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处理计划656doc.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058193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垃圾处理计划656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建筑垃圾处理计划656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建筑垃圾处理计划656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建筑垃圾处理计划656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建筑垃圾处理计划656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垃圾处理计划656doc.docx

《建筑垃圾处理计划656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垃圾处理计划656doc.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垃圾处理计划656doc.docx

建筑垃圾处理计划656doc

建筑垃圾处理方案6561

序言为体现环保施工的新理念,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展示公司施工现

场的新风貌,使工程在施工中和建成后都成为景观工程。

我公司将切实

承担起总包职责,加强对土建及各专业分包方文明施工的管理,采取有

力的环境保护措施,将施工时所产生的建筑垃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低

到最低程度。

一、工程概况

二、环县园丁园住宅小区位于环县环城镇南关小学西侧,工程用地原为

农民耕地,西面为南关小学、北面与环县职中相连,南面为南江路,东临环江路。

由甘肃锦祥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是集住宅商铺为一

体的综合性住宅楼。

园丁园住宅小区包括1#、2#、3#、4#、5#、

6#楼,其中1#、2#、5#楼设计为六层跃七层住宅楼,一、二层为

商铺;4#楼为十一层跃十二层住宅楼,一层为车库,二层以上为

住宅;3#楼设计为六层跃七层住宅楼,一层为车库。

6#楼设计为九

层,一二层为商铺三层以上为住宅。

二、工程目标

1、工程管理目标

1.1文明管理目标:

确保市级文明工地、争创省级文明工地。

1.2安全管理目标:

(1)施工安全管理达标创优,

(2)无重大伤亡、机械和火灾事故,死亡事故为零;

(3)无扰乱社会安和污染环境事故;

(4)一般事故频率控制在0.15%以下;

2、环境管理目标

我们将依据ISO14001:

1996环境管理标准,建立环境管理建筑垃圾处理保证体系,配备相应的资源,遵守法则,合理处理,节能减废,力争达到施工与环境的和谐,创建环境保护工作先进达标现场。

本工程中,我们将重点控制的、对大气污染,对水污染、土壤污染、废弃物管理和自然资源的合理使用等。

在制定控制措施时,考虑对环境影响的范围、影响程度、发生频次、社区关注程度、法规符合性、资源消耗、可节约程度等。

3、组织管理

在项目经理部建立建筑垃圾处理保证体系中,明确体系中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并保持一套工作程序,对所有参与体系工作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

现场由项目经理挂帅,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具体协调,下设文明施工管理员专职负责具体协调工作,生产、技术、质量、安全、消防等积极配合,同时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教育与培训。

建筑垃圾处理保证体系

三、工作制度

建立并执行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处理检查制度。

每半个月组织一次由各施工单位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处理负责人参加的联合检查,对检查中所发现的问题,开出“问题处理通知单”,各施工单位在收到“处理通知单”后,应根据具体情况,定时间、定人、定措施予以解决,项目经理部有关部门应监督落实问题的解决情况。

在工地现场入口处,设置现场施工标志牌,标明工程概况,工程负责人建筑面积开竣工日期,施工进度计划,总平面布置图以及场容分片包干和负责人管理图及有关安全标志。

四、环保预控措施

(一)施工现场防大气污染措施

1、高层或多层建筑清理施工垃圾,使用封闭的专用垃圾道或采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凌空抛撒造成扬尘。

施工垃圾要及时清运,清运时,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2、拆除旧建筑物时,应配合洒水,减少扬尘污染。

3、施工现场要在施工前做好施工道路的规划和设置,可利用设计中永久性的施工道路。

如采用临时施工道路,基层要夯实,路面铺垫焦渣、细石,并随时洒水,减少道路扬尘。

4、散水泥和其它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尽量安排库内存放,如露天存放应采取严密苫盖,运输和卸运时防止遗洒飞扬,以减少扬尘。

5、在规划市区、居民稠密区、风景游览区、疗养区及国家规定的文物保护区内施工,施工现场要制定洒水降尘制度,配备专用洒水设备及指定专人负责,在易产生扬尘的季节,施工场地采取洒水降尘。

6、进出现场的车辆在现场门口冲洗轮胎,不将泥带出场外。

运土、泥、砂、白灰、水泥、建筑垃圾等的车辆,必须使用棚布遮盖。

7、搅拌站要搭设封闭的搅拌棚,搅拌机上设置喷淋装置。

8、食堂尽量采用电热灶或煤气灶。

大灶、锅炉烟囱要有消烟除尘设备。

9、废弃料、垃圾等严禁焚烧。

(二)施工现场防止水污染措施

1、施工现场设沉淀池,对外排污水,泥水沉淀后方可排入城市小区污水管道。

2、定时由专人清理排水沟,现场内不得存有污水、烂泥。

3、厕所、浴室应设置简易有效的化粪池,产生的污水经下水管排放要经过化粪池,并有专人管理。

4、食堂要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产生的污水经下水管排放要经过隔油池。

平时应有专人管理,定时掏油。

5、施工现场要设置专用的油漆油料库,油料库内严禁放置其它物资,库房地面和墙面要做防渗漏的特殊处理,储存、使用和保管要专人负责,防止油料的跑、冒、滴、漏、污染水体。

6、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用作土方回填,以免污染地下水和环境。

7、使用的机器应设置砂槽,以防止机器废机油的渗漏。

(三)废弃物管理

1、施工现场设专门的废弃物临时储存场地,废弃物应分类存放,对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废弃物必须单独储存、设置安全防范措施且有醒目标识。

2、废弃物的运输确保不散撒、不混放,送到政府部门批准的单位或场所进行处理、消纳。

3、对可回收的废弃物做到再回收利用。

五、其它管理

1、对易燃、易爆、油品和化学品的采购、运输、储存、发放和使

建筑垃圾处理方案文件1

建垃圾处理方案

为体现环保施工的新理念,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展示公司施工现场的新风貌。

我公司将切实承担起总包职责,加强对土建及各专业分包方文明施工的管理,

采取有力

的环境保护措施,将施工时所产生的建筑垃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结合本工程实际,特制定以下处理措施: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焦作市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项目(二次)。

施工单位:

河南兴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面积:

2983.43㎡。

建筑高度:

11.4m。

本工程结构形式:

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

建筑施工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期耐火等级为二级。

工程内容:

综合运动馆,一座七人制足球场,二座室外灯光篮球场。

二、工程安全管理目标

(1)施工安全管理达标创优;

(2)无重大伤亡、机械和火灾事故,死亡事故为零;

(3)无扰乱社会安和污染环境事故;

(4) 一般事故频率控制在0.15%以下;

三、施工现场的主要垃圾

在施工现场中,不同结构类型建筑物所产生的建筑施工垃圾各种成分的含量有

所不同,但其主要成分一致,主要有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剔凿产生的砖和混凝土

碎块、剩余截下的钢筋、浇筑时洒落的混凝土、废金属料、竹木材、各种包装材料,

约占建筑垃圾总量的80%,其它垃圾成分约占20%。

四、有效的管理措施

1. 加强建筑垃圾分类收集的程度,避免采用混合收集,减小垃圾资源化、无害化

处理的难度;

2.提高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建筑垃圾分配现场的施工人员分拣,提高可以回收

的资源。

3.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垃圾处理采用填埋、焚烧、分类循环利用等;

4. 提高建设工作者的环境意识;宣传垃圾处理的重要性;

5.施工现场配备一名工人专门负责垃圾的管理,将垃圾类别的标志牌尽量做到清

晰易识别,项目负责人对其进行不定期检查和监督,争取切实做好施工人员的环境

意识和资源合理利用的观念,保护好现场的环境。

五、建筑垃圾清运

1、事先将垃圾进行分类,建筑工地垃圾:

分为剩余混凝土(工程中没有使用掉的混

凝土)、建筑碎料(凿除、抹灰等产生的旧混凝土、砂浆等材料)以及木材、金属和

其他废料等类型。

将废料统一进行堆放,配备专业清运工人进行清运处理。

且分类

堆放应符合下列要求:

(1)建筑垃圾可采取露天或室内堆放方式,露天堆放的建筑垃圾应及时苫盖,避

免雨淋和减少扬尘。

(2)建筑垃圾堆放区应至少保证3天以上的建筑垃圾临时贮存能力。

如无专用提

升设施,建筑垃圾堆放高度不宜超过3m。

(3)建筑垃圾堆放区地坪标高应高于周围场地不小于15cm,堆放区四周应设置

排水沟,满足场地雨水导排要求。

(4)放区应设置明显的分类堆放标志。

2、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应容貌整洁、外观完整、标志齐全。

(1 )车辆车窗、挡风玻

璃、反光镜、车灯应明亮,无浮尘、无污迹;

(2) 车辆车牌号应清晰、无明显污

渍,距车牌15m处应能清晰分辨车牌上的字迹;

(3) 车厢厢体、厢盖外表面应光滑平整,无明显的凹陷和变形。

车厢外部锈蚀或油

漆剥落单块面积不得超过0.01m2,总面积不得超过0.05m2;(4)车辆底盘无大块泥沙等附着物,轻轻敲打时,应无块状泥沙等污渍脱落。

(5)建筑垃圾装载高度应低于车厢栏板高度,装载量不得超过车辆额定载重量。

(6)车辆装载完毕后,厢盖应关闭到位,并检查车厢卸料门锁紧装置,保证锁紧

有效、可靠。

(7)车厢液压举升机构及厢盖液压、启闭机构的液压部件各结合面无明显渗漏.(8)运输单位应定期对车辆进行维护和检测,保证车况完好。

3、清运中注意的问题:

(1)清理施工垃圾时,严禁随意凌空抛撤造成扬尘。

施工垃圾及时清运,清运时,

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2)易飞扬的废料尽量保持湿润,如露天存放时采用严密苫盖。

运输和卸运时防

止遗洒飞扬。

(3)在清运过程中应注意安全。

六、施工现场的收尾工作

工程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清理,平整地面尽量恢复原有地貌,以达到与周边自然

环境相协调,减少或消除对周边景观的视觉污染。

1、清运场地设备。

施工结束应及时撤离施工机械,对拆除的固体废物应集中收集

处理;

2、清理场地表层。

施工场地的废弃物,特别是垃圾、废弃土等,不得就地倾倒或

堆放,应及时清运弃于当地允许的地点。

3、将建筑垃圾清运后,对施工现场应进行一次清理,尽量恢复原有地貌。

4、施工现场清理完成后,应有项目负责人审核批准方可。

 

建筑垃圾处置方案

(1)1

新乐市公园建设工程郊野(绿洲)公园建筑垃圾处理方案

编制:

审批:

施工单位:

江西双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8年3月15日

建筑垃圾处理方案

一、工程概况

绿洲公园是我市2018年重点建设项目,规划占地260亩,施工投资1722.54万元,由九易庄宸设计院规划设计。

工程内容:

绿洲公园总图工程(北入口、园路、健身广场、入口景石、围树凳、渗透塘、铁艺大门、休闲广场、凉亭、茅草亭、小品布置)、绿化工程、廊架工程、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管理房及公共卫生间的土建工程、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

主要建筑垃圾为旧建筑的拆除、清表垃圾、施工垃圾及生活垃圾。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101号)

3、《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建设部令139号)

三、有效的管理措施

1、加强建筑垃圾分类收集的程度,避免采用混合收集,减小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难度;

2、提高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建筑垃圾分配现场的施工人员分拣,提高可以回收的资源。

3、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垃圾处理采用填埋、焚烧、分类循环利用等;

4、提高建设工作者的环境意识;宣传垃圾处理的重要性;

5、施工现场配备一名工人专门负责垃圾的管理,将垃圾类别的标志牌尽量做到清晰易识别,项目负责人对其进行不定期检查和监督,争取切实做好施工人员的环境意识和资源合理利用的观念,保护好现场的环境。

四、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

1、加强建筑施工的组织和管理工作,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水平,减少因施工质量原因造成返工而使建筑材料浪费及垃圾大量产生。

在施工现场中,施工人员大多数以民工为主,他们普遍素质不高,施工技术水平偏低,这对现场的施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加强现场管理,做好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提高施工质量,将可以有效地减少垃圾的产生。

在工地产生的建筑垃圾中,因建筑施工质量返工引起的垃圾量比例较大,而且造成材料浪费。

施工技术人员应该尽可能的应用总结出来的办法,把施工质量隐患防范于未然。

2、加强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环保意识。

在施工现场上的许多建筑垃圾,如果施工人员注意就可以大大减少它的产生量,例如落地灰、多余的砂浆、混凝土、三分头砖等,在施工中做到工完场清,多余材料及时回收再利用,不仅利于环境保护,还可以减少材料浪费,节约费用。

3、推广新的施工技术,避免建筑材料在运输、储存、安装时的损伤和破坏所导致的建筑垃圾;提高结构的施工精度,避免凿除或修补而产生的垃圾。

避免不必要的建筑产品包装。

五、建筑垃圾清运

1、事先将垃圾进行分类,建筑工地垃圾:

分为剩余混凝土(工程中没有使用掉的混凝土)、建筑碎料(凿除、抹灰等产生的旧混凝土、砂浆等矿物材料)以及木材、纸、金属和其他废料等类型。

将废料统一进行堆放,配备专业清运工人进行清运处理。

且分类堆放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建筑垃圾可采取露天或室内堆放方式,露天堆放的建筑垃圾应及时苫盖,避免雨淋和减少扬尘。

(2)建筑垃圾堆放区应至少保证3天以上的建筑垃圾临时贮存能力。

如无专用提升设施,建筑垃圾堆放高度不宜超过3m。

(3)建筑垃圾堆放区地坪标高应高于周围场地不小于15cm,堆放区四周应设置排水沟,满足场地雨水导排要求。

(4)放区应设置明显的分类堆放标志。

2、建筑垃圾运输单位必须经当地建筑垃圾管理部门核准,并应满足如下要求:

(1)运输车辆应有合法的行驶证,并通过年审;

(2)运输单位应具有当地主管部门颁发的准运证或营运证;

(3)具有建筑垃圾经营性运输服务资质。

3、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应按核准的路线和时间行驶,并到核准的地点处理处置建筑垃圾。

具体要求如下:

(1)建筑垃圾运输车运行时间安排应避开交通高峰时段,以减少对交通的影响;

(2)运输单位将建筑垃圾倾倒在核准的处理地点后,应取得受纳场地管理单位签发的回执,交送当地建筑垃圾主管部门查验。

4、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型式和载重量选择应遵循如下原则:

(1)工程渣土运输宜采用载重量大于8t的密封式货车;

(2)装修及拆迁垃圾运输宜采用载重量5,15t的密封式货车;

(3)工程泥浆运输宜采用载重量大于8t的密封罐车。

建筑垃圾处置方案

(1)1

新乐市公园建设工程郊野(绿洲)公园建筑垃圾处理方案

编制:

审批:

施工单位:

江西双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8年3月15日

建筑垃圾处理方案

一、工程概况

绿洲公园是我市2018年重点建设项目,规划占地260亩,施工投资1722.54万元,由九易庄宸设计院规划设计。

工程内容:

绿洲公园总图工程(北入口、园路、健身广场、入口景石、围树凳、渗透塘、铁艺大门、休闲广场、凉亭、茅草亭、小品布置)、绿化工程、廊架工程、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管理房及公共卫生间的土建工程、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

主要建筑垃圾为旧建筑的拆除、清表垃圾、施工垃圾及生活垃圾。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101号)

3、《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建设部令139号)

三、有效的管理措施

1、加强建筑垃圾分类收集的程度,避免采用混合收集,减小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难度;

2、提高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建筑垃圾分配现场的施工人员分拣,提高可以回收的资源。

3、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垃圾处理采用填埋、焚烧、分类循环利用等;

4、提高建设工作者的环境意识;宣传垃圾处理的重要性;

5、施工现场配备一名工人专门负责垃圾的管理,将垃圾类别的标志牌尽量做到清晰易识别,项目负责人对其进行不定期检查和监督,争取切实做好施工人员的环境意识和资源合理利用的观念,保护好现场的环境。

四、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

1、加强建筑施工的组织和管理工作,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水平,减少因施工质量原因造成返工而使建筑材料浪费及垃圾大量产生。

在施工现场中,施工人员大多数以民工为主,他们普遍素质不高,施工技术水平偏低,这对现场的施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加强现场管理,做好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提高施工质量,将可以有效地减少垃圾的产生。

在工地产生的建筑垃圾中,因建筑施工质量返工引起的垃圾量比例较大,而且造成材料浪费。

施工技术人员应该尽可能的应用总结出来的办法,把施工质量隐患防范于未然。

2、加强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环保意识。

在施工现场上的许多建筑垃圾,如果施工人员注意就可以大大减少它的产生量,例如落地灰、多余的砂浆、混凝土、三分头砖等,在施工中做到工完场清,多余材料及时回收再利用,不仅利于环境保护,还可以减少材料浪费,节约费用。

3、推广新的施工技术,避免建筑材料在运输、储存、安装时的损伤和破坏所导致的建筑垃圾;提高结构的施工精度,避免凿除或修补而产生的垃圾。

避免不必要的建筑产品包装。

五、建筑垃圾清运

1、事先将垃圾进行分类,建筑工地垃圾:

分为剩余混凝土(工程中没有使用掉的混凝土)、建筑碎料(凿除、抹灰等产生的旧混凝土、砂浆等矿物材料)以及木材、纸、金属和其他废料等类型。

将废料统一进行堆放,配备专业清运工人进行清运处理。

且分类堆放应符合下列要求:

(1)建筑垃圾可采取露天或室内堆放方式,露天堆放的建筑垃圾应及时苫盖,避免雨淋和减少扬尘。

(2)建筑垃圾堆放区应至少保证3天以上的建筑垃圾临时贮存能力。

如无专用提升设施,建筑垃圾堆放高度不宜超过3 m。

(3)建筑垃圾堆放区地坪标高应高于周围场地不小于15cm,堆放区四周应设置排水沟,满足场地雨水导排要求。

(4) 放区应设置明显的分类堆放标志。

2、建筑垃圾运输单位必须经当地建筑垃圾管理部门核准,并应满足如下要求:

(1)运输车辆应有合法的行驶证,并通过年审;

(2)运输单位应具有当地主管部门颁发的准运证或营运证;

(3)具有建筑垃圾经营性运输服务资质。

3、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应按核准的路线和时间行驶,并到核准的地点处理处置建筑垃圾。

具体要求如下:

(1) 建筑垃圾运输车运行时间安排应避开交通高峰时段,以减少对交通的影响;

(2)运输单位将建筑垃圾倾倒在核准的处理地点后,应取得受纳场地管理单位签发的回执,交送当地建筑垃圾主管部门查验。

4、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型式和载重量选择应遵循如下原则:

(1) 工程渣土运输宜采用载重量大于8t的密封式货车;

(2) 装修及拆迁垃圾运输宜采用载重量5,15t的密封式货车;

(3)工程泥浆运输宜采用载重量大于8t的密封罐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