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师语录精华.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6004521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禅师语录精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禅师语录精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禅师语录精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禅师语录精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禅师语录精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禅师语录精华.docx

《禅师语录精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禅师语录精华.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禅师语录精华.docx

禅师语录精华

禅师语录精华

导读:

  1、如果你知道如何回归到此时此刻,如果你知道如何用身体的每个细胞来碰触天国,那么就在此时此刻,天国将会显现在你眼前。

  2、多练习观察呼吸和观照身体、感受、心和心所产生物象。

你这样修习,便每天都会多增长一些谦虚、自在、无着、平和和喜悦。

  3、对见解的执著,是精神之道上的最大障碍。

  4、我们总是习惯把“工作时间”和“自由时间”区分开来。

然而这样的思维方式降低了我们在工作中获得喜悦与成功的可能性。

我们可以这样工作,意识到我们有很多机会去选择自己的工作和工作方式;我们可以这样工作,去寻找乐趣,而不是陷于惯性的压力和紧张的痛苦当中。

当修习正念,我们修习去享受工作,享受打字、计划、组织、开会、见客户,以及通常所谓在“工作日”所做的任何事务。

在做每一件事时,如果全部的身心都能够专注于此,我们就能获得自由和喜悦。

  5、只要相信和接纳那些合符道理、贤智支持和为你及他人带来裨益快乐的,一切与此等原则违背的,都要摒弃。

  6、一个大道上的行者一定要明白,执著自己的见解是绝对的真理,才是妨碍我们证得真理的绊脚石。

  7、千万不要堕入任何心理不平衡的状况之内,不论是自卑还是自大。

如果修行正确的专念,你便能够察觉到心内和身外的一切活动,因而不会轻易被困于其中。

学会怎样把持六根,就是在大道上进展的至妙之法。

  8、我们的爱,应该是给我们所爱的人带来和平和幸福。

如果我们的爱存在占有私心,我们便没有可能给他们平和快乐,相反,我们只会令他们感到被困。

这种爱不外是一种牢狱。

我们爱的人不会接收牢狱式的爱,这种爱会变成逃避和愤恨。

  9、当一个人向天上吐涎,上天不会为之气结,涎沫也只会跌落在吐涎的人的脸上。

  10、我们是稻米、橘子、河流和空气,因为没有这些,我们都不可能存在。

当你们看见稻米、椰子、橘子和水,请谨记你们在这一生,是要依靠很多其他的生物才能生存的。

这些生物都是你们的一部分。

如果你们能体会这个,你们就会经验到真正的了解和爱。

  11、所谓接触,就是与生命的每刻都直遇契入,以能对它有深切的体验。

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了解生命的无常性和互依性。

有了这种了解,我们才不致迷失于欲望、嗔怒和贪爱之中。

那时,我们才得到真正的自由解脱。

  12、如果我们对别人慈爱,别人也会对我们慈爱;但如果我们对别人残忍,迟早我们自己也会遭逢同样的命运。

  13、每次遇到困难,我们都不应该气馁,我们应该在困难中把问题解决。

  14、僧伽就是修行醒觉之道的群体,一起并肩同修佛道的人。

如果你想修行以获得解脱,群体共修是很重要的。

独修的人往往在修行道上会遇到障碍而影响他达到醒觉。

因此无论是比丘还是在家信众,都应该皈依僧伽。

僧伽就是第三件至宝。

  15、佛陀省察到人与莲花没有两样。

每人都有自己个别的先天条件。

不同的方法就如不同的门,让不同的人可以进内以明白教理。

  16、专念能栽培出我们照亮自心和外境真性的能力。

有了这种能力,我们才会真正了解一切事物。

  17、有了理解,我们才可以去爱。

当我们了解一切,所有痛苦也就可以消解。

真正解脱之道其实就是了解之道。

了解就是慧。

这种了解可以从深入洞察一切事物的真性而得。

戒、定、慧,就是导致解脱之道。

  18、第五戒是不饮用酒精或刺激品。

酒精和刺激品都会使人丧失理智。

一个人醉酒的时候,很多时会令自己、家人或其他人蒙受痛苦。

受持此戒可保身心的健康。

此戒应该时刻遵守。

  19、儿女对父母的最大孝敬,莫过于活着贤良幸福的一生。

这就是对父母的最好回报,因为这样做,便达成了他们对儿女的期望。

  20、要在大道上有进展,两个必要的条件就是谦卑与开明的心怀。

  21、朋友们,在念头之中失却了自己,是会妨碍我们与生命真正接触的。

如果你被担忧、懊恼、焦虑、嗔怒或嫉妒所操纵,便会失去与生命的美好神奇接触的机会了。

  22、每人都有自己个别的先天条件。

品性、美德、才智和聪明在不同的人都有着很大的差别。

佛陀证得的解脱之道,亦必须要以林林总总的不同方法来教化不同种类的人。

  23、一个体谅的目光、一个衷心接受对方的微笑、一句关怀的话、分享着温馨和专注的一顿晚餐,这全都可以为现在这刻创造快乐。

  24、几乎所有的感受都是来自对实相的错误见解。

将不正确的见解铲除,痛苦便自然终止。

错误的见解使人把不恒常的当作恒常。

无明就是所有痛苦的本源。

我们修行察觉之道以摆脱无明。

一个人要彻底看清事物才能洞悉它的真性。

一个人是不能靠念经供奉来破除无明的。

  25、通过念念留心专注的觉察,悉达多的心、身和呼吸都达至完满的合一。

他在念力上的修习,使他培养出很大的定力。

而他就是用这种定力,帮助他观照他的身和心。

  26、假使你想你所爱的人快乐,你一定要学习去了解他们的苦恼与期望。

当你了解他们,你便可以帮助他们舒解苦恼和达成愿望。

这才是真爱。

如果你单是要他们跟随你的意愿而忽略了他们的需要,这便绝不是真爱。

这只是占有和支配别人的欲望,以及试图满足自己需要的错误途径。

  27、月亮星星、山河大地、阳光鸟语和淙淙泉水,都是宇宙间可提供无穷快乐的其中一些现象。

  28、有时候,人类是非常残酷的,这全是因为他们的无明、嗔恚、贪欲和嫉妒所致。

但人类其实也可以对别人很慈悲和了解。

  29、许多年轻人倾尽所有时间和精力于工作和公司,没有时间照顾自己的身体、感受、情绪和关系。

我希望他们可以像我这样,跟随自己的呼吸,正念地上下楼梯,将禅修、工作、快乐和生活融为一体。

  30、固然会有一些有缺点的人,但他们的内心,始终都会保留着一点信念和爱心的种子。

如果我们不尽力去与他们沟通以求互相了解,帮助他们滋长这信念与爱心,这点仅存的种子,也就可能荡然无存了。

就如一个失去了一只眼睛的人,他的家人和朋友,必定会尽力保护他余下的眼睛,以免他再遭不幸。

  31、我说一切法皆空的意思,就是因为一切世法皆无自性。

六根、六尘或六识,都绝无个别独立的自体。

  32、佛法就是导致醒觉之大道。

它就是佛陀所教的道理,帮助我们超越无明、嗔怒、恐惧和欲望等笼牢之道。

它能导致自由、平和与喜悦,又能使我们去爱和了解所有的人和事。

了解和爱是醒觉之道上的两个最美丽的果实。

佛法就是第二件至宝。

  33、对我来说,活着就是一个奇迹。

这是最棒的奇迹。

能觉知到自己活着,并能呼吸,就是在创造一个奇迹,一个你随时就能创造的奇迹。

感觉到自己活着,并跨出每个步伐前进,这就是一个奇迹。

  34、你们要精进修行甚深的察觉,以能得到慧果的产生,因而脱离痛苦的藩篱。

那时,生、老、病、死,便再不会对你们造成任何扰恼。

  35、如果一个人怠惰懒散,他在修行上必定无所成就;但如果一个人过分用功,他也会心疲力竭,难以振作。

你要量力而行,不要压迫身心至其极限。

  36、当不安的**或精神感受生起时,智者并不会担忧、埋怨、饮泣、捶胸、扯发、折磨自己的身心或晕倒,他会平静地观察他的感受,而很清楚知道这只是一种感受而已。

这样,痛苦便不能缠缚他。

  37、结果,你变成了菩萨,能将慈悲带给这个环境,并将地狱转化为天堂。

天国若不是存在于现在,就是不存在。

这可是千真万确。

你们可能比我们许多人都还有更多的机会来修习这门功课。

你们认为呢?

  38、一个留心专注生活的人,永远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说什么和做什么。

这样的人可以防止自己的思想、说话和行为令自己或别人受到伤害。

  39、如果你把清风捉住,困在爱的牢狱里,那清风很快便会散灭,而再没有人可以受用它的清新凉快,就是你自己也不例外。

  40、培养当下此刻的觉察,可以避免令你身边的人和你自己受到痛苦。

你对别人的目光、你的微笑,以及对别人关怀的表现,全都可以创造快乐。

真正的快乐,并不是靠财富与名气得来的。

  41、留心专注地观察呼吸所得到的第一样效果,就是降伏散乱和昏沉。

  42、如果我们以为自己已尽得真义,当真理真的来临时,我们便无法把心扉打开来接纳它了。

  43、要深切体悟自己感受的来源和性质,不论它是好受的、不好受的或两样都不是的。

当你见到感受的来源,你便会了解它的性质。

你会发觉感受不是恒常的,而你便逐渐不会再被它的起灭所扰动。

  44、唯一去与生命重新接触的方法,就是回到目前这一刻。

只有当你重回这一刻,你才会觉醒过来。

而就只有在这时,你才可以找回真我。

  45、我所教的是体验实相的方法,而不是实相本身。

这个道理正如指着月亮的手指,并非月亮。

聪明的人会利用手指来使自己看到月亮。

一个误认手指就是月亮的人,永远都看不见真正的月亮。

  46、不要错过任何可以坐下的机会,不要为任何事情而烦忧。

放下你的负担、你的忧虑和你的项目。

坐下来,感受你的存在。

与你的儿子、你的女儿、你的伴侣、你的朋友一起坐坐。

那样就足够让人快乐。

  47、如果思想正确,万象的实相很容易便显现出来;如果一个人的思想不正确,实相就被蒙蔽着。

  48、静思这种爱心的人,首先会给自己带来快乐。

这样做,你会睡得好,而醒来更觉自在。

你不会做噩梦或忧悲苦恼。

同时,你也会得到周围的人和物的保护关怀。

你用爱心和慈悲对待的人,会带给你很大的喜悦,而他们自己的痛苦,亦会慢慢消除。

  49、请谨记要修习我和你们分享的东西。

这样,我便没有离开你们太远。

  50、一个真正懂得独处的人,就是他在人群之中,也必定是活在当下一刻的。

如果一个人在森林里深居独处而不专注于当下这刻,反而徘徊在过去未来,他便不是真正独处了。

  51、朋友们,我手中的莲花,只对那些活在当下的人而言,才是真实的。

如果你不回到目前此刻,对你来说,这朵花不存在。

有些人可以走过一林的檀香树,而一棵檀香树也看不见。

生命虽然是充满苦恼,但也同时满载奇珍。

你们要留心察觉,然后才会发现生命里的痛苦和美妙。

  52、我们常以为自己就是自己,而其实我们一直以来都甚少与自己真正接触。

我们的心只忙于追逐昨天的回忆和明天的梦想。

  53、当他看着莲茎、莲叶和莲花时,他便想起一棵莲生长的不同阶段。

它的根藏在泥里。

一些枝茎未能生出水面,而另一些则刚好伸了出来,显露着卷曲的新叶。

那里有一些花瓣待放的莲苞和已经开放得灿烂的莲花。

更有一些花瓣已全部脱掉的莲蓬。

池里的莲花,有白色的、蓝色的和粉红色的。

佛陀省察到人与莲花没有两样。

  54、孩子们,留心吃橘子的意思,就是要吃它时真正地与橘子接触和沟通,你的心没有思念着昨天或明天,只是全神贯注地投入这一刻。

这时那橘子才真正存在。

生活得念念留心专注,就是要活在当下,身心都投进此时此处。

  55、我所找到的是不偏不倚的中道。

它带领我们达至了悟、解脱和自在。

它就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的八正道。

我就是依这八正道而得证了悟、解脱和自在的。

  56、你的德行和体解力从你行路的姿态、脸上的表情和你的一言一笑都表露无遗。

  57、你的道理精深奥妙,我从没有遇过如你这样心怀豁达的精神导师。

我真的认为没有一个人、一样动物或一样植物,不是因你对他们的了解而受惠的。

  58、我每天都漫步在天国中。

不论我是在这里或是在那里,我总能心带正念地行走,我脚下的大地永远都是佛陀的净土。

  59、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我触摸一下花朵,都能触摸到太阳,然而自己却不会被灼伤。

当我触摸这朵花的时候,我同时感受到了我的心、你的心以及那颗大行星地球的存在。

如果你真正深入地来感触一朵花的话,你将触摸到整个宇宙。

  60、用最深的敬意与极致的温柔对待你的愤怒,因为那不是他物,正是你自己。

  61、孩子们,我们的日常生活就像橘子一样。

就如每个橘子是由一瓣瓣的橘子肉组成。

每一天也是由二十四小时组成。

一小时就如一瓣橘子肉。

生活了二十四小时就如吃完了全部的橘子肉。

我所找到的道路,就是要把每一个小时都活在专注觉察之中,心念永远只投入目前这一刻。

与此相反的做法,就是活得大意糊涂。

如果是这样活着,我们其实不知道自己是活着的。

我们没有全面去经验生命,因为我们的身和心都没有投入此时此处。

  62、世上有四种真理,它们是:

痛苦的存在、痛苦的起因、痛苦的破灭和导致痛苦得以消灭之道。

我叫它们四圣谛。

  63、要知道一个人修行的程度,是需要与他共同生活,细察他在不同环境下的反应和与别人的交谈,才能了解他智慧、德行和果行的程度。

  64、停止在憎恨和**的路上走,那便是你最伟大的善行了。

  65、一个坐着、走路、吃饭与呼吸都在享受自由的人,将会对环绕其身边的环境造成影响。

  66、孩子们,名和利不是生命里最重要的东西。

名利消逝得很快。

了解和爱才是世上最宝贵的。

如果你们对事物有深切的了解并去爱,你们便会领略到快乐。

有了解和爱,一切都能成就。

  67、在我们周围,生命一直在爆发着奇迹。

一杯水,一缕阳光,一片树叶,一只毛毛虫,一朵花,一声笑,几颗雨滴。

如果你生活在正念当中,你就会很容易到处看到这样的奇迹。

每一个人都是一团复杂的奇迹。

  68、当我们能驾驭“平静、自在”时,我们就能进展到“微笑、释放”。

当我们呼吸时,即便我们当下并未感受到极度喜乐,我们仍能微笑面对。

  69、生命里并非只有痛苦和不幸。

鼓起勇气来!

如果你修行觉悟之道,将来就是要面对最难受的痛苦,你也会一笑置之,你会学懂如何为现在和未来重新创造和平与喜悦。

  70、一个依着贞洁之精神而生活的比丘,是会散发自在、平和与喜悦的,这种生活才会成就现在和未来的快乐。

  71、一个快乐的人了解万法生死之性,他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因为他对死亡全不担忧或惧怕。

  72、佛陀之道,不要求别人无条件地信奉,佛陀之道真正尊重思想的自由。

  73、如果你欺骗和伤害别人,到头来你自己也会被欺骗和受到伤害。

  74、每个人都应该避免走两条极端的路径。

其一是把自己沉醉于感官物欲的享受之中;其二则是以异行和苦行来把身体的需要剥削。

这两种极端行为都必然导致失败。

我所找到的是不偏不倚的中道。

它能带领我们达至了悟、解脱和自在。

它就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的八正道。

  75、孩子们,就如一个母亲可为她爱和关怀的子女牺牲一样,我们也应该放开心怀,去保护所有众生。

我们的爱,应该撒播到我们上、下、内、外的一切众生。

无论日夜、行住坐卧,我们都应该活在此种爱心之中。

  76、佛陀就像一棵巨大菩提树的种子,种子已破开来,让坚强的根抓牢泥土。

也许当人们看到大树时,他们都再见不到种子,但种子仍在那里。

它没有灭亡,它已变成了大树。

  77、一个修习专注的人可以从橘子里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一个留心察觉的人可以看到那棵橘树、春天时橘树的花朵,和滋润橘子的阳光和雨水。

细看之下,我们可以看到一万样导致橘子产生的东西。

看着橘子,一个修习专注的人能看到宇宙间的奥妙和万事万物的相互关系。

  78、当我们微笑时,我们更能感受到喜乐与平静,紧张将会消失无踪。

当我们吐气时,我们对自己说“释放”。

  79、过去是一个储藏室,既有痛苦的记忆,也有幸福的记忆。

回到过去的痛苦,令当下一刻在生命中消失。

要放下过去,回到现在,这不是简单和容易的。

当我们决定了放下过去,回到现在,即是说我们决定了要抵抗心中内结的力量。

我们能转化这些结,它们在未来,将不能再把我们拉回去。

  80、第四戒是不妄语。

不要说会导致离间或仇恨的话。

出口必要是真言。

是就是是,非就是非。

言语可以建立信心与快乐,但也可以产生误会与憎恨,甚至杀戮与**。

因此出言必须谨慎。

  81、我拾起这片叶子时,我看到它假装在春时诞生,又假装在秋末死去。

为了帮助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众生,我们也出现了,然后又消失了。

我们心中有一股不可思议的力量,如果我们在觉照中过日常生活,如果我们慈悲、小心、专注地行走,我们就能够创造奇迹,把我们的世界变成一个适合居住的奇妙的地方。

  82、你为何这样悲观呢?

无论你的过去是怎样,你都可以改变自己,创造未来。

脏衣都可以洗净啊,一个满载混乱和疲乏的心,也可以被觉悟之水净化过来。

佛陀说过,每个人都有醒觉和找到平和喜悦的潜能。

  83、我们彼此并非陌生人,我们因佛而结缘,我们所有人都很渴望成为觉者。

如果我们让它出现,它便会为我们和其他许多人带来巨大的快乐。

  84、父母对我们的恩德,如天高海阔般深厚。

做人儿女的,应该时刻都不要忘记此恩此德。

在没有佛和圣贤在世之时,父母就是象征佛与圣贤。

  85、在日常生活中要修习专注和觉察,使自己可以深入体会一切事物,这样痛苦才得以终止,而他们才会得到平和与喜悦。

  86、一个修行人,应该抱着谦卑和开明的心态,要自知对事物未有全面的了解。

我们要不停地努力深入学习,才会有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