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考试评价改革研究.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053181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90 大小:206.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化学考试评价改革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中学化学考试评价改革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中学化学考试评价改革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中学化学考试评价改革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中学化学考试评价改革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化学考试评价改革研究.docx

《中学化学考试评价改革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化学考试评价改革研究.docx(9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化学考试评价改革研究.docx

中学化学考试评价改革研究

第三章中学化学考试评价改革研究

【教学目标】1、学会用教育调查的方法总结新课程学业考试改革的成果

2、学会用新课程理念评述“中考”、“会考”“、高考”

3、学会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考试质量评价方法

【引言】

自2004年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四省(区)率先在高中起始年级实施高中新课程方案的基础上,2005年江苏省和福建省也将加入到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阵营”,使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省(区)将增加到6个。

与此同时,与新课改相伴的各省(区)自定的高考方案也已提上日程。

本章将着重探讨新课程下高考化学科改革方向、命题原则及评价改革动态。

考试是对人的知识、智力和技能等方面的一种测量,也是教育的一种伴生现象。

可以说,有教育,就必有考试。

如果说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课程和考试就像它的左右翼一样不可少。

【教学内容】

第一节考试评价的素质教育功能

一、考试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一)素质与考试的关系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素质的形成是人类文明成果内化为自身较全面的主体性品质的过程,在这一内化过程中教育无疑是必须借助的条件之一。

而作为教育过程中起测量作用的考试,其直接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间接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应试和应变能力;而终极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因而,考试就成了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具有工具属性,不具有教育的本质属性。

作为检查教与学的情况和具体方法的考试,应试教育可以用,素质教育也可以用。

应该看到的是,考试本身就具有二重性,既可以激发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把另一部分学生推向辍学、厌学的边缘;既可以选拔人才,又可能埋没人才。

在应试教育思想影响下,使考试发生异化、使本身从属教育为教育服务的考试,变成了一根凌驾于教学之上的“指挥棒”。

考什么,就教什么;怎样考,就怎样教;考多难,就教多难。

应试教育把考试变成了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

  与应试教育不同的是,素质教育不是把应付考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而是真正把考试作为检查教学的一种手段,作为选拔人才的工具来促进学生全面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这就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在考试问题上的分界线。

(二)素质与考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考试的内容方式是否科学、有效,关键是看其是否真正考出了学生的素质水平。

良好的素质一经形成,必须对考试做出积极的反映,使考试取得圆满的结果。

并且应当表现出:

  第一,高分体现高能。

科学的考试,能够全面地考查出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真正反映考试的结果,高分者决不是低能者;低能者,或只会记忆知识的人,是低素质的人,必然是考试的失败者。

  第二,高能必然经得起高分检验。

对高素质的学生而言,考试为他们提供了发挥能力、展露才华的机会,优良的素质是任何考试也考不倒的。

可见,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并不意味着取消考试,而是关键在于设什么样的考试和如何使用考试,怎样在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建立促进学生全面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考试制度、内容和方法,更好地发挥考试的素质教育功能。

二、考试的素质教育功能

  考试应该是为素质教育服务的,在素质教育过程中考试有着重要的功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考试的结果上看,考试这种测量表现出对于人的素质水平具有评价功能;对于人的素质发展过程具有诊断、反馈、促进及预测功能。

  从考试的目的、内容和方法上看,考试还具有教育功能和社会性功能。

  正是由于考试本身具有的测量、教育、社会性三大功能,使它成为实现教育目标、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也赋予了现代考试的三大意义:

(一)考试是教育测量的工具──考试的一般含义

(二)考试是教学结果的反馈──考试的学校意义

(三)考试是智力开发不可缺少的手段──考试的社会意义。

 

第二节世界性考试评价改革的趋势探讨

一、一些国家教育考试改革简介

二、国外基础教育考试改革简介

世界各国教育考试改革的做法不完全相同,但基本思路相近。

即:

在“中等教育正常化,大多数学生素质全面提高,高校生源质量必将提高”的基本指导思想下,将用于教学评价的水平考试和用于升学的选拔性考试分离,各司其职。

分别设计不同的考试目标、考试科目、考试内容和方法。

考试结果的使用方法也不同。

国外基础教育考试改革的特点与趋势可概括为以下5点:

一、减少考试次数,强化课程作业,把经常性的形成评价同若干关键年龄段所举行的校外统一考试相结合,以便在较宽松、自主的环境下全面落实教育目标。

二、无论是考试制度向来比较严格的国家,还是较宽松的国家,对于考试“这根弦”的拨弄,基本上呈现出小学阶段较宽松、初中阶段次之、高中阶段相对绷紧的趋势。

三、表现性测验和实验技能教学考试在课堂教学及学生课业发展评估中受到普遍的重视和广泛采用。

四、重视培养和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在对学习成绩和学生心理发展评价中采用测量手段和非测量手段相结合,并大量使用等级评定量表,同时,学校记录和学生成绩书面报告单得到普遍重视。

 

第三节化学新课程考试评价方法改革探讨

 

中学化学新课程学业评价的内容应包括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三个领域,结合学科、个性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发展展开。

其中认知领域的评价主要根据化学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的达标情况。

动作技能领域评价主要是指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实验技能的掌握情况。

情感领域的评价则是指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化学的兴趣、态度等方面的情况。

此外,还应对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行为做出评价。

一、中学化学新课程考试评价的内容

一般来说,评价依据服务于标准和目标,并和目标具有很强的对应性,一定的评价内容与课程目标密切相关。

在明确评价内容前,我们要先明确新的高中化学新课程目标的内涵。

(一)知识与技能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它的基础知识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有关问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学习化学的基础知识是学生认识世界、适应社会未来发展所必需的。

新课程标准对高中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方面作了如下要求:

▲了解化学科学发展的主要线索,理解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原理,认识化学现象的本质,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规律,形成有关化学科学的基本观念。

▲获得有关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并完成一些化学实验。

▲重视化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能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一些化学问题。

在“知识与技能”三条目标中,第一条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与理论,形成元素论、原子论、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物质的基本分类等基本观念。

第二条主要是关于化学实验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最后一条是化学课程渗透STS思想的要求。

(二)过程与方法

化学不仅仅是个知识体系,还是人类探索自然的过程。

每一个知识点和理论,都渗透着人类对于自然的更深层次的认识,也体现着人类对世界的基本理解。

每一种认识背后都有一种深刻的化学思想和科学的探究过程。

通过让学生“经历”、“参与”科学探究过程,达到一定的过程与方法维度的基本目标:

▲经历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探究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在化学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维度的这四个目标,分别是对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观察能力、信息搜集能力、交流合作等能力的要求。

它不仅侧重实验的操作能力,还重视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

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的辨别力。

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20世纪后期,科技发展引发的环境恶劣、资源短缺等问题给人类社会固有的生产方式、社会伦理、人类的尊严带来了一系列冲击,人们开始认识到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引导和限制。

因此,新课程目标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此维度有如下要求:

▲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和和谐。

▲有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赞赏化学科学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养成务实求真、善于创新、积极实践的科学态度,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以上几条不仅有关于学生学习兴趣、科学求知欲、科学探究勇气的培养,还涉及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科学态度等问题。

总之,化学课程标准为了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改变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这一目标,将科学素养的三个维度的培养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这同样为化学新课程的评价内容作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资料:

高中化学新课程学业评价的内容及指标

 

表3-1高中化学新课程学业评价内容及指标

评价

项目

一级评价指标

二级评价指标

知识与技能

基本化学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知道并能说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内容

能够描述并举例

了解并能应用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解决相关的问题

基本实验技能的养成

认识基本的实验仪器,会基本的实验操作

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

能独立操作并撰写实验报告,分析实验结果

化学语言

知道相关的化学用语

会用化学语言进行描述或概括等

化学、技术与社会

知道化学与技术、社会的关系

会用化学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提出问题

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的观察中发现与化学有关的问题

书面或者口头表述这些问题

认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义

猜想与假设

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

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和假设

认识猜想与假设在探究中的重要性

观察、收集整理信息

能通过观察收集信息

能通过公共信息资源收集资料

尝试评价有关信息的科学性

制定计划,实验、制作;

明确探究目的和已知条件,经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过程

尝试选择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所需仪器、药品

尝试考虑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的初步意识

认识制定计划与制作实验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

具有安全操作意识

认识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对探究的重要性

思考与结论

能认真思考、分析探究过程的问题

得出结论并能进行描述和解释

表达与交流

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参与

学着与老师或者同伴交流与合作

反思与评价

有反思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的意识

能注意探究过程中未解决的矛盾,发现新的问题

有从评价中汲取经验教训的意识

认识反思与评价对探究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化学的兴趣、态度;对化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和行为;对化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理解;对自然等。

喜欢化学学科

积极探究化学的奥秘

喜欢体验化学中的快乐和审美情趣

形成求实的科学态度

关心社会、关心化学与社会技术的关系

热爱大自然,形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

二、高中化学新课程学业考试评价的类型

化学学业成绩测量的方式有多种,如口头方式、实验方式、作业方式和成绩考试(含测验)方式等。

迄今为止,成绩考试仍然是考核学生学业成绩不可取代的主要方式。

(一)常用的化学学业考试类型

1.按教学进程划分,考试可以分为诊断性考试、形成性考试和总结性考试

(1)诊断性考试

诊断性考试一般是指在学期、学年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之前进行的考试。

其目的是为查明学生对于即将开始学习的新内容所具有的预备知识和认知能力状况。

这种考试可以帮助教师决定施教的基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出排除学习障碍的补救措施,也可以为按程度分班教学、个别教学提供信息,因而又可称为配置性考试。

这类考试往往在学生无准备情况下进行,所获取的信息,不宜随意公开评述。

  

(2)形成性考试

  形成性考试是指在教学进程中安排的有计划、系统性的考试。

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以便为调整和修改课程计划提供信息。

如随堂检查性的小测验、单元测验等。

这类考试只问及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规定的水平,不问及差异,惟一依据是教学目标,因而考试的内容应与化学教学大纲及教学目标相对应,试题应由易到难排列。

教师可以从形成性考试中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

学生也可以从中及时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缺陷并加以补救。

  

(3)总结性考试

总结性考试是当化学教学进入一个学习阶段的末尾,或者进入课程结束阶段安排的考试。

其目的是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水平达到何种程度作一次全面检查,以便评定和报告成绩,确定升留级,如期末考试、学年考试和毕业考试等。

这类考试要求命题与整个教学阶段的教学目标相对应,范围较广而且要有代表性和集合性,试题的难度与区分度必须适中。

2.按评价的参照标准划分,考试可以分为常模参照性考试和目标参照性考试

  

(1)常模参照性考试

  常模参照性考试的目的在于鉴别或比较被试者之间的个别差异,也就是决定每个被试者的成绩在集体中所处的位置。

比较所用的参照点就是考试的常模。

考生成绩在常模之上则高于平均水平,在常模之下则低于平均水平。

如入学统考、分班考试、高考、化学竞赛一般都具有这类常模参照考试的性质(事实上并未建立正式的常模)。

  

(2)目标参照性考试

  目标参照性考试的目的在于检验被试者是否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以及完成的质量如何。

这类考试的参照点乃是事先制订的教学目标或根据教学目标浓缩了的考试目标。

评定成绩的方法是把每个学生的成绩与教学目标作比较,而不计较学生个人之间的差异。

如期中、期末考试,以及不计入高一级学校招生考试录取总分的毕业会考等都具有目标参照考试的性质。

  这两种考试在功能和参照点方面固然明显不同,但这种划分也不是绝对的。

常模参照性考试的结果也能反映某一学科部分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而目标参照性考试一般也能反映出被试者在总体中的位置。

  目前学校里常采用的考试可归类为表3-2。

表3-2学校常见考试的分类

考试性质

学校考试名称

诊断性

形成性

总结性

常模参照

目标参照

入学统考

平时测验

期中考试

期末考试

毕业会考

竞赛性测验

  实际上,目前的期中、期末、会考等一般都欠缺事先制订的明确的教学目标作参照,入学统考也并不提供常模,所以以上归类有待探讨。

(二)化学学业成绩考试的评价方法

  化学学业成绩的测量主要是通过考试或测验的方式来反映学生学习化学的效果,并以数量化指标“分数”对学生学习状况加以定量描述。

但是,孤立的测验分数是没有意义和教育价值的。

只有通过对分数加以正确解释和合理评价之后,才能充分表明分数的价值和意义。

显然,测量只是评价的工具,如果在学业测量之后不进行学业评价,学业测量就毫无意义。

  化学学业成绩评价就是在化学学业成绩测量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对学习效果(分数)做出价值上的判断,进而为教学决策提供依据。

  

1.化学学业成绩评价的类型

  学业成绩评价与学业成绩测量是对应的,有什么样的考试或测验就有什么样的评价,因此,可以根据考试类型进行分类。

如按教学进程划分可以分为三类: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按分数解释的参照点划分可分为常模参照评价和目标参照评价;按评价所依据的不同标准和解释方法可划分为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1)相对评价

  相对评价的评价标准是建立在参与评价的对象内部,然后把其他对象与标准相比较,以确定其相对位置和优劣程度。

如以一个群体(班、校、地区)中的平均状况(平均分)、离散程度(标准差)为常模做评价标准,评价每个学生在此群体中所处的相对位置,以便为区分学生的优劣、显示学生之间的差异和划分等级服务。

因此,相对评价又称常模参照评价或相互参照评价。

相对评价不关心学生对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如何。

  应用相对评价的好处在于确定个人在考生群体中的位置和名次,可以避免教师主观印象的影响,评价比较客观。

这种评价又作为编班、升级或择优录取、决定人选的依据,并多用于人数较多的考试。

不足之处是只凭卷面成绩作相对比较,而不顾及个人的其他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且容易引起激烈的竞争,对于学习能力较低者缺乏激励性。

  

(2)绝对评价

  绝对评价的评价标准是参与评价对象之外的客观指标。

它是指以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为评价标准,来评价每个学生的目标实现程度。

因此,绝对评价也称为目标参照评价。

绝对评价不关心群体中每个学生所处的位置,只要预先确定达标的标准,将学生的答对率与达标标准相比较,即可做出评价。

  绝对评价一般多用“通过”与“失败”两级标准表示,凡达到指定标准的为通过,否则就被认为未通过或失败。

  

2.两类评价对学生化学测验分数的解释标准与评价方法

  

(1)相对评价方法

  相对评价是以常模参照评价学生的测验分数,先把学生的原始测验分数转换为常模分数,进而指出其在某一群体中的相对位置,以此评价学生学习成绩。

这里的参照群体(常模团体)应对被评价的学生总体有很好的代表性。

常模分数就是以常模团体的一般水平(如平均分)作为参照标准的导出分数。

  在化学学业测量中,最常用的是百分等级分数。

原始分数仅表示分数多少,不能代表它在全体分数中的地位。

而百分数等级分数是一种相对地位量数,它把参加测量的全体人数作为一百份来计算,从而以某一原始分数换算出其在全体中所占的地位,并说明分数比他少的人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例如某一学生一次在化学考试中为80分,经换算其百分等级分数是73分,即表示参加测试的73%的人低于80分,并说明超过他的成绩的人占27%。

  计算百分等级的基本公式是:

  

  式中

-百分等级;R-某分数在全体中按分数高低排列的名次;N-总人数。

案例:

3个高一平行班化学学习成绩的比较

某校高一年级组长为了比较高一3个平行班学生化学学习成绩的优劣,他先统计了各班的平均分,结果发现平均分相差无几。

于是,他从各班各抽取一名得80分的学生,并了解该生在班上的名次,然后通过计算对三个班学习化学的情况作了量化的分析,其分析过程如下:

班级

高一

(1)

高一

(2)

高一(3)

被抽取学生分数

80

80

80

被抽取学生名次

20

18

20

班学生数

44

38

47

80分在考试总体中的位置是惟一的,但它在不同班级的位置,则会因人数不同,位置也不同。

因此分数的多少与名次的顺序并不能表明考试的确切位置,这就需要用百分等级的方法,计算出每个80分在各班的不同位置,进而看出各班化学水平的差异。

这位校长取各班80分学生一名,意在求出各班80分以下学生所占的百分数。

由计算公式可得:

  高一

(1)

  高一

(2)

    高一

(1)

  由计算

可知,高一

(2)成绩最好,该班低于80分的学生只有53.9%;高一(3)最差,该班低于80分的学生有58.5%;高一

(1)居中。

  

(2)绝对评价方法

  绝对评价方法是以目标参照评价学生的测验分数,即根据预先规定的教学目标,检查学生对教学所要求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而确定测验分数的意义,评价学生的测验成绩。

  这种评价不是将被评学生与其他学生或常模团体进行比较,而是与事先规定的、独立于常模之外的教学目标进行比较。

学生可以通过目标参照分数,发现自己在目标达成度上的进步,以增强学习动机。

常用的目标参照分数主要有以下两种:

  

①掌握分数

  掌握分数是说明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所要求的最低标准而设置的一种目标参照分数。

在教学中为了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是否掌握而设计的测验称为掌握测验。

对掌握测验的计分,只需要定出一个可接受的最低标准即可。

一般采取“二分法”,如及格-不及格、通过-不通过等等。

  掌握分数的确定标准,是根据测验目的和要求的教学实际确定的。

在化学教学实际中,常常以60分为及格标准,如果学生的测验分数达到或超过60分,则认为学生达到了教学目标的最低要求。

从掌握学习的要求看,一般以75%~85%的正确反应作为及格或通过的最低标准比较合适。

  掌握分数常用于那些能够确定出可能接受的最低标准的资格考试或成就考试。

  

②等级分数

  在用等级评定的方法表示学生的某种知识、能力、品质等方面的发展水平时,所用的分数就是等级分数。

所谓等级分数,就是把要测量的某种能力、技能或品质分为若干个等级,每个等级赋予某一分数。

如评定某项实验操作技能,分为5个等级,分别赋予5分、4分、3分、2分、1分。

  当常模参照考试与目标紧密相联系时,目标参照分数与常模参照分数之间并无严格的界限。

有时掌握分数或等级分数就是同时按照被测团体达到教学目标的平均水平确定的。

因此,可以把两种分数结合使用,在确定掌握分数或等级分数时,既要按照教学目标本身的要求,又要依据被测团体对教学目标的平均达成度。

  上述两类评价的特征及对化学成绩的解释标准见表3-3。

表3-3两种评价的比较

类型

相对评价(常模参照评价)

绝对评价(目标参照评价)

评价目的

考生在考生集体中的位置

考生达到预定教学目标的程度

评价标准

考生集体的常模

预定的教学目标

数量表示

解释方法

首先将原始分数转换为标准数值,然后才可确定分数的位置。

标准数值的表示方法主要有标准分数法、百分等级分数法。

如计算出Z分数后通过查正态分布表就可以确定考生的相对位置

预先确定达到教学目标的量化标准(达标标准),而后将学生的答对率与标准相比,即可知道目标达成度,做出评价。

达标标准有用通过与否的二级标准,也有用三级或五级标准的,一般不可定得过高或过低

评价功能

将考生分等、排队,用于选拔、编班(组)

衡量达标程度,为改进教学提供反馈信息

对试题的

要  求

难易适中、区分度好(能把不同程度的考生区分开来)

注重试题的数量性质与测验内容和范围的一致性,正确反映教学目标的要求

对应的

学校测验

分班、编组、升学考试、各类竞赛

单元、章节测验、期中、期末、毕业考试

不足之处

这种评价方式与教学目标联系不紧密,不能明显看出学生进步程度,可能会引向单纯追求名次分数

这种评价的目标分类体系、评价标准、测量与统计等方法和技术尚不成熟。

编制能充分体现教学目标的测验题较困难

(三)高中化学新课程习题编制的原则

习题教学是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是检查、测量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水平,提供教学反馈信息的良好途径。

然而我国化学教材在习题设计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差甚远。

为此,有必要对传统化学试题进行改造和再设计。

 

资料:

对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科书中习题的看法

对于习题的看法,有43%的师生选择“一般”,47%的师生认为习题不全面。

在习题选材和用语方面,仅有4.5%的师生认为取材广泛,材料能充分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企业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