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5986740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docx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docx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卷十三

○医书类  △《黄帝内经素问》二十四卷  黄帝与歧伯问答。

《三坟》之书无传,尚矣,此固出於后世依讬,要是医书之祖也。

唐太仆令王砯注,自号启元予。

案:

《汉志》但有《黄帝内》、《外经》,

至《隋志》乃有《素问》之名,又有全元起《素问注》八卷。

嘉祐中光禄卿林亿、国子博士高保衡承诏校定、补注,亦颇采元起之说附见其中,其为篇八十有一。

砯者,宝应中人也。

  △《难经》二卷  渤海秦越人撰,济阳丁德用补注。

《汉志》亦但有《扁鹊内》、《外经》而已。

《隋志》始有《难经》,《唐志》遂题云秦越人,皆不可考。

德用者,乃嘉祐中

人也。

序言太医令吕广重编此经,而杨元操复为之注,览者难明,故为补之,且间为之图。

八十一难,分为十三篇,而首篇为《诊候》,最详,凡二十四难。

盖脉学

自扁鹊始也。

“难”当作去声读。

  △《脉诀机要》三卷  晋太医令高平王叔和撰。

通真子注并序,不著名氏,熙宁以后人也。

  △《脉要新括》一卷  通真子撰。

以叔和《脉诀》有臲卼鄙俗处,疑非叔和作,以其不类故也。

乃作歌百篇,案经为注。

又自言尝为《伤寒括要》六十篇,其书未之见。

  △《伤寒论》十卷  汉长沙太守南阳张机仲景撰。

建安中人。

其文辞简古奥雅。

又名《伤寒卒病论》。

凡一百一十二方。

古今治伤寒者,未有能出其外也。

  △《金匮要略》三卷  张仲景撰,王叔和集,林亿等校正。

此书王洙于馆阁蠹简中得之,曰《金匮玉函要略方》。

上卷论伤寒,中论杂病,下载其方,并疗妇人,乃录而传之。

今书以

逐方次於证侯之下,以便检用。

所论伤寒,文多节略,故但取《杂病》以下,止《服食禁忌》二十五篇二百六十二方,而仍其旧名。

  △《中藏经》一卷  汉谯郡华陀元化撰。

其序称应灵洞主少室山邓处中,自言为华先生外孙,莫可考也。

  △《巢氏病源论》五十卷  隋太医博士巢元方等撰。

大业六年也。

惟论病证,不载方药。

今案《千金方》诸论,多本此书,业医者可以参考。

  △《圣济经》十卷  政和御制。

辟廱学生昭武吴禔注。

  △《医门玉髓》一卷  不知作者。

皆为歌诀。

论五脏六腑相传之理。

  △《医经正本书》一卷  知进贸县沙随程迥可久撰。

专论伤寒无传染,以救薄俗骨肉相弃绝之敝。

  △《医说》十卷  新安张杲季明撰。

  △《食治通说》一卷  东虢娄居中撰。

临安药肆“金药臼”者,有子登第,以恩得初品官。

赵忠定丞相跋其后。

书凡六篇。

大要以为食治则身治,此上工医未病之一术也。

  △《治病须知》一卷  不知名氏。

事论外证,以用药之次第为不能脉者设也。

  △《五运指掌赋图》一卷  叶玠撰。

  △《大观本草》三十一卷  唐慎微撰。

不知何人。

仁和县尉艾晟作序,名曰《经史证类本草》。

案:

《本草》之名,始见《汉书平帝纪》、《楼护传》。

旧经止一卷,药三百六十五种。

隐居增《名医别录》,亦三百六十五种,因注释为七卷。

唐显庆又增一百十四种,广为二十卷,谓之《唐本草》。

开宝中又益一百三十三种。

蜀孟昶又尝增益,谓之

《蜀本草》。

及嘉祐中掌禹锡、林亿等重加校正,更为补注,以朱墨书为之别,凡新旧药一千八十二种,盖亦备矣。

今慎微颇复有所增益,而以墨盖其名物之上,然

亦殊不多也。

  △《本草衍义》十卷  通直郎寇宗奭撰。

援引辨证,颇可观采。

  △《绍兴校定本草》二十二卷  医官王继先等奉诏撰。

绍兴二十九年上之,刻板修内司。

每药为数语辨说,浅俚无高论。

  △《本草节要》三卷、《明堂针灸经》二卷、《膏肓灸法》二卷  清源庄绰季裕集。

  △《肘后百一方》三卷  晋葛洪撰。

梁陶隐居增补。

本名《肘后救卒方》,率多易得之药,凡八十六首,陶并七首,加二十二首,共为一百一首。

取佛书“人有四大,一大辄有一百一病”之义名之。

  △《千金方》三十卷  唐处士京兆孙思邈撰。

自为之序,名曰《千金备急要方》。

以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於此。

其前类例数十条,林亿等新纂。

  △《千金翼方》三十卷  孙思邈撰《千余方》既成,恐其或遗也,又为此以翼之。

亦自为序。

其末兼及禁术。

用之亦多验。

  △《外台秘要方》四十卷  唐邺郡太守王焘撰。

自为序,天宝十一载也。

其书博采诸家方论,如《肘后》、《千金》,世尚多有之;至於《小品》,深师崔氏、许仁则、张文仲之类,今无

传者,犹间见於此书。

大凡医书之行於世,皆仁庙朝所校定也。

按《会要》:

嘉祐二年,置校正医书局于编修院,以直集贤院掌禹锡、林亿校理,张洞校勘,苏颂等

并为校正、后又命孙奇、高保衡、孙兆同校正。

每一书毕,即奏上,亿等皆为之序,下国子监板行。

并补注《本草》、修《图经》,《千金翼方》、《金匮要略》、

《伤寒论》,悉从摹印。

天下皆知学古方书。

呜呼!

圣朝仁民之意溥矣。

  △《太平圣惠方》一百卷  太平兴国七年,诏医官使尚药奉御王怀隐等编集。

御制序文。

淳化三年书成。

  △《王氏博济方》三卷  太原王衮撰。

庆历七年序。

  △《药准》一卷  潞公文彦博宽夫撰。

所集方才四十首。

以为依《本草》而用药则有准,故以此四十方为处方用药之准也。

  △《孙氏传家秘宝方》三卷  尚药奉御太医令孙用和集。

其子殿中丞兆,父子皆以医名,自昭陵时迄於熙丰,无能出其右者。

元丰八年,兆弟宰为河东漕,属吕惠卿帅并,从宰得其书,序而刻之。

兆自言为思邈之后。

晁氏《读书志》作《孙尚秘宝方》,凡十卷。

  △《灵苑方》二十卷  沈括存中撰。

  △《苏沈良方》十卷  苏者东坡,沈即存中也。

不知何人所录。

其间“辨鸡舌香”一段,言《灵苑》所辨,犹有未尽者。

《馆阁书目》别有《沈氏良方》十卷、《苏沈良方》十五卷,而无《灵苑方》。

  △《正俗方》一卷  知虔州长乐刘彝执中撰。

以虔俗信巫,无医药,集此方以教之。

  △《奉亲养老书》一卷  泰州兴化令陈直撰。

元丰中人。

  △《养生必用书》三卷  灵泉山初虞世和甫撰。

绍圣丁丑序。

  △《尊生要诀》二卷  即初虞世《四时常用要方》。

有卢山陈淮者,复附益焉。

  △《宠氏家藏秘宝方》五卷  蕲水庞安时安常撰。

安时以医名世,所著书传於世者,惟《伤寒论》而已。

此书南城吴炎晦父录以见遗。

  △《伤寒微旨论》二卷  不著作者。

序言元祐丙寅,必当时名医也。

其书颇有发明。

  △《钱氏小儿药证真诀》三卷  太医丞东平钱乙仲阳撰。

宣教郎大梁阎季忠集。

上卷言证,中卷叙尝所治病,下卷为方。

季忠亦颇附以己说,且以刘斯立所作仲阳传附於末,宣和元年也。

  △《小儿班疹论》一卷  东平董汲及之撰。

钱乙元祐癸酉题其末。

  △《脚气治法》一卷  董汲撰。

  △《指迷方》三卷  考城王贶子亨撰。

吴丞相敏为之序。

贶为南京名医宋毅叔之婿。

宣和中以医得幸,至朝请大夫。

  △《伤寒救俗方》一卷  宁海罗适正之尉桐城,民俗惑巫,不信药。

虽以药施人,多愈,遂以方书召医参校刻石,以救迷俗。

绍兴中有王世臣彦辅者,序之以传。

  △《南阳活人书》十八卷  朝奉郎直秘阁吴兴朱肱翼中撰。

以张仲景《伤寒方论》,各以类聚,为之问答。

本号《无求子伤寒百问方》,有武夷张藏作序,易此名。

仲景,南阳人,而“活人”者,本华陀语也。

肱,秘丞临之子,中书舍人服之弟,亦登进士科。

  △《九籥卫生方》三卷  宣和宗室忠州防御使士纡撰。

  △《治风方》一卷  张耒文潜所传。

凡三十二方。

  △《小儿医方妙选》三卷  成安大夫惠州团练使张涣撰。

凡四百二十方。

涣五世为小儿医,未尝改科。

靖康元年自为之序。

  △《鸡峰备急方》一卷  太医局教授张锐撰。

绍兴三年为序。

太抵皆单方也。

  △《产育保庆集》一卷  濮阳李师圣得《产论》二十一篇,有其说而无其书。

医学教授郭稽中以方附论诸之末,遂为全书。

近时括苍陈言尝评其得失於《三因方》,婺医杜者又附益之,颇为详备。

  △《本事方》十卷  维扬许叔微知可撰。

绍兴三年进士第六人。

以药饵阴功见於梦寐,事载《夷坚志》晚岁,取平生已试验之方,并记其事实,以为此书,取“《本事诗诃》”之例以名之。

  △《伤寒歌》三卷  许叔微撰。

凡百篇,皆本仲景法。

又有《治法》八十一篇,及《仲景脉法三十六图》,《翼伤寒论》二卷,《辨类》五卷,皆未见。

  △《指南方》二卷  蜀人史堪载之撰。

凡三十一门,各有论。

  △《杨氏方》二十卷  枢密杨倓子靖以家藏方一千一百十有一首刻之当涂,世多用之。

  △《本草单方》三十五卷  工部侍郎宛丘王俣硕父撰,取《本草》诸药条下所载单方,以门类编之,凡四千二百有六方。

  △《何氏方》二卷  太常博士括苍何偁德扬撰。

  △《洪氏方》一卷  鄱阳洪氏。

  △《莫氏方》一卷  刑部郎中吴兴莫伯虚致道刻《博济方》於永嘉,而以其家藏《经验方》附於后。

  △《备急总效方》四十卷  知平江府溧阳李朝正撰。

大抵皆单方也。

  △《是斋百一选方》三十卷  山阴王璆孟玉撰。

“百一”者,言其选之精也。

  △《三因极一方》六卷  括苍陈言无择撰。

“三因”者,内因、外因、不内外因。

其说出《金匮要略》。

其所述方论,往往皆古书也。

  △《小儿保生方》三卷  左司郎姑孰李柽与几撰。

  △《伤寒要旨》二卷  李柽撰。

列方於前而类证於后,皆不外仲景。

  △《汉东王氏小儿方》三卷  不著名。

  △《幼幼新书》五十卷  直龙图阁知潭州刘昉方明撰。

集刊未毕而死,除璹寿卿以漕蹑郡,趣成之。

  △《大衍方》十二卷  朝散大夫孙绍远稽仲撰。

凡药当豫备者四十九种,故名“大衍”。

所在易得者不与焉。

诸方附於后。

  △《海上方》一卷  不著名氏。

括苍刻木。

《馆阁书目》有此方,云乾道中知处州钱竽编。

  △《集效方》一卷  南康守李观民集。

  △《胎产经验方》一卷  陆子正撰集。

  △《叶氏方》三卷  太社令延平叶大廉撰。

  △《胡氏方》一卷  不著名。

  △《传信适用方》二卷  称拙庵吴彦夔。

淳熙庚子。

  △《陈氏手集方》一卷  建安陈抃。

  △《选奇方》十卷、《后集》十卷  青田余纲尧举撰。

  △《伤寒泻痢要方》一卷  直龙图阁长乐陈孔硕肤仲撰。

  △《汤氏婴孩妙诀》二卷  东阳汤衡撰。

衡之祖民望,精小儿医。

有子曰麟,登科。

衡,麟之子,尤邃祖业,为此书九十九篇。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六卷  库部郎中陈师文等校正。

凡二十一门、二百九十七方,其后时有增补。

  △《诸家名方》二卷  福建提举司所刊市肆常货而局方所未收者。

  △《易简方》一卷  永嘉王硕德肤撰。

增损方三十首,■〈口父〉咀药三十品,市肆常货圆子药十种,以为仓卒应用之备。

其书盛行於世。

  △《四时治要方》一卷  永嘉屠鹏时举撰。

专为时疾疟痢、吐泻、伤寒之类,杂病不与焉。

  △《治奇疾方》一卷  夏子益撰。

凡三十八道,皆奇形怪证,世间所未见者。

  △《伤寒证类要略》二卷、《玉鉴新书》二卷  汴人平尧卿撰。

专为伤寒而作。

皆仲景之旧也,亦别未有发明。

  △《疮疹证治》一卷  金华谢天锡撰。

  △《产宝诸方》一卷  不著名氏。

集诸家方,而以《十二月产圆》冠之。

  △《纂要备急诸方》一卷  不知何人集。

皆仓卒危急所须乐及杂术也。

  △《摘要方》一卷  《伤寒十劝》及《危证十病》,末载《托里十补散方》。

  △《刘涓子神仙遗论》十卷  东蜀刺史李頔录。

按《中兴书目》引《崇文总目》云宋龚庆宣撰。

刘涓子者,晋末人,於丹阳县得《鬼遗方》一卷,皆治痈疽之法,庆宣得而次第之。

今按:

《唐志》有龚庆宣《刘涓子男方》十卷,未知即此书否?

卷或一板,或止数行。

名为十卷,实不多也。

  △《卫济宝书》一卷  称东轩居士,不著名氏。

治痈疽方也。

  △《外科保安方》三卷  知兴化军亳社张允蹈家藏方。

龚参政茂良、刘太史夙为之序、跋。

  △《五发方论》一卷  不知名氏。

亦吴晦父所录。

  △《李氏集验背疽方》一卷  泉江李迅嗣立撰。

凡五十二条,其论议详尽曲当。

·卷十四

○音乐类  刘歆、班固虽以《礼》、《乐》著之六艺略,要皆非孔氏之旧也,然《三礼》至今行于世,犹是先秦旧传。

而所谓《乐》六家者,影响不复存矣。

窦公之《大司

乐章》既已见于《周礼》,河间献王之《乐记》亦已录于《小戴》,则古乐已不复有书。

而前志相承,乃取乐府、教坊、琵琶、羯鼓之类,以充乐类,与圣经并列,

不亦悖乎!

晚得郑子敬氏《书目》独不然,其为说曰:

仪注、编年,各自为类,不得附于《礼》、《春秋》,则后之乐书,固不得列于六艺。

今从之,而著于子录杂

艺之前。

  △《乐府维录》一卷  唐国子司业段安节撰。

  △《琴说》一卷  唐工部尚书李勉撰。

  △《琴书》三卷  唐待诏赵惟暕撰。

称前进士滁州全椒尉。

  △《琴经》一卷  讬名诸葛亮。

浅俚之甚。

  △《琴说》一卷  唐待诏薛易简撰。

衡州耒阳尉。

  △《琴义》一卷  称野人刘籍撰。

  △《琴三诀》一卷  称天台白云先生。

  △《指诀》一卷  唐道士赵邪利撰。

一名《弹琴古手法》。

  △《琴操》一卷  不著名氏。

《中兴书目》云:

晋广陵守孔衍以琴调《周诗》五篇、古操、引共五十篇,述所以命题之意。

今《周诗》篇同而操、引财二十一篇,似非全书也。

  △《琴曲词》一卷  不知作者。

凡十一曲。

辞皆鄙俚。

  △《琴史》六卷  吴郡朱长文伯原撰。

唐、虞以来迄于本朝,琴之人与事备矣。

  △《制瑟法》一卷  不知何人撰。

  △《大胡笳十九拍》一卷  题陇西董庭兰撰,连刘商辞。

又云祝家声、沈家谱,不可晓也。

  △《琴谱》八卷  鄞学魏邸旧书有之,己卯分教传录,亦益以他所得谱。

  △《琴操谱》十五卷、调谱四卷  参政历阳张严肖翁以善鼓琴闻一时,余从其子佖得此谱。

  △《琴谱》十六卷  新昌石孝隆君大所录。

  △《羯鼓录》一卷  唐婺州刺史南卓撰。

  △《琵琶故事》一卷  段安节撰。

  △《景祐乐府奏议》一卷  殿中丞致仕胡瑗翼之撰。

  △《皇祐乐府奏议》一卷  胡瑗撰。

  △《三圣乐书》一卷  宋祁子京撰。

  △《景祐广乐记》八十卷  翰林院侍讲学士冯元等撰。

阙八卷。

景祐元年,判太常寺燕肃建言锺律不调,欲以王朴《律准》更加考详。

诏宋祁与集贤校理李照共领其事,照言朴律太高,比

之古乐,约高五律,遂欲改定大乐,制管铸锺,并引校理聂冠卿为检讨官,又诏元等修撰乐书,为一代之典。

三年七月,书成。

然未几,照乐废不用。

  △《皇祐新乐图记》三卷  (屯)田员外郎阮逸、光禄寺丞胡瑗撰。

凡十二篇,首载诏旨,次及律度量衡、锺磬、鼓鼎、鸾刀,图其形制,刊板颁之天下。

虎丘寺有本,当时所颁藏之名山

者也。

其末志颁降岁月,实皇祐五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用苏州观察使印,长贰押字。

余平生每见承平故物,未尝不起敬,因录藏之,一切依元本摹写,不少异。

  △《大乐演义》三卷  成都房审权撰。

皇祐中宋祁、田况荐益州进士房庶晓音律,上其《乐书补亡》三卷。

庶自言得古本《汉书》,云“度起于黄锺之长,以子谷秬黍中者,一黍之

起,积一千二百黍之广,度之九十分,黄锺之长,一为一分”。

今本脱“之起,积一千二百黍”八字。

故前世累黍为尺,以制律。

是律生于尺,非尺生于律也。

“一为一分”者,盖九十分之一也,后世误以一黍为一分,非是。

当以秬黍中者一千二百实管中,黍尽得九十分,为黄锺之长九寸,加一,以为尺,则律定矣。

惟范

镇是之。

时胡瑷、阮逸制乐,已有定议,遂格不行,详见《国史律历志》。

审权,庶之子也,元丰四年为此书,以述父之意。

其后元祐初,范蜀公老矣,自为新乐奏

之于朝,盖用其说云。

  △《乐书》二百卷  秘书省正字三山陈阳晋之撰。

建中靖国元年进之。

为《礼书》陈祥道者,其兄也。

其书雅、俗、胡部音器、歌舞,下及优伶、杂戏,无不备载。

博则博矣,未免于芜秽也。

赐绍圣元年制科,终礼部侍郎。

  △《大晟乐书》二十卷  大中大夫开封刘炳子蒙撰。

“大晟”者,本方士魏汉津妄出新意,以祐陵指节定尺律,傅会身为度之说。

炳为大司乐,精为缘饰。

又有《图谱》一卷。

  △《隆韶导和集》一卷  保义郎大晟府案协律姚公立撰。

以律吕、节气、阴阳为说,凡四十九条。

  ○杂艺类  △《九镜射经》一卷  唐检校太子詹事韦韩撰。

《制弓矢法》三篇,《射法》九篇。

  △《射诀》一卷  韦韩撰。

叙其学射之初,有张宗者授之诀,辽著于篇。

  △《射评要略》一卷  称李广撰。

固依托也,而亦鄙浅亡奇。

  △《射训》一卷  监察御史张仲殷撰。

《中兴书目》云本朝人,果也,不应名犯庙讳。

  △《射议》一卷  元城王越石仲宝撰。

凡七条。

  △《增广射谱》七卷  淳熙中诏进士习射,书坊为此以射利。

末二卷为卢宗迈《射法》,亦简要可观。

  △《书品》七卷  梁度支尚书庾肩吾撰。

  △《书评》一卷  梁侍中袁昂撰。

  △《药石论》一卷  唐昇州司马张怀瓘撰。

  △《六体论》一卷  △《书断》三卷  △《书估》一卷  △《论书》一卷  以上四种亦皆张怀瓘撰。

  △《翰林禁书》三卷  无名氏。

  △《书后品》一卷  唐御史中丞李嗣真撰。

  △《墨薮》一卷  不知何人所集。

凡十八篇。

又一本二十一篇。

  △《古今法书苑》十卷  主客郎中临淄周越撰。

越与兄起皆有书名。

起书未见,越书间有之,俗甚。

  △《金壶记》一卷  僧适之撰。

集书家故事。

以二字为题,而注所出于其下。

凡三百余条。

  △《书史》一卷  礼部员外郎米芾元章撰。

  △《秘阁法帖跋》一卷  米芾撰。

  △《翰墨志》一卷  高宗皇帝御制。

  △《法帖刊误》二卷  黄伯思长睿撰。

《淳化法帖》出于待诏王著去取。

时秘府墨迹真赝杂居,著不能辨也,但欲备晋、宋间名迹,遂至以江南人一手伪帖,窜入其间,鄙恶之甚。

米南宫辨之,十已得七八,至长睿,益精详矣。

  △《籀史》二卷  翟耆年伯寿撰。

裒诸家钟鼎图说为一编,颇有考究。

  △《续书谱》一卷  鄱阳姜夔尧章撰。

  △《绛帖评》一卷  姜夔撰。

  △《法帖要录》十卷  唐大理卿河东张彦远爱宾撰。

彦远,宏靖之孙。

三世相门。

其父文规尝刺湖州,著《吴兴杂录》。

  △《飞白叙录》一卷  钱惟演希圣撰。

天圣四年序进。

  △《兰亭博议》十五卷  淮海桑世昌泽卿撰。

世昌居天台,放翁陆氏诸甥也,博雅能诗。

又尝为《西湖纪逸》,考林逋遗事甚详。

  △《兰亭考》十二卷  即前书。

浙东庾司所刻,视初本颇有删改。

初十五篇,今存十三篇,去其《集字篇》后人集《兰亭》字作书帖、诗铭之类者,又《附见篇》兼及右军他书迹,于

《乐毅论》尤详。

其书始成,本名《博议》,高内翰文虎炳如为之序。

及其刊也,其子似孙,主为删改,去此二篇固当,而其他务从省文,多失事实,或戾本意。

最甚者,序文本亦条达可观,亦窜改无完篇,首末阙漏,文理断续,于其父犹然,深可怪也。

此书累十余卷,不过为晋人一遗帖,自是作无益,玩物丧志,本无足

云。

其中所录诸家跋语,有昭然伪妄而不能辨者,未暇疏举。

  △《法书撮要》十卷  吴兴蔡耑山父撰。

以书家事实,分门条类,亦无所发明。

淳熙中人,云绍圣御史之孙,吾乡不闻有此人也,当考。

然其名耑而字山父,“耑”者,物之初生,从“屮”,不从“山”也。

偏旁之未审,何取其为法书?

余于小学家黜书法于杂艺,有以也。

  △《武冈法帖释文》二十卷  刘次庄元祐中为《官帖释文》,刻石于临江。

而武冈又尝传刻绛州民潘氏帖。

嘉定中,汪立中取刘本分入二十卷中。

《官帖》所无者,增附之。

  △《书苑菁华》二十卷  临安书肆陈思者集。

  △《齐梁画目录》一卷  唐窦蒙子泉录。

  △《古今画人名》一卷  唐李嗣真录。

  △《唐朝画断》一卷  唐翰林学士朱景玄撰。

一名《唐朝名画录。

》前有目录,后有天圣三年商宗儒后序,与《画断》大同小异。

  △《唐朝名画录》一卷  即《画断》也。

前有目录,后有天圣三年商宗儒后序,与前本大同小异。

  △《历代名画记》十卷  唐张彦远撰。

彦远家世藏法书、名画,收藏鉴识,自谓有一日之长。

既作《法书要录》,又为此《记》,且曰:

“有好事者传余二书,书画之事毕矣。

”  △《五代名画记》  大梁刘道醇撰。

嘉祐四年陈洵直序。

  △《圣朝名画评》一卷  刘道醇撰。

  △《益州名画录》三卷  黄休复撰。

中兴书目以为李略撰,而谓休复书今亡。

  △《山水受笔法》一卷  唐沁水荆浩浩然撰。

  △《图画见闻志》六卷  太原郭若虚撰。

元丰中自序,称大父司徒公,未知何人。

郭氏在国初无显人,但有郭承祐耳。

其书欲继张彦远之后。

  △《画史》一卷  米芾撰。

  △《德隅堂画品》一卷  李廌方叔撰。

赵令时德麟官襄阳,行橐中诸画,方叔皆为评品之。

元符元年也。

  △《林泉高致集》一卷  直徽猷阁待制河阳郭思撰。

其父熙,字淳夫,善画。

思,元丰五年进士。

既贵,追述其父遗迹、事实。

待制许光疑为之序。

曰《画训》、《画意》、《画题》、《画诀》。

而序又称《诗歌》、《赞记》、《诏诰》、《铭誌》,今本阙。

  △《广川画跋》五卷  董逌撰。

  △《画继》十卷  邓椿公寿撰。

以继郭若虚之后。

张彦远《记》止会昌元年,若虚《志》止熙宁七年,今书止乾道三年。

  △《文房四谱》五卷  参政梓潼苏易简太简撰。

  △《歙砚图谱》一卷  太子中舍知婺源县唐积撰。

治平丙午岁。

  △《歙砚说》一卷、又《辨歙石说》一卷  皆不著名氏。

  △《墨苑》三卷  赵郡李孝美伯扬撰。

曰《图》,曰《式》,曰《法》。

元符中马涓、李元膺为之序。

  △《砚史》一卷  米芾撰。

  △《北海公砚录》一卷  唐询彦猷撰。

专以青州红丝石为贵。

  △《闲堂杂记》四卷  不著名氏。

述《文房四谱》,而首载唐氏《砚录》。

  △《砚笺》一卷  高似孙撰。

  △《续文房四谱》五卷  司农卿李洪秀颖撰。

  △《算经》三卷  夏侯阳撰。

大抵乘除法。

《隋志》二卷;《唐志》一卷,甄鸾注。

今本无注,元丰京监本。

  △《算经》三卷  张丘建撰。

有序,首言:

“算者不患乘除之为难,而患分之为难,是以序列诸分之本原,宣明约通之要法。

”  △《应用算法》一卷  夷门叟郭京元丰三年序。

称平阳奇士蒋舜元撰。

凡八篇,曰:

《释数》、《田亩》、《粟米》、《端匹》、《斤秤》、《修筑》、《差分》、《杂法》,总为百五十七门。

前《志》在历算类。

  △《香谱》一卷  不知名氏。

  △《萱堂香谱》一卷  称侯氏萱堂,而不著名。

  △《香严三昧》一卷  不知名氏。

  △《南蕃香录》一卷  知泉州叶廷珪撰。

  △《茶经》一卷  唐陆羽鸿渐撰。

羽自号竟陵子,又号桑苎翁。

  △《煎茶水记》一卷  唐涪州刺史张又新撰。

本刑部侍郎刘伯刍称水之与茶,宜者凡七等。

又新复言得李季卿所笔录陆鸿渐《水品》,凡二十。

欧公《大明水记》尝辨之,今亦载卷

末。

余足迹所至不广,于《水品》仅尝三四,若惠山泉甘美,置之第二不忝,特未知康王谷水何如尔。

其次,吴淞第四桥水亦不恶。

虎丘剑池殊未佳,而在第四,已

不可晓。

至于雪水,清甘绝佳,而居其末,尤不可晓也。

大抵水活而后宜茶,活而不清洁犹不宜,故乳泉、石池、漫流者为上,为其活且洁也。

若夫天一生水,烝为

云雨,水之活且洁者,何以过此?

余尝用净器承雨水,试以烹煎,不减雪水。

故知又新之说妄也。

  △《茶谱》一卷  后蜀毛文锡撰。

  △《北苑茶录》三卷  三司户部判官丁谓谓之撰。

咸平中进。

  △《茶录》二卷  右正言修起居注莆田蔡襄君谟撰。

皇祐中进。

  △《北苑拾遗》一卷  刘昇撰。

庆历元年序。

  △《补茶经》一卷  知建州周绛撰。

当大中祥符间。

  △《东溪试茶录》一卷  宋子安撰。

  △《北苑总录》十二卷  兴化军判官曾伉录《茶经》诸书,而益以诗歌二首。

  △《茶山节对》一卷  摄衢州长史蔡宗颜撰。

  △《宣和北苑贡茶录》一卷  建阳熊蕃叔茂撰。

其子克又益写其形制而传之。

  △《北苑别录》一卷  赵汝砺撰。

  △《品茶要录》一卷  建安黄儒道父撰。

元祐中东坡尝跋其后。

  △《酒谱》一卷  汶上窦苹叔野撰。

其人即著《唐书音训》者。

  △《北山酒经》三卷  大隐翁撰。

  △《鼎录》一卷  梁中书侍郎虞荔纂。

  △《古今刀剑录》一卷  粱陶弘景撰。

  △《泉志》十五卷  洪遵景伯撰。

记历代钱货。

  △《浸铜要略》一卷  张甲撰。

称德兴草泽绍圣元年序。

盖胆水浸铁成铜之始。

甲,参政子公之祖。

  △《冶金录》一卷  泉司吏所为也。

  △《弹棋经》一卷  题张柬之撰。

  △《五木经》一卷并图例  唐李翱撰,元革注。

盖古樗蒱之戏也。

  △《三象戏图》一卷  汲阳成师仲编。

  △《打马格局》一卷  无名氏。

  △《打马图式》一卷  郑寅子敬撰。

用五十马。

  △《打马赋》一卷  易安李氏撰。

用二十马。

以上三者,各不同。

今世打马,大约与古之樗蒱相类。

  △《谱双》十卷  洪遵集。

此戏今人不复为。

  △《进士采选》一卷  赵明远景昭撰。

此元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