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030911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曹刿论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曹刿论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曹刿论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曹刿论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曹刿论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曹刿论战.docx

《曹刿论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曹刿论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曹刿论战.docx

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

古今异义

1.齐师<伐>我(古义:

进攻今义:

讨伐)。

2.齐<师>伐我(古义:

军队今义:

老师)

3.又何<间>焉(古义:

参与今义:

隔开,不连接)。

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古义:

目光短浅今义:

语言、品行恶劣,不道德;轻视,看不起)。

5.衣食所<安>(古义:

养今义:

安稳)。

6.弗敢<专>也(古义:

个人专有今义:

独自掌握或占有)。

7.<牺牲>玉帛(古义:

祭祀用的牛、羊、猪等今义:

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8.弗敢<加>也(古义:

虚报夸大今义:

增加)。

9.必以<信>(古义:

实情今义:

诚信)。

10.小大之<狱>(古义:

案件今义:

监狱)。

11.必以<情>(古义:

以实情判断今义:

感情)。

12.<忠>之属也(古义:

尽力做好本分的事今义:

忠诚、忠心)。

13.忠之<属>也(古义:

类今义:

同一家族的人)。

14.<可以>一战(古义:

可以凭借今义:

能,行)。

15.神弗<福>也(古义:

赐福,保佑今义:

幸运)。

16.<再>而衰(古义:

第二次今义:

事情进行重复,再一次)。

一词多义

1.故:

原因,缘故(公问其故)。

所以(故逐之)。

2.(民弗从)从:

跟从 。

(战则请从)跟随 。

3.其:

代他的,这里指曹刿(其乡人曰)。

他们,指齐军 (吾视其辙乱)。

4.以:

凭借 (何以战)(可以一战)。

按照 (必以信)。

把(必以分人)

5.请:

请求 (曹刿请见)。

允许 (战则请从)。

6.之:

助词,的 (小大之狱)。

代词,代曹刿 (公与之乘)。

7.加:

戴上(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虚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8.间:

暗暗地,私自(又间(jiàn)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中间,当中(颓(tui)然乎其间(jīan)者)。

参与,(肉食者谋之,又何间(jiàn)焉)。

表示房屋的量词,(安得广厦千万间)。

一会儿,顷刻,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夹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断,(虽与外人间隔)。

时刻,(奉命于危难之间)。

偶尔,(时时而间进)。

9.焉:

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呢"。

(又何间焉)

兼词,于此,在哪里。

(惧有伏焉)

通假字

小惠未徧:

通“遍”,普遍,遍及。

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

名词用为动词。

赐福,保佑。

2.公将鼓之:

名词用为动词。

击鼓。

3.忠之属也:

形容词用作名词,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4.公与之乘:

名词作动词,乘战车,坐战车。

5.下视其辙:

名词作动词,下车。

6.齐师败绩:

名词用作动词,大败。

7.必以情:

名词用作动词,(以)实情判断。

文言句式

研讨练习

1.夫战,勇气也:

判断句“……,……也”,表判断。

2.忠之属也:

判断句“……,……也”,表判断。

3.可以一战:

省略句“以”后省略了宾语“之”。

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省略句“再”和“三”后省略了宾语“鼓”。

5.何以战:

倒装句,宾语前置,应为“以何战”。

6.战于长勺:

倒装句,“于长勺”,介宾短语,后置。

[6]

7.下视其辙,登轼(shì)而望之:

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的主语应为曹刿

一、回答下列问题

1、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2、曹刿是如何评价鲁国的战前准备的?

3、在战争中,曹刿是怎样帮助鲁庄公选择反攻时机的?

4、鲁国获胜后,“公问其故”,曹刿的解释分几层意思?

5·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

(此题意在让学生在整体把握的前提下,理清课文的思路、层次,以利背诵。

参考答案: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3、彼竭我盈。

4、分两层。

第一层: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第二层: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5,战前把战胜的希望寄托在大臣和神的保佑上。

战时急躁冒进。

战后不知取胜的原因。

二、本文仅用二百余字却写了长勺之战的全过程,想一想:

作者是怎样安排详略的?

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此题意在让学生体会课文剪裁详略得当的特点。

)战前与鲁庄公的对话,战中准确把握战机,详察敌情,战后论述战争原理详写,与曹刿的远谋无关的战争的规模,战争的情形一概不提,请见、从战等一笔带过,这样写有利于突出曹刿谋略过人的军事家的形象。

三、解释下列加粗的词,注意它们意思的差异。

(此题意在让学生整理过去接触过的文言词的义项,积累文言词。

1、十年春,齐师伐我(进攻)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砍伐)

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虚报)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戴)

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养生之类的东西)

安能辨我是雄雌(怎么、哪儿)

四、课外收集古今中外战争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例,了解其中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与老师同学交流。

(此题意在让学生在理解本文的基础上,联系古今类似战例,融汇贯通,从而悟出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在于人心的向背。

战例如中国古代的淝水之战、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夷陵之战,中国近代的抗日战争。

三行对译

1.十年春,齐师伐我,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来攻打我们鲁国,

伐:

进攻,攻打。

齐师:

齐国的军队。

2.公将战,曹刿请见。

鲁庄公将要应战。

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

将:

将要。

3.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他的同乡说:

“有居高位享厚禄的人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

肉食者:

“居高位享厚禄的人。

间:

参与。

谋:

谋划。

4.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说:

“有权势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鄙:

鄙陋。

这里指目光短浅。

远谋:

深谋远虑。

5.乃入见。

问:

“何以战?

于是他拜见鲁庄公。

曹刿问鲁庄公:

“您凭借什么和齐国作战?

乃:

于是,就。

何以战:

就是“以何战”,凭什么作战?

以,凭、靠。

6.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鲁庄公说:

“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们分给臣子。

衣:

衣服。

食:

食物。

安:

有“养”的意思。

弗:

不。

专:

个人专有。

7.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曹刿回答说:

“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徧:

通“遍”普遍,遍及。

惠:

恩惠。

从:

听从,服从。

8.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鲁庄公说:

“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和丝织品,我不敢虚报,必须对神说实话。

牺牲玉帛:

古代祭祀用的祭品。

牺牲,指猪、牛、羊等。

玉帛,玉和丝织品。

加:

虚报。

信:

实情。

9.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曹刿回答说:

“小信用不能被人所信服,神不会保佑(你)。

孚:

为人所信服。

福:

赐福,保佑。

10.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鲁庄公说:

“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

狱:

案件。

虽:

即使。

察:

明察。

必:

一定。

以:

根据。

情:

(以)实情判断。

11.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曹刿回答说:

“(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

可以(凭这个条件)去打仗。

作战时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忠:

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属:

类。

可以:

可,可以;以,凭借。

请:

请允许。

从:

跟从。

1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鲁庄公和曹刿共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鲁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

鼓:

击鼓进军。

战于长勺:

倒装句,于长勺战。

之:

此为助词,补足音节,无实在意义。

13.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曹刿说:

“(现在)不行。

”齐军擂过三通战鼓。

14.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曹刿说:

“可以了。

”齐军大败。

鲁庄公又要下令追击齐军。

驰:

驱车(追赶)。

败绩:

大败。

之:

齐军(也有一些教材译为“补足音节”同“公将鼓之”的“之”,两个解释都可以用,或者听老师的要求。

15.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

曹刿说:

“(还)不行。

”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轧出的痕迹,

下:

下车。

视:

察看。

其:

他们的。

辙:

车轮轧出的痕迹。

16.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又登上车,手扶车前的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说:

“可以了。

”于是追击齐军。

轼:

古代车厢前边的横木,供乘车人扶手用。

遂:

于是,就。

逐:

追击。

望:

瞭望,眺望。

17.既克,公问其故。

战胜齐军后,鲁庄公询问曹刿取胜的原因。

既克:

战胜齐军后。

既,已经。

克:

战胜,攻下其:

其中的。

故:

原因。

18.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曹刿回答说:

“作战,要靠勇气。

第一次击鼓进军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就耗尽了。

对方的士气耗尽了,而我方的士气正旺盛,所以能战胜齐军.

夫:

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

鼓:

击鼓作:

振作。

再:

第二次。

衰:

衰弱。

竭:

枯竭。

彼:

他们的。

盈:

充满。

这里指士气旺盛。

故:

所以克:

战胜。

19.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齐是)大国,是难以推测的,(我)恐怕在那儿有埋伏。

测:

估计,推测。

惧:

恐怕。

伏:

埋伏。

焉:

“于之”,语气助词。

20.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我看到他们车轮的印迹杂乱,望见战旗倒下,所以才追击齐军。

靡(mǐ):

倒下。

故:

所以。

之:

代词,指,齐军。

段意

第一段(曹刿问战)

总:

叙述战前曹刿求见鲁庄公,通过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分两层

第一层(开头到“乃入见”):

写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

第二层(“问”到段末):

写曹刿和鲁庄公关于战前准备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赢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

第二段(曹刿参战)

叙述齐鲁长勺之战的经过。

第三段(曹刿论战)

战后曹刿论述战役取胜的原因。

朗读节奏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本文重点

重点写曹刿“论战”,而不是战争经过。

并通过对话突出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军事才能,将曹刿和鲁庄公作对比,突出了曹刿以上两个特点和鲁庄公的目光短浅。

虽然鲁庄公没有远见的才能,但是他能做到不耻下问,虚心的向曹刿请教。

题目练习

1主旨句: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2思想:

通过曹刿与鲁庄公有关齐鲁战争问题的对话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阐明了作战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胜的道理,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赞美了曹刿的爱国之情

3启示:

要把握战机取信于人才取得战争的胜利的道理!

41.文中所写长勺对鲁国来说是什么性质的战争?

从哪个字可以看出?

2.曹刿对战争的哪几个阶段进行论说?

列出结构提纲。

3.结合课文内容,全面评价曹刿、鲁庄公的性格特点

曹刿:

鲁庄公:

1:

反侵略“伐”

2:

战前准备→曹刿请见

曹、鲁对话

战中指挥→交代地点

攻击时机

追击时机

战后评议→夫战,勇气也

夫大国,难测也

3:

曹刿:

爱国、深谋远虑、细心谨慎、有着高超的指挥才能和政治远见

鲁庄公:

目光短浅、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秉公执法、鲁莽草率、不耻下问、虚心求教(平庸但不昏庸的国君)

【模拟试题】

一.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

(1)齐师伐我()

(2)肉食者鄙()(3)小信未孚()

(4)又何间焉()(5)神弗福也()(6)衣食所安()

(7)小惠未徧()(8)牺牲玉帛()(9)弗敢加也()

二.翻译下列句子:

1.何以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必以分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忠之属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以一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

文段

(一)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1.用原文回答。

①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

__________。

②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十年春,齐师伐我”这句话除了交代战争发生的时间外,还指出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第一段文字表现出曹刿的两个主要思想观点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段

(二)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对下列句子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师败绩(齐军大败)

B.公将驰之(鲁庄公要下令驱车追赶齐军)

C.夫战,勇气也(作战,是靠勇气的)

D.夫大国,难测也(大国兵多将广,难以测量)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才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段(三)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又何间焉立有间

B.公问其故并驱如故

C.肉食者鄙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D.何以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翻译:

(2)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翻译:

3.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

4.读了这则短文,鲁国获胜给你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

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不超过30字)

【试题答案】

一.

(1)攻打

(2)目光短浅(3)为人所信服(4)参与

(5)赐福、保佑(6)养(7)通“遍”,遍及、普遍。

(8)指祭视用的猪、牛、羊等(9)以少报多

二.1.凭借什么作战?

2.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3.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

4.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5.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按照实情处理。

三.阅读:

文段

(一)

1.①请见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作战的双方、战争的性质。

3.曹刿认为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曹刿认为作战必须取信于民。

文段

(二)

1.D

2.已经战胜,鲁庄公问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道:

“作战,是靠勇气的。

3.作战中善于把握战机,注重观察敌情,做到知己知彼。

文段(三)

1.D

2.

(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细察,也一定要依据实情来处理。

(2)(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着去。

3.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4.鲁国获胜的主要启示有:

获胜的根本是取信于民,获得人民的支持;战争中要善于分析敌情,把握战机;统治者应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

全文翻译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

曹刿请求庄公接见。

他的同乡说:

“大官们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

”曹刿说:

“大官们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于是进宫廷去见庄公。

曹刿问庄公:

“您凭什么跟齐国打仗?

”庄公说:

“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来分给别人。

”曹刿说:

“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庄公说:

“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

”曹刿说:

“这点诚意难以使人信服,神是不会保佑您的。

”庄公说:

“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曹刿说:

“这才是尽本职的事,可以凭这一点去打仗。

作战时请允许我跟您去。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

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

“(现在)不行。

”齐军擂过三通战鼓后,曹刿说:

“可以击鼓进军啦。

”齐军大败。

庄公正要下令追击,曹刿说:

“还不行。

”(说完就)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又登上车前横木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

“可以追击了。

”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以后,鲁庄公询问取胜的原因。

曹刿答道:

“打仗,要靠勇气。

头通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二通鼓时勇气减弱,到三通鼓时勇气已经枯竭了。

敌方的勇气已经枯竭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

(齐是)大国,难以摸清(它的情况),怕的是有埋伏,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曹刿论战》中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的一句话是: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提出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

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本文中出现的一个成语是:

一鼓作气。

《曹刿论战》

重点讲解

一.重点、难点分析

1.懂得文中实词“师、将、鄙、克、竭、盈、靡、虽、间”等的意思,虚词“之、以”等的用法。

2.抓住“论”的特点来记叙战争,论作战前取信于民,战争中掌握战机是本篇的重点。

二.新课讲解

1.《左传》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编年体”,即按年代顺序记事)。

这是一部非常珍贵的史书,当中保存了我国春秋时期许多重要的史料。

这部书特别长于记述战争,本篇记述的是春秋时期齐国、鲁国在长勺进行的一次战争。

这次战争,弱小的鲁国打败了强大的齐国。

2.正音

刿(guì)间(jiàn)弗(fú)徧(biàn)

帛(bó)孚(fú)辙(zhé)轼(shì)

竭(jié)靡(mǐ)

3.课文内容

第一段:

词语、句子。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十年”:

鲁庄公十年,即公元前684年。

“师”:

军队。

“伐”:

兴兵攻打。

“我”:

指鲁国。

相传《左传》的作者是鲁国的左丘明,所以其书用鲁国的年号记事,称鲁国为“我”。

“公”:

鲁庄公。

“将”:

打算,准备。

“战”:

作战,迎战。

“请见”:

请求拜见庄公。

“其”:

他的。

“乡人”:

同一个乡的人;“乡”:

古代的地方行政单位,相传周制以一万二千五百户为乡。

“肉食者”:

吃肉的人,指有权位的贵族。

“谋”:

筹划,考虑。

“之”:

代抵御齐师之事。

“间”(jiàn):

参与。

“焉”:

兼词,于此。

“鄙”:

鄙陋,指目光短浅。

“未”:

不。

“远谋”:

深远谋划。

“乃入见”:

于是入朝拜见庄公;“乃”:

于是。

“问:

‘何①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②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①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③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④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⑤以一战。

战则请②从。

’”

“何以战”:

依靠什么去打仗;①“以”:

拿,依靠。

“衣食所安”:

衣食这类用来安生的东西;“所”,这里指用来安定生活的东西。

“安”:

安定。

“弗”:

不。

“专”:

专有、独占。

“必以分人”:

一定把它分给别人;“必”:

一定;②“以”:

把。

“对”:

应答,对答;一般用于地位低的人对地位高的人,或晚辈对长辈。

“小惠未徧”:

这些微小的恩惠没有遍施及一般人(国君的这些赏赐只有国君左右的人才能得到);“未”:

没有;“徧”:

同“遍”。

①“从”:

听从。

“牺牲玉帛”:

祭祀用物;“牺牲”:

供祭祀用的牲畜;“玉”:

玉器。

“帛”:

丝织品。

“加”:

虚夸,这里指以少报多。

“必以信”:

一定用诚实不欺的态度对待神灵;③“以”:

用;

“信”:

诚实,不欺。

“孚”:

诚信感人。

“福”:

降福,保佑。

“狱”:

诉讼案件。

“虽”:

虽然。

“察”:

考核,明察。

“必以情”:

一定依照实情处理。

④“以”:

按,依照;“情”:

情况,实情。

“忠之属也”:

这是尽心尽意处理政事一类的表现;“忠”:

忠诚;“属”:

种类。

“可以一战”:

可以凭借这点打一仗;⑤“以”:

凭借;“以”后省略“之”。

“战则请从”:

如果迎战,那就请允许我跟随您一道去御敌;“则”,就。

②“从”:

跟随。

第一段内容:

(1)“十年春”指哪一年?

明确:

指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2)“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

齐国军队为什么要“伐”鲁国呢?

介绍历史背景:

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