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学届高考模拟押题卷语文试题金卷一讲解.docx
《衡水中学届高考模拟押题卷语文试题金卷一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衡水中学届高考模拟押题卷语文试题金卷一讲解.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衡水中学届高考模拟押题卷语文试题金卷一讲解
衡水中学2016届高考模拟押题卷语文试题(金卷一)
第I卷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百年中国,再没有其他学说像儒家思想这样,经历了如此长时间的反复跌宕和严峻拷问。
读经和反对读经,曾成为学界和舆论界争吵不休的一桩公案。
反对者显然占上风,连鲁迅也站出来发声,批评提倡读经者即使是真正的老实人也不过是“笨牛”而已。
文革十年,儒家思想成为众矢之的,必欲清除扫尽而快之。
改革开放后,把历史还给历史成为思想学术界共同呼声,孔子由被幼童也参与唾骂的斯文扫地变而为正常的文化古人。
由于所经历的“毁圣弃知”的时间实在太长,难免积非成是,改变世人乃至学界部分人士的成见尚需时日。
儒学产生之初,即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只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其影响比之墨家或犹有未及。
所以孟子颇为焦虑地说:
“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
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他因此想起而矫正此种“仁义充塞”的时代风气,欲以承继虞舜、周公、孔子的圣道为己任。
汉代中期汉武帝实施“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政策,使儒学地位骤然提升,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但儒学以外的学说仍有存在空间。
东汉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即为明证。
而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释、道、玄之风大炽,其思想所宗更非只有儒学一家。
隋唐佛教发展的势头,亦不在儒学之下。
但如果认为隋唐时期的思想主潮是佛而非儒,轻忽儒家地位,又有误读古人之嫌。
直承郑康成而撰《五经正义》的孔颖达,即是当时继往开来的儒学健将。
明清以还,儒学的地位日趋稳固,但佛、道两家在民间社会的影响也开始定式成型99
儒家思想在宋代呈现变易之势。
二程和朱子等宋代大儒,诚然是承继了先秦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但朱子的理学实为思想大汇流的产物,道家和道教的思想,佛教特别是禅宗的思想,一起参与进来成为理学的助发资源。
“三教合一”在学理上得到论证,肇始于唐,而宋代实为集大成,此即陈寅恪先生所谓“新儒家之旧途径”是也。
学者有“制度化儒学”之称,这在唐宋以前并不明显,主要是明清两朝,伴之以科举命题以“四书”取义,儒学不仅制度化,而且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方面影响尤为深钜,因此其存在形态难免因固化而僵化。
儒学在晚清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大变局”中出现危机,实与儒学在明清的固化与僵化直接相关。
所谓危机,恰好是“制度化儒学”的危机,而非先秦孔子和孟子原初思想学说的危机。
这里涉及儒家思想的“变”与不变的问题。
所不变者,是为儒家的理性精神和“六艺”经典的核心价值。
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价值理念,包括诚信、爱敬、忠恕、知耻、和而不同等,是几千年以还一直传下来的,不仅适用于传统社会,也适用于当今的社会;不仅适用于中国人,也可以适用于全世界的人。
(摘编自刘梦溪《如何评价儒学的历史地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百年以来,任何一门学说都没有像儒家思想那样经历百年之久的多次起 伏、冷峻质疑和大力抨击。
B.曾经有一段时间,学界提倡读经,舆论界反对读经,双方争吵不休,成为一桩公案。
在这场论争中,反对者明显居上风。
C.在那场读经与反对读经的论争中,鲁迅曾经发表意见,批评提倡读经者,认为他们 即使是真正的老实人也不过是“笨牛”而已。
D.文革时,孔子被人甚至幼童诟骂;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思想学术界恢复历史的真相 的共同呼吁,孔子才变为正常的文化古人。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儒学之初,儒家只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其影响可能连墨家都不如,孟子欲矫正时 俗,以承继儒家圣道为己任。
B.汉代中期,儒学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但其他学说仍有存在空间。
隋唐时郑康成和孔颖达是继往开来的儒学健将。
C.宋代,儒家思想呈变化之态。
其与道家和道教的思想、佛教特别是禅宗的思想,汇合成促使朱子理学兴起的源头和基础。
D.明清两代,伴随着科举以“四书”取义的命题方式,儒学呈现制度化、固化而僵化的样态,导致危机出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被诋毁、抛弃过久,世人乃至学界部分人士对儒学的错误认知已经习惯,难免 认为本该如此,故改变成见还需一定时间。
B.儒学在晚清出现的危机,与其在明清的固化与僵化有直接关系。
这种制度化了的儒学出现危机,并非先秦孔子和孟子原初思想学说出现危机。
C.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儒家思想虽有所更易,但儒家的理性精神和“六艺”经典的核心价值却仍然不变,适用于当今,适用于全世界。
D.评价儒学的历史地位,既要关注到其地位在历史进程中的变化和思想内涵上的变 易,又要看到其具有代表性的价值理念的现实意义。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靖,字药师,京兆三原人。
姿貌魁秀,通书史。
尝谓所亲曰:
“丈夫遭遇,要当以功名取富贵,何至作章句儒!
”仕隋为殿内直长,吏部尚书牛弘见之曰:
“王佐才也!
”大业末,为马邑丞。
高祖击突厥,靖察有非常志,自囚上急变。
高祖将斩之,靖呼曰:
“公起兵为天下除暴乱,以私怨杀谊士乎?
”得释,引为三卫。
从平王世充,以功授开府。
萧铣据江陵,诏靖安辑。
时秋潦,涛濑涨恶,诸将请江平乃进。
靖曰:
“若乘水傅垒,是震霆不及塞耳。
有能仓促召兵,无以御我,此必擒也。
”纵兵击破之,取四百余艘,溺死者万人。
铣大惧,明日降。
靖入其都,号令静严。
或请靖籍铣将拒战者家赀以赏军,靖曰:
“王者之兵,吊人而取有罪,彼其胁驱以来,本非所情,不容以叛逆比之。
今新定荆、郢,宜慰其心。
”止不籍。
由是江、汉列城争下。
辅公柘据丹阳反,靖率黄君汉等苦战,杀伤万余人,江南平。
八年,突厥寇太原。
靖率劲骑三千繇马邑趋恶阳岭,纵谍者离其腹心,夜袭定寰,破之。
颉利走保铁山请举国内附靖督兵疾进行遇候逻皆俘以从去其牙七里乃觉部众震溃斩万余级俘男女十万于是斥地自阴山北至大漠矣靖每参议,恂恂似不能言,以沈厚称。
时遣使十六道巡察风俗,以靖为畿内道大使,会足疾,恳乞骸骨。
授检校特进,就第,禄赐、国官、府佐皆勿废。
二十三年,病甚,帝幸其第,流涕曰:
“公乃朕生平故人,于国有劳。
今疾若此,为公忧之。
”薨,年七十九,赠司徒、并州都督,陪葬昭陵,谥曰景武。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十八》)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颉利走保铁山/请举国内附/靖督兵疾进/行遇候逻/皆俘以从/去其牙七里乃觉/ 部众震溃/斩万余级/俘男女十万/于是/斥地自阴山北至大漠矣/
B.颉利走保铁山/请举国内附/靖督兵疾进行/遇候逻/皆俘以从/去其牙七里乃觉/ 部众震溃/斩万余级/俘男女十万/于是/斥地自阴山北至大漠矣/
C.颉利走保铁山/请举国内附/靖督兵疾进缈遇候逻/皆俘/以从去其牙/七里乃觉/ 部众震溃/斩万余级/俘男女十万/于是/斥地自阴山北至大漠矣/
D.颉利走保铁山/请举国内附/靖督兵疾进/行遇候逻/皆俘/以从去其牙/七里乃觉/部众震溃/斩万余级/俘男女十万/于是/斥地自阴山北至大漠矣/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书史,可指记事的史官,或掌文书等事的吏员;文中指典籍,指经史一类书籍。
B.章句,可指古文的章节和语句停顿;文中指寻章摘句,即分析古文章节、句读。
C.籍,可指登记册、书册或者个人对国家或组织的隶属关系等,文中指查抄没收。
D.就第,指建造府邸,文中皇帝很是优待李靖,为其建造府邸且其所享待遇不变。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靖富于才干,志气不凡。
他希望能为国家做出贡献,不愿做一介书生;在隋朝担任殿内直长,吏部尚书牛弘认为他是能够辅佐帝王的人才。
B.李靖忠于旧朝,胆识过人。
仕隋时,李靖察觉李渊有异志,伪装成囚徒,准备向隋帝密告;后被俘获,临刑将斩时,大声疾呼而改变命运。
C.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
平定萧铣,出其不意纵兵击破;平定辅公柘,率军苦战; 平定突厥,利用矛盾离散敌人,后长驱袭击,大胜敌人。
D.李靖治军仁义,性情沉厚。
李靖打败萧铣,号令整肃,并未用萧铣部将的家资犒赏军队;每次参议国政,恭谨温顺好像不会说话,后得善终。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若乘水傅垒,是震霆不及塞耳。
有能仓促召兵,无以御我,此必擒也。
(2)王者之兵,吊人而取有罪,彼其胁驱以来,本非所情,不容以叛逆比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二)
李 白①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②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注】①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天,李白历经流放夜郎、幸遇大赦、幻想被用、希望破灭的一连串大喜大悲的心路历程之后,与贬官岭南、行经岳州(今湖南岳阳)的族叔刑部侍郎李晔相遇。
②耐:
通“奈”,如何,怎么。
8.第三句“赊”字有怎样的特点和表达效果?
请简要赏析。
(5分)
9.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在《逍遥游》中,庄子引《齐谐》,说鹏往南海迁徙的时候,“_______,________”,乘着六月的风离开北海。
(2)苏轼《赤壁赋》中认为:
清风、明月,耳朵听到了就成为美妙的音乐,眼睛看到了就成为美丽的风景,它们“_______,________”,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被自己和朋友共同享受。
(3)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自己从宫廷遗址经过、因宫殿荡然无存而引发无限伤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
只能选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
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五个南瓜窝子
刘正权
吃完团年饭,雪就一团一团砸下来了。
我猫在火盆前烤火,双手夸张地在火苗上抓来抓去。
新婚才三个月的妻偎在我身旁,把手笼在袖子里。
妻是城里人,正月初五要上班,妻不想让同事闻见她手上烤过火的柴火味儿。
妻或多或少有一些让乡下人看不惯的城里人的毛病。
比方说她看不惯家里那只白公鸡动不动就在母鸡背上折腾的流氓习气,也讨厌它时不时飞起来从她手里抢食的土匪行径。
一次,妻恶狠狠踢了它一脚,用刚学会的乡下话骂它,“想赶刀啊,信不信我剁了你!
”
娘当时吓白了脸,怀了娃娃的媳妇,吃鸡是天经地义的。
爹倒没吓白脸,轻描淡写补了句,“它可是妻妾成群的主,剁不得的!
”妻那时才发现,乡下农户家家都喂一只大公鸡。
爹烤了会火,又咳嗽了一通,开始脱我给他买的大头靴。
我想起来了,老辈人传下的规矩,三十吃了团年饭挖南瓜窝子,家里有几个人挖几个,来年一家人会幸福大团圆——迷信不是!
爹扛了锹出门,雪风一下子灌进院子,我抱了一下膀子,看了眼妻,妻不说话,只是偎得更紧了。
咳嗽声渐渐被风雪淹没了。
我想起了爹的痛,看过不少医生,也说不出名堂来,想是年轻时做得狠了,痨伤,又不舍得医,结果就老了根。
我大学毕业后,日子好过点了,给爹抓过不少药,还是没效果。
爹有时咳嗽狠了,痰里带血,身子弯成一张弓,头能触着地,给他开药的医生都死了好几个,可爹的病依然活着,比爹活得更顽强更有决心。
我终于磨磨蹭蹭找了双旧胶鞋套上脚,顺着爹的脚印走了出去,爹的脚印很淡,像是怕惊动谁似的。
一米七的爹,才一百来斤。
打晓得写作文开始,我都没能力让父亲丰满起来,实在愧对我的读者,尽管大家说我文中的父亲一直都写得很丰满。
但我清楚,丰满不属于父亲。
找到父亲时,父亲已挖好三个南瓜窝子,第四个也挖了一半。
我接过锹来,说,年年不是只挖三个吗?
爹咳了一下,风雪不失时机地钻了进去,爹咂了一下嘴,“你媳妇不算家里人啊!
”
她啊!
我苦笑了一下,“城里人不信这个的!
”
“我信!
”爹横了我一眼,腰一弯,咳嗽加剧了。
“我挖,我挖不行吗?
”我嘟嘟哝哝甩开膀子干了起来。
抬起头,爹已在寻第五个窝点了。
我一怔,明白了爹的意思,“您不怕别人笑啊,孙子还在肚子里,没影的事呢!
”
爹嗫嚅了一下,我怕挨不过明年呢!
我看了看爹,说,瞧你这话,太不吉利了,谁不知道破罐子经摔呢!
经摔的爹却真的不经摔了,路上摔了几跤才到家。
娘问爹咋了,爹说得很掩饰,酒喝多了,加上雪滑,摔几跤不算啥!
年一晃就过去了,八个月后,我的儿子出生了,早产。
乡下有说法,养七不养八,八个月的孩子不如七个月的好养。
我才不信呢,媳妇也不信,我们抱着孩子乐呵呵的。
爹娘却眉头不展的。
爹说,要死死我吧,冲一下孙子的关煞,又是乡下的迷信说法,人要戴重孝才能免灾,孙子戴爷爷的孝,当然是重孝了。
爹真的过世了,身体不好加上忧虑孙子,就像饱经风霜的枯枝,加上雪雨一欺,咔嚓一声就断了。
爹死前拉着娘的手,只说了一句,记得挖南瓜窝子呀!
爹过世不久,我把娘接进了城。
有娘在身边的日子真好。
我家的洗衣机都成摆设了。
娘还买了砂罐给妻煨汤喝,煨得妻的嘴一天比一天刁,在外面吃饭,从来不尝一口高压锅压出来的汤,说是寡淡。
日子有滋有味地过,转眼又是腊月三十了,依然下着雪,吃了团年饭,我和妻躲在卧室里逗小家伙看电视,娘在客厅和厨房穿梭着。
出来上卫生间,一看,娘没了。
我寻到阳台上,看见四个小花盆,娘正用铲刀翻土,往里面点种南瓜子。
风雪在没有封闭的阳台肆意飞舞着,娘没有发现我。
我走进娘的睡房,走到爹的遗像前,用打火机点燃三根烟,竖在桌子上。
我知道这是迷信,但我想象爹正有滋有味抽着它们,我甚至都听见了爹的咳嗽声!
(有删节)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开头写“吃完团年饭,雪就一团一团砸下来了”,突出了雪势之大,爹在这种情况下去挖南瓜窝子是为了来年一家人的幸福大团圆。
B.写爹咳嗽时身子和头的情状,用比喻和夸张;写爹的病比给他治病的医生都寿命 长,比爹更顽强更有决心,用对比和拟人,表现了爹病情的严重。
C.“爹的脚印很淡,像是怕惊动谁似的”中“淡”这个形容词及“怕惊动谁”的联想形象地写出了爹脚印轻浅的特点,暗写爹的体贴善良。
D.“打晓得写作文开始,我都没能力让父亲丰满起来”表现了自己未能让父亲丰满起来的愧疚,虽然大家认为“我”把父亲一直写得很丰满。
E.这个与挖南瓜窝子有关的故事温馨感人,其中蕴含着作者对当下家庭关系的忧虑 与反思,也隐含着对其父母相信封建迷信的淡淡的遗憾。
(2)文章开头写妻子偎在我身旁、把手笼在袖子里的细节有怎样的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3)小说在刻画父亲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
请简要分析。
(6分)
(4)小说几次写到父母和我的“迷信”,请结合小说内容,说说你对文中人物“迷信”做法 的看法。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李正名:
用一生奋斗感念恩师
我国化学界一代宗师杨石先先生逝世30周年之际,以他名字命名的“杨石先奖学金”收到50万元人民币的捐赠。
捐赠者是他的学生——8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化学学院教授李正名。
李正名捐出的是他去年获得的天津市科技重大成就奖全部奖金,他在捐赠仪式上说:
“我应该遵循知恩图报的中华传统,尽微薄之力添砖加瓦。
”一直以来,李正名对恩师都尊称“杨老”,恩师照片被悬挂在自己办公室最高的位置,两个习惯已经延续了30多年。
爱国、敬业、善于育人,是李正名对恩师的评价,也是他一生奋斗的方向。
他们相识于1953年。
李正名从美国欧斯金大学化学系毕业,冒险辗转回到祖国,后分配到全国居于领军地位的南开化学系,担任杨石先的科研助手。
“一开始我跟着苏联专家作有机磷化学的纯学术性研究,后来杨老提议让我转向农药研究,他认为这是具有应用前景的学科。
”李正名说。
这次转向奠定他一辈子的研究方向。
那时起,杨石先提出的“化学要为中国的经济繁荣、学术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理念在他心中扎下了根。
“李先生没有私心,总是教育我们,科研要服务于国家社会发展。
”李正名的博士生华学文告诉记者。
李正名率领团队历时16年,创制出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谷子专用除草剂单嘧磺隆,每亩耕地只需施用一克,即可控制整个生长周期杂草的生长与繁殖。
而另一项发明单嘧磺酯,每亩麦地用药只需一元钱。
李正名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让每一户农民都用得起。
不少大学老师只关注基础理论,李正名却把大量时间放在技术创新和创新成果转化上,几十年来,他常常深入农村,和农民一起蹲在田间地头,查看土壤、水源,了解庄稼的长势,不让自己的农药研究与农民脱节。
华学文说,李正名与别的导师有很大不同,他不会给学生很强的科研压力,完全信任大家自主学习的能力。
他反对学生在学校死读书、闷头做实验,而是鼓励去做义工、当志愿者,培养社会属性。
在研究团队,从管理化学试剂到打扫实验室,他给每一位师生分配任务。
为的是培养成员的团队精神与为他人服务的意识。
不仅如此,先生总是提醒同学们,不能老待在实验室,要多出去运动,吃饭要荤素搭配、注意营养。
李正名认为导师应该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子女。
在李正名的学生、南开大学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赵毓的记忆里,自己工作以后第一次出差前,他专门把自己叫到身边,告诉“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四处乱跑”;过年过节,第一个发来祝福邮件的常常是他;每年迎新生,他都会组织一个小型联欢会,不仅精心准备小礼品,还会亲自设计一些有奖竞猜,问题简单却是善意的提醒,例如“在实验室是否能够吃饭喝水”。
很多人熟知李正名的节俭。
“黄毛衣、蓝衬衫、毛线帽子,这是先生的‘经典’造型,我在南开待了十多年,这些衣物先生从没换过新的。
”赵毓说。
先生骑着一辆自行车,车筐里常常只放一棵白菜。
他对生活品质不在意,对学生的科研却极为认真。
学生提交的论文他必须亲自过目修改。
每次经他修改过的论文,都像是一幅色彩鲜艳的图画,上面布满彩色线条和字迹。
如今,耄耋之年的李正名仍坚持亲自指导研究生。
尽管年事已高,没有精力亲手做实验,但是他“还有很多想法,希望与同学们一起实践完成”。
每隔一段时间,他带的学生都会集中在他的办公室,汇报科研进展。
言语表达不清的内容,李正名会把分子式写在黑板上。
有时候,华学文望着李先生,再望着黑板上方的杨先生照片,他觉得,两人颇有几分神似。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李正名,著名有机化学和农药化学家。
获全国科技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农药工业杰出成就奖等诸多奖项。
他把基础研究与国家需求、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开发研究与产业化紧密结合,坚持不懈地创制开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产品。
(中国科学报《李正名:
潜心三农情更浓》)
②我由于国际局势的骤变中断深造回国,虽然没能读完博士学位,但感到自己的人生过得很有价值。
人不能仅满足于物质利益,在精神上也应有所追求。
为了建设现代化祖国,能和同志们一起团结奋斗,共同分担挫折的忧虑和分享成功的喜悦,将青春汗水撒在祖国大地上,是个人的最大幸福。
(《李正名院士自述》)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李正名把他5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全部捐赠给以他恩师名字命名的“杨石先奖学 金”,是因为他认为应遵循中华传统,知恩图报。
B.李正名一直对恩师尊称“杨老”,并且把恩师照片悬挂在自己办公室最高的位置,用延续了30多年的习惯表达着对恩师的崇敬。
C.由于国际局势骤变,李正名从美国欧斯金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并未续读博士学位,而是冒险回到祖国,他感到这样做很有价值。
D.李正名总是教育学生:
科研要服务于国家社会的发展,要通过努力,让每一户农民都用得起中国自己研制出来的新农药。
E.李正名虽至耄耋之年,仍坚持亲自指导研究生,他有很多想法,与同学们一起实践 完成。
师生每隔一段时间要集中讨论。
(2)李正名与别的导师有哪些不同?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3)文章结尾说,“华学文望着李先生,再望着黑板上方的杨先生照片,他觉得,两人颇有 几分神似”,这样结尾有怎样的作用?
请简要回答。
(6分)
(4)李正名中断在美国深造回国,没能读完博士学位。
你是否为他的做法感到遗憾?
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个别干部走访慰问贫苦群众不过是“走秀”而已,这种______式的慰问不仅不能送去党的温暖,反而损害了党的形象,让群众寒心。
②始建于1204年的法国卢浮宫,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据说,想看到宫内所有展品,即使________,也得一周时间。
③岁月飞逝,世事如________,可是,那些关于高三的炽热的回忆,不知为何,在隔了一年后的今天,依旧会时不时地飞进她的心中。
A.浮光掠影 蜻蜓点水 走马观花
B.蜻蜓点水 走马观花 浮光掠影
C.走马观花 浮光掠影 蜻蜓点水
D.蜻蜓点水 浮光掠影 走马观花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不断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
B.只要在服务上多花些心思,而不是依靠积累的黏性、惯性鲁莽前行,这样的互联网产品和服务才能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C.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类新兴行业的崛起,他们的选择变得更加多元性,有足够的自信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D.实验班在中英两国获得普遍关注,关键是通过对比,理性思考,最终建立适合自己国情的教育模式是其给予我们的最重要的意义。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利比亚撤侨时,几十名没有护照的同胞被当地检查站扣留了。
怎么证明他们是中国人?
我们几个外交人员灵机一动,唱起了幼儿园、小学、初中、大学里唱过一遍又一遍的“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国歌没唱完,检查人员就将大家放行了。
这里,我想说,全世界的华人,无论你在哪儿,持哪国护照,请保证你和你的家人都学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___________________。
A.因为在很多时候,国歌可能就意味着生命
B.因为有时候,国歌意味着生命
C.因为在很多时候,国歌就意味着生命
D.因为有时候,国歌可能就意味着生命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
有人说中国这次阅兵是在“秀肌肉”,言下之意是说 ① ,威胁别国。
这是一种倒是为非、昧于事实的奇谈。
判断一个国家展示军力是否“秀肌肉”,不是看其所展示的武器的多少与优劣,而要看其 ② :
有的国家的确是通过军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