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040453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2.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docx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docx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

一、高中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二、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挑战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和内容

四、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五、教师专业成长的个案研究

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研究

七、行动研究法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

一、高中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一)学习方式的变革——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二)以学生为本和重视学生的需要

(三)课堂(四)认知、情感和态度

(五)信息素养

(六)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

(一)学习方式的变革——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1、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学习者参与和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

(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3)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

(1)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

(2)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

(3)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

(4)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

(5)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

(6)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

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3、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学生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观察、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目标。

国外学者将探究学习分为六种基本类型:

实验性探究、逻辑推理任务、基于测量的研究、工程性设计、技术性设计、开放性的研究。

(二)学生和学生的需要

1.学生学生是有着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形态、处于发展中的、以学习为义务

自然的存在、社会的存在和精神的存在。

因此“学生”意味着:

他要学习——掌握生存的常识和技能,以便独立地面对世界;

他还要学习——遵从生活的律则与规范,以便和谐地与人相处;

他更要学习——探索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以便有尊严地立于大地之间。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理念可以展开为以下命题:

(1)学生的发展首先是为了他们能够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并进而成为美好社会的建设者;

(2)教育的要求是基于学生的需要,高于学生已有水于并且是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

(3)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4)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5)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

(6)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学生的需要

学生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需要:

(1)探究的需要;

(2)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

(3)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

(4)责任承担的需要。

人是万物之灵,每一个人与生俱来都有这几个方面的需要。

关注和尊重学生的需要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学生的这些需要为教育中提倡探究性学习,重视过程性目标,强调形成性评价,注重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关注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学生对于他人与社会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提供了人类学和心理学的依据。

(三)课堂课堂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所,是质疑问难的场所,是通过对话探寻真理的地方。

可现实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

讲台上的讲,课堂成为了“讲堂”,教师主宰的课堂,和盘托出、无衣无缝的讲授,缺乏生命的活力。

其危害就在于:

1、让学生感受不到智力劳动的快乐,异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并进而扭曲了学生的个性与人格;

2、压抑并泯灭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没有必要思考也没有时间思考,教学成为没有理智挑战的教学;

3、禁锢并窒息了学生的创造性与想象力——由于没有给学生足够参与的机会,使得所学“知识”停留在外在的、呆滞的、惰性十足的水平。

“雪融化了是什么”老师的标准答案是“水”,而有学生的答案是“春天”,老师却宣布这个答案是错误的。

这是发生在课堂里的真实故事。

有人问“我们学生的想象力哪里去了”“学生的主动性是怎样从课堂中消失的?

”问题本身就发人深省。

我们期待着:

创造一个人性化的、生命化的课堂,让阳光普照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深处。

(四)认知、情感和态度

1.认知作为心理活动过程,认知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认知能力就包括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

比较高级的认知能力有创造性的想象能力、批判性的思考力、创造性的问题解决的能力。

在课堂教育中,应该着力培养学生以下四种能力:

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而前三种能力都属于认知能力。

2.情感个体与世界建立关系的一个方面、一种途径,也是个体生命最富人性的—个方面,按情感的状态,可分为激情、心境和热情三类。

激情是爆发式的、强烈、紧张而短暂的情感状态;

心境是微弱而持久的心理状态,即平常所说的心情;

热情则是一种强有力的、稳定而深厚的心理状态。

美国心理学家戈尔曼的著作《情商》揭示了人类潜在的情感得到发展的重要性,因为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一个人一生中最基本的道德立场根源于潜在的情感能力。

情商是让我们更充分地展示人性的—系列特性和品质,它们对我们的命运具有广泛的影响。

“情商=能力,这些能力包括:

激励自我,坚定地面对挫折,控制冲动,使满意持久,调整心情,不要让忧伤影响到思考、移情和憧憬的能力。

3.态度态度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与各种各样的人与事互动过程之中逐渐形成的、以特定方式对人和事进行反应的一种心理倾向。

一个人的世界观,特别是价值观决定着他对待人和事的态度。

“人总得选择一种策略并坚持到底。

不能以本色示人的人成不了大器”。

(巴顿)

美国有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

“我们这一代人最伟大的发现是,人类可以经由改变态度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认知的改变,情感的变化,再到价值观、态度的改变,有着某种一致性。

(五)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不仅仅是诸如信息的获取、检索、表达、交流等技能,而且包括以独立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将已获得的信息用于问题解决、进行创新思维的综合的信息能力。

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他能够认识到精确的和完整的信息是作出合理决策的基础,确定对信息的需求,形成基于信息需求的问题,确定潜在的信息源,指定成功的检索方案,从包括基于计算机的和其他信息源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用于实际的应用,将新信息与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融合以及在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使用信息。

信息素养的核心是信息加工能力,它是新时代的学习能力中至关重要的能力。

信息加工能力主要包括:

寻找、选择、整理和储存各种有用的信息;

言简意赅地将所获得的信息从一种表述形式转变为另一种表述形式,亦即从了解到理解;

针对问题,选择、重组、应用已有信息,独立地解决该问题;

正确地评价信息,比较几种说法和方法的优缺点,看出它们各自的特点、适用的场合以及局限性;

利用信息作出新的预测或假设;

能够从信息看出变化的趋势、变化模式并提出变化的规律。

1998年全美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制定了学生学习的

九大信息素养标准:

能够有效地和高效地获取信息;

能够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

能够精确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

能够探求与个人兴趣有关的信息;

能够欣赏作品和其他对信息进行创造性表达的内容;

能够在信息查询和知识创新中做得最好;

能认识信息对民主化社会的重要性;

能履行与信息和信息技术相关的符合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

能积极参与活动来探求和创建信息。

(六)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

1、必须从偏面的知识传授转变为更关注三维的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

2、必须从重教转变到重学、学法的研究和学习策略的研究;

3、必须从教师单一的讲解、单向的提问转变为师生多向互动,让学生参与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阅读自学。

多提供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①要多关注学生的自身体验,不要追求强制的统一答案。

②要为学生留下探究、思考的余地,不要轻易的告诉学生答案,鼓励学生多提问题。

③要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学生有困难时—适当启示。

学生处于思维的具体形象时—思想方法要适当启示。

学生获得成功时—除了表杨外,要帮助总结提高,上升为自觉的行为,特别是在数学思想方法上的升华。

4、必须从教学内容的结构、呈现方式上进行转变。

要做到情景化、问题式,要强调呈现的基本模式:

创设情景—师生互动—应用拓展—巩固反思—作业质疑。

也可尝试一些特殊模式,

例如:

(1)开放题教学模式;

(2)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性课题);(3)活动式教学模式;(4)数学作文;(5)长作业教学等等。

5、必须从重结果转变为重过程,关注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

(动手操作、开展实验、实际测量、统计调查、规划设计、思维游戏、师生共探、小课题研究等)

6、必须从单一的、统一的分数评价转变为多元的、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激励性的、过程性的动态评价体系。

7、必须从单一的教学模式转变为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重视学生差异性发展。

(要把学生的差异看成教育资源)

二、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挑战

1.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

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转变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符合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新理念。

具体而言,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目标观。

由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与各种能力的单项训练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不仅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也特别强调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各种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态度、习惯、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形成。

(2)教师角色观。

教学的根本点在于学生的学,教师必须为学生学习服务,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

由此,教师的角色亦被赋予新的内涵:

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

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的引导者;

由居高临下转为“平等中的首席”;

由被动的学习者转化为主动的研究者。

(3)课程观。

国家已明确规定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课程管理也将由国家统管制逐步走向国家、地方与学校的分权决策制。

这意味着教师将有权也有责任参与课程的管理与课程的开发工作,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课程意识、形成正确的课程观念、培养和增强课程开发的能力,逐步由国家课程的执行者转化为学校课程的研制者和开发者。

(4)教学观。

新课程要求改变旧有的单一、被动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把接受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密切地结合起来,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完善发展。

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实现教学行为的几大转变,即:

由重教师的“教”转向重学生的“学”;

由重知识传授转向重学生发展;

由重教师的权威转向重师生的平等交往与对话;

由重结果转向重过程以及由重统一规格教育转向重差异性教育。

(5)教材观。

新课程的教材观认为,不必过分强调教材的精华性、权威性和学术性,教材只是一种材料和资源,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

因此,教师不必完全忠实于教材、一味地照本宣科,而应该大胆地质疑并有所创新;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和传授者,也有权自己选择教材、编写教材;教材应该是多样化的,它的功能定位也应由“控制”和“规范”逐渐转向“为教学服务”。

(6)评价观。

传统的评价观只重视考试、分数、升学率,造成对学生的片面评价,导致学生的片面发展。

新的评价观认为,评价应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多样化评价相结合,以实现从量到质,从知识、技能到习惯、态度、情感和价值的全方位的评价,增强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更好地发挥评价在课程改革中的功能。

2.教师必须具备新课程实施所需要的新技能

第一,课程参与的能力。

“课程参与指的是教师全程性地、主动地、批判地、合作地介入课程开发、决策、实施、评价等过程的一种活动。

它意味着教师带着自己对学生和课程的理解、经验来体认课程的生成和运动过程(从课程决策到评价)”。

因此,课程参与的能力实际上是一种参与课程开发、决策、实施和评价等活动所必备的综合性能力。

第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现代信息技术对于教学过程的渗透以及教学活动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需求会更加强烈,因而,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有机结合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进行探究性教学,对教师的能力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它要求教师能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解读、研讨等活动,发现知识、获得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问题、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要达到这些目标,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成为探究性的学习者和实践者,以自身的探究性的学习经验和实践能力,去更好地指导、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

3.新课程对教师素质的挑战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

理念与策略是:

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重建新的课程结构;

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

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

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和发展理念,潜在地规定了教师的基本素质结构。

基础教育课程新变革是建国以来速度最快、涉及面最广、对实践的影响最为深远的,几乎所有教师都感受到了课程改革给自己素质提出了严峻挑战。

(1)从“教会学生知识”到“教会学生学习”的转变,要求教师必须从“教书匠”转为“创造者”。

长期以来,陈旧的教学观念支配下的教师总将教学目标的确立直接指向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识记课堂传授的知识,教师只关注教,忽视学生的学,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这种观念和教学行为下的教师只能是“教书匠”,教师的任务就是把知识作为工作的主要对象,知识成了中心,而学生成了教育的边缘。

新课程要求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教师必须成为教育活动的创造者。

因为教师的劳动不可能干篇一律,教育时机的把握和教育矛盾、冲突的解决,需要教师做出正确、及时的判断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行为予以解决。

“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

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焦点而不是给出现成结论的人。

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教育的对象。

在教学上,要重视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转变,切实改变以落实“知识点”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重视教学的“生活意义”。

在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将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尤其是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这些转变必然要求教师从“教书匠”转变为创造型教师。

(2)课程结构改革要求教师具有宽广的专业知识背景和专业能力。

新的课程结构改革增加了活动课程、综合课程、选修课和研究型课程,这些课程要求教师全面更新自身素质。

一是教师要有更宽的专业知识背景和更强的专业适应能力。

这集中体现在综合课程的要求上。

综合课程往住横跨多个学科,如“综合理科”横跨物理、化学、生物、自然、地理,乃至航空航天、环境保护等众多专业领域;“综合文科”也涉及原有历史、地理、公民、思想品德、法律等学科。

二是教师要有更全面和更新的教学技能。

研究性课程、综合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技能冲破学科的限制,变得更全面。

活动课程、研究型课程具有很强的过程性和情境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恰当设计,课程设计技能也便成为教师的一种必备技能。

三是教师要有更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课程结构改革使教师面向一系列以前从未面临过的问题,如综合课程的教学、活动课程的实施、研究型课程的设计和选修课的安排等,这些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一齐冲向教师,且没有现成研究。

这就要求教师有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3)课程内容现代化要求提升教师学术水平,拓宽学术视野。

课程内容现代化既表现在课程内容的更新,也表现在教材体系结构的优化、教材设计思想的现代化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

传统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都是“蓝本”,都是“作者的作品”,我们只能摹仿,只能尊重作者所想表达的是什么并以其作为标谁,除此之外,其他理解都是错误的,或是不被允许的。

新的课程观要求实现从“蓝本”到“文本”的转变,以文本的开放性、创造性、生成性去给教学创造更多的机会。

在新课程中,我们所面对的只是文本,其意义是多样的,关键在于我们做出怎样的诠释,这就要求教师对文本作出多种理解,甚至是相互矛盾的理解,通过与学生的对话、交流、讨论,以平等的态度引导学生说出自己为何这样理解。

课程内容现代化要求教师贴近本学科的学术前沿,对计算机等新的工具性学科有足够理解。

课程内容的生活化要求教师在知识价值的理解上,超越学科的局限,去深切体悟知识的生活价值及其对学生人生成长的重要意义。

要做到以上几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持续的探索意识和学术敏感力,并在研究方法和研究能力上有所积累。

所有这一切,都可归结为教师学术视野和学术能力的提升。

(4)新课程环境下,要求教师角色的转换。

在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巨大变化。

教师将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同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将建立完整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也使教师不得不扮演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开发者、教材编制者、教材选择者的角色。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和内容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

教师专业发展包括专业知识结构、专业工作水平和专业情感态度三方面的发展。

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专业课程知识,专业教学论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课程学知识。

教师的专业水平,指课程开发与设计、教学实施与管理、教学研究与专业创新水平

教师的专业态度,是指教师在不断深入理解所从事专业的价值、意义的过程中,形成的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是教师教育实践中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突出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专业理念

主要包括专业态度、教育理念和专业道德三个方面的内容。

“专业态度”是教师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所持有的基本态度;

“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对教育事业所持有的理想和信念,

“专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处理人际关系所要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职业操守。

专业理念是教师专业发展之魂,是支撑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新课程站在中华民族复兴和素质教育的高度,提出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核心理念,这是课程改革的最高指导思想。

围绕这一核心理念,新课程在课程观、知识观、教学观、学生观等方面确立了一系列全新的理念。

教师应当深刻领会,实践反思,摒弃传统观念中与新课程精神不相符的东西,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重新构建自己的专业理念体系。

(2)专业知识

包括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科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三个主要成分。

具备比较渊博的学科专业知识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基础。

教育教学的科学理论知识包括教育学知识、教学法知识、学习者和学习的知识、心理学知识和课程论知识等。

教育理论对教师具有非常重要启迪和启示作用,没有教育科学理论指导的教师是一个盲目和短见的实际工作者。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来源,它包括教学技术规则、教学经验、教学情境知识、教学决策判断能力的知识和实践化的学问知识。

另外,新课程强调课程结构应当体现出课程的综合性,并且倡导新型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这势必要求教师必须形成跨学科的知识结构。

(3)专业能力

即教师在育人中所表现出来的教育教学能力的总和。

教师的专业能力应包括一般能力(智力)和特殊能力两方面。

教师在智力上应达到一般水平,它是维持教师正常教学思维流畅性的基本保障。

教师特殊能力包括与教学实践直接相关的特殊能力,如学科教学能力、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班级管理能力等等。

学科教学能力主要包括教育活动设计能力、教育活动实施能力、教育过程的组织与监控能力和教育评价能力四种能力。

除此以外,面对新课程,教师尤其需要重视提高科研能力、反思能力和课程能力(包括课程开发能力和实施综合课程的能力)三方面的特殊能力。

教师专业化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

要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专业人员,教师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来拓展自己的专业素质,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

四、开展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什么是校本教研

(二)校本教研的基本特征

(三)开展校本教研的价值

(四)校本教研的基本要素和行为方式

(一)什么是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简称,它是指以学校为基地,以学校内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所开展的教学行动研究活动。

“校本教研”不仅仅是一种认识、研究方法和实践活动,更是学校和教师存在的基本方式和特征,是一种“唤醒”、是一种“体验”,是一种“视界融合”和“对话文化”。

1、“校本教研”是一种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校本教研是一种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其中涉及三个重要概念,即“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和“基于学校”。

为了学校:

校本教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的办学层次,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在学校中”:

校本教学研究的主体是教师,研究的过程是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是教师对自身的课堂实践不断地加以反思、改进,获得教学质量的提高。

“基于学校”:

校本教研的基点是学校,研究要扎根于本校的实践,以本校教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出发点,解决现存的问题。

由此可以看出,认识论意义上的“校本教研”,就是指由单个的学校作为研究的主体,以教学实际问题解决为目标而营造起来的一种教学研究制度。

2、“校本教研”是一种研究方式

“校本教研”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是一种研究方式,它的内涵是行动研究,它区别于一般的科学研究,特别是自然科学的研究。

行动研究更强调研究主体的观念、价值、目的,相信教学本身就是一种研究,研究具有情境性、非线性、多元生存性,是在行动中不断改善行为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