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0课 新文化运动课后辅导练习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023565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38.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0课 新文化运动课后辅导练习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精选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0课 新文化运动课后辅导练习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精选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0课 新文化运动课后辅导练习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精选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0课 新文化运动课后辅导练习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精选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0课 新文化运动课后辅导练习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0课 新文化运动课后辅导练习二.docx

《精选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0课 新文化运动课后辅导练习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0课 新文化运动课后辅导练习二.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0课 新文化运动课后辅导练习二.docx

精选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0课新文化运动课后辅导练习二

2019年精选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0课新文化运动课后辅导练习二十一

第1题【单选题】

1915年,为了这个大梦想(新文化——新国民——新国家),一批文化精英开始挽袖、提笔、呐喊。

下列哪一人物就是这一时期的精英?

()

A、李鸿章

B、梁启超

C、孙中山

D、陈独秀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

A、《庶民的胜利》

B、《敬告青年》

C、《狂人日记》

D、《孔子与宪法》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儒家思想的地位在历史长河中沉浮。

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焚书坑儒②批判儒学,打倒孔家店 ③百家争鸣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①③②④

B、④①②③

C、③④①②

D、③①④②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B、是一场提倡政治制度革新的运动

C、是我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D、以北京大学和《新青年》为主要阵地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指出:

“……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这反映新文化运动高扬的两面旗帜是()

A、民主、科学

B、民主、共和

C、自强、求富

D、民主、法制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一书中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

“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

”如此推理,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A、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

D、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近代中国某一报刊首发过如下文章:

《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该报刊是()

A、《每周评论》

B、《新青年》

C、《申报》

D、《民报》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A、《新青年》

B、《中外纪闻》

C、《民报》

D、《申报》

【答案】:

【解析】:

第9题【填空题】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______。

【答案】:

【解析】:

第10题【问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五四运动9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历史,缅怀先烈,进一步弘扬伟大的‘五四精神’,这对于激励广大青年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长春讲话材料二“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

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蒙访旧踪”——1964年4月5日董必武同志题诗

(1)材料一中五四运动发生在哪一年?

它在中国革命进程中标志性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材料二中“画舫”因为召开了哪一次重要会议而闻名天下?

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重大意义?

(3)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之前,资产阶级也试图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但都失败了。

中国资产阶级进行过哪些探索?

请列举两例。

【答案】:

【解析】:

第11题【材料分析题】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是从思想观念解放开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发起的思想解放运动。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社会思潮的核心。

人文主义反对神学抬高神、贬低人的观点,反对教会束缚和封建等级观念,强调人的作用。

……随着文艺复兴运动蓬勃开展,近代自然科学也产生了许多新成果。

——马世力《一本书读懂世界史》

材料二:

它是18世纪20年代在法国出现的思想解放运动。

当时资产阶级的先进思想家为了向封建势力夺权,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必须砸开宗教蒙昧主义的枷锁,冲破封建专制主义的束缚,以启迪人们的觉悟,并为即将到来的革命做了舆论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准备。

——摘自《西方文化史》

材料三:

20世纪中国大地上掀起一场思想解放的思想启蒙运动。

这场运动的代表人物是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

请回答:

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与核心观念。

材料二所说的法国思想解放运动指什么?

这场运动的斗争对象是什么?

这些思想家们设计的理想社会是什么?

材料二所提及的思想解放运动与材料一中的思想解放运动相比共同之处是什么?

后者比前者进步在哪里?

材料三中“20世纪中国大地上掀起一场思想解放的思想启蒙运动”是什么运动?

这场运动高举那两面大旗?

综合上述材料,思考中外历史上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有何共同历史作用?

【答案】:

【解析】:

第12题【材料分析题】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18年李大钊先后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三篇文章,开始向国人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

材料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材料二,材料三摘编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材料一所列的是哪两位杰出人物?

他们在哪一年发表了什么重要纲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材料二所指李大钊发表三篇文章时的国际背景是什么?

当时中国正在进行什么运动?

结合材料三,分别列举中国在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探索出适合国情的道路。

(不阐释,各写一例即可)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

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

“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张鸣《辛亥:

摇晃的中国》材料三:

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复兴之路》

请回答:

材料一所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

简要评价此事件。

根据材料二,概括这场革命的历史意义。

根据所学知识推断,材料三中的“三个兔子”在北大因高举哪两面大旗而闻名?

以上三则材料都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历程,请你为此历程做一个主题归纳。

【答案】:

【解析】:

第14题【综合题】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反映的是洋务运动,据此写出图二、图三、图四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

请任选其中的一个历史事件做出评价。

上述四幅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体现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一种怎样的追求?

【答案】:

【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

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摘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在中国社会缓慢地发生变化的同时,出现了《海国图志》《瀛环志略》等著作……可惜的是,在当时,对这两部意在醒世的著作予以最大注意的,不是中国人,而是日本人。

日本社会因炮声震撼而惊醒,中国社会却在炮声沉寂后又昏昏睡去……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军事失败”与“少数人觉悟”各指什么具体事件?

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惊醒”与“昏昏睡去”对两国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知识分子是如何“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的。

【答案】: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