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教学内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027458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教学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单元教学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单元教学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单元教学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单元教学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元教学内容.docx

《单元教学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教学内容.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单元教学内容.docx

单元教学内容

 【单元教学内容】: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4页―第31页)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本单元的安排是:

先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选择恰当的方法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并注意书写工整。

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2、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提倡算法多样化。

  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数感,运用数学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交流。

  【单元重、难点】

  1、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2、解决好多种算法与数的组成计算的关系

  3、注重集合、对应、统计思想的渗透,不给学生讲这些名称。

  4、数的认识,比较大小,加减法的认识过程中,要以分类为基础。

也就是在分类的基础上提炼出数而进行大小的比较和加减法。

  【单元课时安排】

  1、1――5的认识…………………………3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4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的加减法……………2课时

  第一课时:

1――5的认识及书写

  【教学内容】1――5的认识及书写(第14页――第16页)

  完成第21页的第1题――第4题

  【教学目标】

  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

  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   感,并能进行交流。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教学重、难点】

  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准备】

  教师:

各种动物的卡片5张以内,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实物投影仪

  学生:

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1、导入:

  出示主题画:

  问:

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画的是什么?

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主动探索:

认识1―――5各数

  

(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

  1、认识1

  

(1)问:

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

(学生随意回答)

  师:

凡是象这样:

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

  2、认识2(教学方法同上)

  3、认识3

  

(1)问:

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

  

(2)师:

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

  (3)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表示的?

  (4)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

请你摆一摆。

  4、认识4、5(教学方法同上)

  

(二)、出示计数器

  1、先拔一颗珠,问:

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

  板书:

1、2、3、4、5

  2、数的顺序

  全班齐读:

正、反读

  教师问:

3的前面是几?

后面呢?

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三)、教师说,学生操作

  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

  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

  3、请你拿出5个圆片。

  三、教学写数字1―5

  1、教师教拿笔姿势

  2、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

先教师示范,紧接着,学生书空,然后学生在书中描红。

  四:

练一练

  第21页的第1――4题,学生做在书上

  

(1)学生互评  

(2)集体评  (3)教师评价

  五、作业

  反思:

这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让同学们认识一到五,会读,认,写。

这部分的内容学生在幼儿园的时候就有所接触。

而且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出现数字,所以学生们并不陌生。

认和读都不成问题,关于写,大多数同学都会写,主要是要让他们写的规范。

关于写的规范这个问题,我在教学的时候让学生们多加练习,先让他们自己来说说这些数字长的像什么,然后让他们自己说说,在写这些数字的时候应该要注意些什么,在集体练习的时候,让各小组成员互相找找毛病,这样他们才会记得牢。

  第二课时:

比大小

  【教学内容】

  比大小(第17页的内容)完成第21页的第5、6题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2、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3、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并能够进行正确熟练地比较。

  【教学重难点】

  建立数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比较。

  【教学准备】

  教师:

主题图或小猴图片三个、梨的图片4个,桃的图片3个,香蕉

  的图片二个。

  学生:

1-5的数字卡片、<、>、=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

请你说一说。

  

(2)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3的后面是几?

2的前面是及?

  (3)有谁能够写出1-5每个数字。

请你试一试。

  二、新知讲授

  1、出示主题画

  问:

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你还知道了什么?

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小猴 梨  桃  香蕉

  3  4  3   2

  2、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板书:

  3=3      3>2       3<4

  3等于3    3大于2      3小于4

  4、教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5、谁会读,请会读的学生带领大家读

  6、你还有其它的比法吗?

(3大于2,2小于3)

  7、出示第17页下面思考:

  8、1)学生自由看图:

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小免和胡萝卜各有多少?

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

(指名上台写)

  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4)一只小免吃一个萝卜,够吗?

你有什么好办法让他们够吃?

  三、练一练

  1、第21页的第5题

  学生自由独立完成,然后学生互评,最后全班集体评价

  2、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评价,最后教师评价。

  四、作业本

 

  第三课时:

几和第几

  【教学内容】

  第几(第18页的教学内容),完成第22页的第7、9、10题

  【教学目标】

  1、具体的情境图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和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序数含义,会区分基数与序数,明确数的方向决定数的次序。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生交流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地方,想知道是哪里吗?

  2、出示实物投影的书中第18页的图画。

(动物园的售标处,井然有序的排队买票)

  3、教师问:

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有哪些人?

他们在干什么?

(进行遵守社会公德教育)

  二、探求新知

  

(一)初步感知

  1、教师提问:

  

(1)请大家猜一猜谁最先上车?

你是怎么知道的?

  

(2)那小朋友排在第几个?

排在他前面的阿姨呢?

后面的两位叔叔呢?

  (3)你是怎么知道阿姨排在第2个的?

  (4)请你说一说:

两位叔叔排在第4和第5的理由。

  (5)教育学生在公共场合应该自学排队,遵守公共秩序。

  2、感知基数与序数

  

(1)请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票?

有谁能指一指排在第5个是谁?

  

(2)动画展示:

穿红衣服的阿姨已经走了,后面的人次上前。

问:

有几个人在排队?

这时谁排在第4个?

小朋友排第几个?

解放军叔叔呢?

  

(二)进一步体会基数、序数的含义

  1、请几位同学上讲台

  

(1)请大家数一数共几人?

再问一问从左数第3人是谁?

××同学是从右数的第几?

他还可以排第几?

  

(2)分小组做排队游戏

  三、反馈练习:

  1、投影出示:

5只小鸟

  把左边的4只小鸟圈起来,给从左数的第4只小鸟涂上颜色,从右数起呢?

  2、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关于“第几”的例子

  先4人小组互相说,然后向全班汇报。

  四:

作业:

  书第8页“做一做”的第2题

  看图片可以说一说:

照片上共有几个人?

从右数,爷爷排第几?

奶奶和爸爸排第几等?

  反思:

“认识几和第几”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对一年级小朋友来说,这个知识点小朋友很容易混淆。

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在设计教案时力求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四课时:

数的组成

  【教学内容】

  几和几(第19页和20页的教学内容:

5以内数的组成)

  完成两个“做一做”和第22页的第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4和5的有关组成,并有效地渗透有序的思想。

  2、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4和5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数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计数器:

老师拔数,学生观察

  1)先拔两颗珠子,问:

这是几颗珠,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2)如果再增加一颗珠,这时又是几颗珠?

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指名说,并请一名学生上台写数字3

  3)如果再增加一颗珠,这时又是几颗珠?

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指名说,并请一名学生上台写数字4。

  4)请你比一比:

4和3谁大,谁小?

请你用符号连接。

  二、学习新知:

  

(一):

主动探索:

4的组成

  1、请你拿出4个小棒,摆一摆,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

  2、你能把这4根小棒分成两堆吗?

请你试一试。

(学生自由活动,老师巡视)

  3、学生汇报操作结果,边板书边问:

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板书)

  4           4            4

  1    3    2     2      3    1

  4、读数的组成

  

(1)先领读:

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

  

(2)再让学生自由地读,同桌对口令

  (3)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

  3、察上面数的组成:

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然后再发言)

  (先分成1和几,再分成2和几,再分成3和几……我们在记得的时候可以只需要记2个就可以了)

  

(二)学生合作:

学习5的组成

  1、教师:

刚才,你已经拿出了4根小棒,现在想一想,再增加几根小棒就是5根小棒了?

  2、师:

刚才你们真能干!

发现了这种奇妙的规律,那么你能用这种方法来把5分成两堆吗?

并请你把分的情况像老师一样写出来,可以吗?

请你们小组合作,试一试。

  3、学生分小棒,老师巡视。

  4、学生汇报分的情况,学生边回答,老师边问:

还有不同的分法吗?

(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5     5     5     5

  1   4  2  3  3  2  4   1

  5、读一读

  

(1)小老师带读     

(2)小组开展竞赛读

  (3)师生对口令     (4)同桌对口令

  (5)试着背一背

  6、观察:

请你认真观察上面的4个数的组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先可小组里互相讨论,每个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选一个代表发言,其余的同学认真听)

  7、评价:

你们自己组说得怎么样,你认为哪个组说得最好?

,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8、完成第20页的做一做:

先摆一摆,然后再连线。

集体评价。

  三、练一练:

  第21页的第5题:

集体评价

  第22页的第6题:

这是一题判断题,是学生第一次遇到,教师可以先教学生如何做,然后学生再开始进行判断。

  四、作业本

  反思:

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喜欢动手操作,于是在教学中我就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教学1—5的组成时,引导学生用手指表示数,用彩色笔画圆点表示数,根据老师的要求动手摆圆片、摆小棍摆出不同的形状来表示数等;教学2—5的组成时,我先让学生动手分圆片或小棍,把它们分成两部分,然后说说自己的想法,这样数的组成自然而然的在学生的谈话中总结出来了,接着我让学生们一起观察、讨论,发现规律,说说怎样能更快地记住数的组成,在肯定学生有自己想法的同时,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说说那种方法更好、更简单易记,找出最佳的方法。

在这样的动手操作中学生不仅掌握了5以内数的认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的意识。

  游戏是学生的最爱,是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手段。

“找家”、“小小邮递员”的游戏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5以内各数;“他是谁?

”的游戏帮助学生巩固对序数、基数的认识;“扑克牌游戏”和“手指歌”帮助学生记忆数的组成。

再加上童谣、歌曲的介入,课堂上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宽松、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在各种游戏活动中一边游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