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2016-2020).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0498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0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2016-202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福建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2016-202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福建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2016-202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福建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2016-202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福建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2016-2020).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2016-2020).doc

《福建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2016-202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2016-2020).doc(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2016-2020).doc

福建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2016-2020)

福建省商务厅

2016年8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1

第一节发展基础 1

第二节存在问题 6

第三节发展环境 8

第二章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9

第一节指导思想 9

第二节发展目标 10

第三章主要任务 12

第一节突出区域特色优化空间布局 12

第二节补短板铸链条构建完整体系 14

第三节多管齐下推动壮大龙头企业 15

第四节持续推进创新提升行业水平 16

第五节夯实管控基础严格推行标准 16

第六节构筑运营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17

第四章保障措施 18

第一节实施项目带动 18

第二节保障建设用地 18

第三节加大财政支持 19

第四节适当减免税费 19

第五节拓宽融资渠道 20

第六节改善公共服务 20

第七节加快人才培育 21

第八节加大科普力度 21

第九节完善监管机制 22

第十节强化统计分析 22

附件福建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重点项目情况表(2016-2020) 23

福建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2016~2020)

前言

冷链物流是指将容易腐烂变质的物品以及其它需要进行温度控制的物品,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使物品以优质状态从生产者输送到消费者手中的物流过程。

根据《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商务部等10部门制定的《全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发展规划(2015-2020)》(商建发[2015]276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的意见》(闽政[2014]32号)等,为加快冷链物流发展,减少流通过程中的产品损耗和质量下降,实现生鲜食用农产品跨区域流通、常年均衡销售,促进农民稳定增收,提高生鲜食用农产品的市场供给量,保障食品的质量与安全,切实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增长,特制订本规划。

本规划主要涉及食品冷链物流。

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

第一章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第一节发展基础

近年来,随着居民消费水平的显著提高,生鲜食用农产品产量和流通量逐年增加。

2015年我省进入流通的肉、禽、蛋、奶、果、蔬、水产等主要生鲜农产品超过3500万吨。

社会对冷链物流投资的热情持续升温,冷链物流快速发展,主要特点:

一、综合水平位居前列。

全省生鲜食用农产品的综合冷链流通率2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

肉类、果蔬、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为20%、3%和50%,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分别为持平、低6个百分点和高20个百分点。

二、硬件设施建设加快。

据不完全统计,至2015年底,我省冷库容量达282.88万吨,位居全国前列。

其中≧-2℃的高温库41.92万吨,≦-18℃的低温库240.96万吨;共有冷藏车辆1356辆,冷藏集装箱495辆,保温车237辆。

人均冷库容量73.5公斤,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85倍。

从建设时间看,我省冷链物流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0年以前)为慢步发展阶段,2000年底全省冷库库容31.7万吨,冷藏运输车52辆,冷藏集装箱45个。

第二阶段(2000~2005年)为快步发展阶段,2005年底全省冷库库容88万吨,冷藏运输车270辆,冷藏集装箱90个,分别是2000年底的2.7倍、5.2倍和2倍。

第三阶段(2006至今)为加速发展阶段,2015年底全省冷库库容总量和冷藏运输车辆分别是2005年底的3.2倍和5.2倍。

从区域分布看,漳州、福州、泉州、厦门4市冷库容量占全省74.8%;冷藏车辆占全省冷藏运输车辆的71%以上。

全省各设区市冷库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图1.福建省各地市冷库容量分布情况(至2015年12月底)

从冷链涉及的产品看,水产品和调理食品占65%,畜禽肉制品和速冻食品占30%,还有少量桂园干、荔枝干、食用菌干品、紫菜、海带干品、茶叶等。

新鲜水果、蔬菜、食用菌等植物性食品的冷藏保鲜刚刚起步,总量较少。

三、经营主体不断壮大。

一批农产品、水产品加工与流通企业积极拓展冷链物流业务,第三方冷藏运输企业应运而生,并得到较快发展。

至2015年底,全省5000吨以上库容的企业数达146个(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评选公布的全国冷链物流星级企业27家,福建省占5家。

全省第三方冷藏仓储企业仓储能力68.1万吨,占总量的24%,第三方冷藏运输企业37家,拥有冷藏运输车辆632辆,占全省冷藏运输车辆的46.6%。

图2.福建省5000吨以上冷库分布图(至2015年12月底)

四、技术水平明显提升。

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得到推广应用,涌现出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的代表性企业。

以南平长富乳业、光泽圣农食品、龙岩森宝食品等为代表的一批大型乳制品、肉制品生产企业,在原料获取、分割加工、冷藏运输、终端销售等环节实现了全程低温控制;以厦门万翔、源香,福州名城、民天,漳州大正、海魁,宁德三都澳冷库等为代表的一批第三方冷冻冷藏企业,采用先进的仓储管理模式,应用条形码、RFID(无线射频)、电子标签等技术,自动化程度高;厦门正旸物流冷链物流公司,率先推出了以蓄冷板和蓄冷箱技术为基础的多温层配送,大大提高了温控效率。

此外,卫星定位、全程监控、可追溯等技术也在我省的冷藏运输和配送环节得到推广应用。

五、技术研发稳步推进。

以福建农林大学和福建省农科院等为代表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持续开展农产品保鲜技术的研发、推广。

近年来福建农林大学省农副产品保鲜技术开发基地研发推广通过温湿度调节、不使用任何化学防腐剂的物理保鲜技术,广泛用于我省特色农产品,如琯溪蜜柚、巨峰葡萄、茶树菇、杏鲍菇、脐橙、海鲜菇、金针菇、双胞蘑菇、杨梅、火龙果、黄花梨等的保鲜,同时为企业解决冷库设计、设备选型等技术难题,大大提高了这些产品的质量和食用安全性,实现了部分产品的出口、远距离销售和常年销售,增加了农民收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泉州市冷冻行业协会编写的《冷库实用制冷技术》,系统介绍了制冷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深受企业好评。

六、集约经营开端良好。

福州名城海峡水产品交易中心、海峡农产品物流中心、厦门源香水产品批发市场、漳州海峡两岸农产品物流城等一批集生鲜食品贸易、加工、冷藏、冷藏运输、配送为一体的批发市场强化了冷链运作,冷链资源得到集约化利用。

漳州漳龙物流园区冷链专区、宁德三都澳专业冷链物流园区等正加速建设。

以永辉、沃尔玛、新华都为代表的大型生鲜超市的冷链产品品种增加,冷链日臻完善。

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以全程冷链为特色的“彩食鲜”中央厨房项目已经启动。

七、公共服务日趋优化。

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相关部门采取各种措施保障要素供给,促进、规范冷链物流发展。

省发改、经信、商务、农业、海洋与渔业等部门积极安排冷链设施建设项目扶持资金。

省商务部门开展冷链物流情况调研,会同财政部门安排专项促进资金,与发改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将冷链物流列入重点项目指导目录。

省交通运输部门大力支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项目。

省食药监部门出台食品冷库经营规范和监管指导意见,开展冷库及食品系列专项整治。

厦门两岸冷链物流产业合作试点初获成效,先后有11个两岸合作项目签约,6个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营,项目建设投资近6亿元人民币,引入台资1.3亿元,制定了9个食品冷链物流标准。

第二节存在问题

一、冷链流通率不高。

目前我省冷链综合流通率为25%,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动物性食品的冷链流通率达100%,果蔬冷链流通率达90%以上,生鲜和冷加工食品的综合冷链流通率达到95%以上。

二、结构性矛盾突出。

冷链设施多集中于沿海,内陆地区少;≦-18℃的低温冷库占85%,≧-2℃的高温冷库只占15%,在技术要求更高的果蔬等农产品冷藏保鲜方面,大大落后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贮藏型冷库多,低温加工配送中心等建设相对不足;冷库建设与实际需求不匹配,一方面产地冷库建设相对滞后,另一方面部分地区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冷库利用率低、低价竞争现象。

三、断链环节多。

冷库设施发展较快,但其他环节相对薄弱。

产品源头的产地预冷严重缺乏;冷藏运力不足,运输、配送环节温控手段粗放,冷藏运输及配送过程缺乏监控;冷藏货物的装卸和进出冷库过程大部分处于断链状态;全程温控系统和质量溯源系统尚未得到广泛应用。

四、部分设施陈旧。

2000年以前建设的31.7万吨冷库设备陈旧老化,管理粗放,安全隐患多。

2005年以前建设的88万吨冷库,仍使用传统的货物堆垛和人工搬运,冷库装备管理等相对落后。

五、配套服务不健全。

冷链物流信息化滞后,缺少第三方信息平台,供需信息不对称,导致冷链物流企业间资源共享程度低,冷库和冷藏车的利用率较低。

城市冷链配送“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尚未有效解决。

支持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的金融服务不配套。

冷链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和操作技工紧缺。

规范冷链物流各环节行为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建立。

冷链物流标准化建设相对滞后,对冷链环节技术要求和标准的执行情况缺乏有效监督。

企业税负重,路桥费无法取得增值税发票不能作为进项抵扣。

冷链设施设备的验证费、检测费、校准费负担较重。

政府统计部门未建立冷链物流的基本统计分析制度,宏观数据缺乏,行业趋势不明。

六、冷链理念薄弱。

监管部门相对关注某一环节的食品状态,而对冷链过程的监管和追溯相对弱化;企业对保证农产品鲜度和质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新技术的应用意识不强;大部分消费者保留着传统的消费习惯(比如对热鲜肉的偏好),食品安全意识不强,对温度变化影响食品鲜度和食品安全的程度认识不足。

第三节发展环境

从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看,当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时,冷链物流会进入快速发展通道。

我省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

随着我省经济发展以及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冷链物流需求将保持快速增长,服务质量和创新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冷链物流将进入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冷链物流提出更高要求。

随着人们消费能力、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安全意识增强,对食品的新鲜度和营养价值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必将倒逼餐饮、商超等适应这一趋势,强化速冻食品、生鲜农产品冷链流通。

二、流通量的增长急需冷链物流同步发展。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规模、长距离、反季节的农产品贸易特点越发明显,客观形势需要加快发展冷链物流。

三、电子商务将有力激发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热情。

今后5年电子商务将以井喷式势头发展,冷链物流作为生鲜农产品线下配送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必将随之加速发展。

四、农产品国际贸易增长与冷链物流形成相互促进。

“十二五”期间全省农产品出口、进口分别年均增长12.1%和17.2%。

预计今后5年我省农产品进出口逐年递增,必将有力促进冷链物流加快发展。

五、食品安全法规的日益完善将对冷链物流形成倒逼。

今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解决冷链运输滞后的“硬瓶颈”。

一些冷链物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先后颁布实施,《食品安全法》等重要法律法规逐步完善。

福建省政府关于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创建食品安全示范省的决策,必将强力推动冷链物流加速发展。

第二章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第一节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遵循“市场需求导向,企业自主决策,政府激励规范,部门齐抓共促”的推进原则。

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注重体制机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业态创新和模式创新;以铸造完整链条为主线,推动预冷、低温仓储、运输、配送等各环节协调发展,冷链物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绿色发展为总方向,致力于减少损耗、严控污染,推行绿色流通,提倡绿色消费;以全方位多层面开放为基调,将自主发展与引进来、走出去有机结合,整合各种资源;以全民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