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五单元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51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人教大纲版选修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031568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16.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第五单元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51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人教大纲版选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 第五单元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51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人教大纲版选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 第五单元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51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人教大纲版选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 第五单元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51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人教大纲版选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中地理 第五单元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51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人教大纲版选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第五单元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51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人教大纲版选修1.docx

《高中地理 第五单元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51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人教大纲版选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第五单元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51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人教大纲版选修1.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 第五单元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51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人教大纲版选修1.docx

高中地理第五单元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51世界政治地理格局人教大纲版选修1

●备课资料

一、困扰中东的水资源之争

在中东这样一个人口迅速增长的干旱地区,水资源矛盾已成为中东局势动荡不安的根源之一。

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的水资源之争尤为突出。

阿拉伯国家有百分之九十的领土地处沙漠,年人均水占有量接近或低于国际上公认的1000m3贫水线。

以色列全国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总量仅为23亿m3,人均年占有量不到400m3,近半个世纪以来,阿以水资源争夺一直非常激烈。

阿以之间爆发5次中东战争与领土和水资源密切相关。

据统计,目前加沙和约旦河两岸百分之九十五的水资源被以色列占有,戈兰高地的大部分水资源也被以垄断,以色列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淡水资源来自被占领土。

水资源将是巴以最后阶段谈判的一项重要内容。

此外,围绕阿拉伯地区三大河流的河水分配问题也存在纠纷。

这三大河流是——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都发源于非阿拉伯国家,河水被众多国家共同使用,各国都想获得尽可能多的供水份额。

尼罗河流经非洲9国,总量为840亿m3,其中埃及的份额为每年555亿m3。

但由于埃及地处下游,加上非洲地区连年干旱,埃及有时得不到应有的份额。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是土耳其、叙利亚和伊拉克三国的重要经济命脉。

土耳其把幼发拉底河看作是本国的河流,叙利亚和伊拉克则竭力反对。

二、犹太定居点问题

现在所说的犹太定居点问题主要是指1967年6月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在被占的阿拉伯土地上建立供犹太人居住的地方,它是以色列政府强化对阿拉伯领土占领的一种手段。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和戈兰高地等阿拉伯领土,随后在这些领土上建立了犹太定居点,其中在东耶路撒冷郊区建10个定居点,安置了16.5万犹太人;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修建了150个定居点,居住着13.5万犹太人;在戈兰高地建立了33个定居点,定居者达1.3万犹太人。

这些定居点主要由组织严密的基布兹和有一定作战能力的纳哈尔(准军事青年组织)村构成。

与此同时,有大量的巴勒斯坦家族被以各种借口赶出耶路撒冷而无家可归。

自1991年10月马德里和会以来,巴以围绕定居点问题不断发生矛盾,巴勒斯坦认为,以色列正在试图通过扩建犹太定居点来改变该地区的人口结构和地理状况,因此巴方一直呼吁以色列拆除并停止在约旦河河岸和加沙地带扩建犹太定居点。

三、耶路撒冷之争

耶路撒冷位于巴勒斯坦中部,东临死海,西濒地中海,四周群山环抱。

人口65万,主要是阿拉伯人和犹太人。

城区面积176平方千米,由老城区和新城区两部分组成。

新城区环绕于老城区的西部、北部和南部,是19世纪60年代后逐渐扩建起来的现代化城市,主要是犹太人的居住区,而且有继续扩展之势。

老城区位于东部,又称东耶路撒冷,面积仅为1平方千米,主要是阿拉伯人居住区。

巴以和谈的耶路撒冷之争,有着深远的历史和宗教背景。

1.耶路撒冷积淀了悠远的民族宿怨

(1)古以色列国的建立与灭亡:

约在公元前3000年,迦南人已在巴勒斯坦定居,从事农业,也建有城市。

据《圣经》上说,迦南人耶布斯部落国王麦基洗德设计与建造都城,称耶布斯城。

公元前2000年,犹太人的远祖游牧民族希伯来人从埃及转经幼发拉底河沿岸迁徙至迦南。

公元前1028年,古以色列王大卫统一了犹太各部族,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希伯来王国,在耶布斯城廓的基础上改建、扩建,设立都城,命名为耶路撒利姆,希伯来语意为“和平之城”,后来讹传为耶路撒冷,但“和平之城”历史上却少有宁日。

从公元前11世纪,古以色列建国立都,耶路撒冷先后被7个民族20次征服,其中决定以色列国和犹太人命运的是古巴比伦和罗马帝国的入侵。

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攻陷耶路撒冷,灭犹太王国,并将国王和大批犹太臣民5万余人掠往巴比伦,史称巴比伦之囚,从而结束了犹太民族独立立国的历史。

公元前538年,波斯王居鲁士占领了巴比伦,释放了犹太之囚,让他们返回耶路撒冷,重建家园,以色列王国成为臣属于波斯帝国的一个行省。

这些犹太之囚即是现代犹太人的祖先。

公元前64年,罗马帝国的铁蹄踏进了耶路撒冷,城内的犹太人1.5万人被屠杀。

巴勒斯坦由此长期纳入罗马版图。

罗马统治者野蛮残暴的统治,激起了犹太人八次大规模的起义,但都遭到了血腥镇压,100多万犹太人被屠杀。

罗马统治者为防止犹太人的反抗,将耶路撒冷城内幸存的犹太人全部掳往欧洲卖为奴隶,劫后余生的犹太人被强行驱逐流散到北非、小亚细亚、欧洲一带,从此结束了犹太民族在巴勒斯坦生存繁衍的历史,成为有家无国、流散世界的民族。

(2)阿拉伯巴勒斯坦的兴起:

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兴起,在阿拉伯半岛统一成强大的阿拉伯帝国。

哈里发号召进行“圣战”,向外扩张。

阿拉伯人打败罗马帝国,侵占了巴勒斯坦,以后的耶路撒冷长期处于阿拉伯穆斯林的统治之下,入侵的阿拉伯人与当地居民不断融合,成为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巴勒斯坦遂成为阿拉伯世界的一部分。

11世纪末,罗马教皇和欧洲封建君主以收复圣地之名,多次发动十字军东征,1099年占领耶路撒冷,建立耶路撒冷王国延续将近一个世纪。

1187年,埃及素丹萨拉丁在巴勒斯坦北部大败十字军,史称“赫淀战役”,耶路撒冷重新置于阿拉伯人的掌管之下。

1517~1917年,巴勒斯坦被奥斯曼帝国统治了400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斯曼帝国瓦解。

1917年,巴勒斯坦被英军占领,二战后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

耶路撒冷亦为其托管地首府。

(3)犹太复国:

流散世界各地达2500多年的犹太人,始终保留着强烈的犹太民族意识,恪守自己的信仰、文化和习俗。

多个世纪以来,因其没有祖国庇护,在异乡他国屡被歧视和驱逐,甚至欺凌杀戮。

早在17世纪初,犹太人就提出过返回巴勒斯坦,重建犹太国的主张。

1862年,德籍犹太人摩西·赫斯出版的《罗马与耶路撒冷》一书中,号召犹太人重回巴勒斯坦,在耶路撒冷为流落世界的犹太人建立一个精神中心。

1917年,英国外相贝尔福发表声明,同意并支持犹太人在英委任地建立犹太民族之家,世称《贝尔福宣言》。

大批犹太人涌入巴勒斯坦,据统计,当时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大约150万,犹太人只有2万多。

至1948年,巴勒斯坦的犹太人猛增至六七十万人。

犹太人的涌入、扩张,改变了巴勒斯坦的民族构成,许多阿拉伯人失去土地,沦为难民。

阿拉伯民族与犹太民族矛盾日趋紧张与扩大。

1947年11月29日,第二届联大在英美支持下通过巴勒斯坦分治的181号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独立国、犹太独立国和耶路撒冷市国际特别政权。

1948年5月14日,犹太以色列国建立,使历史上消失两千多年的犹太国复生。

(4)巴勒斯坦问题:

阿拉伯民族的生存危机,使与巴勒斯坦毗邻的阿拉伯国家拒绝承认在阿拉伯土地上新生的异教以色列国。

并于次日,阿拉伯国家联盟联合对以发动“圣战”,力图武力消灭新生的以色列,这就使巴勒斯坦问题扩大为整个阿以冲突。

通过第一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占领了181号决议中属于阿拉伯人的土地的4/5,并占领耶路撒冷西城区,至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又占领东耶路撒冷和巴勒斯坦全部。

“分治”拟议中的巴勒斯坦国在国外势力的干预下,不但未能建立,其土地反而被以色列全部占领,成为历史上悬而未决的“巴勒斯坦问题”。

1964年5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成立,开展与以色列争取民族权益的武装斗争。

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在阿尔及尔通过《独立宣言》,宣告成立巴勒斯坦国,但此时的巴勒斯坦国只是一个悬浮无土的立国之梦。

至今,已有一百多个国家包括中国在内已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

2.宗教圣地强化了耶路撒冷对阿以双方的政治意义

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都是政教合一的国家,强烈的宗教意识和民族感情,使耶路撒冷交织着各种矛盾和纠纷。

一条东西走向和一条南北走向的大街,将东耶路撒冷分为四个区,东北部为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区,西部为基督教区,西南部为亚美尼亚教会区,东南部为犹太教区。

一平方千米的东耶路撒冷,在世界宗教史上却占有无与伦比的地位。

是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共同尊奉的圣地。

(1)犹太教

犹太教是公元前14世纪,巴勒斯坦的犹太人,由于崇拜自然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神教,信奉耶和华为独一真神。

公元前10世纪,希伯来国王所罗门继位,他用了七年时间,在锡安山上建造了第一座犹太教圣殿——耶和华圣殿,所罗门亲自主持了圣殿的落成典礼,并带领全体臣民向神主祈祷,这一盛大的节日延续了两个星期。

圣殿的落成不仅使所罗门威望大增,而且使耶路撒冷成为犹太教的圣地和犹太人政治和宗教活动的中心。

巴比伦攻占耶路撒冷时,曾将圣殿毁之一炬,犹太人两次重修圣殿,但又两次被罗马人所毁,今天在圣殿遗址上仅留下一堵残墙——哭墙。

据说,罗马人占领耶路撒冷时,犹太人常聚集在哭墙下嚎啕大哭。

今天,犹太人仍把哭墙看作犹太历史的见证、强烈的民族团结的象征和朝拜的圣地,每至安息日,成千上万的犹太教徒聚集在哭墙下祈祷。

耶路撒冷被视为以色列和散居世界各地的1400万犹太人的精神力量的寄托和支撑。

(2)基督教

公元前一世纪上半叶,基督教产生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

传说“救世主”耶稣于公元前4年诞生于耶路撒冷以南的伯利恒,在他30岁时按犹太教义称“上帝之子”,为救赎人类降成世人而创基督教,并在耶路撒冷及周围传播上帝的福音。

虽然犹太教是基督教的母教,但由于教义与犹太教不尽相同,观点各异,受到犹太上层的敌视。

公元30年,耶稣被门徒犹大出卖,被犹太教会当局拘送给罗马总督,在耶路撒冷将其钉死在十字架上。

基督教创立之初,罗马当局对基督教千方百计加以迫害,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中世纪末罗马帝国宣布基督教为国教,基督教得以在罗马帝国(当时罗马帝国拥有北至英国,南到埃及,东到巴比伦,西至西班牙广阔的领土)迅速传播。

公元335年,君士坦丁二世之母海伦娜巡游耶路撒冷,专程拜谒耶稣受难处,并在受难处及墓地建造圣殿和圣墓教堂,因而耶路撒冷又是全世界9.68亿基督教徒的圣地和宗教活动中心。

(3)伊斯兰教

公元7世纪,麦加人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统一和建立了强盛的阿拉伯帝国。

据说在他52岁的一天夜晚,乘天马随天使从麦加来到耶路撒冷,从神庙山场地上的巨石升霄,遨游七重天,向真主寻求启示,黎明前又乘天马返回麦加。

这次神奇的夜行与登霄,被记载于伊斯兰圣典《古兰经》的夜行篇中。

穆罕默德告诉信徒,安拉指定耶路撒冷为穆斯林朝拜的方向。

在耶路撒冷,阿拉伯人建有40多座清真寺,最著名的是纪念穆罕默德登霄夜游的阿克萨清真寺,根据伊斯兰教律“去阿克萨清真寺朝觐,安拉会赦免他的罪过”“死在圣城犹如死在天上”,各地穆斯林纷纷涌向耶路撒冷,使它成为伊斯兰教中仅次于麦加和麦地那的第三圣地,穆斯林信徒5.46亿,是仅次于基督教的第二大宗教。

四、对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几种不同解释

1.“一、三、五”体系:

日本东京大学副教授田中明彦1991年指出,冷战后的世界,军事上存在着美国一个中心,经济上存在着美、日、德三个中心,在赋予正统性上存在着美、俄、英、法、中五个中心。

上述三种力量可称为“一、三、五”体系。

2.“多权力中心”说:

亨利·基辛格1993年说,“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

”“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

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

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如日本、欧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这样,再过几年还有中国,以及前苏联的某些国家。

3.“一、二、五”体系:

中国学者中持比较多的看法是:

①从综合国力上看,当推美国一家;②从军事上看,在一个相当长时期里仍是美俄两极,因为它们仍拥有经过裁减后的绝大部分核武器和世界军费开支的一半以上;③政治上将出现美、俄、欧、日、中五个力量中心。

在过渡时期还可能出现某些地区强国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

4.单极——多极结构:

少数中国学者主张,目前的世界处于“单极——多极结构”,即美国独霸下的多极结构,但另一些学者认为这一提法低估了美国的相对衰落和多极结构对美国起制约作用的一面。

五、如何认识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大多数的中外学者都认为,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世界格局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

然而,有的学者认为,“多极化”只是正在形成的世界新格局的表层现象,但从性质和行为特征上即从深层上讲,可以称这一正在形成的格局为“开放型的世界战略格局”。

这一新格局之所以被看作是开放型的,是因为这一新结构不但是一个多面体,更重要的是各极之间的关系不再像“两极”格局时期那样以对抗为主,而是在新的国际体系中,各极或各个力量中心为了他们的共同利益,在和平共处的前提下,以协调作为处理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

如果说两极格局下的国际体系的主要特征是冷战对峙,即高度军事对抗笼罩下的消极和平和集团对立,中小国家基本上无发言权以及受到极大限制的国际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

那么未来的开放型的国际体系的主要特征,是在多元化的国际格局中,各种国际力量、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在各方面开展广泛的交流、多方进行协调、多边参与国际事务的管理、各国和各个集团间竞争共处。

因此,国际体系由两极化时期的相对封闭走向多极化时期的开放这一形态上的转变,有利于世界和平和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进步。

六、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

1.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冷战结束后,尽管美国的全球竞争对手苏联解体了,但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却更多地采取干涉主义政策,并加紧推行其霸权主义。

美国世界新秩序战略的重点是在欧洲和亚太地区,是以大西洋和太平洋为重点的“两洋战略”。

美国认为,控制了这两个地区就能控制全球,防止出现能够向美国挑战的新的大国,以维护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在国际关系中谋取最大的政治、经济利益和安全。

在欧洲,通过扩大北约并与周边国家建立伙伴关系,从而实现融合欧洲,防范俄罗斯东山再起的目的。

美国认为,北约应当逐步扩大到整个欧洲,甚至欧洲以外的地区,美国通过改造和重塑北约,赋予北约新的使命,使北约成为美国谋求霸权的工具之一。

其中对南联盟的狂轰滥炸就是最好的例证。

2.局部战争和地区性冲突。

两极对立的旧格局被打破后,国际关系中一系列新的矛盾冲突便出现了。

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以来积累的矛盾在新的条件下爆发出来,并和侵略扩张欲望、领土争端、政治经济利益、宗教纷争相互交织。

冷战结束以来,局部冲突的“潘多拉魔盒”似乎重新拉开,局部性的、区域性的、小规模的冲突比冷战时期甚至还有所增加。

在一些地区爆发了局部战争,如两次海湾战争、南斯拉夫解体、阿富汗战争便是其中的典型。

东欧剧变情况简表

国家

原执政党情况的变化

大选情况

其他情况

波兰

统一工人党于1989年1月实行政治多元化

1989年6月、9月团结工会获胜、组阁

1989年12月修改宪法,取消统一工人党在国家中的领导作用

匈牙利

社会主义工人党分裂;1989年修改宪法,实行多党制

1990年3月、4月,以民主论坛为首的反对党联盟获胜组阁

捷克斯

洛伐克

1989年11月底决定修改宪法,取消共产党领导地位的条款

1990年6月“公民论坛”获胜、组阁

保加利亚

1990年1月修改宪法,取消共产党的领导作用,实行多党制

1990年由共产党改名的社会党获胜、组阁

由于反对派不合作,1990年12月由无党派人士组阁。

1991年10月新一届大选,民主力量联盟获胜、执政

罗马尼亚

1989年12月共产党停止活动

1989年12月发生反政府骚乱;救国阵线委员会取代共产党执政

阿尔巴尼亚

1991年4月,实行政治多元化;1991年6月,劳动党十大决定,放弃马列主义为指导,改组为社会党

1991年3月、4月,劳动党获胜

社会动荡,1992年3月提前举行人民议会大选,民主党获胜执政,亮出“反共”旗帜

民主德国

1989年12月修改宪法,取消统一社会党对国家的领导

1990年3月,三党联盟(“德国联盟”)获胜组阁

1990年10月,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

南斯拉夫

1989年10月南共联盟决定引进多党制,1990年5月南共联盟不复存在,1990年7月南联邦议会决定,正式实行多党制

1990年为大选年,因南联邦在解体中,大选只选出各共和国的议会。

塞尔维亚社会党(前南共联盟)和黑山南共联盟获胜;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黑和马其顿均为民族主义政党获胜,政权由南共联盟的反对派掌握

1991年6月,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宣布脱离南斯拉夫而独立;1991年11月,马其顿独立;1992年3月,波黑独立;1992年4月,塞尔维亚和黑山组成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南斯拉夫一分为五,爆发了各民族之间的武装冲突,陷入内战

七、苏联解体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当选为苏共中央总书记,不久又兼任国防会议主席,接着,当选为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委员。

4月,苏共中央召开中央全会,会议认为“国家已经处在濒临危机状态”“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提出“加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

在这次全会上,叶利钦被任命为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

苏联进入全面改革时期。

1987年11月,戈尔巴乔夫发表《改革与新思维》一书,强调“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最充分地展现出我们制度的人道主义性质”。

并说“新思维的核心就是承认全人类的价值观的优先地位,即承认人类的生存”。

在1988年6~7月间举行的苏共第十九次会议上,分成三派:

以叶利钦为代表的“民主激进派”,以利加乔夫为代表的“传统派”和以戈尔巴乔夫为代表的新思维“主流派”。

1990年3月在苏联第三次非常人代会上,决定修改宪法,取消苏共的法定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和总统制。

戈尔巴乔夫当选为首任总统。

同月,立陶宛宣布独立,1990年,先后有11个共和国发表主权宣言;1991年4月,格鲁吉亚宣布独立;联盟形势岌岌可危。

1991年3月17日,苏联举行全民公决,大多数公民主张保留联盟。

8月公布的新联盟条约规定各共和国拥有本国领土内的全部主权,改国名为“主权苏维埃共和国联盟”。

该条约定于20日举行。

8月19日,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等8人组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八一九”事件,不到3天,就归于失败。

此后,苏联形势急转直下。

2月3日,俄罗斯当选总统叶利钦下令“中止”俄罗斯共产党活动;次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并要求苏共中央自行解散。

29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决议,“暂停苏共在苏联全境的活动”。

11月5日,叶利钦下令停止苏共和俄共在俄罗斯联邦境内的活动,并解散其组织机构。

苏联共产党从此解体。

在这种形势下,各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

1991年9月,戈尔巴乔夫被迫承认波罗的海三国独立。

12月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三国领导人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签署了一个关于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定,要求苏联停止存在,宣称苏联的法律和其他一切准则在三国内不再适用。

21日,俄罗斯等11个苏联前加盟共和国作为独立国家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首都阿拉木图举行独立国家联合体首脑会议。

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和武装力量最高统帅的职务,并将核按钮交给叶利钦。

当晚,克里姆林宫降下苏联国旗,俄罗斯联邦的三色旗升起。

第二天,苏联最高苏维埃联盟院宣布苏联停止存在。

苏联正式解体。

八、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

众所周知,二战对立双方有两个阵线:

以德、意、日为代表的法西斯阵线;以美、苏、中、英为代表的反法西斯阵线。

参加法西斯阵线的国家有:

德国、意大利、日本、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芬兰7国,前三国是这一阵线的核心。

参加反法西斯阵线的国家有:

美国、英国、苏联、中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哥斯达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多米尼加共和国、萨尔瓦多、希腊、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印度、卢森堡、荷兰、新西兰、尼加拉瓜、挪威、巴拿马、波兰、南非联邦、南斯拉夫、墨西哥、菲律宾、阿比西尼亚、伊拉克、巴西、玻利维亚、伊朗、哥伦比亚、利比里亚、法国、厄瓜多尔、秘鲁、智利、巴拉圭、委内瑞拉、乌拉圭、土耳其、埃及、沙特阿拉伯、叙利亚、黎巴嫩47国。

九、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1.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

在地理大发现以前,全球各民族生活在不同程度的地区孤立之中,有些地区甚至完全与世隔绝。

那时,既没有现代意义的主权国家,更没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

诸如中国、印度、埃及、希腊、罗马等文明古国只是在各自的陆地上相互平行地发展着自己的文明。

那时的全球政治地理格局,即使存在,也是各民族在相近的地块附近以地区性的方式在运作。

欧洲人开始的地理发现使人类克服了海洋的障碍,开始真正认识地球与世界。

他们通过在欧洲大陆连年的战争,以及殖民战争和殖民贸易,把世界纳入全球的政治地理范围。

而后随着欧洲主要大国权力的消长,以及世界各国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统治的民族意识的觉醒,逐渐形成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全球主权国家体系和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可以说,现代全球政治地理格局始于欧洲的殖民扩张和主权国家体制的建立,发展完善于全球主要大国的演替,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兴起与参与。

(1)欧洲的殖民扩张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首先使位于大西洋沿岸与地中海交汇处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了海外扩张,而且几乎在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一直是当时无与伦比的海上霸权。

他们通过武力、欺骗、笼络等手段,先后控制了非洲沿岸、印度洋诸岛及东南亚沿岸(主要是葡萄牙)、西印度群岛、墨西哥、中南美洲(主要是西班牙)等地。

1588年英国战胜西班牙无敌舰队及荷兰1609年的独立,使荷兰、英国和法国也走上了海外殖民的道路。

17世纪初,荷兰建立了世界上最庞大的舰队,从而取代了葡萄牙和西班牙。

16世纪以来形成的殖民帝国地位。

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荷兰人不仅剥夺了葡萄牙早期在非洲及亚洲的殖民地,而且还将殖民贸易范围扩大到中国和日本。

从17世纪开始,英国先后在北美的13个州、印度沿海,以及非洲的冈比亚和加纳进行殖民活动。

18世纪,通过殖民战争打败了法国,从而确立了在北美大陆和印度的独立殖民权,并控制了加勒比海诸岛。

法国的海外殖民几乎与英国同时开始,其殖民也集中在北美和印度,但由于与英国开战的失利,大片殖民地被英国剥夺了。

从地理大发现到1763年决定欧洲强国地位的“7年战争”结束,由欧洲主要海上大国推行的海外殖民活动持续了约200年。

这期间,他们打开了由大洋通往各大洲的海上航路,并控制了具有贸易价值的主要岛屿与沿岸地区。

到“7年战争”结束时,西班牙仍然维持着拉美的大片殖民地,葡萄牙和荷兰分别占据了南美的巴西和亚洲的东印度群岛,法国保留了马达加斯加岛、加勒比海几个岛屿和印度的几个据点,而英国则控制了北美大陆和印度次大陆。

这时的英国已经崛起为欧洲的一流海上强国。

欧洲200年的殖民扩张,带来了一个重要的政治地理后果,即它将原来相互隔绝的大陆与岛屿,通过殖民占领和殖民贸易联为一个不对称的整体,它从而奠定了早期全球政治地理的基本格局。

这一格局的运作机制是,欧洲大国通过战争的胜负决定自己在欧洲的权力,进而决定对殖民地的权力,领土交换和殖民利益的调整就成为战争结果的直接体现;而世界其他地区,不管是殖民地,还是非殖民地,对欧洲的权力运作没有丝毫的兴趣或意识。

这种不对称的全球政治地理格局为以后主权国家的兴起和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瓜分打下了基础。

(2)主权国家的产生与美洲殖民统治的崩溃

在地理大发现前后的约100年内,欧洲经历了连年不断的宗教与王权、统一与分裂、霸权与独立、国内与国外的争夺战。

此间欧洲各种势力不断消长变化,终于经过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和1702~1713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以威斯特伐利亚条约和乌德勒支和约为标志,不仅基本确立了以英国和法国为主的欧洲主要大国的权力地位,而且在国际法上确立了主权国家的地位。

亦即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条约的形式确立了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秩序。

各国彼此承认为欧洲体系的成员,彼此承认为主权国家,参与国际活动的目的旨在维护各自国家独立行事的权力。

这种发端于欧洲的主权国家观念,随着欧洲海外殖民的发展,对殖民地产生了重大影响。

它使殖民地人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