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中考+1年最新模拟备战中考语文系列专题11 文言文阅读课内江苏版解析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031768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51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年中考+1年最新模拟备战中考语文系列专题11 文言文阅读课内江苏版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3年中考+1年最新模拟备战中考语文系列专题11 文言文阅读课内江苏版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3年中考+1年最新模拟备战中考语文系列专题11 文言文阅读课内江苏版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3年中考+1年最新模拟备战中考语文系列专题11 文言文阅读课内江苏版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3年中考+1年最新模拟备战中考语文系列专题11 文言文阅读课内江苏版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年中考+1年最新模拟备战中考语文系列专题11 文言文阅读课内江苏版解析版.docx

《3年中考+1年最新模拟备战中考语文系列专题11 文言文阅读课内江苏版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年中考+1年最新模拟备战中考语文系列专题11 文言文阅读课内江苏版解析版.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年中考+1年最新模拟备战中考语文系列专题11 文言文阅读课内江苏版解析版.docx

3年中考+1年最新模拟备战中考语文系列专题11文言文阅读课内江苏版解析版

【直击考点】

1.考试选材将继续以《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16篇文言文为主,特别是其中的重点和精华段落,将会继续受到命题者的青睐。

2.题量和考点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是考查方式会更加新颖多变,特别是文言词语的解释,考查范围将不仅仅局限于本课,请广大考生在复习备考中注意融会贯通。

3.客观性试题越来越少,而且难度有所增加;主观性试题,特别是一些拓展性的题目,如对比探究、联系现实谈感悟的试题将逐渐增多。

4.此外,久违了的文学常识也在悄悄融入考题,这类题目看似简单,但是也需要同学们平时多关注、多积累、多复习,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技巧提升】

一、判断、划分节奏

1.了解题型特点。

古诗文重在朗读,而朗读就要掌握正确的朗读节奏,所以不少省市的中考语文试卷出现了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题。

这种题型涉及文字、词义、语法以及古代文化常识,它综合考查了学生的文言语感,是中考文言文命题的一种常见形式。

考查方式一般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选择题,要求选择朗读停顿的正确或错误项;一种是直接在原句上进行划分。

2.常见的几种划分方法。

(1)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

例:

故人具鸡黍。

按“二一二”的节奏形式可以划分为:

故人/具/鸡黍。

也可按“二三”的节奏形式划分为:

故人/具鸡黍。

(2)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节词,朗读时须停顿。

例: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于是”在古文中是两个单音节词,不得连读,这句话的节奏应该划分为: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句首发语词之后要停顿。

例: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若夫”是句首发语词,朗读时其后要停顿,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应划分为: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4)根据古代文学常识,正确划分节奏。

例: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虞山”是山名,朗读时其后要停顿,“王毅”是姓名,“叔远”是字,姓名和字之间也要停顿,这句话的节奏应划分为: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5)根据语法结构划分节奏。

例:

先帝不以臣卑鄙。

“先帝”是主语,“以”是谓语,“臣卑鄙”是宾语,“不”作“以”的状语,故这句话的节奏可以这样划分:

先帝/不/以/臣卑鄙。

(6)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

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这是四字骈句,应该两字一顿,应划分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根据文意确定停顿。

例: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前一个“乐”,用作动词,以……为乐;后一个“乐”,名词,乐趣、快乐。

据此,这句话可以这样划分节奏: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二、理解、辨析词义

1.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别。

古代的词义,有些是直到今天也没有变化的,例如“人”“手”“大”“小”“飞”等;有些则起了变化,或词义扩大,或词义缩小,或词义转移。

如果依照现代汉语来理解,那就可能闹出笑话。

如:

“涕”古代指“眼泪”;“臭”古代是“气味”的意思,包括好闻的香味;“江”“河”,古代一般专指“长江”“黄河”。

我们读文言文,不怕陌生的字,而怕熟字。

对于陌生的字,我们可以查字典来解决;至于熟字,我们就容易忽略过去,似懂非懂,容易弄错。

比如古人所谓“去”,指的是离开某一个地方,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乃记之而去”的“去”意思就是“离开”。

2.依据语境确定实词意思。

要确定词义,必须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

文言文中的实词大多有几个义项。

如“生”,常见义项有:

①草木生长,长出,如“多松,生石罅”(《登泰山记》);②生活、生计,如“而乡邻之生日蹙”(《捕蛇者说》);③对读书人的称呼,如“生固幸而遇予乎”(《黄生借书说》)。

在文言诗文中,有许多名词一直沿用至今,它们主要出现在成语和书面语中,成为现代汉语的有机组成部分。

积累一定数量的成语,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言词语。

这里以《桃花源记》为例:

缘(沿着,顺着)溪行——“缘木求鱼”;落英(花)缤纷——成语“落英缤纷”出于此,意为落花繁多。

在确定、解释词义时还要注意实词的活用现象和古字的通假现象。

如“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中的“亲”和“远”,本是形容词,但在句中活用为动词,解释时就应用现代汉语中的动词“亲近”“远离”;又如“斗折蛇行”(《小石潭记》)中的“斗”和“蛇”本是名词,在句中显然是表形状的状语,解释时就要表现状语的特点,用“像北斗星一样”“像蛇爬行一样”的形式来表述。

通假现象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现象,如“明日徐公来,孰视之”(《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孰”,是“熟”的通假字,应从“熟”的义项中找到相应的解释“仔细”。

要能够根据语言环境确定义项,其基础是实词的积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有150个字左右的积累量,而这150个实词的积累与对课文内容的识记、熟读是密切相关的,到了一定阶段,还应进行必要的梳理,尤其是可以对初中课文中那些具有生命力的词句作一番梳理,把握它们的解释和用法。

只有这样,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了解虚词的含义或作用。

文言虚词的使用十分频繁,但初中课文中涉及的常用虚词并不多,大致有“而”“其”“虽”“为”“焉”“于”“与”“以”“之”等,因此初中阶段只要重点了解部分虚词的含义或作用就可以了。

文言虚词可以分两种情况:

一是能用相应的现代汉语来解释的,如“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于”与“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于”,就分别解释为“对”“在”;二是不必用现代汉语来解释的,如“夫”“而”等,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中的“夫”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而”就不必作具体解释。

文言虚词含义或作用的了解,不必死记硬背,主要还是要有一定的文言阅读量,产生一定的语感,在解释句子的时候,能找到相对应的现代汉语词语,使句子的解释正确、通顺。

三、翻译、疏通句子

1.突破关键词语。

如果把翻译句子比作百米跨栏短跑竞赛,那么关键词语好比一个个跨栏。

突破一个个“跨栏”,是关键,是基础。

如《公输》中“荆国有余于地”一句,首先要知道“荆国”是指当时的“楚国”;其次要知道“余”是“多”的意思;最后,则是思考文言虚词“于”作何解释,联系上下文,疏通句义,可以解释为“在”。

整句的意思可解释为“楚国在土地方面有多余”。

常用文言虚词的用法虽不单独考查,但在翻译句子时起很大的作用。

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句子的语气,常常凭虚词表达出来,可见,常用文言虚词的一些用法也应大体了解。

2.注意句式特征。

文言语序和现代语序常常不同,用现代汉语翻译时,要按合乎规范的语言习惯作适当的调整和表述。

如“……者……也”“……也”是判断句的标志,翻译时要注意这些标志性词语。

《曹刿论战》“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一句中,“夫战,勇气也”有一个表示判断语气的“也”。

但句中无动词,翻译时应补上,准确的解释应该是“作战,靠的是勇气”。

还有,“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常见固定句式”等文言文特殊句式特征,在多读多看中,要能准确判断和正确理解。

3.掌握翻译步骤。

可以用一个口诀来概括:

通读全文,领会大意;斟酌字义,揣摩语气;补、略通变,合情合理;字词句篇,连成一气;如无标点,审慎断句;解释完毕,检查仔细。

翻译的总原则是: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其步骤是先释义,然后串意,最后调整。

具体方法有①留:

有的不用解释,保留原样,如地名、人名、官名、书名、年号、朝代等。

②换:

把文言文换成现代汉语,包括把古汉语特有的句式换成现代汉语句式。

③增:

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在翻译中要补充为相应的现代汉语双音节词。

如“惧有伏焉”(《曹刿论战》)中的“伏(埋伏)”。

另外,将句子中省去的部分补上,数词、名词中间要加量词。

④删:

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语法作用,没有实在意义,解释时可删去,如果硬解释,句子反而不通了。

如“夫战,勇气也”中的“夫”,只是引起议论的作用。

⑤调:

解释时,需要对原句的词序作适当的调动,把某些倒装的句子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解释为“你真是太不聪明了”。

四、分析、概括主旨

1.概览全文,整体把握。

首先,一定要有整体阅读意识。

在阅读过程中,即使碰到个别词义或句意一时把握不准的情况,也应毫不犹豫地读下去,一遍不行,就来两遍、三遍。

在反复的阅读中,原先的问题往往会迎刃而解。

其次,在整体把握了文意,有了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再去思考阅读时产生的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就可以比较准确地把握主旨了。

2.筛选文章的关键信息。

首先,是检索性筛选。

对一些比较显性的语言材料能够准确地提取信息。

如“在《曹刿论战》中‘忠之属也’具体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可以在“忠之属也”一句的前后,用推断的方法去辨认一下,即可确定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其次,是理解性筛选。

例如,“上文通过列数字的方法说明了核舟的______,赞美了雕刻者技艺精湛”。

如果仅仅理解为为了说明核舟的“小”,那只是浅层的理解。

其实,作者意在强调小小核舟上竟然有那么多的人物、物件、题字等,从而说明核舟的“精致”程度。

3.读懂作者的情感态度。

有的文言文,作者的情感和态度是借助抒情、议论的句式直接表达出来的,带有明显的赞颂或批评、肯定或否定,从文章的关键语句中就能找到。

有的文言文,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是通过对人、事、物、景的描述(说明、议论)中显现出来的,其观点和态度比较隐蔽,又分散在各部分之中,这就需要在领悟、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去综合概括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注意从选文的开头句、中心句、结尾句入手,把作者对原文中的人、事、物的评价或事理的分析的句子找出来,以此为突破口,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文言文翻译顺口溜

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谨慎翻译。

字字落实,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换替。

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整齐。

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以意译。

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

重回原文,检查仔细;通达完美,翻译完毕。

【三年真题】

2016年中考

一、【2016年中考江苏常州卷】阅读甲、乙两段文言。

(共13分)

【甲】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洞庭为沅湘等九水之委①,岳阳楼峙于江湖交会之间,朝朝暮暮,以穷其吞吐之幻态,此其所以奇也。

楼之前为君山,如一雀尾香炉,排拆水面,林木历历可数。

故楼之观,得水而壮,得山而妍也。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如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白溪练上②。

取酒共酌,意致闲淡。

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

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

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

予时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③,泫然不能自已也④。

  昔滕子京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

既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子京曰:

“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

”然其束发登朝⑤,入为名臣,出为名帅,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为知己,不久报政最矣⑥,有何可哭?

(袁中道《游岳阳楼记》,有删改)

【注】①委:

水流所聚,汇集。

②练:

白色丝绢。

③愀然:

形容神色严肃或不愉快。

④泫然:

水滴下的样子,多指流泪。

⑤束发:

年纪轻。

⑥政最:

政绩考核第一等。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

(1)至若春和景明:

_____    

(2)而或长烟一空:

_____

(3)林木历历可数:

_____(4)泫然不能自已:

______

(5)左迁此地:

______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5分)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白溪练上。

9.乙文作者为什么认为滕子京不该靠着岳阳楼栏杆大哭?

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2分)

10.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甲文描写的是洞庭湖的昼夜之美景,乙文第二段描写的是洞庭湖一日之中的不同景象。

B.甲文中“把酒临风”与乙文中“取酒共酌”两句,都是古代文人借酒释怀的真实写照。

C.乙文描写岳阳楼耸立于江湖交汇的地方,楼前正对着君山,楼的景观因水而雄壮,因山而美丽。

D.乙文作者游岳阳楼时心情是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上午“闲淡”,中午“雄快”,傍晚“愀然以悲”。

【答案】

7.景:

日光、阳光;明:

明媚;或:

有时。

历历:

清清楚楚;自,自己;已,控制;左迁:

贬官,降低官职

8.

(1)浮动在水面上的月光好像闪耀着的金光,静静的月影像沉在水底的碧玉。

(2)时常有小船来来往往,像绳头和细小的字,附着在白练似的溪流上。

9.滕子京年纪轻轻就入朝为官,在朝廷是有名的文臣,出朝廷外统领军队是知名的将帅,年轻时就已渐渐展示了过人的才华,又有范仲淹这样的名士做知心好友,更可贵的是,贬官不久政绩考核第一。

10.D

【解析】

7.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8.

试题分析:

试题分析:

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

本题第两句要把比喻的内容即“璧”“蝇头细字”译出来,翻译后要疏通句子。

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9.试题分析:

首先找到作者滕子京不该靠着岳阳楼栏杆大哭的句子即“然其束发登朝,入为名臣,出为名帅,已稍稍展布其才;而又有范公为知己,不久报政最矣,有何可哭?

”理解其内容,再结合注释“⑥政最:

政绩考核第一等”即可作答。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0.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2016年中考江苏徐州卷】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

(16分)

【甲】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讳、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乙】

  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

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

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厚相结纳。

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

  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

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

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

后备又西取益州。

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

将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

(选自晋·陈寿《进<诸葛亮集>表》)

5.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B.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D.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

(1)志虑忠纯志:

__________________

(2)悉以咨之咨:

__________________

(3)时人异焉异:

__________________

(4)益州既定既:

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有所广益B.①性行淑均

②益慕圣贤之道②大道之行也

C.①备得用与武帝交战D.①江南悉平

②所识贫乏者得我与②悉如外人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

9.【甲】文表现了诸葛亮的_________,而【乙】文则表现了诸葛亮的________。

(2分)

【答案】

5.B

6.

(1)志向

(2)询问,咨询(3)(感到)惊奇,(感到)诧异(4)已经,……之后

7.D

8.

(1)奖惩功过、好坏(奖励好的,惩罚坏的),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不同。

(2)诸葛亮当时才二十七岁,就提出(建议)良策,亲自出使(到)孙权那里,请求吴国助援。

9.忠诚,忠心耿耿,深谋远虑,远见卓识;才华出众,有勇有谋。

【解析】

5.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6.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前两题是课内字词解释,不再做解释。

“时人异焉”的“异”作谓语,且它的后面省略了“之”(他,指诸葛亮),所以解释为“感到惊异”;“益州既定”的“既”常用意义就是“已经”,如“既然”,由此可知。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7.

试题分析:

注意题干中的提示,“意义”指字词的含义,“用法”词性的变化,哪一点“相同”都可以。

根据注释,理解文章内容,了解选项各句话的意思,了解文言常用字词多个义项,根据语境判断,进行比较。

D项中的“悉”都是“全部、全都”的意思。

A项中的“益”一指“增加”,一指“更加”;B项中的“行”一指“品行”,一指“施行、实行”C项中的“得”一指“得以”,一指“感激恩德”。

其实,仔细一点,看词性也能进行比较判断。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8.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9.

试题分析:

分析古文中人物形象,首先要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要从文中人物的言行描写和作者情感的倾向(观察有无评价语)来分析概括其身份、性格、思想品质的特点。

根据【甲】中的“报先帝忠陛下”,所和【乙】文中“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亮有殊量”、“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江南悉平”“益州既定”,等句来分析诸葛亮的形象特点。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三、【2016年中考江苏无锡卷】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

“技止此耳!

”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A.以为且噬己也且:

将要

B.益习其声习:

熟悉,习惯

C.蹄之蹄:

用蹄子踢

D.尽其肉尽:

完全

【答案】D

【解析】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四、【2016年中考江苏苏州卷】阅读《晏子使楚》中的一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

“缚者曷为者也?

”对曰:

“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

“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

“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

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8.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A.今民生长于齐不盗皆以美于徐公

B.水土异也渔人甚异之

C.橘生淮南则为橘君将哀而生之乎

D.齐人固善盗乎固以怪之矣

9.选文划线句中的“圣人”指“才德极高的人”,晏子的“德”指什么?

“才”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用自己的话加以表述。

(4分)

【答案】

8.D(2分)

9.德:

维护国家尊严。

才:

他反驳时“避席”以对,显示庄严的态度。

引用橘化为枳“的说法,用类比的方法机智反驳。

巧用“得无”等词表达出揣度、疑问的语气,显得委婉,不使楚王过于难堪,以致损害两国关系。

(4分)

【解析】

8.

试题分析:

A.在/比;B.不同/感到诧异;C.生长/生活;D.本来。

故选D。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9.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015年中考

一、【2015届中考江苏南京卷】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7-10题。

(13分) 

金山寺(并序) 【宋】梅尧臣

  昔尝闻谢紫微①言金山之胜,峰壑攒水上,秀拔殊众山,环以台殿,高下随势,向使善工摹画,不能尽其美。

初恨未游,赴官吴兴,船次瓜洲,值海汐冬落,孤港未通,独行江际,始见故所闻金山者,与谢公之说无异也。

因借小舟以往,乃陟②回阁,上上方③,历绝顶以问山阿④,危亭曲轩,穷极山水之趣。

一草一木,虽未萼⑤发,而或青或凋,皆森植可爱。

东小峰谓之鹘⑥山,有海鹘雄雌栖其上,每岁生雏,羽翮⑦既成,与之纵飞,迷而后返,有年矣。

恶禽猛鸷不敢来兹以搏鱼鸟,其亦不取近山之物以为食,可义也夫。

薄暮返舟,寺僧乞诗,强为之句以应其请。

偶然而来,不得仿佛,敢与前贤名迹耶。

吴客独来后,楚桡⑧归夕曛。

山形无地接,寺界与波分。

 巢鹘宁窥物,驯鸥自作群。

老僧忘岁月,石上看江云。

 

(选自《梅尧臣集编年校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注释】①谢紫微:

谢绛,作者妻兄。

②陟:

登,上。

③上方:

佛寺。

④山阿(ē):

山岳。

⑤萼(è):

花萼。

⑥鹘(hú):

一种凶猛的鸟。

⑦羽翮(hé):

羽毛。

⑧桡(ráo):

船桨。

  7.下列句中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昔尝闻/谢紫微言金山之胜                 

B.向使/善工摹画 

C.穷极/山水之趣   

D.恶禽猛鸷不敢来/兹以搏鱼鸟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5分) 

(1)始见故所闻金山者,与谢公之说无异也。

                                         

(2)薄暮返舟,寺僧乞诗,强为之句以应其请。

                                                        

9.《金山寺》诗中,“吴客”指的是;诗句“山形无地接”与诗文中“”

    句的内容相呼应。

(2分) 

10.你认为诗句“巢鹘宁窥物”写得好吗?

请结合诗文作简要分析。

(3分) 

                                          

【答案】

7.D

8.

(1)才看见之前所说的金山,与谢公所说的不同。

(2)傍晚回船,寺僧向我要诗,勉强写了几句来应付他的要求。

9.作者梅尧臣峰壑攒水上

10.此句写得好,写出巢鹘不取近山之物,赞扬它的“义”,以物喻人,肯定了他的不贪外物,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解析】

7.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8.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的掌握。

文言文语句的翻译必须直译,坚持“换”“调”“补”“留”“删”的五字原则,实现“信”“雅”“达”的目标。

这道试题中,注意准确把握以下词语解释:

“故”解释为才;“薄”是“傍晚”的意思。

【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9.

试题分析:

解答此题第一问不难就是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记忆,只要牢记不写错字行;第二问找出与““山形无地接”相呼应的句子,“山”与“峰”相对应。

【考点定位】识记诗歌的基本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10.

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诗歌句子赏析题,这种题型是要求赏析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技巧的精妙。

具体而言,要分两步回答:

第一步,解释该句子在句中的要表达含义;第二步,采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考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