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医公卫环境卫生学考研大纲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6011453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医公卫环境卫生学考研大纲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贵医公卫环境卫生学考研大纲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贵医公卫环境卫生学考研大纲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贵医公卫环境卫生学考研大纲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贵医公卫环境卫生学考研大纲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医公卫环境卫生学考研大纲知识点总结.docx

《贵医公卫环境卫生学考研大纲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医公卫环境卫生学考研大纲知识点总结.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医公卫环境卫生学考研大纲知识点总结.docx

贵医公卫环境卫生学考研大纲知识点总结

环境卫生学考研大纲2020知识点总结

一、绪论

(一)健康及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健康:

WHO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

1、行为和生活方式因素。

是指因自身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直接或间接给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

(1)行为因素。

行为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几乎所有影响健康因素的作用都与行为有关。

(2)生活方式。

由于生活方式和不良行为导致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性病、艾滋病的迅速增加。

2、环境因素。

强调人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统一,强调健康、环境与人类发展问题不可分割。

(1)自然环境。

保持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和谐,对维护、促进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社会环境。

包括社会制度、法律、经济、文化、教育、人口、民族、职业等。

3、生物学因素。

遗传可导致婴儿出生缺陷、智力低下还与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疾病的发生有关。

4、卫生医疗服务。

指社会卫生医疗设施和制度的完善状况。

(二)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环境介质、环境因素、原生环境、次生环境、全球环境问题

环境卫生学(environmentalhealthy):

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维护和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学科。

环境卫生学研究对象:

以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作为研究对象。

环境卫生学研究内容:

1、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基础理论研究;2、环境因素与健康关系的确认性研究;3、创建和引进适宜于环境卫生学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4、研究环境卫生监督体系的理论依据。

环境介质:

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条件,是指自然环境重各个独自组成部分中所具有的物质,通常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物质形态而存在,能够容纳和运载各种环境因素;指大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

环境因素:

是被介质容纳和转运的成分或介质中各种无机和有机的组成成分。

按其属性分类:

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

1、物理因素:

小气候、噪声、震动、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等。

2、化学因素:

无机和有机化学物质。

一次污染物(primarypollutant)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secondarypollutant)指某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原来污染物的理化性质不同和毒性更大的新的污染物。

按环境因素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情况分类:

原生环境、次生环境。

3、生物因素:

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和生物性变应原如植物花粉、真菌孢子等。

原生环境(primaryenvironment):

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其中存在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因素,也有对人体健康不利的因素。

次生环境(secondaryenvironment):

指受人为活动影响形成的环境。

全球环境问题:

1、全球气候变暖;2、臭氧层破坏;3、酸雨;4、生物多样性锐减。

(三)环境卫生学发展简史:

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

可持续发展:

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清洁生产:

概念:

将综合预防污染的环境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是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内容:

包括清洁能源、清洁生产过程和清洁产品。

要求:

节约能源、节约原材料,淘汰有毒原材料,在离开生产过程之前,减少排放物和废物的数量和毒性,减少整个生产过程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二、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一)、人类的环境:

环境、生态系统、食物链的概念及特点

环境:

是指以人为主体的外部世界,是地球表面的物质和现象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各种自然及社会要素构成的统一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重要条件。

特点:

环境卫生学研究的环境通常包括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

自然环境:

围绕在人类周围的自然因素(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

生活环境:

是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各种自然的和人工的环境条件,如居住、工作、娱乐和社会活动环境。

生态系统:

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组成,借助于各种功能流(物质流、能量流、物种流和信息流)所联结的稳态系统。

它具有整体性、开放性、自调控、可持续性等特征。

食物链:

生物之间以食物形式传递物质能量时而形成的吃与被吃的序列关系。

卫生学意义:

生物富集和维持生态平衡。

(二)、人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

1、人与环境在物质上的统一性:

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相互依存并相互联系。

2、人对环境的适应性:

人体对环境变化形成一定的生理调节功能以适应环境变化(有限),包括调节、生化、补偿和病理。

3、环境因素对人体影响的双重性:

有害/有利,兴奋效应:

某些物质在低剂量时对生物系统具有刺激作用,高剂量使具有抑制作用。

以剂量效应关系的双相曲线为特征。

4、人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平衡

5、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生物学基础(遗传变异)

(三)环境改变与机体反应的基本特征:

环境介质与环境因素暴露,暴露特征与反应,环境多因素暴露与联合作用,人群健康效应谱与易感人群。

1、环境介质与环境因素暴露:

环境因素,特别是环境化学物质的暴露,一般都是通过接触含有这些物质的环境介质而发生的。

环境因素转归为两种:

一种是通过环境自净作用,逐渐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另一种是增加人群暴露的机会、增强环境因素对人体的有害性。

(1)环境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

环境物质的迁移是指物质在环境中发生富集、分散、消失的空间位移过程。

①单一介质内的迁移;②不同介质间的迁移;③生物性迁移(生物放大作用)。

生物放大作用是指在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迁移过程中,生物体内化学物质的浓度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

(2)环境化学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转化:

化学物或污染物在环境中主要通过化学的或生物学的作用转变成另一种物质的过程叫化学物的转化。

通常把在环境中发生各种反应而转化形成的与原来的污染物物理化学性状不同的毒性更大的新污染物为二次污染物,而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的污染物称为一次污染物。

①化学转化:

化学反应②生物转化:

酶促反应,结果转化赋予新的理化特征A、无毒物质/易降解结构B、毒性增强/难降解结构。

(3)环境介质中的迁移和转化对环境因素暴露的影响:

①扩大暴露范围;②增加暴露途径;③改变污染物性质和毒性;④影响暴露剂量。

2、暴露特征与反应

(1)暴露途径:

①影响总暴露量②影响吸收率③改变作用靶

(2)剂量-反应关系:

随着暴露剂量的改变,产生某种反应(定量或定性反应)的数量而随之改变的相互关系。

分为无阈值化合物和阈值化合物。

①无阈值化合物:

是指在大于零的剂量暴露下,均可能发生有害效应的化合物,又称为零阈值化合物。

其剂量-反应曲线的延长线通过坐标的原点,为直线型,认为这类化合物无安全剂量。

主要为遗传毒性致癌物和性细胞致突变物。

②阈值化合物:

仅在达到或大于某剂量(阈剂量)才产生其效应,低于其阈剂量则不产生其效应的物质属于单阈值化合物,其剂量-反应曲线多呈S形或抛物线形。

有两个阈值的化合物呈U形,包括必需微量元素或必需营养素。

③制订卫生标准时,单阈值化合物应低于阈剂量,双阈值化合物应考虑适宜浓度范围。

(3)暴露时间:

作用剂量不仅与环境介质中物质浓度有关,而且与暴露时间有关。

包括短期暴露,无限期持续暴露和长期重复暴露。

长期重复暴露时间包括暴露频率和暴露持续。

且在六个生物半减期后在体内最大可能蓄积量趋于稳定。

补:

五个半衰期为清洗期。

3、环境多因素暴露与联合作用

化学物的联合作用:

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物同时或短期内先后作用于机体产生的综合毒性作用。

联合作用的类型:

相加作用(1+1=2)、独立作用(1+0=1)、协同作用(1+1>2)、增强作用(1+0>1)、拮抗作用(1+1<2)。

5、人群健康效应谱与易感人群

健康效应:

是在某一环境暴露水平条件下,人体(群)接受有害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健康状况的损害。

健康效应谱:

不同级别的效应在人群中的分布。

5级从下到上为:

生理负荷增加,生理代偿性变化,生理反应异常,患病,死亡。

易感人群:

对环境有害因素反应更为敏感和强烈的人群。

影响人群易感性的因素:

①非遗传因素:

年龄、健康状况、营养状况、个人行为(吸烟、饮酒、饮食嗜好、运动)。

②遗传因素:

性别、种族、遗传缺陷。

环境应答基因多态性(易感基因多态性)。

敏感人群:

在接触有害物质时,由于个体生物学因素使其毒性反应的出现较普通人群更早反应更强的人群。

(四)自然环境与健康:

微量元素摄入不足或过量的健康危害

1、物理因素:

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极端天气、高原特殊地理环境。

2、化学因素:

①地表化学元素:

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在人体内正常含量小于人体体重0.01%的化学元素)。

②必需微量元素生物学效应主要包括:

A、参与酶的构成和酶的激活,影响酶的活性。

B、参与某些蛋白质的合成,发挥特殊功能。

C、参与激素及其辅助因子的合成,与内分泌活动密切相关。

D、维持正常的生殖功能。

E、微量元素对生长发育、机体免疫功能感官功能等均有明显影响和重要作用。

③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地方病):

由于地壳表面化学元素分布不均匀性,导致某地水或土某元素过多或过少,从而居民饮用水、食物等摄入过多或过少,引起某特异性疾病。

3、生物因素:

①有毒有害物质:

动物毒素、植物毒素和植物变应原。

②自然疫源性疾病:

动物源性传染病(动物作为传染源的疾病)经常存在于某地区,是由于该地区具有该病的动物传染源、传播媒介及病原体在动物间传播的自然条件,当人类进入该地区时可以被感染的疾病。

流行特征:

①区域性②季节性和周期性变化③受人类活动和社会行为影响④其它

(五)、环境污染与健康:

环境污染的定义及其健康危害。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定义及其健康危害

1、环境污染:

进入环境的污染物的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和恶化,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体健康。

(环境污染物分物化生三类)

2、环境污染的健康危害:

(1)、直接危害:

①特异性危害:

A急性危害:

中毒、过敏、死亡。

B慢性危害:

慢性中毒。

C远期危害:

致畸、致癌、致突变。

②非特异性危害:

机体抵抗力下降、非特异性免疫抑制、生长发育受影响。

(2)间接危害:

影响小气候、太阳辐射、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水体富营养化。

急性危害:

环境污染物在短时间内大量进入环境,可使暴露人群在较短时间内出现不良反应、急性中毒甚至死亡。

包括大气污染烟雾事件,过量排放和事故性排放引起的急性危害,生物学污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慢性危害:

是环境中有害物质以低浓度、长时间反复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危害。

主要

类型:

①非特异性影响②引起慢性疾患③持续性蓄积危害

3、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EDs:

①定义:

存在于环境中,具有类似激素作用,干扰人体内分泌功能,从而对机体或后代

引起有害的健康效应的一类外源性物质。

包括领苯二甲酸酯、多氯联苯类、有机氯杀虫剂、

烷基酚类、植物和真菌激素、重金属类等。

②健康危害:

出生缺陷儿童增多;儿童精神性和行为性异常增加;女孩更早进入青春期,妇女乳腺癌发生率增加;精子数量和质量下降;男性生殖道缺陷发病率增加;不孕症患者显著增加;哮喘病人大量增加;患免疫系统和甲状腺功能缺损的可能性增加。

4、IARC致癌物分类:

1类:

确证人类致癌物(107种):

可靠的流行病学调查证据;有剂量反应关系;有调查资料验证或动物实验证据。

2A类:

对人很可能致癌(59种):

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动物实验证据充分。

2B类:

对人可能致癌(267种):

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动物实验证据不充分;人类致癌性证据不足,动物实验证据充分。

3类:

对人致癌性尚无法分类(可疑)(508种)。

4类:

对人很可能不致癌(1种)。

(六)、健康危险度评价:

基本内容和方法。

健康危险度评价(healthriskassessment,HRA)是用现代流行病学、毒理学及实验研究最新成果,按一定的准则,对有害环境因素作用于特定人群的有害健康效应进行综合定性、定量评价的过程。

包括四个阶段:

危害鉴定(首要步骤,定性):

在一定接触条件下,被评价的化学物是否会产生健康危害及其有害效应特征;剂量-反应关系评定(核心,定量):

环境化学物暴露与健康不良效应之间的定量评价,是健康危险度评价核心;暴露评价(关键,定量):

通过暴露评价可以测量或估计人群对某一化学物质暴露的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也可预测新型化学物质进入环境后可能造成的暴露水平;危险度特征分析:

通过剂量-反应关系评定和暴露评价的评定结果,分析判断人群发生某种危害的可能性大小,并对其可信程度或不确定性加以阐述,最终以正规文件形式提供给危险管理人员,作为管理决策依据。

三、大气卫生

 

(一)、大气的特征及其卫生学意义:

大气的结构按气温的垂直变化特点分层,对流层和平流层的卫生学意义。

大气物理性状的概念、强度单位及其卫生学意义。

1、大气的结构按气温的垂直变化特点分层及对流层和平流层的卫生学意义。

按气温的垂直变化特点可将大气圈自下而上。

分为5层:

(1)对流层: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空气具有强烈对流运动。

(2)平流层:

30-35km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30-35km以下趋于稳定,该亚层为同温层;空气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15-35km有20km厚的臭氧层能吸收太阳的短波紫外线和宇宙射线。

(3)中间层: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空气垂直对流运动。

(4)热成层:

气体在宇宙射线作用下处于电离状态;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5)散逸层:

大气稀薄,气温高,分子运动速度快,地球对气体分子吸引力小。

2、大气物理性状的概念、强度单位及其卫生学意义。

大气的物理性状主要有:

太阳辐射、气象条件和空气离子。

(1)太阳辐射:

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

①紫外线生物学作用:

UV-A(长400-320nm):

穿透皮肤能力较强,但生物活性较弱。

色素沉着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力(可穿过大气层到达地表);

UV-B(中320-290nm):

抗佝偻病作用、红斑作用(90%被吸收);

UV-C(短290-200nm):

杀菌作用(被大气平流层的臭氧所吸收)。

紫外线过强照射的危害:

眼损伤:

紫外线性白内障、眼炎(雪盲、电光性眼炎);皮肤损伤:

日光性皮炎、皮肤癌。

甚至于大气中某些二次污染物形成有关。

②可见光:

综合作用于机体的改机神经系统,能提高视觉和代谢能力,平衡兴奋和镇静作用,提高情绪与工作效率,生物生存的必须条件。

适度:

预防眼睛疲劳和近视,提高情绪和工作效率。

过强/过弱:

视觉器官过度紧张而易引起疲劳,损伤视力。

③红外线:

生物学作用基础是热效应。

适量:

组织均匀加温血管扩张,促机体新陈代谢与细胞增生,消炎和镇痛作用,治疗慢性皮肤病、神经病、冻伤和伤口愈合。

过量:

皮肤组织受过热损害,皮肤烧伤、红外线白内障、红外线视网膜灼伤,日射病。

(2)气象因素:

气温、气压、气湿、气流。

(3)空气离子:

大气中带电荷的物质统称。

分轻离子和重离子。

大气中空气分子或原子在自然或人工条件下形成带电荷的正、负离子的过程称为空气离子化。

空气中重离子数与轻离子数之比<50时,空气较洁净。

卫生学意义:

①空气正负离子的生物学效应:

正负离子联合作用对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有良好作用(适量)。

2x104-3x105负离子对健康有利,正离子有不良作用。

1x106/cm3都有害。

②负离子对人体的影响。

A神经系统:

加强大脑皮质层功能及脑力活动,是脑组织氧化过程加强。

B心血管系统:

扩张血管,改善心脏功能和心肌营养。

C血液系统:

是血流变慢,延长凝血时间,提高血液含氧量。

D呼吸系统:

最明显,提高肺活量。

 

(二)大气污染及大气污染物的转归:

大气污染物的存在形式、来源、分类、特点。

1、大气污染:

当大气接纳污染物的量超过大气的自净能力,污染物浓度升高,对人们的健康和站台环境造成直接或间接甚至潜在的影响或危害是称为大气污染。

2、大气污染来源:

①工农业生产:

农业化肥、农药喷洒、焚烧;工业:

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大气卫生防护的重点。

燃料的燃烧:

燃料的燃烧,这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目前我国的主要工业燃料是煤(硫化物),其次是石油(硫化物和氮化物)。

工业生产过程的排放:

由原材料到产品,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可能有污染物排放出来。

污染物的种类与其生产工艺有关。

②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③交通运输:

目前这些交通工具的主要燃料是汽油、柴油等石油制品,燃烧后能产生大量的颗粒物、NOx、CO、多环芳烃和醛类。

④其他:

地面尘土飞扬、水体和土壤中的挥发性化合物、意外事件。

3、大气污染分类:

天然污染(沙尘暴、火山爆发、森林火灾等);人为污染(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其他)

4、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及其特点:

①大气污染物按属性分类:

化学性污染物(各种有害气体、颗粒物质);物理性污染物(噪声、电磁波、放射性物质);生物性污染物(介空气传播的病原体,植物花粉),以化学污染物种类最多、范围最广。

②按大气中的存在状态分类:

污染物在大气中的存在状态,可将其分为气态和气溶胶。

A气态污染物:

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碳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以及卤素化合物。

B大气颗粒物(气溶胶):

大气气溶胶体系中分散的各种微粒。

粒径是大气颗粒物最重要的性质。

按空气动力学直径(Dp)将颗粒物分为:

(常考)总悬浮颗粒物(TSP):

粒径≤100μm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IP;PM10):

粒径≤10μm颗粒物,因能进入人体呼吸道而命名,有因为能长期漂浮在空气中,称为飘尘;细颗粒物/细粒子(PM2.5):

粒径≤2.5μm颗粒物(吸附各种有毒的有机物和重金属元素,悬浮时间长,进入细支气管和肺泡,可穿透肺泡进入血液);超细颗粒物(PM0.1):

粒径≤0.1μm颗粒物(来自汽车尾气)。

③大气污染物按形成过程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A一次大气污染物:

由污染源直接排入大气环境中,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均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B二次大气污染物:

排入大气的污染物在物理、化学等因素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的理化性质不同于一次污染物的新的毒性更大的污染物。

(三)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

1、直接危害

(1)急性危害:

环境污染物的浓度在短期内急剧升高,使得暴露人群因吸入大量污染物而引起的急性中毒。

形成原因分为烟雾事件和生产事故。

①烟雾事件:

分煤烟型烟雾事件和光化学烟雾事件。

A煤烟型:

主要有燃煤产生的大量污染物排入大气,在不良气象条件下不能充分扩散所致。

伦敦烟雾事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多诺拉烟雾事件。

产生主要大气污染物为:

烟尘、SO2以及硫酸雾。

B光化学型:

由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日光紫外线的照射下,经过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生成刺激性很强的浅蓝色烟雾所致,属于二次污染,主要成分是臭氧、醛类以及各种过氧酰基硝酸酯等。

如洛杉矶、东京烟雾事件。

②生产事故:

印度博帕尔农药厂异氰酸甲酯泄露;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重庆开县天然气井喷事故。

(2)慢性危害:

环境中有害因素以低浓度、长时间反复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危害:

影响呼吸系统功能(COPD),影响心血管系统,增加癌症风险,其他(免疫功能降低)。

(3)短期影响

2、间接危害

①温室效应:

大气中的某些气体能吸收地表发射的热辐射,使大气增温,从而对地球起到保温作用。

这些气体称温室气体如:

CO2、CH4、N2O和CFCs等。

危害:

生物媒介传染病增加;暑热相关疾病增加;过敏性疾病发病率增加;洪水、干旱、森林火灾等增加。

②臭氧层破坏:

消耗臭氧层的物质主要有N2O、CCL4、CH4以及CFCs,要限制以上气体的排放。

危害:

皮肤癌、白内障机会增多;免疫抑制;皮肤老化。

氯氟烃:

制冷剂破坏臭氧分子,形成臭氧空洞;喷雾剂(杀虫剂、发胶);发泡剂(塑料)

③酸雨:

降水(包括雨、雪、雹、雾等)的PH值小于5.6就是酸雨,我国属于硫酸型酸雨,酸雨主要是煤和石油燃烧向大气排放SO2和NOX气体,这些气体可被热形成的氧化剂或光化学产生的自由基氧化转变为硫酸和硝酸。

酸雨的危害:

a.环境:

土壤、水体和植物危害,腐蚀建筑物、金属材料;b.影响水生生态环境:

c.人类健康影响:

酸雨沉降前期:

急慢性呼吸道损害;酸雨沉降后期:

水土酸化→有毒金属溶出增加。

④大气棕色云团

(四)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颗粒物。

是我国大多数城市的首要污染物,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

①来源:

自然来源:

风沙尘土、火山爆发、森林大火

人为来源:

工业企业;交通运输;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建筑,筑路。

②健康影响

a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阻塞呼吸道,使通气功能下降,换气功能丧失;吸附有害气体,急、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吸附病原微生物,传播呼吸道传染病。

b粒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干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直接进入循环系统诱发血栓的形成;刺激呼吸道产生炎症并释放细胞因子,后者通过引起血管损伤,导致血栓形成等机制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影响。

c颗粒物的致癌作用:

含有石棉、多环芳烃等使肺癌发病率增高;颗粒物的有机提取物有致突变性、可引发细胞恶性转化、能诱发动物皮肤及肺癌等。

d颗粒物对人群死亡率的影响:

对人群死亡率有短期和长期的影响。

③影响颗粒物生物学作用的因素:

a粒径不同,在呼吸道的滞留部位不同,有害物质的含量也不同:

60%-90%存在于PM10。

b成分不同,理化特性各异:

无机成分(二氧化硅、石棉、重金属等)吸附有机成分(如B[a]P等);吸附有毒气体(SO2、NO2等);吸附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等)。

c呼吸道对颗粒物的清除作用:

鼻毛可阻留10um以上的颗粒物达95%。

颗粒物可通过咳嗽或喷嚏排出体外,也可经消化道、淋巴结或肺部的血管系统在体内分布。

黏液-纤毛系统的清除。

2、气态污染物(煤含硫,油含氮;完全燃烧产生SO2、NOx,不完全燃烧产生CO、PAH)。

A、SO2:

是水溶性的刺激性气体主要来源于含硫燃料的燃烧,生产过程中释放。

硫酸雾是SO2的二次污染物。

对健康影响:

对呼吸道、眼刺激作用;其他作用(对大脑皮层机能影响、致突变作用、促癌作用、影响新陈代谢和变态反应);SO2和颗粒物联合作用,SO2吸附在颗粒物上可进入呼吸道深部或颗粒物含有的Mn、Fe等催化SO2形成SO3。

B、氮氧化物(NOx):

是NO、NO2、N2O、NO3、N2O3等含氮化合物的总称,主要指NO、NO2。

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煤、石油)和工艺过程中释放(硝酸、氮肥、炸药、染料)。

NO2的主要健康影响:

作用于深部呼吸道、细支气管和肺泡:

高浓度急性毒性(肺水肿)、低浓度慢性毒性(呼吸道慢性炎症);促癌作用;光化学烟雾。

C、CO:

来源于含碳物质的不完全燃烧;汽车尾气;吸烟(室内空气CO污染的重要来源);蚊香。

CO健康影响:

通过肺泡、毛细血管以及胎盘屏障,入血后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影响血液携氧能力,阻碍氧的释放,引起组织缺氧。

D、O3:

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和指示物,属于二次污染。

具有强氧化性。

对健康影响:

水溶性小,易进入呼吸深部,出现呼吸道症状(肺气肿等);降低抵抗力;缺氧;溶血反应;眼及黏膜刺激作用(眼红肿、喉炎);致突变作用。

3、铅:

主要来源于含铅汽油的使用;矿物开采、冶炼、蓄电池生产等。

健康影响:

全身毒性,多系统损害(神经、消化、造血、泌尿、心血管、免疫、内分泌)胎儿:

母源性,发育迟缓、贫血、出生缺陷等;儿童:

铅吸收率大于成人,对神经损害更敏感。

4、多环芳烃PAH:

主要来源于煤、石油、木材等含碳有机物质的不完全燃烧。

一部分有致癌性,能诱发皮肤癌、肺癌、胃癌。

BaP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化学致癌物(常以BaP作为PAH的代表),是前致癌物,通过体内代谢活化才有致癌作用。

脂溶性较强,能在生物体内蓄积;PAH可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