助先进的办公设备,实现办公活动科学化、自动化,其目的是通过实现办公处理业务的自动化,最大限度地提高办公效率,改进办公质量,改善办公环境和条件,辅助决策,减少或避免各种差错和弊端,缩短办公处理周期,并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借助各种先进技术,提高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76.决策:

指决定的策略或办法。

77.长期决策:

长期决策是指有关企业今后发展方向的长远的、全局性的重大决策。

需要一定数量的投资,具有实现时间长和风险较大的特点。

78.短期决策:

指企业为有效地组织现在的生产经营活动,合理利用经济资源,以期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而进行的决策。

79.战略决策:

是解决全局性、长远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问题的决策。

一般多由高层次决策者作出。

战略决策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它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

战术决策:

为了实现战略决策、解决某一问题做出的决策,以战略决策规定的目标为决策标准。

80.业务决策:

业务决策又称执行性决策,是日常工作中为提高生产效率、工作效率而做出的决策,牵涉范围较窄,只对组织产生局部影响。

81.集体决策:

发挥集体的智慧,由多人参与决策分析,这些参与决策的人,我们称之为决策群体,群体成员制订决策的整个过程就称为群体决策。

个人决策:

个人决策是指决策机构的主要领导成员通过个人决定的方式,按照个人的判断力、知识、经验和意志所作出的决策。

个人决策一般用于日常工作中程序化的决策和管理者职责范围内的事情的决策,它具有合理性和局限性。

82.初始决策:

是企业决策者对未从事的活动或新的活动所进行的决策,主要是确定未从事的活动或新的活动的方向、目标、方针及方案。

  初始决策的实施对环境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随着初始决策的实施,组织与外部的协作单位已经发生了一定关系,比如,企业为了开发某种产品,已经组织了资源供货渠道,已经向有关厂家订购了生产这种产品必需的某些设备等。

第二,随着初始决策的实施,组织内部的有关部门和人员已经投入相应活动。

随着这种活动的不断进行,这些部门和人员不仅对自己的劳动成果(或初步成果)以及这种劳动本身产生了一定的感情,而且他们在组织中的未来也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与这种活动的继续命运相系。

83.追踪决策:

是企业决策者在初始决策的基础上对已从事的活动的方向、目标、方针及方案的重新调整。

在决策过程中,人们通常关注的是决策的制定和组织落实环节,对于追踪决策却抱着一种可有可无的态度。

追踪决策,是指在行政事实上,追踪决策直接影响到预期目标能否最终得以实现,它是科学决策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

84.程序化决策:

是指决策可以程序化到呈现出重复和例行的状态,可以程序化到制定出一套处理决策的固定程序,每当它们出现时,即可按照固定的程序进行处理,而不需要再特意去处理它们。

通常又将“程序化决策”称之为“结构良好”的决策。

85.非程序化决策:

针对那些不常发生的或例外的非结构化问题而进行的决策。

随着管理者地位的提高,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大,决策的难度加大,所面临的非程序化决策的数量和重要性也都在逐步提高,进行非程序化决策的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86.确定型决策亦称标准决策或结构化决策。

是指决策过程的结果完全由决策者所采取的行动决定的一类问题,它可采用最优化、动态规划等方法解决。

87.风险型决策:

是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比较清楚,也有比较明确的决策目标,但是实现决策目标必须冒一定风险。

对这类决策问题,常用损益矩阵分析法和决策树法求解。

88.不确定型决策:

所处的条件和状态都与风险型决策相似,不同的只是各种方案在未来将出现哪一种结果的概率不能预测,因而结果不确定。

89.盈亏平衡分析法又称量本利分析法。

它是研究生产、经营一种产品达到不盈不亏时的产量或收入的决策问题。

这个不盈不亏的平衡点称为盈亏平衡点。

显然,生产量(或销售量)

低于这个产量时,则发生亏损;超过这个产量(销量)时,则获得盈利。

随着产量的增加,总成本与销售额随着增加,当到达平衡点A时,总成本等于销售额即成本等于收入,此时不盈利也不亏损,此点对应的产量Q即为平衡点产量;销售额R即为平衡点销售额。

同时,以A点为界线点,形成亏损和盈利两个区域。

90.古典决策理论:

又称规范决策理论,是基于“经济人”假设提出来的,主要盛行于1950年代以前。

古典决策理论认为,应该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待决策问题,即决策的目的在于为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91.行为决策理论:

行为决策理论的起步始于阿莱斯悖论和爱德华兹悖论的提出,是针对理性决策理论难以解决的问题另辟蹊径发展起来的。

行为决策理论的一般研究范式为:

提出有关人们决策行为特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