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下册期末考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027756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5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化学下册期末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高一化学下册期末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高一化学下册期末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高一化学下册期末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高一化学下册期末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化学下册期末考试题.docx

《高一化学下册期末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下册期末考试题.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化学下册期末考试题.docx

高一化学下册期末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放热反应的发生均无需加热

B.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C.凡是需要加热后才能发生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D.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2.如图所示装置,能够组成原电池且产生电流的是(  )

A.

B.

C.

D.

3.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

B.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

C.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D.灼热的木炭与CO2反应

4.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

A.

O2﹣离子结构示意图:

B.NH4Cl的电子式:

C.含78个中子的碘的核素:

53131I

D.二氧化硅的分子式:

SiO2

5.下列递变情况中,正确的是(  )

A.C、N、O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B.Si、P、S元素的最高正价依次降低

C.Na、Mg、A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减少

D.Li、Na、K的金属性依次减弱

6.下列变化是因原电池反应而引起的是(  )

A.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膜

B.常温下,铁被浓硫酸“钝化”形成保护膜

C.在潮湿的空气中钢铁易生锈

D.在潮湿的空气中过氧化钠易变质

7.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b、c相连时,c上有大量气泡.b、d相连时,d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顺序由强到弱为(  )

A.a>b>c>dB.a>c>b>dC.c>a>b>dD.b>d>c>a

8.下列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表中数字为原子序数,M的原子序数为37的是(  )

A.

B.

C.

D.

9.A、B、C、D、E是同一周期的五种主族元素,A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呈碱性,且碱性B>A,C和D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D;E是这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A.A、B、C、D、EB.E、C、D、B、AC.B、A、D、C、ED.C、D、A、B、E

10.把下列物质分别加入盛水的锥形瓶内,立即塞紧带U形管的塞子.已知U形管内预先装有少量水且液面相平(为便于观察,预先染成红色),加入下列(  )物质后,发生如图所示变化.

①NH4NO3晶体;②浓H2SO4;③NaOH粉末;

④NaCl晶体⑤Na2O2固体;⑥生石灰.

A.①②④⑤B.①②③C.③④⑤D.②③⑤⑥

11.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H+(aq)+OH﹣(aq)=H2O(l)

△H=﹣57.3kJ/mol,向1L1mol•L﹣1的下列溶液中分别加入1L0.5mol•L﹣1的Ba(OH)2溶液:

①稀醋酸;②稀硫酸;③稀盐酸,完全反应的热效应分别为△H1、△H2、△H3,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

A.△H1>△H2>△H3B.△H1<△H3<△H2C.△H2<△H3<△H1D.△H1=△H3>△H2

12.在H2与Cl2生成HCl的反应中,已知断裂1mol氢氢键吸收的能量为akJ,断裂1mol氯氯键吸收的能量为bkJ,形成1mol氢氯键放出的能量为ckJ,则生成1molHCl放出的能量为(  )

A.(c﹣a﹣b)kJB.(a+b﹣c)kJC.(2c﹣a﹣b)kJD.

kJ

13.雷雨天闪电时空气中有臭氧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2与O3互为同位素

B.O2与O3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

C.在相同的温度与压强下,等体积的O2与O3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D.等物质的量的O2与O3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14.如图,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电极X、Y,外电路中电子流向如图所示,关于该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

X→外电路→Y

B.若两电极分别为Fe和碳棒,则X为碳棒,Y为Fe

C.X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Y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D.若两电极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顺序为X>Y

15.某同学设计如图元素周期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X、Y、Z元素分别为N、P、O

B.白格中都是主族元素,灰格中都是副族元素

C.原子半径:

Z>X>Y

D.X、Y、Z的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

X的氢化物

16.氢化铵(NH4H)与氯化铵的结构相似,又知NH4H与水反应有氢气放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H4H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B.NH4H与水反应时,NH4H是还原剂

C.NH4H投入少量的水中,有两种气体产生

D.NH4H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成酸性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0分)

17.明矾石的主要成分是K2SO4•Al2(SO4)3•2Al2O3•6H2O,还含有杂质Fe2O3.利用明矾石来制取纯净的Al2O3、K2FeO4和H2SO4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SO4)

2Al2O3+6SO2↑+3O2↑,若生成102gAl2O3,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

(2)生成沉淀I的离子方程式为      ,沉淀II的化学式为      .

(3)溶液经加硫酸调节pH后,过滤,洗涤,可得沉淀I,证明沉淀I已洗涤干净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

(4)写出Cl2将沉淀Ⅱ氧化为K2FeO4的化学方程式:

      .

(5)从滤液中得到K2SO4晶体的方法是      .

(6)K2FeO4也可以铁为电极,通过电解浓的KOH溶液来制取,写出电解法制取K2FeO4的阳极反应式:

      .

18.某科研小组设计出利用工业废酸(l0%)来堆浸某废弃的氧化铜锌矿的方案,实现废物综合利用,如图所示.

已知:

各离子开始沉淀及完全沉淀时的pH如下表所示.

离子

开始沉淀时的pH

完全沉淀时的pH

Fe2+

6.34

9.7

Fe3+

1.48

3.2

Zn2+

6.2

8.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铜锌矿中含有少量的CuS和ZnS,在H2SO4的作用下ZnS可以溶解而CuS

不溶,则相同温度下:

Ksp(CuS)      Ksp(ZnS)(选填“>”“<”或“=”).

(2)物质A可使用下列物质中的      .

A.KMnO4B.O2C.H2O2D.Cl2

(3)除铁过程中加入氨水的目的是调节溶液的pH,pH应控制在      范围之间.

(4)物质B可直接用作氮肥,则B的化学式是      .

(5)除铁后得到的Fe(OH)3可用KClO溶液在碱性环境下将其氧化得到一种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K2FeO4,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9.某校高三同学高考前重做以下两个课本实验,请你回答实验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1)铝热反应实验:

取磁性氧化铁粉按课本中的实验装置(如图)进行铝热反应,将反应后所得“铁块”溶于盐酸,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发现溶液变血红色.

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因“铁块”中可能混有没反应完的磁性氧化铁外,还有一种可能原因是      .

②若要证明反应所得“铁块”中含有金属铝,可用      (填化学式)溶液,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的探究实验:

KI在经酸化的溶液中被空气氧化的反应式为:

4H++4I﹣+O2=2I2+2H2O.该反应的速率受温度、酸度、溶剂、试剂浓度等影响,可用淀粉与碘的显色反应来观测该反应的速率.已知,淀粉与碘的显色反应在温度升高时灵敏度会降低,高于75℃则不能显色;淀粉浓度越高显色越灵敏、颜色也越深.

实验小组拟用0.8mol•L﹣1KI溶液、0.1mol•L﹣1H2SO4溶液、淀粉溶液等来探究温度、酸度对上述反应速率的影响,他们做了A﹣C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

编号

温度/℃

H2SO4体积/mL

KI溶液体积/mL

H2O体积/mL

淀粉溶液

/mL

出现蓝色时间/s

A

39

10

5

5

1

5

B

TB

10

5

5

1

没出现蓝色

C

5

10

5

5

1

39

D

t

①为确保A组实验在39℃下进行,应采用的控温操作方法是      .

②A﹣C三组实验时,都加入了5mL水,其目的是      .

③B组实验中“没出现蓝色”,原因是      .

④请你为小组设计D组实验方案(在表格空白处填入你设计的5个数据),以帮助小组完成探究目标.

⑤按你设计的实验数据,请你预测一个t值,并写出与你预测相对应的探究实验结论.

 

2015-2016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英才华侨中学高一(下)第二次调研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放热反应的发生均无需加热

B.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C.凡是需要加热后才能发生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D.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分析】A.反应放热还是吸热与反应条件无关,决定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能量差;

B.化学变化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的过程,断键成键都有能量变化;

C.反应放热还是吸热与反应条件无关,决定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能量差;

D.物质的三态变化有能量变化,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

A.燃烧都是放热的但需加热到着火点,故A错误;

B.化学变化是旧键断裂新键形成的过程,断键成键都有能量变化,故B正确.

C.燃烧都是放热的但需加热到着火点,铝热剂需要加热才能发生反应,故C错误;

D.物质的三态变化有能量变化,是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2.如图所示装置,能够组成原电池且产生电流的是(  )

A.

B.

C.

D.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根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分析,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

①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将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③两电极间构成闭合回路,④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解答】解:

A、两个电极材料相同,不能够组成原电池且产生电流,故A错误;

B、两个电极材料相同,不能够组成原电池且产生电流,故B错误;

C、符合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故C正确;

D、乙醇不是电解质溶液且不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3.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

B.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

C.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D.灼热的木炭与CO2反应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分析】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大多数的分解反应、焦炭和二氧化碳的反应、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解答】解:

A、锌粒与稀盐酸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

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但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属于放热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4.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

A.

O2﹣离子结构示意图:

B.NH4Cl的电子式:

C.含78个中子的碘的核素:

53131I

D.二氧化硅的分子式:

SiO2

【考点】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

【分析】A.氧离子的核电荷数为8,核外电子总数为10;

B.氯离子为阴离子,电子式中氯离子需要标出最外层电子;

C.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碘元素的质子数为53,元素符号的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

D.二氧化硫晶体为原子晶体,不存在二氧化硅分子.

【解答】解:

A.氧离子的核电荷数为8、核外电子总数为10,其正确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A错误;

B.氯化铵是离子化合物,由氨根离子与氯离子构成,氯离子需要标出所带电荷,其正确的电子式为:

,故B错误;

C.含78个中子的碘原子的质量数是131,所以78个中子的碘的核素可以表示为:

53131I,故C正确;

D.SiO2为二氧化硅的化学式,二氧化硅属于原子晶体,不存在SiO2分子,故D错误;

故选C.

 

5.下列递变情况中,正确的是(  )

A.C、N、O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B.Si、P、S元素的最高正价依次降低

C.Na、Mg、A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减少

D.Li、Na、K的金属性依次减弱

【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元素周期律的作用;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分析】A.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

B.Si、P、S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

C.同周期从左向右最外层电子数增多;

D.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

【解答】解:

A.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C、N、O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故A正确;

B.Si、P、S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4、+5、+6,Si、P、S元素的最高正价依次增大,故B错误;

C.同周期从左向右最外层电子数增多,则Na、Mg、A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大,故C错误;

D.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则Li、Na、K的金属性依次增强,故D错误;

故选A.

 

6.下列变化是因原电池反应而引起的是(  )

A.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膜

B.常温下,铁被浓硫酸“钝化”形成保护膜

C.在潮湿的空气中钢铁易生锈

D.在潮湿的空气中过氧化钠易变质

【考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分析】A、铝可以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铝;

B、铁能和浓硫酸或者是浓硝酸发生钝化现象;

C、在潮湿的空气中钢铁易生锈,是钢铁发生吸氧腐蚀的结果;

D、过氧化钠易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以及水发生反应而变质.

【解答】解:

A、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膜,是铝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铝,属于化学反应引起的腐蚀,故A错误;

B、铁能和浓硫酸或者是浓硝酸发生反应在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而阻止反应的发生,即发生钝化现象,属于化学腐蚀,故B错误;

C、在潮湿的空气中钢铁易生锈,是钢铁发生吸氧腐蚀的结果,属于电化学腐蚀,故C正确;

D、过氧化钠易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以及水发生反应而变质,属于化学腐蚀,故D错误.

故选C.

 

7.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b、c相连时,c上有大量气泡.b、d相连时,d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顺序由强到弱为(  )

A.a>b>c>dB.a>c>b>dC.c>a>b>dD.b>d>c>a

【考点】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原电池的正负极判断金属活泼性,负极强于正极;根据电极反应的反应类型判断金属活泼性,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活泼;根据电流流向判断金属活泼性,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负极活泼.

【解答】解:

a、b相连时,a为负极,活泼金属作负极,所以金属活动性a>b;b、d相连时,d上产生大量气泡,d上发生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b上发生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金属活动性b>d;b、c相连时,c上有大量气泡,所以c作正,b作负极,金属活动性b>c,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c极上发生氧化反应,即d是正极,c是负极,活泼性c>d,所以a、b、c、d4块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b>c>d.

故选A.

 

8.下列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表中数字为原子序数,M的原子序数为37的是(  )

A.

B.

C.

D.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原子序数,结合元素周期表结构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再结合各元素位置关系进行判断.

【解答】解:

M的原子序数为37,位于周期表中第五周期第ⅠA族.

A、19号,55号元素处于第ⅠA族,M应处于二者之间,故A错误;

B、20号,56号元素处于第ⅡA族.20号元素为钙元素,处于第四周期第ⅡA族,M位置正确,故B正确;

C、26号、28号元素为第Ⅷ族元素,图中M处于第Ⅷ族,故C错误;

D、17号、53号元素为第ⅦA族元素,图中M为稀有气体Kr,故D错误.

故选B.

 

9.A、B、C、D、E是同一周期的五种主族元素,A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呈碱性,且碱性B>A,C和D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D;E是这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A.A、B、C、D、EB.E、C、D、B、AC.B、A、D、C、ED.C、D、A、B、E

【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分析】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对应的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根据对应化合物的碱性、稳定进行判断.

【解答】解:

A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呈碱性,则都为金属,且碱性B>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合逐渐减弱,则原子序数A>B,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对应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C和D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C>D,则原子序数C>D;E是这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原子序数最大.

则原子序数为:

B<A<D<C<E,

故选C.

 

10.把下列物质分别加入盛水的锥形瓶内,立即塞紧带U形管的塞子.已知U形管内预先装有少量水且液面相平(为便于观察,预先染成红色),加入下列(  )物质后,发生如图所示变化.

①NH4NO3晶体;②浓H2SO4;③NaOH粉末;

④NaCl晶体⑤Na2O2固体;⑥生石灰.

A.①②④⑤B.①②③C.③④⑤D.②③⑤⑥

【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分析】根据U形管中现象的实质是锥形瓶内的气压高于大气压,锥形瓶内气压增大的原因,可能是化学反应生成了气体,也可能是物质溶解或化学反应放出热量,还可能是既生成气体又放出热量,据此分析来解答.

【解答】解:

U形管中现象的实质是锥形瓶内的气压高于大气压,锥形瓶内气压增大的原因,可能是化学反应生成了气体,也可能是物质溶解或化学反应放出热量,还可能是既生成气体又放出热量,

①硝酸铵晶体溶于水吸收热量,锥形瓶内的气体压强减小,故①错误;

②浓硫酸溶于水放热,锥形瓶内的气体压强增大,故②正确;

③NaOH粉末溶于水放热,锥形瓶内的气体压强增大,故③正确;

④氯化钠与水不反应,气体体积不变,故④错误;

⑤Na2O2与H2O反应2Na2O2+2H2O═4NaOH+O2↑,生成O2并放出热量,锥形瓶内的气体压强增大,故⑤正确;

⑥生石灰与H2O反应CaO+H2O=Ca(OH)2,放出热量锥形瓶内的气体压强增大,故⑥正确;

故选D.

 

11.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H+(aq)+OH﹣(aq)=H2O(l)

△H=﹣57.3kJ/mol,向1L1mol•L﹣1的下列溶液中分别加入1L0.5mol•L﹣1的Ba(OH)2溶液:

①稀醋酸;②稀硫酸;③稀盐酸,完全反应的热效应分别为△H1、△H2、△H3,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

A.△H1>△H2>△H3B.△H1<△H3<△H2C.△H2<△H3<△H1D.△H1=△H3>△H2

【考点】反应热的大小比较.

【分析】25℃,101kPa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注意弱电解质的电离吸热,硫酸根和钡离子反应释放热量来解答.

【解答】解:

解:

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

H+(aq)+OH﹣(aq)=H2O△H=﹣57.3kJ/mol,分别1L1mol•L﹣1的下列溶液中分别加入1L0.5mol•L﹣1的Ba(OH)2溶液:

①稀醋酸;②稀硫酸;③稀盐酸,硫酸中的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之间反应放热,则放出的热量最高,焓变最小,稀盐酸是强的稀酸,所以碱的量一定的条件下,放出的热量等于中和热,稀醋酸是弱酸,电离需要吸热,放出的热量最小,所以焓变最大,即△H1>△H3>△H2,

故选:

C.

 

12.在H2与Cl2生成HCl的反应中,已知断裂1mol氢氢键吸收的能量为akJ,断裂1mol氯氯键吸收的能量为bkJ,形成1mol氢氯键放出的能量为ckJ,则生成1molHCl放出的能量为(  )

A.(c﹣a﹣b)kJB.(a+b﹣c)kJC.(2c﹣a﹣b)kJD.

kJ

【考点】反应热和焓变.

【分析】根据△H=反应物的键能﹣生成物的键能求算即可.

【解答】解:

H2与Cl2生成HCl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Cl2=2HCl其焓变△H=反应物的键能﹣生成物的键能=(a+b﹣2c)KJ/mol,则生成1molHCl放出的能量为:

﹣(a+b﹣2c)/2KJ,故选:

D.

 

13.雷雨天闪电时空气中有臭氧生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2与O3互为同位素

B.O2与O3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

C.在相同的温度与压强下,等体积的O2与O3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D.等物质的量的O2与O3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同素异形体.

【分析】A.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为同位素,相同元素组成,不同形态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B.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C.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分析;

D.等物质的量的氧气和臭氧,其分子数相等,再根据氧气分子构成判断;

【解答】解:

A.O2和O3都是由氧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故互为同素异形体,故A错误;

B.O2和O3为不同的物质,O2和O3的相互转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同温同压同体积的气体分子数相同,在相同的温度与压强下,等体积的O2与O3含有相同的分子数,故C正确;

D.等物质的量的氧气和臭氧,其分子数相等,每个氧气分子中含有16个质子、每个臭氧分子中含有24个质子,所以等物质的量的氧气和臭氧其质子数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14.如图,在盛有稀H2SO4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电极X、Y,外电路中电子流向如图所示,关于该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

X→外电路→Y

B.若两电极分别为Fe和碳棒,则X为碳棒,Y为Fe

C.X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Y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D.若两电极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顺序为X>Y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根据图片知,该装置是原电池,根据电子的流向判断正负极,电流的流向正好与电子的流向相反;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不活泼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作正极;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解答】解:

A、根据图片知该装置是原电池,外电路中电子从X电极流向Y电极,电流的流向与此相反,即Y→外电路→X,故A错误;

B、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作正极,若两电极分别为Fe和碳棒,则Y为碳棒,X为Fe,故B错误;

C、X是负极,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Y是正极,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故C错误;

D、原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