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I卷.docx
《人教统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I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统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I卷.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统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I卷
人教统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积累与运用(共7题;共55分)
1.(10分)照样子连一连。
一对(翅膀) 图画
一幅________ 翅膀
几支________ 细线
几痕________ 木杆
伶俐可爱的________ 天空
烂漫无比的________ 湖面
波光粼粼的________ 春天
旷亮无比的________ 小燕子
2.(12分)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嘴(chán)________ (jǔ)________丧
(liáo)________草 轮(kuò)________
3.(10分)读拼音写字词。
chóu xiè
zhēn bǎo
dīng zhǔ
bēng tā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jiāo jí
fā shì
huǎng huà
chí yá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niú láng
chē liàng
hǎo dǎi
xī hǎ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2分)(2020六下·无锡期末)下列对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浣溪沙”是词牌名,“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是本词的引子,交代了词人写作的背景,为下文的抒情作铺垫。
B.上阕写景,山脚下,初生的兰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C.“萧萧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淅沥的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突出了环境的静谧,正所谓“鸟鸣山更幽”。
D.下阕转人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写诗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
5.(3分)寓言是指带有劝喻或讽刺意味的故事。
下列文章中()是寓言。
A.牛郎织女
B.守株待兔
C.掩耳盗铃
D.宝莲灯
E.郑人买履
6.(4分)我会按要求写出优美的句子。
①福娃吸引了大家。
(扩句)
②草原真美。
(改成比喻句)
③“神六”飞天,这是一件令中国人民自豪的事。
(改成反问句)
④写出一个含有“月”的古诗句。
7.(14分)品读课文重点句子,完成练习。
(1)风娃娃想:
帮助人们做好事,真容易,只要有力气就行。
这句话写了风娃娃的心理活动。
风娃娃的这种想法对吗?
你想对他说什么?
(2)风娃娃不敢再去帮忙了,他委屈地在天上转着、想着:
我帮人们做事情,为什么他们还责怪我呢?
风娃娃的心情是________。
风娃娃不知道人们为什么会责怪他,请你告诉他________。
二、诗歌鉴赏(共4题;共34分)
8.(6分)快乐读书吧。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注释】①望乡台:
古代出征或流落在外乡的人,往往登高或登土台,眺望家乡,这种台称为望乡台。
②他席:
别人的酒席。
这里指为友人送行的酒席。
③南中:
南方,这里指四川一带。
④那:
为何。
(1)诗中所写的九月九日是________节,在这一天,要举行的活动是________。
(2)《蜀中九日》一诗中,对仗工整,点明了时间和地点的两句诗是:
________。
(3)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情境?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9.(6分)按要求作答
(1)默写《泊船瓜洲》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
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情感,表达这种情感的诗句还有________。
(3)选择解释无误的一项()
A.绿:
绿色 还:
回家乡
B.绿:
吹绿 还:
归还
C.绿:
绿色 还:
归还
D.绿:
吹绿 还:
回家乡
10.(8分)根据图片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1)萧萧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促________,________篱落________。
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
题目中“书”的意思是________。
(2)请你为上面的图片起一个恰当的名字。
(3)这首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各写了什么?
请选一选。
(填序号)前两句:
________ 后两句:
________
A.写由深秋夜晚的灯火想到的生活场景。
B.写深秋的凄清。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A.喜欢秋天。
B.思念家乡。
11.(14分)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白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墨梅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白梅》诗中“不同桃李混芳尘”中的“混”字,说明白梅具有什么品格?
(2)《墨梅》一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两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三、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11分)
12.(11分)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歪头崮八十五勇士
1943年,日军集结重兵在山东沂蒙山区加紧推行“蚕食”计划,实行罪恶的“三光”政策。
八路军没有被敌人的嚣张气焰所吓倒,坚持进行敌后抗战。
2月25日夜10时许,八路军鲁中军区二团一营二连指战员在副营长徐福的带领下,悄悄在沂水县北部的桃树万村扎营休整。
该营营长王子固则带领三连在另外一个地方活动。
“徐营长,有情况……”侦查员突然跑过来向徐福报告,“东……东面,发现了很多日军……”原来,日军白天侦察到有八路军小股部队在沂水北活动,就连夜调集了3000人马,兵分数路包抄过来。
徐福命令部队马上向沂水河方向转移,于半夜时分到达沂水河畔。
徐福同二连连长齐之顺碰头后,决定马上上山。
他们刚爬到半山腰一个叫桃花坪的小山村时,就发现日军的马队已经到了山下。
不一会儿,山下升起了几发信号弹。
忽然,左侧的山沟中冒出来黑压压的一大群人,二连刚要准备战斗,发现是营长王子固带领的三连和附近的几百名老百姓。
这时,日军的大炮和机枪开火了,大批日伪军在火力掩护下冲了上来。
“两个连不能一块往外冲,这样两个连和几百名群众都会有危险,必须留下一个连断后,掩护另一个连带领群众转移!
”营长王子固说道。
他和副营长徐福短暂商议了一下,迅速作出决定:
两名营领导带领战斗力较强的二连83名指战员“断后”,掩护三连和老百姓向南突围转移。
王子固见三连和老百姓走远了,立刻命令二连朝敌军开火,把敌人牢牢地吸引在周边。
天亮时,他们同敌人几经周旋,沿张耿村的西山撤到了歪头崮。
此时,三连和百姓已安全脱险。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嚣张——________ 商议——________ 带领——________
(2)文中第二个省略号的作用是()
A.表示重复词语
B.表示语意难尽
C.表示意在言外
D.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3)这件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地点是________。
(4)营长王子固在危急关头做了什么决定?
表现了他什么精神?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7题;共55分)
答案:
1-1、
考点:
解析:
答案:
2-1、
考点:
解析:
答案:
3-1、
考点:
解析:
答案:
4-1、
考点:
解析:
答案:
5-1、
考点:
解析:
答案:
6-1、
考点:
解析:
答案:
7-1、
答案:
7-2、
考点:
二、诗歌鉴赏(共4题;共34分)
答案:
8-1、
答案:
8-2、
答案:
8-3、
考点:
解析:
答案:
9-1、
答案:
9-2、
答案:
9-3、
考点:
解析:
答案:
10-1、
答案:
10-2、
答案:
10-3、
答案:
10-4、
考点:
解析:
答案:
11-1、
答案:
11-2、
答案:
11-3、
考点:
解析:
三、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11分)
答案:
12-1、
答案:
12-2、
答案:
12-3、
答案:
12-4、
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