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硕士地理教学论文范文十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047312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58 大小:61.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论文硕士地理教学论文范文十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教学论文硕士地理教学论文范文十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教学论文硕士地理教学论文范文十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教学论文硕士地理教学论文范文十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教学论文硕士地理教学论文范文十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论文硕士地理教学论文范文十篇.docx

《教学论文硕士地理教学论文范文十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论文硕士地理教学论文范文十篇.docx(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论文硕士地理教学论文范文十篇.docx

教学论文硕士地理教学论文范文十篇

教学论文:

硕士地理教学论文范文十篇

本文是一篇地理教学论文,地理学家研究众多现象、过程、特征以及人类和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在空间及时间上的分布。

因为空间及时间影响了多种主题例如经济、健康、气候、植物及动物,所以地理学是一个高度跨学科性的学科。

(以上内容来自XX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地理教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硕士地理教学论文范文篇一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我国矿业迅猛发展,中规模以上的矿山企业达到1.7万个,就业人员776万人,随着开采深度、开采强度、开采速度、开采规模的增加和扩大,由矿井突水引发的事故频繁发生。

矿井一旦突水,将淹没井巷和矿山设备,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严重的财产损失,基于矿井涌水量研究的矿井防治水是矿井生产与科研中的一项重大课题。

随着采矿业的发展,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逐渐提高,开采条件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困难,矿井涌水量的预测结果常与开采的实际值存在较大偏差。

预测错误的矿井涌水量不仅会影响生产,甚至会造成淹井等重大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

2001年7月17日发生在广西南丹的“7.17”特大透水事故,淹及拉甲坡矿3个工作面、龙山矿2个工作面、田角锌矿1个工作面,共致81人死亡,经济损失高达8000余万元。

2001年山东省章丘市琅沟煤矿11.17突水事故、2003年山东省滕州市木石煤矿7.26特大溃水事故和2007年山东华源矿业公司8.17溃水事故分别造成13人、35人和172人遇难并损失巨额经济,因此,准确地预测矿坑涌水量并了解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是矿井开采的首要工作,在矿井建设生产的不同阶段,动态预测评价矿井涌水量在不同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趋势显得尤其重要。

1.1.2意义预测矿井涌水量是矿井建设生产过程中制定采掘方案、疏干措施、防止突水灾害以及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重要依据,科学地分析预测矿井涌水量,对矿井安全生产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从纱岭勘查区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矿区充水因素以及周边勘查区的矿井涌水规律等方面入手,以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GMS建立的模型为核心,把预测的结果与水文地质比拟法和大井法分析的结果作对比,最终确定涌水量,在保证金矿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提高经济效益。

三种方法相结合能使预测的结果更加合理、准确。

........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856法国工程师达西(HenryDarcy)根据砂槽实验提出达西公式,由此开启了对地下水运动的定量认识(王浩等,2010)。

1935年美国人C.V.泰斯和数学家C.I.卢宾导出定流量抽水时的单井非稳定流计算分式,使井流的研究从稳定流进入了非稳定流阶段(庞冯秋等,2009)。

1940年Jacob参照热传导理论中的方法建立了地下水渗流运动的基本微分方程,严格地导出了泰斯公式,并得到了贮水系数的物理解释。

此后,非稳定解析法得到了很大的发展(Carslawetal,1959;张宏仁等,1992)。

20世纪50至60年代中期,预测矿井涌水量的电网络模拟方法的应用逐渐普及,主要包括用于稳定流问题的电阻网络模拟法及用于非稳定流问题的电阻-电容模拟法和电阻-电阻模拟法。

电网络模拟法能适应各种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对具有多层结构水文地质条件的矿区有明显的优越性,但该方法制作周期较长,应用于大降深矿区时会因地下水流态的变化而产生较大的误差并且难以处理潜水问题(庞冯秋等,2009)。

1955年Hantush和Jacob在处理从弱透水层越流补给含水层的水量上对解析法的概念进行了扩展(Anon,1989)。

1959年Carslaw和Jaeger在自己的著作中收编了能在大多数情况下直接应用于求解矿井涌水量的热流表达式,1962-1964年Polu-barinova-Kochina和Hantush等人也分别在自己的著作中论述了以上涌水量预测方法。

1964年Fiering等人在求解水流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时应用了数值法,使原本复杂的问题得到了较大程度的简化。

1965年斯托尔曼把数值方法引入到地下水水文学,从这开始推广了数值法在水文学方面的应用。

数值法因其能综合考虑较多的影响因素、解决实际问题时具有较高的精度而倍受水文界人士的青睐(黄建华,2001;李俊亭,1989;王国利,1991)。

...........

2研究区域概况

本章主要包括研究区的自然地理与社会概况、地质环境、水文地质、矿井充水因素和相邻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六个方面内容,重点分析了研究区的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矿井的充水因素,为预测矿井涌水量提供了基本依据。

2.1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概况

研究区位于莱州市北东部,距离莱州市区直线距离约27km,行政区划分属莱州市金城镇与朱桥镇,地势东高西低,地面标高最低+9.30m,最高+21.80m。

具有海洋和内陆气候特征,属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较小,四季分明。

区域有朱桥河和滚龙河两条季节性河流,分别从矿区南西部和中部通过,在矿区西侧合二为一。

研究区内没有大的淡水体,主要地表水体是蓄水平塘,蓄水量较少,矿区北西距离渤海海岸的最近点约5.3km。

研究区地理位置见图2.1。

矿井勘查区北起南吕北西、南至后陈北,工作范围南北长约4km,东西宽约1.8km,极值地理坐标为:

东经120°04′28″-120°05′58″,北纬37°22′31″-37°24′46″,面积6.65km2。

文登-三山岛公路从北部矿区通过,烟台-潍坊(206国道)公路从矿区南东部通过,矿区东距荣乌高速公路(G18)招远-三山岛出口约16km,西距莱州新建港口10km,北距龙口港35km,北东距龙口火车站32km,水陆交通极为方便,研究区位置如图2.1。

...........

2.2社会经济状况

区域内经济发达,人口较多,劳动力充足。

工作区东部及北东部大、中型金矿矿山密布,有新城、焦家、河东、河西、望儿山、红布、东季、马塘等金矿矿山,岩金矿开采业发达,已成为本地区的经济支柱。

区内农业生产以果业和种植业为主,主要有苹果、梨、蓝莓和小麦、玉米、花生等。

工业以农业机械制造、农副产品和海产品加工业为主,近海捕捞及海产品养殖业发达。

工作区北东约37km的龙口电厂,年发电量为60亿千瓦。

矿区东部有专门为矿山生产、生活供电的11万伏变电站一处。

............

3基于数值模拟的涌水量预测.......23

3.1地质模型......23

3.2水文地质概念模型..........24

3.2.1含水层概化.........24

3.2.2含水层之间水力联系.............26

3.2.3水文地质概念模型.......26

3.3数学模型......28

3.4数值模型......29

3.5模型预测结果........32

3.6本章小结......34

4基于大井法和水文地质比拟法的涌水量预测.........35

4.1大井法..........35

4.1.1预测计算原则.....35

4.1.2涌水量的计算.....35

4.2水文地质比拟法....37

4.3本章小结......39

5涌水量预测结果分析.........40

5.1数值法预测结果分析......40

5.2预测结果对比分析..........40

5.3本章小结......40

5涌水量预测结果分析

本章主要包括分析数值法预测的涌水量并与其他两种方法预测的涌水量对比分析两部分内容。

5.1数值法预测结果分析

矿井开采后在采区附近形成漏斗区域,地下水向开采区流动,本次主要模拟-1400m和-1700m坑道开采时地下水流场形态,并预测两坑道系统开采时的最大涌水量。

-1400m坑道开采后矿区范围内的下盘弱富水含水层水位降低到-1400m以下,矿区最大涌水量为8832m3/d。

-1700m坑道开采后南北两主矿体处的下盘弱富水含水层水位降低到-1700m以下,形成漏斗区域,计算得出最大涌水量为12326m3/d。

横向对比表5.1的预测结果,数值法和大井法预测的-1700m中段涌水量大约是各自预测的-1400m中段涌水量的1.4倍,水文地质比拟法预测的-1700m中段涌水量大约是-1400m中段涌水量的1.1倍。

纵向对比表5.1的预测结果,在-1400m中段,水文地质比拟法预测的汛期涌水量最大为9303.64m3/d,比数值法和大井法预测的结果分别大471.64m3/d、836.10m3/d;在-1700m中段,数值法的预测结果最大为12326m3/d,比大井法预测的涌水量和水文地质比拟法预测的汛期涌水量分别大578.29m3/d,2143.25m3/d。

水文地质比拟法预测的汛期涌水量是日常涌水量的1.26倍,系数1.26由多年矿坑涌水量统计求得,汛期涌水量基本代表水文地质比拟法预测的矿坑可能的最大涌水量。

.........

结论

本文在分析矿区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其他勘察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概化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依据地下水动力学中揭示的规律使用数值法、大井法和水文地质比拟法预测纱岭金矿涌水量,得出以下结论:

1、矿坑充水主要来自于下盘弱富水含水层地下水,由于中间隔水带和底板二长花岗岩的隔水作用使该层具有承压性,将该含水层其视为水平分布无限边界承压含水层。

2、数值法和大井法计算的-1400m中段涌水量分别8832m3/d、8467.54m3/d,-1700m中段涌水量分别12326m3/d、11747.71m3/d;水文地质比拟法预测的-1400m、-1700m中段日常涌水量分别为7383.84m3/d、8081.55m3/d,汛期涌水量分别为9303.64m3/d、10182.75m3/d。

三种方法预测的涌水量各不相同,为了保证金矿安全生产,选择水文地质比拟法预测的-1400m中段汛期最大涌水量9303.64m3/d和数值法预测的-1700m中段涌水量12326m3/d作为矿井排水疏干设计的依据。

3、三种方法预测的涌水量差别不大,各方法优势互补、互相验证,增强和提高了预测结果的客观性及安全性,既避免了大井法预测涌水量时因为人为选择试验点参数而导致的偏向于主观性的结果,又能够通过数值模型细化参数分区提高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

参考文献(略)

硕士地理教学论文范文篇二

1.引论

1.1研究背景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开始,这次的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相较于先前,无论是力度还是范围都要大很多。

这次的课程改革是一次彻底的改革。

课程改革的进行已经进行了很多年,在实施的过程之中,有很多的问题显现出来,其中,高中人文地理部分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人文地理的的教学内容相较于自然地理知识,比较易懂,很多知识是学生可以从日常生活中获取的,虽然内容很丰富,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并不好把握人文地理的教学。

很多时候不能够很好的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加上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导致学生觉得“人文地理内容背下来就能够拿分”,所以很多时候并不能狗得到良好的重视。

在教学过程之中,对于学生人文地理素养的培养,更是没有受到良好的重视,重教材,轻能力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之中还是屡见不鲜。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一线工作的教师都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很多一线教师觉得“人文地理的部分没有自然地理那么好教”。

而对于这一现象,陈澄和樊杰两位教授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人文地理教学容易产生肤浅化、政策化、口号化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四点:

第一、内容偏旧,缺乏深度,难以激发学生兴趣,相较之下,学生更乐于钻研自然地理部分的内容;第二、各个知识点的地理性不够突出,很多内容常常被师生双方认为是属于“非地理”的范畴,因此受重视程度不够,被挖掘得不够深入;第三、知识理论较薄弱,以陈述性知识为主,智力价值和能力培养价值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第四,有效案例及有效课后活动不足。

那么,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之下,我们的教材有了哪些变化?

这些变化又提示我们如何进行教学?

要采用怎样处理教材内容?

哪些部分是教材内容的核心内容?

使用怎样的教学策略?

这些问题是我们必须思考的。

............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现代公民核心素质包括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识、平等意识、宽容意识、法制观念、责任观念、理性精神、人本关怀、全球意识等等。

学习地理知识对于形成公民的理性精神、责任观念和全球意识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今时代中人口激增、环境污染、能源和资源枯竭、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规划等等这些重大的问题都离不开地理学。

地理学在当今社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学科意义。

人文地理的学习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地理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的认识。

人文地理教学内容的研究是促进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中学地理教学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教学的内容不够丰富,使得原本丰富的人文地理知识显得了无生趣。

所以,研究人文地理的教学内容显得尤为重要。

高中地理教学中,人文地理知识,尤其是人地关系知识对于学生是必不可少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则是学生学习人文地理中,最为核心的根本目的。

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高中地理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对于能力的提高有着促进作用。

目前,研究地理教学内容的论文相对比较少,关于人文地理教学内容组织的研究更加缺乏。

因此.本文试图对不同历史阶段中的人文地理的教学内容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通过教材的变化和发展特点,找出适合新课标背景下,人文地理教学内容都来源于哪些方面,如何组织人文地理的教学内容,才能最终促进学生人文地理素养的养成,力求为我国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提供一些有用的借鉴。

.........

2.核心概念的界定

2.1人文地理

在地理教学中,通常将地理学分为两大类:

自然地理学与人文地理学。

关于人文地理学的概念和内涵,王恩涌教授人文:

“人文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观点去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异规律,着重说明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人文活动与人文特性,并探讨其形成过程,揭示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预测其发展变化的趋向121”。

2001年,福建师大的袁书琪教授按照学科要素的构成,指出人文地理知识应当主要由资源地理、人口地理、灾害地理、经济地理、文化地理、聚落地理、旅游地理、政治地理和历史地理等九类知识构成,人地关系相关的知识被认为是跨自然与人文的交叉知识。

总的说来,人文地理学以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其分支学科主要有人口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城市地理学、语言地理学、宗教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等。

人文地理学的内涵有狭义与广义之分,较之广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不包括经济地理学这一分支。

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

人文地理现象必然会受到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但社会、经济、文化因素对其影响更突出。

人文地理学以区域与空间为研究主线,突出人地关系这一主题,兼具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三大特性。

人文地理的社会性,是指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社会性很强的地理学科,同其他社会科学之间的关联度很高;区域性,是指人文地理学中包涵了区域研究的特性,重视研究区域特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综合性,是指人文地理学所研究的地理事物具有多样性和整体性。

因此,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目的在于:

在综合研究一个区域的人口、经济、社会、文化、政治、聚落等各方面形成发展的条件、特点、分布规律和人地之间地相关以后,发现一个更高层次上的问题,并且提出解决问题和矛盾的构思。

..........

2.2地理教材

所谓“教材”即是供教与学实用的材料。

教材的定义有着广义和狭义的分别。

广义的教材不仅仅包含教科书,还包括其他的资料,如练习册、活动册等等,而狭义的教材一般就是指教科书。

关于“地理教材”的含义,专家学者们也有着不同的看法。

李家清认为:

广义的地理教材是指有一定的育人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分门别类组成的可供学生阅读、视听和借以操作的材料。

从表现形式看,既包括以地理教科书为主的纸质教材,也包括数量众多的非纸质教材,如视听资料、电子文本等。

狭义的地理教材通常指所说的纸质地理教科书,即地理课本。

夏志芳H在《地理课程与教学论》中阐述道:

“地理教材不仅仅是教的材料,更要有利于学生学习;地理教材不是教学的依据,更不是评价的依据,真正的依据是地理课程标准;地理教材不应是课程标准的忠实执行者,而应在编排方式、内容选择、活动设计等方面有所创新;地理教材并不等同于地理课本或地理教科书,而是包含地理教科书、地理图册、地理读物、教学用具等多种材料;在对待地理教材传播地理真知的看法上,教师应有发展性眼光。

结合上述认识和理解,本文中的“地理教材”主要指根据课程标准所编写的,用于课堂教学中使用的地理课本。

本文将对地理教材的发展进程和新课标下如何使用地理教材进行教学,做比较详细的论述。

.......

3.高中人文地理教学内容的变化及特点——以工业部分为例......10

3.1高中人文地理内容比例的变化......10

3.2高中人文地理内容选择的变化......12

3.3高中人文地理教学内容的核心......13

3.4工业部分教学内容的嬗变......14

3.5高中人文地理教材内容组织的变化特点......17

4.高中人文地理课堂教学内容组织现状调查及分析......27

4.1问卷的内容及施策......27

4.1.1调查对象与抽样方法......27

4.1.2问卷发放与施测......27

4.2调査结果统计与分析......27

5.高中人文地理教学内容的组织策略——以工业部分为例......29

5.1正确理解人文地理部分的课程标准......29

5.2对教材必修与选修、模块内容和章节内容进行整合......31

5.3教师应善于开发课程资源......34

5.高中人文地理教学内容的组织策略一以工业部分为例

在以往的教材之中,人文地理知识没有受到良好的重视,并且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对于学生人文地理的学习要求也普遍比较低,但是新时期的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已经将人文地理的知识学习摆在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课程标准中,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一条便提出了要“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

”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生要求的增高,并且高中人文地理知识的比重也不断增加,教材的内容不断丰富,呈现的方式越来越灵活,由此可见人文地理知识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但是在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却存在着重自然,轻人文的现象。

实际教学中,教师对于人文地理知识的把握不到位,课堂上仅仅以单纯的讲述为主,这样的讲授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觉得“人文地理知识就是单纯的记忆,背下来就可以了”。

所以课堂之中,人文地理教学的参与度相较于自然地理部分会稍微显得逊色一些,这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

在课堂中如何组织教学内容来促进教学,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

结论

本文依托研究高中人文地理教学内容的嬗变,研究主要使用了文献法,以时间为主线进行了梳理在人文地理教材中挑选出了最为重要的工业地理的内容进行主要分析,总结出教学内容组织变化的主要特点。

而针对此部分教学内容组织的特点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教学内容的组织策略。

本文得出的结论如下:

首先,本文通过分析教学内容中人文地理内容的比例变化,得出了人文地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高中人文地理教学内容选择的变化,找出人文地理教学内容的核心部分,并通过近三年天津高考试题的变化,验证了这一特点。

其次,通过人文地理及其核心内容工业地理部分教学内容的嬗变研究,找出了人文地理教学内容组织的变化特点,即内容与自然地理的结合越发紧密,系统性更强、更加精炼,内容的呈现多为图片案例等直接方式,并且整体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于学生地理人文素养的培养。

最后,针对教学内容的变化特点,以工业地理部分为例,得出了四点重要的教学内容组织策略,即教师应加强对于课程标准的理解,加强对教材内容的整合,并且在教学过程之中应主动的开发课程资源,使学生在内容的学习上衔接更加紧密,教师还应通过启发式教学,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主动的生成知识。

.........

参考文献(略)

硕士地理教学论文范文篇三

1问题的提出

1.1选题意义

随着新地理教学改革的推进,新版地理实验教材最大的特点是:

增加了地理学习活动的力度,新课程教材中几乎每节课都设计了大量的活动内容,活动部分体现了重要的教学内容,活动环节具有鲜明的启发性和可操作性。

新教材增设的“活动”是将地理学习与体验和探宄相结合,目的是为了突出学生旳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教材能够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特色。

新课程改革倡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其目的在于"对于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来说,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实现教育的变革”。

从理论意义上讲,开展地理课堂教学的研究,可以综合的认识教学过程中各因素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规律。

从现实意义上讲,本论文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为案例研究,对活动教学的有效性进行调查研究,从而解除一些教师对活动教学的疑虑,指导教师们能够更好旳组织课堂教学,有效的实施素质教育;此外,活动教学的有效进行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源自于生活,发挥出地理对学生终生发展的作用。

《地理教育国际宪章》对地理的学习技能提出过具体要求:

要利用文字、数据、符号等形式表达图表资料;要学会如何进行绘图、讨论、阅读和提炼信息;要利用各种资源去思考、探究地理问题。

此探究过程将会鼓励学生:

提出问题、收集和组织信息、处理资料、分析资料、做出判断、做出决定、合作讨论、解决问题。

因此,地理教育能够在读写、口头表达、计算和图解等方面做出贡献。

它也对个人素质和社交能力的发展,特别在日常生活的空间度量上和在国际理解上有所帮助。

.........

1.2活动教学的产生和发展

活动教学思想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8世纪卢梭时期,法国教育家卢梭倡导的是一种自然的教育思想。

他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