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题B卷 附答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015346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题B卷 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题B卷 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题B卷 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题B卷 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题B卷 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题B卷 附答案.docx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题B卷 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题B卷 附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题B卷 附答案.docx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题B卷附答案

2022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能力测试试题B卷附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

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

_______

考号:

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A、斯金纳

B、布鲁纳

C、苛勒

D、加涅

2、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差异性

3、小黄在学目时关注的是知识的内容和价值,而不是为了获得分数和奖赏。

根据成就目标理论,小黄的目标导向属于()。

A.成绩趋近

B.成绩回避

C.掌握趋近

D.掌握回避

4、小华最近遇到了一些困难,心理辅导老师为了引导他梳理了错误观念,便形成了正确的认识,解决了问题,小华所接受的这种心理辅导方法是()。

A.行为分析法

B.合理情绪疗法

C.系统脱敏法

D.来访者中心疗法

5、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在某些方面不一定会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这反映了教育的哪一特征()。

A阶级性

B生产性

C目的性

D相对独立性

6、在我国近现代学制改革中,明确规定将学堂改为学校,实行男女教育平等,允许初等小学男女同校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7、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在课程类型上属于()。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隐性课程

D、核心课程

8、完形一顿悟理论的提出者是()。

A.桑戴克

B.苛勒

C.托尔曼

D.奥苏贝尔

9、“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长善救失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制

D因材施教

10、通过准备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交流、对过程及时总结是()运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练习法

11、教育者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教育,并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道德实践活动,这符合中学德育()的原则。

A.言行一致

B.正面说服教育、积极引导

C.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D.通过集体进行教育

12、德育过程的实质是()。

A.将学生的思想品德认识转化为品德行为

B.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自觉性

C.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D.教育者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

13、()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A.生产力

B.政治制度

C.科学技术

D.文化

14、小刚利用改变物体接触面积大小或光滑程度的方法,来增强或减弱滑板的摩擦力这主要说明小刚能够运用()。

A.元认知

B.描绘性知识

C.情境性

D.程序性

15、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区别于一般认识过程的显著特点是()。

A.直接性、引导性和简捷性

B.直接性、被动性和简捷性

C.间接性、被动性和简捷性

D.间接性、引导性和简捷性

16、“金字塔形”的等级制教育制度属于()。

A、网络教育

B、学校教育

C、社会教育

D、大众教育

17、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生产力

B.文化

C.政治经济制度

D.科学技术

18、关于新课程理念的说法不科学的是()。

A、小学阶段以分科为主,中学阶段和高中阶段以综合为主

B、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C、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是:

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D、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研究或探究为中心的实践性学习活动

19、下列哪项学习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

A.学生兴趣盎然地听科普讲座

B.学生谐音法记忆单词

C.科学家探索新材料

D.玩走迷宫游戏

20、()的提出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转向科学解释。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21、如果学生上课扮鬼脸是为了得到老师或同学的关注,老师与同学可以不予理睬,不给予其希望得到的强化,那么此类行为就会逐渐减少。

这种减少不良行为的方法是()。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操作技能的模仿必须在定向的基础上进行。

 

2、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S-R之间建立直接联系的过程。

 

3、行为改变都是学习的结果。

 

4、盲人失去视觉,通过实践活动使听觉更加敏锐的现象是感觉的补偿。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压力产生的来源。

 

2、简述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3、我国的教育目的应如何实现?

 

4、简述主要的心理评估方法。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1、小王是班上出了名的“调皮鬼”,上课不专心,课后追逐打闹,乱花钱,无节制,甚至连乘车回家的钱都向老师借。

老师找他谈话后,他答应改正,但并无实际行动。

假如你是小王的老师,你将如何运用德育的有关知识来解决这一一现实问题。

 

2、学生张琼进入青春期后,非常关注自己的相貌,但她认为自己长相难看,不被人喜欢。

看到同学聚在一起咯咯的笑,她就认为她们在笑话自己;在寝室里,若听到同学在谈论某某长得漂亮,会以为是在影射自己;上课未被老师点名发言,也会认为老师嫌自己难看不愿意点自己。

所有这一切致使她郁郁寡欢,不愿意与同学沟通交流,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成绩明显下降。

问题:

请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案例中张琼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B

2、D

3、C

4、【参考答案】B

5、D

6、答案:

C

7、答案:

C

8、B

9、D

10、C

11、A

12、【答案】D

13、B

14、答案:

D程序性知识

15、【参考答案】D

16、答案:

B

17、A

18、答案:

A

19、A

20、答案:

B

21、D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此说法是正确的。

操作技能的形成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定向是第一个阶段,模仿以及后续的阶段必须在定向的基础上进行。

2、正确。

理由:

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犀,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

联结的过程。

强化在刺激一反应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刺激一反应联结之中,个体学到的是习惯,而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

习惯一旦形成,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

3、答案:

错误。

行为改变并不一定都是学习的结果。

学习是通过练习和反复经验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有些行为改变,如酒后的一些行为,并不是学习。

4、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感觉的补偿作用是指一种感觉的丧失可由其他感觉来弥补。

盲人失去了视觉机能,会增强其听觉、嗅觉、触觉等感觉的感受性,以发挥其补偿作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压力是人们对刺激产生的一种心理与生理上的综合感受。

压力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心理压力源:

(1)认知:

信息太多或太少,目标模糊、不确定,时间紧,难以选择或没有选择等,都会导致压力的产生。

(2)情绪:

恐惧、焦虑、悲伤、愤怒,厌倦产生的动机冲突等也会导致压力。

(3)人格因素:

易敏型人格或抑郁型人格容易产生压力。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网提供

生理压力源:

(1)生理性:

睡眠缺乏、疲劳等。

(2)环境:

噪音污染、空气污染、过度拥挤等。

社会压力源:

(1)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剥夺了个性的发展;

(2)家庭压力:

家庭成员之间缺乏交流沟通等;

(3)工作压力:

职业发展、人际沟通、人际相处等。

2、教师职业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所教学科的专业素养,还要有教育专业素养。

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教师要具有热爱学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愿意终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信念。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教师的教育能力是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比如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重要工具,是传播知识和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

没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师,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重视进行科研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融进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师的研究还包括教育研究,通过教育研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更大发展。

3、正确答案:

(1)端正教育思想,明确教育目的;

(2)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3)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

4、主要的心理评估方法有:

(1)调查法;

(2)观察法;(3)会谈法;(4)作品分析法;(5)心理测验法;(6)心理投射法。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1、

(1)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过程。

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净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

所以,在解决小王品德问题的过程中既要提高小王的道德认识,又要重视道德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培养。

(2)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教师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来提升小王的思想品德修养。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积极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并表现出来,从而进一步接受其检验的。

形成一定品德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和参与社会新生活的创造,因此教育者应把组织学生进行社会活动和开展社会交往看成德育过程的基础。

(3)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个思想内部的转化问题。

德育过程既是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又是个体品德外化为社会道德行为的过程。

要实现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转化,教育者既要给受教育者创造良好的外因,又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促使其积极接受外界的教育影响,有效地形成新的道德品质。

德育过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

教育者要注意提高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能力。

(4)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

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注意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变化,坚持长期抓;又要注意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反复性,注意反复抓。

2、青春期是人生中的一个激动而且混乱的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等心理素质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处于这一特殊的发育阶段的青少年,由于生理、心理方面疾风骤雨式的千变万化,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

材料中张琼的典型心理问题是强烈的自卑意识和失落感,常常把别人无意的话、不相干的动作当做对自已的轻视或嘲笑。

自我意识强烈,自尊的要求迫切,产生了强烈的不安、焦虑和恐惧,造成神经过敏、多疑,最终严重影响自己的学习成绩。

对怀有自卑感的人,应摆脱孤立无援,独自苦恼的状态,将自己的困惑向周围人诉说,帮助分忧解愁,体谅,理解其苦恼心情,争取周围人及家属的“共鸣性理解”,对消除自卑感具有良好作用。

同时,要针对自己的弱点制订一个逐步训练的计划,并坚持不懈地执行,提高语言技巧及社交手段.也可观察一下周围的人,发觉别人也不像自己所认为的那样十全十美,对自己又并无歧视之意,也就不再“自惭形秽”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