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九)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结合平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
2、使学生懂得平时要认真,持之以恒,形成良好习惯。
3、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使学生了解小学阶段应哪些工具书和为什么使用这些工具书。
4、使学生逐步养成做读书笔记和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做读书笔记时要专注、认真。
训练学生查工具书解决读书时的实际问题。
逐步养成做读书笔记和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教具准备:
高年级优秀作业若干。
每人准备好读书笔记和卡片。
准备一些工具书:
《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
教学时间: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结合平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
2、使学生懂得平时要认真,持之以恒,形成良好习惯。
教学流程
教学改进措施
一、故事导入。
1、老师想讲一个有趣的故事,请同学们听完后告诉大家,你明白了什么。
2、故事:
从前,有人叫汪得净的人,非常喜欢读书,而且态度很认真,分析起他人的文章来头头是道,朋友们都很佩服。
他有一个缺点,就是懒得动笔墨,不愿写读书笔记。
有一次,他看到一首诗,认为写得特别好,就认认真真地研究了一番,把这首诗记在脑子里,准备适当的时候介绍给朋友。
一天,朋友来看他,他就,两人月前读过一首咏虎的诗,虽然只有四句,却把老虎写活了朋友请他说出来听听,他想了想,说:
“第一句好像是什么什么虎,第二句大概是什么什么苦。
”朋友不满地说:
“既然前两句忘了,就说后两句吧。
”他抬起头,来回踱着方步,好半天才说:
“第三句真是忘了,好在第四句记得明白些,是狠得很的意思。
”
3、学生说说听了故事后明白了什么。
4、引导学生谈谈读书笔记的重要性。
5、小结:
读书做笔记可帮助我们加深理解,增强记忆,积累资料,因此,我们应当养成读书做笔记的好习惯。
二、指导观察,适当讲解做笔记的方法。
1、指导观察第一页的图。
上面一幅图上的同学在什么地方?
在干什么?
老师在干什么?
说说黑板上写了些什么。
“不动笔墨不读书”什么意思?
下面一幅图上的女同学在干什么?
、态度怎样?
圆形特写图上有什么?
这告诉我们,读书做笔记要准备好哪些东西?
2、指导观察第2页和第3页的通版图。
第2页上的图中,同学们在哪里?
干什么?
你觉得他们的态度怎样?
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第3页下面的图上画的是什么?
看了这幅图,你明白了什么?
第2页和第3页的读书笔记,分别是读后感和摘抄。
3、讲授做读书笔记常用的方法。
①摘抄。
②编写提纲。
③写读后感。
三、引导学生谈谈收获。
怎样做读书笔记
积累资料的方法人各有异。
但最基本和常用的,莫过于做笔记。
笔记可不拘体例。
不限长短,内容庞杂,形式多样。
然而主要是这样四种方式:
摘录式。
这是使用最多的一种方式。
主要摘录书籍、报刊、杂记、调查报告、文书档案中,与自己学习钻研内容有关的原始材料。
比如你自修文科,便可摘录有关的学习资料、重要文章、警句格言、词语典故等。
如果学理工科,就得摘录有关文献、重要的结论与证明、独特的技巧,等等。
这样便可备你不时之需。
提要式。
即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对文中的某一观点、事件、情节或某一章节、定理等,进行分析、归纳,用自己的话把其内容、要点写出来。
这不仅可备忘、备查,而且可训练你的综合、概括能力。
列宁的哲学笔记,有很多就是采用的这种形式。
如《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一书摘要》等著作。
而且他对摘录内容,还往往写出自己的意见、批评或注释,以及自己独创的符号和评注。
比如“注意”“说得对”“辩证的精华”等提示性简明字样。
明确地表明了列宁对某段论述的意见或批评。
提要应力求简明扼要、脉络分明,最好以某一主线展开。
如,历奥可突出主要人物及其作用.重大事件及其影响。
也可用列表法使其内容一目了然。
心得式。
记下的是对某一问题思考的心得。
如李贺的《史纲评要》,脂砚斋的《重评石头记》,皆是这样的著作。
心得也可以是礼记、体会。
札记多为旁征博引,辩证考订;体会多为引申阐发、借题发挥。
沈括的《梦溪笔谈》,茅盾的《读书札记》,马克思的《数学手稿》,就是用的这种方式。
这是写笔记的一种高级形式,要求有更多的个人创见,难度也较大。
但它却是创造的半成品或完善的精制短篇,一旦需要时,就可组织起来,使之成为有价值的作品。
写这类笔记,要特别注意捕捉生活中的火花.自修理工科则应注意抓住学习研究中所碰到的难点和问题。
有些重大发现,往往是由一个简单的疑问开始,经过冥思苦想或从某一点上受到启示的。
对任何一点良好的思索。
那怕是一丁点都不应放过,并把它及时记下来,很可能成为你作出成就的关键。
索引式、即写下有关的论文题目或书名等。
在阵习中可能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看到某些东西感到十分有用,但内容却太多,上述三种笔记法又都不易采用.或者是这个内容,你本身就有这本书,所以也不必采用上述方法。
但是往往到要用这个内容时,你却忘记了或找不到了。
诸如此类问题,只要搞好素引,便可顺手拈来。
自学成名的史学家陈垣曾说:
“教学和研究要从目录学入手”,“目录学就好象一个账本,打开账本,前人留给我们的历史著作概况,可以了然”。
所以,平时应把所有的资料,按照内容本身的性质搞出一个索引来,以备查用之便。
上述四种与笔记的方法,可视各人的爱好、条件而定。
至于书与格式,记在笔记本、活页张、卡片、纸条上均可。
如果是自己的课本、书刊,那么写在天头、地脚、篇末、段尾都行。
也可在书中作些符号或标记。
总之,各种方式均有所长。
但从使用价值来看,采取做资料卡片的形式更好些。
做卡片请你注意几点:
一是每张卡片最好只写一个问题,一个事例。
这样既灵活,又不乱,便于分类整理装订成册。
二是每张卡片须注明资料来源、书名、篇名、版本、卷首、页码等,便于查找。
三是随着学习水平的提高,应注意积累卡片向某些方面集中,使之更加系统化和深化。
四是一定要养成定期整理的习惯,按性质或需要把卡片编上页码,分类插放。
既为查找使用提供方便,又可在整理过程中使自己平时分散、零碎的知识系统、条理起来。
心得
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使学生了解小学阶段应哪些工具书和为什么使用这些工具书。
2、使学生逐步养成做读书笔记和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
教学改进措施
一、看图揭题,了解使用工具书的意义。
1、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谁,他手里拿的是什么。
2、启发:
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一个人不可能门门知识都精通。
要学习各种知识,就离不开书本和老师,工具书就是我们不说话的老师。
二、指导看图,教给学生一些常识。
1、先观察P4的图画,说说图上有哪些工具书,自己现在有哪些工具书,还准备购买什么工具书,框内中间两幅小图上画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告诉:
购买、借阅工具书应去书店或图书馆专门的柜台或书架选择,借阅图书时应保持安静。
要先确定自己需要的工具书属于哪一类,按类找到后,将要的工具书从书柜或书架上轻轻抽出来。
3、观察P5上部的两幅图,说说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4、口述怎样选择和购买工具书。
5、老师点拨:
有礼貌,讲文明。
6、观察P5下部的图,谈谈这两位小学生是怎样使用工具书的。
7、讨论,总结:
工具书的种类很多,用途很广。
三、分角色表演,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1、一名学生安静地在“书店”的柜台旁选择工具书。
2、他在认真听“营业员”介绍工具书。
3、他选中了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到“收款台”交款。
4、他“回家”后阅读《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文,不理解“温馨”这个词,用上了工具书,准确地理解了这个词语,并在书上摘抄了这个词的解释。
5、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
教学过程:
学习,同学们懂得了使用工具书的各项基本要求,并努力运用工具书解决读书时的难题。
相信今后同学们会在平时的学习中认真对待,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打好语文基础。
心得
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阅读材料,尝试做读书笔记。
2、训练使用工具书。
教学流程
教学改进措施
一、观摩优秀读书笔记,激发学生做读书笔记的兴趣。
1、展示优秀读书笔记若干份,让学生仔细观摩。
2、告诉:
这些都是读书笔记的主人优秀的学习成果。
3、学生展开讨论:
我们应该怎么办?
二、引导尝试。
1、打开课外阅读材料。
2、学生阅读材料,做读书笔记。
要求:
⑴认真阅读材料。
⑵用上常用的三种做笔记的方法。
⑶要求不必太高。
摘抄的内容只要是有代表性的词句即可。
编写的提纲只要能抓住大体意思就行。
写读后感不必写评论性质的长文章,只要能写出自己的收获和感想,三言两语,四行五行都可以。
3、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小组交流所做的读书笔记,相互取长补短。
5、展示。
6、小结,鼓励。
三、训练使用工具书。
1、拿出自备的《新华字典》。
2、出示“浩han”这个词语,知道了读音,却不会写“han”的字形,怎么查?
这个词语什么意思?
3、出示“洋溢”这个词语,“溢”怎么读?
它的意思是什么?
你是用什么方法查的?
4、学生动手查找工具书。
5、总结评比。
四、全课总结,勉励鞭策。
1、通过这三节课的学习,你们懂得了什么?
2、你准备怎样做读书笔记和使用工具书呢?
3、老师相信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一定能认真学做读书笔记。
本学期,我班将进行优秀读书笔记展览,我们看谁读书笔记做得最好。
4、工具书,这个不说话的老师,会给你带来很多便利。
板书设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九)
不动笔墨不读书:
摘抄(卡片、采蜜本)随时使用工具书
编写提纲音序
写读后感部首
心得反思
1、师恩难忘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及重点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连贯地复述老师所编的故事内容。
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3、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1、从田老师讲的故事与所学的古诗的关系中体会田老师教学有方,感悟“师恩”。
2、理解“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及“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的含义。
3、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具准备:
PPT
教学时间: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
能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3、学习课文第一段。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大意,学习课文第一段,了解田老师经验丰富、能说会道、口才出众。
教学流程
教学改进措施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播放一首赞美老师的歌。
2、同学们,我们的成长渗透了多少师长的心血,不少人热情讴歌过辛勤培育自己的园丁。
著名的作家刘绍棠在《师恩难忘》这篇文章里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这是一篇深情而朴实的文章。
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一片尊师情。
二、介绍了解,走近作家。
1、出示作家的图像,师生交流课外收集的资料。
2、教师结合学生的介绍进行梳理,重点交流作者的文学成就。
3、归纳简介:
刘绍棠,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13岁开始就发表作品,20岁成为中国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被誉为中国文坛的“神童作家”。
长篇小说《京门脸子》获北京优秀长篇小说奖。
《敬柳亭说书》获首届中国大众文学奖。
《蒲柳人家》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多部中、短篇小说被译成英、法、德、俄、日、西班牙、泰国、孟加拉、阿尔巴尼亚文出版。
三、整体感知,自主浅读。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生字词圈、划出来读正确,把不好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
2、教师检查并进行重点指导。
生字的读音:
姥(边音)炊(翘舌音)滋(平舌音)
生字的字形:
歇(又边是欠字部)滋(右边头上是两点)
3、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
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4、教师根据学生的整体感知情况进行小结。
四、划分段落,理请脉络。
1、课题中的“师恩”、“难忘”分别是文中的哪部分内容?
2、分段。
第一段(1~2):
写“我”到临近的一所小学去读书以及学校的概况。
第二段(3~7):
写开学头一天,田老师把一首小诗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使“我”听得入了迷,而且后来每讲一课都是如此。
第三段(8~9):
写“我”感激老师的教诲之恩。
五、自主阅读,读中质疑。
自主阅读。
默读课文,把不懂的内容做上标记,比如直线或问号。
学生质疑。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归并、筛选,形成重要的问题。
在精读课文时解决。
(问题可能有:
1、师恩指什么?
2、我为什么难忘?
3、为什么说田老师在我的心里播下文学的种子?
等)
六、学习课文第一段。
自主读本段,并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田老师经验丰富、能说会道、口才出众等。
)
七、巩固练习。
本课配套的补充习题1、2、3题。
(看拼音,写词语。
chuīyānniāndāozīrùn
()()()
xiējiǎoqiānguàjīnɡxǐnɡ
()()()
写成语。
表示口才好的:
表示文笔好的: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并想想所填词语的意思,为下节课作准备)
田老师上课的时候,他把一首诗编成一段故事,地给学生听。
我听得,恍如。
他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的故事,这些故事有如,着我。
八、回家作业。
1、收集赞美老师的名人名言。
2、朗读课文;听写词语。
心得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复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朗读品味语言文字的同时,体会田老师的特点及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重难点
1、从田老师讲的故事与所学的古诗的关系中体会田老师教学有方,感悟“师恩”。
2、理解“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及“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的含义。
3、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流程
教学改进措施
一、复习。
1、课文主要写一件什么事?
2、“师恩”课文中具体指哪件事?
(板书:
编故事)
二、精读品悟。
(一)对话“师恩”学习课文第二段(3~7)。
一读找:
怎样教?
轻读课文,划出与书上插图意思吻合的句子。
出示这句话,注意关联词语(先……又……然后……)
结合完成课后第二题第一小题。
二读说:
教什么?
复述故事的内容。
先自己读,练,然后主动上台复述。
三读议:
好不好?
田老师用编故事的方法教古诗,这样教好不好在哪?
1、在书上写上自己的感受;(建议:
如果班级学生基础较弱可设置铺垫:
田老师编故事讲小诗,仅仅是为了学生懂得小诗的意思吗?
)
2、交流并板书:
激发学习兴趣;受到教育熏陶;播下文学种子。
3、结合理解句意:
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了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把什么比作什么?
(①田老师教学技艺高超,②使作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老师的教育熏陶,这是内心发出的赞美和敬佩。
)
4、小结:
今天作者在文学上取得的成就,离不开田老师的教诲。
作者怀揣着一颗感恩之心,回忆往事,表达自己对老师的赞美之情。
)
5、指导朗读,用赞美的语气满怀深情地歌颂“师恩”。
四读颂:
1、田老师是位老师!
(有组织能力;口才、文笔都很好;教学有方;教书育人等等)
2、过渡:
这样的好老师怎能不叫作者终生难忘。
(二)对话“难忘”。
(学习课文第三段8~9)
1、四十年后,当时作者已是名满全国的大作家,在回家探亲时,在村边偶遇了这位可亲、可敬的老人。
此情此景:
插入对话。
生:
您好!
您是田老师吗?
(恭敬向老师行礼)
师:
生:
是的,我是刘绍棠,过去40年了,但我还清楚地记得
师:
生:
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2、书上的哪些词句可以体现作者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
(仍然,恭恭敬敬,深深感谢等)
3、结合理解句意:
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①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作者听了上千个故事至今难忘,不知不觉中使作者对文学产生了兴趣,对作者的成长很大帮助,田老师既教书又育人。
②感受作者对老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设计意图:
达成总目标2)
4、理解: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意思。
(十年的时间可以培植一棵树,百年的时间才可以培育一个人。
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的不容易。
课文指田老师的教育工作很艰辛。
三、总结全文。
回顾全文:
令作者终身难忘的“师恩”是什么?
四、升华主题,延伸拓展。
1、读完作家刘绍棠的《师恩难忘》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心里呀肯定都涌动着对老师的深深感激之情:
我只想对老师说(名人名言,自己创作都可)如: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等等
2、小结:
同学们,你们真诚的表达温暖着老师的心。
师生情是人间最纯洁、美好的感情,让此真情永驻人间。
五、总结写法,抒写真情。
1、读了刘绍棠作家的《师恩难忘》,我们被深深地感动着。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与作者高超的写作水平是分不开的,你们想拜师学艺吗?
2、总结写作:
(1)事例典型,抒发真情。
(学习作者紧扣题意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
(2)点面结合,点题收篇。
六、课堂巩固。
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老师,我相信石头会开花》补充习题第一课阅读。
七、课堂链接
1颂诗
●老师,
如果把您比作蚌,
那么学生便是蚌里的砂粒;
您用爱去舐它,磨它,浸它,洗它……
经年累月,
砂粒便成了一颗颗珍珠,
光彩熠熠。
●春蚕一生没说过自诩的话,
那吐出的银丝
就是丈量生命价值的尺子。
敬爱的老师,
您从未在别人面前炫耀过,
但那盛开的桃李,
就是对您最高的评价
2、介绍推荐课外阅读。
《师恩难忘》(梁晓声)《我的老师》(贾平凹)
八、回家作业
1、预习习作1,准备习作材料。
2、自制贺卡,祝福教师。
板书:
师恩难忘
师:
口才好文笔好生:
难忘师恩
编故事娓娓动听如春雨滋
心得反思
2、陶校长的演讲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10个生字,会认4个,理解有关新词。
3、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
4、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和复述课文,交流陶行知其人其事,感受演讲稿的情真意切,体会“学做真人”,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每天“四问”的重要意义。
体会演讲的特点。
教具准备:
PPT,搜集陶行知的有关资料,扩大预习范围,降低难点、激发兴趣、了解背景
教学时间: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读通课文,达到正确和熟练,了解演讲的特点。
2、学会生字词,练习写正确,写好字。
3、弄清文章层次,知道“每天四问”的内容。
教学准备:
有关陶行知的课件资料,生字词课件。
教学流程
教学改进措施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作为一名学生,大家都渴望进步,但是怎样才能使自己在各方面得到长足的进步呢?
今天,我们将学习的课文,会详细地告诉你。
2、板书:
陶校长的演讲
3、师:
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估计:
陶校长是谁?
演讲是怎么回事?
给谁演讲?
内容是什么?
)
4、介绍陶行知:
(出示课件)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创办了驰名中外的晓庄师范,并亲自担任校长。
在晓庄师范,陶行知脱去西装,穿上草鞋,和师生同劳动、同生活,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自勉勉人。
陶行知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为中国教育探寻新路。
他学识丰富,人格高尚,堪称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是人民教师的楷模。
陶行知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我们一年级学过的《双手和大脑》,就是他写的,一起背:
“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
用脑不用手,想到做不到;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手脑都能用,才会有创造。
”三年级第六册里也有写他的一篇课文,是《放飞蜻蜓》。
这篇演讲稿是陶行知关心学生德智体以及工作能力的培养,为同学们做的“每天四问”的演讲,以启发学生鼓励、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学做“真人”。
二、初读课文
出示问题:
文章中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是分哪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作好记号。
2、回答上面的问题:
(陶校长主要谈的是“每天四问”,分别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谈每天有没有进步这个问题。
)
3、讨论理解演讲的特点。
演讲就是在群众集会或会议上就某个问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
演讲的主要特点是真实性和鼓动性。
演讲的内容贴近生活,讲的是真话。
演讲中带有强烈的感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
4、检查预习字词情况。
出示词语:
否则、锻炼、堡垒、私德、需要、激励、鞭策)自由读一读,想一想哪些字容易写错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三、再读课文,弄请层次
1、找6位同学分别读课文,其他同学用心听,思考每一段写了什么?
2、归纳层次:
(三段,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第1自然段提出演讲的内容是“每天四问”。
(总)
第2—5自然段让学生从“健康”、“学问”、“工作”、“道理”四个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进步。
(分)
第6自然段希望同学们“每天四问”,激励和鞭策自己进步。
(总)
3、自由读课文
4、逐段齐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四、指导写字:
1、重点指导:
锻和策弄清结构,尤其注意“策”字的写法。
2、教师示范。
3、学生练习。
心得反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指导细读课文,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自己和鞭策自己的习惯。
2、进行关联词语训练,进行复述。
3、找到读写结合点,训练学生说话,并练习写作。
教学准备:
有关陶行知的课件资料。
教学流程
教学改进措施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陶校长的演讲,谁来说说陶校长到底讲了些什么?
(陶校长要求我们每天问问自己在“健康”、“学问”、“工作”、“道德”方面有没有进步)
那你们有没有这样问问自己呢?
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陶校长的演讲》。
二、指导细读课文第二节,进行学法指导。
1、启发:
陶校长为什么把“身体有没有进步”作为第一问呢?
读有关语句:
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
“否则”是什么意思呢?
“否则,一切都将是空的。
”怎么理解?
意思就是说:
( )身体不健康,我们( )没办法寻找幸福。
小结:
同学们很厉害,在这儿,陶校长用了一个“因为”的句式,你们在陶校长的话中,又巧妙地用了另一个关联词语:
如果……就……我很佩服你们。
你还能用“因为”说一句话吗?
(今天我来迟到了,是因为我生病去医院打针了。
)
2、如果想拥有健康的身体,那应该怎么做呢?
读有关语句:
健康的身体,离不开自觉持久的锻炼,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