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道路交通安全对比分析.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5997074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8.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道路交通安全对比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外道路交通安全对比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外道路交通安全对比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外道路交通安全对比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外道路交通安全对比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外道路交通安全对比分析.docx

《中外道路交通安全对比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道路交通安全对比分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外道路交通安全对比分析.docx

中外道路交通安全对比分析

中外道路交通安全对比分析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JOURNALOFBEIJINGJIAOTONGUNIVERSITY

中外道路交通安全对比分析

田睿琪11252018收稿日期:

;修订日期:

基金项目:

第一作者姓名:

文章题目

中外道路交通安全对比分析

田睿琪

北京交通大学运输1106班

摘要:

本文从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道路交通安全状况、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三个方面对

比分析了国内外道路交通安全,总结得出改善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

安全工程;道路;安全;对比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A

ComparisonandanalysisofroadtrafficsafetyinChinaandforeign

countries

TianRuiqi

BeijingJiaotongUniversityClass1106

Abstract:

Thisarticleanalysisdomesticandinternationalroadtrafficsafetyfromtheaspectofthe

roadtrafficsafetyevaluationindex,roadtrafficsafetystatusandtheroadtrafficsafetymanagement.

ItconcludedsomeaspectsthatneedstobeimprovedinroadtrafficsafetymanagementinChina.

Keywords:

Safetyengineering;road;safety;comparis;

1国内外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

1.1评价指标分类与特性

用于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的指标通常可分为两类,即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

目前较为常用的绝对指

标有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和经济损失;相对指标有10万人口死亡率~万车死亡率和亿车公里

死亡率这些评价指标在使用时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只能表征道路交通安全水平的某一方面合理的使

用这些指标首先必须了解其特性及相互关系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应该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性:

(1)代表性。

代表性是指评价指标所表征的范畴,例如一些指标可反映整个国家或地区宏观的交通安

全状况,一些指标则只反映某种局部特征指标的代表性决定指标的应用范围。

(2)易测性。

易测性是指评价指标的源数据是否易于获得、统计或计算。

易测性是评价指标的基础,

反映了获取指标数据。

(3)可操作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基础数据的统计方法和内容有可能发生改变某些指标的易测性

也会随之发生变。

(4)可比性可比性是指所选择的指标在各评价对象中具有统一的定义和计量标准,这样才能保证评

价比较在同一基础上进行。

1.2绝对指标分类比较分析

道路交通安全水平普遍采用事故次数、受伤人数、经济损失和死亡人数这4个绝对统计指标来

评价。

4个评价指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征一个国家或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的整体状况,均具有易测

的优点,但可比性方面存在区别。

(1)事故次数

第一作者姓名:

文章题目

事故次数这一指标可比性不强大多数交通事故仅涉及物损(如1985-1990年在德国的交通事故

中约83%的事故为物损事故)。

因为不涉及人员伤亡,所以在统计中被大量遗漏,即使在同一国家或

地区,由于交通警察的主观因素的影响,统计中这类事故的遗漏程度也不同。

(2)受伤人数

在受伤人数的统计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

首先是各国对受伤的定义不同,伤与非伤的界限很难

确定,其次是受伤统计中存在大量遗漏,伤势越轻被遗漏的可能性越大,这些因素使各国问交通事

故受伤人数的统计值缺乏可比性。

例如2000年中国因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为418721人,而美国同年

的统计数据为3189000人。

若不能确认两国对于受伤的统计标准及统计精度是否相似,则无法根

据这一统计数据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3)经济损失

经济损失最缺乏可比性。

因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和价格体系不同,对经济损失的计量标准

也有很大差别。

(4)死亡人数

涉及人员死亡的交通事故历来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

因此在统计中很少遗漏,是最有可比性的

评价指标。

但是,目前各国对死亡时间的界定略有不同,所以在比较分析时,应注意死亡时间的界

定标准。

综上所述,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是最具可比性的道路交通安全宏观评价指标,但由于各国的规

模、人口、道路交通状况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仅用死亡人数的绝对值进行比较显然是不全面

的。

因而应配合采用死亡率这类相对评价指标这就需要将死亡人数与所谓参照量联系起来,我国

的交通事故基本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逐步上升的,并受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产生很大的波动。

每年全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在20世纪50-60年代为几百至几千人,70年代发展至1-2万人,1984

年后事故死亡人数急剧上升,1988-1990年期间稍有回落,1991年后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化,国

家总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汽车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又急剧增长。

2国内外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对比

2.1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交通事故发生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2001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超过lO万人。

2002年全国交通管理部门共受理交通事故773137起,近11万人死亡,近53万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32438万元;2005年共发生交通事故450254起,98738人死亡,469911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8(8亿元,万车死亡率7(6,,比2004年减少2(3,;2006年交通事故378781起,比上年下降0(9,,89455人死亡。

比上年下降9(4,。

近年来我国交通事故趋势如图l。

图1我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和万车死亡率图2我国部分年份交通事故统计指标

由图l可看出,我国交通事故每年死亡人数还很多。

虽2003年后表现出了下降趋势,但其死亡人数并没有大幅减少,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仍然严峻。

从图2可以看出我国近期交通事故及造成的人员经济损失在2003年之前逐年增长,但已出现降低的趋势。

2.2国外道路交通安全现状

尽管各国的道路交通伤害情况很不相同,甚至一个国家的各个地区也不相同,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在高收入国家已经开始下降,与此同时,在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国家道路交通伤亡死亡率则大幅度攀升。

由TRL(TransportationResearchLabs)的一项研究表明在上世纪末即1999年道路交通事故的

第一作者姓名:

文章题目

全球分布如图三所示。

图3交通事故全球分布比例图

世界上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前,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交通事故也相应增多到1990年交通事故数达到最高峰。

1990年以后尽管汽车保有量仍在增加,但是由于采取了各种安全措施包括对人的安全教育驾驶员和行人行为的改善。

公路和车辆设计的优化以及交通法规的完善,使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一直呈下降趋势,但是受伤人数持续增加。

表1工业化国家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已有数据及预测)

年代1990200020102020

西欧55000500004000035000美国43000400003600033000

2.3国内外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对比分析

机动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如美国、日本、西欧等国家。

在国内通过实施“3E”工程,交通安全的形式大为改观。

车辆事故率及里程事故率均持续下降,多年来道路交通事故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并趋于稳定。

而在类似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由于机动化的迅速发展、道路车辆安全的不完善以及交通参与人行为等因素,交通事故上升较快,从而导致全球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将持续增加。

3国内外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对比

3.1国外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发达国家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建立了一套有效的道路安全管理体系。

以下列举三个发达国家交通安全管理的方式和特点。

3.1.1新加坡交通安全管理

据统计,新加坡全国公路干线总长度已超过3000公里。

机动车日通行量约为800000。

尽管如此,人们却很难看到交通警察的身影,因为许多交通路口都配有监视器,高速干道上也设有照相监控设备,几乎所有的交通疏导工作都是由信号灯及路牌来指示完成的。

新加坡的多数路口都标划出醒目的黄色方格,表示“车辆不可停留在黄格内阻碍其他方向出入的车辆通行”。

在诸如学校及过往行人比较多的地方,陆交局还在路边树立交通标示,提醒司机注意,同时会在路面设置减速坎,并用黄漆画出长型隔离带,使车辆在这种地段保持适度的间距。

除交通设施完善、处罚严格外,新加坡交管部门还十分重视驾驶员素质的培养,重视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工作,倡导行人优先、直行车优先。

多年来,新加坡陆交局经常与驾驶学校、全国安全理事会及媒体等密切合作,开展各种交通安全宣传,培养民众的交通安全意识。

3.1.2法国交通安全管理

从限制车速入手,降低交通事故隐患。

法国的交通事故多源于超速行驶。

近年来,法国将超速作为重点打击对象,在高速公路、国家公路和省级公路上增加雷达测速器,自动测速并拍下违章超速行驶的车辆,并按车牌号对车主实行罚款。

完善道路设施,避免事故发生。

法国政府除了兴建新的公路外,还为改善道路状况投入了巨资。

法国从2000年至2006年投入330亿法郎用于现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道路路面状况,减少铁路与公路平面交

第一作者姓名:

文章题目

叉或对交叉点增设现代化设备;增设路旁各种交通指示和限速标牌,提醒驾车人注意安全。

3.1.3美国交通安全管理

任何程度的酒后驾车都是违法的。

一般情况美国对酒后开车的处罚极为严厉。

在美国华盛顿市区,

下,任何人如果被警方发现体内酒精浓度超标时驾车,都会被拘留2—3天,吊销驾照半年,期间还必须强制违章者参加相关学习班等。

美国街头到处都可看到交通警车。

由于美国超速开车现象严重,因此也有警车不显示警察标记在公路上执法,以期对违规驾车者形成威慑。

对超速者同样形成威慑的还有,警车往往埋伏在高速公路容易超速的路段,如下坡等处测速,一旦发现超速者,立即打亮警灯追赶超速者进行处罚。

3.2国内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车辆规避法律监管现象严重。

一些偏远乡镇,存在着无牌照、营运执照、驾驶证的车辆。

由于受警力、职权、群众素质等方面的限制,以上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多好的解决。

车辆性能较差,安全隐患大。

农村车辆发展迅猛,种类繁杂,安全技术状况令人堪忧。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农村机动车有了大幅度增长,部分车辆很少办理法定手续。

有相当部分车外观陈旧,灯光、制动、手刹、转向都存在严重安全问题。

一旦肇事,极难查究,给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

交通违法现象十分突出。

存在非法载客,人货混装,超高,超重,驾驶报废车、套牌车、超员车上路行驶,虽然公安交通民警每天都派人上路巡查和防控,但由于受纪律和驾驶员不愿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和处罚的影响,交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

道路安全监管力量薄弱。

农村道路线长面广,安全管理工作难度很大,作为交警部门或派出所协管交通的警力严重不足,导致部分路段处于失管、失控状态。

4改善我国道路安全状况的对策

4.1改善道路条件

道路的线形组合。

改善平面线形、裁弯取直、消除瓶颈、消除路边障碍物,确保交叉口和弯道的视距;避免用短直线连接两个同向曲线;道路直线路段不应过长,沿途景观应富有变化,减少驾驶员的视觉疲劳等。

道路平面交叉口存在车流交叉和交织运行、方向和速度改变等影响驾驶反应的多种因素,对交叉处采取增大视距、减缓纵坡、渠化转弯行驶、进行交通管制等措施;对高架道路匝道进出口的变速车道长度不够,交织段长度过短,出口形式和方向等的设置,也是交通安全考虑的重要方面。

4.2加强道路交通管理

完善交通管理和交通工程设施。

交通安全管理设施包括标志、标线、信号、通讯等;安全防护设施包括各种路侧护栏(护墙)、分隔带护栏、桥梁栏杆等设施,隧道的通风、照明、消防、报警等设施。

应加强交通事故多发地点的鉴别与改善,整改不符合要求的交通标志、标线以及各种交通安全设施,夜间易出事的路段应增设“凸起路标”和照明设备。

研究天气、气候等自然条件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加强雨、雪、雾天的行车管理和控制;研究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发展的规律,建立和完善道路交通事故预测预警系统及机制。

4.3加强与交通安全有关的技术研究

加强交通安全信息技术的综合研究。

如ITS领域里的紧急事件管理信息系统、先进车辆控制与安全系统等,在道路交通安全的3个实际应用领域(交通工程、交通执法、交通安全教育)中,均体现出信息科技的广泛应用前景。

5结语

各评价指标的统计数据不同,其表征的交通安全特性也不相同,只有将多个评价指标结合使用,扬长避短,才能达到全面、准确、合理评价道路交通安全水平的目的。

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还是在发达国家面临的维持发展过程中,保证道路交通安全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交通安全形势严峻,交通安全管理任重而道远,开展交通事故研究更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结合国内外交通安全管理方法的基础之上,

第一作者姓名:

文章题目

应推广交通,安全新技术,并大力推广改变用户行为的执法措施和交通安全意识的宣传和教育。

参考文献:

[1]申少君,陈永胜,刘小明等.中外道路交通安全法规体系对比研究[J].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5

(2):

22-

25.DOI:

10.3969/j.issn.1672-9846.2003.02.005.

[2]牛虎.国内外交通安全对比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16):

303-304.

[3]温璐茜,黄新民.国内外道路交通安全比较及对策[J].致富时代(下半月),2011,(4):

197-197.

[4]中外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比较[J].公路运输文摘,2003,24

(2):

32-33.

[5]管满泉,姚群.中外道路交通事故预防之比较[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3,(4):

67-70.DOI:

10.3969/j.issn.2095-2031.2003.04.017.

[6]王仪山.中外公路交通安全法规及管理措施比较研究[J].交通标准化,2003,(7):

39-41.DOI:

10.3869/j.issn.1002-4786.2003.07.010.

[7]郎非飞.国内外交通安全研究浅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3,26(4):

95.DOI:

10.3969/j.issn.1008-3383.2003.04.057.[8]刘金华,李琳.国内外交通安全管理之比较[J].山西科技,2005,(6):

22-24.DOI:

10.3969/j.issn.1004-6429.2005.06.011.[9]肖贵平朱晓宁.交通安全工程[M].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

[10]李开兵,李素艳,钱红波等.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改善策略研究[J].交通科技,2007,

(2):

65-67.DOI:

10.3963/j.issn.1671-7570.2007.02.023.

[11]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资料汇编(1999~2002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