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社会实践报告书大学生作弊现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990742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原社会实践报告书大学生作弊现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马原社会实践报告书大学生作弊现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马原社会实践报告书大学生作弊现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马原社会实践报告书大学生作弊现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马原社会实践报告书大学生作弊现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原社会实践报告书大学生作弊现象.docx

《马原社会实践报告书大学生作弊现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原社会实践报告书大学生作弊现象.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原社会实践报告书大学生作弊现象.docx

马原社会实践报告书大学生作弊现象

马原社会实践报告书-大学生作弊现象

社会实践报告书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题目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调查报告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

指导老师

 

2015/2016学年第2学期

 

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调查报告

摘要:

高等教学的课程考试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试以其评价性功能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大学校园中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

考试作弊行为践踏公平,违背诚信,干扰校风,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顺利成才和健康成人,引起了教育界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

目前,国内已有许多学者对于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在不同方面有一定程度的研究。

研究多涉及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理论研究,着重于通过理论研究来阐述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而对于大学生考试作弊的调查研究相对较少。

因此,调查研究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考试作弊公平诚信原因建议

调查目的:

为了全面了解大学生的考试作弊的实际情况,整理出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状和特点,并试图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其原因,力求能够为改变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

调查对象:

江苏省某高校二年级大学生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调查方法

1、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特点

在调查中,对“您认为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

”的问题,回答“较普遍,有很多人作弊,也有人不作弊”的占66.7%,回答“很普遍,几乎人人都作弊”的占15.1%,共81.8%,说明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已较为普遍。

通过相关题目的调查发现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在各类课程的考试中均存在,且呈现出一定的规律:

公共类课程考试中作弊现象非常严重;文史类专业课程考试中作弊现象相对较轻,但较理工类专业课程考试仍较严重;理工类专业课程考试中也存在作弊现象。

表1大学生在各课程作弊的人数及比例

课程

公共课

理工类专业课

文史类专业课

人数

134

40

108

比例

66.7%

20.2

54.5

2、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状

(一)作弊学生分两极化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往往是差生在考试中作弊,为了避免挂科、重修而不得不采取非常规手段应对考试。

然而通过调查发现,当前作弊的学生呈现明显的两极化趋势。

分析原因,一是受当前学校奖学金、评优机制对学生学分的硬性要求与社会上功利风气的影响,许多优秀生为了评优、获奖而作弊;二是优秀生迫于面子、哥们儿义气或者利益诱惑而协助学习较差的学生作弊。

在调查中,不少学生对此也表示反感,但是在这种非正式组织的压力下,为了不遭到排斥,仍然身不由已地参加。

(二)作弊意识法制化

近几年屡屡发生学生因在考试中作弊受处罚,学校拒绝为其颁布毕业证书、劝退或者开除的事件。

从2003年暨南大学武某诉学校因其作弊不授予学士学位案胜诉开始,多起类似案件均以学生胜诉告终。

这一方面体现出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对学生处罚的依据是《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大学生考试违纪处分细则》等,这些规章规定均不是法律法规,所以其开除学籍、劝退等决定无法律依据,对学生进行处分时就缺乏法律支持和保障,在处理考试违纪学生时增加了难度,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给其他考生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三、大学生对专业学习态度的自我认知

一般而言,考试作弊行为多少与学生自身的考前复习较差有关。

表2显示的调查结果表明,江苏某大学学生对自己的考前复习情况还是很自信的,考前花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去复习的有90人,占总调查人数的47%。

这一自我评价说明该校大学生学习态度普遍比较好。

表2:

大学生考前复习状况的认知

选项

一个多月

一个多星期

一天或考试当天

不复习

人数

24

90

55

24

比例

12%

47%

28%

12%

四、大学生对考试作弊的态度

调查中有三道题涉及到大学生对于考试作弊的态度,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多数大学生对考试作弊持反对态度,也有部分学生持肯定态度,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3:

大学生对于考试作弊的态度

选项

宁可挂科也不作弊

因考试作弊被开除

监考应该尽可能严

态度

赞成

无所谓

不赞成

赞成

无所谓

不赞成

赞成

无所谓

不赞成

人数

119

47

32

128

28

42

148

34

16

比例

60.1%

23.7%

16.2%

64.6%

14.1%

21.2%

74.7%

17.2%

8.1%

(一)对学生宁可挂科也不作弊的态度。

有60.1%的学生赞成宁可挂科也不作弊,这表明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在考试中诚信很重要,即使挂科也不能违背诚信。

可见,诚信考试是大部分学生所向往的,而前面的调查中显示出大部分学生认为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较普遍或者很普遍,说明很多学生的实际行为与自己的理想状态有所出入。

有16.2%的学生对此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考试挂科会给他们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因此他们采取了考试作弊。

也有部分学生持无所谓态度,这部分学生对考试结果不是很在意,也不关心别人是否作弊,所以他们认为学生是否宁可挂科也不作弊与自己无关。

(二)对学生因考试作弊被开除的态度。

有64.6%的学生赞成考试作弊的学生被开除,他们认为考试作弊违背了诚信,应该受到开除的惩罚,同时也能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

有21.2%的学生不赞成考试作弊的学生被开除,他们认为考试作弊被开除的惩罚过于严重,校方应给予警告等适当的惩罚,学生有时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应该给他们一点教训但是没有严重到被开除的程度。

此外,也有14.1%的学生持无所谓态度。

(三)对考试时监考应该尽可能严的态度。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考试中监考应该尽可能严,他们有杜绝考试作弊的愿望,认为这样才能发挥考试真正的功能,他们平时勤奋学习也希望能有一个公平的考试环境。

也有少数学生认为监考没有必要很严,现在的学生考试课程太多,不能面面俱到,大家都不容易,老师应该理解学生。

还有17.2%的学生认为监考是否严格不会影响自己的考试,因此他们持无所谓态度。

在对大学生对考试作弊的态度的调查中,三个题目均有部分人持无所谓态度,这部分人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信心十足型,他们学习非常认真,考试成绩也不错,因而也不关心别人考试是否作弊也不关心考试作弊的人受到何种惩罚;另一种是不求上进型,他们从不认真学习,也不关心考试成绩,他们不担心考试是否挂科也不担心能不能获得奖学金,因此对考试作弊现象也不关心。

五、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

上述调查表明:

60.1%的学生赞成宁可挂科也不作弊;64.6%的学生赞成考试作弊的学生被开除;74.7%的学生认为考试中监考应该尽可能严。

可见,大多数大学生反对考试作弊,这与高达81.8%的人认为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较普遍或者很普遍的结果相矛盾。

这一结果是由各种主客观原因导致的,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各种原因的比例结果是笔者通过访谈,根据访谈结果选择其中频率较高的项目设置为选项通过多项选择的形式得出的。

(一)客观原因

学校的学风、考试制度、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安排及考试管理制度和教师的职业道德以及班风、舍风等诸多因素都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而影响着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的产生。

在访谈中学生所提到的最多的是考试课程科目太多和教师监考不严两个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其比例如下:

表4: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客观原因

选项

考试课程科目太多

教师监考不严

人数

52

44

比例

26.3%

22.2%

1.考试课程科目太多。

调查结果显示,26%的人认为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包括“考试课程科目太多,没时间准备”。

目前,高校开设课程较多,考试课程较多;许多课程课时少、内容多,而且考试范围大;重视专业理论知识的考核而忽视基本技能与实践能力的考查。

这样,不仅不能准确反映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而且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在面临考试时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2.教师监考不严。

据调查,22%的大学生认为“教师监考不严”是影响大学生考试作弊的重要因素。

不论是管理人员还是监考教师,在学生考试时很少像监考高考或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那样严格与重视,给学生作弊创造了条件。

有些监考教师对于考试作弊的学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有甚者,监考老师帮助学生作弊,这样,更纵容了学生的考试作弊行为。

(二)主观原因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主观原因主要是大学生对自己的道德要求与心理上的不成熟的矛盾。

大学生由于接受了高等教育,对自己思想和道德上都有较高的要求,他们希望自己是个高修养、高素质的人,但是其心理上的不成熟又使其萌生种种想法,导致其行为与其理想状态相矛盾。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表5: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各种主观原因的人数及比例

选项

避免挂科

取得更好的成绩,争得奖学金

别人都作弊,心理不平衡

人数

176

64

64

比例

88.9%

32.3%

32.3%

1.避免挂科。

从调查结果看,避免挂科是大学生考试作弊的首要原因。

在列出的众多考试作弊的可能原因中,88.9%的人选择了“避免挂科”,且有66人只选择了“避免挂科”,这说明大学生对是否会挂科非常在意。

一方面,大学考试不同于高中考试,考试不及格需要重修,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而且挂科对以后的就业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些都是大学生所不愿接受的。

另一方面,很多大学生由于专业不理想,对学习不感兴趣,或者懒于记忆和背诵,平时疏于学习考试时又不愿付出努力,而导致对自己失去信心,对考试没有把握。

只能在考试的时候通过考试作弊的方式使自己不至于挂科。

2.取得更好的成绩,争得奖学金。

这是大学生考试作弊的一个主要原因,调查中32.3%的人选择了“取得更好的成绩,争得奖学金”,且有6人只选择了此项,这主要是大学生的功利心理和虚荣心理在作祟。

许多大学生接受了家长和社会上一些人的功利思想,将名和利看得很重。

他们为了获得奖学金和荣誉称号,平时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竞选各种职位,参加各种活动,而在考试的时候只能通过作弊的方式获得高分。

有些大学生虚荣心较强,他们考试作弊是为了取得高分,获得荣誉称号和奖学金,希望以此来巩固自己学习上的优势,得到老师的宠爱和受到同学的尊敬等。

一些学生干部、各种奖学金和荣誉的获得者考试作弊也是为了保持荣誉和评奖评优,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3.别人都作弊,心理不平衡。

调查结果显示,32.3%的人选择了“别人都作弊,心里不平衡”,且有6人只选择了此项,表明这也是大学生考试作弊的一个重要原因。

很多大学生看到别人作弊“成功”,觉得自己不作弊就很吃亏。

这种心理应分两种情况来分析,其一,从众心理,他们认为别人可以通过考试作弊获得高分甚至拿到奖学金,觉得自己也没有必要努力学习,也可以通过考试作弊来获得“成功”,于是平时不好好学习考试时寄希望于作弊;其二,无奈心理,他们平时刻苦学习考试前认真复习,也不一定能考高分有的时候甚至分数很低,而那些平时不好好学习的人却可以通过考试作弊获得高分甚至拿到奖学金,心中的不平与无奈促使他们也选择了作弊。

 

结束语: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分析得出结论如下:

(一)该校大学生对待考试作弊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能够认识到作弊对大学生成才不利,一方面又对考试作弊行为持非常宽容的态度,有44%的大学生认可作弊行为。

(二)中国的教育,特别是高中和大学的教育,多以“灌输式”的模式为主,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而且部分的老师们也是只是照本宣科,敷衍了事,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扼杀了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硬着头皮去学枯燥的课本知识,硬着头皮去考试,极易滋生厌学的情绪,进而引发作弊的恶习,因此,老师也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和授课水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不同的方面综合评定学生,而非只看成绩,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大学生急功近利的现状,降低考试作弊率。

(3)造成大学生作弊现象越来越普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观上有:

学习上的迷失,道德认知的弱化,诚信观念的缺失,经济利益的趋势还有思想认知的误区。

从客观上有:

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学校德育工作的滞后,片面人才教育评价标准的影响,考试制度与考试管理不科学,对舞弊行为查处不力。

因此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学生应充分认识到考试作弊的危害。

从调查结果看,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认为考试作弊是有危害的,只是对其严重性认识不够。

每个大学生都应充分认识到:

考试作弊行为使考试失去公平性,严重影响班风校风,不利于大学生成诚信素质的树立,甚至使某些学生认为可以不劳而获,从而形成投机心理,对其今后的生活产生影响。

其次,学生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学生应激励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课后加强复习等。

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根据自己的学习规律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提高自信心,使自己在今后的人身道路中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学生应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大学生应该通过阅读书籍、观看名人事迹等方式开拓自己的视眼,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抵制不良诱惑,自己努力克服自己心理上的矛盾,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谢辞:

仅以文字感谢帮助我们的指导老师和参加调查工作的小组同学。

 

小组成员信息:

组长:

14120212陈宣成主要分工:

活动策划及论文撰写

副组长:

14120211柴凤阳主要分工:

活动策划及论文撰写

问卷调查人员:

14120212陈宣成 

问卷调查整合人员:

14120211柴凤阳

数据分析及表格制作人员:

14120212陈宣成

论文审核及查错人员:

14120212陈宣成

指导老师:

张玲

 

2016年6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