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西斯势力的形成和第二次世界大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990631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西斯势力的形成和第二次世界大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法西斯势力的形成和第二次世界大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法西斯势力的形成和第二次世界大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法西斯势力的形成和第二次世界大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法西斯势力的形成和第二次世界大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西斯势力的形成和第二次世界大战.docx

《法西斯势力的形成和第二次世界大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西斯势力的形成和第二次世界大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法西斯势力的形成和第二次世界大战.docx

法西斯势力的形成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十二单元法西斯势力的形成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复习目标]

1.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三十年代大危机的原因、特点、影响,着重分析大危机是如何使世界走向战争的。

2.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内容,说明新政与西方传统经济政策的区别,并分析它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

3.比较德日两国建立法西斯专政的背景及内外政策,全面、客观地认识美、德、日三国资产阶级应付危机采取不同方式的原因。

4.正确认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必然性和重大历史意义。

5.掌握二战爆发、扩大、转折和胜利的全过程,正确认识二战的性质、二战胜利的原因和影响。

6.掌握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的内容,全面分析、正确认识这些会议对打败法西斯国家的积极作用和为战后“冷战”及各种矛盾纷争埋下祸根的负面影响。

[要点梳理]

本单元的断限是从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到1945年二次大战的胜利。

涉及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法西斯国家的扩张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

其间,世界历史的主要矛盾是法西斯国家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之间的矛盾。

1.主要线索和阶段特征

“大危机使世界走向战争”成为二战前十年的基本特点。

在三十年代大危机影响下,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逐步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英、法、美等国凭借经济实力和相对完善的资本主义制度,靠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渡过了危机,巩固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德、意、日法西斯疯狂扩张,结成三国轴心。

英、法、美等国推行绥靖政策。

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反法西斯的斗争未能抵制法西斯的进攻。

法西斯发动的局部战争逐步演变为世界大战。

二战是世界性的反法西斯战争。

战争初期,由于西方大国的纵容,使法西斯势力占据上风。

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改变了双方力量对比。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推动了整个战争形势的转折。

1943年,意大利投降。

1945年,德、日相继投降,二战以法西斯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2.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三十年代大危机的原因: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根本原因;市场危机是具体原因;股市崩溃是直接原因。

(2)三十年代大危机是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来势特别猛烈,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

(3)三十年代大危机是世界性的资本主义政治危机。

它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4)三十年代大危机对西方社会经济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并不能挽救垄断资本主义,西方国家纷纷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凯恩斯学说应运而生。

(5)三十年代大危机加速了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德国纳粹党利用大危机造成的混乱形势,打着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招牌,骗取广泛的支持。

希特勒出任总理后,德国走上了对内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对外积极扩张的道路。

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了。

日本法西斯势力以军部为核心力量。

“二二六兵变”后不久,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组阁,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制定侵略扩张的基本国策。

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了。

3.三国轴心同盟的形成和崩溃

(1)三国轴心同盟的性质是法西斯军事侵略同盟。

出于侵略扩张和争夺世界霸权的共同利益需要,法西斯国家进一步勾结起来。

先是1936年德意签订《德意议定书》,形成“柏林——罗马轴心”。

后又在反共产国际旗号下,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1937年意大利加入这一协定,正式结成德意日三国轴心同盟,给世界带来了严重威胁。

(2)二次大战爆发后,1940年德意日三国正式结成军事侵略同盟。

1943年意大利投降,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1945年德日两国投降,标志着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彻底崩溃。

4.反法西斯的局部战争

(1)中国人民从“九·一八”事变开始了反对日本法西斯的斗争。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反法西斯战争。

“七·七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2)朝鲜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也展开了长期的反抗斗争。

(3)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非洲最早的反法西斯战争。

由于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特别是埃塞俄比亚统治者不敢放手发动人民,导致失败。

(4)1936年,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西班牙内战演变为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

英、法、美继续推行绥靖政策,苏联和“国际纵队”给予了无私的援助。

西班牙战争涉及国际上各种政治势力,被称为“小二战”。

5.英、法、羹推行绥靖政策

(1)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国联未制裁日本,主张把中国东北变成列强共管殖民地。

(2)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国联未对意禁运石油等重要物资。

英控制下的苏伊士运河继续供意军使用。

美国推行“中立”政策,不向双方运送武器,实际上有利于意大利。

(3)1936年西班牙爆发内战,德意援助叛军,公开武装干涉。

英法采取不干涉政策,禁止西班牙内战双方购买武器过境,但对德意向佛朗哥提供武器听之任之。

美国继续实行“中立法”。

(4)1938年9月,英、法、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企图祸水东引,绥靖政策达到顶点。

(5)二战爆发后,英法对德宣而不战的“奇怪战争”是绥靖政策在战时的继续。

6.二战进程

(1)1939年9月,德军入侵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2)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同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二战进一步扩大。

(3)1942年中途岛战役和阿拉曼战役分别标志着太平洋战场和北非战场的形势发生了重大转折。

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不但是苏德战场,而且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4)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北非战事结束。

1945年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欧洲战事结束。

同年8月15日,日本宜布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二战最终以法西斯国家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7.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其影响

(1)德日意法西斯不断扩大侵略战争,给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了灾难,法西斯国家已成为全世界人民最凶恶的敌人;同时也对英美等国的利益构成了最大的威胁。

这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基础。

(2)二次大战爆发后,美国出于自身安全和利益的考虑,改变了以往的“中立”态度,加强了对英国等国的援助。

1941年,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大西洋宪章》,倡导自由、和平,反对侵略。

同时英美加强了对苏联的援助。

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

(3)同盟大大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改变了双方力量的对比,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8.二战后期召开的四次国际性会议

(1)在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已发生根本转变,战争主动权已转入反法西斯同盟手中的背景下,为了加强各国合作,协同作战,并对战后一些重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召开了一系列国际会议。

1943年中美英召开开罗会议,并发表《开罗宣言》。

同时,苏美英召开德黑兰会议。

1945年在德国失败已成定局和日本穷途末路的形势下,苏美英先后召开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

(2)这些会议协调了反法西斯联盟的行动,对打败法西斯国家起了积极作用;但同时,在雅尔塔会议上,也表现了三大国首脑开始奉行牺牲弱国利益的强权政治,这为以后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和各种矛盾纷争埋下了祸根。

[题例剖析]

[例1]法西斯党在意大利、纳粹党在德国得以上台执政,最后是通过

A.用武力夺取政权B.骗取选票,获得议会多数

C.国家元首授权D.胁迫当局解散其他政党(1998年·全国)

剖析:

本题为比较型选择题,考查对历史事件的再认和对同类事件的比较能力。

解题关键是明确两个事件发展经过,而最后都是通过国家元首授权上台执政的。

答案:

C

[例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德国)陆军实力之总数不应超过10万人,军官及补充部队在内,并应专为维持领土内之秩序及边界巡查之用。

德国之强迫普及(即普遍)征兵制应予废止。

德国陆军仅能以志愿服役者募集组成之。

莱茵河之东50公里一线之西,在德国领土内之要塞工程、堡垒及陆地要塞均应解除武装,并拆卸之。

……德国之海军军力不得超过……战斗舰6艘,轻型巡洋舰6艘,驱逐舰12艘,鱼雷舰12艘……其中不应包含任何潜水艇……在德国建造及获得之任何潜水艇虽为商务之用,亦应禁止。

——《凡尔赛和约》

材料2国防部队中的服役系以普遍兵役为依据。

德国和平(时期)陆军……由12个军团和36个师组成。

(注:

当时德军每个陆军师的编制约为1.4万人)

——《德国国防法》(1935年)

每一个德国男子都有服兵役的义务。

……凡应服兵役者,遇下动员令时,应听从国防军调遣。

……战时和遇特别紧急状况时,德国国防部长受权可以扩大应尽兵役义务的德国男子的范围。

——《德国兵役法》(1935年)

材料3(英国)于1935年6月18日同德国签订了《英德海军协定》。

协定规定,德国舰队的总吨位永不超过英国海军总吨位的35%,德国潜水艇吨位……将不超过英国吨位总额的45%。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回答:

(1)比较材料2和材料1,指出它们的主要不同之处。

针对《凡尔赛和约》,德国曾在1936年采取过什么重大的行动?

(2)结合材料1,指出材料3说明了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这些情况的背景和产生的影响。

(2000年·北京、安徽春季高考)

剖析:

本题第一问考查的主要是比较能力和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根据材料1、2就可以明显地找出其不同之处:

由《凡尔赛和约》的德国陆军总数不超过10万,变成了和平时期的36个师,实际上是不受限制(《德国国防法》);由德国陆军仅能以志愿服役者募集组成之,变成了每个德国男子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德国兵役法》);由维护国内秩序和巡查边界扩大到可用于战争。

最后再现教材知识,德国在1936年采取的重大行动——开进莱茵非军事区。

本题第2问答案的得出,关键要紧扣题意指向。

首先要找出材料1与材料3的关系(因题意指向是结合材料1内容及凡尔赛和约的制定者)这就是,英国既是限制德国发展军事力量的凡尔赛和约制定者,又是允许德国发展海军并拥有潜水艇的签约者。

从而得出“英国与德国一道破坏了《凡尔赛和约》”。

本题第3问答案的得出,需再现20世纪30年代国际关系的特征,即西方大国对法西斯国家的绥靖政策。

根据这一背景就可以得出其产生的影响——德国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整下题目尽管分成了三题四问,但其答案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题目设的问越多,对我们解题越有利,我们解题的方向就越清晰,越接近于参考答案。

只要我们明确了这,点,就会化难为易,作出最佳答案。

参考答案:

(1)主要不同:

德国陆军总数由不得超过10万人变为实际上不受限制;由志愿服役制变为普遍义务兵役制;由维护国内秩序和巡查边界扩大到可用于战争。

重大行动:

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

(2)英国允许德国发展海军并拥有潜水艇;与德国一道破坏了《凡尔赛和约》。

(3)德国法西斯上台,积极扩军备战;英国等西方国家对德国采取了容忍态度;德国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

[辨疑解难]

1.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及其影响

(1)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为克服危机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是在维护资本主义的前提下,对美国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以使其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

其特点是尽量避免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2)新政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也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但它在多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

①直接影响:

它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社会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

②间接影响:

由于经济的恢复,使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美国国家制度的信心,从而遏制了由于经济危机造成的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③深远影响:

新政采取的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政策,开了资本主义国家加强经济干预的先河。

它不仅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而且对其他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从此,西方国家陆续放弃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逐渐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指导。

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2.“缓靖政策”的实质和影响

(1)“绥靖政策”是一战后西方大国的统治者为了确保既得利益,竭力避免战争,对法西斯国家采取的一种妥协政策。

它的实质是:

为了保全自己,避免与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直接冲突,以牺牲局部利益和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欲望,并尽可能把法西斯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2)这种政策的最大影响是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而绥靖政策的主要执行者英法首先遭到了德国法西斯的攻击,法国的沦亡是法国统治者长期推行这一政策的直接结果。

3.世界经济危机打击下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危机提供的深刻教训

(1)190年~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深刻、破坏性最大的危机。

危机发生后,各国统治者采取了以邻为壑的短视措施,致使这次危机具有长期性、普遍性和空前的破坏性。

(2)面临经济危机的强烈冲击,各国统治阶级根据自身不同的政治经济条件,寻找不同的出路,使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各种新现象。

美国具有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和比较雄厚的金融力量,实行以国家调节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罗斯福“新政”,来摆脱经济危机。

德日两国封建残余浓厚,军国主义盛行,金融力量薄弱,市场相对狭小,分别走上了建立法西斯专政和发动对外战争的道路,成了

世界人民最危险的敌人和新的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3)30年代大危机告诉人们,繁荣和危机往往相关,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可能存在的潜在危机,防患于未然是至关重要的。

危机还告诉人们,要随时注意资本主义制度内部机制和政策的及时调整。

同时,国际关系的协调也极为重要,大危机的恶化和各国政府以邻为壑的自保政策密切相关,这种保护主义政策损人而不利己。

最后,挑战引起的调整有可能形成新的机制,出现发展的飞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