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论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599097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1.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企合作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校企合作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校企合作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企合作论文.docx

《校企合作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企合作论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企合作论文.docx

涿州职教中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涿州职教中心曾庆松

摘要: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最为有效的、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

那么什么是人才培养、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性等等。

关键词: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中职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职业素质

当前,对于中职院校培养的各类技能型人才,社会普遍反映动手能力不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适应企业生产的时间较长。

这说明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

笔者所在涿州职教中心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表明: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行之有效的。

一、关于人才培养的认识

学校培养的人才应该等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学校的教育理念:

重视学科体系,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重视知识、技能培养,以专业为目标。

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以工种需求为目标,重视职业素养培养,岗位相对单一(生产、管理),注重人力资源使用的成本。

(一)企业对中职专业技术人才的基本要求

职业素质培养是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

企业认为学生的能力弱一些不要紧,关键是素质要好,比如能吃苦耐劳、角色定位准确、善于与人协作与沟通、具备团队合作精神等。

职业素质已成为企业招聘员工的首要指标。

(二)人才培养改革的一些因素

企业需求:

企业对员工除职业技能外,还有职业意识、职业道德等素质方面的要求,而且看中后者更甚,因此,需要中职毕业生跟上就业市场需求,具备良好的“技能&素质”。

课改延伸:

计算机两轮课改后已经形成了以教学项目为内容载体的教学模式,相关技能的国家标准已深入课堂。

学生的技能、知识学习扎实,但职业综合素质的养成上还待提升,特别是在岗位职业精神培养方面,还有待研究与深入。

政策导向: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强职业精神培养,“要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重点培养敬业守信、精益求精、勤勉尽责等职业精神。

(三)改革过程中解决的问题

1、探索企业与中职学校课堂教学深度融合途径

2、构建具有企业“职业素养”属性的《网络综合布线》课程

a)分析、提炼主要岗位的职业素养

b)主要岗位的职业素养的教学载体建设

3、探索“职业素养”养成的课堂实践

a)主要岗位的职业素养培养课堂的实践

(四)引入标杆企业、校企共育

计算机专业存在“摩尔定律”,技术更新周期短、频率快,国家标准往往滞后于行业,而标杆企业则是技术发展的领头雁。

企业有严格的管理制度,用人标准,有成熟的岗位认证体系,是行业用人的源泉。

(五)涿州职教中心与电信、天猫、聚美优品合作的“三进课堂”

企业标准进课堂——引入技能操作标准

企业规范进课堂——引入服务规范

企业专家进课堂——引入言传身教、示范引领

(六)教学内容整合

立足河北省省课改标准:

校企双方共同梳理主要岗位的“职业素养”。

(课程标准+企业标准)+(课改教材+企业规范)=教学内容

(七)课堂实施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企业标准与课程标准相融合,在“做”中学习知识、技能,强化各种职业素质培养。

企业情境导入——提出任务(涉及的岗位、任务。

涉及知识、技能点)——任务准备(知识、技能的学习)——任务拓展(结合企业案例介绍相关知识、技能应用违反操作规范可能造成的后果分析)——任务反馈(反馈任务达成度,反馈是否符合操作规范)——任务实施(分组模式实施,学生互相检查记录实施情况)

(八)教学载体建设

结合企业标准的数字资源建设

Ø视频类:

企业现场环境视频、技术示范视频

Ø案例类:

企业案例介绍

结合企业运营环境的实训场室建设

Ø仿真企业运营环境

Ø实训教学数字化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根据对于前期数据的积累进行调研与分析,再由专家认证,制定出人才培养方案。

十、课程设置及要求

十一、教学计划与学时安排

十二、毕业条件

十三、教学实施

十四、教学评价

十五、专业师资配备

十六、实训基地建设标准

附件1、核心课程标准

附件2、实训场室标准

一、专业名称(代码)

二、入学要求

三、基本学制

四、培养目标

五、职业岗位

六、人才规格

七、主要接续专业

八、人才培养模式

九、课程结构

三、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

(一)校企合作需求

计算机人才能力培养方向:

软硬件维护能力、网络应用与管理能力、多媒体处理能力。

(二)构建选择性课程体系

公共必修课程

专业必修课程企业意见

限定选修课程学生兴趣

自由选修课程

(三)开发专业核心课程标准

了解企业需求与岗位能力要求;组成课程标准开发团队;共同开发实训模块、技能考核标准及配套教材;实现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与实际岗位能力的紧密对接。

(四)校企合作下的评价模式

学生毕业不再只是学校发毕业证这么简单,学生还要取得企业的认证资格,参与并通过行业内的技能鉴定。

参考文献:

涿州职教中心信息技术部校企合作协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